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1
  • 2
  • 3

CR-7/8/10 3D Printer 研究社 造訪社團 » 硬體組裝 保養 調校

原文網址 Miz Yeh
2015-07-17 21:25:19

建議小七的噴嘴風扇罩改成透明材質(加盞小LED燈就更讚),造福脖子快要斷掉的好朋友們 :D

Ally Yao
2015-07-17 23:42:33

超好的想法!!我把這個傳給廠商、讓他們评估評估!!

李嘉祥
2015-07-17 23:48:57

恩~每次都要趴下去看

李嘉祥
2015-07-17 23:49:26

LED燈並在風扇應該OK吧˙

Miz Yeh
2015-07-18 08:35:26

PC不是就ㄧ堆藍光酷炫風扇;不要太亮的,畢竟我們都靠很近在噍,LED太亮傷眼

蘇恆誠
2015-07-18 08:57:17

關鍵還是在於列印物件冷卻風扇,
這個東西沒搞出來,看了只是更傷心!

彭士瑋
2015-07-18 09:10:14

快來交換禮物,可能會換到PETG

Kevin Lan
2015-07-18 13:00:16

看了樓上的文章, 其實蠻有意思的.
這樣就更暸解翹曲問題的原因跟可能解決方案.

基本上翹曲問題是因為材料在不同地方有溫度差,冷卻速度有差異的時候會產生應力往內拉.

所以要嘛就是想辦法統一時間一起快點冷卻(把熱的地方趕快吹冷), 不然就是保溫讓材料溫度下降速度不要那麼快(讓比較快會變冷的地方不要那麼快變冷).

大部份DIY 3D 印表機採取前者冷卻方案的原因很簡單. 因為保溫罩佔體積太大了,而且要保溫箱內要均溫,並控制在一定溫度範圍內.

像工業用FDM機器就都採用後者的保溫方案, 因為沒有體積跟成本的限制.

Sega Liu
2015-07-18 14:22:46

PLA 跟 ABS 其實處理方式不一樣

李嘉祥
2015-07-18 14:27:12

ABS溫差大.PLA印完.就沒啥溫度了..但是ABS...就還好燙.

Kevin Lan
2015-07-18 14:32:35

去查了一下資料, PLA跟ABS及其它常用塑膠材料的特性不太一樣.

李嘉祥
2015-07-18 14:33:28

對啊.特性都不一樣..ABS要磨要削很簡單..PLA超硬的.磨不動

李嘉祥
2015-07-18 14:38:18

突然想到...要看列印件老是要趴下去看...

如果.....

裝一面小鏡子不就好了~哈

Kevin Lan
2015-07-18 14:52:57

錯誤示範,現在變成這樣就沒有觀察列印件的問題

李嘉祥
2015-07-18 14:53:55

一覽無遺啊~

蘇恆誠
2015-07-18 14:58:09

這樣您可以先用 嗑清冰 分享的設計

Kevin Lan
2015-07-18 15:00:59

說是錯誤示範的原因是, 因為直接吹到加熱塊了啦~

Miz Yeh
2015-07-18 15:34:57

如果可以輕鬆觀察擠料,調整起來也輕鬆多了

林佑臻
2015-07-19 08:48:52

這是我的無殼設定:銅柱搞定。
目前還不知道如果溢散的風是否會影響列印

Miz Yeh
2015-07-19 08:55:05

只要不堵料我想就算不影響列印了

彭士瑋
2015-07-19 09:12:22

疑,大家開始學習less is better的概念了麻

蘇恆誠
2015-07-19 09:16:46

因為效能才是最實際的,
使用的過程會從視覺系走向功能系,是很正常的現象。
娶老婆好像也是如此!

林佑臻
2015-07-19 09:20:53

XD
優:
1.看到噴嘴畫東西有種成就感
2.校正可以看的角度比較大
3.想要把滴下來的鼻涕夾掉
4.感覺電線不要彎那麼緊比較好
缺:
1.會被燙到
2.風會溢散


原文網址 Joan Chung
2015-07-16 13:35:51

請問 小風扇的線 是接下面白色最左邊那個孔對嗎
噴頭的白線 是接下面白色最右邊那個孔對嗎


原文網址 林佑臻
2015-07-15 23:26:21

印到一半螢幕變成這樣 何解?

Ally Yao
2015-07-16 00:00:22

我的七仔沒發生過這狀況、但我的閃鑄有發生過、把顯示屏的線重新插好就好了、因接觸不良導致、你可以試看看^^

Sop Huan
2015-07-16 00:00:25

接觸不良?

