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7/8/10 3D Printer 研究社 造訪社團 » CURA

原文網址 阿信
2019-09-13 11:26:52

ender 3,可否請問大家為什麼一直有虛線,這次上部直接嚴重到捏了是脆脆的。

設定都用cura預設的,只改了support和brim,感謝。

JerWei Chang
2019-09-13 12:07:22

我的E3D是中間跟末端偶爾會出現,通常較大的列印件出現機率很高
接下來的話....要看你怎麼去看這件事情
我自己的想法就是因為我不是印產品,只是純粹去印個模型 …… 查看更多

吳水豚
2019-09-13 12:10:31

熱堆積 or 噴嘴堵

阿信
2019-09-13 12:31:32

剛剛應很小的也是整個散開

吳水豚
2019-09-13 12:39:57

那就噴頭模組整備一下

邱舜裕
2019-09-13 12:50:59

線材如果受潮也會這樣

朱興耀
2019-09-13 13:17:00

坐旁邊,看,聽,用心感受每個細節
直到印完

阿信
2019-09-13 13:58:10


原文網址 賴傳介
2019-09-09 08:27:40

CURA 切出來後不正常

一張是開支撐
有人遇過類似的問題嗎?
如何解決

劉伊
2019-09-09 10:08:56

看起來像是模型的壁很薄,切不出來

吳士民
2019-09-09 13:39:56

不是改圖檔,或是用水平擴展也能解決,但原本的尺寸會增厚看有沒有符合你的需求


原文網址 Bise Chen
2019-09-05 23:25:42

請問各位大大,CURA 主選單和選項設定這兩個部分的字體大小要去哪裡改呢?我改 theme.json 但改不到這邊的字體大小。

李仁維
2019-09-07 10:30:17

同問 開啟這則貼文的通知XD


原文網址 林家平
2019-09-04 15:28:04

大家好 剛入手ender3-pro 有個問題想請教

切片軟體 cura 4.1.2 中 印表機設定,我選擇ender3機型後,XYZ資訊跟網路上的一樣 220 220 250(mm),不過列印頭設定中的xy最小最大值26 32 32 34 (mm)吊車高度25mm 都跟網路上找的不一樣,是否這個設定不用管它呢?

剛入門,謝謝大家^^

楊元敬
2019-09-04 19:06:03

可以先印印看 看自己的需求做微調


原文網址 江政庭
2019-08-31 09:24:40

請問大家這個小缺陷是在封頂發生,
其他列印的底部與側邊都沒有問題,
怎麼做才會改善呢?

200度pla
預設參數cura 0.2 填充20%
機器ender3

謝謝大家

劉宇翔
2019-08-31 09:40:58

可以試試抹平功能

Hsin Chiao Chen
2019-08-31 10:58:29

建議可以頂層加厚,原設定應為2層,加到3~5層。

魏菜
2019-08-31 20:38:33

看一下快接頭進出口
線在回抽時
鐵氟龍線會不會跟著抽動
有時候會影響每條線的起始處擠出不完全
甚至會讓噴頭回堵
原廠快接頭很爛
建議換掉

チェン 幸せな
2019-09-01 08:19:02

填充不夠密,頂層又設的不夠厚.


原文網址 Hsin Chiao Chen
2019-08-29 12:07:57

同事印的~用Ender 3 PRO
切片CURA 4.1
層高:左0.2 / 右0.08
速度:35
溫度:噴200 / 底60
填充:0
殻厚:1.2mm (3層),頂部10層
無支撐

0.2的下巴和耳朵有垂料…降層高明顯改善XD

(同事說0.08和0.10沒太大差異…)

大家欣賞欣賞~

Marc Chang
2019-08-29 12:56:34

昨天也試了0.1 & 0.05層高,其餘設定跟你差不多,感覺也是沒有太大的差異。

Hsin Chiao Chen
2019-08-29 13:01:20

Marc Chang 覺得這個模型的下巴跟鼻子角度更大!?

李嘉祥
2019-08-29 13:41:27

列印時間差異較大

Hsin Chiao Chen
2019-08-29 13:43:56

李嘉祥 這個時間是差很多的沒錯…只是同事沒記得印了多久,他放隔夜一早收成…XD

Marc Chang
2019-08-29 14:07:29

Thingiverse裡面找到的檔案,模型好印但是曲面品質不是很好。

吳水豚
2019-08-29 14:37:05

0.2正面看起來ok

吳水豚
2019-08-29 14:37:27

倒下來還是有幾條線沒印好

吳水豚
2019-08-29 14:38:42

用同樣cr系列的散熱片噴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pOJbLF-jWM

Hsin Chiao Chen
2019-08-29 15:12:33

吳水豚 大大 delta 系統會比xyz更穏定嗎?

