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Wells Shih 2015-10-15 06:49:58
結合太陽能與 3D列印技術所打造的行動屋!
原文網址 Kevin Lan 2015-10-13 22:15:39
嗯~ 另類的方塊教宣教模型(?) 用ABS印的, 全程沒吹風, 但是方塊有裂開超不爽. 另外懸空的部份雖然有印支撐, 不過其實還是會掉下去. 所以應該分層來決定要不要吹風,吹多強等等. 因為要吹風我看溫度也要提高一些.
彭士瑋 2015-10-13 22:19:00
方塊教母出現了!!
Sop Huan 2015-10-13 22:32:54
放開那女孩的腳!!
王家鴻 2015-10-13 23:33:46
跪求檔案~~~
原文網址 Che Hung Wang 2015-10-12 14:51:11
# CR8 CR-8在加熱時,對溫度的控制似乎沒有小7好,常常會有overshoot的情況發生.檢查了一下溫控的PID,發現D值差了一倍左右.
Kevin Lan 2015-10-12 16:12:35
我用小七也覺得有一樣的狀況(換過主機板後)。PID控制那邊偏移的太多了些(衝過頭)。我爬文D值是愈大,往目標值修正的力道愈強,反之修正過頭了,D值要調低。所以D值調到只有原來的一半讓我蠻訝異的?!
Che Hung Wang 2015-10-12 16:16:50
我的CR-8,設定200時,會衝到208左右,然後又降到194,如果風扇一開,會再掉到187.但小7好像沒差這麼多.
Che Hung Wang 2015-10-12 16:17:12
Kevin大的小7 PID參數也是一樣的嗎?
Kevin Lan 2015-10-12 16:19:01
應該是一樣(因為熱端的零件一樣)我很清楚的記得PID-D是114。
Pizg Chen 2015-10-12 18:43:48
請問PID是甚麼?
Jackson Li 2015-10-12 20:05:32
PID 可以說是三合一控制法嗎?比例,微分與積分三合一控制法,不知對不對。
Che Hung Wang 2015-10-12 20:11:00
PID是控制的參數,很難3言2語解釋.可以參考前輩優秀的解釋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1549793388615762/
Kevin Lan 2015-10-12 21:28:34
算是一種用運算的方式來控制數值讓它接近我們想要的數值. 例如我們騎腳踏車轉彎, 如果覺得彎的不夠就會多彎一些, 覺得彎過頭就會回一些, 這個就能用PID來控制. 假如我要噴嘴加熱到200度,而且要維持在那個溫度,就很像我上面講的轉彎一樣, 不夠熱(因為線材會吸收溫度,而且印快跟印慢程度又不同)要叫加熱棒再加熱, 太熱就要停止加熱. 這就要用PID來控制.
原文網址 周書弘 2015-10-11 23:31:17
請問CR-7所用的熱敏電阻規格是為何? 電阻掛掉測不到溫度,但是上面找不到電阻型號
王雅欽 2015-10-11 23:41:31
應該有一個備用的
原文網址 Urd Shih 2015-10-10 17:37:13
用了2小時後的心得 PLA印製的會變型(一杯溫水就會變型了,不意外), 但不影響我預期的功能 (喉管散熱+加熱塊擋風) 結論: 繼續用,手邊材料許可的話,還是建議用耐熱較佳的材料 ================================================ CR-8用的,不知道CR-7合不合
我的那台CR-8在開始前的預熱Start.code並沒有啟動風扇 在預熱時很容易發生喉管過熱堵住的情況 (噴頭溫度是220度)
後來改了Start.code之後,喉管過熱是沒發生了,但是噴頭要拉到工作溫度卻有點困難,要拉很久就好跟125拖尾速想破110一樣久(咧攻蝦??) ================================================ URD牌省油加速器!! 裝上它溫度上升很順利,即使風扇開全速,噴頭溫度也是穩定增加 就好像騎著N300上120一樣輕鬆又自然 (咯咧攻蝦??)
