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林佑臻 2015-11-03 00:08:45
插座型電表實測CR-7的功耗,給大家參考: 常溫待機:5W 加溫中:40W 200度恆溫:20W 200度列印:35W 可以自己推算下電流。也可以算一下電費XD ps.我有換風扇
Urd Shih 2015-11-03 00:22:54
以沒開熱床來說,CR-7這電源確實是高配了 換算12V消耗電源 (無視轉換耗損) 待機: 0.42A 加溫中: 3.33A 200度恆溫: 1.67A 200度列印:3A
林佑臻 2015-11-03 00:32:44
以耗能來說,40瓦約等於日光燈,5瓦大約等於usb充手機。
Urd Shih 2015-11-03 00:42:50
桌機拿來開FB打P聊天的耗能都比3DP高N倍了
舒宗淇 2015-11-03 10:34:11
沒錯..家中最耗電的就是桌機,一開機就是150w以上了,玩遊戲掛BT耗電更兇.
林佑臻 2015-11-03 10:43:21
暫時離開的話,關螢幕有幫助 (阿 當然我雙螢幕影響也較大)
李嘉祥 2015-11-03 11:02:59
桌機改成NB...應該省電一些~(那打GAME怎麼辦啦!...哈)
舒宗淇 2015-11-03 11:06:27
用筆電比桌機省電一半以上,只是效能跟價格還是有差,兩個24吋雙營幕用慣了..就回不去筆電小營幕了..冏.
Urd Shih 2015-11-03 12:42:55
我的是AIO,電源供應器頂天也只有180w 台灣公升機和AIO配備到位的好少, 前陣子腦筋動到陸製的無風扇工業電腦上了 (公升機,4代i7 + 8~16G Ram,雙HDD……)
李嘉祥 2015-11-03 13:07:54
我目前是C槽必換SSD.不管桌機還是筆電.
Che Hung Wang 2015-11-04 06:40:13
SSD的確早就是基本配備
黃鈺盛 2015-11-04 11:16:29
SSD用過就回不去了~
李嘉祥 2015-11-04 11:17:55
今天PC家有480G的特價.低於4000了~
Allen Hsu 2015-11-04 11:24:00
是真的很殺,不過重要資料,不敢放在小牌SSD:(
李嘉祥 2015-11-04 11:32:14
重要資料會多COPY幾份.放不同裝置裡~
李嘉祥 2015-11-04 11:35:35
其實相較於軟體與資料...這些網路都可能找的到. 更重要的是家庭的數位照片.沒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切身之痛)
Che Hung Wang 2015-11-04 13:36:09
SSD當系統碟,資料還是用硬碟,然後再搭配NAS,就很穩了。
Kevin Lan 2015-11-04 14:28:02
硬碟現在沒有可靠的,要多備份。
李嘉祥 2015-11-04 14:29:36
善用RAID 1...雖然有點浪費空間.
Che Hung Wang 2015-11-04 14:47:24
就是因為硬碟沒有可靠的,所以才要用NAS啊。
林佑臻 2015-11-04 14:53:32
我在想要不要把我NAS丟到別的地方當異地備份,放在同個屋簷下,如果失火的話就玉石俱焚了 (等等 這樓蓋到哪裡去了阿
李嘉祥 2015-11-04 15:00:26
目前用過的NAS.卡在網路寫入速度. 不知道是機器CPU不夠強還是網路本身速度不夠.
David Liao 2015-11-04 15:09:59
桌機要省電用這台啊XD3W
林佑臻 2015-11-04 15:10:18
家用的switch只有100M 100/8=12MB 我買了一個gigabyte switch,理論值而言1000M=125MB/s,就滿猛的
Urd Shih 2015-11-04 15:10:47
跟我家的MOD長的好像
Che Hung Wang 2015-11-04 15:11:27
不同的NAS寫入速度還是有差,建議買S家的。
David Liao 2015-11-04 15:12:14
安卓win10雙系統,我拿來上網掛網路遊戲用的XD
Che Hung Wang 2015-11-04 15:12:34
要做到異地備份也可以,但就要放在別人家了。
李嘉祥 2015-11-04 15:15:25
個人雲.
