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Spidermaker 3D filament 造訪社團 » 噴頭

原文網址 吳梓誠
2020-01-21 22:50:25

啞光黑讓辨識度提高很多!

萬元以下的‘單色機’也可以做雙色的‘電子載具’

去年的想法到今天總算實現了!
7-11、全家、萊爾富、家樂福、金玉堂都可以刷的過(歡呼~
原本擔心各家的條碼機新舊程度,會影響到辨識度,但是我想太多了印了6片都輕鬆過關,條碼機離高度6公分都可以!
超商的店員看了都覺得不可思議,書店的店員還拜託我幫她做一個,真是太好玩了!

使用機器:Magic I3
列印溫度:200
噴頭:0.4
繪圖軟體:TINKERCAD(線上免費軟體)
列印速度、列印時間:30mm/s 、30分鐘
繪圖時間:5分鐘(不難只要會上網用臉書都會畫)

莊子旻
2020-01-22 15:09:44

Zhe Hao Lin
2020-01-22 15:12:33

吳梓誠
2020-01-22 15:14:02

吳梓誠
2020-01-22 15:14:08

Zhe Hao Lin
2020-01-22 15:17:57

想念
2020-01-22 15:59:16

陳宜德
2020-01-22 16:45:32

莊子旻
2020-01-22 16:52:55

Jo Hamilton
2020-01-22 16:55:34

彭帟絃
2020-01-22 20:24:19


原文網址 Alan Chen
2020-01-18 21:55:31

再交個功課,順便測試一下參數。印這麼小隻的,真的很要命。猴子的槍完全不行,拆個支撐斷手斷腳的

機器:綠色 Atom 2.5EX, 白色 Atom 3
層高0.1mm
溫度215
速度 40 mm/s
支撐頂、底板 0.3mm
支撐z軸間距 0.12
最短列印時間 20秒,噴頭抬升

John Chu
2020-01-18 22:05:50

Alan Chen
2020-01-18 22:08:34

Adam Sungyu
2020-01-20 10:51:55


原文網址 黃宇軒
2020-01-17 21:10:11

發現這題目有點複雜
決定用分段的方式來說明
正式進入研究方法前
相信有很多人都跟我一樣百思不解其解

『拉鍊到底去哪了?』

為了找出消失的拉鍊
我發動了特殊技法 “混料”
將消光酪黃與陽澄以50%混合列印
拉鍊便無所遁形啦!
(因為混料特性,在噴頭轉彎處會出現色彩變化)
不過摸起來依然是很平滑喔

結論
『看不見,但拉鍊依然存在』 ?

註1:此拉鍊設定是 “最尖銳的轉角 + 隱藏 (Cura)”
註2:此設定與上一篇鐵灰版不完全相同,但很接近

# MoaiStudy
# 消光酪黃
# 消光陽澄
# PING_D300

Kevin Chen
2020-01-17 22:13:50

黃宇軒
2020-01-17 23:36:29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11-26 23:01:24

萬事問版友:

有版友可以推薦哪裡可以買到0.1-1.0mm,間隔0.1mm的插銷規嗎?收到了一批沒有標注尺寸的噴頭...

莊小琮
2019-11-27 00:08:14

Kevin Chen
2019-11-27 00:16:36

莊小琮
2019-11-27 00:48:23

莊小琮
2019-11-27 00:54:19

吳水豚
2019-11-27 00:56:30

Kevin Chen
2019-11-27 00:58:22

Kevin Chen
2019-11-27 00:59:44

吳水豚
2019-11-27 01:09:25

蔣益民
2019-11-27 04:22:26

Kevin Chen
2019-11-27 07:29:47


原文網址 Chicheng Wu
2019-11-26 12:28:09

繼上一篇灰黑混色之後

感恩 Kevin Chen 和他的同事

沒想到兩個人都送料給我測試

真的滿滿的感恩,讓我有更多的點子能夠測試

只要測出成果就會分享喔

*************

再次介紹測試機台:

PING D300 雙擠出單噴頭

噴頭: 0.8噴頭

*************

還是要不厭其煩地介紹一下怎麼看這個混色柱:

左邊擠料機(T1)是用白色;右邊擠料機是用黑色(T2)

柱上面的數字為正面,從100%~0%是從白色100%~黑色100%

T1標柱面是左邊;右邊是T2,沒標柱的是背面

因為混色的方式無法達到完全混料,所以要印出所想像的成品會用這個方式測試出列印的效果如何

照片最後將灰黑和白黑的混色正面比較一下,來看看成果吧!

