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CR-7/8/10 3D Printer 研究社 造訪社團 » 螺絲

原文網址 嗑清冰
2015-12-14 23:13:48

分享-小7平台調整之對刀塊法 # CR7平台校正

主要內容請參考http://diy3dprint.blogspot.tw/2013/12/blog-post_27.html

由於小7噴頭的快速接頭到噴嘴是可導電的,利用這點並參考上述文章作法,修改接線方式後(如照片中示意圖)。當調整螺絲使得對刀塊跟噴嘴剛好接觸時,led將亮起。此作法可避免a4紙調整法的人為主觀誤差。

注意事項:
平台調整前,z軸歸零時要下g28 z-xx.x後再下g1 z0,抬高噴頭。(其中xx.x為對刀塊厚度)

註:
1. 快速接頭連結處可使用鱷魚夾電線。
2. 使用外接電池方式較為簡單,而照片為利用風扇12v之電源。
3. 若直接接到主機版的z軸限位開關,可作為自動調平時的平台偵測使用(可不用再加掛近接開關)。

蘇恆誠
2015-12-14 23:25:35

高手,這是電路板雕刻機業者常見的手法。
這個手法還有變形方式,是反向操作判斷銅箔刮除完成。
德國lpkf則已經進步到銑刀的抗力偵測。

Chen Guan Ting
2015-12-14 23:26:20

可是,噴嘴不乾淨就不能導電了

嗑清冰
2015-12-14 23:38:53

呵,這只是把別人提供的作法拿來應用而已,稱不上什麼高手~~~

蘇恆誠
2015-12-14 23:40:55

謙虛的高手更是難得,
把別人提供的作法拿來應用,這是說起來簡單,實作時卻是會一大堆問題的!

嗑清冰
2015-12-14 23:45:11

yes,噴嘴出口不能有殘料....

嗑清冰
2015-12-14 23:55:04

如果是利用這個原理來進行銑刀的抗力偵測,那我目前是想到有可能是利用物體厚度不同造成的導電度變化來偵測。

崔幟觀
2015-12-15 00:28:02

好棒的應用~~
元件不知如何取得~~

Che Hung Wang
2015-12-15 04:12:24

對刀塊是指?
另外就是如果LED亮表示已有接觸.這樣的間隙應該會比A4調整來的小些!?

耶髏爾
2015-12-15 05:08:34

對刀塊是CNC加工上常用的校刀具方法
樓主的方法廣泛應用在桌上型雕刻機上
我居然沒想到可以這樣用~~~樓主頭腦轉真快XDD
回家也拔雕刻機的來用,不然用紙來校手感抓不準

蘇恆誠
2015-12-15 08:25:44

擠出頭乾淨應該是基本要求,一般層高在0.2-0.05,不乾淨印出來的應該都不理想。

梁家維
2015-12-15 08:37:33

XYZ 的印表機的對刀方式跟這個很像,不過他會在噴嘴旁邊再伸一個短短的接頭,只要接頭碰到列印平台上的金屬部分時會記錄目前的 z 值,再讓使用者去調整平抬高低

嗑清冰
2015-12-15 08:46:33

對刀塊只是個名詞,其實就是一塊可以導電的金屬,我是用長銅片作為對刀塊。至於間隙的部分,個人採用這個方法幾個月來的感覺,間隙的控制及手感比A4紙好很多。

Che Hung Wang
2015-12-15 09:00:57

了解. 後來想想,這個對刀塊也是有厚度的,而且應該比A4厚,所以我之前的想法是錯的,應該會比A4的間隙而的大.

嗑清冰
2015-12-15 09:26:05

所以校正平台在下g28指令的時,你要把對刀塊的厚度加上去,待校正完,重下G28指令時回到原點就會剛好在平台上。

嗑清冰
2015-12-15 09:28:26

零件很簡單,一顆燈泡、一個電池、一個金屬片(塊),二條含鱷魚夾的電線。

崔幟觀
2015-12-15 09:39:17

挖~~聽起來不錯~~
怕不會裝

Kevin Lan
2015-12-15 09:58:41

許育財
2015-12-15 09:59:13

Kevin Lan
2015-12-15 10:02:12

這邊有使用壓力感應器來進行自動調平的文章
http://keykeycode.blogspot.tw/....../3d-printer-diy......

Kevin Lan
2015-12-15 10:30:00

不管用哪種手動調平方式,擠出頭乾淨都是基本需求。我是加熱用廚房紙巾(因為夠厚實)擦好噴嘴再做調平的。

魏嘉互
2015-12-15 12:09:13

小白要改自動調平是一定要換主機版的?之前有想過要改

羅國賢
2015-12-15 12:15:14

小8也要換主機板嗎??