李嘉祥 2015-11-04 15:16:41
這....能玩D3嗎?
Che Hung Wang 2015-11-04 15:17:10
我家有三台NAS,各司其職,真的不錯用。哈。
David Liao 2015-11-04 15:25:14
玩網頁遊戲就不錯啦
Urd Shih 2015-11-04 15:25:58
我有一台小平板,Win10, but是32bit的 切片可以,裝SW不行,受到32bit UEFI的限制 根本求生(win7 32bit)不得,求死不能(win10 64bit).... 之前用拿去當電視的訊源 win8/10實在太難用了...還是退回來刷刷FB就好
David Liao 2015-11-04 15:39:33
Synology+1
李嘉祥 2015-11-04 15:42:38
我也有一台華碩的手寫平版.記得是WIN8的. 會買它主要是衝著可單機使用的正版OFFICE. 但是真得不方便用.銀幕小.無法長時間操作.
Urd Shih 2015-11-04 15:49:15
我那台是大陸機,衝著內建正版win8買的, but...win8和win10的中文輸入法都很爛, 中輸我打倉頡的, win8/10的倉頡輸入法只有讓我罵suXk的份 只要能合法降版win7或是灌謎版win7, 我應該不會想去用win10 工作以外的情況,我不想碰MSoffice...
李嘉祥 2015-11-04 16:19:24
現在連學生交作業都要用OFFICE...真是有夠機車~
Urd Shih 2015-11-04 16:23:34
李嘉祥 這只能說明...教授不怕office系列病毒攻擊 一種是不怕死,一種是不知死 交換用的檔案格式,能不要用這種白痴帶版本限制的東西最好不要用...根本是找麻煩
原文網址 舒宗淇 2015-11-02 15:21:26
請問一下Simplify軟体,那個地方可以調整底部支撐架的那面參數.可以像上面是交叉舖面的,每次拆除支撐後,覺得有點醜,己經比cura好很多了..
舒宗淇 2015-11-02 15:32:54
請問一下Simplify軟体,那個地方可以調整底部支撐架的那面參數.可以像上面是交叉舖面的,每次拆除支撐後,覺得有點醜,己經比cura好很多了....重新貼上..這樣有看到問題嗎?
Urd Shih 2015-11-02 15:35:26
我點進去看了第二張照片才看到你的問題 但我沒用這軟體,沒辦法回答 但是被支撐或是貼Raft那一面醜...不用太意外 這支撐面算不錯了
李嘉祥 2015-11-02 15:35:29
已經算不錯了.CURA的話.通常還會有間隙
舒宗淇 2015-11-02 15:46:28
舒宗淇 2015-11-02 15:46:38
李嘉祥 2015-11-02 15:49:14
UP的支撐面很漂亮耶..
李嘉祥 2015-11-02 15:50:09
看看填充方式(圖案)有沒有選項可改.
舒宗淇 2015-11-02 15:53:17
目前只會調填充率,其它的看不懂是調什麼的.
李嘉祥 2015-11-02 16:12:52
可能要調完後.檢查切片的變化了~
舒宗淇 2015-11-02 16:14:53
李嘉祥 ok..提醒了我...軟体可以模擬路徑,這功能不錯用..來亂改參數模擬看看..
Urd Shih 2015-11-02 17:50:28
看起來底部(被支撐)的部份,Simplify有留gap,檢查一下Support的設定 UP的,我推測在印底部(被支撐)面時,溫度有壓低一點,讓那個表面與支撐的接合性比較差... (是說噴頭溫度有升降那麼快嗎...)
