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高德祥 2019-05-29 20:59:50
電機菜鳥之CR-8改tmc2208 靜音機 筆記 準備物品: 1、tmc2208 2個 購買網站 https://goods.ruten.com.tw/item/show… 2、三用電錶:測量電壓用 以下教學說明我都節錄自我參考網頁或是板上前輩提供的訊息: 1:要怎麼裝? 參考下面這個影片中,他的Z是原本的A4988驅動,可以用螺絲轉動調整大小的地方是相反的,重點在觀察驅動上的敘述,找到對應的文字就能插對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ubpTMFkbVs 2:怎樣測量電壓? 如同上面影片,黑色接地端可以碰在電源的殼上,紅色端碰在螺絲上。 3:三用電錶怎樣用? 選項轉到DCV 2上,再去測量。 注意事項:測量時先移除X、Y的驅動馬達連線 4:電壓要調多大多小? 調整前建議關閉電源,不要通電的時候調整。 這個最刺激了,根據某個之前看過得影片中提到,創想的X、Y電流大概是0.87左右, 經由下面網頁內有一個計算機,輸入進去後取得數字為1.2上下,這個就是我要調整的電壓大小(但是有前輩說這個是參考參考而已,要根據自己的機器去計算)所以說這個超刺激的。 https://wiki.fysetc.com/TMC2208/…
5:調整驅動馬達的連線 這個是最大的困擾,原本的排線如果是1234的順序 參考之前的前輩提起的調整應該是1324 不過,tmc2208的調整是4321才是正解。 請用小的螺絲起子或是尖頭的鑷子小心的退出排線端子,然後照順序排過就可以了。
原文網址 Chen Yan Wen 2019-05-15 13:25:17
有版友玩Mbot的嗎? 野人獻曝一下自己參考二代畫的萬向輪。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3631358
Eve Tan 2019-05-15 15:12:43
不错。
高德祥 2019-05-15 15:22:29
趕快收藏
蔡志嘉 2019-05-15 15:45:05
實用
Chen Yan Wen 2019-05-15 15:52:46
歡迎測試使用!今天剛完成第一版。還沒壓力測試過
劉宇翔 2019-05-15 16:19:30
不對啊,你用螺絲固定住要怎麼萬向? ?
曾漸漸 2019-05-15 19:03:19
我改彈珠的
Chia Wei Ho 2019-05-16 01:18:16
萬向輪不是要很多顆組成一個輪子嗎?才能任意角度轉向?
原文網址 辛育全 2019-04-27 22:48:41
請問各位大大我CR-8今天剛換上TMC2208,想說應該預設值就好不會有問題,現在東西印到一半發現,除了Z軸其他XYE都差不多和熱床60度摸起來的溫度一樣,現在東西還沒印完,開電風扇家冷氣吹馬達中...
等等我會去找資料,但是有大大可以提供TMC2208調整經驗供參考一下嗎?或是甚麼注意事項...如上感謝各位大大!
PS:忘記說我上來問之前我就有看DATASHEET了,溫度最高80度,現在摸起來應該還沒有80度,但是我上來發問的原因是,我印象之前不會燙!還是我記錯?因為我另一台鐵氟龍快速接頭壞了缺料,沒辦法開起來驗證!
鄭詠文 2019-04-27 22:51:08
馬達燙手是正常的 步進馬達本來設定的工作溫度就是7,80度,甚至近百
鄭詠文 2019-04-27 22:53:14
怕的話學上面那篇加個散熱片好了
鄭詠文 2019-04-27 22:54:17
https://www.reddit.com/....../stepper_motors_how_hot....../
辛育全 2019-04-27 22:56:51
鄭詠文 (Zheng Yuan-wen) 是我的錯覺嗎?我印象原本的A4988好像比較不燙???然後另外一台我朋友的印象好像也不燙???
Scott Lai 2019-04-27 23:54:26
沒失步就不用管他啦,怕啥呢? 哈哈
张清扬 2019-04-28 08:03:28
2208芯片要散热,电压也不能高。要不打印就有问题,会错层什么的
Jhih-Hsien Jhang 2019-04-28 08:56:20
改2208會燙是正常的,我覺得原因是動作細分的關係,2208是給16細分輸出256細分,所以驅動跟馬達較A4988多了16倍的動作。
Hsin Lee 2019-04-28 10:39:44
要注意一下 馬達安培數跟驅動晶片A4988可提供的安培數合不合
Roy Chen 2019-04-28 15:23:59
當時A4988換了2208也跟你一樣,也調過驅動電壓電流,我是換馬達,目前溫度可以降為30~40度左右,之前單純壞擠出機馬達發現只有這顆馬達沒燙,為了換驅動只能把XYE馬達全換不燙的那款,溫度比較能接受,主要怕機器上列印件太熱損耗快,怕燙目前就只能換馬達了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
Kevin Lan 2019-04-29 08:31:09
只換驅動步進馬達會熱是電流高, 因為創想原廠的電流調的都是抓到能動又不出問題的程度. 你們買新的步進馬達驅動模組, 電流大約都會抓一個預設值, 這個預設電流不會跟創想原廠的板子一樣的. 如樓上講的, 馬達跟電流要配合, 電流不是愈大愈好! 甚至有高手是因為電流調太大反而出現了無法預期的問題抓了很久的bug, 要注意.