魏嘉互
2015-12-15 12:16:16

我沒有小8所以我不知道也,要請有小8的大大出來說明?

林佑臻
2015-12-15 12:23:39

壓力感測的缺點是不能用熱床

嗑清冰
2015-12-15 12:49:15

小7的話,它的韌體是修改自marlin,而marlin本身己經有自動調平的功能,因此只要改韌體就行了。小8的話,我就不知道了。

嗑清冰
2015-12-15 13:07:28

以下是我個人的看法,不見得正確,提出來供討論:
依上面文意的接法,只要有一個感應器感應到就會視為觸發。而平台不平的話,因平台重心會偏一側,因此重心偏向的那一側,其感應器可能就會感應到壓力而觸發,這也是該作者得利用膠帶來調整的原因。

如果是以上的原因,假設玻璃平面的厚度、密度是一致的話,在調完後,玻璃平台的重會在正中心,此時整個應該玻璃平台是"水平"的。如果機器本身有水平的話,理論上應該可以不用再作自動校正(g29)了。

其實如果可以在韌體修改為讀取壓力值的功能,並設一個門檻值,當壓力超過該門檻值才視為觸發,那應該就可以省去感應器調整的動作。

魏嘉互
2015-12-15 14:27:05

嗑清冰大 可是小7的主機版好像沒有支援也因為沒有多的微動開關可以接?

嗑清冰
2015-12-15 16:36:09

嗯,感謝提醒,除了韌體外,還需要多一個endstop

Kevin Lan
2015-12-15 16:56:27

不用換主機板,調平開關跟Z軸限位開關並聯,並修改韌體就可以了。重點是怎麼固定那個調平開關,而且不影響正常列印...

彭士瑋
2015-12-15 17:38:17

幫我加個Tag # CR7平台校正

沈宗麟
2015-12-15 18:03:22

我是目視繞射紋調法,調到有繞射紋出來表示距離小於1.5um.

嗑清冰
2015-12-15 19:19:49

繞射紋調法,很有意思,噴嘴頂端的寬度很窄,沒有其它東西協助觀測(如投射的屏幕),單靠肉眼容易觀測得到嗎?!,介意分析作法嗎?!

嗑清冰
2015-12-15 19:27:10

對喔,用第一個偵測點當參考點,就可以找出所有點的相對關係來修正。這就不知道marlin是否已有內建,沒有的話還得加段程式碼來轉換

沈宗麟
2015-12-15 19:35:59

就肉眼靠近去看啊,有常常被燙到就是了。

魏嘉互
2015-12-15 20:21:50

用這一個東西

魏嘉互
2015-12-15 20:24:46

楊仁智
2015-12-15 20:47:10

刀塊買單片的厚薄規

嗑清冰
2015-12-15 22:44:00

肉眼靠近去看,這也太猛了吧,建議你平台調整應該可以在噴頭沒有加熱的情況下做

沈宗麟
2015-12-15 22:46:40

不,一定要在平台熱穩定狀態下調水平,這樣印得才漂亮。

嗑清冰
2015-12-15 22:48:44

平台熱穩定,你應該是指熱床吧?!

Sop Huan
2015-12-15 23:09:46

如果接到Z軸限位開關去應該可以開marlin的自動調平?

Sop Huan
2015-12-15 23:16:33

Sop Huan
2015-12-15 23:16:53

準位調成與Z-min限位觸發一樣就好了!

彭士瑋
2015-12-15 23:17:37

唉唷! 好文章 收藏一下

Sop Huan
2015-12-15 23:27:39

如果不想調整準位有一個更快的方法就是直接去改marlin的邏輯改顛倒就好了

Sop Huan
2015-12-15 23:29:14

第336行 https://github.com/....../blob/RC/Marlin/Configuration.h

雖然我們拿到的CR-7韌體是改過的,但是差異不會太大 就叫做Zmin

沈宗麟
2015-12-15 23:45:23

是的,K大有說過。

Che Hung Wang
2015-12-16 07:40:38

不知道舵機產生的誤差會不會已經大於平台高度產生的誤差?

