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1
  • 2
  • 3

CR-7/8/10 3D Printer 研究社 造訪社團 » 硬體組裝 保養 調校

原文網址 Jacky Lin
2016-04-12 16:40:48

小八雷雕軟體生成的刀路,中間根本沒有關掉雷射以形成圖案,只是一路燒到底是怎麼回事?

彭士瑋
2016-04-12 16:42:09

control裡面有個FAN SPEED應該要能控制雷射光強落

Jacky Lin
2016-04-12 16:47:42

風扇調到255雷射打開,雕刻時要降低嗎?

彭士瑋
2016-04-12 16:48:52

他會自動調整,你的光有強弱變化嗎? 還是就只有開跟關

Jacky Lin
2016-04-12 16:50:48

沒變化的感覺~

彭士瑋
2016-04-12 16:51:40

喔喔,GOOD,那就是ON-OFF,把gcode丟出來 我瞧瞧,ON-OFF是對的

Jacky Lin
2016-04-12 16:53:32

檢查 Gcode 發現只有 M03 跟 M05 切換~這應該不適風扇吧!

彭士瑋
2016-04-12 16:53:55

對~,小弟給你一個文件,看一下是不是參照著做

彭士瑋
2016-04-12 16:56:34

點進去文章連結

Jacky Lin
2016-04-12 17:38:44

下載第三版轉換程式後終於OK!

彭士瑋
2016-04-12 17:51:47

Jacky Lin
2016-04-12 17:59:20

陳明儀
2016-04-12 18:31:25

我用原廠的程式
也按照使用簡體模式跑(這很重要)
大概印出來是這樣
只不過列印的原點要在量雷射頭和3d列印頭的距離來設定
不知有沒有軟體可以解決?

陳明儀
2016-04-12 18:33:16

如果沒用簡體模式跑
就會像影片裡的狀況一樣

Jacky Lin
2016-04-12 19:19:54

回頭試試~

Jacky Lin
2016-04-12 21:02:33

下載簡體模式執行~果然生出來的gcode就不只是 M03 M05 了!

劉尼莫
2016-04-12 21:25:26

咦,這台有雷射哦?
好心動…

陳明儀
2016-04-12 22:10:17

我的問題跟你一模一樣

Jacky Lin
2016-04-12 23:35:23

陳明儀 請找團長拿解藥~

陳明儀
2016-04-12 23:38:58

我現在不是這個問題
是原廠轉換程式的原點
是以擠出頭為原點不是雷射頭

Jacky Lin
2016-04-12 23:40:02

我把雷射頭黏噴頭右邊~

陳明儀
2016-04-12 23:41:14

這樣印到右邊不會卡住嗎?

Jacky Lin
2016-04-12 23:49:47

就注意一下尺寸吧~


原文網址 陳勇逸
2016-04-12 14:21:22

想請問各位大大
我的機台是CR-7 噴頭0.4
這隻魚骨頭 一直印不好
關節都會跟前一節黏住
速度都用最慢 該怎麼設定比較好呢?

王智立
2016-04-12 14:31:51

有列印參數請 po 出來參考。有時是機器的問題,有時是切片軟體的問題。

王智立
2016-04-12 14:34:27

我家小八之前也一直失敗,狠下心來全拆重組校正過後印出來原尺寸的列印件。

王智立
2016-04-12 14:34:57

修過牽絲。

陳勇逸
2016-04-12 14:35:44

陳勇逸
2016-04-12 14:35:53

陳勇逸
2016-04-12 14:35:58


原文網址 Cancan Wang
2016-04-12 12:23:12

請教諸位大大,
CR-7 和CR-8的鐵氟龍管(進料馬達到加熱頭這一段)規格是一致的嗎?
內外徑各是多少?
有哪些規格(或材料)可使用?
另外,已有人問過的快速接頭(可穿越式及不可穿越式)口徑規格又是哪一種?
以上零件及材料,在台北新莊附近找的到嗎?
因為發現線材穿越這一段路徑時,卡卡的。
想辦法解決中。

