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CR-7/8/10 3D Printer 研究社 造訪社團 » 硬體組裝 保養 調校

原文網址 台南大鋒
2015-11-11 11:28:32

# 新手 # 小七
印 2cm 方塊和圓柱 ,牽絲越來越多 ,後來就在空中印了…請教可以從那幾個方面調整 ?

ChienMing Liang
2015-11-11 11:31:58

把你的參數貼上來看看

李嘉祥
2015-11-11 11:32:34

喉管風扇沒轉?

台南大鋒
2015-11-11 11:33:49

台南大鋒
2015-11-11 11:34:06

彭士瑋
2015-11-11 11:34:11

擠出的地方順嗎?

台南大鋒
2015-11-11 11:34:31

吳茂彰
2015-11-11 11:38:36

我之前flow 設100也會這樣 設90~95左右都正常

Ally Yao
2015-11-11 11:44:26

在印時,機器有沒有那些異常聲音呢?

Ally Yao
2015-11-11 11:45:00

感覺是中途出料不順.

台南大鋒
2015-11-11 14:53:54

果然是進料出問題了。整個滑下去,沒卡到pla線材 。

台南大鋒
2015-11-11 14:54:10

李嘉祥
2015-11-11 15:02:49

皮帶鬆緊調整.同步齒輪檢查有無鬆脫.
3軸是否夠垂直.

楊仁智
2015-11-11 20:39:31

覺得像擠料卡住,空噴造成


原文網址 林火旺
2015-11-11 10:21:51

有個問題問ㄧ下皮帶安裝是否ㄧ定要穿過管子,這樣裝如果步進馬達在走的時候不是會摩擦到會卡卡的

林佑臻
2015-11-11 10:25:26

我有把馬達下降一點,(藉由調整兩顆螺絲的位置),讓上下皮帶都不會刮到鋁擠。那個高度有點難抓

李嘉祥
2015-11-11 10:40:38

結構設計關係.皮帶一定要穿過鋁擠.
裝好皮帶後.一定要來回移動測試.不要讓皮帶與鋁擠有任何磨擦.

林火旺
2015-11-11 12:53:50

因為那個鋁擠有點利我想應該很容易刮斷皮帶,,我打算鋁擠銳角貼膠帶應該可以用久一點

嗑清冰
2015-11-11 22:43:01

你的Y軸馬達可以再往外移(不然y軸的可印空間會縮水),鎖定螺絲時盡量將馬達下壓後再固定,同時注意另一端隋輪的安裝位置也要配合。

Jacky Lin
2015-11-12 21:31:10


原文網址 Joe Hou
2015-11-10 06:51:26

新手提問~請多指教!
原本無法黏在平台,經過校正後可以了…但怎麼會變這樣…還須要調什麼參數??

Che Hung Wang
2015-11-10 07:05:22

出料不順,原因很多。可以搜尋一下過去的討論,或是站在機器前面觀察一下發生了什麼事,有沒有發出什麼聲音。

陳志瑋
2015-11-10 07:22:42

你的設定 diameter 錯了 要改成1.75 改好再試試 要ㄧ項ㄧ項排除

楊仁智
2015-11-10 07:57:49

線徑設錯了,1.75

Joe Hou
2015-11-10 08:24:29

感謝啦~竟然漏掉這麼重要的參數!

Joe Hou
2015-11-10 08:27:16

謝謝!還沒入手前有study~但真正印的時候就忘光了~努力趴文!

Joe Hou
2015-11-10 08:30:18

感覺指導!太急的想要看到第一個成果了~參數直接用default值.XD

Joe Hou
2015-11-10 08:30:59

謝謝~try it

陳志瑋
2015-11-10 09:13:15

就有看到 懂得就幫忙 太難的就要請教版上的大師們了

Kevin Lan
2015-11-10 09:57:08

另外,哪一家的列印線材?為何使用220度?
看起來不像PLA的溫度,也不像ABS的溫度。
列印溫度不是愈高愈好,有一個最佳值。
除非原本列印線材就標示需要220度,否則最好查清楚再設定。

Joe Hou
2015-11-10 11:13:13

嗯~ 好像也設錯了...... Xd

Joe Hou
2015-11-11 08:45:04

經過調整後,終於有點樣子了…但答應小孩要印兩隻貓…卻因為列印範圍沒設好,其中一隻被壓扁了…

Ally Yao
2015-11-11 09:45:43

那隻扁的...很有卡通效果. 哈哈哈..好好玩

Joe Hou
2015-11-11 09:48:11

很妙~它會把列印範圍外的壓扁...而不是印其中一部份!!

李嘉祥
2015-11-11 10:09:17

感覺出料還是不足.如果設定都對了.就得想想有沒有輕微堵頭的可能性了.(或是擠出馬達沒所緊?)

Kevin Lan
2015-11-11 10:14:10

上次看到這個是有人線徑設錯了,確定過線徑了嗎?

彭士瑋
2015-11-11 10:51:55

出料再確認一下~

Joe Hou
2015-11-11 11:40:46

上次線徑設錯, 這次已改成1.75, PLA溫度200.
我再確定一下是否有堵頭 or 擠出馬達的問題~ 謝啦!!

Kevin Lan
2015-11-11 12:28:44

把擠出機那邊拍一張大圖(把線材裝上去的情況)。可能有什麼地方裝錯?

Joe Hou
2015-11-11 12:32:42

OK,回家補一張照片!!