Kevin Lan
2015-12-16 09:43:09

舵機(伺服馬達)不是用來做測試的,而是把調平的機構「放下來」而已。 因為這種直接接觸式的調平機制要低於噴頭,如果不收回去就會撞到沒辦法列印,所以只有調平時才放下來。有點像飛機的輪子一樣。

Kevin Lan
2015-12-16 09:44:13

小七的板子沒有sevro控制的針腳,所以不適用。

Che Hung Wang
2015-12-16 09:46:36

用伺服馬達來控制角度其實不是很準,當精確度到這麼高的時候,角度些許的誤差不知道會不會有多少影響。。

Kevin Lan
2015-12-16 12:29:30

其實沒那麼複雜啦,放下來的時候角度是由機構頂住,而不是由伺服馬達決定就可以了。也就是說放下來的時候伺服馬達是轉過頭一點,Z軸探針被機構頂住就可以確保角度正確。

而且如果伺服馬達不精準,那搖控車,搖控飛機不就亂偏了嗎?那個差一點也是有差的吧?

像我的Delta機器的Z軸探針是真的有一根「針」,伺服馬達只負責釋放那根針掉到工作位置跟回收回去而已,觸發是由針跟光電開關來負責的。

但是以上都是白說的,因為小七主機板沒有多針腳用在伺服馬達上。小七要做自動調平要用其它方式觸發,例如接近開關(感應器)。

ChienMing Liang
2015-12-16 16:08:41

小弟對寫程式這塊不懂,愚昧的請教一下,marlin中在Autohome這裡進行修改,將其改成調平功能的可行性?一樣用原本的限位開關來實現~如果可行,那限位開關就移到噴頭旁作其調平的觸發~

李嘉祥
2015-12-16 16:38:32

我有個疑問.小七開自動調平.是否會造成Z軸不斷的上下調整?

Che Hung Wang
2015-12-16 16:39:08

看原理是如此沒錯.

李嘉祥
2015-12-16 16:39:54

感覺自動調平.還是比較適用於DELTA這種三軸共Z的結構~

李嘉祥
2015-12-16 16:43:06

感覺如果平台上的導電片厚度是0.2或0.3..應該就不用對Z軸作OFFSET的動作了.
但是要如何確保薄鐵片有緊密貼合於平台.又是另外的功課了~
如果是用實心鐵塊.應該就排除沒有緊密貼合於平台的問題~.

Kevin Lan
2015-12-16 17:34:22

ChienMing Liang 自動調平基本上就是多接一組Z軸限位開關裝在噴頭那邊,用它來感應平台位置來進行校正這樣。
你講的是指Z軸限位開關跟自動調平開關,都只用一個開關裝在噴頭那邊對嗎?自動調平開關如果要能觸發,那「一定」比噴頭低。這樣就沒辦法印東西了,因為移動的時候會刮到,就這麼簡單...

ChienMing Liang
2015-12-16 22:06:52

ChienMing Liang
2015-12-16 22:07:10

嗑清冰
2015-12-17 09:39:40

延伸樓上的想法,想到其實也可以找個厚度跟玻璃一樣的金屬塊,或用錫箔紙把玻璃包起來,這樣平台調整可以省掉金屬塊厚度的修正

Kevin Lan
2015-12-17 14:07:14

上面兩篇我都看過了,第一篇就跟冰大的調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二篇是值得參考的。只不過,我找不到便宜的電容式近接開關啊~~~ 一般都是用大陸滬工集團的近接開關,台灣反而不好找, 露天找電容式接近開關,都是歐姆龍的,一個要快一千塊...

嗑清冰
2015-12-17 16:30:14

近接開關的優點是非接觸式的,所以它感應器的位置可以比噴頭還高,因此不用再利用伺服馬達控制,但就是不好買(其實我也曾想買過......)。

另外看完上面第一篇游標卡尺裝上去的照片,突然想到雖然游標卡尺無法很靈敏的動作,但其實也可以用游標卡尺來取代百分表。

Kevin Lan
2015-12-17 18:33:31

對啊,不過要買感應距離夠長的,但又不能太長。因為感應距離誤差是感應距離的多少%。所以感應距離愈遠,誤差愈大。

淘寶上倒是一大堆,我很奇怪滬工的電容式接近開關(型號是LJC開頭)怎麼都找不到?電感式的很多,但平台必需是金屬。

彭士瑋
2016-04-03 12:07:59

王榮達
2016-04-03 14:00:05

壓力感應一樣可以使用熱床哦

Tony Yang
2016-04-03 21:22:42

我是用這個~
一頭夾在快速接頭上~
然後寫......
FeedCurrent = GetOemDRO(818) 'Get the current settings, OEM DROs (818)=Feedrate DRO
ZCurrent = GetOemDro(802) 'OEM DROs (802)=Z DRO
GageH = GetOEMDRO(1001) 'OEMDRO(1001)=Gage Block Height
ZNew = ZCurrent - 100 'probe down 20 mm

Code "G90F200" 'slow feed rate to 100 MM/MIN
Rem Code "G4 P1" 'Pause 1 second to give time to position probe plate
Code "G31 Z" &ZNew
While IsMoving()
Sleep(10)
Wend
Call SetDro (2,GageH) 'DRO(2)=Z DRO

FinalMove = GageH + 10
Code "G0 Z" &FinalMove
Code "F" &FeedCurrent 'restore starting feed rate
還在測試中~

羅國賢
2016-04-04 19:44:26

這個是寫在主板裡嗎???要寫在那個檔裡???有教學嗎??

