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1
  • 2
  • 3

CR-7/8/10 3D Printer 研究社 造訪社團 » 有沒有

原文網址 黃冠文
2019-06-05 13:03:47

請問想購買入門機種的話

我應該從哪一型號入手呢?

以前在學校只有短暫玩過delta式的印表機

希望至少有熱床,斷電斷線續印

維修零件易買

另外想問有沒有推薦的購買管道

謝謝

Wolfgang Hsu
2019-06-05 13:19:40

我覺得ender 3 pro很不錯,價格實惠,又是開源的隨便你改,入門的階段隨便用也可以,進階有興趣了魔改到超越Prusa也不是問題,很有樂趣的一台機器。

陳柏諺
2019-06-05 13:31:42

掏寶搜尋創想三維,同樣推Ender-3s,最近應該會有優惠,買回來含運5000多一點 ! 跟著說明書自己組裝,也順便了解一下機構,對之後維修拆裝信心大增。我是去年這個時候買的,用到現在非常滿意XD

白明翰
2019-06-05 13:41:07

Ender3不錯用啊,雖然也是要手動調平但輕鬆很多

Roger Lee
2019-06-05 13:47:48

我剛開始看3D印表機約1周, 淘寶看來看去, Ender 3S應該是賣得最好, 不過有看到一個 499 的 DIY 套件, 如果可以自己動手, 這價錢應該是無敵了

高德祥
2019-06-05 20:07:04

CR-100今天剛到手,價格現在也很漂亮

Kevin Lan
2019-06-05 22:21:30

斷電斷線續印實用性有點...
首先如果快沒線是先換一卷夠的線吧? 斷電續印, 機器放在常斷電的地方好像不太合理. 要有也是可以, 但並不是絕對必要的東西. 買台基本的能印就好了. Ender3要自己昇級或要賣掉換別台都容易.


原文網址 Kevin Lan
2019-06-05 09:12:59

花一台Ender3的錢(Gearbest的賣價)去幫Ender3換Mosquito熱端到底有沒有效呢? 答案是有效的!

可以大幅縮短回抽, 列印時間變快(因為回抽變短而且有在firmware調快回抽速度), 但列印效果更好.

這部影片最重要的是, 它是一個很好的Ender3刷機教學影片! 原來Marlin新版已經內建好創想很多機器的參數檔, 只要找到檔案, 拷貝再蓋掉Marlin預設的設定參數檔就好了! 另外也有教怎麼燒錄bootloader(需要一個小燒錄器, 很便宜).

最後有講到如果使用全屬熱端印PLA要注意的事情:

1. 縮短回抽, 在不出問題的情況下愈短愈好.

2. 確認風扇有正常的在冷卻喉管(創想原廠風扇品質有點...).

3. 潤滑你的線材, 用食用油來潤滑線材(有很多方法).

Kevin Lan
2019-06-05 09:13:09

另外發一篇講一下.

人家想做是因為他是機器玩家, 手上剛好有Mosquito Hotend, 所以就改上去試看看. 為了好玩(跟影片觀看數)不是特別買來改Ender 3的! 不是很想看到「啊! 花那麼多錢去改這台機器有什麼意義」這類回文... 這個社團也有幾位玩極限改裝, 看創想的機器能改到什麼程度的玩家. 有沒有意義是他們自己決定的.

張辰謙
2019-06-05 10:49:06

他的影片都很實用 感謝分享


原文網址 Gary Ho
2019-06-03 22:57:10

前幾天遇到怪杯杯了

以下對話請自動翻成台語

杯杯: 這壞掉了,幫我做一個
我: 這個喔 建議用POM來做比較適合
杯杯: 可是朋友跟我說是用PC 或是 PETG就可以了
我: 那你用的環境是會高速運轉 高壓力 高溫度 還是有酸鹼的環境
杯杯: 就在齒輪箱裡而已,轉不快,但是要帶動很重的東西喔,我摸齒輪時都就燒
我: 那還是建議用POM或是尼龍好了

