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1
  • 2
  • 3

CR-7/8/10 3D Printer 研究社 造訪社團 » 列印問題

原文網址 Clement Chu
2017-02-18 11:16:38

机器连续印了3日。知道是否過熱還是什麽原因?
刚刚发现模型打印到一半时。中段错位了。请问各位这是什么问题。

Clement Chu
2017-02-18 11:17:42

林測試
2017-02-18 11:21:50

如果X軸皮帶確定沒鬆的話,要不要檢查一下馬達的軸套?
我昨天也是出現類似問題,後來發現X軸的軸套螺絲整個鬆掉,造成空轉 冏。

賴建舜
2017-02-18 11:21:56

失步!! 你用手觸摸步進馬達是否過燙?
其中一種原因

舒宗淇
2017-02-18 11:24:24

就失步錯位..看看機子底部散熱有沒有作好通風...像我會加高腳墊高度來加強通風空間.

James Lee
2017-02-18 11:30:28

絕世好劍。是否

林冠志
2017-02-18 11:31:44

這個顏色不錯!

Clement Chu
2017-02-18 11:36:01

謝謝各位,剛摸了一下XY馬達非常燙手。。。還能動已是其跡了, 澳大利亞這星期都38c-41c 然在小風扇開路飛4檔! SPEED一半。。。希望無事。。。

彭士瑋
2017-02-18 11:46:47

我覺得你印的超好..... 很精細呢

Clement Chu
2017-02-18 11:50:42

暂时贴了两个打印机拆出来的heat sink。希望能帮助吧。

Clement Chu
2017-02-18 11:54:36

谢谢各位。是的,是绝世好剑。小时候没钱买1:1.打印一个挂在墙上远看也很幸福。0.1mm 已经是小8的极限了。
相信是模型做得很好(网上找的)。连表面的暗纹也能打印出来。

呂政瑋
2017-02-18 12:11:18

酷唉!!

James Lee
2017-02-18 12:11:42

相信樓主印完即可去跟雄霸PK

鄭博鴻
2017-02-18 14:28:15

步進馬達丟步 正常是皮帶鬆動

郭韋成
2017-02-18 17:39:31

注意“驅動散熱” 正常馬達本身不要超過80度都不會有扭力損失。
一般都是驅動過熱。

Denny Ding
2017-02-18 18:35:10

失步

Clement Chu
2017-02-19 00:22:35

Clement Chu
2017-02-19 00:22:38

Clement Chu
2017-02-19 00:24:55

神兵!haha......只打算遠看. 掛在牆上. 所以只打算用樹脂贴好就算了,不準備打磨上色.

Steven Chen
2017-02-19 01:40:06

Great!


原文網址 許家銘
2017-02-17 21:24:37

問個心中長久以來的疑問...
目前Delta機比起XYZ有什麼優勢?
(除了看起來比較炫一點)

我目前知道缺點是調平困難,價格比較高?
有什麼不可取代的優勢嗎?

據說是列印速度比較快? 這會差很多嗎?


原文網址 舒宗淇
2017-02-16 13:22:41

今天踼到鐵板了,一台超重的CR2020 出現了,作個簡單開箱,這台目前的心得箱体作的很扯,完全一体式的。
===============================================
補充心得:
1.箱型一体試的結構很穩固,對於機子本身精度穩定性有很大的提升...

2.噴嘴可以加熱到260度.熱床也可以加熱至100度以上..封於列印其他材料ABS/PC材質有很大的幫助..目前會繼續測試ABS材料看看能達到什麼樣列印程度.

3.電源使用明緯,IC使用TM2100,雙十字光軸設計.皮帶也是採用美國蓋茨同步皮帶..很多材料都是使用高規格的對於機子壽命有很大的幫助.

4.列印時低分貝(只剩下機箱風扇聲)..還有低氣味..這些是很大的特點.

5.進端進料在很多時候可以避免堵料跟進料不足的問題發生.

