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嗑清冰 2015-08-19 21:40:40
Y軸皮帶調整及軸承固定器
1. 安裝說明請參照X軸 2. 有四個m4螺絲孔,安裝上方二個應該足夠 3. 本壓縮檔多了一個m3螺母的補助器(因原廠多附的平台調整螺母不夠用) 4. 圖片請詳下方回應...
嗑清冰 2015-08-19 21:41:21
簡圖
嗑清冰 2015-08-19 21:41:34
安裝圖
Peter Huang 2015-08-19 21:44:49
樓主太強了,謝謝分享...
FU Genie 2015-08-19 21:45:51
追隨照
李嘉祥 2015-08-20 00:31:35
清冰大的旋鈕超帥的
Kuan-Hsien Li 2015-08-25 19:25:53
請問這個可以直接用在X軸嗎??
Kuan-Hsien Li 2015-08-25 19:32:54
沒事 原來還有一個X軸的XD
Kuan-Hsien Li 2015-08-30 17:20:54
一次把X軸和Y軸的印一印 不過還得再買皮帶和束帶 備用的螺絲螺帽那些好像也不夠還要再買
Michael Tang 2015-08-31 00:17:53
DIY高手
鐘和記 2017-10-18 11:25:53
CR-8 Y軸的不夠調整阿 怎辦??可以加長嗎??
王智立 2017-10-18 12:20:08
看看是不是那邊鬆掉了,不然就是平台下面皮帶固定頭鬆了。再不是就是把皮帶夾短一些。
原文網址 Kevin Lan 2015-08-19 18:04:13
有人知道我要把小七的電路板寄回大陸要怎麼寄嗎... 查了一下好多都不收電路板寄大陸的...Orz
Miz Yeh 2015-08-19 18:20:50
不說是電路板呢?
張芝綾 2015-08-19 18:48:15
有試過順豐嗎?可能跟他解釋ㄧ下沒有電池之類的應該會收吧~
陳志瑋 2015-08-19 19:56:10
郵局可以寄
David Chuang 2015-08-19 20:07:05
郵局 我寄過
Sop Huan 2015-08-19 22:10:54
你不要說是電路板就好了阿 說電子零件
彭士瑋 2015-08-19 22:51:57
寫個電木板給他cc
陳以昕 2015-08-20 01:19:14
順豐收哦運費貴500多⋯⋯
李嘉祥 2015-08-20 01:38:10
運費太貴.不如直接買一片了~
Kevin Lan 2015-08-20 09:34:51
說實話運費是真的太貴的乾脆那片錢給他搞不好還比較快...
陳志瑋 2015-08-20 09:38:06
郵局運費應該200內
David Chuang 2015-08-20 10:02:46
郵局 我寫pcb 沒人看
李嘉祥 2015-08-20 10:15:52
寄郵局.就寫大陸地址就好喔?.櫃檯寄嗎?運費現場秤重計算嗎? (我大概N年沒去郵局寄過東西了)
張芝綾 2015-08-20 10:44:24
順豐1kg以內寄大陸應該也是一百多左右(記得是146不知道有沒有漲)~
Kevin Lan 2015-08-20 12:17:10
剛剛郵局去寄了。 主要是電子產品有可能要當特貨處理。如果是衣服鞋子什麼的比較沒爭議。 郵局用e小包寄到深圳,150元。
李嘉祥 2015-08-20 17:25:53
請教一下.您上次買的白色皮帶好用嗎?
Kevin Lan 2015-08-20 19:29:54
李嘉祥 其實蠻硬的, 沒喬好的話會磨到鋁擠. 還沒照您的方法來卡那個皮帶. 但裝上去之後幾乎沒再調過鬆緊了. 甚至我Y軸拉太緊了, 變成Y軸馬達會熱. 感覺上帶動的效果還不錯, 很確實的感覺.
李嘉祥 2015-08-20 20:15:24
自動束緊導輪也許是不錯的搭配.
Kevin Lan 2015-08-20 20:23:54
是啊~ 不過我翻不出多餘的彈簧了, 只有原廠多的一個擠出機彈簧跟一個Z軸消間隙的彈簧而已.
