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1
  • 2
  • 3

CR-7/8/10 3D Printer 研究社 造訪社團 » 手動

原文網址 謝琪文
2015-09-27 00:29:25

CR-7 第五團 組裝心得分享

CR7 這台迷你型的3D印表機一直在周遭的朋友間口耳相傳,是一台CP值頗高的機種。雖然已經在這半年左右間分別已經組裝了DELTA 與 Prusa i3,但是仍然一直想要希望能夠實際體驗,原本已經要拜託在上海的朋友趁著中秋返鄉的機會順便帶回,結果看到網友分享社團的團購活動,參加眾樂樂的活動,比在淘寶買還更超值優惠,當下毫不考慮馬上下單。

9/14日當天收到快遞送來的CR7,打開包裝後看到內容物包裝妥當,零件分類的標籤標示十分清楚,雖然零件種類繁多,組裝的過程當中要稍微注意說明文件的規格,整體來說還清楚容易。

組裝過程的說明文件,倒是第一次看到以動畫的方式呈現,所以組裝的過程只要依照動畫影片的說明逐步操作,要完成整台印表機的組裝,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組裝的過程中,遇到自鎖螺母鎖緊的問題,一度讓組裝的步驟程序停頓,不敢繼續往下走,但是在社團中提出問題後,短短的十分鐘內就有許多熱心的網友提供解答,排除疑惑後順利的完成機器的組裝。

CR7 的零配件都提供的足夠的份量而且都可用,這也是之前兩台機器最讓我不滿意的地方,組裝的半途中發生螺絲短少,還要臨時去五金行買。

組裝後的第一次測試列印,因為之前的機器都是有自動調平的功能,所以從未進行過手動調平的工作,因此測試列印方塊時就慘不忍睹。因此就開始進行平台的調整,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列印出還算滿意的方塊。接下來測試列印復活島 Moai 模型,列印完畢的成果令人十分驚豔,品質完全超越前面兩台機器。

進行手動調平的過程中,發現隨機而來的玻纖板,似乎沒有完全的平整,中間的部份似乎是有些微的凹陷,因此決定去玻璃行切一塊相同大小的玻璃回來替代。

整體來說CR-7 是一台CP 值超高的機器,同時也非常適合第一次入門使用3D 印表機的新手。

楊聖德
2015-09-27 19:19:06

Hi.我明天也準備第一次列印.請問抓哪一個檔比較容易成功?

登財黃
2015-09-28 01:33:43

請問操作容易嗎?須要什麼軟體程式配合嗎?須用實物掃描硬件嗎,驅動馬達是DC或歩進、或伺服馬遠,希望髙手指導。
團購價錢含運費,我在高雄市。謝謝。

蘇恆誠
2015-09-28 07:10:53

讚揚中帶有批評,呈現出信度極高的風格。

彭士瑋
2015-09-28 09:37:41

高雄有講師哦,若無相關經驗建議到時參加講師開的課程,我10/10號那周會開團,到時請多留意相關資訊

彭士瑋
2015-09-28 09:38:04

當然是小方塊壓

楊聖德
2015-09-28 11:52:31

進入最後步驟要安裝平台時發現有狀況:
1.電機動作正常.Auto Home 已進入Z軸零點位置.
2.但此位置似乎太低.底盤到噴頭只有12.65mm.安裝列印盤及彈 簧會有困難.
3.z軸限位開關照動畫看來位置應該是對的.
4.硬裝的話彈簧會壓縮到極限.我覺得不太對.故先暫停!
5.請前輩開示

楊聖德
2015-09-28 12:22:03

附上尺標

謝琪文
2015-09-28 17:34:10

彭士瑋
2015-09-28 18:19:45

@ 有請專業的 Hawke ChienSheng Liu 瞧瞧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09-28 18:48:04

看起來正常。
先裝上去,校正平面後,拍幾張彈簧壓縮的照片來確認一下。
不至於會壓到極限的。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09-28 20:15:32

真的空間不足的話,把Z軸限位開關往上擠一下,創造點空間出來。

Kevin Lan
2015-09-28 20:42:19

理論上這台機器設計都是算的剛好的, 比較少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先組起來再說吧. 理論上Auto Home之後噴嘴會在壓克力平台之外. 所以不用擔心噴嘴會撞擊到平台.

