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CR-7/8/10 3D Printer 研究社 造訪社團 » 硬體組裝 保養 調校

原文網址 Urd Shih
2016-03-13 00:21:35

Urd Shih 上傳了 1 個檔案。(轉正平躺版)

CR-7/8 擠出機 - 改
我 ( Urd Shih )以李嘉祥先生設計的擠出機與小7原廠擠出機模型為參考
第一次自行重新繪製的擠出機,不保證100%沒問題
目前個人試用情況良好
請自行判斷是否採用
主要目的:
1. 採用與噴頭使用同規格的M10貫通式快速接頭,以減少備料種類
2. 讓鐵氟龍管貫通到擠出輪前,讓裝線/換線/擠出更順輰,印軟料時回抽和擠出更順利
3. 彈簧預載可調
4. 擠出輪及培林中心線與線材垂直,讓擠出的動作更確實
5. 進料端整段都做喇叭口,裝料/換線更容易
可調預載需自備:
1. M3螺絲12mm以上一支
2. M3螺帽3顆
3. M3墊片一片(可不用)
培林的螺絲建議更換成M4x8 (原廠M4 x 6短了點)
個人建議使用PETG列印,壁厚1.2~1.6mm,以增加可靠性和耐用性

王智立
2016-03-13 00:45:12

全都躺著印嗎?

Urd Shih
2016-03-13 00:50:49

躺著印,麻煩自行旋轉一下

王智立
2016-03-13 00:51:19

收到,感謝。轉好了。要上傳修訂版嗎?

Urd Shih
2016-03-13 00:51:21

因為我的3D程式畫出來XYZ軸方向和3DP定義的不同

Urd Shih
2016-03-13 00:51:35

好的,麻煩您了

王智立
2016-03-13 00:57:12

我對這個也一直很困擾..

Urd Shih
2016-03-13 01:00:37

每次列印時都要以Y軸旋轉-90度
有一陣子是以前基準面為主要參考平面繪製,在轉成等視角時不夠直觀
之後還是以上基準面為主要參考平面畫圖,列印時再轉

王智立
2016-03-13 01:03:32

這真的有點討厭...

Urd Shih
2016-03-13 01:03:59

Urd Shih
2016-03-13 01:04:10

Urd Shih
2016-03-13 01:04:48

Urd Shih
2016-03-13 01:04:53

Urd Shih
2016-03-13 01:06:18

補個照片,不然看檔案說明不夠直覺

Urd Shih
2016-03-13 01:06:41

補個照片,不然看檔案說明不夠直覺

王智立
2016-03-13 01:07:47

正確,這是個好習慣...
不過 FB 的檔案系統,好像看不到先前的留言串

Urd Shih
2016-03-13 01:12:52

FB的檔案處理的不太好
覺得FB根本不希望使用者上傳檔案

Urd Shih
2016-03-13 01:15:02

有,我也會這樣,用組合件去喬角度
但通常是拿來喬原本角度很奇怪的零件
不然單純轉90度的零件,我通常都是直接分割存檔
就丟下去印了 (以Y軸轉-90度差不多是習慣了)