6.機器在高速運行時相當的穩定,這時箱型架構的價值就看得出來
穩定性跟堅固性.

7.環境溫度似乎不太需要作封箱動作,在印ABS時不刻意作封箱,只要沒有風吹向機子.成品目前沒發現到龜裂問題(會繼續作測試當中).

缺點:
1.調平功能有點無言,使用調平功能,在十秒內就要趕快按下一步,不然就會自動回到主劃面重新跑調平功能,調了幾次覺得莫名其妙,就自己歸零手動調平比較快.

2.LED燈開啟都要手動操控好幾下才能開啟..關閉也是一樣..很不方便.這點就想不透為什麼不改成操作時自動開啟..沒操作時10秒後就自動關閉.

3.進料也是很容易卡住..面板操作進料也是很笨..卡住就一直轉沒辦法停下來..後來換料..也是只好用手動操控擠出頭來進料..另一個缺點也是沒辦法手動自己進料..會比較麻煩.

4.目前印完後,未能像官方所講的印完自動關機功能.不知道是否為bug.

5.控制旋鈕跟機体的間隙蠻小的..有時轉到某個角度按下會頂到不好按下.不像CR-8其他的旋鈕好按.

6.平台沒有平板可以拆換,直接印在上面,藍色的平台附著性相當的良好,但冷卻後也相當不好拿下來,拿把鏟刀在上面鏟感覺幾次之後就會開始刮壞藍色平板,而且之後要作替換會非常麻煩包含整個加熱平台都要置換.

7.Z軸光軸部份固定很不好.只有上方一根止付螺絲作固定,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容易因為長時間震動鬆脫掉下來.

Odinson Thor
2017-02-16 13:26:16

26KG也太重了吧

ChihJun Soong
2017-02-16 13:26:41

這麼快..還以為三月才出貨.

舒宗淇
2017-02-16 13:26:43

陳曉澔
2017-02-16 13:29:07

哈哈哈............我不用買,看舒大買就夠了............

李仁維
2017-02-16 13:34:08

天啊我好羨慕啊~ 白色繼續等

舒宗淇
2017-02-16 13:35:56

配件包很豐富。

李仁維
2017-02-16 13:37:08

台灣版的沒那塊銘牌太好了XD 地板是預設藍貼紙嗎?送的膠帶多寬?

朱朱朱
2017-02-16 13:42:12

好心動呀!期待舒大使用心得!

張自豪
2017-02-16 13:49:19

這樣運費應該不少巴

舒宗淇
2017-02-16 13:52:10

高規格,強打靜音。

Ally Yao
2017-02-16 13:52:18

Ally Yao
2017-02-16 13:57:46

這台聽說是創新2017的主打明星機種,果真整體用料都下了大功夫!!!!

榮許
2017-02-16 14:13:11

Johnson Peng
2017-02-16 14:22:28

2020 大鍋 + 26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7-02-16 14:56:36

哇塞,26公斤,上次搬22.5公斤閃到腰,這次要更小心了。

子丹 钱
2017-02-16 14:58:09

多少钱才能买到呢?

舒宗淇
2017-02-16 15:01:57

調平功能..有點87...四點調平....十秒鐘沒動作就自己跳回主劃面...這是啥怪設定...我放張紙轉一下旋鈕..也十秒鐘了..前前後後跳了幾次...就不用調平功能...自己歸零用手動調平比較快.

舒宗淇
2017-02-16 15:10:18

繼續碎碎唸...機子上的LED燈要自己手動去開啟跟關閉...這樣子有點麻煩...應該可以改成LDE有操作時就自動開啟..沒操作時等個十秒鐘就自動關閉比較方便...

Joseph Chen
2017-02-16 15:15:12

舒大買普通版的嗎? 期待有人開箱智能版的~

舒宗淇
2017-02-16 15:20:55

記錄一下聲音大小,噴嘴移動聲音很小,但機箱風切聲不小。

Antony Hus
2017-02-16 15:30:36

買太輕又會覺得賺太大 重就物超所值 好用最重要 加油!

