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CR-7/8/10 3D Printer 研究社 造訪社團 » 列印問題

原文網址 陳皇瑞
2017-01-24 21:09:08

各位前輩大家好,最近開始試著打印,結果發現 打印出來的東西 平面的話 有時候上面會有顆粒 如果是有斜面的話 就會像圖片一樣 一堆線很難看的樣子 這些原因 是線材太爛的關係嗎 還是哪些校正有問題呢 還請指教

Clement Chu
2017-01-24 21:43:20

我之前也有同樣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主要是線材的質素太差了。而且噴嘴相信也已經堵塞了。由於出十料不暢順和溫度有變化。所以形成這個難看的表面。

陳宗翔
2017-01-24 22:50:30

你從哪邊印阿??\

Clement Chu
2017-01-25 07:18:31

哈哈原來是方向印錯了。


原文網址 Clement Chu
2017-01-24 20:49:31

調平弄好後太興奮了。再次挑戰進料架. 100%infill , 一直都很順利和完美。而且是全速打印,怎知道打印到一半,四個角都翹起來了, 熱床都根據原廠建議,調都六十多度了, 還是凸起來。 ?

最後忍痛把她停止了。拿出來非常驚訝。PLA 100%比我想像中硬實多了。我很用力想把怕扭斷也不能. 如果做一個厚一點的盒子,齒輪,掛鉤之類的。真的會非常耐用。

現在首要任務是打印CR 8的升級配件,等以後d打印更得心應手

Kevin Lan
2017-01-24 21:52:44

平台需要上膠哦, 例如口紅膠或白膠加水稀釋.或是買3D列印平台的專用膠, 或是用美紋膠帶等等.
http://3dprintingforbeginners.com/3d-printing....../

Kevin Lan
2017-01-24 21:55:06

另外PLA不太耐熱, 是很硬但很脆的物質, 如果要設計掛東西的話最好要強化結構. 還有看你印出來的東西,Infill是不是設到100%了?

Clement Chu
2017-01-24 21:55:50

是的剛剛也從youtube上看到了。剛剛把女兒的美工膠偷來用。lol

Clement Chu
2017-01-24 21:57:50

是的設到了100%,一來好奇想挑戰一下。而且感覺上會硬一點。但剛剛做了一些research. 原來約30%已夠了。

舒宗淇
2017-01-24 22:05:43

你調平之前,有用剷刀把噴嘴上的殘料抺平,確認調平時沒有被噴嘴上的殘料誤判調平的間隙?

舒宗淇
2017-01-24 22:07:02

調平確認作好,印出來的大面積也沒問題。除非是abs

Clement Chu
2017-01-24 22:19:02

利害

粘梅子
2017-01-24 22:25:39

速度100%是指多少mm/s? 看不太明白,你有印底嗎?有上膠和加底的話,就算沒調平到很漂亮,也可以印出不會翹的

Loren Li
2017-01-25 01:47:25

最近天氣太冷的關係吧!

Clement Chu
2017-01-25 07:22:28

再次挑戰。今次加了Brim 和只用40% infill .


原文網址 Clement Chu
2017-01-24 11:47:14

微調了好幾天。總是沒辦法打調平弄好。總是外圈很好但是打印到中心部分就開始有問題。

剛剛發现熱床底下的Y軸。祇有兩邊是有介子的。另外兩邊沒有。會否是這個東西出現了不平衡。請問各位的機器是否都是一樣。

蘇東平
2017-01-24 11:52:57

你是用原廠的玻璃纖維板?還是另外用玻璃?

Kevin Lan
2017-01-24 11:55:57

那個沒差,少鎖了墊片,但螺絲沒鬆脫就好了。
去找家玻璃行切幾塊玻璃,問題就先少一半了。

ChihJun Soong
2017-01-24 11:56:01

外部那兩個輪子上好像是用偏心軸的,可調整輪子和鋁擠的密合度,加墊片是讓螺母有比較大的鎖定平面,而且加在上面部會影響到平台高低,我自己改裝CR-7也有加.

Clement Chu
2017-01-24 12:01:45

是原廠的玻璃纖维板。很想去切一塊玻璃。但在外國比較有點麻煩。

所以那邊沒有兩個戒指是沒有問題的了對嗎?