林佑臻
2015-07-16 00:20:35

謝謝@Ally yao大大,解決


原文網址 Miz Yeh
2015-07-15 11:21:40

玩具機器人手臂關節,涉及回抽調整及搭橋支撐的需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看看 :D

彭士瑋
2015-07-15 17:36:17

各位不知道有沒有看到預覽的按鈕,按下去是可以看到神秘的東西的

Jackson Li
2015-07-15 20:00:43

奇了,這個stl 為何PO 上去卻可以預覽,怎麼做的?還有,這是STL的真實內容嗎?以前都沒想過要看看內容說!

Sop Huan
2015-07-15 20:27:57

你用txt開就會這樣了 實際上他就是一堆三角形阿XD

Kevin Lan
2015-07-15 20:51:47

這是文字版的STL, 重點是我知道裏面寫的是什麼東西耶...Orz

彭士瑋
2015-07-15 21:19:17

再你腦內自動建模了。。。

Sop Huan
2015-07-15 21:19:32

這就太扯了XDDDDDDDDD

Kevin Lan
2015-07-15 22:14:07

我真的覺得簡單的模型我手key建得出來耶...方塊之類的.
這是職業病...


原文網址 Kuan-Hsien Li
2015-07-15 00:26:19

今天在大創看到一支大隻的台製36g口紅膠
旁邊是已經用完的3M(8g)比對長短
不過遇到一個問題
塗的時候因為太長會被懸臂卡到
之前小隻的把Z軸升到最高就沒事了
但若把板子拿下來塗又怕會要重教正平台
塗口紅膠後如果再塞紙下去教正紙就黏在上面了
請問各位都是怎麼塗口紅膠的阿

同場加映
底下是大創看到的日本製旋轉盤
手滑買來看看能不能當料架來用


原文網址 王家鴻
2015-07-14 10:08:12

Z軸第一層補正的參數終於找到,但是列印會一直有雜料,然後噴嘴週邊保護的太好,看到以後已經一大球了~~~這是附贈的材料問題嗎?

Kevin Lan
2015-07-14 10:14:37

溫度多少? AutoHome之後,噴嘴跟平台四個角落的間隙有確定都調到剛好一張A4紙可以通過(但會感到一點磨擦)了嗎?

我把圖放大來看,看起來是調平沒調好,噴嘴離平台距離太大。正確的距離是噴嘴會把剛剛擠出來的料推平。

Kevin Lan
2015-07-14 10:16:49

原廠附贈的材料其實還不錯用的,你要想他們每天要用它來印多少零件出來,不會找自已麻煩的。

Kevin Lan
2015-07-14 10:18:02

這一台的目標原本是教育市場,所以噴嘴附近包的太密實了,我也覺得不太好。 基本上在印第一層的時候我都是盯著看的。

解國良
2015-07-14 10:21:27

底下的美紋貼紙好像翹翹的,沒貼平嗎?盡可能不要留間隙(膠會直接接觸纖維板),會咬不住,如果要效果好點,建議還是上頭塗口紅膠加水抹勻後,待乾後使用比較好ㄛ,再加開Raft底座就更好了

David Liao
2015-07-14 10:21:36

第一層的高度設定多少?黏不住才會變整球

Kevin Lan
2015-07-14 10:23:05

樓主你的狀況應該是這張圖最上面那個情況,自已可以在印的時候看一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3788149498660&set=p.10203788149498660&type=1

Kevin Lan
2015-07-14 10:27:02

可以看一下樓主貼的照片的skirt, 看就知道噴嘴擠出之後沒有推平了。

蘇恆誠
2015-07-14 10:30:43

換成藍色膠帶,兩者附著力有差別。這是我的親身經歷。

王家鴻
2015-07-14 10:37:50

我應該是調調太近了~~~第一層是噴頭緊貼著貼紙~~所以料出不來,但是貼紙上會畫出痕跡~~~停機重新調整~~~感謝大家

Yow Wu
2015-07-14 11:10:34

有貼膠帶是否校正高度變為噴嘴到膠帶的距離

Kevin Lan
2015-07-14 11:28:53

貼膠帶的話要重調,另外記得平台的四個角落都要儘量調到差不多一樣會比較好,所以整個平台最好都貼膠帶。

我的話是先預熱+清理噴頭殘留的料,冷卻(如果有殘留料才要做以上動作),再來是AutoHome,關機後再調整。

Yow Wu
2015-07-14 14:20:50

各位物件完成後口紅膠怎麼處理

解國良
2015-07-14 14:42:09

繼續用到黏不住,通常印到第三次我就會加水加膠再抹勻一次,等它乾再印

王家鴻
2015-07-15 22:32:49

昨天晚上參考大家的建議~~~~整台拆掉重新校正~~~底板貼滿膠帶後重新校正間隙~~~今天重新列印果然好很多~~~~但是發現一開始料都沒噴出來,必須繞一下下以後才會開始出料~~~~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哩???

