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張碧鳳 2016-07-20 17:01:01
求解 沒開支撐 cura pla溫度180 回抽60 但怎麼表面怎麼不平 且絲有些多
楊東昱 2016-07-20 17:08:44
請你開 路徑來 當做自己是用熱熔膠槍 看圖模擬一下,你就會有答案了 妳這張圖 堆疊起來 就算做得出來 表面也很難漂亮
楊東昱 2016-07-20 17:10:12
絲多 通常是 1.噴頭溫度太高 2.環境溫度太高 3.殼層走太快 4.噴頭磨損 變大
鮑明禮 2016-07-20 20:06:04
這樣還算正常 要印漂亮 層厚0.1 列印速度要慢 空走速度快一點 PLA180度應該可以 流量調小一點 這個模型除非開支撐 不然懸垂是必然的 還有 Enable retraction 裡面 Enable combing > all
原文網址 李仁維 2016-07-19 12:23:37
昨天不知道動到什麼參數, raft印超久(兩個小時) 然後翹起來, 還超難撕, 整個膠帶都撕起來了 請問要重新貼的話需不需要去除舊的殘膠/如何去除?
杜哲旻 2016-07-19 12:24:40
壞了50收。再買新的
Kevin Tang 2016-07-19 12:28:56
像這種的,我應該會分開列印.. 一次印那麼大面,非常容易翹。殘膠去藥局買清潔用酒精擦即可。難擦的用廚房紙巾,不意表面刮傷的話,用菜瓜布
王智立 2016-07-19 12:48:16
全拆重貼...
李仁維 2016-07-19 12:49:28
已經全拆了 殘膠用酒精弄了半天... 想直接買塊新的了
李仁維 2016-07-19 12:49:47
成交, 50元賣壓克力板真划算
王智立 2016-07-19 12:53:09
冷水一邊沖,一邊用菜瓜布刷比較快.. .
王智立 2016-07-19 12:53:52
偷偷建議,換上 4mm~5mm 的玻璃加口紅膠比較快..
Mesak Chuang 2016-07-19 12:57:59
書局買去膠水
Bou-yu Chen 2016-07-19 13:05:01
我會直接拿鏟刀壓回去耶 (遮臉
李仁維 2016-07-19 13:06:43
這個我有, 剛剛拿角落來測試, 效果有點太好 膠不但去掉了連壓克力本體好像都有點融化 原本半透明變霧霧的了 網友直呼太誇張
李仁維 2016-07-19 13:07:09
超臭的...嗚嗚
李仁維 2016-07-19 13:07:39
哈哈不喜歡口紅膠, 如果可能的話還是希望用原本的膠帶不用塗最好
李仁維 2016-07-19 13:08:05
大大真聰明, 我剛剛一時衝動沒想清楚就直接撕了...
Bou-yu Chen 2016-07-19 13:15:55
試試看用原本的膠帶把殘膠黏起來
李仁維 2016-07-19 13:17:00
一開始我不願意接受這事實的時候有試過, 結果好像更糟了XD
Mesak Chuang 2016-07-19 13:17:05
喔喔 如果底板是壓克力就不能用了,任何塑膠都盡量不要用這個....
Bou-yu Chen 2016-07-19 13:19:13
><
Kevin Tang 2016-07-19 13:19:18
我以為是碳纖板
李仁維 2016-07-19 13:24:03
哦哦對 是玻纖板 感謝大大指正XD
Urd Shih 2016-07-19 13:52:34
小7剛來的時候貼過新膠帶,現在都是拆完件用鏟刀把膠帶再刮平...膠帶還沒換過 (印完1捲線)
李仁維 2016-07-19 16:33:01
我下次不會亂撕了QQ 你是用附贈的米色膠帶嗎?
李仁維 2016-07-19 16:33:32
感謝各位大大,我用這罐解決了0.0
Urd Shih 2016-07-19 17:15:11
目前平台的表面,那個破洞是第一鏟造成的(太習慣玻璃平台了) 之後就沒什麼在破了
Tony Yang 2016-07-19 17:54:11
好的美紋膠帶是不會殘膠的, 除非你的膠帶已經放超久了! 要不然就是在太陽下曬很久~ 建議可以買藍色的3M寬版美紋膠帶, 或者~ 你可以試試露天有人在賣平板膠 https://m.ruten.com.tw/goods/show.php?g=21626990088720
李仁維 2016-07-19 18:16:19
我的確是放超久的了XD 覺得原本用的這款還不錯啊, 很穩定打底幾乎不會失敗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7-19 19:03:54
猜想是 Surface Layers = 2 在浪費時間吧。
Tony Yang 2016-07-19 19:07:04
我也是2, 以剛剛照片的滿滿都是東西, 開棧板印很久很正常, 小8曾經開棧板, 光棧板就4個小時…… 且~CURA在估時間, 沒有把棧板算進去, 棧板印完了! 進度還是0%
李仁維 2016-07-19 21:04:08
我之前也是開2耶, 參考別人的設定的,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次特別久 請問大大是開0or1嗎?
