•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Maker + T = Market 造訪社團 » 用途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12-31 05:18:16

[新年新噴頭]

拿到雙噴好像也有好一陣子了,不過今年的工作很不一樣,老是很急的案子,所以一直沒機會裝。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社團裡用的人還不多,先前封測時大家發現的問題也差不多指向同一個重點 --- 換料成功率。

所以並沒有立刻找時間裝上去。

現在,大家陸續拿到 ATOM 2.5 了,這表示以後在 A棚的列印作品會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多樣。所以就趁著跨年前的空檔趕快把它裝上去。

不過我的這個版本基本上只有噴頭是一樣的,其他可能略有出入,例如我是用原本 2.0 的 hub 來裝。這會需要小改二個地方,第一是噴頭架子那個鐵片的槽溝只有 5.5mm,所以要擴孔到 6mm 才能鎖進去,這個可以用鑽床或銼刀加工一下,算還好。
第二是後吹風扇會無法鎖在裡面,所以就變成鎖在外側,也剛好不會卡到碳纖管。

另外,我的進料馬達是裝在 Z 軸後面,因為我也沒有在上方的馬達支架和滑順的線料架。不過這無所謂,因為我的天花板本來就有其他的用途規劃。改在 Z軸後側除了不好換料之外,其實好處不少。這個以後可以慢慢分享。

而我用的韌體和切片方式也是以自己的版本為主,主要在於進料深度是以讓料進到Y型管前就停止。

另外,因為是用 KISSlicer ,所以是設定當有切換擠料機時,會先把原先的退料,然後再進新的料。來達到換料。

目前是用 wall 來替代換料柱。

未來,我打算多加一個刀具柱,在刀具柱上可以加裝噴嘴清潔模組,當噴頭需要換料時,它會到刀具柱這邊進料換料清潔,但若沒有換料時,它就會像單噴一樣,一路印,不會浪費時間,也不會浪費料。

當然,這個刀具柱還可以有很多用途。這個就先不講了。

戴士偉
2016-12-31 10:12:08

換料成功率到底卡在哪啊... Orz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12-06 19:20:57

[粉絲]

在 youtube 上看到某人的影片立馬變粉絲。

很多事可能因為小小的東西產生大大的改變,但關鍵在於你是等著人家替你作出這改變,然後花很多的錢,還是自己願意作出改變。

前幾天我對一個朋友傳達的一個訊息不予認同,因為他的說法是專才才有未來。

然而,從現在很多領域的發展來看,通才才是正確的發展。因為關鍵在資訊化、自動化和多元化。

當你是某個領域的專才,那很抱歉,很多人都能取代你,甚至是機器。

相反的,當你擁有成為通才的能力時,那表示你的視野、經驗、才學才有可能跳脫一方之見,變成從宏觀的角度去看整個人事物的發展,而且不會受限,不會自滿。

今天看到的這個老外,就是一個應用了現在的一個技術,結合自己的多項才能去創作出自己在另一個全然不同領域的作品。

他會的東西很難嗎?其實不會。

他的夢想很高不可攀嗎?也不會。

但是,台灣以前所強調的專才思維,讓很多人連自己作夢的勇氣都沒有,更別說是動手替自己圓夢。

這是我覺得專才和通才之間最可怕的地方。
專才讓人安於當一顆有用途但不變通的螺絲。
通才讓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無所畏懼。

這老兄,酷!

陳神力
2016-12-06 19:47:53

厲害!!!

林志誠
2016-12-07 14:12:12

酷+1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11-27 10:19:50

[Next step]

10天過去了,雷切機台已經即將完成。

這次的組裝經驗很不一樣,令人收穫很多。主要的原因來自它並非出自一間公司,而是一個資深技客。這其實有很多缺點,但相反的,它點出很多可以進步的地方,以及值得學習的問題,反而讓人忽略它的不足。

主要的收穫在於,

1. 作為一個創客,你如何在各點之中摸索出可行路線。

這時你依靠的是什麼?網友?手冊?知識?還是導師?
當你依靠的東西越少,自主性就越高。

2. 資源

以這台雷切來說,主要核心除了結構之外,雷射管、光學系統、電源、功率控制、主板,以及軟體。

最後面兩項可能是使用是否簡便的最大關鍵,畢竟人家已經開發太久,功能也已經十分完整,而且已經軟硬體綁定了。若是要自己改,就得先選好主板、韌體和軟體的搭配。

3. 用途

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你想拿工具來作什麼才是關鍵。
有雷切,就有雷切的思考範圍;在 3DP 上裝雷射,就有在 3DP 上用雷射的用法。這就像是潛能開發的概念一樣。你多會一招,就多一招。而不是像現在的建構式數學,什麼東西都拆解成很笨的算法,這就像用 3dp 永遠用加法的概念在看一樣。所以,未來的 3dp 能否加減乘除,我覺得那是無庸置疑的。因為工業版的金屬雷射列印機就直接整合 CNC 在裡面了。

問題在於,這些模組能否 minimize 到合適的尺寸,能否 cost down 到可接受的費用,是否有夠好用的軟體。這其實都是市場需求,都是機會。它是不是沒用?我絕對不會這麼說。

下一步,我想可以著手把買了快二年的 CNC 組起來了。

等等來去工具機展找相關的資源!