*************

這次一定要標註我們的 黃宇軒 黃醫師,終於有黑白消光的成品能看了!

吳水豚
2019-11-26 12:36:47

黃宇軒
2019-11-26 12:49:46

Chicheng Wu
2019-11-26 13:06:14

Chicheng Wu
2019-11-26 13:08:57

黃宇軒
2019-11-26 13:13:22

Chicheng Wu
2019-11-26 13:15:08

吳水豚
2019-11-26 13:20:50

Chicheng Wu
2019-11-26 13:23:29

黃宇軒
2019-11-26 14:21:43

吳水豚
2019-11-26 14:26:10

黃宇軒
2019-11-26 14:31:12

黃宇軒
2019-11-26 14:34:55

黃宇軒
2019-11-26 14:36:33

黃宇軒
2019-11-26 14:46:09

吳水豚
2019-11-26 15:12:33

黃宇軒
2019-11-26 15:13:27

Kevin Chen
2019-11-26 16:02:07

Chicheng Wu
2019-11-26 16:34:25

Chicheng Wu
2019-11-26 16:37:54

黃宇軒
2019-11-26 16:39:59

黃宇軒
2019-11-26 16:41:07

Chicheng Wu
2019-11-26 16:41:08


原文網址 Chicheng Wu
2019-11-18 12:41:46

上禮拜的課程有幸遇到 Kevin Chen

於是在交流之下來這裡分享一下雙色混料的成果

很感謝明耀聊聊天讓我有機會拿到蜘蛛家的線來做測試

*************

首先先介紹測試機台:

PING D300 雙擠出單噴頭

噴頭: 0.8噴頭

*************

介紹一下怎麼看這個混色柱:

左邊擠料機(T1)是用灰色;右邊擠料機是用黑色(T2)

柱上面的數字為正面,從100%~0%是從灰色100%~黑色100%

T1標柱面是左邊;右邊是T2,沒標柱的是背面

因為混色的方式無法達到完全混料,所以要印出所想像的成品會用這個方式測試出列印的效果如何

照片最後的特寫可以看到80~70%會有很有趣的外觀呈現。這是在0.4噴頭比較沒有的特色。

*************

以上感謝黃醫師的分享,讓我也自己摸索到改G CODE的方式。也豐富了許多的點子。也很感謝他跟我討論混色柱的眉角。

Kevin Chen
2019-11-18 14:35:18

黃宇軒
2019-11-19 11:36:45

Chicheng Wu
2019-11-19 11:52:11

林似諭
2019-11-19 11:56:05

吳梓誠
2019-11-19 12:03:57

黃宇軒
2019-11-19 12:27:48

吳梓誠
2019-11-19 12:30:39

Chicheng Wu
2019-11-19 12:31:50

林似諭
2019-11-19 12:38:49


原文網址 莊志偉
2019-11-03 12:36:20

繼續測試PETG, 為另一台3D列印機印一個馬達座。目前有點困擾了,在噴頭上出現了黏住的小屑屑了,似乎不知道何時沾上去的... 整體來說挺不錯的!

Kevin Chen
2019-11-03 13:35:25

莊志偉
2019-11-03 13:44:12

黃愚人
2019-11-03 17:06:03

莊志偉
2019-11-03 17:06:28

黃愚人
2019-11-03 17:09:11

莊志偉
2019-11-03 19:49:15

Kevin Chen
2019-11-03 21:44:24

莊志偉
2019-11-03 21:47:23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08-19 16:35:15

同一台列印機,右邊的模型速度減半溫度提高,印起來耳朵卻有點破破的...猜得到是為什麼嗎?