Kevin Lan 2015-11-02 18:01:04
不是填充圖案的問題,看來像是出料量調整的問題? 因為Simplify印出來的,看起來底部線寬不太夠。 Simplify+CR8封頂的出料量也不是很夠,建議先弄一些測試的東西出來測看看Simplify的參數動哪邊會影響到什麼。
Kevin Lan 2015-11-02 22:06:42
先檢查紅圈圈起來的地方這邊是不是1.0吧... 預設值是0.9(不要問我為什麼)
魏嘉互 2015-11-03 01:09:45
請問一下可以要一下設定檔嗎?
舒宗淇 2015-11-03 09:02:23
昨晚太累了..提早去睡了..今天繼續測試
舒宗淇 2015-11-03 09:03:41
你是要Kevin Lan大的設定檔吧..我的話還在亂調當中..哈
魏嘉互 2015-11-03 09:10:17
我在印時不會動也
原文網址 黃正誼 2015-11-02 14:30:33
請問,我的擠出馬達在擠料的時候會發生卡卡的聲音,還會倒轉一下,但還是會把料給擠出來可以列印。請問有人遇上這樣的問題嗎?
林佑臻 2015-11-02 14:33:29
出料不順 原因很多種
李嘉祥 2015-11-02 14:38:27
如果印高之後就不會....通常是因為噴嘴與平台過近.
Boching Chiou 2015-11-02 14:49:27
看起來就是出料不順,我之前也是這樣,是可以印,但其實出料比應有的少,然後越來越嚴重,最後就印出很像海綿的東西,看起來完整列印,但是手一扳就斷掉,最後就只好清噴頭了
ChienMing Liang 2015-11-02 15:01:20
噴嘴與平台過近+1
舒宗淇 2015-11-02 15:05:48
看你這情形應該是噴頭堵住感覺.因為己經印了好幾層了.進料速度也不快.
黃正誼 2015-11-02 15:08:15
謝謝,我會往噴嘴與平台太近先去調整看看,因為印高之後的確有比較正常,很多物件最後也都可以印出來.....
原文網址 Jacky Lin 2015-11-02 11:38:13
Y軸(平台)皮帶固定器
Jacky Lin 2015-11-02 12:06:01
安裝方式是把皮帶從平台下方穿上去,再按照照片的方向穿過固定器的小孔。然後將皮帶回折穿進小孔,用皮帶的齒互相咬住的方式就可以固定。
Jacky Lin 2015-11-02 12:06:05
鬆緊度除了回折前拉緊之外,最好配合 嗑清冰的『Y軸皮帶調整及軸承固定器』再拉緊一次。
Jacky Lin 2015-11-02 12:19:44
固定器可以在Y軸極限位保持皮帶水平!
原文網址 Jacky Lin 2015-11-02 11:31:00
Y軸(印台)皮帶固定器~ Y軸(印台)的皮帶固定位置跟鋁擠型有高度上的落差,所以列印時會造成皮帶的鬆緊度不均勻。這個固定器既可以拿來固定皮帶,也可以把皮帶固定成與鋁擠型保持水平的位置,避免列印時因為皮帶固定角度造成鬆緊度不均勻的問題。
Jacky Lin 2015-11-02 11:38:52
檔案在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R7.3Dprinter/1715047682059510/
Jacky Lin 2015-11-02 11:51:02
記得要配合 嗑清冰 的 Y軸皮帶調整及軸承固定器 一起服用!
