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1
  • 2
  • 3

CR-7/8/10 3D Printer 研究社 造訪社團 » 列印問題

原文網址 Neo Wang
2015-10-24 00:33:34

請問先進大大們,圖中的top/bottom speed(mm/s)是指什麼的速度呢?

李嘉祥
2015-10-24 00:35:04

實心物件的底層與頂層的填充速度.

林佑臻
2015-10-24 00:46:49

請問和底層速度的差異是?

李嘉祥
2015-10-24 01:25:52

底層只有打底的第一層.
頂層與底層封面.可以是任意高度位置的實心物件.

Neo Wang
2015-10-24 01:29:19

不好意思,在請問一個問題。因為今天第一次開啟cura...想請問模型剛放入cura當中,但是底部,這樣算是完全置底嗎?@@


原文網址 楊聖德
2015-10-22 14:15:27

我的小七似乎在圓形輸出上不怎麼在行!
不知是否有參數可調?
方形品質很OK...

林佑臻
2015-10-22 14:25:09

李嘉祥
2015-10-22 14:46:46

Kevin Lan
2015-10-22 14:46:58

林佑臻
2015-10-22 14:47:48

Kevin Lan
2015-10-22 14:49:02

張自豪
2015-10-22 14:56:48

楊聖德
2015-10-22 15:04:18

Che Hung Wang
2015-10-22 15:07:26

張自豪
2015-10-22 15:28:55

李嘉祥
2015-10-22 15:45:02

彭士瑋
2015-10-22 15:46:01

李嘉祥
2015-10-22 15:54:48

楊聖德
2015-10-22 16:07:25

楊聖德
2015-10-22 16:07:50

林佑臻
2015-10-22 16:10:32

楊聖德
2015-10-22 16:13:10

楊仁智
2015-10-22 21:33:13

楊聖德
2015-10-23 07:23:13


原文網址 胡健
2015-10-21 17:34:44

再次感謝 Urd Shih 兄和團長 彭士瑋 的大力協助
使用機器:CR-8
切片軟體:cura15.04
列印時間:6H55M
層高:0.1
速度:50MM/S
這是CR-8印出來的第一個成品,品質和我的KINGSSEL沒有差很多。因為是第一次印,所以很多參數都依原廠說明設定沒有調整,等熟了之後應該可以印出更精緻的成品。
整體而言真的是很值得上手的一台機器,CP值很高。
最後還是要再麻煩團長大人,我的電源供應器只有在某個角度才會過電,而且稍微碰一下就沒了,我該如何處理才能和原廠更換,謝謝。

Urd Shih
2015-10-21 17:40:58

你也有Kingssel啊!
我那一台列印誤差有點嚴重
要找時間回廠校正,現在列印主力靠CR-8
聽習慣Kingssel的聲音,CR-8是另一個調子

林佑臻
2015-10-21 17:42:18

我cr-7之前插頭部分曾經變形,也是只有某幾個角度才過電。後來也是找團主。
cr-7沒有開關,後來我都拔變壓器的地方...

胡健
2015-10-21 17:45:30

對呀..Kingsse幾乎只有風扇的聲音...這個多了多頻的雜音.兩台的感覺差異蠻大的..不過價錢也差很大...趁這個機會再謝謝 Urd Shih 兄一次

胡健
2015-10-21 18:37:24

林佑臻 兄,請問後來問題有解決嗎?

林佑臻
2015-10-21 18:38:40

換新版子....但我從來不知道那個結構也會變形,筆電也是那樣子阿


原文網址 舒宗淇
2015-10-21 11:52:39

今天早上9點多收到CR-8了,果然是在21日內到貨..速度蠻快了..哈

本來是想簽到CR-8開箱的..只是沒看到簽到文...
先多事PO上來一下好了..組裝時間大約半小時...
因為沒組過CR-7,多看了兩下說明書..熟了應該是十分鐘內就結束了..
主要也是組裝Z軸部份,裝好了X軸就簡單了..剩下排線只有X跟Z插線而己.應該很簡單.
正準備要試機時..要開原廠UBS讀卡機...一插入給我USB電源暴沖,把我電腦UBS沖暴了...冏...被原廠附的USB讀卡機嚇到了..晚一點要去買新的讀卡機了..所以現在是沒辦法開機測試..只好先附上簡單開箱..
還要看一下我電腦主機板USB接口有沒有問題...冏...
目前心得有SD讀卡機先用,不要用原廠.