原文網址 Ally Yao
2015-11-09 17:05:02

分享:

一個平台, 一次給你6個簡單又實用的建模工具 ! (大驚!!!!!!)

- 全部可以直接導出STL檔-


原文網址 Jackson Li
2015-11-09 15:12:48

V6.2 版 導風罩,注意若使用此風罩,需改用中高風量的風扇。因為把V4版散熱喉管的風量,再一半分給材料吹冷用。若裝原廠風扇可能,散熱喉管散熱不足而睹料。另一方面,加入環形散熱設計。

林佑臻
2015-11-09 15:37:42

Cr7噴嘴空間很難利用,大大你風口高度留多少啊?

Jackson Li
2015-11-09 16:04:47

設計時,留3.3mm的間隙高度。

羅國賢
2015-11-09 19:34:18

請問一下,各位有用那款風扇呢???有誰能說一下那邊可以買???

蘇恆誠
2015-11-09 19:59:16

好棒!
整個結構花了很多心思,雖然新發就有建議是個不上道的行為。
但私以為 Jackson Li 是位務實的大人物,所以就大膽直言了。
下方環形風道出口極小,為了維持風壓,建議改成渦輪式風扇。環形吹口部分,上方比下方長2mm,這樣會自然形成斜向下吹,減少直吹擠出頭。

Jackson Li
2015-11-09 23:02:46

蘇大言過了,我只是不起眼的小人物啦。您的建議我收下了,有空再改一版斜下吹的。

Kevin Lan
2015-11-10 10:05:59

大大好久沒出現了,一出手就是新作!
我家有很多風扇(泣)可以來好好試一試~

David Liao
2015-11-16 09:26:56

我覺得堅持要做環形的話噴嘴高度只能做超扁的,可能要放棄把噴嘴伸到噴頭邊邊改成從鋁塊旁邊吹進去噴嘴的高度才可能做高一點,是說這版要是用空壓機下去吹應該很厲害,有人想試試看嗎XD

Kevin Lan
2015-11-16 10:00:29

其實環型風罩用渦輪扇這種的來吹,風壓應該就夠大了。
覺得像ATOM 2.0那種散熱方式也不錯,用兩個薄扇來吹。
或是把風罩設計成那樣也不錯。(圖片來源:ATOM 3D印表機官網)


原文網址 Kevin Lan
2015-11-08 20:42:07

靜音版小七測試中...

主機板 AZSMZ mini (32位元, smoothieware相容)+LCD模組 購自Aliexpress (淘寶的海外版) 81.42 usd
(非必要, 任何一塊可以外接步進馬達驅動模組的3D印表機主控板都可以, 200RMB以內就有)

步進馬達驅動 TMC2100 Siltentstepper *4 每顆49RMB+30RMB順豐運費共226rmb 購自淘寶
(其實我覺得只要X軸Y軸兩顆就好了, Z軸跟擠料反而用一般的步進馬達驅動就好)

電源, 配線是另外買的, 沒刻意去算多少錢.

以上價格都含運費, 之後會把資料整理起來先往hackpad放.


原文網址 王雅欽
2015-11-08 19:36:25

團長請問你們家的pal黑色的線材是不有問,印了一天剛剛去逛夜市回來噴頭塞住了

彭士瑋
2015-11-08 19:37:31

彭士瑋
2015-11-08 19:37:54

你手推推得出來嗎

登財黃
2015-11-08 20:14:20

大多黑色綫材大都會加二㳄料,最好別用。

趙志瑋
2015-11-08 22:46:06

借串問一下,那透明白也是二次料嗎?


原文網址 魏嘉互
2015-11-08 16:26:34

今天在家 修改一下 小7變四輪的平台


原文網址 Urd Shih
2015-11-08 03:51:17

對付音樂吊鈴吃電怪的最佳解法:
就是直接餵給它發電廠

黑色那一顆是DC-DC降壓模塊
現在是半夜3:30,這張照片有腦包...一顆假電池放反了,難怪按了半天沒聲音

AA假電池,搭配扁圓頭M3螺絲
載點:
https://drive.google.com/open…


原文網址 楊仁智
2015-11-07 22:34:34

有闗小七擠出機構部份, 如果擠出馬達將它從X軸上分離, 獨立固定在Z軸的最上方, 這樣的改法OK嗎?會這樣改第1:減少Z馬達負擔 第2:將Z軸改T螺或M6時, 入料會被干涉到, 所以直接將擠出機構移走

林佑臻
2015-11-07 22:56:34

我也思考過這個方向,改成真正遠端。如果你摸幾出碼達,會發現他本身也是會震動的。

Che Hung Wang
2015-11-07 22:58:47

這麼做的話,鐵氟龍線要怎麼留呢?

楊仁智
2015-11-07 23:01:11

用最大`Z長加XY長去留, 但我怕在Z極限時, 管子會被擠壓造成出料不順

楊聖德
2015-11-08 08:48:54

等待成功跟進.

張自豪
2015-11-08 09:15:58

很讚的議題值得好好的想一下如何修改

登財黃
2015-11-08 12:22:10

重力對蜾桿影響很大對於細微精度的要求髙是必須考慮的,用心恩考改良,就是創新一點一滴的完成,加油啊!

Kevin Lan
2015-11-08 14:23:45

其它遠端送料機種也都是把擠料機構獨立放的啊.
之前看到另一個國外跟小七雷同的設計, 也是把擠料機構放在另一邊. 不過料管愈長, 阻力愈大, 擠料馬達大概要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