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CR-7/8/10 3D Printer 研究社 造訪社團 » 新手

原文網址 Alex Wong
2016-04-20 18:56:06

大家好,我是香港的,是3d printer新手,剛好買了台cr7,還未開始裝機,請問在裝機前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

彭士瑋
2016-04-20 18:59:22

歡迎交流,先買個潤滑防鏽液,z軸絲桿保養用的,另外就是社團hackpad看一下

林家禾
2016-04-20 19:01:52

要趕快組裝,其他不用注意!

高德祥
2016-04-20 19:03:57

有組裝的教學檔案 youtube上面有裝皮帶的影片可以找看看

Alex Wong
2016-04-20 19:05:48

請問有沒有特別專用的,還是一般五金店買的就可以?

Alex Wong
2016-04-20 19:17:46

先看多點文章,明天去買潤滑防銹液,星期六日放假才組裝呢,我真的不相信1小時可組裝完成喔,我是新手呢 ? 預半天吧。

羅國賢
2016-04-20 19:55:22

版上的文看看就好~~基本的先組起來試試~~~較熟在買需要的東西~~~每個人習慣不同~~~看太多買太多就會像我一樣剩很多~~最後就是送人~~~

林家禾
2016-04-20 20:11:09

組的起來可以印比較重要,不用管時間長短!

ChienMing Liang
2016-04-20 20:19:40

照著所附的組裝影片一步一步組裝
機構的部份要留意各軸要垂直
打印前先作好平台調平,抓平台上螺絲處的3點,各點以噴頭跟平台約一張紙的距離(以會刮紙的感覺為基準,等以後有經驗了再抓最優距離)
開印自己的第一個打印物件~在之後的打印物件中抓感覺跟印件成型的結果來累積經驗~

Alex Wong
2016-04-20 20:32:56

林董 因為怕手腳慢,組通宵都未裝好就問題大了! ?

王智立
2016-04-20 20:49:37

沒有,方便取得優先。WD40 也行。

Alex Wong
2016-04-20 21:08:11

王智立 這個有!

林家禾
2016-04-20 21:08:53

何必那麼累,組不完明天繼續!

Alex Wong
2016-04-20 21:16:05

林董 留在台上一天,家中兩個小朋友會''幫''我組裝的呢 ?

林家禾
2016-04-20 21:17:29

急事緩辦!
耐心點

王智立
2016-04-20 21:20:07

王智立
2016-04-20 23:17:00

最好再準備兩片三角板,巴掌大就好了。

Urd Shih
2016-04-20 23:19:01

Wd40有點兇....

王智立
2016-04-20 23:49:30

哈哈哈哈...先頂著用。

Alex Wong
2016-04-23 16:57:30

用了4個小時,砌好了,但底板風扇無反應,調平張床都真的是最難部分,調了很久都好像差少少,左的調好右的又過高,外圍調好中間又不對,中間對了外圍又過高,調到好像差不多好啦,試printer了3次都粘不到床,我第4次試下用百得叔叔落去,才粘到,但我還是覺得不夠平,都要買塊玻璃試試。

Alex Wong
2016-04-23 16:57:56

彭士瑋
2016-04-23 17:12:02

底板風扇等列印後才會有轉唷

ChienMing Liang
2016-04-23 18:09:42

沾不住可以試試這個
挖一點用卡片刮平打印平檯

ChienMing Liang
2016-04-23 18:11:01

百得叔叔是漿糊不好沾黏

Alex Wong
2016-04-23 18:11:31

真的嗎!我還以為一開始就會轉不停呢!!還好我未去買。

Alex Wong
2016-04-23 18:14:25

今日想試印大一點的件,whistle,開始時有部份粘不好,印了幾分鐘,好像好了一點,過多10多分鐘,飛起來了.....

Alex Wong
2016-04-23 18:16:18

剛試印一個圓形的coins,成功粘到,但為什麼不圓呢?請問是什麼地方出問題?

Wei-hung Chu
2016-04-23 18:22:18

ChienMing Liang
2016-04-23 18:46:15

Cura參數貼來看看

Alex Wong
2016-04-23 20:51:51

想到玻璃店買塊試一試,可能是太細塊了,免費給我.......

彭士瑋
2016-04-23 21:06:59

Alex Wong
2016-04-23 22:26:13

Alex Wong
2016-04-23 22:26:43

都是跟就明書的設定。

Alex Wong
2016-04-23 23:05:50

兩隻魚一隻是昨晚第兩個打印的,另一隻是今日剛剛最新打印的,魚頭魚尾都是對位的,但是coins就偏了,不明?!