杯杯:挖嗎不懂那是時麼材料啦,不然都幫我做一個好了
我: ㄟ 會不會太浪費錢了
杯杯: 跑來跑去很累ㄝ
我: 那POM算原價外,另外PA66和PC都算你半價啦,你回去試跑看看就知道我有沒有騙你了

心得:
真的別亂建議不懂的人, 用PETG / PLA做齒輪尤其是在高壓的環境之下,穩死的阿, 壓力越大溫度越高阿

雖然不知道杯杯的機台是啥,但是高壓力的狀態之下一閃失肯定很嚴重

陳保威
2019-06-03 23:03:11

要用MC材CNC一顆出來才實在

陳曉澔
2019-06-03 23:04:59

厲害呀!

Lhk Transk
2019-06-04 00:13:45

好奇一問,杯杯是什麼……?

吳俊延
2019-06-04 05:37:01

以前我製作樣品,齒輪都是用POM去CNC,尼龍剛性不夠,但是需要有韌性的話,尼龍是比較好。

Kevin Lan
2019-06-04 08:54:15

等我發失心瘋從國外訂的線材乾燥機海運到了,再弄些尼龍線材來玩XD

Tako Sun
2019-06-04 09:35:32

那個要用CNC,用3DP印的,高速高壓下會破裂,人客不信邪非要試。
就算CNC的,也要用特定型號的POM才行,不是所有POM都能拿來用在高速高壓用途的傳動輪上。


原文網址 郭紘瑋
2019-06-02 21:38:10

最近印的時候明顯容易印壞,頂板有很多的洞洞,之前都不會有這個狀況,有沒有高手知道是發生了什麼問題呢?機器 CR10s pro 附上所有參數

鄭詠文
2019-06-02 21:42:55

頂層遮不住,要增加頂層層數增加

鄭詠文
2019-06-02 22:48:54

頂層只有兩層(0.16mm*2)也太薄,這樣除非係數調得很漂亮,不然有洞也是正常

陳儒明
2019-06-02 22:52:54

我用4.1.0版本。也有這個問題,印到懷疑人身

陳儒明
2019-06-02 22:54:00

右邊是4.1版本。印的

郭紘瑋
2019-06-02 23:03:07

除了頂層外支撐也很明顯有問題,所以我好奇是不是機器哪個部件壞了

陳儒明
2019-06-02 23:13:00

郭紘瑋 我也一度以為機器出了問題,試了其他切片版本,印出來是左邊那隻,機器沒問題。

林佑臻
2019-06-03 00:09:27

同意

林佑臻
2019-06-03 00:19:18

隔空抓藥沒什麼法子,就是一直交叉比對。
封頂失敗,從參數來看頂部0.16mm*2層,太困難。
todo 1: 你先從0.2mm*5開始測試,若成功再減少層數。

把不要用的選項隱藏掉吧,看得很累人。
接下來就是看你之前和之後做了什麼差異的動作了,為什麼之前可以現在有問題。

Victor Chen
2019-06-03 07:30:01

陳儒明 4.0 跟4.1我印起來都怪怪的

Victor Chen
2019-06-03 07:31:03

陳儒明 我也有你那種紋路

陳曉澔
2019-06-03 09:18:31

把加速度那邊功能關閉,一般機器不會設到那麼的低,而且軟體預設值都在 3000左右。頂部 0.68這個數值??怎麼來的。照比例修一下層數該有的數值。最底下的空跑解析調成1。

Chen Zimook
2019-06-03 17:20:21

殼的圈數不夠 頂底的層數也怪怪的

陳儒明
2019-06-07 14:06:19

Victor Chen 我把流量加到140有改善許多,也許你也可以試試看。

Victor Chen
2019-06-07 15:23:19

陳儒明 哇,我退回3.6版了


原文網址 高德祥
2019-06-02 08:29:15

有沒有誰手邊有閒置的小七,我想低價收個一台放在班級給學生用,
我服務的學校是:台北市士林區富安國小 有沒有誰手邊有閒置的小七,我想低價收個一台放在班級給學生用,
我服務的學校是:台北市士林區富安國小