羅國賢
2016-04-04 21:05:01

這個也一直找不到,所以是未完成嗎???


原文網址 David Liao
2015-12-08 09:42:22

藍牙喇叭轉接腳踏車雲台轉接座,因為這顆喇叭沒有雲台鎖點,花了10分鐘想了一下設計,再花十分鐘畫圖,考慮了一下列印方向性後就變成這樣了,因為喇叭底部有一顆低音單體所以要架高,底座內埋入一顆英制螺母可以鎖上腳架螺絲,再用市售的腳踏車雲台鎖上即完成

David Liao
2015-12-08 09:45:01

楊宗融
2015-12-08 10:44:15

猛一看還以為是GPS羅盤 邊騎變搜星定位


原文網址 Eric Wu
2015-12-01 15:59:34

第3次失敗了!!今天換金色料測試,還是一樣發生 平移大走山的現象!!!3軸皮帶螺絲都確認過無問題,平臺也調好幾次了!!困擾中!!!!! 另外那冒出來的黑焦塊,有新進知道原因嗎!?!?

林佑臻
2015-12-01 16:10:06

機器人的手走山,還是得檢察皮帶和馬達上的同部輪。
把馬達電線先拔下,快速移動噴嘴滑車,看看會不會失步(滑掉)
黑色就是燒焦,參數丟上來看看

Eric Wu
2015-12-01 16:13:40

3軸皮帶 ,齒輪 都檢查過了!皮帶也測過!!就是還是如此!所以請教一下!

林佑臻
2015-12-01 16:14:25

皮帶繃緊?

林佑臻
2015-12-01 16:16:00

不然先不要印機器人這種高難度的,先印一些基本的幾何圖形,方快阿、垂直校正阿、懸空挑戰阿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699366

Eric Wu
2015-12-01 16:17:39

不會!算是順暢!!!我懷疑是 突然的 黑焦處,我剛剛再列印觀察 黑焦處會一坨凸起,噴頭經過會跳起來!也許是嚴重撞擊跳動而造成 位移!!!

Kevin Lan
2015-12-01 16:18:20

我不知道我有沒有看錯,主機板好像沒有風扇對著吹是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是驅動板過熱失步了。
還有那個溫度真的有問題...

如果不是驅動過熱問題,那就有可能是機構干涉,可能跑起來不順是打到什麼東西。 在斷電情況拉動平台看看有沒有哪邊特別有問題。尤其是螺絲要看情況鎖,不是都鎖到最緊就是對的,像XY軸的滑輪螺絲不能死命鎖緊。

林佑臻
2015-12-01 16:20:32

看起來就是cr8

Eric Wu
2015-12-01 16:24:49

之前主機板都沒吹呢!印過16小時的也沒問題,就最近天氣變冷後開始這些問題! 機構測試多次,都算順暢,也沒干涉!!!現在懷疑那些 冒出來的 黑焦塊,剛剛列印觀察,產生黑焦塊,噴頭經過會跳一下,就是被干涉到了!!!!現在就是不知。黑焦塊 成因啊!!!!! 換過料,溫度195到205 都試過,還是有啊!!!會是 回抽 設定!? 主機板我也試著加強一下散熱

Et Bob
2015-12-01 16:35:37

電壓

Eric Wu
2015-12-01 17:07:35

電壓是指!?

Eugene Zhou
2015-12-01 17:10:20

A4988要散熱~

Eric Wu
2015-12-01 17:15:07

嗯…馬上改善後試試看

Et Bob
2015-12-01 17:25:25

輸出的電流加大一點 在板子上有可變電阻可調

Sop Huan
2015-12-01 19:04:43

主板一定要吹 不然過熱就會走山了

李大淳
2015-12-01 21:11:26

沒看到噴頭的話以為烤了餅乾

Eric Wu
2015-12-01 22:52:23

原來是溢料問題,加熱頭上都是PLA,隨著溫度上昇,開始往下溢流,所以順著噴頭,偶爾就掉一小坨下來!看噴頭,加熱塊,螺牙管 之間是鬆動的耶!!! 有避免的方法嗎!?

Et Bob
2015-12-01 23:34:52

用這個

Eric Wu
2015-12-01 23:43:31

請問這個好物,中文是什麼!?