Kevin Lan 2015-11-02 12:27:03
對!就是這道光!之前一直想設計一個這樣的東西! 我認為這是這種架構設計的問題之一。 皮帶沒有跟鋁擠保時水平,所以在平台移到兩端會有一個垂直的力量。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平台明明三點都調平了,但移到中間卻是凹進去或凸出來的原因之一。
Jacky Lin 2015-11-02 12:28:50
X軸沒有這個問題,只有Y軸。加上這個印大物件的精密度可以提高很多。
Jacky Lin 2015-11-02 12:34:20
原廠想使用記得付費哦(送兩台小7也可以)~
Kevin Lan 2015-11-02 12:48:40
原廠有人在看啦~ 只是到底要不要花心思去改善,可能有他們自己的想法,我們玩我們自己的就好了(茶)不過至少小七原廠不會剽竊我們的心血,真要用也會來接洽的。 大陸3D印表機廠商未經同意直接使用網友(還大陸的網友)改良設計在他們的商品上還號稱是他們獨家設計的並不少。但小七原廠他們這方面算是老老實實。 至少這個OpenBuilds架構的懸臂式3D印表機在淘寶目前是他們獨大,我是覺得如果他們有心改良的話,可以吃掉很多入門機的市場(例如CR-8吃掉一些i3的市場)。
Jacky Lin 2015-11-02 12:55:09
佛心的廠商~!
ChienMing Liang 2015-11-03 08:35:10
大大的印件可以配合這個喔~ 修改一半來用~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29640
Kuo-Hsin Huang 2015-11-03 20:46:09
這個好哇!
原文網址 Alex Chen 2015-11-01 15:43:47
清心M8 雙噴頭+雷射雕刻 有人知道嗎? 價格好像有點驚人 應該沒有詐吧 @@
Kevin Lan 2015-11-02 12:35:33
應該是沒有詐吧? i3雙嘴頭在淘寶好像差不多就這個價? M8說穿了就是一台改良型i3,i3該有的問題我想不知道他們改善了多少?但如果想買改良型i3的話,這台M8是可以考慮,台灣我看過幾乎差不多的改良型i3套件,價格是M8的一倍以上多蠻多的... 另外這賣家說i3架構比UM好,我持保留態度就是了。 除了林董那台換了新噴嘴的變態用料i3之外,我自己是很少看過i3印東西沒有Z軸水波紋的...
林家禾 2015-11-02 13:35:44
除非你的產品需要雙色共存於同一件,不然個人覺得沒啥意義! 而水波紋說實在的只是慣性跟機構穩定性造成的,要消除就要看你本身機構的極限去搭配你加減算跟整體的速度來調整,另外一提皮帶的緊度和每一軸的平行度可能還是需要稍微注意! M8是哪一台?價位落在哪?
Kevin Lan 2015-11-02 14:21:20
M8是淘寶的廠商的型號,基本上就是改良式i3。 價位的話雙噴嘴帶雷刻是2000RMB,價格算有競爭力啦~
Kevin Lan 2015-11-02 14:32:56
其實我對他們家CoreXY比較有興趣,噴嘴支撐是用鋁擠滑輪,而不是用光軸跟軸承。不過近期再買3D印表機我應該會被剁手... 改天偷偷買零件自己組就好了。 OpenBuilds網站也有幾台CoreXY可以參考的樣子。
Kevin Lan 2015-11-02 14:33:40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
Alex Chen 2015-11-02 15:14:10
感謝~ Kevin兄實在是太熱心了!! 我來敗這台看看, 到時再跟大家報告情況
Kevin Lan 2015-11-02 15:23:46
其實我忘了說,這東西不買回來試是不知道的... 如果沒有雙噴頭的需求,同樣列印大小,同樣熱床,這台的價錢跟CR-8差不多,我會偏向選CR-8
Urd Shih 2015-11-02 15:28:50
雙色其實對我沒有誘因,雙料比較有誘因 XD 看是搭HIPS做可溶支撐 還是搭配軟料模擬二次射出的產品 不常畫這種東西的話就沒很想要了
林家禾 2015-11-02 15:53:30
Core xy我自從知道它的圓無法列印真圓我就退場了! 因為它xy皮帶是硬拉的!
Alex Chen 2015-11-02 16:06:15
我有看評價, 應該是還好, 不過有一兩個說買回來十幾天後就完全不能動的 XD 有點擔心 XDD
Kevin Lan 2015-11-02 16:38:50
是哦?!我有空來研究一下...
林佑臻 2015-11-02 16:42:58
請教"硬拉的"是什麼意思???