原文網址 Eliana Chen
2019-05-31 23:37:55

https://youtu.be/VdtFj-jK-ig
最近對Polysher這酒精拋光機...很生火...
有沒有人有興趣一起團購?
目前談到1萬5,提供台灣代理保固.
(機器+料2捲(可以選色)但需要100台....
有興趣請先私密我^.^
請勿私下去詢問台灣代理...不受理.


原文網址 Tako Sun
2019-05-30 18:56:52

CURA算是目前免費的切片軟體中很強的一套,同樣的有一好就沒有二好還是不變的真理。
CURA 4.0 參數非常多(更新說明有寫超過300個參數),這是和前版的大不同,很多人客切到懷疑人生時都來向TAKO求救,結果99.99%都是參數下錯,主因就是參數太多,人客改到自己都忘了改到了什麼和沒改到什麼,因此整個錯亂掉。
●第一張圖,一定要建立起個別的切片參數檔,以防止自己改到錯亂,不知道改了些什麼。
●第二張圖,所有參數一定要全啟用,不全啟用,絕對會切到懷疑人生。
●第三張圖,實驗性裡項目,有魔鬼,有時侯某些模型需要動到這裡的參數,CURA同類型的參數有些沒有在同一個類別,要跳到其他類別去設,一定要注意。
●第四張圖,自訂耗材設了會讓您省很多事,如果不設定對切片及列印成品有沒有影響?目前未知數,還在試。
●第五張圖,目前在印的物件,最薄處是在底和頂,只有1mm,其他部位是2mm,因為太薄了,所以必需全支撐。
●第六張圖,上一個相同的組件,共有四個,最後會組合黏合。
●第七張圖,這是特調的支撐參數,因為只有1mm,用一般支撐參數會略過這裡長不出支撐(用其他方式也可以長出支撐,至少還有三種方式,但沒有目前用這個快,直接改參數)。
這幾個印完後,將會升到CURA 4.1版,繼續測試,每個人用3D印表機的目的不同,TAKO,必需要去追新,新的東西代表比較先進(但也不是絕對),總之,「就是取其所長,避其所短」以「縮短列印時間」為最終目標。
最後,TAKO用旳切片不單CURA一套,只是目前CURA是主力,CURA還是有辦不到的事,得要其他切片軟體來協助才行的。
補充:
TAKO的測試線材,用的是CURA 14.06.01這個版本,最快最傻瓜的切片,抓線材參數的神器。
CURA的擬真,超級弱,請用其他軟體來看,才能看到CURA擬真看不到的狀況,以節省您的線材及時間。
如果您的用途不如TAKO一樣,又用CURA用到懷疑人生,請直接放棄CURA以免浪費人生。

林佑臻
2019-05-30 19:01:50

po在cr7社團會嚇壞新手小白啦(不是社長小白)