Kevin Lan
2015-09-28 20:50:46

會怕的話就用紙跟膠帶先把接觸限位開關的鐵片墊厚一些(如圖示), 讓噴嘴停在比較高的位置就不怕撞到了. 如果能動了, 再設計一個夾子去墊, 或是修改那個固定限位開關的零件就好了.

施迪凡
2015-09-29 22:08:16

哪邊團購呢?

Kevin Lan
2015-09-29 22:32:11

這邊... 請洽 彭士瑋 大大

彭士瑋
2015-09-29 22:33:24

10/03號看FB 本社團 (憲哥梗)


原文網址 楊仁智
2015-09-26 07:25:00

有那種可以把殘料接起來的工具嗎?,不然那剩下一小截一小截的殘料,丟掉覺得浪費,手動送料又要在旁邊等不方便!

Pizg Chen
2015-09-26 07:35:24

聽說用快乾膠
但我沒試過

林佑臻
2015-09-26 08:28:41

遠端送料不是很方便,回抽會斷

楊仁智
2015-09-26 09:33:44

目前有個想法,用打火機或電烙鐵融接後,用刀子修一修,如果這樣OK就可以印七彩花瓶(接七種顏色下去印)

謝尚栢
2015-09-26 09:47:43

鐵弗龍管試試


原文網址 戴璟嵐
2015-09-25 15:57:32

才剛印玩完15個小時的月亮,再來印底座就出料不順了… 初步排除是彈簧擠壓力道不夠導致,手稍微用點力齒輪就卡的到料,拆開擠壓機手動送料還算順暢,喉管鐵氟龍也是乾淨的,這該麼解呢?感覺以後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戴璟嵐
2015-09-25 15:59:07

影片17秒處齒輪打滑了一下

洪國勝
2015-09-25 16:12:01

小弟也想不出問題出在那邊, 但我想問:擠出機連續工作那麼久會燙嗎?

戴璟嵐
2015-09-25 16:17:53

手摸馬達比體溫高一點而已

Kuan-Hsien Li
2015-09-26 22:11:03

清噴頭試試看??

戴璟嵐
2015-09-26 22:16:32

用通針清過了 有點緊但可以插入,這樣算堵頭嗎?

Wally Kowal
2015-09-27 06:43:52

mine did the same thing,no blockage

Ally Yao
2015-09-27 12:14:02

要不要把螺絲重裝一次看看. 清一下那一區..我之前有長時間印後. 會有卡垢導致後頭不順. 且. 螺絲鬆了.

戴璟嵐
2015-09-27 12:34:59

Ally Yao 大大 螺絲是指固定左邊金屬的那個螺絲鬆動嗎?

戴璟嵐
2015-09-29 15:42:50

後來我找到問題啦
用了 Jackson Li v4版風罩散散熱效果太好,導致料還在加熱塊裡還是呈現稠稠麻糬狀,溫度從200度提升到210度,風扇葉片拔掉對稱的2片就正常瞜@@ 不知道大家換新風罩有沒有遇到出不了料的問題呢?