周子閎 2016-07-21 22:38:19
surface layers 設定2是因為要讓物件底部平整漂亮一點 要棧板跟床台好拆可以設定airgap建議不要超過0.1 至於棧板黏不住base line width 比較低可以往上調
原文網址 Chan Shirley 2016-07-19 10:39:38
我想請教一下有關繪畫設計圖的問題: 有沒有設計上的技巧或構思, 可以在打印時盡量避免加支撐?
ChienMing Liang 2016-07-19 10:41:54
樹支結構(向上)這類的設計可避免支撐
Ally Yao 2016-07-19 10:43:23
傾斜垂直角度最好不要超過45度。
林佑臻 2016-07-19 10:44:14
有阿,所以模型分成好印的和不好印的.... 盡量讓傾角落在60度以內,甚至45度以內。 底面要平,不然就是切一個平面給他。
ChienMing Liang 2016-07-19 10:45:45
或是拆件設計
Chan Shirley 2016-07-19 11:02:05
如這個形狀呢?
楊東昱 2016-07-19 11:02:25
1. 底大 頂小 2. 底小 頂大時 盡量用斜面漸變 3. 盡量避免 垂直角 或 大於 45度 以上斜面
楊東昱 2016-07-19 11:30:05
沈宗麟 2016-07-19 11:48:35
就是盡量伸出角小於75度,然後手動加支撐。
李嘉祥 2016-07-19 12:14:30
其實有些情況.為了取得較佳的外觀面.不得不採取較難的列印擺法......
Chan Shirley 2016-07-19 13:31:43
meshmixer有個最佳位置的設定. 它將我的設計整個斜上印, 只用一支支撐.....試印過, 一碰即倒塌 XDD
原文網址 Buber Hu 2016-07-18 21:00:59
今天為我的愛八換上3mm玻璃與淡淡的口紅,黏得真好,外圍Brim都排列整齊,早該換掉原廠那塊了(打入冷宮)。
原文網址 楊仁智 2016-07-17 17:48:39
真的要求救了, 目前CR-7出料異常, 感覺進料馬達一直擠,可是料出不出來, 就算降速到30 / 溫度拉到205(PLA) 一樣只出細細的料(可是用手用力擠出料粗度又正常), 本來以為是溢料, 重鎖噴頭一樣沒改善, 換了一顆全新噴頭也沒有用.....@.@... 有大大人幫忙突破盲點嗎.....................
張自豪 2016-07-17 17:55:08
進料馬達那邊確認螺絲有沒有鬆
楊仁智 2016-07-17 17:58:08
補上照片
ChienMing Liang 2016-07-17 17:59:42
檢查下鐵氟龍管
楊仁智 2016-07-17 18:02:03
進料馬達沒問題,有時還會擠到磨刮線(因為前面出不出卡住)
David Liao 2016-07-17 18:05:09
擠料齒輪是否打滑,有沒有塞滿塑膠屑了
林佑臻 2016-07-17 18:10:47
清喉管噴嘴流程走過了沒?
吳宇凡 2016-07-17 18:28:09
我昨天也是這種感覺 喉管跟噴頭壞掉都沒改善 …… 查看更多
楊東昱 2016-07-17 18:42:28
你的料的規格? 直徑? 你有用手動面板方式 擠料嗎? 你用CURA 切片嗎? 流量設定值?