李嘉祥
2016-04-23 23:24:05

佛心來的 ~

Alex Wong
2016-04-24 00:12:51

試印一下比較立體的看看情況,又沒有偏的問題?

Alex Wong
2016-04-24 00:13:49

但底部都不是圓的!?

Alex Wong
2016-04-24 00:31:01

其實打印途中,機械有聲音,出現是否正常的?不是很大聲的,是滑輪聲,好似以前舊式打印機的聲音。

王智立
2016-04-24 00:37:32

機械聲,不太懂。
有舊式打印機馬達跑動的聲音是正常的。

Keng Yang Lin
2016-04-24 21:08:37

像他這樣印不圓該怎麼辦呢?我自己也有這問題,但皮帶都調緊了還是不圓

Alex Wong
2016-04-24 21:50:23

原來有其他人跟我一樣,問題在那裡!?

彭士瑋
2016-04-24 22:08:30

速度放慢,

Alex Wong
2016-04-25 00:37:28

我找到問題了,我把皮帶再拉緊一下,就好了,現在又圓又美麗了!


原文網址 Gary Ko
2016-04-20 11:54:12

新手 又遇到不知道如何查詢的問題 ,這次印比較大隻的 ,發現超過3公分之後的部分 就偏移了 ,且每2mm 又偏移一次 如圖 頭部部分 ,但是又有一大段是連續的 ,這是為什麼呢 ?! ……@@

彭士瑋
2016-04-20 11:54:59

彭士瑋
2016-04-20 11:55:48

Y軸的止付螺絲沒有鎖緊,在馬達齒輪上面,黑色的要鎖在馬達的軸平面上

Gary Ko
2016-04-20 12:03:05

找時間全部再鎖一次!!!

Gary Ko
2016-04-20 12:31:14

Gary Ko
2016-04-20 12:32:43

剛止付螺絲是緊的 ,也在軸平面上 ,還有其他可能嗎? 還有哪裡會比較容易歪掉之類的@@

Urd Shih
2016-04-20 12:36:09

皮帶張力調整

陳建達
2016-04-21 00:29:29

失步了!看有無地方卡卡的,因為步進沒回溯所以它已經位置不對了,但步進會認為是對的,所以會累進誤差!

Gary Ko
2016-04-21 01:04:08

剛印好

Gary Ko
2016-04-21 01:04:18

彭士瑋
2016-04-21 08:15:21

這個頭和這個光滑的屁屁~~


原文網址 江聽耘
2016-04-14 14:37:20

我買了一台CR8,我該去看哪些文章,可以將一些新手需要爬文的文章放置頂置文嗎?小小的建議,頭暈腦脹中。

馬小將
2016-04-14 14:45:00

王智立
2016-04-14 14:45:45

王智立
2016-04-14 14:47:11

或是直接進相簿,看到有列印不良的照片就點進去看。通常可以解決新入手遇到 80~90% 的問題。

鄭東昇
2016-04-14 15:48:51

看板上神人就夠了

Urd Shih
2016-04-14 17:32:35

社團有個共筆,常見問題都在裡面了

Urd Shih
2016-04-14 17:33:50

在右下角,""說明""裡面


原文網址 陳建良
2016-04-04 15:35:38

小7新手提問 為何z軸出現怪聲 而且無法動

彭士瑋
2016-04-04 15:36:33

馬達線重插

王智立
2016-04-04 16:01:04

檢查排線。看接頭有沒有脫落。

陳建良
2016-04-04 16:16:06

排線無問題

王智立
2016-04-04 16:33:28

X Z 排線互換看看看。

馬小將
2016-04-04 16:37:29

機板那邊也要重插!

陳建良
2016-04-04 16:45:20

陳建良
2016-04-04 16:45:27

這是我的xyz配線

許嘉哲
2016-04-04 17:11:30

Z軸滑輪會不會太緊,我的之前也會,連用手轉Z軸的長螺旋軸都轉不動

Tony Yang
2016-04-04 17:25:09

線可以用束線帶整個一下

陳建良
2016-04-04 18:11:56

解決嚕XD 問題點是螺桿卡屑 拆掉噴wd40
彭士瑋 感謝團長私下幫忙解答XD

王智立
2016-04-04 18:12:40

在這邊我們有小叮噹團長.....哈哈哈哈


原文網址 Vivian Chen
2016-04-01 20:33:46

瑪帝鐵Vivian今天上課幸運幫老師照的,用來分享給大家,我是新手希望能向大家學習!