馬小將
2016-03-13 01:15:47

Urd 原來如此~

Urd Shih
2016-03-13 01:17:54

有時候用的參考面是用好幾個角或線去定義出來的
自己畫到後來都忘了是幾度或是根本很難讓那一面貼地

這時,那個零件就會被我丟進組合件,
或開一個新零件,把那個分割出來的東西單獨丟進去,貼齊前基準面之後直接另存STL

Urd Shih
2016-03-13 01:19:58

如果只是轉STL的話,
我都只把要貼底的那一面和前基準面貼合
其它基準面就不管它了
除非要畫相依件,才會把插入件做完全定義

Jainlin Chen
2016-04-05 14:47:30

早上到現在,被軟料搞到抓狂,一直不斷卡在擠出口, 小弟初步判斷,應該是鐵氟龍頭那,這個應該可以解決,列印中,晚點報告狀況

Urd Shih
2016-04-05 14:57:05

印這個應該用不到軟料

王智立
2016-04-05 15:12:35

軟料列印,速度要放很慢很慢。10mm/s ~20mm/s。
可加高溫度來列印。會比較順暢。

Jainlin Chen
2016-04-05 15:44:14

呵 呵 是要先印這個來印軟料

Jainlin Chen
2016-04-05 15:45:59

溫度220 速度20 擠出機卡料,230/15 擠出還是卡,送料時,感覺進快接時會卡卡,拔掉鐵氟龍管,可以順利過快接頭

王智立
2016-04-07 11:30:51

孔徑放大列印公差到 4.2mm 鐵氟龍管可直接貫穿。

ChienMing Liang
2016-04-07 11:57:56

貫穿型,在換料的時候鐵氟龍管也會被拉出
我遇到的,給你參考~

王智立
2016-04-07 11:59:08

是唬... 感謝提醒~~~ ^_^&

Urd Shih
2016-04-07 12:06:37

我原來也是畫貫穿,只是抓的很緊
相對四氟管比較難擠進去 (列印件用個鑽頭通一下可改善一些)
其實四氟管跑不到那裡去,很快就被擋住了

王智立
2016-04-07 12:08:16

收到。兩個都印出來試試看....ccc

Urd Shih
2016-04-07 12:09:22

直接模型改4.2也不錯,省得用鑽頭通它
四氟管頭兩側切尖,插進去就好了

Urd Shih
2016-04-07 12:11:23

仔細想想...退料時, 我還沒遇到四氟管被拉出的情況啊!!

王智立
2016-04-07 12:14:15

其實是 舒宗淇 大大的構想。我只是動動滑鼠,點幾下上傳而已。

Jainlin Chen
2016-04-07 12:16:19

真的 削尖 一方面也避免 干涉到進料齒輪

彭帟絃
2016-04-07 12:57:52

Urd Shih 我也是這麼做的

Jainlin Chen
2016-04-07 13:04:47

Urd Shih 大 ,搖搖版 有意願要 分享嗎?

Urd Shih
2016-04-07 13:37:06

那要晚上回家才能上傳,馬達殼我弄成一體式的,看到模式(X) 模型(O)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更正
之前用手機回,打錯字了

Jainlin Chen
2016-04-07 14:40:51

感謝

Urd Shih
2016-04-07 22:58:00

我今晚被20斤的青梅,3個缸和7公升伏特加妨礙著
一直到現在才有空坐在電腦前,
雖然晚了點,但我還是依約來提供搖椅的檔案了

請注意:
這是""我有沒有想過別人拿到要怎麼裝? 沒有! 因為我只想到我自己""的v0.1 Bata版,
請自行評估有沒有辦法把步進馬達塞進去框架,再決定是否要列印出來
組裝過程需用到很多種長度的M3螺絲,和一顆M4螺絲
請在拆掉自己的擠出機之前,先確認螺絲盒是否能滿足組裝需求

不然在冒然拆下擠出機之後,請不要默默的咒罵我

載點:
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CR8-%E6%93%A0......

Urd Shih
2016-04-07 23:00:25

這是配套零件,X軸的endstop固定座
如果手邊沒有更好的版本,可以參考這個

它需要一支M3x6mm螺絲和方螺帽

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CR-8%20X%E8......

Urd Shih
2016-04-07 23:00:48

這是搖椅的背面

Urd Shih
2016-04-07 23:15:01

如果已經熊熊的印出來,又剛好把擠出機都拆下來了
才發現步進馬達塞不進框架裡,
已經準備開始咒罵我的話.....

麻煩準備一些熱蒸氣(用熱水壺之類的),
"適度的"燻一下馬達框架,稱著PLA軟化可以變形時,
快速塞入馬達,再把框架弄回原來的形狀

注意高溫蒸氣,小心燙傷

Urd Shih
2016-04-07 23:16:47

等我完成正式版時,會另外開一個討論串

王智立
2016-04-07 23:26:29

收到,感謝。

Urd Shih
2016-04-11 12:32:54

Urd Shih
2016-04-11 12:35:14

尺寸回家要再比對過,這個基本上會是正式版

王智立
2016-04-11 12:35:15

很清楚的概念。

王智立
2016-04-11 12:35:19

王智立
2016-04-11 12:55:07

馬達會從左可方缺口放入嗎?