Kevin Chen
2015-09-30 00:10:32

把加熱塊用隔熱棉包住喔~我也是不小心換了一個超強4cm風扇之後連240度都上不去XD 後來把整個加熱塊和噴嘴周邊包住才正常


原文網址 Jacky Lin
2015-09-17 17:22:45

# CR7組裝心得
[CR-7組裝心得分享] : 第五團~
[包裝與零件}:開學日CR-7送到學校,但人因故不在學校。週二終於看到機器,外包裝上有來自深圳的出貨單,難怪有種歷經滄桑的感覺。打開包裝來看到玲琅滿目的零件,比拆鋼彈包裝盒還開心!
[組裝]:等不及清點零件(看到密密麻麻的清單就眼花了),立馬想組裝起來,卻發現鋁材有疑似潤滑油黏膠?拿出橡皮擦把黏黏的部分擦乾淨。接下來就發現少數列印的零件品質不佳,還好有備用件可以換上,大部份的零件也都有備料,令人放心。於是陸陸續續用課餘時間,花了快二天的時間,在螺絲的無間地獄中掙扎~所幸廠商把很容易搞混的螺絲包裝都標示得很清楚。終於在昨天把主體跟線路都裝好,暫時脫離螺絲地獄~
[皮帶]:組裝時參考網友的技巧,皮帶一端用回卷方式固定;另一端並不想剪斷,於是用束帶固定,多餘的部分在不妨礙動作的前提下,稍作固定。
[電線]:整線又是一個惡夢!那條黑色套線管被我弄成努髮衝冠~手上沒網友示範的熱收縮帶,只有廚房用的鋁補貼,補一補亮晶晶也很好看,只希望不會因此短路!噴頭連出來的電線都太長,但也還不想剪斷,所以用繞著主機板的方式,繞一圈回到接點來解決。
[電路測試]:接好線路等不及想測試,立馬接上電源,按AutoHome正常地歸位,才發現平台鎖得不夠緊,會刮到噴頭!調整印台水平的那個手扭螺絲真的會扭到手軟,靠主機板的那一顆更是難鎖!XY移動都沒問題,Z軸不能測試有點可惜。擠出馬達測試要等噴頭加熱到180度才有作用,一開始還以為故障。
[軟體]:今天早上把看不順眼的線路整理一下,開始進入切片軟體。手殘重裝了一次,才把CURA軟體搞定。順手用SketchUp畫個2cm方塊來測試,轉obj檔案進CURA,瞬間就算好路徑,轉存gcode檔案到SD卡。
[列印]:貼好貼紙調好水平,終於準備要印了~卻讀不到SD卡? 原來還要在面板上先選一次Initial SD才讀得到~要開始印了?結果進料出不來!原來這台要手動壓住擠出彈簧,把線材先推到底才行!終於花了27分鐘,印出第一個2x2x2cm的白方糖。
[調整]:列印中發現Y皮帶有點鬆,於是調整了一下想辦法拉緊,果然抖動問題就好多了。
[結論]:CR-7的設計簡單,每個機構的功能都很清楚,很適合作為學習3D列印的教材。廠商提供的零件品質優良,螺絲跟六角板手都是不鏽鋼。列印品質也不輸學校原有$100K的機器,可惜的是設計上X軸只有10cm,真的是短了點,不過看起來改機也不是很困難。比對說明書跟照片,第五團的機型顯然已經作了不少改良,例如擠出彈簧固定夾改為鋁塊,噴頭零件與電線也都事先接好。不過也因此有些地方跟組裝說明上略不同,初接觸的用戶不免會疑惑。部分的3D列印零件品質有瑕疵,還好都有備料就是。

彭士瑋
2015-09-17 17:31:16

不錯 都有把可能的點點到,優文一枚,抓進hackpad!

李嘉祥
2015-09-17 17:37:20

學校機台應該是1000K等級的機器.10萬等級弱了些~

彭士瑋
2015-09-17 17:38:23

把10萬的機器賣掉,保守估計可以買14台小七(天啊感覺超划算)

Jacky Lin
2015-09-17 17:40:32

預算有限啊~1000K的機器很難養的!

李嘉祥
2015-09-17 17:46:55

我想說之前幫公司找的多半要價都百萬的..沒找到過10萬的機台..

該不會是比較早期的小型機台吧..我最早曾經找過閃鑄..也要6萬多

Kevin Lan
2015-09-17 20:43:48

小技巧...
手扭螺絲如果第一次安裝還沒辦法印輔助器(檔案區或thingiverse找CR-7有)之前, 用手把平台壓下去, 預先壓縮彈簧, 就不會轉到想死了.

Kevin Lan
2015-09-17 20:45:53

100k的機台我猜是makebot原廠機之類的?