吳水豚
2019-08-29 15:24:45

穩定的話xyz會比較容易做到.
delta就看能力了.
最終的穩定度會差異不大...
但delta天生就會快一點

楊元敬
2019-08-29 21:14:44

2年前印的 方便提供檔案嗎? 想再印幾個

車太炫
2019-09-09 22:46:47

陳曉澔
2019-09-10 09:37:29

Hsin Chiao Chen
2019-09-10 10:14:57

陳曉澔 這材料和層高及速度?…美翻!

陳曉澔
2019-09-10 10:24:55

層高:0.2, 速度40。材料:我家做的料...XD

陳曉澔
2019-09-10 10:25:58

但主要是機器調好,參數設好。這個檔很容易,沒難度。

Hsin Chiao Chen
2019-09-10 10:28:11

明燿線…每次呈現都很美…!

陳曉澔
2019-09-10 10:29:15

謝謝。

陳曉澔
2019-09-10 11:27:31

一般pla黑色,所以不是料的關係。參數多試試就可以了。

Hsin Chiao Chen
2019-09-20 00:51:26

自己也印了XD
層高0.2
速度20
噴溫200、底溫60
這樣看起來…很可以XD

Hsin Chiao Chen
2019-09-20 00:51:48

側面照~

陳曉澔
2019-09-20 07:35:55

Hsin Chiao Chen 也是超漂亮

邱昱宸
2019-09-20 17:35:36

這台層高不是只能到0.1mm嗎

Hsin Chiao Chen
2019-09-20 21:30:15

邱昱宸 應該是可以~只是有沒有必要而已~我同事只是想試試~你也可以試試,我目前的確是也只印到0.10mm~^_^~

陳曉澔
2019-09-21 03:51:26

到0.05也是可以的哦!


原文網址 魏菜
2019-08-26 17:31:09

主機為ENDER-3 PRO
想請問各位前輩
最近發現印的東西會一直發生圖中的狀態
接觸熱床的地方都會被壓縮
呈現象腳狀
第一張是躺著印
第二張是立著印
都可以看到下方明顯比較窄
切片使用cura
噴頭195度到200度都試過
熱床40到60都試過
變化不大
感覺是硬體問題
爬過板上文
也鬆過右邊z軸柱子的偏心螺絲
效果差不多
z軸馬達與牙條的螺絲確定都有鎖緊
牙條或牙條螺母有可能這麼快磨損嗎
機齡才一個月半月
想問問還有什麼可能造成此現象的原因
很頭疼,已無解,才來發問

補充
圖三是主機正試圖
總感覺主機的兩隻z軸柱是往外歪的
圖畫比較誇張
因為當我X柱在最下面時
最左上及最右上的兩顆滑輪是有點鬆的,但其他滑輪是緊的
(不是偏心滑輪)
當X柱往上升的時候
那兩顆鬆的滑輪就會開始變緊
所以我才會懷疑Z柱是歪的

Fan Wenshien
2019-08-26 17:44:28

我之前看3dpw(不確定是哪家)有在講象腿這問題,一個可能是平台跟噴頭間距太小,第一層是被「壓平」在平台上,第二是平台溫度太高,加上前幾層列印速度較慢,噴頭+平台的餘熱散不掉才會軟掉向外攤開

後來我是平台跟噴頭抓剛好讓料是條狀凸出在平台上又剛好能黏著平台的距離而不是「抹」在平台上,似乎就沒遇到這問題了

Z柱歪斜應該不會在這麼底層就能明顯看出,畢竟那個斜角在低層幾乎是不可能看出來的,就算有歪,X柱上去也會把他拉過來(比較X兩邊滾輪已經固定)

魏菜
2019-08-26 17:55:18

Fan Wenshien 是有調整過第一層高度
太高又會讓底層黏不著
調高確實有好一點點
但還是有一點點點象腳
再高就黏不著底床了

Fan Wenshien
2019-08-26 18:19:28

試試看用玻璃塗口紅膠,離平台的間距就可以再更大

Lhk Transk
2019-08-26 18:19:37

Z 軸畫得挺有喜感的…。
我留意到你有自己畫 2D 圖… 好奇一問,那是用 Adobe AI 畫嗎?