Urd Shih
2016-04-11 13:42:43

會從下方缺口放入

Urd Shih
2016-04-11 14:07:44

去掉擠出機看的比較清楚,
馬達從下方裝入,前端4顆螺絲固定
兩端都有支撐,搖椅軸心與馬達軸心為同心
為閃避進料,下支架為側偏

王智立
2016-04-11 16:25:58


原文網址 Kevin Tang
2016-03-13 00:08:43

為了測試另一部3D列印機臨時畫的圖... 縮成 50%

黃色是在公司印的, 沒支撐..所以有些麵條.. Slic3R 切片, FLUX Delta
灰色是回到家,有改些圖,加了支撐, Cura 切片, CR-7

兩個切片高度都是 0.25, 列印速度都是 40mm

不過其他參數很難一樣,因為 Slic3R 我不熟 XD
CR-7 印出來有些疙瘩,而且真圓度比較差.. 約20條
FLUX 外圓誤差大概 5條...我覺得很準了.

但是我的 CR-7 從3個多月前組裝好就從來沒調整過..
大概有點跑掉了.. 哈


原文網址 羅國賢
2016-03-12 11:39:45

請問一下名位,有人會刷板子嗎???有教學連結嗎??小弟有買了一組新的lcd+主機板,可裝上後可改自動水平跟斷料丶斷電續印可換tmc2100,但大8平台不同要刷,想請問一下刷的方法!!

Johnson Peng
2016-03-12 11:50:21

大老到台南去會客

魏嘉互
2016-03-12 11:51:19

大八固件沒有開放把

ChienMing Liang
2016-03-12 12:05:57

MKS GEN V1.4 在創客買的吧
可以跟客服要

羅國賢
2016-03-12 12:25:10

淘寶

ChienMing Liang
2016-03-12 12:31:22

淘寶的創客基地?

陳小茶
2016-03-12 12:57:40

跟賣家 要資料啊

彭帟絃
2016-03-12 13:23:36

彭帟絃
2016-03-12 13:24:34

不同機器一定要調馬達的參數http://hst.net.tw/bbs/viewthread.php?tid=2918

羅國賢
2016-03-12 15:06:47

賣家只給我改好的韌體壓縮檔跟arduino105的主程式~~~並無教學~~~那我該怎麼做???

彭帟絃
2016-03-13 15:02:40

重刷不會有問題,放心吧

林凡鈞
2016-03-13 16:15:35

遇過同樣問題 你要先找到那個板子的驅動程式 電腦才抓得道喔 然後跟arduino一樣方式刷

吳水豚
2016-06-13 08:58:06

加油

ChienMing Liang
2016-06-13 09:01:00

羅兄搞定了嗎?
我買的是V1.2版,刷入大八韌體可用

羅國賢
2016-06-13 10:14:36

大8嗎??用很久了

羅國賢
2016-06-13 10:15:16

差自動調平

ChienMing Liang
2016-06-13 10:17:26

Mks gen的板子

羅國賢
2016-06-13 10:48:34

板子ok了,我會刷了,謝謝

Johnson Peng
2016-06-13 12:27:15


原文網址 Jainlin Chen
2016-03-11 20:11:18

x皮帶好像調太緊了,斷了

彭士瑋
2016-03-11 20:15:52

本來就是這樣一條,但是你右邊的那個金屬環不見了,可以再另外想方式固定

彭士瑋
2016-03-11 20:17:01

可以穿過洞洞後,齒溝互卡用束帶綁起~

Tony Yang
2016-03-11 20:47:06

用壓接端子壓住

Michael Tang
2016-03-11 21:10:39

用紮線帶扎住就OK了

Jainlin Chen
2016-03-11 22:53:47

確認斷了一節 ...現在輪軸掛不上去了...請問皮帶的齒規是多少? 寬度剛剛量了一下是6mm

彭士瑋
2016-03-11 22:57:36

2mm

Cliff Khew
2016-03-12 10:34:35

2GT 6mm皮带

陳小茶
2016-03-12 13:13:36

請問長度

Jainlin Chen
2016-03-12 13:26:47

目測大概不超過50cm 不過我買1m 白皮帶, 還在面交路上,實際多長要回到家才知道

李嘉祥
2016-03-12 13:27:25

白皮帶建議用冰大的皮帶拉緊器.

陳小茶
2016-03-12 14:22:56

3Q

Jainlin Chen
2016-03-12 21:15:15

更換完成,用掉69CM


原文網址 Urd Shih
2016-03-11 01:57:48

感謝團長!感謝原廠
歐耶~升級四輪平台~
發現大8的皮帶拆不下來,只好剪掉頭,
剛好手邊有白色的皮帶,第一次用,難怪有人特別喜歡這種白皮帶
原來黑色的皮帶我是用剪刀剪的
這條白皮帶非得出動斜口鉗才行

裝熱床,之前把機台的熱床插頭改成T插了,當時沒把裝熱床裝回去是因為新烙鐵還沒回來(現在烙鐵還是沒回來)
.....