Jacky Lin
2015-09-17 21:47:53

第三號印拉拉熊~花了3:35~

Jacky Lin
2015-09-19 22:13:20

第四發列印招財貓,卻發現擠出齒輪沒完全地鎖緊在擠出馬達上!於是列印時間一久,擠出齒輪就慢慢地被線材給往上推,直到無法夾緊線材,造成斷料。拆開擠出部分重鎖兩次,但是附贈的最細的六角柱還是太粗,無法把擠出齒輪完全鎖死在馬達軸上,失敗結果是出現後面三隻沒天靈蓋的招財貓~

Jacky Lin
2015-09-19 22:15:36

試過長尾夾無效,最後是將備用的Z軸馬達連結塑膠管套上擠出齒輪上方的馬達軸上!解決擠出齒輪固定問題,沒有再滑出來。

Kevin Lan
2015-09-19 22:44:10

沒遇擠出齒輪會往上跑的情況耶? 兩個螺絲鎖不住那個齒輪哦?
而且照理那個是橫向受力, 怎麼會往上面跑?? 想不透?

Jacky Lin
2015-09-19 23:02:30

兩個螺絲鎖是鎖了,但是就是不夠緊!印一陣子後會慢慢地往上滑出來~

Jacky Lin
2015-09-20 11:29:38

擠出齒輪盡力拴緊,加上Z軸套管固定,完成招財貓後下一隻是蝙蝠俠~這隻就發現Z軸抖動會更明顯,感覺是Z軸馬達與螺絲是用塑膠套管連接,有點彎曲無法完全成一直線造成的~


原文網址 Po Tsung Tsai
2015-08-30 16:37:29

請問ㄧ下各位大大...
在面板旋鈕模式下AUTO HOME時,Y軸沒有往極限開關的方向移動而是朝另一個方向動了ㄧ下就停止不動,使用手動模式來移動Y軸也無法往限位開關方向移動(只能單向移動),再連接到電腦後的AUTO HOME及手動模式亦是如此,這要如何排除呢?

洪國勝
2015-08-30 17:02:33

會不會是 y軸的限位開關,線沒接好

Po Tsung Tsai
2015-08-30 17:24:31

我有把線路再重新連接過了,狀況還是ㄧ樣喔...Y軸馬達還是無法向限位開關方向移動,謝謝 洪國勝 大大囉...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5-08-30 18:05:55

限位開關被認為一直觸發了,所以強迫馬達往遠離的方向移動

Po Tsung Tsai
2015-08-30 18:15:36

嗯...瞭解了...所以手動模式也會被限位開關持續觸發而被限制移動方向,那要怎麼排除呢?

Kevin Chen
2015-08-30 18:48:42

還是排線反插了?y軸馬達的

彭士瑋
2015-08-30 19:54:45

有同學是排線有問題,可以先用別軸的線來測試

嗑清冰
2015-08-30 19:59:39

# 微動開關檢查方式
確認微動開關沒有觸發(沒被壓到)的情況下,在repetier裡面下M119指令,正常應該是如下
x_min: open
y_min: open
z_min: open

如果出現以下訊息
x_min: open
y_min: TRIGGERED
z_min: open
表示你的微動開關有問題


原文網址 林佑臻
2015-08-30 14:47:00

請問一下,似乎噴嘴堵塞了
1.手動擠出組力很大
2.溫度調到240 不見影響
3.昨天晚上我都還用同一綑(團主)的料,也都沒換
我要開始找通樂了嗎?


原文網址 黃鈺盛
2015-08-01 12:54:30

請問X軸在每次auto home時都碰不到限位開關要如何解決的? 我目前就是只能手動把它移好,要不然印的範圍會跟軟體的範圍有出入


原文網址 周書弘
2015-07-15 20:53:28

印個比較實用的,手動昇降式曬衣架零件,這種的公差大一點也沒關係

彭士瑋
2015-07-15 21:17:37

很有光澤喔!^^

Sop Huan
2015-07-15 22:15:46

感覺超像尼龍料

Ally Yao
2015-07-15 23:56:46

好光滑

周書弘
2015-07-16 00:19:10

用透明料,層次比較不明顯,要能看缺點的話還是要用灰色料

陳炯煒
2015-07-16 19:44:09

請問彭大,小7 可以印尼龍料嗎?


原文網址 Ally Yao
2015-06-17 20:17:49

測平台高低是否平穩的stl檔 ~

提供一個測平台高低是否平穩的stl檔案. 就是一個大圓一直向內畫圈圈, 慢慢邊畫就可以手動慢慢調一下平台高低. 真的很好用. 提供大家參考^^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