林佑臻
2015-12-01 23:53:06

原來是這個問題啊…
原廠應該有用一個白色的膠加強噴嘴縫隙。我想你沒拆過噴嘴就沒想到那邊。
看你這樣,先加溫把噴嘴溢料清掉,然後可以暫時用茶色高溫膠帶堵住縫隙,最重要的是噴嘴和喉管一定要鎖緊!
然後再測試手動送料是否會溢出

彭士瑋
2015-12-02 00:04:17

Hawke ChienSheng Liu 上次您給我看的那個是叫什麼名字,406膠?耐高溫的

Et Bob
2015-12-02 00:22:18

止洩帶 五金行都有 水管

林佑臻
2015-12-02 00:30:42

對,我有聽說用水工膠帶可以。
但是我一直不知道他可以耐多高溫度?

Eric Wu
2015-12-02 04:31:18

明天要去買 這個好物了!!看了規格 材質就是 PTFE ,就是鐵氟龍,可以耐到370度..看來是OK的!!

許睿朋
2015-12-02 08:51:51

帖不西鹿....這樣跟店員講,專業+100

Tim Yeh
2015-12-04 12:16:15

走山問題解決了嗎?我的CR8也有類似的問題。正在苦惱著中…

Eric Wu
2015-12-04 12:19:14

前天拆機,多加兩個風扇進去,外面用usb 風扇吹,列印 龍頭 是成功的,可是昨晚印 龍身體,又走山,難道是散熱不夠!?

Eric Wu
2015-12-04 12:20:15

Eric Wu
2015-12-04 12:23:51

我也苦惱中,印了10幾個小時,結果失敗,還蠻 嘔的!拆機看,電機驅動的 散熱片滿小的,也許是要更加強散熱吧!!

Tim Yeh
2015-12-04 12:26:48

我是昨晚印的,天氣很冷啊,若還會過熱,應是設計問題吧。原廠應該要附上原廠大風扇。我再多爬文,有解決的辦法再分享給大家。

Eric Wu
2015-12-04 12:29:14

之前剛開始用,天氣也不冷,我印過16小時也沒事,現在天氣冷 反而過熱!?實在不能理解!! 只能積極再去加強散熱試試看了!

Kevin Lan
2015-12-04 12:35:22

CR-8的使用者先看一下團主的置頂文再說吧~

Eric Wu
2015-12-04 12:38:56

團主 說的是 久印當機,我們的情況並不是當機,還是印完,只不過中途走山了!! 先再強化 主板散熱看看吧!

Eric Wu
2015-12-04 12:44:02

爬一下網路,還有提到 速度太快也會 有機會走山,層厚0.2 速度90。會太快嗎!? 還是回抽問題!?

Kevin Lan
2015-12-04 12:47:11

速度90... 我自己是從沒用那麼快的速度印過啦...

Eric Wu
2015-12-04 12:48:53

那真的太快了!謝謝分享,有點方向了!! 那回抽設定有安全點的設定建議嗎!?

林家禾
2015-12-04 12:50:13

90是那邊的90,90%還是90mm/s?

Eric Wu
2015-12-04 12:51:31

速度是 90mm/s 啊!90%是指擠出比例吧!

林家禾
2015-12-04 13:02:40

哪一定印不好,我空跑移動位置也才100mm/s,你列印開90厲害哦!

Eric Wu
2015-12-04 13:18:41

受教了!!謝謝提供寶貴經驗!立馬降低試試

彭士瑋
2015-12-04 23:56:20

速度90是有點快, 我通常就只有用到30~40 mm/s 官方文件裡面好像有指南可以先參照~

Eric Wu
2015-12-05 00:05:49

官方cura 建議設定,好像是80mm/s ,所以一直誤以為 是原廠建議值,所以才以這為中心去調整的! 真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彭士瑋
2015-12-05 00:07:35

^^

林家禾
2015-12-05 00:25:23

從40開始吧!
哥哥

Eric Wu
2015-12-05 20:46:13

設定層高不同,速度似乎也要調整,有建議的嗎!? 或是40mm/s 應該通用


原文網址 李嘉祥
2015-11-27 01:22:55

改螺絲設計.用鎖的.降低組裝難度.此為30mm軸徑版本.

李嘉祥
2015-11-27 01:30:28

組裝參考

Miz Yeh
2015-11-27 16:59:21

讚讚讚期待12顆版

Miz Yeh
2015-11-28 15:52:51

印好裝上料盤正準備印第二付中,很好用耶,以前那個版本用久了會有ㄍ一 ㄍㄨㄞ 的惱人聲音不見啦!