原文網址 劉智傑
2016-03-24 20:29:01

新手提問 不好意思 想問大家都用什麼切層軟體轉G code
cura 在支撐這方面好像不太好用(?

趙志瑋
2016-03-24 20:49:33

我都用CURA開支撐架,然後用拆支撐架工具慢慢拆。

劉智傑
2016-03-24 21:11:08

是哦!! 那想問一下所謂的支撐架工具是

趙志瑋
2016-03-24 21:11:36

電烙鐵!

劉智傑
2016-03-24 21:14:02

是一般焊錫的那個嗎

趙志瑋
2016-03-24 21:14:12

是啊

趙志瑋
2016-03-24 21:14:17

或者斜口鉗

劉智傑
2016-03-24 21:15:27

那假如我用電烙鐵 會不會有把列印物品燒一個洞的風險呢

趙志瑋
2016-03-24 21:19:04

當然,有。

劉智傑
2016-03-24 21:20:30

了解 感謝~

徐學成
2016-03-25 10:34:50

可以買刀型烙鐵頭加工磨薄一點,比較方便,但是那個烙鐵頭就不能用其他功能了

劉智傑
2016-03-25 10:52:31

了解~ 感謝

Urd Shih
2016-03-25 11:51:35

銀彈夠多的話,
可以去找一支WIT牌型號叫W800的日製溫控電烙鐵,
它的溫度可以從50度開始往上調,比較不容易沒事把模型燒一個大洞,它也有刀型烙鐵頭可以選配

趙志瑋
2016-03-25 11:52:44

COCO多的話可以考慮這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QqtQnDT4U 不會有溫度的問題,不過停留太久PLA照樣軟給你看!

王智立
2016-03-25 11:55:58

這幾個坑都好大.....XD

趙志瑋
2016-03-25 11:56:19

這台ZO41 大概 13500台幣 還不錯用

劉智傑
2016-03-25 11:58:51

窮學生...

劉智傑
2016-03-25 11:59:00

Urd Shih
2016-03-25 12:00:52

高週波切割刀啊!!!

趙志瑋
2016-03-25 12:01:43

黑啊

趙志瑋
2016-03-25 12:02:15

這還不是他最坑的地方,他有些刀片要3000台幣= =

王智立
2016-03-25 12:02:21

沒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Urd Shih
2016-03-25 12:14:22

黑啊

Johnson Peng
2016-03-25 12:18:30

改裝電湯匙,,,,,會不會便宜又大碗

Urd Shih
2016-03-25 12:27:04

用PWM控制平價烙鐵就好了,電湯匙太大支了,不好用

Kevin Lan
2016-03-25 18:55:50

想辦法「試用」Simplify 3D吧,不再害怕拆支撐...
只需要一支尖嘴鉗。

ps.我有買原版。

Craftware也可以試試。

劉智傑
2016-03-25 21:49:23

好的 感謝~~


原文網址 蔡佳緯
2016-03-17 12:00:13

想請問各位前輩..如果是要印零件用 推薦哪一台3d列表機??((救準度不太歪 能補救加工範圍即可
擠料式好像分兩種機型 只有速度差別嗎??精密度呢?
在露天看到有人賣DIY Delta MICROMAKE 3D印表機 8950$ 這台推薦嗎?因為是學生所以預算不高..
我3d列印我是新手..新手問題多多包容

黃傑
2016-03-17 12:08:42

完全精準?講得太籠統了,要到0公差還是可以誤差幾條呢?如果要到0公差建議找工業級的機器或是外包cnc囉!

Jacky Lin
2016-03-17 12:20:55

8950如果是美金也許有機會~

蔡佳緯
2016-03-17 12:23:00

抱歉抱歉 其實是想說誤差別太大就好(0.1~0.2)

蔡佳緯
2016-03-17 12:23:59

阿.... 那有沒有推薦好用 價格不高的機呢??

Jacky Lin
2016-03-17 12:24:47

價格不高的很多,要達到很高要求又可以免調教的呢~恐怕沒有!

