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CR-7/8/10 3D Printer 研究社 造訪社團 » Z軸

原文網址 李嘉祥
2015-07-29 10:05:02

心得提醒:
組裝Z軸滑輪時.務必確認穩固.(手搖X軸鋁擠.Z軸滑輪不該有間隙)

以上是印不好拆掉重裝心得.

李嘉祥
2015-07-29 10:06:05

也可以解釋為.任一軸都不該有搖晃間隙.

李嘉祥
2015-07-29 10:12:20

另外提一下.拆掉重裝的時間是新機組裝的好幾倍.... T . T
(雖然知道結構了.但是阻礙也多了)


原文網址 蘇恆誠
2015-07-29 08:15:56

未提供相片說明。 未提供相片說明。 蘇恆誠 2015年7月28日

# 3D列印 龍門式3DP Z軸螺距波紋降低 處理分享
Z軸螺距波紋->列印物件外觀規律的波紋
成因->Z軸因旋轉而造成的晃動
常見原因
1.Z軸螺桿彎曲。在平整桌面滾動,聲音越大越彎、來回晃動越大越彎。
2.聯軸器固定不良。聯軸器孔徑必須正確,固定後Z軸需有彈性。
初步檢查
將Z軸大幅度升降,觀察是否有左右晃動。可以在擠出頭旁貼近立個平直物品,看間隙是否開開合合。
改善處理
1.更換彎曲的Z軸螺桿。若螺桿彎曲,Z軸上方的固定軸承會讓晃動更惡化,輕微者移除固定軸承即可改善。
2.修正聯軸器固定。
以游標卡尺量側兩個鎖入孔的厚度,較小者為步進馬達芯軸切平端固定點,且位置上下需一致。
a修正插入深度,先將螺桿插到底,退回約2mm暫時固定。
b插入步進馬達到底,退回約4mm,先對正鎖緊固定切平端,再鎖緊另一側。
c重鎖螺桿,維持兩軸間隙,先鎖緊步進馬達切平端螺絲,再鎖緊另一側。
d整體組裝完成要重新確認Z軸是否有1-2mm左右上下彈性。
螺軸器是負重梯形彈簧,為了配合組合公差,插入孔不會在正中,製作不良的要先換掉,鎖入深度不足也會晃動搖擺。

沈宗麟
2015-07-29 09:33:07

如何歸零呢?

蘇恆誠
2015-07-29 09:45:15

您的意思是?

Kevin Lan
2015-07-29 09:50:14

我昨天把連軸器拆了。
因為本來牙條(絲桿)就不直的情況下,連軸器感覺只會把問題放大。 很多用牙條的DIY機種都是用塑膠管連接Z軸跟牙條,我相信有一定的道理在。

Sega Liu
2015-07-29 11:56:14

塑膠管其實就是聯軸器..因為步進馬達的軸是 5mm,牙條也選 5mm, 所以用塑膠管剛好
其實軟軟的塑膠管跟聯軸器一樣
是要讓牙條可以自由晃動..因為如果夾緊的話
xy方向的晃動更會產生波痕(因為牙調都不會很直)
那麼牙條不直的情況下,要怎麼防止出現z wobble?
這個訣竅其實很簡單,就是在牙條推x軸的接觸所在
讓牙條可以xy晃動但是不會移動到x軸的機構
也就是說要留足夠的空隙讓他晃,
而z軸牙條只能提共z方向的移動

Sega Liu
2015-07-29 12:04:34

thingiverse 很多例子
基本上很多都是讓z軸牙條或螺桿不被鎖死在x軸或平台的概念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3079

Kevin Lan
2015-07-29 12:33:59

其實就是讓不直的牙條(大陸叫絲桿)可以在XY平面甩來甩去,但不讓XY平面的移動影響到Z軸的上昇對吧?

比起金屬製的連軸器,塑膠管感覺撓性更好一些。

我是把Z軸拆下來,只剩步進馬達,金屬製的連軸器 or 塑膠管及牙條。用手夾著牙條,轉動Z軸步進馬達,去感覺那個晃動。塑膠管的表現比起金屬製的連軸器要好。

李嘉祥
2015-07-29 13:25:05

如果把Z軸改用光軸+皮帶...這樣會不會好?(好像有承重問題..)