蘇東平
2017-01-24 12:04:20

一般都是因為玻璃纖維板的強度不夠 所以四邊角一直鎖 結果就變形!
你買個玻璃回來 這樣就可以確定是一個平面 四邊的高度校正好 保證一片平坦

李仁維
2017-01-24 12:14:43

我最近印大面積覺得玻璃不好拔下來,改成玻纖下面墊玻璃,感覺算是稍微兼顧兩者優點

Clement Chu
2017-01-24 12:14:49

剛剛手多多去弄哪一個介指。結果宜家全部上鎖後。反而就更鬆動了。是什麽原因。

Kevin Lan
2017-01-24 12:22:48

會晃動不太正常,表示滑輪沒有夾好在鋁擠上。我沒有CR-8,可能要請其他有CR-8的大大看一下。

Clement Chu
2017-01-24 12:23:26

我已經把四個螺絲上得非常緊了。但還是會有搖動。

Kevin Lan
2017-01-24 12:29:09

你看一下,理論上四顆螺絲其中有一側的兩顆,底下應該用的是一個叫Eccentric Spacer(偏心隔離柱)的東西,要調整那個到輪子完全夾緊再鎖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m4lcIXseWA

Clement Chu
2017-01-24 12:34:33

謝謝。我在家裡找了一個不知名的戒指。放上去後就非常緊了。

林水樹
2017-01-24 12:36:35

先微放鬆有偏心柱的這兩棵螺帽~~~請拿兩隻開口版手一支架在上面螺帽~~~一隻調整偏心柱~~~為調到平台不會搖晃就鎖緊上面螺帽

Clement Chu
2017-01-24 13:45:33

你們真厲害現在又學識多一點東西了。Eccentric Spacer. 怪不得我拿出來的時候發覺那個東西軸心根本是不在中心的。

Clement Chu
2017-01-24 13:45:59

Clement Chu
2017-01-24 13:46:04

Clement Chu
2017-01-24 13:55:04

心情輕鬆了很多。弄了好幾天後。現在才發现根本不是什麼。進了的架子,纖维板不平,戒指螺絲什麼問題。我剛剛把整個噴嘴拆出來。又重新清洗了一遍。現在出料非常暢順。而且,擠出量是之前的一倍。

我相信是之前噴嘴內部有一部分堵塞了。所以之前一開始很暢順打印到一半就祇有一半擠出量.我一直以為是熱床不平。原來衹是擠出不穩定。方向錯了。

光是用鐵絲是不能把噴嘴清潔好的。我把他整個拆出來。然後在十秒內。等裡面的塑膠還未硬化,就用牙籤把整堆拉出來。結果就非常暢順了。

剛剛的測試非常滿意。第一層基本沒有空間了。pla 之間連接得非常好。等我再多測試一點然後更新大家吧,謝謝。


原文網址 郭中宇
2017-01-24 11:43:38

最近 機器無法加熱線材 溫度無法提升

隔天後就正常

突發奇想一招 "先拔插頭" 光腳丫 摸插頭 把多餘的電放掉 好像有效...

Johnson Peng
2017-01-24 11:50:23

温富元
2017-01-24 13:11:08

順序錯了會怎樣

李大淳
2017-01-24 17:52:04

還是掛一條接地線


原文網址 郭中宇
2017-01-24 11:41:08

買了這種類碳纖網格列印平台
心得
1.不用口紅膠方便
2.第一層要0.4MM 才容易黏住 就不會翹曲
3.脫落方便 不用鐵板燒鏟
4.缺點要熱床70度
5.大致上能應付我90%種類的列印

Jeff Lin
2017-01-24 11:54:13

有傳送門嗎? 那裡買的

郭中宇
2017-01-24 11:55:02

單純分享 避免有廣告嫌疑 蝦皮 露天 找一下很多 掏保也行

Kevin Lan
2017-01-24 11:57:31

那個我的D-Force有在用,真的不錯用。
但是印完平台那一面都是格子狀,而且要熱床(我都用60度,賣家也說用60度)。

Kevin Lan
2017-01-24 11:58:37

另外第一層0.4mm?你可以想一下你的0.4mm噴嘴印0.4層高是什麼情況... 調平調得好,0.2mm也能印,頂多0.3mm.