王智立
2016-04-12 12:35:16

PEFT 外徑 4mm, 內徑 2mm。

快速接頭,馬達端 m6 牙,噴嘴端 m10 牙

吳水豚
2016-04-12 14:06:05

這些東西我好像都有~~~~我剛好也在新莊


原文網址 陳小茶
2016-04-12 09:50:48

請問一下 各位同好
在調整平台與噴頭間距為一張紙可以拖動 稍微有拖住感覺
若假設物件層高0.2mm 跑 skirt 或 brim 很完整
但是改層高 0.1或0.05 skirt或brim 不是很完整
速度20 溫度200 s3d slice 有貼黃色膠帶
是要調整 間距(依照層高調整 噴頭與平台遠近)嗎 或 擠出量 要增加?!

舒宗淇
2016-04-12 09:55:45

當你要作噴頭校正之前...你要先確認噴頭上的殘膠是否有清除掉,因為殘膠會讓你誤判間隙...

林佑臻
2016-04-12 09:55:46

理論上是不用,autohome的時候z=0
列印第一層的時候,lcd上層高就是0.2了,他不是從0開始印,而是從第一層開始印。
實際上初始層高會影響物件附著強度,我通常會目視調

嗑清冰
2016-04-12 10:08:01

第一層層高設0.2mm

陳小茶
2016-04-12 10:24:22

另外請問封頂 3層時 用cura(Infill overlap 15%)都是預設 層高0.1 或 0.2 都沒有小隙縫 或小洞。
用s3D (Infill overlap 15%)層高0.2mm封的完整。但是用0.1或0.05層高 封頂三層會出現 細縫 小洞 有改Infill overlap 20% 一樣 有小洞 是否要改 擠出量 和Infill overlap


原文網址 吳奇軒
2016-04-11 15:16:58

感謝上次各位的大力幫忙平臺的問題已經解決了!!!~
最近想要從cura改成slic3r 剛剛把檔案輸出成gcode之後給cr8跑結果機器會照著路徑走但是不會出料請問是slic3r哪部分沒有設定好呢??(之後有再用cura輸出的gcode跑過是正常的應該所以不是噴嘴堵住)

許阿瑋
2016-04-11 15:18:55

口徑設定?

吳奇軒
2016-04-11 15:19:40

都設好了應該是0.4對吧?

Johnson Peng
2016-04-11 16:07:03

流量,,,,先用手將料擠出...

吳奇軒
2016-04-11 16:22:40

好的~我試試看

王智立
2016-04-11 16:38:40

1

王智立
2016-04-11 16:39:00

2

王智立
2016-04-11 16:39:23

3

王智立
2016-04-12 00:20:24

要看 Cura 能不能滿足你。 Cura 還是有很多地方設定的不是很好。

吳奇軒
2016-04-12 10:43:56

昨天照各位給的意見試過之後還是沒有辦法正常出料請問還可以試試哪些辦法呢~


原文網址 王智立
2016-04-10 11:36:14

2016-04-10 平台校調平-百分錶掛座(新增 M5 版與 M6 版)(更新 Ver. 5 19mm 長尾夾版)

Dial Gauge 1 Pcs (百分錶一只)
Ver (M5) for Screw M5x12 1 Pcs (M5 12mm 長,一支)
Ver (M6) for Screw M6x12 1 Pcs (M6 12mm 長,一支)

Ver. 4
M3x8 1 Pcs (M3 8mm 長,一支,備品包裡沒有可用 M3x12~16mm)

Ver. 5 19mm bimder clip ( 19mm 長尾夾固定)