公布答案:

因為材料不同 ? (拜託不要拿東西丟我) 左邊是消光PLA,右邊是我們近期推出的SpiderFlex 40D軟料線材。我們很希望能把它調到像PLA一樣的成形能力,實際上是蠻困難的。

軟料印高印細就是會晃動,然而FDM工法列印物和噴頭就是會有物理上的接觸,初次接觸軟料的朋友不要因為沒辦法和PLA印得一樣好就感到挫折,以軟料來說我個人認為這樣的列印性算不錯了~

# SpiderFlex
# 軟料

Clarence Lee
2019-08-19 16:43:52

Clarence Lee
2019-08-19 16:44:47

Kevin Chen
2019-08-19 16:45:48

黃宇軒
2019-08-19 16:50:50

Charlie Ting
2019-08-19 16:52:49

Kevin Chen
2019-08-19 16:54:59

Kevin Chen
2019-08-19 17:02:02

黃巽甫
2019-08-19 17:08:06

Kevin Chen
2019-08-19 17:12:54

黃巽甫
2019-08-19 17:13:49

黃宇軒
2019-08-19 17:15:19

黃宇軒
2019-08-19 17:19:56

Clarence Lee
2019-08-19 21:12:41

Clarence Lee
2019-08-19 21:14:03

Chen Zimook
2019-08-19 23:35:28

Kevin Chen
2019-08-19 23:36:52

Chen Zimook
2019-08-19 23:37:23

黃宇軒
2019-08-19 23:50:53

Kevin Chen
2019-08-19 23:52:12

Chen Zimook
2019-08-19 23:53:12


原文網址 黃巽甫
2019-07-18 13:49:41

之前做的線材比較,看完就知道為何後來我改用SpiderMaker的消光線材,其實我之前一直使用的明燿打磨料成型細節也很棒(平光質感也很不錯),但因為材料裡有石粉所以後製削切打磨上會比較辛苦(質地硬度較高),削切表面時筆刀尖端很容易折斷,噴頭孔徑容易因為磨擦變大,換了蜘蛛家的消光料,它質地較軟,削切的感覺很像GK模型用的樹酯,讓我終於不用經常換筆刀頭,然後拆支撐也好拆(前提是支撐與模型間隙要設定好),這個料讓我有相見恨晚的感覺XD

Kevin Chen
2019-07-18 21:11:01

黃巽甫
2019-07-18 22:12:08


原文網址 Zhe Hao Lin
2019-05-30 10:05:40

軟料體驗分享 Ender3

軟體simplify 3D

同一個Gcode參數下去印30D,40D
噴嘴:0.5mm
層厚:0.15mm
速度:30D 放到10 mm/s, 40D維持20mm/s沒問題
不回抽,不支撐
溫度:30D 220度, 40D 230度

擠出量:1.05
熱床:65
————————
Ender3 印30D,20mm/s速度,第一層都沒問題,但是第二層之後就會開始卡,線才會被扭曲。可能是因為我用MK8金屬擠出機的部分,他的擠出輪是外凸不像是Atom 用內凹的,造成扭力上太大去扭曲線材。一直到速度放慢到10mm/s 才能穩定的列印。 如果是我就會建議切片還是10mm/s,到機器端再去逐漸增加速度,不然以10mm/s來說,測試的摩艾30D印了大約3小時,40D的回到20 mm/s 約2小時左右。
—————————
《溫度》
線材溫度30D我用220度,主要我是以觀察第一層擠出時線跟線的連結情況下去調整,我發現220度可以讓我的第一層兩條線之間剛好沒有縫隙。40D的部分在220度列印上,就會出現兩條線距離有縫隙,逐漸提升至230度,同時流量稍微加大至105%左右,那線材得黏合度,有不錯的改善。
—————————
細節上,可以看到30D和(100%流量)與40D(105%流量) 105%有明顯地去補齊起點跟終點的微小間距,改善列印品質。

------------------------

都以40D來做對比得話,以ATOM3來說在側邊耳朵或中間懸空鼻子,有一點線冷卻速度不夠快的感覺,但整體細節都不錯。Ender3可能因為噴頭是0.5mm(線寬0.6mm)且層厚是0.15mm 所以在這種懸空表現上是有明顯改善,其他細節上也不輸ATOM印出來的。

整體來說這個線材,對於一個新手的使用上的方便度是有的,畢竟參數上不會太過於複雜,穩定度也不錯,再不回抽的情況下,牽絲的部分沒有很明顯(當然也有可能是摩艾屬於簡單模型,且單一不是兩個,噴頭移動沒有太大),機器方面,兩台非近端擠出的機器都可以完成列印,這樣對於CR系列使用者是蠻方便的。

Kevin Lan
2019-06-02 15:24:23

Zhe Hao Lin
2019-06-18 11: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