楊仁智 2016-07-17 18:53:13
擠出頭螺絲有檢查了..有鎖緊沒有打滑
楊仁智 2016-07-17 18:55:00
料是1.75/切片程式設定也沒問題,(目前拿之前列印OK的G-CODE檔在測試)所以初步排除是程式面的問題
楊東昱 2016-07-17 18:57:58
你可以試試 面板手動的 [PERPARE]-->[MOVE AXIS]-->[MOVE 0.1MM]-->[EXTRUDER] --> 轉一個值,在你的線上 未進料部分 的值的長度的地方 做個記號 看看 有沒有吃進去那麼多。
王智立 2016-07-17 19:18:27
喉管內的鐵氟龍管要推到底,頂住噴嘴。 把喉管拆開,看看裡面的鐵氟管有沒有 pla 焦化卡在管壁內。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7-17 19:19:09
抱來找我。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7-17 19:38:41
我的猜想:機器都已經快要用一年了,也許該把鐡氟龍管從喉管朝噴嘴方向推出大約5~6公分後切掉,等同把喉管襯管換新。喉管襯管內壁用久了是會被溢料磨損,失去不沾的功能。
楊仁智 2016-07-17 20:50:41
初步驗証好像跟鐵氟龍管有關.....改大後因為原廠管不夠長, 我有買新管.....可能是長度太長,在短距離時彎曲又過大,造成擠出力量不足(反彈阻力跟應力變大)造成出料壓力不足.....也有可能是管子內徑有落差造成, 換回舊管測試, 現象有改善,但品質仍然沒回復之前應有水準, 一樣有出料不足現象.........不會要我把擠出馬達改到X軸上吧....@.@...
蔡鎔全 2016-07-17 22:35:27
我曾經遇到主機板當機 , 即使以前可以用的檔案 , 開印後擠料齒都不會轉 , 排除了堵料以及其他原因(因為是新手,當時用了快2小時) , 最後我把料抽出,讓馬達空轉 , 才發現馬達的轉速嚴重不足 , 後來一直反覆的開關機 , 它才又恢復正常 , 以上是個人經驗 , 可以參考參考
楊仁智 2016-07-18 11:41:19
看來只好.........有人有多的大八的鐵弗龍管可以play一下嗎?昨天量一下,外徑一樣但內徑差一點兒。
楊仁智 2016-07-19 20:18:31
updata一下進度,用快速接頭沿用舊管當喉管端,新管補足長度,如果這樣NG表示跟管內徑無關,純粹是太長導致擠料力道不夠,那只好暫時X軸縮小到印200左右大小了(只用原來管子)
原文網址 Cortana Lin 2016-07-16 22:16:53
今天組裝課程結束就開始印東西了 ? 想請問各位一下印這種簍空物件,要改善孔洞是要開支撐嗎?還是改風扇或放慢速度就ok了?
題外話:謝謝今天講師及團長的指導~
不好意思忘記放圖 放在留言
原文網址 施正偉 2016-07-16 09:50:50
根據報告,在3D列印技術的應用上,美國的製造商們已經從過去的「實驗」階段,過渡到堅定地致力於使用3D列印,事實上普華永道認為,這項技術已經日益「主流化」⋯⋯
Johnny Tw 2016-07-16 10:16:43
現在連南部很多中小企業都配備3D列印機,加速開發驗證流程,這是好事阿
原文網址 Cliff Khew 2016-07-14 16:09:01
各位大大,已把小七升级Z轴电机和螺杆了,可是升降速度飞快,比如升1mm,它就升了几十mm,请问各位大大要如何做?LCD参数里可以调校吗?还是要刷固件?
原文網址 方建富 2016-07-12 16:58:52
請問一下,3D打印线,你们的线盘会很容易打结嘛?如果遇到这问题,怎么解决比较好呢?
David Liao 2016-07-12 17:08:17
每次換線的時候要把線頭固定好
王智立 2016-07-12 17:33:22
樓上的方法加一。 另外換別廠的線...
Kevin Lan 2016-07-12 18:01:27
打結有兩個原因。 1.印完要收起來的時候,線的頭沒有抓好彈回去線盤糾結在一起了。 2.線材生產的時候就打結了。
方建富 2016-07-13 02:05:29
感謝大大
原文網址 David Liao 2016-07-10 19:01:27
CR-7 Ultra 改裝完成了
控制板改為赤兔+LCD,強化Y軸&Z極限開關這些大家都有改就不贅述
如同先前測試的,CR-7直上不需要改太多硬體接線,只要按腳位將極限開關改成3PIN即可
另外參數設定for CR-7稍後會放在下面供有興趣改裝的套用
David Liao 2016-07-10 19:03:27
https://lookaside.fbsbx.com/file/CR7_EX.gcode......
Ally Yao 2016-07-10 19:22:19
哇...新面板!!!!
黃鈺盛 2016-07-10 19:24:18
好久沒逛逛了,小7進步好多阿..
彭士瑋 2016-07-10 19:49:17
這個不錯 偶喜歡
討論主題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