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1
  • 2
  • 3

CR-7/8/10 3D Printer 研究社 造訪社團 » 硬體組裝 保養 調校

原文網址 彭士瑋
2015-10-17 01:06:19

[第六團-進度更新]燒雞測試中聽說搞定了OMG! 關於加熱一開始發BETA版是12V/10a的 之後的都升級到24V/7.5a聽說是訂製版,外面買不到。

彭士瑋
2015-10-17 01:08:10

據稱是顯示屏沒有做抗干擾,因為他們也是拿公版貨組的。

Eric Wang
2015-10-17 01:22:43

那我們這些先下手的,有機會升級嗎?

Tim Hsiao
2015-10-17 11:14:46

期待小八趕快發貨


原文網址 石煌旭
2015-10-16 22:29:17

請問一下如果Prusa i3沒有風扇有什麼方法可以加裝上去嗎?謝謝。

Kevin Lan
2015-10-16 22:35:47

我以為我點錯社團...
去thingiverse網站, 搜尋"i3 fan" 可以找到一大堆方法.
找個順眼合用的印出來試看看.

一般會再印個托架(bracket)吧?

石煌旭
2015-10-16 22:37:56

好的,我去看看 謝謝您


原文網址 Blue Wing Dai
2015-10-16 14:43:34

請問...這組變壓器可供小七使用嗎?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111133816143#auc
看規格好像是一樣的 但是電源線部分好像不是像小七原廠的米老鼠孔
而是品字型的這樣ok嗎@@?
(因為我的小七可能被我的專題操過頭了 電源線和變壓器都常常讓我開不了機........Q_Q...)
謝謝~!

李嘉祥
2015-10-16 14:55:00

小七第四團已改12V10A囉

Blue Wing Dai
2015-10-16 14:58:12

痾 那我是第二團應該還是維持12V8A的規格囉?

李嘉祥
2015-10-16 15:00:12

恩.我第三團的也還是8A.而且有點接觸不良.碰到線有時候會瞬斷.
建議安培數能大就用大一點的比較夠力.

Blue Wing Dai
2015-10-16 15:04:20

嗯 關於電壓這些知識還給以前的老師們了... 但基本上我也能改用12V10A這規格的而且更穩定是這樣的意思嗎~?

Blue Wing Dai
2015-10-16 15:04:59

但我想知道電源線部分 米老鼠頭和品字頭 同為3孔差別在哪呢?

李嘉祥
2015-10-16 15:25:33

電壓一定要一樣.但安培數可以大一些.頂多電源轉換效率不好比較耗電一些些.(理論上比總需求電量多一些就好)
但如果安培數不夠.就可能造成馬達失步.加溫不穩定等問題.

Blue Wing Dai
2015-10-16 16:16:50

好喔~~明白了!!感謝兩位~~

Blue Wing Dai
2015-10-16 16:17:02

Michael Tang
2015-10-16 21:46:19

只要电压是12V的 电流8A以上多可以的

Johnny Tw
2015-10-17 10:09:33

我是買這家的 線要換 我的小7也是米老鼠頭

王俊皓
2015-10-18 01:17:24

小七 小八 又不好


原文網址 Kevin Lan
2015-10-15 22:44:36

報告一下, 我這邊有遇到列印頭加溫時, 溫度會爆衝的問題.
例如開始列印設定200度, 會衝到215度左右才會降下來.
今天試了一些方法算是解決了(的樣子).

首先請參考
http://diy3dprint.blogspot.tw/2013/08/marlin.html
讓marlin跑一次autotune, 得到軟體認為正確的PID值, 再填回mariln裏燒錄回去. (記得要從室溫開始)

但如果會爆衝的話, 會沒辦法跑autotune, 因為加溫太快會衝到沒辦法用autotune, 所以要先在marlin 修改Configuration.h中的PID_MAX值, 從255 調成128(一半), 才能執行完autotune.

修改完autotune之後, 還是會爆衝. 再查一次資料, 有人說要把BANG_MAX(說明是寫bang-bang mode的時候做電流控制,但bang-bang mode是什麼沒去查)調低。我是調成除以2.

修改完之後測試了一下從室溫加溫到200度, 一次到位, 幾乎沒有振蕩!!
明天再來正式列印看看.