檔案連結: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1479469

不開支撐,不開側裙,不用攻牙。小八可配合現行鎖鰭片類的導風罩。需使用原廠風罩上方的螺絲孔。
小七同好如果有需要請直接下載 step 原始檔修改。

如果可以直上也請幫忙回報。

http://samie.myqnapcloud.com:8080/share.cgi?ssid=0qxwDyj

王智立
2016-04-10 11:40:01

王智立
2016-04-10 11:40:39

不開支撐,不開側裙,不用攻牙。小八可配合現行鎖鰭片類的導風罩。需使用原廠風罩上方的螺絲孔。
小七同好如果有需要請直接下載 step 原始檔修改。

如果可以直上也請幫忙回報。

http://samie.myqnapcloud.com:8080/share.cgi?ssid=0qxwDyj

Lin Kevin
2016-04-10 11:59:10

牛逼

王智立
2016-04-10 12:02:44

林佑臻
2016-04-10 12:16:16

一直不知道哪裡可以買到便宜的百分表 千分表

劉正吉
2016-04-10 13:21:04

羅國賢
2016-04-10 17:45:58

所以這顆要一直在上面???要通電嗎???不懂這個東西

陳小茶
2016-04-10 18:13:55

不用通電 類似 校正平台作用 CNC 車床 必備 百分表 準度約在 0.01mm

陳小茶
2016-04-10 18:18:30

鎖在滑車上嗎 那不是要先校正 X軸 因為X軸 也可能會歪 再來校正平台

王榮達
2016-04-10 18:21:16

以小7,小8的結構設計來說,不建議一直掛在上面,會增加重量外,也容易造成高速移動的振動

Tomtom Jiji
2016-04-10 18:27:41

都忘了可利用百分錶,這樣就不用一直check噴咀和平台那的一咪咪的距離…,直接看百分錶上的數據就可以了…,真是偉大的發明啊…!!。

王智立
2016-04-10 18:37:12

王智立
2016-04-10 18:37:16

王智立
2016-04-10 18:37:26

王智立
2016-04-10 18:37:32

王智立
2016-04-10 18:37:43

王智立
2016-04-10 18:37:49

只要把 m3 的固定螺絲拆下就可以整個取下。

王智立
2016-04-10 18:49:56

以前有大神在社團裡有發過套在鐵殼上的版本。

王智立
2016-04-10 18:57:15

這個問題,應該是機型結構的問題。
使用百分錶基本要求平台與 X 軸是平行的。
X 軸是否與 Z 軸完全垂直,這個就看各人設備與調校的功力了。

王智立
2016-04-10 18:59:57

只有一顆 M3 螺絲固定,校正完可以拆下。

王智立
2016-04-10 19:11:49

非常感謝你提出來的這個問題點。... ^_^&
Z 軸和 X 軸是否垂直的問題。以使用這種單支臂機型的使用者來說,只要有基本的調校過,印出來的成品公差應該不會差太大。如果FDM 真的要調校到 ±0.05 的公差內,需要調校的也不會單單只是 Z , X 軸。