Sop Huan
2015-07-29 20:25:20

有承重&精度問題 ,M5 200/圈,1/16步,4000step/mm

Sop Huan
2015-07-29 20:27:05

但如果是皮帶想要達到4000step/mm,即便400/圈,1/64步,2gt皮帶,同步齒8tooth僅能達到1600step/mm


原文網址 嗑清冰
2015-07-23 22:44:15

更換台製M5牙條、連軸器及修正牙條垂直度後,z軸的精度表現看來還不錯耶。


原文網址 Benny Chou
2015-07-21 14:36:23

由左至右,Z軸調整了兩次,感覺越來越糟糕,請問問題出在哪裡?
是設定的問題還是機器的問題呢?

Miz Yeh
2015-07-21 14:50:53

請教怎麼個調整法?

Benny Chou
2015-07-21 15:09:09

只是拆掉重裝XD

Benny Chou
2015-07-21 15:09:51

調整一下牙條

彭士瑋
2015-07-21 15:24:52

one more~~

梁家維
2015-07-21 17:18:51

溫度是不是調太高了?~大概200度就好了喔~

李嘉祥
2015-07-21 17:24:04

如果溫度要到220度或以上才能擠出.請檢查鐵氟龍管有沒有裝到定位(要貼近噴頭).

Benny Chou
2015-07-21 18:01:36

溫度現在已經調回200度了,剛剛又複習了之前各位前輩的貼文,再來檢查看看是不是自己有疏忽掉的地方。


原文網址 Cancan Wang
2015-07-20 09:43:08

昨天,利用假日有空地的時間,終於拆開紙箱,動手組裝。雖想按零件表清點,非專業的我,但太多看不懂.....放棄。以實機安裝好了,一邊開這教學影片,一邊動手。
1.皮帶,嗯,到底要如何綁較佳呢? 鬆緊度的最佳值為何呢? 發文問一下前輩好了。
2.Z軸螺絲桿,有個塑膠管??教學資料說與步進馬達連接的重要零件??哇!不錯的做法,但不用考慮塑膠管的扭轉的彈性影響嗎??螺絲桿與支架結合時,怎麼這麼不順,好吃力啊!這樣馬達撐得住嗎?還是我要用一點WD40幫忙潤滑一下?發文問一下前輩好了。

直到這一步驟頓住了........限位開關??? 沒有看到!不太可能,嗯,再找了N遍,還是沒有,找備料包......也沒有,啊!啊!啊!我中獎了,我抽到缺料的大獎.........應該可以取買個彩劵試手氣了。

計畫:
今晚先跳過限位開關,再先組裝後續,確認還有哪些疑問的零件。

這是我的組裝紀錄與計畫。屆時再請大大們幫幫忙協助,感謝萬分。

彭士瑋
2015-07-20 09:51:37

哈哈 限位開關有三個水平在一起

Cancan Wang
2015-07-20 09:59:24

因為三個限位開關都沒出現........ :(

曾義
2015-07-20 10:00:01

他是銲接好的喔!
加油,真沒找到就自行聯絡原廠補寄.

曾義
2015-07-20 10:02:01

李嘉祥
2015-07-20 10:05:59

缺件這問題.廠商應該要都多注意.
一來客戶觀感不好.
二來也多浪費了不少運費

彭士瑋
2015-07-20 10:08:34

send a message to me.

Sop Huan
2015-07-21 02:13:00

2的問題 把Z軸螺母那個結構轉鬆一點就好了


原文網址 陳炯煒
2015-07-19 01:10:55

XY 結果還可以接受,但Z軸差有點多
是那邊有問題呢?
還是此韌體參數要修正

彭士瑋
2015-07-19 08:27:05

參數截圖放出來~~

陳炯煒
2015-07-19 09:12:35

陳炯煒
2015-07-19 09:12:51

蘇恆誠
2015-07-19 09:19:37

第一層壓太低會短少初始層厚,這台Z軸確實有短少行程。

陳炯煒
2015-07-19 09:36:03

原本想說是固定螺桿位置打滑,增加束帶綁緊後觀察無此現象

陳炯煒
2015-07-19 09:37:54

但發現前幾層比較大,不知是何原因

陳炯煒
2015-07-19 09:41:05

但z軸高度還是一樣,請問彭大~ 能否與廠商要到韌體呢?