陳品宏
2016-11-27 10:48:57

加油,我設計這台雷雕機的理念,目的就是在學習基礎上讓想學的人能入門,並非營利,只是在我分享這份技術同時,得到相等的回饋...

鄭鈞庭
2016-11-27 12:33:18

要去哪買?我也想學

周秉翰
2016-11-27 13:06:16

上面的鋁擠也是一樓大大販售的嗎?

洪維鴻
2016-12-23 01:13:19

剛剛查了一下淘寶合束鏡價差有點大⋯⋯⋯不曉得⋯⋯光形影響多少?!⋯⋯⋯

Charlie Ting 大大~這家鋁擠商有聯絡方式嗎?!想買點料讓雷雕機長高~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8-12 20:18:31

[塑橡膠展收穫]

今天去塑橡膠展作活動,這場規模似乎有比之前大些,看到一個有趣,但不算新鮮的技術 ---- 超音波。

有幾個用途和發想:

1. 塑橡膠切割
單純的刀片切塑膠不是很好切,但加了超音波之後,就跟切豆腐差不多。這表示如果用在 3DP 的作品整理或後製上,這會簡單許多。

2. 超音波熔接
可以熔金屬,也可以熔接布料,所以是不是有可能以後的衣服不再需要有縫線,可以直接熔接或切斷。

3. 若將超音波裝在手術刀上,是否能達到超精密開刀,讓皮膚快速縫合? 如果再結合高倍數顯微鏡,很有可能能在肌膚紋理上動刀。

然後這個技術的難度似乎頗低.....

所以或許可以整合在 3DP。

同恩
2016-08-12 22:15:46

超音波熔接已用於紡織業很多年,特別是雨衣等防水機能布料

同恩
2016-08-12 22:22:15

至於超音波手術刀 harmonic scalpel 已應用於臨床上

陳昶亦
2016-08-13 23:21:40

還可以切蛋糕,切面平整又漂亮。食衣住行都用得上。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5-27 11:15:35

[線材發展模式]

在玩 3dp 一年的時間裡,用的線材種類不多,也有幸親眼看到一個新廠商從無到有的過程。至於未來會怎麼發展,個人倒是有一些想法~~~

1. 線材綁定 3DP FDM
討論線材需求前,必須先清楚知道它是綁定在 FDM 機種的材料,所以 3DP 的技術發展會決定這個市場有多大。但我必須說它將會是最基本、最沒門檻的一種,用途也會以初階工商應用及一般消費者為主。
因為 3DP 未來可期的發展,將會橫跨各種材料,包含生醫、細胞、奈米材料,越先進的應用,其材料的生產就大大不同。

2. 產品須為用戶解決問題
3DP 的用戶不同於一般消費者,因為他們不是什麼都想透過花錢買的模式來解決所有問題的人,他們會想作一點東西來解決自己看到的問題,但若買的線材會增加他們的困擾,那他們就不會買。
最好是線材能簡化他們的問題,甚至激發他的想像。

3. 產品是死的,用戶是活的,那消費者聽誰的?
線材在那裡,它不會跑不會講話,它甚至不知道自己被融化擠出後,是丟進垃圾筒,還是放在架上被觀賞,但用戶不同。他買了線材印出東西,最後是丟了,還是放著觀賞、送人、賣人,絕對影響很大。
會被丟掉的線材一定不會熱賣,反之,印出後會被收藏觀賞的,那支料才會一直被記得,才會熱賣。

4. 社群是最大集合
個別的玩家印爽爽,他只能自嗨,但在社群裡的玩家可以交流,會更嗨。對於不想滿足於市售品的人來說,獨特性是很重要的溫度,分享交流則是它的保溫杯。
所以很多的領域都會有它的社群,除非是大集團的RD團隊才會搞自己的封閉實驗室。所以,對線材商來說必須有它的社群,讓這些玩家可以用的很開心。

5. 作品是關鍵
一個社群就像大家圍著吃火鍋,作品就像是火鍋料,每個人喜歡吃的料不同,但吃之前都要投進去煮熟。鍋裡如果沒料,大家就只能乾巴巴的望著,閒聊。
等下料煮熟後,大家才會有動作。所以,線材的生意就是要下料,有下料大家才會動。而社群的發展若好,就像鮮美的火鍋湯頭;發展若不好,可能像清湯,也可能投什麼料下去煮都怪怪的。

6. 領頭羊
在 3DP 或 maker 這個相對小的生態系中,它不會有龐大的人力物力資源,也無法期待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面。因此,領頭羊的角色變得相對重要。
他可以像導遊一樣,每個人專精不同的景點歷史或發展。當玩家對那個景點有興趣時,他會去跟某個人的團,從中得到最快最多的資訊。
而旅行社(線料商)可能需要和領頭羊達成某種默契,不一定有利益關係,但一定有合作關係。對遊客來說,他們先是追求快速體驗那個景點的美好,但以後是否自由行或 long stay 那是以後的事。