舒宗淇
2017-02-16 15:34:39

近端擠料,沒有彈簧可以壓,所以也沒辦法用手動擠料,得靠面板控制進退料。

莊大麥
2017-02-16 15:36:43

這一台不到一萬塊嗎?精度因該很不高吧

舒宗淇
2017-02-16 16:31:52

熱床測試可以超過100度以上,控制面板最高到135度。

Jacky Lin
2017-02-16 16:52:02

買到賺到的感覺~

沈宗麟
2017-02-16 17:54:43

流口水

Borjang Fang
2017-02-16 18:16:32

電源部份竟然直接用 明緯 24v 電供,自已買的話這電供要 800 台幣!

Shengan Lee
2017-02-16 18:40:26

想請問.. 怎麼會知道他已經出貨了, 如果白天家裡比較不會有人在, 這樣要怎麼約時間...

舒宗淇
2017-02-16 19:31:40

發現新的隱藏版功能,列印ABS居然沒有聞到臭味,原來噴嘴風扇設計是往上吹,所以可以把ABS列印時的臭味過濾掉,跟UP BOX設計的一樣。

Xiaoi Dust Huang
2017-02-16 20:58:47

明天開箱!

彭士瑋
2017-02-16 21:08:00

各位同學...除了上面兩位是已經做完測試後先出貨外,大家的黑色機子還要等這次燒機測試通過才會出貨。

Empire Wu
2017-02-16 22:14:25

主板是那張呢

Liao Aming
2017-02-17 09:33:06

鐵框有玻璃或壓克力與外阻隔嗎?

ChihJun Soong
2017-02-17 10:41:10

這台眾籌價真的的超值...沒跟上太可惜了..家裡財政部長太狠了,團長要不要再開一團阿

張自豪
2017-02-17 11:00:54

感覺好讚

Liao Aming
2017-02-17 11:16:33

現在還可以跟創想以眾籌價買,人民幣匯率還不錯

Odinson Thor
2017-02-17 11:19:22

怕有味道的人,或許可以買這台專門印ABS

Tako Sun
2017-02-17 12:40:15

說個秘密,那個黑光軸,可能是DIY數控機界的「聖品」,鎢軸
可能,可能

舒宗淇
2017-02-17 15:29:25

目前測試的ABS線材,溫度240度熱床100度速度50回抽開3mm,平台是玻璃纖維板未上膠,線材是丟在角落沒封起來兩年前的線,之前連UP PLUS印不起來的雜牌線材,超級會翹超級臭,列印起來狀況良好,未翹起沒臭味,中間沒牽絲。

舒宗淇
2017-02-17 18:00:17

列印純支撐架物件時,第一層附著失敗了,開始要改善條件了。

彭士瑋
2017-02-17 18:15:36

舒大哥,你說的那三點,廠商說會在下一版韌體改進(聽說已經改好了)

Joseph Chen
2017-02-17 20:24:06

舒大~以你目前來看,CR2020有機會改雷雕嗎?
另方便透露關稅收了多少嗎? 謝謝

Odinson Thor
2017-02-18 09:10:53

想知道這台是否有輕量化的可能?

郭韋成
2017-02-18 10:41:40

看來行銷宣傳還是很有必要的。這點我實在不合格啊。

舒宗淇
2017-02-18 11:03:06

換料的小心得,卡了幾次後,切口方向要向右邊。

舒宗淇
2017-02-18 11:07:45

旋鈕難按的解決方法,加幾張膠紙上去。

舒宗淇
2017-02-18 15:22:27

測試速度,材質PLA溫度200度熱床50度,切片速度60mm/s,第一層底打得差不多時,開始面板控制加速250%,噴嘴移動開始有聲音出來了。物件在邊緣太薄時,會來不及冷卻出現翹起,降回原速再多幾層就好了。

林大中
2017-02-19 15:52:43

舒兄 請問這台可列印尺寸是?開口處應該有玻璃對吧?