模型上的六角孔,要塞螺帽,並用瞬間膠點起來,可以直接固定拔風扇的那兩顆來用 加熱塊擋風壁和加熱塊的距離各邊都保留1mm 如果擔心PLA使用上會變型,可以等我的後續測試報告 (正在測試中)
STL下載點: 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CR-8%E9%A2%A8%E5%B0%8E.…
林佑臻 2015-10-10 17:49:16
我的理解,有誤請指正: 1.CR-8的風扇不像CR-7開機恆定吹 而是開始印才吹 2.裡面有料的時後軟化,一開始印會逆流 (這問題很大) 3.樓主修改的start.code是改韌體? 4.因為原廠設計的是保護罩(我一再強調這點 除非是怕小孩燙到,否則完全不建議裝),會吹到加熱鋁塊,加熱就很慢。 5.所以樓主設計一個導風罩阻止風扇吹到鋁塊(但我觀察,好像保護殼右邊出風口也被阻擋了?)
林佑臻 2015-10-10 18:03:04
我的建議是,用jackson大的風罩就沒事拉 或是歡迎加入無風罩裸奔流
Urd Shih 2015-10-10 18:12:33
1. CR-8的風扇(主板和噴頭)在實際實用上,是吃PWM,受M106/M107控制,並不是一開機就會轉 2. 同意,所以喉管要散熱 3. Start.code和end.code是切片軟體的部份,會自動引用到切完的gcode裡,原來附的Start.code在預熱時,風扇是關閉的 4. 我的CR-8有加購雷射,雷射是用強力磁鐵吸附在金屬風罩上,除非我每次用雷射都要再把OO拆掉把金屬風罩裝回去,不然我沒理由去拆風罩 5. 保護殼右邊的散熱口沒阻擋,只有導風到喉管散熱片和加熱塊擋風
Urd Shih 2015-10-10 18:14:40
我的CR-8有加購雷射, 雷射模組是用強力磁鐵吸附在金屬風罩上,除非我每次用雷射都要再把OO拆掉把金屬風罩裝回去,不然我沒理由去拆原廠風罩 右邊那塊風導我近日會處理,橫流扇和降壓模塊都準備好了 CR-8看來是全機24V,手上的扇都是12V的 電壓的部份我花了一些時間測試
Urd Shih 2015-10-10 18:25:34
附上山豬圖供參考 如果CR-8跟我一樣買了雷射頭不想拆風罩的話 可以考慮加裝
林佑臻 2015-10-10 19:30:17
可以拍一下雷射模組的照片嗎? 好奇磁鐵是固定在哪裡
Urd Shih 2015-10-10 20:18:14
請參考
Urd Shih 2015-10-11 11:08:50
林佑臻 2015-10-11 11:14:36
竟然是測吹風扇XD 型號是?
Urd Shih 2015-10-11 11:27:29
林佑臻 台達 DELTA 4.5CM 12V 0.26A 型號:BFB04512HHA 沒加蓋的話,出風口風速 over 3M/s
Urd Shih 2015-10-11 11:35:39
雷射+噴頭+側吹
戴士偉 2015-10-11 17:53:00
靠近噴頭的要用 ABS, 或 HIPS, 都很耐熱~ 之前我也是傻傻的用 PLA, 然後用沒多久就軟了 XD
李嘉祥 2015-10-11 17:56:09
PETG的OK嗎?
戴士偉 2015-10-11 17:57:49
沒有買過 PETG, 要麻煩你測試一下回報了~ @@
李嘉祥 2015-10-11 17:59:03
我也還沒買..PETG超貴的
Che Hung Wang 2015-10-11 18:04:02
是PLA嗎?預熱噴頭溫度220度會不會太高了.我都只有設定200而已.
