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Spidermaker 3D filament 造訪社團 » 建議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6-20 23:53:35

[消光系列小叮嚀]

**列印溫度:一般PLA+20度**
有幾位版友在列印消光線材時有反映遇到狀況,大多是採低溫列印。其實消光系列經過改質,流動性低很多,所以我先前才會驚訝版友用各種低溫把它印出來!我建議直接從220度開始

**層間強度改低,支撐好拆但犧牲力學強度**
這隻材料當初設定的目標就是(1)外觀取向 (2)超好拆支撐 (3)線材不脆斷。基於(2)所以層間黏著度比一般PLA低,雖然材料本身具備韌性,不建議當機構材。我們對於機構材有另外的見解,與其改質PLA,可能會直接挑體質更好的材料,PLA系列還是以顏值擔當為主。

**工程師小編們駐站,有任何問題歡迎反饋**
列印上有遭遇任何問題或是有遇到品質狀況其實都歡迎回饋,工程師小編就是要來解決問題,並且就材料特性與大家達成共識,目前材料的特性是我們少數人封測決定要賦予的狀態,但也有使用者反應層間黏著度改太弱了,我們也希望使用者持續回饋,讓材料越來越符合大家的需求

陳銳峻
2018-06-21 02:09:24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5-29 21:08:55

[消光黑列印參數參考]
先講結論,我會建議大家使用220~230列印,可以看下方實驗結論

之前發出樣品後,看到大家的列印回饋著實嚇一跳,尤其是不斷的以出乎我意料的低溫列印(低於200)而且還印得很漂亮。低溫列印通常會讓overhang/bridge/細微特徵表現較好,不易起泡,支撐相對好拆,也難怪那麼多人喜愛

快速抓列印條件我喜歡用兩個檔案
溫度:Temperature Tower Generic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2092820
回抽:4 Cube Retraction Calibration
(感謝@ Clarence Lee 推薦,一試成主顧)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1159886

由下而上列印溫度分別用230/220/210/200/190。
overhang:全溫度範圍皆表現都不錯
Bridge:還是在200度以下表現最佳,但差異不大
細微特徵:在210以上會有比較好的流動性反而比低溫好
牽絲:220以上能明顯抑制

不用擔心消光黑會因為列印溫度升高而支撐難拆,在高溫下反而能兼具較佳的強度並保留支撐好拆的特點

供各位參考~也希望各位和我們分享喜歡用哪些檔案來快速測試;)

Kevin Chen
2018-06-11 22:25:56

Kevin Chen
2018-06-20 23:24:38

Mesak Chuang
2018-06-20 23:35:53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5-15 23:51:31

[3D列印材料研發工程師的觀點]

這幾天業界先進提到幾個3D列印的大社群熱度不再而引發熱烈討論,大家提出的幾個觀點我感受蠻深的,畢竟也關注了台灣社群近三年。

在台灣,3D列印材料開發的工程師算保育類動物(請大家愛護我>///<),所以我把看到的一些發展,在不涉及機密的前提下和大家分享。

[社群越來越冷,但業界越來越熱]
其實前幾年消費級3D列印開始蓬勃發展時,業界大多保持觀望的態度,對3D列印的認識與想像其實都蠻…奇特的。當時財團法人單位遇到的大多是問好玩的廠商,實際掏錢合作的少之又少。近期反而是早期對3D列印有興趣的人,早就失去新鮮感了,現在要能拿出讓人驚嘆的作品越來越困難;但越來越多廠商各自鎖定應用找法人合作,雖然多數廠商還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同時具備應用、材料、設備、列印知識的人太少,很容易錯估轉換難度,但至少開始投入的數量增加了。

[因應世界政策發展,可以關注STEAM教育]
我認為在台灣比較長遠的發展走向STEAM教育應該是條不錯的路,FDM結合機構和友善材料,設備價位持續下探,如果有注意世界政策,其實許多國家都把3D列印納入戰略發展等級,而第一步就是要先培養與擴充人才,若有打算把3D列印當作事業,教育是一個選項,但內容也要隨著使用者程度提升而升級。

[要持續升級,目標可以朝向商品化]
在品牌推出前,我們也請教過幾位強力使用者對台灣3D列印發展的看法,丁大@ Charlie Ting 給我很多啟發和建議。如果我們有研發能量,應該嘗試拿出一些材料,選擇主題與方向讓使用者來挑戰,協助使用者做出有產值的東西。這不僅限於應用類別,造型類別也是,只要作品有商業價值,就會慢慢進入正向循環。

我們手上有一些材料,分別在性能與功能都有一些特色,如果開發順利,應該在這兩個月內會亮相,其中一支應用蠻明確的,屆時我們會介紹材料特性與應用主題,歡迎有想法的版友與我們一起合作,idea夠好,材料由我們提供!

[Spidermaker未來期望]
因為我們進入市場的時間比較晚,許多進階使用者還對我們很陌生,我希望這一年能越來越多人看見spidermaker,帶著驚人的點子來找我們,然後一起帶著大家往外走,把台灣的好東西端上國際。其實我已經慢慢接到特殊應用的材料需求了,受限於排程與設備使用權,我們雖有想法卻無法給出滿意的答案。但研發中心近期得到公司支持火力升級,希望一年後我們心中的配方能以最快的速度實現,火力全開!

何若斯
2018-05-16 09:26:16

麥麥
2018-05-16 11:36:16

Kevin Chen
2018-05-16 12:46:07

麥麥
2018-05-16 1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