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Edmond Ng 2017-02-25 22:15:31
有事想請教,本人識3D ,之前用Kossel,但真係覺得好難用好煩,想買番個好D 3Dprinter,價錢貴小小都OK,打印SIZE 最好大D,唔知有無巴打可以介紹?
ChienMing Liang 2017-02-25 23:40:16
翻譯年糕 有事想請教,本人懂3D,之前用Kossel,但真的覺的好難用好煩,想買個好一點的3Dprinter,價錢貴一點點都可以,打印size最好能大一點,不知能介紹一下嗎
張淵策 2017-02-26 08:26:09
你要多大的??
Kevin Lan 2017-02-26 11:11:11
可以尊重一下其他看不懂香港口語文的人嗎? 我以為這對香港人來說是常識?
王智立 2017-02-27 09:06:43
CR10
Taiwei Huang 2017-02-27 23:43:33
請一個香港朋友幫忙翻譯 翻譯如下 有問題想請教,我懂3D,以前用Kossel,但真的覺得很難用和很麻煩,想買一個較好的3D打印機,價錢貴一點都可以,打印大小 最好大一點,不知道你有沒有介紹呢? 希望有幫到一些
原文網址 Chen Yan Wen 2017-02-24 16:48:07
請教版上有使用cr7+雷雕頭的高手 我從3dpw買了12V雷雕頭,外接12V變壓器時可以順利在紙上燒出痕跡,可是透過莫氏端子接到cr7機板時,風扇速度調到255,可以感受到雷射強光,卻無法在紙上燒出痕跡,停留約有1分鐘也一樣。 請高手解惑!
Jacky Lin 2017-02-24 16:53:34
對焦有對好嗎?
王智立 2017-02-24 16:53:45
有調整雷射頭的焦距嗎?
李嘉祥 2017-02-24 16:55:21
對焦..
Jacky Lin 2017-02-24 16:56:46
下方圓型的雷射頭可以転動改變焦距!
Kevin Lan 2017-02-24 17:04:57
先說一下,CR-7的主機板,本來PWM風扇輸出那邊電流就有限制了,列印頭風扇接上去PMW輸出開255就是明顯比直接接上CR-7指定的風扇接頭(要鎖螺絲的)要弱很多... 如果確定對焦沒問題了,那就可能要往這方面考慮看看...
ChihJun Soong 2017-02-24 17:29:54
CR-7 如果要接雷射頭,PCB有另外一個原廠沒焊上接頭要自己銲上,
Chen Yan Wen 2017-02-24 17:37:16
對焦沒問題哦!
蘇恆誠 2017-02-24 17:45:37
呼叫 江昭漢 來救援吧!
ChienMing Liang 2017-02-24 19:52:19
CR7要解掉一顆電阻功率才會出來喔
ChienMing Liang 2017-02-24 19:58:14
用到目前沒有功能上的問題~ PS.改機會有很多不定因素 是否會造成機板的損壞要自行拿捏
Chen Yan Wen 2017-02-24 22:20:53
感謝眾神人幫助!我終於成功了!
Chen Yan Wen 2017-02-24 22:22:11
同網友所說,接在標示k點風扇並聯就ok了
原文網址 Tako Sun 2017-02-23 21:05:51
開支撐: 方法百百種,這只是其中的兩種,而且還不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案。 能夠自己決定支撐要怎麼畫時,我通常不會在切片軟體上做,而是直接在CAD上畫,紅色部份就是自己畫的支撐,可以依照自己機器的特性去畫出最合適的支撐。 這是適合用抓狂的速度印的支撐 =_=
Ally Yao 2017-02-23 22:53:32
高手出招!!!
Ally Yao 2017-02-23 22:53:36
Tako Sun 2017-02-23 23:13:39
騙吃騙吃而已,高手談不上啦 小白老師才是我心目中所景仰的高手,做出來的東西都美美的 ^_^
王智立 2017-02-23 23:19:11
哈哈,我看到一個實用派高手,一個美學派高手。兩位在互相誇。不過這是事實就是了....cccc
比特余 2017-02-23 23:23:50
好難的感覺
Ally Yao 2017-02-23 23:52:50
女人愛漂亮,哈哈哈
王智立 2017-02-24 00:02:50
Ally Yao 2017-02-24 00:12:43
榮許 2017-02-24 10:15:12
許阿瑋 2017-02-24 11:44:09
想問,不能躺著印的原因是什麼?