Kevin Lan 2015-11-02 16:45:34
CoreXY的話,跟Hbot一樣有皮帶太長感覺會有潛在性的問題? 印不出真圓這個有看到國外有人在討論,不過沒時間去仔細點看...
林家禾 2015-11-02 17:04:27
你去思考一下xy為何可以同動,仔細想想它的作動。 它不會圓的原因就是皮帶在同動啟動時兩顆馬達是反方向同時轉動然而皮帶此時的張力會超出它的臨界值此時就會有位移產生,直到噴頭模組的拉力大於靜摩擦力後開始移動那時才回復到原先的張力!
李嘉祥 2015-11-02 17:23:28
皮帶有韌性.速度越快的來回.影響越明顯. 要精準.就以T型螺桿直驅吧.
林家禾 2015-11-02 17:27:24
直驅就失去味道了,所以我才說聽到這個不圓我就投降了!
原文網址 Urd Shih 2015-11-01 02:34:46
側風罩做快拆式的還是有點好處... (左下角白色那個,就是快拆式的側風罩)
因為 Neo Wang 起了個頭,我就順手做了它
原文網址 羅國賢 2015-10-31 23:24:09
一樣的手機坐,跟早上的時間,現在還沒當機,明顯速度慢40%,持續列印中!!要拿電風扇來撐了,有人知道有小電扇插110V的嗎???夠強又風大的!!
羅國賢 2015-10-31 23:35:21
感謝~~~不過那麼大顆的話~~~會不會使加熱床不熱了~~~小弟是想會不會買個筆電散熱座放在主機下方吹~~~比較好點~~~但就不知道夠不夠涼~~~~
羅國賢 2015-10-31 23:39:36
是想說不知道有沒那位大大~~有人有裝~~應該是主機板跟步進馬達太熱~~~要吹的地方要分三部份~~~
Che Hung Wang 2015-11-01 00:00:43
ABS?
羅國賢 2015-11-01 00:02:12
應該不是吧~~~這次團購小8送的一捲線材~~~慘了~~~快沒線了~~~天啊~~~該不會又要我再重印一次吧???
羅國賢 2015-11-01 00:03:39
不理他了~~~差不多該睡了~~~為了試這印表機已經好幾天沒好好睡了~~~明早再把結論拿上來討論
Tseng ST 2015-11-01 19:58:32
230度的溫度會不會太高呢
張淵策 2015-11-01 23:15:27
羅國賢 請問一下你的小8還會當機嗎?我的剛印到快一半時,就當機了!!
羅國賢 2015-11-02 06:06:04
沒有喔!因為昨天比較涼冷,再加上我換其他的記憶卡去列印,主機再轉個方向沒有太靠牆,目前沒再當
原文網址 榮許 2015-10-31 18:01:50
新手提問:請問大大們為何我的CR-8噴頭無法貼近平台呢?平台下罒顆螺絲已旋到最鬆了,還是有些差距?
ChienMing Liang 2015-10-31 18:04:23
調整一下限位開關~
林佑臻 2015-10-31 18:29:00
暫時先用白紙增加高度來印,然後印個限位開關高度調節器吧。目前應該有三個版本XD
舒宗淇 2015-10-31 18:36:51
原廠的極限開關可以調整高度。
榮許 2015-10-31 21:07:31
謝謝各位大大的回覆!
榮許 2015-10-31 22:37:39
動了這三顆,竟貼齊了!為什麼呢?
榮許 2015-10-31 23:10:57
測試列印中!感謝大家的協助!
原文網址 王雅欽 2015-10-31 07:02:28
請問在切片軟體設定列印速度70%可是移動到機器列印時小七顯示的是100%請問還需要將列印速度調整下來嗎?
林佑臻 2015-10-31 07:58:05
切片軟體應該是70mm/s吧?,機器顯示是將輸入的移動速度再調整微x%,歷如說50%的實際速度就是70mm/s*50%=35mm/s
討論主題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