Urd Shih 2015-10-11 18:34:58
我的PLA是複合料,第一層220度,第二層以上210度,200度太低,層和層之間的接合效果不好 這種PLA的優點是韌性佳,不是脆硬
林佑臻 2015-10-11 18:35:47
沒碰到加熱鋁塊 只碰到紅色的散熱片的話還好 pla還不至於變形。尤其風道有風幫忙散熱
Urd Shih 2015-10-11 18:35:53
我手上的ABS列印溫度是260度的,暫時沒機器可以印 (還好只買了一捲)
Urd Shih 2015-10-11 18:37:53
我畫的離噴頭近了些,距離1mm,長時間用會軟,變型程度還可以接受 如果一開始就用耐熱性佳的材料印製的話會更佳
林佑臻 2015-10-11 19:41:20
剛想到兩個解決方案:1,直接加隔熱棉,風罩就不用了 2.風罩口字形就夠了,下方沒有直吹到就不用
Urd Shih 2015-10-11 21:33:07
隔熱棉手邊沒有,要買那一丁點麻煩,多買用不到浪費 只有口字,下方還是會吹到
林佑臻 2015-10-11 21:43:59
鐵殼內3d圖可以分享嗎? 從那張圖我覺得空間應該還夠,不然就乾脆把風扇拿到鐵殼外面算了。
Kevin Lan 2015-10-11 21:53:56
我會強力建議試試PETG, 材料本身耐熱性就高, 韌性也高, 機械強度也夠. 很適拿來來做機構件.
黃鈺盛 2015-10-11 22:16:35
可以知道這是用什麼軟體設計出來的嗎?
Urd Shih 2015-10-12 01:01:49
上面有貼圖哦,從風扇到噴頭大約還有1cm的空間 鐵殼風扇孔不到4cm,風扇外移不見得好
Urd Shih 2015-10-12 01:02:44
有考慮,還沒買,最近資金嚴重短缺,我窮的只剩下PLA (還有十幾捲)
Urd Shih 2015-10-12 01:12:38
沙裡的臥客濕
Urd Shih 2015-10-12 01:42:33
內部圖可參考 原廠扇厚度1cm,風速的記得是1.3M/S https://m.facebook.com/groups/1660856287478650?view=permalink&id=1707446632819615
原文網址 林佑臻 2015-10-09 10:21:47
請問一個問題,0.3和0.4的噴頭怎麼分? 0.3頭用0.4的參數會怎麼樣? 反之?
原文網址 Tally Chiang 2015-10-06 21:59:12
我是電子電路學外行人,同事是位高手,在一年前看他抱著一台3d列印機(自組的,好像沒有牌子),總是看他不停的印小東西出來擺在辦公桌上,很羨慕九月初從科學maker看到小7的消息,發現只要8000元(((還有退費方案)))(同事的超過萬元)就能擁有還能自組,很心動!跟高手同事請教後,他非常推薦,他說:這機器列印品質很高,值。得。推。薦。(此話在這兒是錦上添花)
入社、登記、購買後,團主很快的處理,沒幾天,貨直接從對岸寄來了 抱著一個比水果箱還小的小7,感動的拆封,看到像木乃伊包法的所有零件,一一清點後發現這製造商真有趣,表上數量是僅供參考,零件都誇張的多,SD卡附有完整的組裝指南,分成配件清單及1~5大區塊步驟可以逐一的參考說明,完成組裝高手同事,見我擔心,又很欣賞設計精巧的小7(因單手能提,他的不行)熱心的他….是最後幫我組裝的幕後藏鏡人,
他只有一個感覺-[組裝影片清楚完整,幾乎沒有漏掉任何一個部分], 在他約花費4個小時完成組裝後,讓他印象深刻的部分是: 1.料架的螺絲標示錯誤,M3的長度不正確。 2.組裝動畫在1:45左右時,開始安裝Y軸馬達,卻沒有標示尺寸),Z、X軸的馬達卻有清楚的標示,需要倒帶回去看才能理解。 3.Z軸的安裝過程動畫清楚,但是組裝非常不容易。 4.進料口的彈簧處,不好固定,他加裝了彈簧。 此外,他有兩點小小的建議,第1.熱床底部先固定螺母、再上彈簧後才由手旋螺母鎖緊,第2.CURA簡單好用,建議後續出場的小7小8..,可以提供繁體中文版,目前已有語言選項是台灣版的15.14了。
而我拿到小7後,回到家的LCD是全藍屏,也無法順利安裝,沒想到PO上網,寫信給團主後,他很乾脆的就告訴我LCD有問題,寄回來換,無法安裝沒問題,他遠端協助我。但適逢中秋連假與颱風假(還有我自己也忙),假期過後,LCD回來,立馬用LCD+SD卡,試印可愛的龍貓,一整個感動到不行 團主也熱情的遠端協助我,安裝小7,但是我的筆電不爭氣,(如此證明,我真的不是電腦高手,連安裝都有困難)我們以為安裝成功,團主才下線,但是,深夜又玩起小7,才發現,根本沒有安裝(當晚,很難入睡,小7還在暈機嗎??)