Kevin Lan
2015-10-15 22:49:27

中間遇到一個問題是跑完autotune指令之後, 電腦就跟主機板失聯了, 一直顯示重送指令. 我猜是因為我用Mac的關係? 反正沒差,斷線重聯就好.

Sop Huan
2015-10-15 23:18:24

我記得曾經看過一個PID的模擬參數網頁 找不到了~_~

周書弘
2015-10-16 00:28:29

沒有firmware的話也沒辦法改啊

Kevin Lan
2015-10-16 10:33:11

Firmware請洽團主...

周書弘
2015-10-16 16:02:38

不過我是自購的,應該就沒辦法拿


原文網址 楊仁智
2015-10-15 21:35:57

今天跟同事閒聊3DP時,在討論3DP印金屬材的問題,我說是有用雷射燒融的機子,只是要天價,另外一位同事神來之筆說“那如果用銲錫當線材呢?”.......哇,真是有材,團長要開發一捲來試試嗎?

彭士瑋
2015-10-15 21:37:18

有才!

Kevin Chen
2015-10-15 21:40:49

這想法還蠻直覺的,所以之前也有想過,只是和現在的線材製程差蠻多的,直接找做焊錫線的人合作會比較快

黃鈺盛
2015-10-15 21:41:31

想過+1,但就是沒勇氣試XD

Kevin Chen
2015-10-15 21:44:01

不知道熔化之後會不會流動性太好,不能定型

趙珩宇
2015-10-15 21:45:47

有國外廠商發明過了,但實際上應該是可以的唷,銲錫熔點低的170就有了

Kuan-Hsien Li
2015-10-15 21:46:15

最後錫珠會不會一顆一顆的全部融合在一起啊

趙珩宇
2015-10-15 21:46:49

有人要貢獻一台來玩看看嗎? XD

謝尚栢
2015-10-15 21:48:20

從i3轉CR7的人可以考慮唷

楊仁智
2015-10-15 21:55:01

錫珠問題,應該可以從溫度著手,真的不行也許錫加膠料的混合材也是個方向,如類木線材那樣

楊仁智
2015-10-15 21:56:31

流動性問題,應該可以用物件冷卻吹氣剋服

同恩
2015-10-15 21:59:14

剛性不夠啊,如果是加膠料,已經有人做了

Kevin Lan
2015-10-15 22:12:42

這也是3D金屬列印(算吧?)
在不鏽鋼粉末上面噴上膠水列印成型, 再用融滲法(現學現賣)把多孔的模型滲進銅, 變成堅固的合金. 這個作法比鑄造好的是可以做出鑄造做不出來的形狀的樣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Jop1Zuj2Vw

Che Hung Wang
2015-10-15 22:13:48

應該會連料都推不進去吧

Che Hung Wang
2015-10-15 22:15:45

也堆疊不起來,焊錫冷卻之後不會互相沾黏。

Kevin Lan
2015-10-15 22:17:40

能不能做很簡單, 如果人可以用焊槍堆起來的話那還有機會. 人都做不太到就難了... 主要是焊錫表面張力太強了吧?

同恩
2015-10-15 22:21:40

因為也有助焊劑的關係吧純錫線應該還好(但溫度不曉得)

同恩
2015-10-15 22:22:25

3dp臘樹呢

同恩
2015-10-15 22:23:05

這製造速度有點悲劇

登財黃
2015-10-16 04:40:04

可試電弧焊接,外噴金屬粉或其他導電粉覆蓋,多點噴頭集中一點燒焊或鍍金,要試試各種不可能或困難,成為可能和容易,研發就是如此挑戰。加油啊!各位天才。

Kevin Lan
2015-10-16 10:29:52

電弧焊接的3D印表機(其實算機器人了)已經有人做了,之前有人貼過.

楊峻嘉
2017-02-21 16:40:36

如果用金屬墊板讓她快速導熱固化呢~


原文網址 張自豪
2015-10-15 11:05:17

請問有人有使用Kisslicer這套軟體嗎?可以教學一下小弟為什麼切完片GCORD都是簍空的而且不會在平台中間第一張圖在平台上面我是Kisslicer把彭台移到最邊邊才這樣,要不然放到REPETIER根本在平台外面


原文網址 楊仁智
2015-10-15 07:09:18

小七沒熱床可以印PETG的線材嗎?