李嘉祥 2015-08-20 21:05:03
有原子筆彈簧版本喔!!...(不過我自己沒試過.哈)
原文網址 李嘉祥 2015-08-19 12:32:33
七仔皮帶自動調節導輪..(使用原子筆彈簧修改版.)
李嘉祥 2015-08-19 12:33:51
這版尚未經過驗證.也許有些尺寸還需要調整. 手邊只有原子筆可拆的.可以先試試.
彭士瑋 2015-08-19 12:35:00
謝謝! 原來原子筆的彈簧就可以了,造福普羅大眾!
李嘉祥 2015-08-19 12:35:41
這版還沒驗證過喔..不過大家可以發揮實驗精神DIY一下.
李嘉祥 2015-08-19 12:36:20
列印時間預估1.5小時左右
李嘉祥 2015-08-19 12:48:05
原子筆彈簧.比較長比較軟. 導輪太長會影響穩定度.而且皮帶也同時需要增長. 但是優點是容易取得.
嗑清冰 2015-08-19 12:53:25
原廠還有多附幾個彈簧,如果修改為單一彈簧、彈簧放在正中間(中間有一圓柱或螺絲直接穿過後插入鋁擠,就不用擔心兩個彈簧力量不均,另外彈簧撐開後可考慮加上固定方式,避免彈簧力道不足造成皮帶運動時的微錯位,皮帶微錯位理論上會影響噴頭的定位,但是有可能機器根本精度遠比這個微錯位來得低,可忽略不視。以上為小弟個人的一些想法,不見得正確跟良好,因為設計時很難面面俱到(常常印出來後才發現有問題又得修改n次),因此提供一些想法作為交流參考。
李嘉祥 2015-08-19 13:06:42
說的沒錯喔~..本來就沒有完美的設計啊. 設計之所以為設計.就是許多方面綜合考量下的產物. 不同的條件下.經常需要作取捨的. 所以我常說.設計條件可以很多沒關係.但是一定要有先後順序. 例如便宜與質感.....基本上是相違背的條件. 如何取捨..就是設計師的功力了~
原文網址 李嘉祥 2015-08-19 09:54:30
自動束緊導輪. 每組需要使用12*3.5左右的彈簧兩個喔.
李嘉祥 2015-08-19 09:56:04
Y軸反裝即可.
李嘉祥 2015-08-19 10:01:30
兩個彈簧固定於內部兩側.(找不到同規格彈簧的可能得修改一下尺寸與設計) 此設計的原則是以好列印為主.因此尚有改進空間~
張建祺 2015-08-19 10:04:41
請問一下大大用的彈簧的規格?
李嘉祥 2015-08-19 10:05:31
約12*3.5...能塞的進去就好.但是彈性要夠.不能太軟.
李嘉祥 2015-08-19 10:07:59
線徑約0.5
張建祺 2015-08-19 10:08:15
感謝~~
David Chuang 2015-08-19 10:28:30
感動
FU Genie 2015-08-19 11:24:03
請教一般自動原子筆裏的小彈簧是否可用,會不會太軟了?
李嘉祥 2015-08-19 11:27:46
那個直徑也太粗了喔.不過修改設計也許一樣可以用. 我是找手邊的材料.剛好找到這彈簧來用. 我先研究一下原子筆彈簧的話.該怎麼改比較好~
FU Genie 2015-08-19 11:29:51
我手邊的直徑是4.5mm,長度可以裁不是問題。
李嘉祥 2015-08-19 11:36:04
恩.我拆了幾支.長度都不一樣但基本上直徑幾乎一樣. 但是還有彈力問題.太軟會承受不住. 我改一版試試.
王雅欽 2015-09-06 01:49:19
請問彈簧都去那裡買的
李嘉祥 2015-09-06 02:47:48
我是用手邊的材料耶.一般要去哪買也不太清楚.