但是愛上小7的我,還是以LCD再印了兩個小龍貓,這幾次的過程中,也發現電源插頭非常的不密合,常常有不小心的自己重開關機,(我已經參考前輩們的作法—買延長線,利用延長線上的開關鍵來操作)最近,我將小7接上桌機,小心的將短短的USB接上電腦,剛開始還是捉不到,但是我利用第3步(SD卡內) Repetier host內軟體安裝包來驅動,沒想到,終於能接上電腦了,在我欣喜若狂的準備來練習切片軟體,發現電腦不給我安裝CURA,於是轉向安裝Repetier host,參考安裝與使用說明,發現Repetier host在切片後,居然當掉,重複多次後,仍是如此
目前已經印了四個龍貓,也細心看了第4步中的調試LCD打印視頻好幾次,幾次試印的心得是:平台很不好校正,曾經印過一個蜘蛛網片,讓當場看到的我,馬上找到LCD中的暫停列印、停止列印。也在辛苦等待到深夜後發現印好的不知道是什麼的小零件,邊邊會翹起來,但是這些應該就是完3D的人,喜歡更想要的感覺---不停嚐試、不斷修正,期待每一次的美好出現。 雖然噴頭在預熱過程中,常常會抽出惱人的絲線(我都要緊張兮兮的一直去掉)但是我要來讚美可愛的LCD屏,這個真的是一個重要角色(我同事的沒有,所以我有我很驕傲),才能讓小7離線操作,而LCD屏操作介面簡單易懂,能設定、修正的內容也很豐富,
雖然今晚我的小7印出來的線全擠在噴頭上,沒有附著在平台上(他怎麼每個晚上都有不一樣的表現啊!)我仍然喜歡小7更是充滿期待想試印各種玩具與零件。最後,建議要購買3D列表機的人們,若您在學術單位,例如學校、科學社團,以購買小7為優先考量,因為小7能夠自行修正、調校的空間較大,可提供創意發想與零件認識與組裝的概念與邏輯,而我這種電腦不是很好、電路電子學不強的人,以後應該買小8或小9吧! (小龍貓、蜘蛛網片、不知名的零件照片,再補上)嗯!!很高興完成這拖了好久的心得了!
Tally Chiang 2015-10-06 22:04:07
SORRY!!
彭士瑋 2015-10-06 22:45:06
第一個成功印出來的表情應該是下面這樣XD
Eric Wang 2015-10-06 23:34:53
失敗為成功之母~還有,8不小......要有心理準備(害我要藏都沒地方藏,那像小7放在別台機器上都沒人發現...XDDD)
顏又又 2015-10-07 01:09:58
上圖是8嗎?
Tally Chiang 2015-10-07 01:31:15
先放上晚上印好的小小家族, 發現口紅膠要塗很厚,要不然都黏不上去 小7厲害到0.2倍的貓頭鷹都印的很細致
ChienMing Liang 2015-10-08 21:11:29
相信~你同事那台體積應該還沒小7來的小,單手拿起來在他面前晃晃~多印幾個物件放辦公桌上讓他知道小7的列印品質~
原文網址 Eric Wang 2015-10-06 19:48:06
CR-8開箱~ 手滑,不小心就入手了 :P 十分鐘組完?我的經驗是 5分鐘拆包裝 5分鐘組裝完畢.... 想享受DIY樂趣?大可不用考慮了, 因為CR-8只須把"Z軸"的部分"組合"上去.... 我收到的機子出貨前應該有測試過, 所以鋁擠有組裝痕跡,噴嘴還有PLA渣渣... 有 熱床 平台是四點調平 電源供應器跟CR-7是一樣的 有空再PO首印成果喔~ 補充一下,CR-8的激光雕刻功能應該算...很殘.... 不能調速度 不能調強度 附的刀路軟體也是很兩光..... 有待各位強者來"妥善".... PS:有人要CR-7嗎?(第五團,列印時間不到20分鐘...)新北中永和自取~意者私訊喔~ # CR8 # 開箱
曾坤富 2015-10-06 19:52:23
CR7預賣多少?