David Liao
2015-07-15 23:03:44

機器為了防止牽絲會做回抽,當開始列印的時候線材距離噴嘴還有一段距離所以會有一小段空白不出料的狀況,所以很多列印軟體會做預擠

王家鴻
2015-07-15 23:04:51

問題是加熱到設定溫度時~~它已經流出來了~~~但是開始跑反而沒東西~~~

David Liao
2015-07-15 23:05:37

通常你去壓線才會發現還有好一段距離才會出線,一定要一開始就出線的話你可以自己去擠一下


原文網址 Blue Wing Dai
2015-07-13 14:02:34

經歷了三頭插頭 X軸撞牆 加熱棒電線斷裂
終於成功列印了~~~
雖然可能還要檢查一下出料不太順的問題
但看到機器成功列印太感動了
這期間太感謝社團的各位幫忙了~~

彭士瑋
2015-07-13 14:04:27

彭士瑋
2015-07-13 14:05:13

恭喜!!! 天啊 太強了 小女生就自己組玩了

Blue Wing Dai
2015-07-13 14:11:34

Jackson Li
2015-07-13 14:20:29

Sop Huan
2015-07-13 14:22:10

溫度檢查一下

Blue Wing Dai
2015-07-13 14:38:50

剛剛設定210度 想降一次200試試看0~0...

Blue Wing Dai
2015-07-13 17:23:19

用了200度還是一樣看起來出料不順 但降為200度前有檢查過各部分螺絲都有鎖緊 不知道為什麼還是這樣..@~@

陳志瑋
2015-07-13 17:35:54

風扇有轉嗎? 有設定的資料?

Blue Wing Dai
2015-07-13 17:42:41

風扇都有轉

Blue Wing Dai
2015-07-13 17:43:18

陳志瑋
2015-07-13 17:43:59

第二頁的資料

Blue Wing Dai
2015-07-13 17:46:55

哪個部分@@?

曾義
2015-07-13 18:34:22

溫度拉到220試試

Blue Wing Dai
2015-07-13 18:35:18

好喔~!!我試試看!!

曾義
2015-07-13 18:36:37

順便留意送料滾輪有無跳格

彭士瑋
2015-07-13 19:52:27

黃色的是惡魔果實嗎

Blue Wing Dai
2015-07-13 20:14:47

220度一口氣好很多了~!!
只剩看起來有些部分會有點稀疏感~

曾義
2015-07-13 20:15:43

Blue Wing Dai
2015-07-13 20:16:29

球是為了證明3D列印機能印圓球而做的(爸爸不相信可以印球體 囧)
印完牽絲就變那樣了 不是惡魔果實啦XDDD

Blue Wing Dai
2015-07-13 20:17:10

感謝幫忙~~

Blue Wing Dai
2015-07-13 20:17:14

陳志瑋
2015-07-13 20:19:49

填充速度 改成60 你的是0..回抽長度改成2 看看

曾義
2015-07-13 20:22:15

不會,真的不行就拿到工作室來喬一下吧!
高雄市的團友也歡迎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4%B8%89%E5%88%86%E4%B9%8B%E4%B8%80%E5%89%B5%E6%84%8F%E5%B7%A5%E4%BD%9C%E5%9D%8A/1491439784414230

Blue Wing Dai
2015-07-13 22:13:14

今日最後一印 2公分方塊~

彭士瑋
2015-07-13 22:15:08

曾義 大哥人超好 ^^~

Ally Yao
2015-07-13 22:29:39

Blue Wing Dai . Z軸可能要檢查一下了、我之前也發生過、重裝一次z軸就好了

Blue Wing Dai
2015-07-13 22:30:56

好的~~明天調整看看~~!!

Blue Wing Dai
2015-07-13 22:35:52

那方塊頂部是這樣子的話 也有可能會是某一軸的問題嗎@.@?

Ally Yao
2015-07-13 22:37:04

這封頂完成了嗎?如已印完、頂長這樣、可能出料不順哦

Blue Wing Dai
2015-07-13 22:41:12

一樣還是出料不順啊~"'~...今晚有時重新調過送料滾輪的地方 溫度220度了...也有試過填充速度和回抽長度...

Michael Tang
2015-07-13 22:55:56

看起来是出丝不顺畅

Blue Wing Dai
2015-07-13 22:56:38

應該要再調整哪裡來改善出料不順呢~?

Blue Wing Dai
2015-07-14 10:24:15

終於正常~~!!

Blue Wing Dai
2015-07-14 10:25:21

把金色齒輪換此方向裝後就成功印好了方塊..

Blue Wing Dai
2015-07-14 10:25:58

原本是照這張的方法...

Blue Wing Dai
2015-07-14 10:26:14

李嘉祥
2015-07-15 00:26:18

我也是這樣裝耶.想說我裝反了.