魏嘉互 2015-09-06 23:32:49
李兄 我測試使用自動原子筆彈簧比較軟如果可以改安裝三個可能會比較好因為自動原子筆彈簧比較好拿到
李嘉祥 2015-09-07 01:40:32
之前清冰大有建議可以用小七多的彈簧材料來使用。我找時間再修改看看。
魏嘉互 2015-09-07 02:01:32
我是在淘寶網有找到你說的彈簧 只是買一包不划算
魏嘉互 2015-09-07 09:03:07
李兄 我找到在賣彈簧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306239682642
魏嘉互 2015-09-07 09:51:51
應該可以使用線徑0.5*外徑0.4*長度17
李嘉祥 2015-09-07 10:14:40
我目前使用的是長度12mm直徑3.5線徑0.5.
原文網址 李嘉祥 2015-08-19 01:19:13
七仔擴充套件之..自動束緊皮帶導輪(XY通用.反裝即可)
李嘉祥 2015-08-19 01:26:56
懶人們有福啦~(我自己也很懶) 以後不用再調皮帶了~ 此套件還有個祕密功能~可擴張列印面積喔(須搭配改韌體)
李嘉祥 2015-08-19 01:45:48
本套件有個額外需求.每組須搭配12*3.5的彈簧2個
彭士瑋 2015-08-19 07:19:42
wow 這是甚麼魔術O.0
王家鴻 2015-08-19 07:21:13
分享分享~~~
Neil Lan 2015-08-19 07:39:54
用彈簧撐開皮帶嗎?哈~這概念好用~
李嘉祥 2015-08-19 09:51:47
沒錯喔~用彈簧.
李嘉祥 2015-08-19 10:03:49
對了..如果皮帶已經剪得剛剛好的話.有可能會裝不了喔. 因為他需要比較長的尺寸.
黃鈺盛 2015-08-19 10:07:01
可以擴大多大列印範圍阿
李嘉祥 2015-08-19 10:10:30
嗯啊~.裝完X軸後發現的.哈哈..可以印到150~160.吧. 只要把纖維版加大.還有韌體解放就可以喔.
黃鈺盛 2015-08-19 10:12:49
看來我要去買皮帶和彈簧了
李嘉祥 2015-08-19 10:14:40
理論上Y軸也可以增加.不過要動的地方比較多.相對麻煩些. 預估可以加到170吧(重點是不用改鋁擠..超爽Der)
蘇恆誠 2015-08-19 20:24:55
哇! 百家爭鳴的氣象,太棒了
原文網址 嗑清冰 2015-08-18 00:19:15
含皮帶張力調整的固定器,可調整行程5mm 需要額外材料: 1. M3螺絲,長度18mm以上(我是用M3x24P) 2. M3螺母x1個 3. 調整螺母(用多附的平台調整的螺母) 4. m3或m4墊片(無墊片亦可)
安裝方式: 1. 將m3螺絲穿過滑動塊(slider),並用m3螺母將其與滑動塊固定在一起 2. 將滑動塊安裝至固定塊(Holder)上,並裝入輪承後將m8螺絲與螺母一併裝上(螺母用含著的,先不用鎖緊),並試試滑動塊是否可以正常滑動。 3. 將固定塊安裝並固定於鋁擠上(使用二個m4螺絲與t型螺母) 4. 安裝皮帶,由於調整行程只有5mm,建議皮帶裝上後需長度剛好略鬆即可。 5. 安裝墊片及調整螺母,並透過調整螺母調整皮帶鬆緊
嗑清冰 2015-08-18 00:20:57
附上簡圖,橘色為滑動塊、紫色為固定器
嗑清冰 2015-08-18 00:25:04
補充,調好後,可以將m8螺母鎖緊以加強固定
蘇恆誠 2015-08-18 00:26:46
哇! 這是神器等級的創作, 嗑清冰 大大實在太無私了。 原廠如果想clone,可以酌收10000RMB創作津貼。
李嘉祥 2015-08-18 00:27:36
側開孔.沒改風扇罩好像都印不太好.上半部沒支撐好容易垮下變型.
嗑清冰 2015-08-18 00:30:08
蘇恆誠 大大,你太恭維了,只是剛好前天突然想到這樣處理,把腦中一直想作的事又解決一個了
HYing Fang 2015-08-18 00:30:46
感謝分享~立馬筆記下來
嗑清冰 2015-08-18 00:31:36
李嘉祥 ,呵,所以我之前重點都放在改冷卻風扇
嗑清冰 2015-08-18 00:34:02
沒風罩開支撐印應該也行
李嘉祥 2015-08-18 00:35:05
CURA的支撐還沒試到好用的參數...棧板很好拆.但支撐就... 我繼續努力~
黃鈺盛 2015-08-18 00:43:42
已跪
王家鴻 2015-08-18 00:54:37
太強了~~想好久(打檔車鏈條張力調整器模式)~但就是畫不出來
Che Hung Wang 2015-08-18 03:14:09
Amazing...