反正我現在有熱床可以用了!(啊?)
而且熱床可以上到120度哦!(啊?)

馬小將
2016-03-11 07:23:48

小八不是本來就4輪了嗎!
120度!怎麼用的唉?

Johnson Peng
2016-03-11 07:51:59

好像之前是 3 輪

彭士瑋
2016-03-11 07:52:06

Tony Yang
2016-03-11 07:56:39

熱床升溫時電流很可怕,
如果可以,
可以用另外的電源供應器,
用溫度控制模組,
有PID比例式控制的,
把斜率拉大

Urd Shih
2016-03-11 09:10:36

我的是最早期的,只有三輪
是團長努力的爭取,讓我也能升級成4輪的機會
四輪的平台很穩,3輪在磨損之後會晃

Urd Shih
2016-03-11 09:18:06

前兩張照片,機器右後方有個穿洞洞裝的傢伙 (指)
獨立電源,獨立溫控,現在熱床交給它控制,上限是120度
用DS18B20當溫度探頭,控制慢了些,基本還行

只是...它是12V的,搭配舊版熱床,升溫慢了點 (約60W)
新版熱床還捨不得上場,先讓他在旁邊見習一下

林佑臻
2016-03-11 09:20:21

鋼絲皮帶比較硬,原廠5mm壓克力只有單邊有點弱,建議要換冰大的皮帶條緊件,和我的馬達支撐件。

Urd Shih
2016-03-11 09:22:10

小8的底板是金屬的,應該挺的住
這也點出小7比較不適合用鋼絲皮帶,備料時要注意
(有計畫跟第13團小7,預算下來了)

Urd Shih
2016-03-11 09:23:00

覺得小7當禮物很適合

林佑臻
2016-03-11 09:23:55

我指的是固定惰輪和馬達的地方,壓克力只有單邊。

林佑臻
2016-03-11 09:24:48

還是那個也換成金屬的了? 看不出來

李嘉祥
2016-03-11 09:45:07

如果是金屬就好一些

李嘉祥
2016-03-11 09:46:28

鋼絲皮帶.硬很多.需要更大的力量拉緊..冰大的拉緊設計很適合.

Kevin Lan
2016-03-11 09:52:29

其實PID溫控還是可以用主機板本身的,只是輸出訊號接到Relay,熱床再外接電源用主機板熱床訊號去控制Relay讓外部電源供電給熱床也是可以的。

Urd Shih
2016-03-11 09:59:09

大8那個也是金屬的
好像只有少量沒受力的東西是壓克力件
例如X軸的防護蓋是壓克力的

Urd Shih
2016-03-11 09:59:28

(突然覺得大8很超值)

李嘉祥
2016-03-11 10:00:07

一分錢一分貨啊~

Urd Shih
2016-03-11 10:08:33

在裝之前有想到要裝皮帶調緊件...不過是在拍完第一張照片時才想到 =.=|||
機器是散的...舊皮帶也剪了...只好下次換皮帶時再說了

舒宗淇
2016-03-11 10:09:26

看看原廠到時會不會出一台大8 pro版..規格都升級上來.

林佑臻
2016-03-11 10:13:11

x軸的防護蓋我都不裝的~否則拆x皮帶很卡XD

李嘉祥
2016-03-11 10:14:13

PRO版..價格應該也很PRO.
不過如果升級都是大家所需的地方.也是不錯的選擇.

Urd Shih
2016-03-11 10:14:21

一般作法是像凱大說的這樣,維持用主板控制,加上MOS或relay旁路掉熱床的大電流

Urd Shih
2016-03-11 10:18:47

林佑臻 那個護蓋,我還沒拆,
因為還沒換到X軸的皮帶,還沒起心動念想找它麻煩
再忍忍...

Urd Shih
2016-03-11 10:21:51

舒宗淇 覺得這是不錯的選項耶
像我這種不想花腦筋弄機器的懶人,應該就會考慮Pro版 (除非價格太Pro...)
如果能夠一次到位,收到機器就可以開始爽噴
讚!!!

舒宗淇
2016-03-11 10:30:05

PRO版價格不會太高的話...應該我都會接受..畢竟自己改那些花的成本跟時間也不少了..