蔡佳緯
2016-03-17 12:26:18

如果 誤差0.1~0.3的~ 有推薦的嗎? 露天有1萬多的機 但不知道品質.. 所以才找社團前輩們幫幫忙

Kuan-Hsien Li
2016-03-17 12:27:06

印什麼零件啊?
精密度跟組裝者及維護調整的功力也有關係

Jacky Lin
2016-03-17 12:27:18

便宜的都要自己調較,沒有廠商會給絕對保證,溫度、線材、Gcode,太多變數了~

蔡佳緯
2016-03-17 12:29:18

原來如此 學習了 感謝!!
那自己調校難度... 初學者有辦法應付嗎??

Kevin Tang
2016-03-17 12:29:51

誤差要自己調.. 機器的精度,用的線材,切片方式... 都會有差異... 如果印出來小20條, 圖檔就補20條回去.. 如果要很精準只能這樣... 不然... 就要弄部 CNC .. 再怎麼低階應該也有5條內(沒研究過,猜的)

蔡佳緯
2016-03-17 12:31:04

例如 機械手臂 馬達機 有螺絲孔位的零件
這樣 機器需要很高的配備嗎?

Kevin Tang
2016-03-17 12:31:38

如果你的圖是自己畫的,會比較方便,因為就算機器有誤差,還是可以自己在圖形上補正. 當然花點功夫把機器先調好,也是有需要的. 我是根本沒調機器,直接用補圖的..XD

Kuan-Hsien Li
2016-03-17 12:36:27

那還是要看是多精密的機械手臂XD
籠統的說 CR7可以做的出來
社團內應該已經有人做出來分享過了

Urd Shih
2016-03-17 12:36:33

在小7社團發問,我當然是推小7囉

林文彬
2016-03-17 12:38:15

有螺絲孔的事對魏的問題。看你是要分開印 但是要自己己算公差/誤差。或自行製作治具

黃傑
2016-03-17 12:38:23

那你的預算範圍附近CR-7 xyz da Vinci Jr 2.都很適合喔

吳水豚
2016-03-17 12:42:09

預算不高跳過delta類型,其他都可以,剩下經準度跟調整的部份,就拿一點生命來補好了。

Jacky Lin
2016-03-17 12:42:51

省錢就得花時間,想省時間就得花錢~

Chen Guan Ting
2016-03-17 12:43:34

delta誤差的問題........比XYZ機種難處理

Jacky Lin
2016-03-17 12:44:04

三角函數算到掛~

李嘉祥
2016-03-17 12:44:31

難怪"時間就是金錢"阿~

彭士瑋
2016-03-17 12:45:03

就是這樣....

彭士瑋
2016-03-17 12:45:05

就是這樣....

Jacky Lin
2016-03-17 12:45:51

有個幾百K,MakeBot就敗下去,順便簽個三年保固合約
~只有十幾K,小七小八CP直很高!

趙志瑋
2016-03-17 12:47:01

那已經沒肝了怎麼辦

Urd Shih
2016-03-17 12:48:11

手邊的delta冷凍很久了...

Chen Guan Ting
2016-03-17 12:48:32

我有一台裝起來連印都還沒印過= =

Kevin Lan
2016-03-17 12:48:42

三角函數,也就sin,cos...
嗯~不過是要做很多計算就是了。

Jacky Lin
2016-03-17 12:49:00

我個人意見,印多了就知道機器跟材料的特性,回頭去改模型配合機器的公差比較實在。要精確?只是外行天真的想法~哪種材料不會熱脹冷縮?

Urd Shih
2016-03-17 12:49:13

5%的尺寸誤差,讓我不太想啟動它,也懶得送校

Kevin Lan
2016-03-17 12:49:34

我的D-Force印的還蠻開心的,不過那是在有整合好的自動校正的前提下。

吳水豚
2016-03-17 12:50:35

那樣可以燃燒生命

Chen Guan Ting
2016-03-17 12:50:51

我的G29跑了50次沒有一次是一樣的(驕傲)

Urd Shih
2016-03-17 12:52:08

自動校平台我也有
水平尺寸5%比較心煩,拿來印公仔還行
(我很少印公仔)

Urd Shih
2016-03-17 12:54:08

機構誤差5%讓我磨到始,PLA又不太好磨,動作太也,積熱太多就軟化給我看 orz

Kevin Lan
2016-03-17 12:54:12

因為我的D-Force自己換了32位元機板跟firmware,所以逼的我要研究手動校正及自動校正後再用手動校正精修的方法。

smoothieware即使是用手動校正也很簡單,更別提自動校正可以自己算碗型失真(g32指令)了,不過我還想加g29做平台網格校正,還沒弄出來(但也是爽爽印)

Urd Shih
2016-03-17 12:55:16

Dforce有給你機器的尺寸值?