王智立
2016-04-10 19:11:53

Johnson Peng
2016-04-10 19:31:07

王兄可以設計,電子游標卡尺,,,數字型更方便,,,

王智立
2016-04-10 19:38:35

電子游標卡尺不能自行推出,要手動推出。還是百分表方便。

王榮達
2016-04-10 19:45:05

電子式的用這種槓桿式力道比較輕

王智立
2016-04-10 20:03:02

正確哦。這種的比較適合,但是貴了一點就是。

王榮達
2016-04-10 20:06:26

其實i3系統的自動校正我看過影片,做的好的話,就算底板傾斜5~10度,列印還是會自動修正

王智立
2016-04-10 20:08:40

羅國賢
2016-04-10 20:14:36

好麻煩的東西~~我還是再等等自動調平裝置好了~~

王榮達
2016-04-10 20:15:06

羅國賢
2016-04-10 20:24:01

差那麼多也行啊~~~!!!真的太讚了~~~但團內還沒有完整的教學~~~有很多不一樣的裝置~~~不知道要怎弄~~~不過他好像是用耐熱膠帶當底耶~~~

Johnson Peng
2016-04-10 22:42:05

上頭頂個小彈簧,,,,,不就,,,,咚吱咚吱咚吱,,,,出來了

王智立
2016-04-10 22:43:49

還要再改裝過,又不一定準,直接買百分表比較快啦。

王智立
2016-04-10 23:21:53

新增 M5 螺絲版。不用再跑去買螺絲。

王智立
2016-04-11 00:10:39

這個真的是極限測試了。

王智立
2016-04-11 00:10:42

王智立
2016-04-14 20:58:41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1479469
CR-8 Dial Gauge Mount for Calibration Platform Ver. 4 , Ver.5
CR-8 平台校正-百分表掛座 Ver. 4 , Ver.5

Dial Gauge 1 Pcs (百分錶一只)
Ver (M5) for Screw M5x12 1 Pcs (M5 12mm 長,一支)
Ver (M6) for Screw M6x12 1 Pcs (M6 12mm 長,一支)

Ver. 4
M3x8 1 Pcs (M3 8mm 長,一支)

Ver. 5 19mm bimder clip ( 19mm 長尾夾固定)

不開支撐,不開側裙,不用攻牙。小八可配合現行鎖鰭片類的導風罩。


原文網址 趙志瑋
2016-04-10 00:29:41

機器是cr7,只改林董牌噴嘴跟金屬擠出機,
剩下都是原廠規格未改,
溫度202
層厚0.2
速度萬年不變的30

基本上如果是用cr8的話效果會更好


原文網址 Cliff Khew
2016-04-09 23:14:01

小弟的小七有个问题,就是每次调好的平台都会在下次列印的时候跑掉,因为这次开机没有调准,现在打印着听到刮到列印件的声音。小七是不是每次列印都要调准?是不是那个Z轴机械开关的精度问题?是不是改了光学开关就能减少平台调准?

彭士瑋
2016-04-09 23:15:01

是的,你說的沒錯

沈宗麟
2016-04-09 23:15:59

是的每次都要調平台

Cliff Khew
2016-04-09 23:17:11

哦,这样太累了

彭士瑋
2016-04-09 23:17:52

改光學,一勞永逸,我自己是還沒有改拉...

彭士瑋
2016-04-09 23:18:19

給您參考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R7.3Dprinter/permalink/1719656668265278/

彭士瑋
2016-04-09 23:18:42

David Liao 提供的方式

Cliff Khew
2016-04-09 23:31:46

看来这个必改项目!小七越来越好玩了,小七让我学了好多东西:)

Tony Yang
2016-04-10 00:02:22

改自動測高……

嗑清冰
2016-04-10 08:06:11

不用改光學也可以不用每次調平

嗑清冰
2016-04-10 08:13:12

你可以觀測一下,z軸autohome的時候,是不是有下降的力道過強,而微動開關固定不是很好,當停在z=0時,通常微動的鐵片還是被壓住的,因微動固定不好,使得噴頭再移動時,有時微動開關會再被觸發導致出錯。
解決方法是在做autohome時,是先把列印平台拿掉,然後下 g28 z-1.65 指令 (z-1.65為平台高度,依機器而定,此指令為告知機器觸位置是在平台下方),然後下指令將平台移回z=0 後再將平台放回去並調整平台水平跟平台與噴頭間距,因這時微動的鐵片是沒被壓住的,因此不會有誤觸問題。


原文網址 舒宗淇
2016-04-09 14:06:56

這是CR-8 60x60未完成版的風扇座..先提供cad修改的step檔格式..讓有想要修改的高手先加以改良.

Chen Mars
2016-04-09 14:08:12

感恩

舒宗淇
2016-04-09 14:14:17

我也有改對稱版的..右邊那個凸出來的是可以不用..