Tony Yang
2016-03-11 10:42:06

把原廠的MOS管換大,但是並無法更改PID斜率,加熱速度還是一樣快,更改外接PID的用意是要降低斜率,降低電源供應器的負擔...這個是我想要做的

Johnson Peng
2016-03-11 10:58:38

+111111111111

李嘉祥
2016-03-11 11:02:30

但像我這種喜歡自己動手亂改的..小七就很好...夠便宜~哈

Johnson Peng
2016-03-11 11:36:27

眼花齒搖,,,,PRO 版尺寸若能加大到 45 更好......Good

陳炯煒
2016-03-11 15:10:12

可以買套件嗎?

Kevin Lan
2016-03-11 15:49:56

Tony Yang 如果只是要降低PID斜率減低加熱速度的話。Marlin本身控制面板就能調了,甚至有自動PID校正讓加熱板/噴頭自己跑加熱讀溫度,依照實際情況取得較佳(不是完美,完美要自已微調)的PID參數再存檔。

Kevin Lan
2016-03-11 15:50:56

補充一下,熱床的PID有沒有在Marlin的面板上可調這我沒那麼確定...

李嘉祥
2016-03-11 21:06:47

鋁版*1 V輪*4 螺絲組*4 皮帶*1

Urd Shih
2016-03-11 21:08:34

原來平台上已經有V輪3,螺絲組3

所以只要買V輪1,螺絲組1,偏心套管2和皮帶


原文網址 Bing Kuo
2016-03-10 16:13:34

請問如果要提升 X Y Z軸的精準度跟穩定度
用光軸會比較好ㄇ?

還是跟步進馬達有關ㄋ?

如果CR7 改放大版 可以只換 鋁軸ㄇ?

請高手指導一下~~~謝謝

胡文彧
2016-03-10 16:15:00

滑軌吧

李嘉祥
2016-03-10 16:20:09

皮帶換T螺桿.噴嘴換小孔徑.列印速度放慢.
(最近印不少小物件.所以也有這方面的構想)

彭士瑋
2016-03-10 16:26:05

放慢就很好了

Bing Kuo
2016-03-10 16:33:57

只是想對於 這領域多了解

Bing Kuo
2016-03-10 16:34:24

謝謝~~大家

吳水豚
2016-03-10 16:34:47

穩定度要換結構 , 精準度只要東西都在她該在的位置上~~~~應該都很精準

Bing Kuo
2016-03-10 16:35:31

結構是指?

Denny Ding
2016-03-10 17:10:54

結構的強度也很重要.

Johnson Peng
2016-03-10 17:27:56

雙 Z + 雙 Y + 雙 X,,,,,結構一定很強

林佑臻
2016-03-10 17:28:19

自己玩久了,一直想知道,究竟幾萬元的名牌FDM,品質可以到哪裡XD

李嘉祥
2016-03-10 17:31:18

之前平估也試印過百萬級的FDM.精度確實高.但仍比不過光固化.


原文網址 李嘉祥
2016-03-10 15:05:00

自動皮帶調節器二代..初版已設計完成.
有人想搶先體驗嗎?
(使用小七平台彈簧)(內徑6mm:線徑1mm:圈數6:長度17mm)規格不要差太多應該都可用.

羅國賢
2016-03-10 15:08:16

李大~~這是擠出機的彈簧??

李嘉祥
2016-03-10 15:08:51

平台的..擠出機的太硬.也太長.

李嘉祥
2016-03-10 15:10:06

但是一台小七通常只會多一個平台彈簧......X與Y軸各需要一個彈簧.....(不然就先體驗一軸吧~哈)

羅國賢
2016-03-10 15:10:52

喔~~我就沒辦法式了~~沒那彈簧~~

李嘉祥
2016-03-10 15:11:25

小八有多的平台彈簧嗎?