Bless Ma
2017-01-24 11:58:47

我也有一片,但因為這面印完都有格子,不愛用
另外一面不用開熱床的很好用

李宏偉
2017-01-24 11:59:52

蝦皮找這個

Kevin Lan
2017-01-24 12:00:34

淘寶有賣那個一整面都是黑色的,不是格子狀的。

郭中宇
2017-01-24 12:00:42

可能是我調平還不夠吧 但感覺那個網格有0.2MM厚耶 可能是我調教功力不夠 我的機子要0.4或0.3MM才可以 . 0.2MM 有些平面噴頭會打到網格

Bless Ma
2017-01-24 12:01:06

有人買過那個,他說只是很細的格子,還是會有紋路

郭中宇
2017-01-24 12:02:27

K 兄 看來你Z軸調教很好

郭中宇
2017-01-24 12:04:33

我是能接受這格子 但因為我的Z軸是自動調平 所以有時候我要墊片 有時懶就直接用0.4MM 下次再挑戰0.3MM

Kevin Lan
2017-01-24 12:08:17

我的機子也是自動調平(加Z-offset),我是把Z-offset抓緊一點啦。

Kevin Lan
2017-01-24 12:08:47

Delta機種不太有Z軸問題(笑)

李宏偉
2017-01-24 12:10:45

格子紋路

Kevin Lan
2017-01-24 12:13:34

我現在在D-Force的機器上是兩個作法,一個是用這塊板子,一個是用平台列印膠。

需要光面的時候就用平台列印膠(要熱床)跟一般玻璃,冷了一樣用手就能取下,但會慢慢損耗掉。(露天找"3D列印寶")

不需要光面就用矽碳晶板,幾乎不需要維護(頂多效果變差時拿細砂紙輕輕磨一下)

郭中宇
2017-01-24 12:14:16

Kevin Lan 那我也來調整一下z offset 謝謝你

Jeff Lin
2017-01-24 12:16:16

李宏偉
2017-01-24 12:19:44

請問冷印的很好用嗎?

Bless Ma
2017-01-24 12:20:43

現在這天氣不太行
但溫度高一點還不錯用,只是接觸面積要大一點
不然會跑位

李宏偉
2017-01-24 12:26:27

謝謝你

林水樹
2017-01-24 12:29:58

我有細格的也有一整片的~~~一整片都是的是第一代~~~細格跟你現在這個是第二代

李宏偉
2017-01-24 12:48:53

請問
第一代跟第二代差別

Acen Chen
2017-01-24 15:56:52

這種我用ABS都黏不住~後來出的另外一種塑膠片的版本我就黏得死死的~

Bless Ma
2017-01-24 15:59:13

塑膠片?可以求詳細嗎?

鮑明禮
2017-01-24 16:11:21

ChihJun Soong
2017-01-24 16:47:31

ChihJun Soong
2017-01-24 16:48:56

Acen Chen
2017-01-24 16:49:15

目視感覺應該就是創匠那個~

Kevin Lan
2017-01-24 18:36:16

我看到的是創匠的那個冷印片(大陸叫冷打片)

ChihJun Soong
2017-01-24 18:56:34

PEI 版國外好像很流行..看材質像跟耐高溫的黃色膠帶一樣.

Acen Chen
2017-01-24 19:42:41

我記得我公司用的Stratasys的列印版也有點像這種~但我不敢確定~

耶髏爾
2017-01-25 10:50:51

對於我家的跟PEI是否相同,我們也在猜測,兩種列印效果雷同,但廠商不願提供材質,我也不能明確回答。

Kevin Lan
2017-01-25 10:53:45

過完年淘寶切一片PEI回來玩看看就知道了啊XD
只是PEI會黏ABS這蠻妙的。

耶髏爾
2017-01-25 11:10:34

我原本是想找找台灣廠商,但一個從事塑膠產業的朋友,跟我說PEI原料算高級材料都要進口,台廠也很少使用

Acen Chen
2017-01-25 11:11:20

不過剛剛我想了一下~我公司用這種底板時~用的都是PC料列印~不是ABS

ChihJun Soong
2017-01-25 13:23:52

耶髏爾 我有跟你賣場買了一片冷印片,還沒試,還在考慮是要黏在玻璃片上還是直接黏在鋁熱床平台上, 我原本以為是PEI 但顏色不一樣,PEI看到的都是琥珀色,你的冷打片是帶有點淺藍色.