彭士瑋
2015-10-15 07:09:44

可!

彭士瑋
2015-10-15 07:10:01

魏嘉互
2015-10-15 10:12:28

我比較想要黑色PETG

Kevin Lan
2015-10-15 10:37:32

可不可以印? 我都印半捲了啊~~


原文網址 李嘉祥
2015-10-13 02:15:15

可調式Z軸止滑限位開關座-2mm間距版本

李嘉祥
2015-10-13 02:16:07

齒變大.間距改大為2mm.


原文網址 李嘉祥
2015-10-13 01:25:28

可調式Z軸限位開關座.
不知道有沒有人印了沒~

李嘉祥
2015-10-13 01:52:05

我今天試了下.1mm的齒太細.雖然一樣可以用.但咬合不夠確實.
我改一版2mm間距重新上傳.


原文網址 嗑清冰
2015-10-13 00:13:54

1號機困擾許久的 # 水波紋 問題,終於解決了。照片中的方柱由左至右分別為2號機、1號機、1號機(更換v輪,微修孔距),可以明顯看到中間那根壁面有很明顯的水波紋存在,左跟右則無。

一直以為可能是買到的m5牙條品質有問題,所以總是從牙條的方向下手,包含連換二根、用螺絲攻將牙條重新洗牙、更換M8螺桿、更換螺母等,但問題一直存在。

直到昨天沒裝牙條,用手移動z軸鋁擠上的滑動座時,發現移動不順,才突然想到是否為v輪出問題(轉動不順暢)。經拆下與備品比較轉動的情況後,更加確認v輪有問題,推測可能因原廠x軸在z軸鋁擠上的滑動座開的孔距有點緊,滑動座裝上去時要出點力擠進去,在長期受力下來造成軸承磨損而轉動不順。

經微擴孔修改孔距,並換上兩顆備品(沒辦法,手邊只有兩顆)後,1號機長久以來的問題終於解決。

以下幾點提供團友參考:
1. 團友在安裝時,請注意v輪不要夾鋁擠太緊
2. m5台製牙條搭配消隙螺母,精度跟列印品質不見得會比m8螺桿還差(可以參考照片中的moai,由左至右分別為1號機m8螺桿、1號機m8螺桿+更換v輪、2號機台製牙條)

題外話: v輪外面的塑膠肉眼看沒有很大磨損,結果反到是金屬軸承先掛,實在出人意料。

林佑臻
2015-10-13 00:22:12

我以為是v輪外面的塑膠磨損,竟然是承軸磨損

David Liao
2015-10-13 00:32:43

M8螺桿如果不是跟電機一體的,只用聯軸器連結,要是不夠垂直轉起來會晃動一樣印出來會有水波紋,如果機構不夠強壯能夠導正螺桿晃動的話還不如直接用塑膠管連接的M5牙條印的好,個人是這樣覺得

陳怡杰
2015-10-13 00:33:50

1號機台製牙條 最讚 !

陳怡杰
2015-10-13 00:36:44

我的小七雖然印得很優 ! 表面很平 , 但仔細看會 Z軸會有固定的間距階層 。還沒找出原因 .... (空心長方塊對光看)

張自豪
2015-10-13 07:59:35

好厲害的MOAI我的鼻子或者眼睛耳朵都印不好

李嘉祥
2015-10-13 18:21:48

所以小七.Z軸要改孔距.等於有兩片金屬片需要修.
想請問.修正的尺寸是多少?

嗑清冰
2015-10-13 18:25:50

如果v輪沒有夾鋁擠很緊的話,應該不用修孔,我沒量尺寸,而是直接把一孔擴成6mm,所以換算的話是調0.5mm,但每台機器可能不一樣

李嘉祥
2015-10-13 18:32:41

今天拆機調整了下.感覺Z軸每移動一段距離就會有個頓點.
三根螺絲都先放鬆.在裝入Z軸鋁擠.一樣有干涉超過的感覺.
如果要讓兩側滑輪間距加大.看來擴孔是最快的方式.

何珈霖
2015-10-13 20:16:34

M5改M8 有改Zsteps/mm嗎 小七預設好像是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