鄭詠文
2019-05-30 19:21:22

Ultimaker的公司對自己的客群定位真有趣

劉吉米
2019-05-30 19:58:55

我到現在也還是用Cura 14 , 不想升級 , 覺得改太多了

邱楊順
2019-05-30 22:22:39

版主說的沒錯所以參數都要開起 不然真的會懷疑人生

邱楊順
2019-05-30 22:23:16

邱楊順
2019-05-30 22:23:23

邱楊順
2019-05-30 22:23:33

邱楊順
2019-05-30 22:25:32

我都說用cura切的 都是薄壁列印 壁厚0.4 曾經切到懷疑人生


原文網址 沈宗麟
2019-05-30 07:59:39

因為有團友在換tmc2208,我就講一下2208跟21**系列(後面簡稱22、21系列)ic製程上的差別。
21系列:主要是用0.13 bicmos製程,貴,燒燙燙,電流高,能抗latchup,用分流定最大電流。
22系列:用0.11 cmos製程,便宜,好做,發熱小,但抗latchup能力稍差。用分壓法來定最大電流。
所以用22系列的團友要注意調到對的最高電流,要看驅動板有沒有放diode保護以及盡量避免在有電的時候拔步進馬達電線,否則就latched了。用21是貴了點,也很容易發熱,但就比較少問題。
至於AT2100號稱跟TMC2208相容,這我沒用過也不是某公司做的,我就不下結論。


原文網址 Yunting Chen
2019-05-27 19:50:27

小妹手上有一台CR-8和達文西Jr1.0,目前都遇到同樣的問題-線材黏不住熱床,想請教,不知道有沒有專業可以到校(桃園)維修的技師?
我曾經試過多種方式而無法解決,不想就讓他們成為障礙物⋯
若有費用的部分,只要能開收據/發票,一切好談~
拜託各位大大!

鄭東昇
2019-05-27 20:03:18

會部會高度調整就好~列印後樣品離平台太高

tang shu wing
2019-05-27 20:04:15

1, 是用甚麼的線材? PLA? ABS?
2, 有按說明處理調平嗎?
3, 有沒有按廠商指示, 使用口紅膠或美紋紙?
4, 底層加側裙? 木筏? 底層的打印速有調太快嗎?

鍾昕航
2019-05-27 20:05:36

您好,我是創想代理商,可到校維修,費用可開發票,有寄訊息給您囉

Yunting Chen
2019-05-27 20:05:51

鄭東昇 調整過,無法⋯
這是我做的第一個改變

Yunting Chen
2019-05-27 20:05:52

鄭東昇 調整過,無法⋯
這是我做的第一個改變

Yunting Chen
2019-05-27 20:08:04

tang shu wing
PLA
2.試過了,幾乎拆掉重裝
3.紙重貼過,口紅膠塗再多層都一樣⋯⋯
4.底層沒特別調過,過去可以印的圖,突然都無法了⋯

吳水豚
2019-05-27 20:10:33

桃園到府大約在三~五千上下

駿馬
2019-05-27 20:10:38

列印溫度調高一點

鄭東昇
2019-05-27 20:14:04

Yunting Chen 平台或貼紙上是否有油漬~也會影響

Yunting Chen
2019-05-27 20:36:20

鄭東昇 但我也都重貼了⋯

Yunting Chen
2019-05-27 20:37:03

駿馬 是指線材和熱床的溫度差嗎?

汪建廷
2019-05-27 20:38:54

你第一層的列印速度是多少

Yunting Chen
2019-05-27 20:39:32

汪建廷 容我後天進學校後回答您

汪建廷
2019-05-27 20:41:01

我之前第一層速度太快也都黏不住 後來調成 5mm/s 保證穩妥

駿馬
2019-05-27 20:41:37

對線材列印溫度高一點,請問你用哪一家的PLA?
另外第一層速度調低,試試30mm/s

汪建廷
2019-05-27 20:43:50

還有機器與平台的間距 推薦用1mm的厚薄規做校正 這兩樣做到基本都能黏的緊

柯承
2019-05-27 20:47:55

已私

Gary Ho
2019-05-27 20:58:41

因該只是調評問題

袁明安
2019-05-27 21:06:54

私訊您

Yunting Chen
2019-05-27 21:39:02

汪建廷 覺得專業

謝宜臻
2019-05-29 13:10:03

哇 我也需要能到桃園的學校附近維修的技師
><''

瓦特
2019-06-03 11:39:40

我學校有16台cr,也有廠商服務,如果是桃園的學校可以私訊我詢問。(我不是廠商)


原文網址 Ally Yao
2019-05-27 01:41:06

這尊不知道有沒有同好挑戰過~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