補充一下組裝心得:
1.機体從箱子拿來..要連同X軸一起拿起來..它們之間有線材有連結來..不小心會扯到斷裂.
2.拍的幾張Z軸組裝照片,是補充原廠組裝說明書角度比較不好看的地方/
3.PLA材料卷放在料架很可愛.但會左右亂跑,哈哈.
4.原廠附的USB線超短的也太Cute了,才40cm長,用來接筆電的吧,用來接PC實在太短了.


原文網址 Blue Wing Dai
2015-10-20 19:51:39

求救~~!!!
最近一兩個月印出來的東西都像這樣看起來有裂縫(印的物體越高,形成的裂縫就越多)

嘗試過半拆機重組.皮帶調緊或調鬆.平臺調整.調溫度(195~200).
清噴頭與喉管.更換鐵氟龍管更換變壓器和電源線

但都沒有解決這種狀況 所以想請大神們幫幫忙想想還有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問題,謝謝Q-Q

張自豪
2015-10-20 20:06:32

檢查Z軸高度,還有送料順不順

Blue Wing Dai
2015-10-20 20:32:13

嗯 我不知道這樣檢查準不準確 我量過這方塊每一邊都是正確的10*10*10 所以Z軸應該高度沒有問題 送料方面看起來也是正常也沒有打滑的現象...

Kevin Lan
2015-10-20 21:04:45

看起來是出料不順耶?
如果是團主家的料, 開到205度吧.
另外就是第一層印出來平不平順呢?
http://diy3dprint.blogspot.tw/2015/01/blog-post.html

Blue Wing Dai
2015-10-20 21:08:58

這點要跟團主大人說對不起了Q_Q 經費問題 我不是用他的料 我第一層會時好時壞 有時候很平整的一層 有時候什麼都沒印出來 但因為我都是開RAFT下去印 所以第一層的不好都會被剩下幾層蓋過去

Kevin Lan
2015-10-20 21:09:41

沒差啦, 用哪家的料都一樣, 印得順, 不要買到品質差就就好了. 因為團主家的料有一定的水準在(當然也貴), 所以我才會先確定是不是這個問題.

Kevin Lan
2015-10-20 21:13:04

第一層的平整很重要, 我在印東西是不開Raft的.
老話一句, 第一層平順, 就是好的開始, 先成功一半了.

如果印出來有漏洞的話, 適時加一些流量, 例如105%~110%, 沒有擠料過多的話就先這樣.

Blue Wing Dai
2015-10-20 21:13:40

目前在用的料原本都很正常 但用到這一兩個月 問題就一直都在 看起來都幾層正常 幾層裂縫 這樣循環 如果印比較高的東西 有裂縫的層數就會更多這樣

Blue Wing Dai
2015-10-20 21:14:35

請問調整流量 是從小螢幕裡面那個FLOW來增加減少嗎?

Kevin Lan
2015-10-20 21:14:44

你該做的都差不多做了, 只差Z軸牙條跟螺絲沒換了吧?

Kevin Lan
2015-10-20 21:15:22

調整流量是調FLOW沒錯, 在CURA裏也能調. 但是邊印邊觀察邊調看結果是最好的.

Blue Wing Dai
2015-10-20 21:16:00

好的 我先增加流量試試看~~!!謝謝~~

Blue Wing Dai
2015-10-20 21:18:35

嗯嗯 牙條和螺絲都是原本的~

林佑臻
2015-10-20 21:32:32

1.參數節圖貼上來,要不要降低速度試試看?
2.有更清楚的圖片嗎?

Blue Wing Dai
2015-10-20 22:36:11

這張應該比較清楚 看起來像虛線又像裂縫 我也有試過降低速度但一樣會有這問題

Blue Wing Dai
2015-10-20 22:37:13

Blue Wing Dai
2015-10-20 22:37:19

Blue Wing Dai
2015-10-20 22:37:27

附上參數

彭士瑋
2015-10-20 22:38:52

1.Z軸可能要試著重裝看看
2.看起來進料也有點問題
3.溫度@@?
4. 材料?
5. 這裡有一批很便宜的耗材正在清倉呢! Dexter New Materials

林佑臻
2015-10-20 22:40:29

試試看
移動速度降到60
壁厚1.2

Blue Wing Dai
2015-10-20 22:48:30

出問題的時候 Z軸有重裝過...
進料都看起來也好好的運轉 偶爾是會聽到答答的聲音..
材料是PLA
手邊還有一捲還沒拆T_T

Blue Wing Dai
2015-10-20 22:48:55

好的~!晚點或明天試試看

彭士瑋
2015-10-20 22:49:42

若有達達的聲音 溫度就要再高一點 +5度一下

Blue Wing Dai
2015-10-20 22:57:18

ok~!