Jackson Li 2015-08-18 06:44:48
傳說中的神器出現了,不拜不行。ㄧ個讚不夠用。小七超進化了!
王家鴻 2015-08-18 07:11:18
連夜弄一組來膜拜~~~
王家鴻 2015-08-18 07:15:14
有小七以後最爽的感動就是~~~完全不用打磨配合度就是100%的爽快
Kuo-Hsin Huang 2015-08-18 07:21:44
Kuo-Hsin Huang 2015-08-18 07:21:55
有你真好!
陳志瑋 2015-08-18 07:44:56
這機構跟我那台ㄧ樣 很好的設計
Johnny Tw 2015-08-18 20:32:40
這在Y軸好像也適用
王家鴻 2015-08-18 21:02:13
要去一塊肉掉~~~目前做第二組處理中
嗑清冰 2015-08-18 21:24:38
呵,王兄動作也太快了吧,我才想要改個Y軸版本,想不到你就直接處理,真厲害(Y軸需要把滑動塊的軸承位置往上方移動一下會比較好)
王家鴻 2015-08-18 21:37:04
哈哈哈~~~~冰哥才是神阿~~~
王家鴻 2015-08-19 00:21:11
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形容現在爽快的心情~~~~想到扭一下張力就調好,實在太!!!感動了
Johnny Tw 2015-08-19 00:39:52
銀色真的蠻好看的
Che Hung Wang 2015-08-19 00:48:40
請問X軸Y軸都適用嗎?
王家鴻 2015-08-19 00:51:42
我兩軸都用啦~~~只是這檔案適合X軸直上~~~Y軸要小改~~~唯一的問題是T型螺絲鎖不緊~~~要小修改一下!!!但張力拉緊好像也沒影響太大~~~~
王家鴻 2015-08-19 07:02:59
改裝後的第一鳥~~
蘇恆誠 2015-08-19 08:12:56
意見回饋是開源的重要精神,您可以回報具體經驗與建議。 這樣 嗑清冰 菩薩可以拯救更多的同好。
嗑清冰 2015-08-19 08:30:49
王家鴻 你是指鎖在鋁擠上的m4螺絲嗎?!,那兩顆不用鎖很緊,但應該不致於到鎖不緊(我沒這個問題,有放t型螺母嗎?!),另外其皮帶剛剛緊就好,太緊對馬達負擔太大
王家鴻 2015-08-19 09:46:28
我是根本沒鎖那螺母~~~今天在來維修一下
原文網址 Peter Huang 2015-08-15 21:36:51
小白有可能增加自動校正水平功能嗎?
嗑清冰 2015-08-15 21:51:25
marlin已有這個功能,所以可以,只要改marlin跟zmin endstop的位置,麻煩的是zmin endstop的固定方式。但是後來想到z軸沒調平,z軸馬達將很忙,所以就先擺一旁,乖乖練手動調平了。
Peter Huang 2015-08-15 22:07:15
謝謝 嗑清冰 大大的詳細解說,再努力研究...
Peter Huang 2015-08-15 22:20:15
我再努力理解 zmin endstop的意思... http://diy3dprint.blogspot.tw/2014/04/end-stop.html
Peter Huang 2015-08-15 22:22:50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182889
嗑清冰 2015-08-15 22:23:29
就你裝在z軸的那個微動開關,要改裝到噴頭座那,然後噴頭往下移動利用微動開關偵側平台位置。看這個影片你就知道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IKMeOYz-1Q
Peter Huang 2015-08-15 22:24:31
謝謝 嗑清冰 大大...
李嘉祥 2015-08-15 22:26:06
測完之後.韌體自動幫原GCODE增減參數喔?