羅國賢
2016-03-10 15:12:16

就我手頭上只有後來有買擠出機的彈簧而已~~我沒有多的平台彈簧~~

李嘉祥
2016-03-10 15:15:00

那殘念了~...可能得上網買彈簧了~

陳亮宇
2016-03-10 15:36:21

皮帶一般來說會希望它的彈性越差越好,這樣受力的時候才不會抖動。給皮帶加上彈簧的話....
我覺得垂直波紋會變嚴重

陳保威
2016-03-10 15:42:47

需要的應該是螺絲調節器甚至是自鎖槓桿,而不是彈簧沒錯

Urd Shih
2016-03-10 15:43:49

小8平台是預組好的,所以彈簧沒有多
小8有多的備料是噴頭和擠出機的M6快速接頭 (我兩個都用上了)

李嘉祥
2016-03-10 15:46:38

理論上都沒錯喔~.我自己用的心得是不用再管皮帶有沒有變鬆.
大家參考參考囉~

陳昶亦
2016-03-10 18:06:32

請教一下 平台的彈簧是要軟還是硬?我壓克力I3的彈簧變形了 想更換 所以在這問一下 請給個意見謝謝

李嘉祥
2016-03-10 18:16:30

平台彈簧沒研究過耶.基本上應該還是要軟硬適中.
直接上網買給I3用的現品應該就可以了.

Michael Tang
2016-03-11 21:40:38

彈簧沒有大的要求,只要長度和強度夠就行了


原文網址 Urd Shih
2016-03-09 23:17:54

# 風扇罩 # 導風罩 # 噴頭罩
測試結果良好,開放STL下載:
www.thingiverse.com/thing:1492913

彭士瑋
2016-03-09 23:18:24

王智立
2016-03-09 23:48:47

應該是直上沒裝金屬殼。

Urd Shih
2016-03-10 00:14:51

直上,沒裝金屬殼,輕量化
左側兩個鎖點另有它用

王智立
2016-03-10 00:21:06

要吸雷射頭嗎?要不要直接在那上面貼強力磁鐵去吸雷射頭。

王智立
2016-03-10 00:23:08

我還在想要把喉管風扇和噴嘴風扇分開,噴嘴風扇做程式控制。左側再加上磁鐵吸雷射頭。

Urd Shih
2016-03-10 00:31:32

雷射頭入手不知道多久沒上機過,所以我目前暫時沒再考慮要裝上它
要裝的話應該是吸在右邊吧,要用時再來想這個問題
這顆扇是4CM的,還是太大,只吹喉管有點浪費
目前是喉管吹大約佔3~4成左右(估),其餘是吹列印件

Urd Shih
2016-03-10 00:32:30

彭士瑋
2016-03-10 08:30:11

許兆宇
2016-03-10 08:50:46

David Liao
2016-03-10 10:27:54

喉管其實2成就夠惹,我後來的版本只留20%的散熱面積(左右兩側)

Urd Shih
2016-03-10 10:37:21

目前考量到印PETG時,風力會調很弱,
怕喉管過熱堵頭 (前陣子PLA堵到有點怕)
如果情況良好,確實可以適當的再減少喉管風量

李嘉祥
2016-03-10 10:38:14

喉管真的那麼"涼快"喔?.....我一直都怕他過熱說.

David Liao
2016-03-10 10:50:38

我覺得你可以試試看吹噴頭的散熱片左右兩側中間堵住

Urd Shih
2016-03-10 10:51:24

我回去試試看, 中間貼張膠帶應該可以了

Urd Shih
2016-03-10 10:53:59

我是前陣子喉管散熱不足,幾次都是PLA在喉管膨脹卡死,
堵到有點怕

噴頭不拆料是推不動,拉不出
噴嘴拆下,從內側看,噴嘴圓孔都沒塞,
把塞死的四氟管加熱,料推出,再組回去就好了

王智立
2016-03-10 10:54:12

喉管要一直讓它很涼快,不然它吞下去的料很快就會滿出來。

林佑臻
2016-03-10 10:57:50

不同的風扇、不同的風量、不同的設計,還有現在的氣溫..
某些設計風道太小,鰭片自己就擋住一半,當風壓不夠時造成的亂流效果不好。換好風扇,風壓夠的時候根本不用擔心散熱...

David Liao
2016-03-10 10:57:59

其實喉管比大家想像中的涼快耶,哈哈

林佑臻
2016-03-10 11:01:20

原廠鋁殼就是根本不該這樣設計...我都說他是保護殼、避免小朋友碰到

李嘉祥
2016-03-10 11:27:09

防燙用+1

Kevin Lan
2016-03-10 13:49:08

喉管真的有吹到風就可以了。

Urd Shih
2016-03-11 14:06:10

Tony Yang
2016-03-14 21:33:43

請問~是使用原廠的風扇嗎?看起來大小一樣

許兆宇
2016-03-14 21:45:12

可以問一下要怎樣擺比較好印嗎??