Tako Sun 2017-02-24 13:23:15
因為用手太力折就斷了
Urd Shih 2017-02-24 14:01:41
只好斯文的小心折了(誤)
Urd Shih 2017-02-24 14:03:00
就層間接合力不夠大的問題,很多時候不能用最好印的方向打印,除非想要裂不完
Tako Sun 2017-02-24 14:08:40
斜著印好像也可行,不過沒做實驗過 XD
Tako Sun 2017-02-24 14:40:06
這個零件,是會塞入4個直線軸承(緊配合,用手沒辦法壓入),和一個支杆(T桿螺母一樣是緊配合,用手無法壓入),運作時會是擺放成這樣,會有五個方向的應力。 其中,由上往下的應力,要實際運作時才知道,不過依以往經驗,可以無視。(還有反作用力,也都無視掉了)。 如果用圖中的角度列印,另外四個方向的應力,以目前現在切片走路徑的方式,都會造成列印件斷裂,除非用後製的方式來補強。 再來是直線軸承的壓入,由於是緊配合,一定要用工具壓入,如果用圖中的角度列印,在壓入直線軸承時,就有可能造成列印件裂開了。 列印件真是麻煩,直接上金屬件就沒這種困擾了,話雖如此,不過金屬件也有金屬件的麻煩處,就是硬碰硬誰要先屎 >_<
原文網址 陳建志 2017-02-23 16:21:56
(請教) 不知道這樣牽絲的狀況, 是要噴嘴降溫與加快回抽速度對嗎?
楊東昱 2017-02-23 16:36:03
正確 預計溫度-10,回抽速度 100mm/s 回抽長度 5-8mm 試試吧
Clement Chu 2017-02-23 18:00:27
很好奇, 可否把調整後/ 打印的模型放上來看看
原文網址 Clement Chu 2017-02-23 06:51:40
太太時常投诉我花太多时间在玩乐上。立体打印机,只会打印一些没用的玩具。一气之下把整片心经每一只字都转成立体。
每次只能打3到4个字,现在初有小成,贴在墙上她无话可说了,還说3DP很好用....
哈哈哈,
但是不知要打印到何年何月了...(但这篇经啲功德很大,打印中家里也出现了很多状况,也建议各位多抄经,功德无量)
原文網址 王智立 2017-02-22 18:12:50
2017-02-22 釣魚遊戲-章魚模型(含桿頭與磁鐵釣鈎座)
1 個 M4 螺絲 6~15mm 長。 1 個章魚模型(章魚1號最好開Brim,章魚2號讓它自生自滅吧)
1 個8mmX2mm 圓型磁鐵 1 支直徑5.8mm 20~30 公分左右的細棍子(或竹筷) 1 條線長約 25cm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2128181
楊東昱 2017-02-22 18:21:01
看到這張圖,腦袋裡浮現的音樂... https://youtu.be/b9MPOvZJij4
Tako Sun 2017-02-22 19:27:53
我的有呆毛 XD 好像一年多前拿到的軟料印的,透明的,都變黃了
王智立 2017-02-23 09:24:23
王智立 2017-02-24 23:24:56
章魚兵團
Ally Yao 2017-02-24 23:47:31
原文網址 Chin Ting Fung 2017-02-22 15:35:23
不好意思,再次麻煩各位, ? 我剛留意到底層粗糙的一層是跟上一層之間是有一個跌級位的,而面層卻不是這樣的,是否啟動了 Brim 的問題呢?
李嘉祥 2017-02-22 15:39:25
你有開棧板?(Raft)
劉正吉 2017-02-22 15:45:57
看起來像是噴頭和平台間隙太大……
Kevin Lan 2017-02-22 15:46:47
怎麼看都是跟樓上講的一樣,噴頭和平台間隙太大。
原文網址 林測試 2017-02-22 15:33:02
請問有人的CR系列的機種使用超過0.4mm以上的噴嘴嗎?
我買了一個寫著MK8的0.8mm噴嘴,安裝上去使用0.6mm的層高,常常會出現線與線之間不密合的情況。
但是我買的那個噴嘴,比原本CR-7原廠0.4的噴嘴還要來的胖一點。 但是長度以及螺紋都是一樣的..
不知道是哪邊有問題呢?不然層高可以用到0.6,時間節省好多喔...
Kevin Lan 2017-02-22 15:48:33
先問個笨問題,切片軟體有改成0.8mm的噴嘴口徑了吧? 另外印出來的東西能看一下照片嗎?
林測試 2017-02-22 16:05:09
軟體的部份有改成口徑0.8mm,層高0.6mm。 圖片要回家才可以拍,不過稍微簡單畫了一下。 就是兩條線之間會有沒有黏合的白邊。 尤其是外圈和填充層的部份特別嚴重...