林煜杰
2016-04-10 12:43:58

前輩用CR8搭配S3D有印到一半停住嗎?? 小弟跑兩了次都停住....


原文網址 舒宗淇
2016-04-09 11:35:26

土炮試驗改裝,60x60風扇。還沒有正式測試ok不ok
補充:有高人告知這風扇是雷貨...所以要再去找一顆來玩..

Chen Mars
2016-04-09 11:36:56

沒事別用這顆..用SANYO ACE系的吧..

舒宗淇
2016-04-09 11:37:45

這顆是隋便買的...有什麼樣的問題嗎?

Chen Mars
2016-04-09 11:38:07

雷....貨..XD

舒宗淇
2016-04-09 11:38:56

哈..感謝告知...晚一點再來去找一下風扇好了..

Chen Mars
2016-04-09 11:40:22

不是台達就是SANYO ACE系列...(個人誠心推)

Tony Yang
2016-04-09 11:40:36

哇!哇!哇!
這下子懸空拉絲10公分沒問題了!
成功了要分享哦~

舒宗淇
2016-04-09 11:41:24

嗯..我對風扇沒什麼研究...我再往這方面去找..謝謝

Chen Mars
2016-04-09 11:41:39

這藍色的料是那家的料..方便講一下嗎..(直接丟URL..XD)

舒宗淇
2016-04-09 11:41:59

這風扇風力不強啊...還要再去換一顆..

Chen Mars
2016-04-09 11:42:23

Wing ....乾..出去見客了..電腦主機MOD 達人..風扇專家..

舒宗淇
2016-04-09 11:42:48

藍色料是彩家的pla..蠻普通的..我只是隋便拿來印的

Chen Mars
2016-04-09 11:43:21

顏色我覺的好看啦..

彭士瑋
2016-04-09 11:44:41

David Liao
2016-04-09 11:47:08

要暴力的話40*40有三洋電機暴力扇啊,但是用了晚上就不用睡覺了XD

舒宗淇
2016-04-09 11:52:09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002284918276

看起來好像太笨重了一點..重點是..電壓12V,....24V風扇真心不好找..

彭士瑋
2016-04-09 11:52:25

需要一個又溫柔又暴力的風扇

彭士瑋
2016-04-09 11:52:36

(根本SM)

舒宗淇
2016-04-09 11:54:00

有推薦的24V的60X60風扇嗎?

Chen Mars
2016-04-09 11:59:24

SanAce60WF 9WF0624H7D04 24V 0.12A 60*60*15MM

舒宗淇
2016-04-09 12:05:46

台灣居然沒貨..要得上淘寶..冏

王智立
2016-04-09 12:39:47

求底部散熱出風口的照片。

舒宗淇
2016-04-09 12:43:07

舒宗淇
2016-04-09 12:43:13

Tony Yang
2016-04-09 12:48:03

電流1.0安培,
太爆力了!
這個應該算是軸流式

Wing Hsu
2016-04-09 12:49:05

MARS大 別開玩笑啦...關公面前耍大刀 我就不敢了.
確實風扇最好用的就是SANYO.

王智立
2016-04-09 13:16:03

好物啊!

Johnny Tw
2016-04-09 13:17:25

我現在也是用6010的風扇 廠牌是sunon

Johnny Tw
2016-04-09 13:19:54

感覺比例是大的有點誇張

Chen Mars
2016-04-09 13:19:57

可以直接拉孔位..加過濾網....

Johnson Peng
2016-04-09 13:58:11

從上面拉風管下來,,,,,會不會風大又靜音????

舒宗淇
2016-04-09 14:00:14

還用到兩組...太強了..

舒宗淇
2016-04-09 14:02:06

你是說加固定螺絲孔嗎?..我用自鎖的..螺紋牙也可以用..

Chen Mars
2016-04-09 14:02:38

方便給圖改良嗎..?

彭士瑋
2016-04-09 14:05:09

樓上要來貢獻來畫畫圖了

Tony Yang
2016-04-09 14:10:51

那又要考慮另一個問題……
風管會不會容易斷?