Blue Wing Dai
2015-10-21 00:15:24

更改流量105 移動速度60 壁厚1.2 溫度從195 每5度提升到最後205 但成品依舊有同樣狀況 答答的聲音也還在...

Blue Wing Dai
2015-10-21 00:17:17

但我將調整前和調整後的對照一下 出現這種裂縫狀況似乎都在同個位置...所以難不成是z軸或螺桿有問題!?

彭士瑋
2015-10-21 00:19:22

阿,是z軸達達哦!,我以為是進料達達。。。sorry QAQ

Blue Wing Dai
2015-10-21 00:21:38

8月份列印某一個較高物件 列印快結束時z軸螺桿整個卡死 導致失敗
然後想重來時發現無論是機器操作或手動旋轉 完全轉不了

使用工具拆解後 螺桿有幾段看起來黑黑的 疑似是鏽斑

清除過程中有不少黑色粉末 但黑斑無法完全清除 裝回去時也已運作正常...

Blue Wing Dai
2015-10-21 00:22:20

沒有沒有~是進料那邊會達達的沒錯喔~

Kevin Lan
2015-10-21 09:58:23

其實我平常沒事想到的時候,Z軸就在清潔(WD-40)跟上油(針車油)。

Blue Wing Dai
2015-10-21 10:11:33

凌晨的時候有把Z軸再拆下來 看看之前的黑斑處 但感覺沒有太大變化 不過今晚想試試看網路偏方來除鏽一次~~!((之前用WD-40 鏽斑幾乎掉不下來

楊仁智
2015-10-21 12:48:22

都拆了,就去五金行買支台製的牙條換上去就好了,一支沒多少錢,換台製的聽說有差

Blue Wing Dai
2015-10-22 22:10:07

懷念的好品質終於回來了~~~!!
雖然沒有找到確切原因 只好把一堆地方整個拆掉再重裝回去
歷經一個多月的惡夢結束了
感謝樓上大大們的幫助~~

彭士瑋
2015-10-22 22:10:48

有時候也會這樣,重組就好XXD

Che Hung Wang
2015-10-23 07:38:27

為什麼這張看起來.....Z軸或是進料還是有點問題.一層一層很明顯....

Blue Wing Dai
2015-10-23 08:54:47

也許還需要再調整一下 昨天重裝後某些地方還沒徹底確認@~@


原文網址 Wells Shih
2015-10-20 06:38:21

哪些技術在推動機器人發展?


原文網址 Joseph Chan
2015-10-19 20:36:01

剛剛更換了Z螺桿, 發現開始打印時, 歸零再到開始點時Z位置高了大概3mm. 有沒有朋友試過這現象嗎? 用新螺桿時已修改步數。
最後裝回原本的螺桿,再改回原有4000step,但問題依然存在。

Kuan-Hsien Li
2015-10-19 20:43:06

切片軟體那邊看起來路徑有這樣嗎??

林東成
2015-10-19 20:49:46

高度不是跟限位開關有關嗎?

Joseph Chan
2015-10-19 20:50:27

已看過了, 也試過用回之前打印過沒有出錯的檔案, 情況一樣

Joseph Chan
2015-10-19 20:51:45

限位應該沒有問題, 因為歸零的位置是對的, 影片也看到歸0位剛好在打印枱面

Minixy Wire
2015-10-19 20:55:22

試試歸0後, 用手控噴頭走去四角情況是否一樣?

Kuan-Hsien Li
2015-10-19 20:56:46

Z軸消隙螺母那邊正常嗎?
會不會滑動?

王家鴻
2015-10-19 20:57:17

第一層層厚設定?

Kuan-Hsien Li
2015-10-19 20:58:04

我以前Initial layer thickness和Layer height沒設好 有出現過下面幾層消失的情況
不過他說他印之前正常的檔案也有問題??