Blue Wing Dai
2015-07-15 08:46:14

安裝影片是齒往上的 但注意事項的照片就像上面照片是反的 進料時會卡到上頭的螺絲...囧 感覺掉陷阱了

李嘉祥
2015-07-15 09:43:07

不過螺絲在下方.也個問題.就是內六角螺絲快鎖不到了.最好事先鎖緊.

Blue Wing Dai
2015-07-15 10:07:03

不知道哪種裝法才是正確的@~@...

李嘉祥
2015-07-15 10:11:52

前幾天的心得:
回抽設過頭.會造成內部充填一開始的部分擠料不足.相對就造成.
填充的高度不足.下一層若是開始封頂.就有可能會頂層下陷.
頂層下陷不平.線條間隙就會出現了.


原文網址 Jackson Li
2015-07-12 17:24:12

100分的水平調整。

Ally Yao
2015-07-12 21:54:59

漂亮!!!!

Yow Wu
2015-07-12 22:26:30

可以分享一下調整的心得嗎,一直覺得我調不好

Jackson Li
2015-07-12 23:06:00

先下載 傅軍霖 大大分享有的螺絲帽旋鈕套,想辦法印個三個,把原羅帽拆下裝入打印的螺絲帽旋鈕套。在裝回去平台中。這樣調整比較輕鬆。

Jackson Li
2015-07-12 23:06:21

Yow Wu
2015-07-12 23:44:04

好的,我先試試

Yow Wu
2015-07-12 23:47:38

大大列印時,玻纖板上有塗口紅膠嗎

Jackson Li
2015-07-13 06:28:01

有呀。如果沒塗還黏得上,我就可以當神了。哈!


原文網址 嗑清冰
2015-07-12 16:20:40

z軸消失的0.5mm,看來可能是韌體有問題,有人知道怎麼修正嗎? (影片中的g-gcode只有在第一層0.2mm, 但是lcd上面卻跳出0.7mm,剛好是大家印立方體在z軸差的0.5mm)

Che Hung Wang
2015-07-12 16:23:16

Eugene Zhou
2015-07-12 22:41:17

這是一個切片軟體很聰明的機制,這是為了保障列印件有確實黏在平台上,可以自行設定mm數

彭士瑋
2015-07-13 15:51:06

周延俊 請問你是在說哪邊可以設定呢@@ Z offset?

Sop Huan
2015-07-13 15:55:35

這個?

Eugene Zhou
2015-07-13 15:59:59

我印象中應該是這個,你試試看吧!

Sop Huan
2015-07-13 16:01:17

沒錯XDD

Eugene Zhou
2015-07-13 16:01:34

彭士瑋
2015-07-13 16:50:31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5-07-11 19:48:16

感謝大家的幫忙,我總算完成了3D列印的第一個應用,和大家分享。成品是公司老機器的旋鈕改良版,左邊是原始旋鈕,右邊是我用Dexter PETG列印出來的作品。選用這個材料是因為PETG具有高強度(超過ABS),透明(旋鈕需要透光)這兩個特色。它算是一般3d列印機可列印溫度中強度屬一屬二的,再上去就是PC了(如果你的機器能超過300度)。

公司的機台已經超過40歲了,備品也早就買不到了,為了少少幾個旋鈕去開模也不划算,如果要換市面上流通的新版本又要連基座一起換掉,所以這個case符合1.市面上買不到。2.自己印比較便宜。這兩個特點就很適合3D列印,給各位參考!

Sop Huan
2015-07-11 19:52:29

不過沒有上蓋XDDD 好吧 這樣挺有設計感的?

Kevin Lan
2015-07-11 19:55:15

我有看老外有用尼龍料印過齒輪, 應該強度還不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MFX1whwjGg

Kevin Chen
2015-07-11 19:59:03

其實是擔心無支撐架橋會有問題才把那個面砍掉的,小白+cura有機會挑戰,用kisslicer切出來的檔案路徑沒辦法。老闆如果問說連個上蓋都印不出來我還要跟它解釋這個部分角度大於70(根本已經90度)而且沒有支撐,我不知道他買不買單XD

Sop Huan
2015-07-11 20:12:19

其實可以印得出來的 你試試看 之前有人挑戰5cm懸空架橋

彭士瑋
2015-07-11 20:27:57

老闆好嚴格QAQ

Kevin Chen
2015-07-11 20:29:03

對喔~我都忘記尼龍了XD,要看它的機械性質表才知道,尼龍的韌性和低摩擦這兩點還蠻不錯的,但尼龍有個問題就是高吸濕(因此好染色),所以線材保存會比較麻煩,齒輪通常會選用抗蠕變(creep)性質好的材料,像是POM。其實如果不需要考慮透光,目前最強悍的材料應該是colorfabb的XT-CF20碳纖維複合線材,都拿來示範做腳踏車架連接管了呢(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