原文網址 李仁維 2019-04-18 15:25:36
分享一組CURA4.0的Mod, 目前支援CR-10/S/S Pro系列, 開發者說未來也會支援Ender-3.
原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00252256935330/permalink/2045407679086451/
根據留言, 似乎的確能有效改進CR-10系列機種的列印品質.
安裝方法: 參考 https://github.com/trouch/CreawsomeMod 的README.md 1. 先安裝CURA4.0 2. 下載說明中的壓縮檔(請勿用自作聰明Clone方式下載!) 3. 把解壓縮後的resources資料夾取代掉CURA安裝目錄內的 4. 重開CURA, 選擇新機器, 就會看到新的"Creality"分類了.
覺得自己的機器怎樣都印不好的, 可以裝來比較試試看.
石朋 2019-04-25 14:18:13
原來CR10s pro 的線寬要設在0.5mm
原文網址 Ally Yao 2019-04-17 08:54:35
【新版CURA - " 同時列印_不同參數設定 " 的物件】
比如,同時要印二個方塊,一個要 " 正常 " 列印的樣子,一個要列印成 " 絨毛 " 的效果。
1. 點選要印成絨毛效果的那個方塊。 2. 點網格類型->普通模型->選擇設定。 3. 在自訂設定中勾選"絨毛皮膚"。 4. 勾選左方的絨毛皮膚。
預覽列印,就會發現二者大不同了喔^^
其它參數設定,以此類推。
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參考以下照片一起來試試^^
石朋 2019-04-17 11:58:00
找這功能找很久 謝謝分享
黃俊誠 2019-04-18 12:44:26
不知道,cura 不知道如何手動建立支架
原文網址 Ally Yao 2019-04-15 10:01:24
【cura4.0外掛功能- 分離模型Split model into parts】
只要到市集,點選安裝 " Mesh Tools ",再點選已滙入且想要分離的模型,再到 " 擴充功能 " 點選 " Split model into parts ",如此,模型就自動被分離成几個獨立的部件了。 (如照片第2,3,4張)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下照片來試試看喔^^
黃聖順 2019-04-15 11:50:08
蘇恆誠 2019-04-16 16:49:19
很實用的功能,尤其是只要列印部分元件時。 不過3mf的格式已經慢慢通行,這才是比較好的方法,連列印參數都能傳遞。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04-14 14:01:20
各位版友好,現在PETG線材越來越普及了。分享一篇介紹PETG的文章給大家參考,內容和以往大家搜尋PETG所找到的資料應該很不一樣!
Lhk Transk 2019-04-14 22:29:08
想問…… PETG 是不是也怕潮濕的? 網上兩方也有人說… (hydrophobic vs hygroscopic)
Kevin Chen 2019-04-14 23:28:26
這是個好問題, 長話短說就是,PETG屬於聚酯類加工過程會怕水因此水分越低越好,但3D列印從加工到擠出的過程時間太短了水分的影響不如傳統製程大,如果有防潮箱能保存最好,但沒有的話影響也不大~歡迎您加入SpiderMaker社團,有時間我會再寫一篇詳細回答你的問題!
原文網址 蘇恆誠 2019-04-07 23:17:40
Creality CR-X CURA 4.X 設定 可以使用原廠工程部門釋出的3.4.1設定檔與參考文件。 附件連結 https://www.thingiverse.com/asset:124070
樂富 2019-04-08 07:47:25
讚
原文網址 Jack Yang 2019-03-29 19:08:31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275091 檔案來源 另外我參考裡面評論,列印放大0.75(20cm機台可以印),就出來這隻超有魄力的暴龍模型了,組裝非常容易,十分推薦!
原文網址 林呆塔 2019-03-26 10:26:13
新手一枚,買了CR10s pro,一直被自動平台校正搞的很想死,最近更新了最新firmware有好點了,印了xyz 方塊,某些位子會有橫紋,請問這個要調哪裡可以改善?或是有相關文章可以參考嗎?謝謝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