林佑臻
2015-10-19 21:23:37

板凳

Joseph Chan
2015-10-19 21:26:38

等我明天再試

Joseph Chan
2015-10-19 21:28:34

檢查過消隙螺母沒有問題

洪國勝
2015-10-19 21:35:59

這問題小弟也遇到1次, 當初怎麼都找不到原因, 隔天就又回復正常, 所以也不知道為什麼!!

David Liao
2015-10-19 21:36:30

你螺桿的pitch有用一樣的嗎?原始M5螺桿的pitch是0.4mm

Joseph Chan
2015-10-19 22:17:44

最後用回原廠螺桿,亦把步數調回4000,但問題依然存在


原文網址 蘇恆誠
2015-10-18 02:14:46

Canon在EXPO Paris 2015展示的世紀盃橄欖球賽冠軍杯複製過程
整個關鍵在0:24-0:28
從支撐看來,Canon 3D列印機是採用光固成型,下沉式往上積層。
能快速成形應該是取得高速溶氧技術,類似Gizmo 3D。

Kevin Lan
2015-10-18 10:53:31

看了一下, 3D印表機用的是3D Systems的機器. Canon跟3D Systems應該是有某種合作關係吧?

Kevin Lan
2015-10-18 10:54:35

另外日本人前一陣子就是在瘋世紀盃橄欖球賽, 不過日本代表隊裏面我看起來大約三分之一好像都不是日本人... 還有代表隊的隊員說不了日文的...


原文網址 Kevin Lan
2015-10-15 22:44:36

報告一下, 我這邊有遇到列印頭加溫時, 溫度會爆衝的問題.
例如開始列印設定200度, 會衝到215度左右才會降下來.
今天試了一些方法算是解決了(的樣子).

首先請參考
http://diy3dprint.blogspot.tw/2013/08/marlin.html
讓marlin跑一次autotune, 得到軟體認為正確的PID值, 再填回mariln裏燒錄回去. (記得要從室溫開始)

但如果會爆衝的話, 會沒辦法跑autotune, 因為加溫太快會衝到沒辦法用autotune, 所以要先在marlin 修改Configuration.h中的PID_MAX值, 從255 調成128(一半), 才能執行完autotune.

修改完autotune之後, 還是會爆衝. 再查一次資料, 有人說要把BANG_MAX(說明是寫bang-bang mode的時候做電流控制,但bang-bang mode是什麼沒去查)調低。我是調成除以2.

修改完之後測試了一下從室溫加溫到200度, 一次到位, 幾乎沒有振蕩!!
明天再來正式列印看看.

Kevin Lan
2015-10-15 22:49:27

中間遇到一個問題是跑完autotune指令之後, 電腦就跟主機板失聯了, 一直顯示重送指令. 我猜是因為我用Mac的關係? 反正沒差,斷線重聯就好.

Sop Huan
2015-10-15 23:18:24

我記得曾經看過一個PID的模擬參數網頁 找不到了~_~

周書弘
2015-10-16 00:28:29

沒有firmware的話也沒辦法改啊

Kevin Lan
2015-10-16 10:33:11

Firmware請洽團主...

周書弘
2015-10-16 16:02:38

不過我是自購的,應該就沒辦法拿


原文網址 Ally Yao
2015-10-15 22:17:10

CURA"自動換線參數"列印設定~成功!!

想印多色的朋友可以依照片說明順序玩看看︿︿

Yow Wu
2015-10-16 07:24:57

實用的技巧

蘇建誠
2015-10-16 07:38:54

這個Plug in 現在可以用USB連機列印了嗎,以前都要 Print from SD

Kevin Lan
2015-10-16 10:37:59

這跟plug in沒有關係, 最後都是輸出成G-Code. plug in只是做了個選單UI讓你可以不用自己兜G-Code, 自己手動修改gcode檔而已.

我是第一批買的,到現在為止一次都沒有用電腦連機列印過. 蠻好奇有什麼理由需要連機列印的?

Urd Shih
2015-10-16 12:20:55

我從來沒有聯機列印過……從來沒有……

蘇建誠
2015-10-16 13:50:25

是沒有一定要聯機列印,只是懶得SD卡拔拔插插的,切片完就直接印了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