Howard Wang
2017-01-25 23:49:59

貼霸也滿好用 熱床60 黏很緊

Sega Liu
2017-01-27 17:06:41

我都沒用過這些
真有趣

Kevin Lan
2017-01-27 20:28:10

其實現在平台材料蠻進步, 又方便. 熱床熱的時候很黏, 熱床冷卻了用手就能取下, 安全性上來說蠻不錯的. 現在用慣了就覺得要塗膠好麻煩XD


原文網址 温富元
2017-01-24 08:35:04

金害 Jared Lin 我丟了鈦金的臉...
只把溫度調上了205 其他設定沒變,
看看腳部沒什麼問題, 就趕著睡覺,
一早起來 就發現這樣子的慘狀...
全身水痘 及差點噴米粉的粗鼻子~

(是說 象鼻角度還好 是溫度問題嗎)

Louis Lu
2017-01-24 08:38:21

鈦金?也能當列印材料?

郭世豐
2017-01-24 08:40:13

好看顏色!

橘子腦師
2017-01-24 08:53:36

質感有出來喔~

John Lee
2017-01-24 09:20:07

溫度190就好
風扇吹後會到變低一點
印出來就可以騙人了。

Kevin Lan
2017-01-24 09:52:12

這隻料溫度可以低一些,185~190差不多。

葉振凱
2017-01-24 10:03:41

細度真是讚!!

温富元
2017-01-24 13:52:17

支撐處實在很醜 難道要拆印?

郭中宇
2017-01-24 15:54:50

不要開支撐 在肚子與鼻子加上假支撐是看看

Jared Lin
2017-01-25 20:28:40

還不錯啦 綿綿的xdd

Jared Lin
2017-01-25 20:28:54

你用kisslicer 切看看


原文網址 Clement Chu
2017-01-23 23:35:25

調平了三天. 剛想説好像有點成果. 又出事了...
打印調平正方形時好好的. 到正式打印時又不行. 又是中心地方.

.而且噴咀流量不順,特別是每次回抽後. 可能3mm 太多, 溶化追不上.

pla 噴出來時有點像棉花線。不是順滑的?

Clement Chu
2017-01-23 23:36:17

正方形測試

沈宗麟
2017-01-24 06:03:30

左邊太靠近平台。建議用玻璃當底。

Kevin Lan
2017-01-24 09:56:30

回抽3mm不會太多,到5mm都還可以,再高就是自己的經驗。
破掉的那邊是噴嘴離平台太近,還要再低一點。
很麻煩的就是太近也不行,太遠也不行。


原文網址 YuBin Fang
2017-01-23 14:21:59

各位好,小弟使用CR-8印PLA的盒子,表面有棉絮,該如何調整,附上參數供大家指教。

Li Shih
2017-01-23 14:29:44

打火雞

沈宗麟
2017-01-23 16:07:21

吹風機吹掉即可。

林佑臻
2017-01-23 17:51:24

這樣牽絲不算嚴重啦

David Liao
2017-01-23 18:17:30

過個火就乾淨了

YuBin Fang
2017-01-24 09:36:48

我想打火機、熱風槍的後製是沒甚麼問題,想知道如何調整切層參數,這樣少作一到後製。另外更好其的是最近清過噴嘴才會發生牽絲,沒清過之前不會這樣。

Kevin Lan
2017-01-24 10:43:04

看不出什麼問題,不然回抽再加長,速度加快試試(回抽加長我試是無效啦,而且增加擠出不穩定性)。另外Expert config裏面有個Minimal extrusion before retracting,照字面解釋是「在回抽前把擠出量調到最小」,那個距離可以加長試試。還有回抽時抬起,我的經驗是反而會牽絲。

Kevin Lan
2017-01-24 10:44:10

另外可以試試流量再低一點,但層跟層之間結合要夠。

Kevin Lan
2017-01-24 10:47:40

Minimal extrusion before retracting這個值,問我的話我會先調一個很極端的值,看表現怎麼樣,再回頭修改趨近到適用值。但我要先說我不用Cura很久了,所以不確定這有沒有用。


原文網址 楊東昱
2017-01-22 21:17:34

喜歡大隻、小隻 自己印
PLA 溫度 185 熱床40 室溫18
速度 50 耗時 220mins


原文網址 林測試
2017-01-22 09:44:11

又要打擾各位前輩,看看能否格空抓藥一下Or2
圖片是列印12*12cm小型主機板的外殼。
因為CR-7不夠大,所以我是拆成兩件來列印。

底部的地方感覺蠻結實的,但是印到中間有開孔的地方(HDMI,VGA孔),就整個跑掉了。
圖片是我第三次列印,三次都是死在同一個地方。

開孔的部位我是用畫圖的方式製作支撐,跨距不到1cm。
(之前用Cura支撐,結果更慘..)