王智立 2017-02-22 16:28:56
層高改成 0.4 or 0.5 試試。 或是口徑改設成 0.7mm 應該是擠出量不足...
林測試 2017-02-22 16:36:31
王智立 我也有懷疑是不是擠出量的關係,不過原本是100%,昨天晚上有增加變成了110%,但是感覺好像還是一樣... 鮮少看到有人擠出量超過110%以上..所以才在想會不會是其他問題,或是CR-7不支援0.4以上的噴嘴? (或是噴嘴本身問題?)
王智立 2017-02-22 16:41:32
報告,噴嘴如果有問題,應該是口徑大小的問題。 這時候調整切片軟體裡的口徑和重疊比例會比較快。 再者,一般建議,把最高層厚設成口徑的一半。原因也是因為擠出口其實是圓型的,再怎麼變化也是有弧度。 強求擠出後與側邊、底面貼平是不道德的~~~哈哈哈
Jie Yang Wang 2017-02-22 16:48:59
層高超過0.4速度就快不了了.溫度要提高
Jie Yang Wang 2017-02-22 16:49:30
印0.6層高這是可以的
Kevin Lan 2017-02-22 16:51:23
就跟樓上說的一樣,速度多少?溫度多少? 有一個情況是大口徑的噴嘴「來不及融料」,所以要提高溫度,放慢速度。
林測試 2017-02-22 16:53:35
王智立 其實我沒有要求一定要多漂亮之類的啦.. 只是想說之前原廠0.4噴嘴,用層高0.3列印起來都很OK,密合度也很好。 但是換成這個噴嘴就有點 冏.. 回家再來試看看擠出量增加好了..
林測試 2017-02-22 16:55:07
目前使用PLA,溫度205度,速度的話大概是45mm/s。 不知道這樣的速度還OK嗎..? 這個數據基本上從我一開始0.4噴嘴用0.3層高一直沿用下來的。
林測試 2017-02-22 16:56:58
目前使用PLA,溫度205度,速度的話大概是45mm/s。 另外您說道的大口徑來不及融料是真的沒錯... 我剛開始使用有測試過197度,發現溫度不夠黏不住。 後來覺得205度有好一點。
Jie Yang Wang 2017-02-22 16:57:12
大噴頭主要可以節省很多列印時間.但相對高層高堆疊紋很明顯.尺寸也越難控制.通常是用在超過300椅上的模型.要兼顧與0.4噴頭一樣的優點是很有一定的難度
Jie Yang Wang 2017-02-22 16:58:11
第一層0.6是ok的.溫度不夠.速度可以
Jie Yang Wang 2017-02-22 17:00:22
大噴頭190度就可以出料了.因為阻力比0.4小太多了.但設定超過0.4以上的層高就直接上210度或更高
林測試 2017-02-22 17:00:53
大部分我都是印一些零件工具,美觀的部份其實不太介意。 板上好像很多人都是模型取向居多。 之前用0.1印一個4x4x0.4cm的牌子,花了一個小時差點崩潰... 有細膩,但是我覺得0.3也很好了...
林測試 2017-02-22 17:02:27
好的,溫度部份我晚上回家測試看看。 加大噴頭之後,的確有明顯的感覺到溫度好像稍微弱了點?
Jie Yang Wang 2017-02-22 17:03:07
因為你現在裝大噴頭就是要用0.4以上的層高.如果你用0.3層高印你會發現跟0.4噴頭用0.3層高印.會有非常明顯的差異
王智立 2017-02-22 17:03:41
你應該先試 Jie Yang Wang 建議的,拉高溫度,放慢速度試試
Tako Sun 2017-02-22 17:03:56
問個問題: 有沒做線寬校正?印出一條線去量線寬,然後校正擠出 這是每次換頭必做工作,就算同口徑也一樣會做 附註:現在都不做方形校正,浪費時間浪費料,印個幾條線就能搞定了
林測試 2017-02-22 17:06:10
應該是線條感會比較明顯吧?我有上Youtube看到用1~2mm層高列印的結果,其實還蠻酷的啊 哈哈
Jie Yang Wang 2017-02-22 17:07:10
另一種美麗.其實我也滿喜歡大噴頭因為快.我機器也有裝
林測試 2017-02-22 17:07:10
沒有...只有用A4的紙調整一下平台的水平...Or2
Tako Sun 2017-02-22 17:08:58
我只能說,賣家噴頭寫0.4 ,使用者沒有做線寛校正,每個人印出的線寛,絕對都不一樣
林測試 2017-02-22 17:10:29
難得找到喜歡大噴頭的:) 覺得3D列印的族群大多數的人都是列印模型公仔。 都是要求表面光滑居多。
Jie Yang Wang 2017-02-22 17:11:09
我只要是做產品的
林測試 2017-02-22 17:11:11
Tako Sun 您這麼說也對耶..都忽略掉這點了Or2 晚上回家也來測試看看...