7. 遍地開花
社群的壯大連動產品的熱賣,那麼社群如何壯大?只靠臉書恐怕還是不夠。所以,最理想的形式是合作參展。
因為每個展就是一個獨立的生態系,就是一個社群的集合,而且會去看展的人某種程度上已經突顯他的行動意向,是社群裡相對積極的人。
能跟這些人接觸,就能壯大自己的社群。但怎麼接觸?請看 3., 5., 6.。

8. 生態健全才能文藝復興
3DP 或 maker 都一樣,雖然跑了幾年了,但目前其實還不夠健全,當上述的各點都成熟後,會發現整個發展會很熱絡,作品的產出會很多元、大量。然後開始區隔出 prototype, production的不同。
那時候,人們才會開始有更強的感覺,發現 3DP 已經全然改變自己的生活,而這些東西都孕藏了每個人對這個世代的看法,那就會是最美好的年代。

以上是個人對往後幾年的觀察,我認為這個狀態在二年內就會達成,而這個過程當中會出現很多機會,很多新創公司。

Johnson Peng
2016-05-27 11:25:18

線材新創公司......good

Charlie Ting
2016-05-27 13:01:54

來具體說明一下可能的商業模式:

1. 代印業者 --> 3D行銷團隊(代言團隊) …… 查看更多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5-15 18:34:00

[創新應用?]

這個把手採透氣式設計,看起來是實心的,但是會透氣,能透水。

各位有想到什麼用途嗎?

至於原因,請洽明燿陳曉澔。

Charlie Ting
2016-05-15 18:43:41

Mike Liu
2016-05-15 18:45:07

濾芯

Odinson Thor
2016-05-15 18:53:12

撒尿牛丸

Marlboro Lai
2016-05-15 18:57:35

可以吸濕排熱,避免coser抓整天冒手汗,揮舞時飛出變成兇器...
尿布廠商表示:市場岌岌可危...XD

Odinson Thor
2016-05-15 19:10:38

排檔桿

王智立
2016-05-15 19:11:02

八X椅....XD

洪宗甫
2016-05-16 15:00:17

義肢內襯 如果不會造成接觸性皮膚炎的話

陳奕廷
2016-05-19 01:12:00

這是刀柄 對吧?

Odinson Thor
2016-05-19 09:48:02

有彈性可以做成運動護具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5-08 19:59:50

[Maker Faire Taipei Day 2 分享]

因為看到太多東西,太興奮,也有很多想法想動,所以分享的部份就大致提一下。因為細節的部份要排行程去實驗,然後開始作後續的規劃,現在也不好講得明白。

今天的重大發現是日前在進行3D掃描時遇到的問題之一,光源不盡理想,效率不彰。

另外,在去年時,也曾經想要利用雷射光來作平台校正,這很有可能讓平台精度直接跳一個單位到 micro 等級。

而今天看到的,是個不相干的應用,光譜儀。

這東西剛才爬文了一下,已經有人作了,SciView。但這無所謂。因為,重點是擁有這樣的技術和知識,並且將它應用到有興趣的地方。

Ref. https://www.facebook.com/…/sciview%E6%89%8B%E6%A9%9F%E5%85%…

組成:狹縫、準直鏡、光柵、成像鏡。

狹縫,大概是 micro 等級,剛好可以用先前逛淘寶看到的微型步進馬達來處理,理想情況下,可作到小於一個 micro 於精度。

準直鏡、成像鏡,買就有了。

光柵,之前在弄 3D 掃瞄時有想找,但台灣不好買。今天剛好跟展覽攤位凹了一小片,足夠實驗了。也知道大概的價錢,其實也不算太貴。

所以,這個新的訊息突顯幾件事:

1. 可以作出更高精度、卻很便宜的光譜儀,這東西的用途很廣,幾乎是科學檢測的必備儀器。未來,像色料的顏色都可以很精準的量測,甚至能解決食安問題。

2. 光學系統的應用,這部份很有機會直接解決 3D 掃描的精度問題,直接挑戰工業用的百萬等級。(當然CCD、數學運算可能還是差很多,但至少具備對等的條件)

3. 光學系統的應用,很可能直接優化 3dp 校正水準,直接跨入 micro 等級。當然這當中會有一些精密模組的改造需求和機台程式的修正。但問題不大...

另外的收穫,看到一些更小型的無刷馬達,感覺上可以有更有趣的應用。舉例來說,現在的概念是馬達是移動的,但如果變成馬達是固定的,物件是可動的,那整個作法會大不同。

PS. 關於這個收穫,其實我很難表達它的重要性,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把這些問題看得一樣重要。但是,在應用科學的發展歷程上,向來都是從傳統物理走向光學,再走向電磁波的量子物理領域。這是不同境界的發展,也是目前工業界對 3dp 或 maker 這部份不是那麼看重的原因之一,因為目前很多都還是傳統物理裡的 low-end skills。而這個關鍵技術的導入,有可能讓整個發展往前跨出一大步,進入全然不同的領域。

Roy Lo
2016-05-08 20:12:25

有趣,光譜儀...步進掃描式嗎?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