彭士瑋
2015-07-19 09:48:58

當然有機會,第三團的目標就是.... 但是你這個狀況,身為方塊教教主必須要出來說一句話:檢查XY的皮帶有無過鬆看起來XY部分不是韌體造成的,再Review一下你的機構~

蘇恆誠
2015-07-19 10:00:06

初始高度太低,列印溫度太高、物件散熱不足,都會造成下方彭大。

陳炯煒
2015-07-19 10:02:18

等等外掛一顆風扇看看, 感謝


原文網址 Kuan-Hsien Li
2015-07-18 01:28:53

Z軸不知為啥變的怪怪的
一開始是發現印第一層時都碰不到平台
平台調整完AUTO HOME歸零之後
若將Z軸升高
然後再降回Z軸座標0去
用肉眼就看的出和平台的間距變多了@@
請問應該要如何解決呢

李嘉祥
2015-07-18 01:33:39

你是用新版3顆螺絲的Z軸限位還是舊版的2顆螺絲.
1.若是2顆螺絲.請檢查是否鬆脫
2.檢查Z軸螺桿與步進馬達的連接.是否空隙過大.

Kuan-Hsien Li
2015-07-18 14:22:03

1.三顆的
2.膠管看起來跟以前差不多阿@@
去買顆聯軸器來換會有差嗎??
之前也是看過有人說膠管比較好 比較不會震動

Kuan-Hsien Li
2015-07-20 22:28:45

找到一個可能是問題的地方
我Z軸消隙螺母那邊可以在滑塊裡面上下滑動
這樣是正常的嗎@@

李嘉祥
2015-07-20 22:38:02

不正常.除了轉動螺桿.不應該有移動間隙

Kuan-Hsien Li
2015-07-20 22:39:03

還是其實那個彈簧不用壓到底阿??

Kuan-Hsien Li
2015-07-20 22:42:58

可是如果要沒間隙的話
不就那一開始安裝的時候就不要按壓進去??

李嘉祥
2015-07-20 22:43:34

這個原理應該是要利用彈簧預壓.兩頭頂住螺母.好讓螺桿不管往哪方向旋轉.都不會有空行程.


原文網址 曾坤富
2015-07-17 23:03:38

請問 大大! 有人知道 kisslicer怎麼把單行結束 Z軸跳動能改掉嗎?
(一層一層往上印的時候那個層高的替換)

Kevin Lan
2015-07-17 23:24:46

我猜是這個?

曾坤富
2015-07-17 23:25:37

不是

Kevin Lan
2015-07-17 23:29:18

看一下是不是這邊大大講的z-settle

http://diy3dprint.blogspot.tw/2015/01/kisslicer.html

曾坤富
2015-07-17 23:40:25

不是這個! 是每一層往上印都會有 Z軸台升到定點才又下降


原文網址 嗑清冰
2015-07-17 22:03:08

z軸消隙螺母安裝器,多挖了個孔,以方便看螺桿是否超過5mm。

嗑清冰
2015-07-17 22:04:28

附上圖片..

Sop Huan
2015-07-17 22:12:31

好方便阿XDDDDD

彭士瑋
2015-07-17 22:12:57

發文附圖 真是乖寶寶~

蘇恆誠
2015-07-17 22:44:02

這要給 嗑清冰 大大的讚。
不知道擠出頭上的導風結構,與列印件冷卻風扇有人設計了嗎?

王智立
2016-02-05 16:39:53

優秀.....ccc


原文網址 Kuan-Hsien Li
2015-07-15 00:26:19

今天在大創看到一支大隻的台製36g口紅膠
旁邊是已經用完的3M(8g)比對長短
不過遇到一個問題
塗的時候因為太長會被懸臂卡到
之前小隻的把Z軸升到最高就沒事了
但若把板子拿下來塗又怕會要重教正平台
塗口紅膠後如果再塞紙下去教正紙就黏在上面了
請問各位都是怎麼塗口紅膠的阿

同場加映
底下是大創看到的日本製旋轉盤
手滑買來看看能不能當料架來用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