Miz Yeh
2015-11-28 19:19:45

好用好用,三爪改五爪減少厚度,解決原本太硬沒彈性,不是不容易推進去,就是推進去鬆鬆的問題,培林室改用螺絲固定輕鬆又寫意,感受料架滾動無聲狀態就趁現在


原文網址 ChienMing Liang
2015-11-26 20:02:13

小王子斷手斷腳變海棉寶寶...檢測後原因喉管固定螺絲鬆了

ChienMing Liang
2015-11-27 09:13:38

手怎麼了....

Urd Shih
2015-11-27 09:16:39

手杖沒撐住,手隨著噴頭搖

ChienMing Liang
2015-11-27 11:00:55

拯救小王子成功...

Kevin Lan
2015-11-27 15:16:08

為了環保,救救北極熊,拜託各位印這個模型開一下支撐吧。
即便是原始尺寸,不開支撐也都印的2266了,更別提小七印還要縮小...那個劍跟手一邊印一邊搖,印到後面都爛掉,有什麼意義呢?

Urd Shih
2015-11-27 15:32:50

我記得這個人型的設計者就標榜所有角度他都設計過了
不用開支撐也能印的很漂亮
.....所以很多人都不會開支撐

我根本不會印這一隻,因為不知道印出來要幹什麼

Kevin Lan
2015-11-27 16:07:55

連作者自己印的都2266了啊~~
那個是針對i3這麼大列印體積,原尺寸印才有機會免支撐(不過免不了失敗幾次)。
像小七這樣縮小了,那把劍的支撐力更差了,不用支撐根本就是...

Urd Shih
2015-11-27 16:17:37

原作者......
老實說其實我不清楚這隻公仔是誰原創的,所以我沒有看到原作者印成什麼樣子,我記得是看這隻小王子上新聞還是什麼媒體時說的

我可能是看到這一篇吧....之後的分享估計十之八九都是......copy/past
http://inplus.tw/archives/890

李嘉祥
2015-11-27 16:20:14

家裡光是轉蛋的公仔就一堆了.目前有印的公仔.多半都是實驗性質才印的.

Urd Shih
2015-11-27 16:21:16

我個人對公仔沒有愛 (攤手)
以前買了幾隻之後就沒再買過了
主要是EVA系列或是Gainax的

ChienMing Liang
2015-11-27 16:58:45

啊啊~kevin 哥也是新興的喔


原文網址 高德祥
2015-11-25 21:10:19

問一個很業餘的問題,為什麼列印平台下面需要用彈簧讓整個平台有彈性?
可以用螺絲上下轉好固定就好嗎?

趙志瑋
2015-11-25 21:12:04

想像一下如果噴嘴低於平台高度會有啥情形。

林佑臻
2015-11-25 21:20:37

可以的,如果你每次調平都用兩個螺母固定也是可以得,只是比較不方便

高德祥
2015-11-25 21:22:33

楊仁智
2015-11-25 21:27:14

三個字《會撞車》

Joe Hou
2015-11-25 21:47:40

沒錯,剛裝好機要調平時,因為限位開關可能比平台還低,會導致噴頭直接碰撞平台, 沒有彈簧做 buffer ....會很精彩...

高德祥
2015-11-25 21:49:05

因為知道限位開關的關係,所以才會這樣去亂想囉


原文網址 Jader Lin
2015-11-25 15:40:11

某大提供平台的物件,要始用什麼螺絲,螺帽呢?

Joe Hou
2015-11-25 16:10:25

平台下面3個微調與噴頭間距的旋鈕,硬塞不行的話,有可能要稍微

Joe Hou
2015-11-25 16:11:09

磨一下…我的就有點免強…

李嘉祥
2015-11-25 16:16:38

用老虎鉗夾住塞進去.

Jader Lin
2015-11-25 16:26:27

是這樣塞下去嗎?

Kuan-Hsien Li
2015-11-25 16:27:18

Kuan-Hsien Li
2015-11-25 16:28:03

我是用尖嘴鉗硬壓進去

徐志偉
2015-11-25 16:41:24

打火機烤一下然後壓進去,動作要快不然就冷掉了

Kevin Lan
2015-11-25 16:48:08

吹風機吹一吹(不要吹太久)輕鬆裝啦~

Che Hung Wang
2015-11-25 16:50:29

尖嘴鉗+1....其實PLA還蠻硬的.