Kevin Lan
2016-03-17 12:56:25

Urd Shih 以有改過smoothieware的前輩給的設定檔為基準去改的,至少桿長什麼的是有的。

Kevin Lan
2016-03-17 12:57:05

Delta機器真的適合印公仔啦~
精密度我想留給五萬以上的Delta機(例如Atom或PING)來討論。

王智立
2016-03-17 12:58:08

2軸+1軸 機型是最好調校的機型。初入們建議使用此類型機種,比較多人可以問。不用專業設備也可以調校。

材質部份建議先使用 PLA 練習,再進階 PETG 或 TPU TPE。

切片軟體可先使用 CURA 熟悉機器與列印參數後再換其他切片軟體。

至於精度的問題,還在學習期請暫時先忘了精度要求在 0.1mm 以下的想法。

2+1 FDM 外觀印得漂亮,公差就不會跑太誇張。

delta機型沒用過。沒辦法給出建議。

Urd Shih
2016-03-17 12:58:33

我問過原廠,問了沒下聞,
想說現在至少機器還能用,就不想去拆換主板

Kevin Tang
2016-03-17 13:04:21

CR-7 真的不錯.. 便宜又好用

王智立
2016-03-17 13:06:30

這是機器剛到手快一個月的作品。

王智立
2016-03-17 13:06:44

nexus7 2012版 PAD 車架座。

蔡佳緯
2016-03-17 13:08:29

感謝各位的熱心建議!!
抱歉我現在才發現原來社團有分牌子.. 但剛剛去露天查了一下CR7 只要八千左右就有了!!!
所以.. 應該會買CR7來研究 到時還有問題可能就要繼續麻煩各位了.. 感謝!!

李嘉祥
2016-03-17 13:08:46

幾百K我會想要買雷切

蔡佳緯
2016-03-17 13:11:26

對了..
剛剛看到好像有的也支援雷雕機
有前輩用過嗎?好用嗎?查了一下好像CR8才支援 但要一萬二..

舒宗淇
2016-03-17 13:16:25

趙志瑋 兄 這裡大八有賣一萬二的..快來買..

林佑臻
2016-03-17 14:17:01

雷雕不是雷切,雷雕玩玩就好。
我自己是不太敢用cr8的雷雕,長時間工作還不夠穩定

黃俊誠
2016-03-17 15:05:40

但注意電壓,可以的話換台灣的,大陸變壓怪怪的

Urd Shih
2016-03-17 15:57:57

燃燒小宇宙??

Kevin Lan
2016-03-17 17:22:28

可以考慮等一下這邊開的團購。
價錢是差不多,但團購的話保固是團長(就是創這個社團的人)負責,而且以後如果要改機(列印體積改大)也有提供韌體才能修改大小。露天買的團長無法提供韌體,就要看賣家有沒有辦法跟廠商要到韌體原始碼了。

當然這邊也有人不是跟團長團購買的,這沒有任何問題,只是遇到某些「特權」(就是原廠會有一些福利)的時候會有點差別待遇。

Kevin Lan
2016-03-17 17:27:08

另外CR-7也好,MicroMake的Delta機也好,買來的東西都是「散件」,就是一堆零件。組裝雖沒有太難,但要有一定的機械機構常識。 不過如果有機械機構常識甚至是學這個的,那組起來就很輕鬆了。


原文網址 羅國賢
2016-02-27 21:49:03

林彥良 ‎ 發文到 自造新手村 2016年2月21日

請問可信嗎??