林佑臻
2016-03-14 22:06:07

12v 4cm風扇
原廠的爛爛的,有空去電料行或網拍找

Urd Shih
2016-03-14 22:17:17

我剛把它重新轉向了
比較好印的方向如下圖
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CR-8%20%E9%A2......

Urd Shih
2016-03-14 22:18:35

藍色的那一片是"支撐"印完折掉它

許兆宇
2016-03-14 22:20:49

這樣印應該也是要開支撐吧?不然中間的平板會沒辦法成型?

ChienMing Liang
2016-03-14 22:21:30

要下支撐喔
不然螺絲孔的地方會有一點米粉

Urd Shih
2016-03-14 22:23:15

要開支撐,那個部份會另外畫支撐是因為試印了幾次發現
切片在那個位置做的支撐效果差,乾脆自己畫

許兆宇
2016-03-14 22:24:04

謝謝 Urd Shih 的說明及分享^^

Urd Shih
2016-03-15 10:22:30

我又用回(24V)原廠扇了
用這組風管,覺得爛爛的原廠扇突然變得...還行!!

張進安
2016-03-21 07:47:44

請問:這可以用PLA料印嗎?鎖到喉管的散熱鰭片附近,PLA會不會融化?因為手邊只有PLA所以問一下,是否需要去買別的料來印?

王智立
2016-03-21 08:49:40

不用擔心可以用 PLA,開機後風扇全時在運轉幫喉管和導風罩散熱。

Urd Shih
2016-03-21 09:15:31

用PLA就可以了

張進安
2016-03-21 10:08:23

感謝,這樣就放心了!

Tomtom Jiji
2016-03-21 18:36:31

請問這大8可以用嗎?

Urd Shih
2016-03-21 19:01:53

我的機器就是大8,
你的大8應該也可以直上

Tomtom Jiji
2016-03-21 20:09:59

感謝!!

Tomtom Jiji
2016-03-21 23:04:20

鎖散熱鰭片的螺絲會不夠長耶…。把原來螺絲上的圈圈拿掉也不是很夠…

Urd Shih
2016-03-22 00:00:33

我的夠長耶,不夠長的謝那只能另外備料了

Tomtom Jiji
2016-03-22 06:36:36

Urd Shih 是啊,一定要想辦法找找看。之前風扇吹法的設計好像是在吹保溫棉,有些怪,不過印起來好像也還不錯。換成您設計的吹法,變得有針對重點吹,可跨橋的長度應會變得長多了?!不知道噴咀的溫度是否需調高幾度…。

Urd Shih
2016-03-22 09:05:44

你可以找找社團的檔案庫裡,有一個CR7的風罩,我記得好像是李嘉祥設計的
或是拔其中兩顆風扇的固定螺絲來鎖

Urd Shih
2016-03-22 09:06:56

噴嘴的溫度不用特意調高
架橋沒特別去測試

許兆宇
2016-03-23 13:52:42

隔了好久,終於裝上去了!

John Lee
2016-03-23 21:42:09

裝上去後,
列印品質有所提升。
謝謝分享

Wei-Yi Chen
2016-03-24 21:36:13

話說裝超久...不過品質真的有提升~感謝大大

Kuo-Hsin Huang
2016-03-25 13:50:03

兩台都裝上去了^^速度可加快了~

Johnson Peng
2016-03-26 05:54:45

填充 : 100% ?

Urd Shih
2016-03-26 12:15:22

我用slic3r自動填成100%
這個很薄,填成100%也還好啦

Johnson Peng
2016-03-26 12:15:30

請問, 100% 填充, 還需要設壁厚嗎?

Urd Shih
2016-03-26 12:16:35

要,因為填充和壁厚的列印方向不同

Tony Yang
2016-03-29 20:58:42

跪求~
小弟照圖檔印了一個,
在裝上去之前,
想請問版上的神人,
誰有圖檔,
比較能測試改善前,
與改善後的,
例如跨張的架橋,
或是拉很遠~
圖檔不要太大,
裸女是……可以印證,
只是每次都要印到ㄋㄟㄋㄟ那邊

王智立
2016-03-29 23:20:51

Tony Yang
2016-03-31 18:02:20

感謝版大無私的分享,
自從開外掛後,
愛怎麼倒吊都可以,
都75度了也不用開支撐,
橫向拉絲直挺挺~
棒呆了~~~
版大愛你喔!!