Boching Chiou
2015-11-25 18:42:53

這好物,尖嘴鉗+1


原文網址 David Liao
2015-11-23 09:12:29

工商服務:

玩一下磁鐵平台,手上的銣鐵硼磁鐵直徑大約5mm直徑直接用瞬間膠黏在螺絲頭上

給找不到地方買的同好請到露天搜尋"銣鐵硼"

林佑臻
2015-11-23 09:13:50

就是強力磁鐵阿XD

David Liao
2015-11-23 09:18:37

目前看到有賣最薄的是8mm*2mm厚,應該是夠用了吧,不過銣鐵硼磁鐵不耐高溫,要用熱床的不適合喔

Weiting Chen
2015-11-23 10:13:54

金石堂有一堆尺寸可選喔

Minixy Wire
2015-11-23 10:18:05

其實小強力磁鐵也可從其他地方取得,很多電話套,ipad套都有內藏小磁鐵,大多只1mm厚用舊了的套可把它們找出來才掉棄

Chuck Chu
2015-11-23 10:49:36

為何沒人用吸盤魔鬼氈?

Che Hung Wang
2015-11-23 11:15:19

我打算用圓形 8x1(直徑mmx高度mm).

高德祥
2015-11-24 19:54:06

今天試了一下磁鐵,黏在四角,發現是不是原廠附的那塊板子比較軟,所以中間會凹下去0.0,所以就印的怪怪的,只好再次拆掉囉

Che Hung Wang
2015-11-24 19:55:00

請愛用玻璃

高德祥
2015-11-24 19:55:28

正在等玻璃來阿~~團長~~玻璃啦~~

林佑臻
2015-11-24 19:56:31

原廠玻纖板可用大面積的軟性磁鐵

高德祥
2015-11-24 19:57:59

這個我到是很多 明天再來試試看


原文網址 張自豪
2015-11-21 09:47:57

讓人頭痛的料架原廠的第一次是轉到金屬棍掉出料架,第二次上螺絲居然轉到螺絲跟料架卡死不能轉,第三次又卡到整個料架倒了還把電源撞到然後沒點,這次改這樣不會在卡了吧

Che Hung Wang
2015-11-21 09:49:34

可以改上置料架,穩又不佔空間.

黃鈺盛
2015-11-21 09:57:37

線可以由下拉出比較不容易卡

ChienMing Liang
2015-11-21 10:08:17

ChienMing Liang
2015-11-21 10:08:30

用帶有806培林的很ok

林佑臻
2015-11-21 10:09:52

料架軸心嗎?

林佑臻
2015-11-21 10:10:18

順變分享我的上置,使用m8可以節省材料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1054165

高德祥
2015-11-21 11:02:25

給他兩罐貝納頌就好,線材到列印機中間給個整線用的架子

李嘉祥
2015-11-22 10:38:23

可以試試這種.沒有螺紋.應該不會左右跑位了~

David Liao
2015-11-22 18:21:57

說真的改到後來還是要上軸承比較滑順

David Liao
2015-11-22 18:22:29


原文網址 林佑臻
2015-11-18 16:49:01

[有關改裝] 這是目前我認為CR-7組完後值得購買改裝的零件,大家參考
-風扇:原廠震動太大,建議選sunon的磁浮扇安靜給力(還是台商),不過無法PWM調速(可以降壓調速),約100~200元,PCB主機板也要一個。
鍋牛渦輪扇我不太熟,風力較集中但是風量較小。
-螺絲:原廠給的黑螺絲太軟,後來幾批團購是銀色的不知品質。若有看到M3M4M5內六角螺絲可以買一些。
-華司(螺絲墊片):買!!! y滑車要加否則壓克力平台鎖緊會變形。
-T螺母:螺絲行少見,網購的話就順便買吧。主要是xy皮帶逼緊(冰大設計)、z支撐加強(我設計)都需要用到額外的數量。買M4/M5的就好了。
-螺絲盒:DIY組裝方便。小的最便宜20~50元,大的比較貴。
-整線管:10元店找得到半徑小的25元/包,比原廠蛇皮網好用多了。
-銼刀:印螺絲物件擴孔方便,建議買一組的
-光學限位開關:好用!! 之前我大概印三次就要調平一次,用之後除非拆解不然不需要調。約100元,只要買z的就夠了,註:需要5V電流。
-玻璃板:原廠給的玻纖板好拆,但是不好調平。玻璃板去找玻璃店買,價錢和團主的差不多(50元),我沒用霧玻璃因為噴砂要送工廠,聽說黏力沒有比較好。3M藍膠帶用過,紙板、白紙也玩過,但印大的東西時我還是用口紅膠。也有人建議白膠塗水,我是懶得等乾。
用過雙面膠或保鮮膜固定平台:可以滿版列印,但是後來不建議。因為列印的溫度傳下來也有30~50度左右,長久會脫膠,清得半死。