舒宗淇
2017-02-20 10:28:03

印到裂開,覺得平台搖晃有問題,檢查結果,右邊的光軸掉下來了。

李嘉祥
2017-02-20 10:30:42

光軸下方有辦法加東西擋住嗎?


原文網址 許兆宇
2017-02-16 08:19:19

PLA其實強度很不錯的
繼使用易生PLA+製作直升機腳架之後,這次我又用同樣的材料製作微型直升機的主旋翼了!
長度90mm,層高0.05,使用CR8製作
還不錯飛呢!半對稱設計讓正飛的浮力提升不少

Chun-Shiung Wu
2017-02-16 08:36:13

要小心過熱問題,在RC社團有看到過熱斷裂問題,畢竟PLA真的不耐熱

蔡金憲
2017-02-16 11:23:54

不錯喔,有檔案可以分享嗎? 自己畫圖來印的嗎? (這台能翻嗎?)

ChihJun Soong
2017-02-16 11:35:58

那兩隻西瓜刀實在不建議用印的,3DP 是積層的結構,層與層之間結合度如果不夠,在高速之下可能會因共振裂開.或許這種小直升機轉速還不是很快,尚可使用,不過還是不建議,

David Chuang
2017-02-17 11:12:00

透明はもっといい


原文網址 林水樹
2017-02-15 13:22:50

招財貓0.2層高

子丹 钱
2017-02-15 14:28:06

什么尺寸?

林水樹
2017-02-15 14:28:58

高約5cm左右

子丹 钱
2017-02-15 14:29:43

好可爱,能分享模型吗?

林水樹
2017-02-15 14:30:09

哈哈哈~~~等等給你

林水樹
2017-02-15 14:30:46

子丹 钱
2017-02-15 14:30:46

嘿嘿嘿,非常感谢!发送邮箱吧 zhangjun@hori3d.com

子丹 钱
2017-02-15 14:31:02

Got it.


原文網址 江政庭
2017-02-15 11:11:31

今天來請益關於「錯位」。
印了兩次,除了溫度調整列印速度也放慢了些,
但指甲處,同一層還是有稍稍 錯位,
sop中說的同步輪止付螺絲……這部分不是很清楚,
是否有前輩可以分享一下怎麼處理呢?
(手邊會先試著重新切層印看看)


原文網址 江政庭
2017-02-14 22:41:06

感謝蘇大哥交機細心指導,(新手一枚)
終於入手一台了~超開心的!
cr8開心帶回並嘗試了一下,經過一段失敗後,
(可能騎車太顛簸,沒校正就喬下去…板子…)
還好有學怎校正,校正了之後好像有正常了!
目前有遇到
cura內建模型不長支撐懸空醜醜,
印平板會翹曲,先加熱列印溫度有好一點點,
不知上述問題能不能教學分享一下,
還請前輩們多多指教喔。
(在室內使用,還是說罩起來會好一點嗎?)
(新手自救sop研讀中之餘詢問經驗談)


原文網址 He-Shing Li
2017-02-14 19:49:07

各位前輩好,請教個問題!
第一次水平校正,從這社群下載的圖檔,是個10x10的方塊。切片軟體Cura2.3。只用原廠的紙貼黏平台,未使用口紅膠。Pla原廠附的200g。

Q1:請問為何列印後裙邊有一側翹曲?
Q2:取下後底部第一層跑掉些,且線條很明顯,跟最後一面(正面)差很多!

請問以上問題該如何處理?
難道是第一層未牢牢地黏著於平台!還要上口紅膠?