Chen Mars
2016-04-09 14:11:46

我只是想改良成..前扣具..接導風管..不只限制6*6...(6*6 有 風量跟轉速問題...如果是後置..風量夠(壓在2000轉) 但出風量..籍由導管..送到前面扣具上...可能會好一些..然後..12*12 公分或14*14公分扇...再上防塵網...

Johnson Peng
2016-04-09 14:13:05

熱水器的出水不锈鋼彎管, 應該很難斷....

Chen Mars
2016-04-09 14:20:38

我認真說..我絕沒有想要搞這個上去..

Tony Yang
2016-04-09 14:43:42

那個太硬了啦!
有反作用力,
會增加噴頭運動的負擔……
如果是噴頭固定式,
跑台XYZ都會動,
那就可以考慮~

Tony Yang
2016-04-09 15:01:02

大風扇重量一定比原廠重,
假設用相同速度列印時,
當重量變重的時候,
加速度也變慢,
相對的馬達電流會變大,
如果能修正步進馬達的曲線圖,
就更完美了!
當然了,
重量增加後,
慣性變大了!
皮帶受力又變辛苦了!
磨損又加劇,
因為要維持原來的精準度,
可能皮帶張力需要再緊一點,
同時……
X軸整支變重了!
走到最右邊可能會下垂,
所以X軸的滑輪可能也要再逼緊一點~
小弟目前是沒這本事去改機,
只能利用速度,溫度,與圖型之間的關係,
去慢慢克服~

Chen Mars
2016-04-09 15:02:05

電跟位置不打算掛在機器上.....

Johnny Tw
2016-04-09 15:03:53

小7原廠的鐵罩其實也蠻重的

Chen Mars
2016-04-09 15:06:11

機絲準備中

Chen Mars
2016-04-09 15:06:50

電的部分

王智立
2016-04-09 16:10:05

噗....裝浴室這個有扯....ccc

吳水豚
2016-04-09 16:25:57

這顆風扇太強本身會產生震動 , 向量力 .... 以及平衡輪的效果

王榮達
2016-04-09 16:29:26

這對角有到10公分以上

彭士瑋
2016-04-09 17:42:06

王智立
2016-04-09 18:26:58

這個專業....ccc

Tomtom Jiji
2016-04-09 23:08:35

確實鐵罩蠻重的,可秤量一下與加大風扇的重差。tony大的考慮,也是我之前一直在想的,許多大大都將玻纖板換成5mm的玻璃,重量重了許許多多,雖然較沒下垂問題,但加速度、…的問題應該是差很多,卻似乎沒人反應皮帶、成品…有甚問題…,所以……?!。

Tony Yang
2016-04-09 23:13:42

我就是用玻璃,
有差別哦~
你畫一個四方型,
用玻璃纖維板跑一次,
再用5mm玻璃跑一次,
你就馬上能看出,
玻璃因為重,
慣性的關係,
四邊的角,
煞停的頓點,
比玻璃纖維的大很多~

Tomtom Jiji
2016-04-09 23:26:07

嗯,我也是這麼推想,只是沒機會實驗,另也因為覺得玻纖板拆模很好拆,所以就沒想要換玻璃板。

Tomtom Jiji
2016-04-09 23:32:13

另一個深刻體驗是把原廠鐵罩換成urd大的風罩後,我感覺x軸真是開心得不得了…,擠出頭身手矯健貌。

David Liao
2016-04-09 23:43:38

上這顆爆炸吵

Tony Yang
2016-04-09 23:52:34

那是一定要的,
剛剛印,
還在煩惱倒吊要怎麼辦?
怎麼翻都不好印,
不管他了,
就印下去,
果然是倒吊牽絲成功,
這風扇殼真不是蓋的~

Johnson Peng
2016-04-10 11:39:28

7000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