Jie Yang Wang 2017-02-22 17:11:18
塑膠模具的
林測試 2017-02-22 17:12:09
王智立 好的沒問題,看來溫度應該是還要在拉高一點沒錯。 晚上回去測試看看..
Tako Sun 2017-02-22 17:12:18
口徑變大,流量也變大,還要注意擠出能不能跟得上,加熱速度跟不跟得上的問題,料的選擇也要開始考慮到了
Jie Yang Wang 2017-02-22 17:14:07
0.2到1mm噴頭我都玩過了
林測試 2017-02-22 17:14:25
好的,綜合您以及大家的結論,感覺應該是我的溫度、速度以及實際口徑上出了問題... 晚上加完班回家測試看看Or2
林測試 2017-02-22 17:16:49
Jie Yang Wang 請問1mm您層高最高用多高呢? 我通常也是自己DIY做個模具,節省時間很吸引我...
Jie Yang Wang 2017-02-22 17:17:51
我最多也只到0.6在上去我就沒測試了
林測試 2017-02-22 17:20:11
好的,如果目前這個問題解決,我再來測試看看1mm噴嘴0.8層高看看:) (切片軟體都是建議不要超過噴嘴口徑的80%)
Jie Yang Wang 2017-02-22 17:21:04
是這樣說沒錯.0.6已經算是很快了
林測試 2017-02-22 17:23:26
先感謝樓上各位前輩的指導Or2 短短的時間就有許多的經驗分享提供方向去做改善。
Jie Yang Wang 2017-02-22 17:37:10
照這個方向絕對不會錯了.這經驗我太多了
王智立 2017-02-22 17:40:39
Joe Hou 2017-02-22 19:19:32
其實是噴頭的問題吧~我之前換過mk8 的,頭不是尖頭,而是平的,換在CR7 上一直有這種問題. 後來換回尖頭就一切ok. 可以拍張噴頭照來看看~ 不然就換王董的!
Jie Yang Wang 2017-02-22 19:21:27
尖的平的都可以.水平有調好印出來都一樣
Joe Hou 2017-02-22 19:28:10
也是,我忽略掉每個噴頭的誤差~ 錯怪之前的噴頭!
蔡金憲 2017-02-22 21:46:13
請問是做好平台校正之後,印出幾條線拿來量粗細嗎? (然後調整擠出%數讓它真的等於噴嘴口徑嗎?)
Tako Sun 2017-02-22 21:55:03
Y 量印出來的線寬後,再接下來方法就很多了,這是其中一種,每種線的設定都有非常細微的差異,就連不同顏色及列印方式不同也是
Tako Sun 2017-02-22 22:03:10
平的頭不是不能用 而是平的頭會刮,這就是我討厭它的地方,太黏的料會黏上去,黏太多時就會滴下來。
林測試 2017-02-23 09:27:14
回報結果。 溫度原本從205度拉高到213度之後,一切都正常了:) 速度目前是使用50 mm/s。 是有嘗試增加10%的擠出量,但是會有擠壓到的感覺。 所以看起來應該單純只是溫度不夠。感謝各位Or2
姜信宏 2017-02-23 21:13:41
我是用0.6的噴頭 0.5的層高
姜信宏 2017-02-23 21:14:05
姜信宏 2017-02-23 21:16:30
模型最寬是43公分
王智立 2017-02-23 21:37:48
看來 CR10 最好配上 3kg 的料捲。
姜信宏 2017-02-23 21:45:20
這是加大版的-10 嗯 有3kg的料了
林測試 2017-02-23 21:49:24
請問您這樣溫度是設定多少呢?也是PLA材質嗎?
姜信宏 2017-02-23 22:09:51
我是根據我耗材的溫度設定的,跟一般小物件一樣沒變… PLA
林測試 2017-02-23 22:14:50
因為最近在玩大噴頭,剛剛測試0.8mm的噴嘴 0.6mm的層高。 溫度至少要230左右才可以..不過短距離移動的時候會聽到線材劈啪響..感覺好像是燒破聲音,也會出現缺角Or2
姜信宏 2017-02-23 22:23:20
我開195~198耶…
林測試 2017-02-23 22:30:41
哈哈..不知道是不是體質不同...反正沒有220以上根本不會正常...