嗑清冰 2015-08-15 22:29:50
如果你用接觸式感測器,那開關位置要在噴頭下方,另外我是找到有非接觸式感測器,可安裝的比噴頭還高(就不需要影片中的收發感測器動作)
Peter Huang 2015-08-15 22:58:59
這篇好像有解答 http://gsyan888.blogspot.tw/....../3dp-bed-auto......
同恩 2015-08-15 23:05:38
有人要合購嗎,網拍有一家一次要買七個的
Peter Huang 2015-08-15 23:09:49
先請高手們研究是否可行?呵呵...
林佑臻 2015-08-16 09:06:40
個人認為,自動校正是整個3dp的"最後一哩"。 而目前很多開源、商業專案都想攻克這難題........ 而影響的因素3dp準確度的因素又很多.....
Sop Huan 2015-08-16 23:18:46
可 ,但是目前還沒有很有意義..因為還是得靠手動
Kevin Lan 2015-08-16 23:24:12
其實手動調平才是王道, 調好固定好就不會跑掉,不過小七的平台調平螺絲太短了, 沒辦法用對鎖的方式.
Sop Huan 2015-08-16 23:24:52
如果只是長度問題超簡單的阿~找錢伯就好了XD
彭士瑋 2015-08-17 00:40:07
同恩,你獨立發文啾一下,我蠻想要一個的。
Che Hung Wang 2015-08-17 12:48:27
對鎖是指?自從幫平台調整螺絲加工後,現在螺絲超好調,水平也不是大問題了.
李嘉祥 2015-08-17 13:04:42
其實我平台也不常調整. 除了拆裝平台後會重新調整.
Kevin Lan 2015-08-18 10:29:14
以前在當兵的時候(工兵)某一天廁所小便斗壞了, 有人找了一張紙印了「小便斗損壞,請勿使用」貼在小便斗上. 連長某天看到就生氣了, 有人可以有時間去印出一張紙拿膠帶黏到小便斗上, 那為什麼不直接找個人拿工具把小便斗修好呢?(因為是工兵, 有水電工) 所以一樣的問題, 平台是斜的,那把平台調平固定好才是重點, 而不是去花很多錢跟時間去做自動調平.(除非認為是一種改裝樂趣)
Kevin Lan 2015-08-18 10:30:16
下面是淘寶某個賣家的老板寫的,我覺得有些道理. 關於自動調平 很多初學者總認為自動調平好,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自動調平不如手動調平。原因很簡單,相對於噴嘴移動的面來說,打印平台是傾斜的,也就是離噴嘴的距離在不同的位置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在打印的過程中Z軸要根據這個距離不停的上升和下降,而所有的3D打印機,Z平台的穩固性都不如XY軸,尤其是Z軸使用牙條和T型丝杆的中低檔機器,這必然會造成打印效果下降。 …… 查看更多
李嘉祥 2015-08-18 10:36:33
噴頭移動過程.由2個變數.增加為3個變數..的確對機台的穩定性是更大的考驗. 我想.自動調平補正機制.應該是為了"只想快樂打印"而發展出來的吧~
Che Hung Wang 2015-08-18 10:37:43
哈~我本來以為自動調整水平是自動調整平台高度。
李嘉祥 2015-08-18 10:46:40
恩.如果要自動調整平台...那應該需要多增加至少3顆馬達吧~
彭士瑋 2015-08-18 12:12:07
有沒有人覺得kevin lan好像什麼都略懂。。。
彭士瑋 2015-08-18 12:12:21
李嘉祥 2015-08-18 12:13:12
厲害的人物~
Che Hung Wang 2015-08-18 12:27:41
應該是巷子內的....
Kevin Lan 2015-08-18 14:24:14
寫程式才是本行, 其它真的都是略懂... 不精...