之前覬覦了3D印表機這個東西很久,過完年後終於下決心要來弄一台,於是花了兩個禮拜的時間研究相關文件,發現這東西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難。 在零件一一購買齊全後,參考著網路上各種文件和教學,我終於把它做了出來,以下是我的組裝記錄,提供給也想要自己D home.gamer.com.tw DIY製作3D印表機~ - 巴哈姆特 之前覬覦了3D印表機這個東西很久,過完年後終於下決心要來弄一台,於是花了兩個禮拜的時間研究相關文件,發現這東西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難。 在零件一一購買齊全後,參考著網路上各種文件和教學,我終於把它做了出來,以下是我的組裝記錄,提供給也想要自己D 之前覬覦了3D印表機這個東西很久,過完年後終於下決心要來弄一台,於是花了兩個禮拜的時間研究相關文件,發現這東西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難。 在零件一一購買齊全後,參考著網路上各種文件和教學,我終於把它做了出來,以下是我的組裝記錄,提供給也想要自己D

羅國賢
2016-02-27 21:51:33

研究一下不同的形態結構~~~學點不一樣的東西

羅國賢
2016-02-27 21:52:50

嗯~~~以小型機種~~小七大8是不錯的選擇~~~我的是大8~~~但覺得不夠~~再研究看看不同機構的優缺點

Bou-yu Chen
2016-02-27 21:55:38

我買小七前有算過價錢,然後買了小七

楊仁智
2016-02-27 22:12:26

如果單純看價格,那些東西加一加

楊仁智
2016-02-27 22:12:45

應該比小七貴

羅國賢
2016-02-27 22:31:52

那是一定的喔~~~小機型還是買小7或大8~~~這個適合組大型機種的吧~~

Chung Tu
2016-02-27 22:35:12

可信,因為我也是這樣組起一台的。這個過程爬了很久的文。不過我花的時間比他長一些,因為上班的緣故都是下班自己搞自己學,大約三~四個禮拜。

羅國賢
2016-02-27 22:38:39

欲善工其事,必先利其器~~~每種機型大小都有用途的~~只是看用在什麼地方~~~我也是去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團看到不同的機型印出不同的東西~~~所以才轉貼讓大家一起研究一下~~~

Chung Tu
2016-02-27 22:46:19

這個組裝蠻好玩的就是了^^

羅國賢
2016-02-27 22:46:47

有同感~~常移動的還是需要金屬的~~不然就要印一堆當耗材使用~~但~~成本相對就增加了~~~

羅國賢
2016-02-27 22:47:15

同意+1

Chung Tu
2016-02-27 22:49:01

沒錯^^時間會花很多~但也從中學到好多

任宏彥
2016-02-27 23:34:38

爬文 + 組裝 + 採購 + 改設計圖 + 看marlin
前後加一加也要 3個禮拜
我是組仿UM2的機型 改 用marlin

今天才把所有 壓克力件 跟 Z軸螺桿 以及軸承 全部換掉

Kevin Lan
2016-02-28 12:56:01

能分享一下嗎? 組裝成本, 照片跟列印成品之類的?
之前對仿UM2機型也有些興趣(謎之音:你有什麼是沒與趣的?).

Tony Lee
2016-02-28 14:15:57

可以考慮一下這個http://www.3dreamworkshop.com

羅國賢
2016-02-28 14:26:20

光固化的嗎??

羅國賢
2016-02-28 14:27:14

十1,可以提供一下嗎??

Tony Lee
2016-02-28 14:32:24

是的,自己組裝

羅國賢
2016-02-28 15:50:58

那組多大呀!?!成本需多少??不少錢吧!?!都英文的看不懂

任宏彥
2016-02-28 23:56:50

今天大概算了一下不含運費 10255元

我大陸掏保 跟台灣露天 都有買!!!

露天(台幣)
直線軸承 280*2個=560
LRS-350-12 750*1台=750
OMRON 微動 5*3個=15
42型步進 380*4個=1520
NTC 3950K 100K 1% 45*2個=90
5x8繞行連軸 150*1個+150

掏保(人民幣)(以1:5估)
加熱(訂做12V用) 28*1個=28
MK8遠端擠出套件 94*1套=94
耐熱玻璃 200x214x3 48*1片=48
Z軸(UM1用含螺帽) 65*1組=65
軸承(UM2用) 2*8個=16
UM2擠出機(訂做全金屬 1.75) 345*1個=345
主板套件(DRV 8825、2004 LCD、Mega 2560)
157*1套=157
光軸+皮帶+滑塊 290*1套=290

任宏彥
2016-02-29 00:02:59

前前後後印的
最進把壓克力件全換成金屬
還沒印 全換金屬 約莫2000台幣

UM1螺桿大缺點就是 就了螺帽會鬆掉

任宏彥
2016-02-29 00:03:22

任宏彥
2016-02-29 00:03:52

任宏彥
2016-02-29 00:04:15

任宏彥
2016-02-29 00:05:29

還有一些零零總總雜資 我就沒列入計算

以上的物件都是使用ABS

Kevin Lan
2016-02-29 00:06:25

感謝分享!!
想請教一下大陸的光軸夠直嗎? 有說法是都不太直?
另外為何選用12V電源?