Urd Shih
2016-03-31 18:49:19

@@ 有沒有那麼誇張?!
確定不是蜘蛛人附身?

李嘉祥
2016-03-31 18:58:10

可能有掛制冷片.吹冰的風~

Urd Shih
2016-03-31 19:12:22

那個致冷模組我還真的有考慮過....

林昀儒
2016-04-09 20:20:04

請問這個小7可以用嗎?
裝上去會不會溶掉? 因為原本加熱鋁塊上的隔熱膠帶脫落了, 請問哪邊可以買到? 或是可用鐵氟龍膠帶代替嗎?
謝謝!

王智立
2016-04-09 20:25:22

去電子材料行買防焊膠帶。

http://m.ruten.com.tw/search/search.php......

林昀儒
2016-04-09 20:27:10

ok 感謝!

王智立
2016-04-09 20:30:30

Urd Shih
2016-04-18 17:41:53

每次看到這篇文浮出來,就覺得大家都好厲害!

我上次要找這一篇文更新下載連結,
滑鼠滑到都地上去還沒滑到
(其實也才一個月而已)

Tony Yang
2016-04-18 18:04:15

好文就會一直浮出來


原文網址 Chin-Hui Huang
2016-03-09 20:28:52

請問各位團員,我昨天印這個壺鈴,結果發生這樣情況。圈起來的地方結構不紮實,一折就斷,我填充度設定35%。最後以噴頭堵住收場。有人排除過這樣的情況嗎?

趙志瑋
2016-03-09 20:37:17

看看是不是擠出不順,因為出料不順的原因很多種

陳昶亦
2016-03-09 20:42:24

我的i3 遇過是散熱不好,導致料在喉管端膨脹,出料不順,最後卡住端料,空噴!

Shih Yu Ze
2016-03-09 20:44:50

不夠熱?

Chin-Hui Huang
2016-03-09 20:47:03

我是設定200度

Shih Yu Ze
2016-03-09 21:00:56

Chin-Hui Huang 設定210看看感覺不夠黏

王智立
2016-03-09 23:52:03

感覺同 Shih Yu Ze 大一樣。溫度不夠。列印速度太快也是主要問題。

列印速度放慢到 40~50 mm/s 噴嘴溫度上 210 。再試試。

速度太快也會造成線材加熱不足,因 而擠出不順回堵噴嘴。

H.s. Lu
2016-03-10 00:14:27

是不是材料打結了

Kevin Lan
2016-03-10 08:44:30

哪家的線材? 買多少錢?
賣家有沒有提供參考溫度?
沒用過的3D印表機線材, 買回來最好做一下最佳溫度測試.

Lucky To Go
2016-03-10 09:04:30

這得看物件大小,有没有使用支撑和作業速度。每個人多多少少會碰上,很正常。多研究就會找出問题


原文網址 李嘉祥
2016-03-09 17:44:09

有朋友可以幫忙量一下.小七與大八使用的平台彈簧規格是否相同嗎?
感謝~
(露天似乎找不到小七的平台彈簧)

林佑臻
2016-03-09 17:46:13

小七的彈簧很硬

李嘉祥
2016-03-09 17:47:27

我需要一個大家容易取得的彈簧規格.硬一點好~也不要太長.

舒宗淇
2016-03-09 18:03:06

我突然想到,可以叫廠商幫忙打樣,尺寸還可任意自訂,只是這種需求量很多嗎?

李嘉祥
2016-03-09 18:07:37

一台機器要2~4顆.需求量來說...不大.
能有現成的是最好.

Urd Shih
2016-03-09 18:26:49

我有很硬的彈簧,長約30cm要自己剪

李嘉祥
2016-03-09 18:35:07

主要是要設計新的皮帶自動調節輪用的.想說以大家容易取得的彈簧為主.免的因為無法取得適合的彈簧而用不了.
我以小七的平台彈簧(多一顆而以)上露天找..找不到一樣的.都是別台用的居多.

彭士瑋
2016-03-09 18:36:49

這家好多

李嘉祥
2016-03-09 18:49:13

這不錯~

陳政昇
2016-03-09 18:53:29

直接去彈簧店挑
可以零售
老闆不錯

陳政廷
2016-03-09 19:02:18

昨天才經過!

Michael Tang
2016-03-11 21:44:13

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