Joe Hou 2017-02-28 11:55:35
我最近也在玩0.8mm, 我也遇到一樣的問題, 請問擠出量是調哪裡? thanks!
林測試 2017-02-28 12:11:08
Joe Ho 好像叫做extrusion rate之類的,我有點忘記英文怎麼寫。 預設通常都是100%或是1.0之類的(不同軟體的顯示方法不一樣。) 不過我的問題比較單純是因為溫度不夠影響,和擠出量沒啥關係。 另外我有發現我買的0.8噴嘴擠出來的線材大概是0.73,所以我噴嘴之後調整成0.7的噴嘴。
Joe Hou 2017-02-28 12:14:34
嗯 ~ 我來調一下噴嘴size 試試, 謝謝
Joe Hou 2017-02-28 12:18:28
我用cura , 只有看到flow是 100%, 不過應該不是那個. Tako 大有提到調Machine setting的"E-Steps per 1mm filament", 但我那裡的設定一直都是 0. 花時間來調調看 , thanks!
林測試 2017-02-28 12:27:57
Cura的擠出量是設定Flow沒錯。 不過另外說的設定那個我就不清楚了。 我遇到的問題單純就只是溫度太低,之後只有提高溫度就都OK了。
原文網址 Chin Ting Fung 2017-02-22 14:12:35
請問各位,為何我每次打印底部總是那麼粗糙呢?
原文網址 Je Sheng 2017-02-19 12:48:56
最近入門3D列印 機台CR10 我想問問,列印時出現這現象大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每次在鏟成品下來時,膠帶都會被割破,是不是,不要貼膠帶,直接塗口紅交會比較好? 熱床溫度40度,因為不熟所以都只照原廠預設
GeMing Chang 2017-02-19 12:54:23
材料是PLA?
Je Sheng 2017-02-19 12:55:03
恩,用的是PLA
GeMing Chang 2017-02-19 12:55:26
填充多少?
楊東昱 2017-02-19 12:57:25
膠帶是消耗品........
GeMing Chang 2017-02-19 13:00:00
有三個建議 第一個是可以更換3M美紋膠帶 黏性較佳 第二可以用口紅膠 也是3M的 或是 建議做一個封閉式的壓克力罩罩住整機 避免溫度差異太大造成翹曲
Ally Yao 2017-02-19 13:02:02
PLA不要加熱床更好,超過30度易翹,膠的表面黏性乾掉,可以不要膠帶,不要熱床,直接用口紅膠,
劉大城 2017-02-19 13:07:40
我只塗口紅膠,方便省錢又不容易失敗。 我是把平台玻璃畫線成16方格,一次塗膠把平台全部塗滿,成品大多只用1-2格...自己排位置,16格都弄完,能做很多成品了。 沒格子後用鏟刀把沾黏廢料鏟乾淨後,噴點水,再用手摸平吹乾膠,並不太需要塗膠,所以一瓶口紅膠能夠印到天荒地老,感覺缺膠再補xd
許兆宇 2017-02-19 13:18:32
我的建議是不要用美紋膠帶,直接用口紅膠!如果噴頭間隙調的夠好,口紅膠抹的夠平,成品的底面會很亮喔!
何昇諺 2017-02-19 13:20:53
1.將3M膠帶拆下,檢查玻璃表面是否乾淨..若玻璃表面有污漬可用市面上清潔玻璃的用品清理乾淨後再貼上3M膠帶 2.膠帶本身不夠黏貼,個人用過3種品牌膠帶,有2種真的不管怎麼貼,待機器印到第2個鐘頭時膠帶就脫離玻璃了..(後來改買網路販售的貼霸) 3.其實底座不大的列印物品並不會有這些問題,會發生這種問題的通常都是大面積貼平底座時的物品才會有..
吳水豚 2017-02-19 14:55:11
很多時候會翹~是因為第一層不夠平喔
Li Shih 2017-02-19 20:09:07
套一句神人舒大哥的名言:調平調的好,要飯⋯⋯呃列印沒煩惱
Jie Yang Wang 2017-02-19 21:23:40
這是應力問題
Kevin Lan 2017-02-20 12:29:18
就單純的應力問題,列印件收縮力量大於膠帶黏在平台上的力量了。我連用口紅膠都遇過硬生生從平台上扯起來,還發出很大一聲「啪」的一聲的情況(當然調平沒問題,這塊我最龜毛了...)
Jie Yang Wang 2017-02-20 17:47:58
水平有調平.應力問題還是在.減少應力即可解決問題.辦法很多.稍微想一下應該沒問題的
討論主題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