以下是我的設定。

層厚0.3,速度20mm/s。
殼的厚度3mm,環境溫度大約12~16度(室內山區晚上蠻冷的..)

感謝。

ChienMing Liang
2017-01-22 13:50:54

層高0.15,0.2,0.3印方塊比較一下
個人是沒印過0.3
不過0.25會有層與層粘合不完全

林測試
2017-01-22 14:00:01

0.2以及0.3列印小方塊都還蠻正常的。
所以才懷疑不知道是不是太冷的關係。
也懷疑是不是結構問題,導致冷收縮裂開..
晚上再來補一下結構列印,如果還是不行就放棄了。

對了我噴嘴溫度是設定203度C

羅國賢
2017-01-22 14:25:31

感覺你的料不太順,有牽絲~~參數貼上來~~溫度有比較高吧~~~而且層與層不是很平整~~~速度??

陳昶亦
2017-01-22 14:29:44

感覺溫度太高

林測試
2017-01-22 15:16:14

材質原廠PLA,層高0.3,速度20mm/s,溫度203度C。最早開始溫度是使用190,不過最近天氣變冷所以才往上增加。
之前印了一些小東西沒有出錯過,所以繼續沿用。

目前人在上班,要晚上回家才有辦法貼上參數...

羅國賢
2017-01-22 15:17:47

如果線材原本的,參數之前印沒問題,那就直接拆噴嘴喉管~~堵住變形了~~~鐵弗龍管該換了

林測試
2017-01-22 15:17:49

我以為天氣冷,所以原本都用190~193,現在提升到203度C了..晚點回家溫度調整低一點試看看好了

林測試
2017-01-22 15:19:32

羅國賢 不過CR-7我買大概1個禮拜,一天大概印一次(每次平均約5小時)。
這樣的頻率就需要更換管線了嗎?
感謝您的回覆:)

羅國賢
2017-01-22 15:20:53

那有可能是因為環境因素~~當你加溫了~~裡面熱堆積在裡面就可能變形~~~由其是印慢又高溫~~自然損耗就高

羅國賢
2017-01-22 15:24:55

我的用的經驗如果同線同參數~~只是加溫~~那麼你印完如果沒退線又環境溫度散熱較慢~~關機後降溫慢有可能裡面就易變形卡住~~~你下次不插鐵弗龍管直接把線插下去一段放個1-2秒拿出來看你就知道線材變什麼形狀了~~你就知道原因

林測試
2017-01-22 16:12:04

好的,回家馬上來試看看。新手上路問題比較多,感謝大大的經驗分享。

林測試
2017-01-22 16:12:38

所以一般列印完畢之後線材是要抽出來,等到下次要列印的時候再插入嗎?

羅國賢
2017-01-22 16:14:50

在語法結束會寫回抽一小段~~開始印要寫擠出一小段~~下次再印時加熱後就擠出了~~但那個我不太會~~我英文看不懂~~我也是用別人的~~你再爬之前的文看看

林測試
2017-01-22 16:15:46

好的,謝謝您的分享:)

陳昶亦
2017-01-22 17:13:59

林測試 我不管天氣冷熱大多都用固定的溫度,除非出料不順再做微調。今天我I3用E3d火山噴頭0.8,175度印也順順的。要試著找出你機器的最佳溫度。

沈宗麟
2017-01-22 17:22:12

主要是溫差,所以溫度低,就降溫散熱比較容易。

陳昶亦
2017-01-22 17:26:27

另剛想到另一個可能,喉管散熱不佳,料在喉管內軟化變形,導致出料不順。

林測試
2017-01-22 17:35:53

陳昶亦 非常感謝。今晚回家等等來試看看降低溫,順便檢查一下噴嘴和管路好了。感謝:)

林測試
2017-01-22 17:36:52

沈宗麟 本來是想說溫度高一點,可以讓線材可以增加一點黏著性。Or2

Kevin Lan
2017-01-22 18:54:10

溫度這種東西要試,不同線材不同環境印出來的結果都不一樣, 以我的經驗來說, 不太贊同降溫這件事.