謝謝

李鱸魚
2017-02-14 20:54:27

熱床溫度調高一點看看,最近氣溫低容易如此。

Wei-Yi Chen
2017-02-14 22:05:02

平台的水平應該還需要調整....
熱床溫度好像有點高...我都只開30-40
貼了膠帶我還是都會塗口紅膠...XD

Kevin Lan
2017-02-14 22:57:40

噴嘴跟平台的位置太遠了啊~
調平要重調, 而且本來調平就要調不只一輪, 調一邊會影響另一邊, 所以都是要兩輪以上. 要調到移到任何位置在噴頭跟平台間塞A4進都有磨擦才行.
熱床溫度沒問題, 我另一台3D印表機印PLA熱床都是60度, 印出來都很好.

蔡金憲
2017-02-15 08:19:28

看到原廠貼好的貼紙感覺很幸福,因為我的在某次列印後,拆完成品,貼紙就被我弄破了,附的紙膠帶並沒有那麼大張,這下有得貼了!

Kevin Lan
2017-02-15 09:49:13

換玻璃平台,改用口紅膠或稀釋白膠才是王道啊...

He-Shing Li
2017-02-18 00:27:26

謝謝各位前輩 !已有好轉


原文網址 鐘和記
2017-02-13 10:30:30

請教一下,昨天晚上為了要印PETG材質的線,把噴嘴溫度設定225熱床50度,但是發現噴嘴溫度一直無法穩定 ,一直會比設定溫度高10-12度,但是在把熱床溫度下降到45度之後,噴嘴溫度就會穩定了,請問這是發甚麼問題??

吳水豚
2017-02-13 11:29:11

會不會天氣冷冷電不夠

鐘和記
2017-02-13 11:30:14

有在懷疑這點,聽說CR-8的電源供應器大家都有小改,問題是要怎改XD

鐘和記
2017-02-13 13:00:57

請問一下 CR-8的電源供應器如果要改用明緯的 請問大家都是用那個型號的 接頭要怎改?? 謝謝

蔡金憲
2017-02-13 15:22:38

前輩~~~~ 我在想能不能改成12V的電源供應,如果能改成12V的話,風扇還有其他硬體應該比較好取得!

鐘和記
2017-02-13 15:23:30

但 看了一下 CR-8是24V的ㄋ

橘子腦師
2017-02-13 19:18:43

我的micromake溫度最高只能爬到205度左右,就再也上不去了XD

蔡金憲
2017-02-13 21:20:03

請問CR8噴嘴最高可以到幾度不會壞掉?

吳水豚
2017-02-13 21:21:37

噴嘴喔3000吧


原文網址 Clement Chu
2017-02-12 07:39:29

這是飛馬。左翼的部分。由於實在是太長了所以只好傾斜打印. 支撐的部分之前開了太多料,導致很難拆件.

打印右翼的時候把支撐的%降下來到7%。非常容易折.但問題是有很多蜘蛛絲。和去到高段,支撐強度不夠變形了。還好我看到馬上把速度降低沒有影響成品。最後還是成功打印了。

之後想挑戰高達鋼蛋。原本想把他分拆放大,分開六七件打印,但又怕細微的地方會有很多問題。請問各位有什麼建議。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7-02-12 17:12:17

物件與支撐材之間的間隙,設定 0.15~0.2mm,會好拆很多,用KISSlicer切的話不怕難拆了。

Clement Chu
2017-02-12 18:48:13

原來如此。cura我還在研究中。可能我按了這個所以第二次比較容易拆開。

Kevin Lan
2017-02-13 11:04:23

Cura的支撐,我還沒看過哪個人印出來好拆的過...
也許Ultimaker原廠機器有機會吧?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會花149美金買Simplify 3D的主要考慮點之一。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7-02-13 11:53:23

試試增加 Support Distance Z 為 0.18~0.2mm。Simplify 3D其實是這樣子幹的。

Clement Chu
2017-02-13 11:59:29

同意, CURE很難設好SUPPORT,不是超硬,就是軟軟的。

Kevin Lan
2017-02-13 13:45:27

其實還要配合減少流量,效果更好。
但是Cura的支撐,形狀不如Simplify3D好拆。另外就是自己可以增刪切片軟體內生成的支撐,這點很重要。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