噴嘴相關
-通噴嘴:細吉他弦好用,專業的用鑽子我沒買,克難時我也用過銅絲
-噴嘴:耗材備品
-鑷子:10元店的就很好用,棉花棒也很好用!
-貫穿型快速接頭:原廠的超難壓!!! 35元的就很好釋放單向鎖了,我有拍片教學。
-隔熱棉:如果有改噴嘴風扇,這可以避免噴嘴被過度降溫造成堵料
-茶色高溫膠帶:原廠給的我還沒用完,原本鋁塊上的破了就重包吧。有輕微的隔熱能力。
-噴嘴風扇加一個開關:好用XD (10~20元)

其他更進階改裝:
-換台製牙條:有更直,但我不確定是否有明顯差異 (70~80元) (改裝時才發現原廠給我的消隙少一顆螺母,但原本好像也沒有差到哪裡去)
-or換T8螺桿+聯軸器:更直、更耐磨、剛度高、阻力更小。需擴孔、調整步數,聯軸器可能導致水波紋。
如果有要把小七改大的話,還是建議用用螺桿,因為硬度更高不容易變型。
-W輪(V輪)換承軸:有些V輪在鎖緊時會卡卡的,換中間的承軸就好。承軸10元起跳,W輪內有兩顆承軸
-皮帶:皮帶是消耗品,我換了鋼絲皮帶,不確定是否有明顯差異,但爽度是有增加XD。
-40*40角鋁:(實際上是38*38)我覺得有明顯效果,不過會干涉到左側調節輪和y軸限位
-磁吸滿版:軟磁鐵和強力磁鐵都有人玩,我嘗試過軟磁鐵,覺得會影響調平,上玻璃板後就沒再用了。
-led燈:需要獨立拉穩定電流,led耗電量也不小。
-換變壓器:速度快的時候馬達比較耗電,電流不穩容易造成馬達不準。不過我還沒遇到,還沒玩到那邊。
-Jack插頭/改開關:CR7板子插頭品質很差,不要常拔。有人在Jack那邊延伸開關但要注意電流負載,我是用開關插座代替,再買開關前我都拔梅花頭(米老鼠頭)那端。
-y軸馬達很容易熱:馬達做功越大越熱,包含速度和阻力。注意皮帶不要碰到鋁擠,我有貼散熱鰭片(20元)但有時候還是很熱。馬達熱會導致什麼問題我不知道,不過壓克力和皮帶都是不耐熱的
-金屬擠出結構:有人有買全金屬(450~500元),前幾團槓桿是金屬、基座列印件。如果槓桿也列印件的建議換掉。然後我還有換彈簧(8元)比較夠力。原本如果覺得夾的不夠儘的話彈簧可以卡螺絲上去。

歡迎心得交流XD

Sop Huan
2015-11-18 16:50:41

LED說不定上顆大點的電容就解決了XD

David Liao
2015-11-18 16:52:53

M5牙條用聯軸器很難調到跟馬達同心,用膠管沒裝好一樣會晃很大,一不做二不休改帶螺桿的步進馬達但是螺帽的部分會卡到進料機構,等東西到手再來想要怎麼改

張自豪
2015-11-18 16:59:06

白色螺絲 有可能是白鐵的會比較硬黑色的太爛了我滑牙不少顆
光學限位開關 必改~~
玻璃板 我買過平台調整上感覺真的比壓克力好不會擠壓變形問題是還要上膠布跟口紅膠我嫌麻煩還是用回壓克力~~壓克力很神奇的好用個人覺得拉

李嘉祥
2015-11-18 17:11:16

小七原廠能照這清單改一改就太好囉.

王雅欽
2015-11-18 17:58:24

可以拿去大間的五金行買比較便宜

林佑臻
2015-11-18 22:33:55

說好的光學限位調高裝置,一直忘記po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1065854/

高德祥
2016-01-09 19:31:42

光學限位開關是這一個嗎?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406085823414

Miz Yeh
2016-01-09 23:28:12

一看再看,意猶未盡的一篇文章

王雅欽
2017-05-09 16:27:43

我想改我的cr-7的z軸鏍桿改成m8的
請問要買跑ㄧ圈的距離是1mm.2mm,4mm,8mm
四種規要買那一種的.…謝謝

Jacky Lin
2017-05-10 22:19:30

小七有陣子沒用,最近開印會中途當掉,原來是我接電源接頭的開關燒了!

Jacky Lin
2017-05-10 22:20:45

內部燒了開關壓不下去!

Jacky Lin
2017-05-10 22:21:20

背後有融化痕跡!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