Jackson Li 2015-08-18 15:00:19
您謙虛了。
同恩 2015-08-18 19:05:51
該店家被停權,然後七個一組的變五個一組
同恩 2015-08-18 19:06:04
http://m.ruten.com.tw/goods/show.php?g=21304165611202
同恩 2015-08-18 19:07:01
所以推薦百分錶嗎
Kevin Lan 2015-08-18 21:22:02
基本調平有做好就好了啦~ 真的很龜毛的人才會去動到百分錶... 而且要設計一個座給百分錶用啊~ …… 查看更多
原文網址 嗑清冰 2015-08-15 11:50:53
慶祝第四團開團,來個x軸皮帶軸承固定器吧~~
嗑清冰 2015-08-15 11:51:15
3d圖
嗑清冰 2015-08-15 11:52:46
安裝圖1
嗑清冰 2015-08-15 11:52:58
安裝圖2
Miz Yeh 2015-08-15 11:58:04
請問這個設計是讓皮帶能維持剛裝好的緊度嗎?
嗑清冰 2015-08-15 12:03:21
沒辦法耶,這個只是原廠的固定後角度不是很好,且單邊固定會歪掉才搞出來的
林佑臻 2015-08-15 12:03:55
請問這樣還能滿版列印嗎?
嗑清冰 2015-08-15 12:17:19
嗯,x=130還不會撞到
彭士瑋 2015-08-15 12:20:22
他這個很好,原廠的只有鎖單邊!
彭士瑋 2015-08-15 12:21:15
背景有好多白色的導風罩XXD
蘇恆誠 2015-08-15 12:49:02
感謝 嗑清冰 的熱情分享, 您可能要加個簡要說明,這樣夥伴們才能明白這個設計的妙用。 目前觀察團友的回應,目前主要的抱怨在於沒有微調設計。 一般是採用單顆螺絲的行程調整模式
Sop Huan 2015-08-15 14:18:23
Y軸也可以用?
李嘉祥 2015-08-15 14:25:28
短的要裝噴嘴這一側才不會撞到喔.
嗑清冰 2015-08-15 14:42:08
團長,後面這麼花你也看得到那堆歷代導風罩...
Sop Huan 2015-08-15 14:42:44
你需要更錢的井深
嗑清冰 2015-08-15 14:43:43
Y軸應該不能用,Y軸軸承的位置不需要移到下方
李嘉祥 2015-08-15 14:52:40
平台上的橡皮筋作用是?
嗑清冰 2015-08-15 14:54:38
呵, 蘇恆誠 大大 ,這個設計只是微調軸承位置、讓皮帶不會碰到鋁擠(我的皮帶被鋁擠削掉了點皮),避免皮帶跟鋁擠磨擦卡住影響x軸動作、然後再加強固定而己,用原廠的壓克力也是可以調整,但是要調的話只能鎖一顆螺絲。至於皮帶鬆緊度調整,是有想過要做在一起,但還沒找到適合的皮帶調整處理方式,最後還是偷懶,簡單的用束帶處理掉.......
嗑清冰 2015-08-15 14:58:35
李嘉祥 ,那個橡皮筋只是因為我換了厚玻璃,原來的長尾夾太小夾不住,家裡只有一大長尾夾,只好一側用橡皮筋代替。
原文網址 Pizg Chen 2015-08-13 18:24:47
PCB風扇轉速已設定好100,並且已點選Store memory,但為何每次開機該值都還是為0?
原文網址 Pizg Chen 2015-08-13 18:20:23
擠出機的螺絲無法鎖緊,以致於無法調節彈簧,彈簧彈力太強使得滾輪逼緊擠出馬達齒輪,目前馬達無法轉動。 我把它全部拆了只剩擠出馬達,也檢查過接線了,馬達還是不會動。
Vito Dai 2015-08-13 18:23:32
要先加溫到一定的溫度後才會動,可以參考我前面的問題,哈哈哈,我也是過來人
李嘉祥 2015-08-13 18:28:03
我也發生過這問題~...加熱頭要到達190度.E軸才解鎖可轉動.
Pizg Chen 2015-08-13 18:30:17
那麼無法用彈簧調整夾緊強度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李嘉祥 2015-08-13 18:30:25
還有.記得先把Z軸提高.如果噴嘴頂著平台.也是出不了料喔~
李嘉祥 2015-08-13 18:31:26
彈簧要很緊沒錯.不用怕彈簧太緊.你要擔心的是導輪是否能順利轉動.
Che Hung Wang 2015-08-13 18:45:34
同意樓上,不用怕彈簧太緊,之前發生是導輪安裝的問題。
姜信宏 2015-08-13 20:01:52
.
討論主題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