Kevin Lan
2017-01-22 18:59:27

補充一下 XD
這種東西是蠻偏經驗法測來抓的. 也就是我的經驗未必適用於其他人, 這也是為什麼「試了才知道」是重要的. 搞不好降溫就真的沒問題了? 搞不好反過來要升到210度才會漂亮.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好的FDM機器要要求綁線材, 那樣的表現才會是最可以預測的.

不過某台灣綁線材的3D印表機品牌, 沒事還是別碰...

林測試
2017-01-22 19:16:41

Kevin Lan 我也是這樣覺得,不過可以從別人的經驗分享中抓取一些知識倒也不錯,可以省下很多時間。
等等下班就要回家多方面測試了Or2

Tim Hsiao
2017-01-22 19:21:21

我還沒用過20的速度,不過用過30,低溫,層高0.1,牽一大堆絲,我自己研判是內聚力的問題,應該是有一種條件,可以讓流體分離時容易牽絲

林測試
2017-01-22 19:27:08

我本來是懷疑是不是ㄇ字形結構不佳,因為天氣冷收縮導致崩壞。看來只能多方面測試看看了Or2

陳昶亦
2017-01-22 19:50:46

這有一盲點,同家不同色,料性就有落差,還有機器上面顯示的溫度是實際溫度嗎?另如Kevin大所說的環境、機器不同,所以才說要找出自己的最佳溫度。

陳昶亦
2017-01-22 19:52:14

Kevin Lan 哈哈 這問題說真的不是加就是減,真的要試了才知道。

Loren Li
2017-01-22 21:59:47

要改有噴嘴吹風的風扇罩,不然架橋架不太起來

Loren Li
2017-01-22 22:00:16

還有出料看起來不順

林測試
2017-01-22 23:02:57

剛剛回家要拆噴嘴的時候,發現線材的部分好像怪怪的。然後發現線材進去的時候剛好卡到螺紋。整條線抽出來發現和狗啃的一樣 囧。後來把有問題的部分剪掉,重新安裝好進線的部分,剛剛隨手印個方塊,發現印出來的感覺很細膩又漂亮。現在重新再印一個晚上看看,感覺應該是沒問題了 哈。感謝各位的幫忙,希望明早有好消息。

林測試
2017-01-22 23:03:52

剛剛回家看了一下,感覺真的是出料不順。大家隔空抓藥的能力好強 Or2

羅國賢
2017-01-22 23:07:18

其實玩這個真的要很有耐心的學習~~~遇到越多問題學越多~~~越沒問題越學不到什麼~~~沒有不會出問題的機器或線~~久了你就習慣了~~差不多就那幾種問題~~~版內有故障排除sop~~~下載印個一張放在機器旁~~有問題就看一下~~學得快一點

羅國賢
2017-01-22 23:10:04

版內很多老手都不是本來就學的~~都是大家邊玩邊學習~~雖然上來po比較抓得到問題~~但沒看到機器雖同型環境線材還是有很大差異~~像k大說的偏經驗~~~可以參考買同家線材的參數~~剩下都要靠自已微調了~~~最好是照片po上來大家討論印出最佳作品~~~這樣你的功力會大大提升

林水樹
2017-01-22 23:13:40

Tim Hsiao
2017-01-22 23:49:37

所以是線徑不一致的問題了,這就要怪線材廠了

林測試
2017-01-23 09:22:42

沒有啦,線材我是買原廠的,很正常。

林測試
2017-01-23 09:23:23

是因為我安裝不良,導致某個螺紋卡到線材,造成進線後會有狗啃的痕跡Or2

林測試
2017-01-23 09:35:48

這次成功囉!!早上起來就看到好消息。
而且這次印出來的樣品比起以往都還要細膩很多,而且每層黏著的程度都很緊實。第一次印出這樣的感覺!

所以打從一開始安裝我就裝錯,導致進去的線材一直都是破損的。
印些小東西不明顯,大物件就會出問題了Or2

非常感謝眾多前輩的幫忙:)

(圖片中超粗的支撐是我畫圖的時候加的,還是不太習慣用Cura的支撐..)

Kevin Lan
2017-01-23 09:55:49

這個才是小七正常的表現啊~

林測試
2017-01-23 10:09:22

對啊,雖然我比較不要求細節,都是用0.3層高,不過這次印出來就真的有強烈的扎實感,而且紋路很規律。
(雖然角落的地方還是翹起來了 哈)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