Kevin Lan
2016-02-29 00:07:23

想請問為何推薦這個? 多少錢?
可惜我只對下沉式成形有興趣...

任宏彥
2016-02-29 00:12:04

光軸 買大廠家 就沒問題
12V 就誤打誤撞就用了
主要後續電子零件好買(在台灣)

可是我有發現 大陸的系統 跟台灣的系統
大陸用的電源倍數是台灣的兩倍

前天才把整台機檯瓦解 只發現 Z軸螺桿擴孔
其餘還好 反而是光軸越用越滑 可能有在保養

奇實對岸已經有專門整理好的散件可以買了

羅國賢
2016-02-29 08:18:59

Kevin Lan 下沉式的???好在那

Kevin Lan
2016-02-29 10:28:17

羅國賢 有點難解釋...
底下會貼兩段影片, 看了會比較清楚.

Kevin Lan
2016-02-29 10:28:26

上昇式的叫做bottom up, 成形是在樹脂槽的底部, 樹脂槽底部必需有一個防止沾黏的特殊材料, 這個是耗材, 如果劣化了就要換掉. 而且成形時需要讓成形的面跟樹脂槽底部分離, 通常會搖動樹脂槽或把列印件拉起來再放下, 很浪費時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eZDjlFqJUI

Kevin Lan
2016-02-29 10:28:40

下沉式叫做top down, 成形面是在樹脂的液體表面, 看樹脂的類型, 可以做到一層固化後就直接開始固化下一層, 中間沒有動作, 速度會快很多. 因為沒有任何地方會沾黏, 所以也沒有額外耗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oAqoc4sLTY

Kevin Lan
2016-02-29 10:28:59

另一個下沉式光固化機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XxEd6pxIQM

Tony Lee
2016-02-29 10:40:21

下沈式要準備很多錢子,購買樹酯把樹酯槽填滿,且樹酯曝露在空氣中是有壽命的,就算壽命有1年,也會因為揮發與接觸UV,而變的濃稠,無法成型與使用,只能更換新樹酯,原先的樹酯就GG了。能做bottom up,就能做Top down,都是相同技術,差別只在使用者要花多少coco去買樹酯。

Kevin Lan
2016-02-29 10:52:14

Tony Lee 這點早有突破了, 國外早有人用濃鹽水讓樹脂浮在水上做下沉式成形, 不需要準備很多樹脂, 可以做到跟上昇式使用差不多的樹脂量.

羅國賢
2016-02-29 12:09:48

感覺花不完耶

任宏彥
2016-02-29 14:18:32

20*20*20 改機後測試
pla 0.2層高 40速度

打測光 看表面紋路
平滑 無凹凸面

Minixy Wire
2016-02-29 16:26:49

這DIY是絕對可行的, 我自己也組了兩部不同類型的機, 現在第3部緩慢生成中, 外國很多機子也是自己組的, 可參考這網站上有很多不同種類的機子, 大多用鋁擠組合的
http://www.openbuilds.com/


原文網址 Tony Yang
2016-02-24 11:06:49

感謝團長給予加入社團,
小弟是沒玩過3D的新手之新新手,
跪求人生的第一台3D印表機入手,
懇請先進們指導,
到哪裡找第一台CR-8,
高雄有沒有同好,願意指導的?

王智立
2016-02-24 11:20:05

等下個月開團,呼叫 彭士瑋 團長。


原文網址 Urs Chen
2016-02-15 00:30:52

新手求救,最近印了機器人跟大象,機器人失敗⋯頭不能動,腳被我掰斷了,大象腿是成功的。
想請問的是1.關節的部分是否是要調整什麼參數才可以讓他容易搬開
2.外觀的部分大致上是平滑的,但有些地方會整個糊掉(如圖象鼻),有些部分會有溢出的感覺(如圖機器人的身體),這些又是有關什麼部分的參數呢?
新手仍然在爬文了解概念,也希望前輩們能抽空解答,感謝!

馬小將
2016-02-15 00:32:54

哈哈!先po一下你的列印數據~
在來跟你說如何改善!

王智立
2016-02-15 02:06:17

同上,噴嘴溫度調低,應該可以改善。鼻頭,只能再加冷卻風扇,跟它拼了... XD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