魏菜
2019-08-26 18:28:08

Fan Wenshien 但是這樣第一層不就超過我設定的層高了?
假設我設0.2
但是我離這麼遠
不就可能到0.25或0.3了?
雖然我的Z印出來有誤差
大概會矮0.1-0.3

魏菜
2019-08-26 18:29:35

Lhk Transk 你是指我的第三張圖嗎?
我個人Ai Ps都有在用
第三張圖是用手機+食指畫的

Fan Wenshien
2019-08-26 18:31:02

魏菜 不會啊,第一次通常都抓一張A4紙的厚度,雖然層高是0.2但是第一層就是第一層,跟層高沒關係,就像設定層高0.1跟0.3噴頭也不用從新調整間距一樣

魏菜
2019-08-26 18:38:04

Fan Wenshien 喔~我好想懂了XDD
回去試試看

陳文成
2019-08-26 18:52:28

不知道你的歸零開關有沒有鎖緊,平台有教正好

魏菜
2019-08-26 18:53:36

陳文成 我有改自動調平
調平前有先手動調平

陳文成
2019-08-26 18:57:58

魏菜 可以用支撐底層,印出來看,是軟體問題還是硬體

Lhk Transk
2019-08-26 19:39:43

不,我是你個人畫的圖。
原來那是 Ai… 因為我看到你有畫 μ's 的圖所以好奇問一下。Vector 圖要畫多久才可以到達你的水平?

魏菜
2019-08-26 19:56:35

我高中就開始用Ai了
現在都出社會好幾年了
Ai也用10年有了
Ai想要畫的好
兩個工具很重要
Align跟Pathfinder
善用這兩個工具沒有畫不出來的圖

黒田直樹
2019-08-27 04:01:00

重新扭緊Z的支架

Lhk Transk
2019-08-27 08:12:06

原來如此…謝謝。

沈宗麟
2019-08-27 21:55:35

黒田直樹 z支架不能太鬆也不能太緊


原文網址 ChienMing Liang
2019-08-24 23:51:00

只有Slic3r有這功能嗎? 比Cura的燙平還優的樣子

Joseph Chan
2019-08-25 07:12:58

受制於噴咀申出的高度和角度,大大減低實用性。


原文網址 林冠中
2019-08-15 21:23:08

ㄧ各位好 ? ~剛入手ender 3s約一個月了

印了不少東西 也遇到了不少狀況

嘗試著優化了一些地方

包括最佳溫度測試設定、調平與耗材流量設定等

印的品質也逐漸提升

但目前還是有一些狀況無法解決

想詢問是否有人有相同狀況和處理方式

就如同下圖1,在印尺寸較大的物件時

蜘蛛絲的情況或多或少都會有,尤其這張圖是特別嚴重的案例,不知道各位都如何克服?

而圖2的話則是

在垂直面的部份常常會有一些異常的顆粒如紅圈內所示,也不像是特定地點出現,完全是隨機分布的突起顆粒,不知是否有人有相同案例與解決之道?

近期準備加裝冷卻風扇,就缺訂購的渦輪風扇還在運送途中。目前使用的切片軟體為CURA 4.2.1。printer 設定是使用內建的ender 3 參數設定,除了我有調過噴頭溫度和底層耗材流量以外都是按照預設。

謝謝各位不吝嗇指教

並謝謝此社團讓我能夠獲取豐富經驗與知識 ?

林冠中
2019-08-15 21:31:24

雖然目前蜘蛛網都是用防風打火機處理一下就是沒事了 但是看著還是有點煩躁

Fan Wenshien
2019-08-15 21:32:57

牽絲的話回抽量可以再調高一點跟溫度低一點,凸點的話可能是換層點,可以設定在同一處或在尖角處,也可能是溫度太高有點溢料或起泡

只是每牌的料甚至同牌不同色的特性不太一樣,可以先試印個摩艾或cup看看效果再調參數

黃巽甫
2019-08-15 23:30:18

我有幾個建議: 1."梳理模式"要開,2."空跑時避開已列印部分"不要開,3."回抽時Z抬升"不要開,4.空跑設200mm/s,這幾個選項先試試,另外要減少牽絲,請打開CURA的移動軌跡顯示,仔細看看牽絲與突點在哪個階段產生才能往正確的方向找問題。

Jimmy Yuen
2019-08-16 17:37:50

下圖的突點,應是料受潮引起,之前也發生過,比你還嚴重,後來把料乾燥後就不再出現。

林冠中
2019-08-16 22:08:59

感謝樓上幾位高手提供意見~考量到房間內還有養魚,目前會優先處理線材防潮問題,確保線材供料無虞,再來就是著手測試回抽速度與路線與溫度設定,應該會花上一段時間,待有結果再跟大家報喜分享XD再次感謝各位!


原文網址 Michael Chou
2019-08-09 02:43:16

cura 設定問題想請教各位前輩

這個模型為何無法自動產生支撐?

(已試印,因未支撐所以底部都爛爛的)

支撐參數都沒改,如圖

ps. 其他不同的模型就可以自動產生支撐

所以應該程式沒問題XD

Michael Chou
2019-08-09 02:48:19

參數放大圖

林子傑
2019-08-09 02:51:06

支撐位置的接觸列印平台改成所有位置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