彭士瑋 2015-10-06 19:53:49
哈哈~ 好棒~ 瞬間升級,對了你的帳戶長度好像和別人不太一樣 可以看一下你的私訊和我確認一下嗎
林家禾 2015-10-06 19:56:38
5600 打8折
林家禾 2015-10-06 20:00:29
還好吧 以後你自己去對岸拿就第0棒,還可以寫到你的首頁如何前進大陸購買!
Eric Wang 2015-10-06 20:03:55
團長,這是上上周逛淘X買的(不是第六團)....XDDD
葉振凱 2015-10-06 20:05:33
請問一下,平台的大小可印多少,~~謝謝!!
Eric Wang 2015-10-06 20:17:36
CR-7相較起來真的小一號......
Eric Wang 2015-10-06 20:18:08
再一張CR-7/CR-8合照
Eric Wang 2015-10-06 20:19:19
首印,讚讚讚~moai後面是20MM cube
彭士瑋 2015-10-06 20:20:13
今天推坑的火力好強
Eric Wang 2015-10-06 20:25:28
習慣用玻璃,所以直接拿手上的耐熱玻璃來調平,這樣熱床加口紅膠.天下無敵....(其實是之前失心瘋,買太多口紅膠了XD)
ChienMing Liang 2015-10-06 21:53:47
Chin-Hui Huang 2015-10-06 22:11:02
精度好高喔
楊聖德 2015-10-07 07:29:54
請問耐熱玻璃有得賣嗎?小七規格!
Jackson Li 2015-10-07 22:19:08
小8 有附 Cura設定檔(.ini)或稱原廠設定檔嗎?
Kevin Chen 2015-10-07 23:52:57
請問CR-8的可列印長寬高?
楊聖德 2015-10-08 07:09:14
請問皮帶規格與小七相同嗎?還是有加寬加厚?
原文網址 Kuan-Hsien Li 2015-10-04 23:54:33
用類木料時一直遇到一個問題 當噴頭從A端移動到B端的過程中 雖然馬達有回抽 但還是會有料繼續跑出來 造成的結果就是B端會多出一坨剛剛移動過程中多跑出來到料 是我回抽設定太慢或太少嗎 還是溫度太高? 還是要把流量減少呢? 目前溫度用210 回抽速度60mm/s 距離5mm
Kuan-Hsien Li 2015-10-05 09:29:16
後來改參數要印第二個時噴頭塞住惹@@ 用206度 70mm/s 6mm
Ally Yao 2015-10-07 00:05:16
平台和噴頭的距離不要太近,木紋系列的線料大多比較容易拉絲且易斷及堵噴頭,盡可能印不用跑來跑去的模型物件。溫度約200左右。回抽70/6應是ok(雖然還是會有很嚴重的拉絲XD..)....木紋系列真的不好印><"
原文網址 張自豪 2015-10-04 13:39:35
請問我的噴頭在拆過調整之後印東西出料很正常,在印20*20方塊的時候溫度200第一層沒問題但是2~3層之後出料會出現豆豆豆的聲音,當溫度調到230~240就不會了,想說是不是熱敏電阻有問題但是發現印完整個不知道是不是太熱,整個作品都軟軟沒降溫的感覺,所以熱敏電阻感覺也沒什麼問題,有人能幫忙解答嗎?
林佑臻 2015-10-04 19:21:40
原因要找才知道… 溫度到240是接近極限了 先建議找鐵絲/銅絲/吉他弦,先通一下噴嘴
Ally Yao 2015-10-07 00:10:58
"2~3層之後出料會出現豆豆豆的聲音" ......這時把平台和噴頭的距離調大一點應就可以了。 應是平台和噴頭的距離太近造成的。
Ally Yao 2015-10-07 00:12:53
平台和噴頭的距離如果太近,第一層的線大多比較粗,到了第2.-3層時,就會開始擠壓導致無法順利出料。....溫度加高讓線材變成液體,是可以出料。但整個作品就會軟軟的。
討論主題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