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Spidermaker 3D filament 造訪社團 » 規格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8-22 16:45:51

[彈性線材公測]

各位版友下午好,先前曾提過SpiderMaker預計開發一系列不同硬度的彈性線材,今天翻開椅墊剛好挖出一批樣品,而且是樣品專用的小卷軸呢(大約200g)!

材料的規格,ShoreD(蕭氏硬度)從20∼70D都有,共有六種規格。市面上販售的彈性體大多是30D到45D的規格(85A∼98A左右),50D之後對遠端機種的相容性也不錯。

我們會從市面上極少見的高硬度70D樣品開放領料測試,本次測試也歡迎遠端機種參與,SpiderMaker想藉由眾人的回饋,將材料性質調整到最佳化,我們也會將內部測試結果和大家分享,想索取樣品測試的朋友請在下方留言,我們會根據樣品數量決定發放對象∼

希望在試用樣品後,可以提供列印機種類或型號,列印參數以及各種對料性的評價和列印成品照,先前曾索取樣品但尚未列印的朋友請先別申請,先把機會讓給其他版友喔!

# spidermaker
# 群眾開發

Chen Zimook
2018-08-22 16:47:39

Kevin Chen
2018-08-22 16:50:10

鄭詠文
2018-08-22 16:51:00

Kevin Chen
2018-08-22 16:51:43

Kevin Chen
2018-08-22 16:56:26

林水樹
2018-08-22 17:19:21

Jason Leung
2018-08-22 17:34:09

Kevin Chen
2018-08-22 17:38:51

李仁維
2018-08-22 18:27:19

竹本一郎
2018-08-22 21:29:34

郭丰庆
2018-08-23 00:43:17

Kevin Chen
2018-08-23 05:38:56

Toastman Hsieh
2018-08-25 08:27:45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7-24 21:52:26

[彈性線材上市時程]

我們正與設計單位合作,使用彈性線材+3D列印進行應用示範並展示成品的商業價值,預計10月底能完成,希望能活絡台灣3D列印生態圈。材料預計11~12月會搭配應用展示推出極軟到極硬的彈性體系列,以實驗性材料概念少量推出,未來在根據應用進行收斂與拓展。
---------------------------
SpiderMaker團隊研究3D列印材料就是從彈性體出發。由於市面上現存原料特性都是為了射出/押出/吹塑等傳統加工設計的,加工成線材好印真的是運氣。

我們歷時兩年反覆驗證找出關鍵,母公司新光合纖則擁有重新設計化學結構的實力,研發中心能對應少量多樣的規格需求。因此,預計從八月起會陸續在社團開放測試材料申請,集眾人觀點進行最佳化,推出台灣首例為3D列印製程打造的彈性線材。

# 眾人研發
# 趕快想應用

Jason Leung
2018-07-24 21:53:58

彭士瑋
2018-07-24 22:20:42

Lahang Lowsing
2018-07-24 23:25:46

蘇炳文
2018-07-25 10:11:14

Kevin Chen
2018-07-25 11:48:25

Roy Shen
2018-07-25 13:15:29

Jared Lin
2018-07-25 13:16:07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6-16 09:26:55

[軟料設計應用的思考方向]

這影片有點歷史了,不過當時看到相關報導也是有很大的啟發,每次看到這種文章我就會覺得設計好偉大~千里馬還是需要伯樂的!這一類的設計到底是要往機械還是要往工業設計找啊~

我們在2015年剛踏入3D列印線材開發時,其實就是從軟料開始研究的,因為掌握合成技術,其實時至今日仍有許多特別的規格給一些合作單位使用。

[3分多鐘的短片,推薦大家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剛好翻到中文版的報導,轉貼自3D printing lab]

http://www.3dprintinglab.com.hk/…/metamaterial-mechanisms-c…

Kevin Chen
2018-06-30 11:59:06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4-19 00:35:03

[Spidermaker的材料小教室]
文章歡迎轉載 臉書搜尋spidermaker 3d filament

該給熟讀了前面三篇的大家一個交代-常見列印材料耐熱測試大解密

測試條件:60-140度,每30分鐘升溫10度。

材料(Tg,Tm)左至右:
ABS(100,x)/TPEE(x,180)/PLA(60,170)/PETG(85,x)/m-PET(80,低於240)

@60~70度:
雖然已經超過PLA的Tg,但因為模型本身是中空幾乎無負重,所以PLA此時應該是軟軟的,但不至於變形,其他材料都還在Tg以下就更不用說了。
@80度:
這是個關鍵溫度,PLA由原先的透明轉白,代表受到的熱能足夠誘導PLA熱結晶,性能轉變。
@90~100度:
m-PET開始彎曲了,它是除了PLA之外Tg次低的,100度已經高於Tg 20度了,會點頭是可以體諒的。
@110度:
Tg第三高的PETG也倒下了,其他人按兵不動。
@120度:
ABS開始略變形,PETG則是整個倒下了,m-PET雖然前面倒了現在卻撐在那裡,大家比較難理解的應該是m-PET的行為。其實這個時候m-PET算是複製了PLA先前在80度的行為,只是它原本就是白色因此無法純粹從外觀看出它何時結晶,但應該是在110到120之間使得它在微點頭的狀態性能轉變而強化耐熱性。
@130-140度:
ABS和PETG倒得更徹底,m-PET和PLA維持結晶後的型態,TPEE則是毫無動搖。不會結晶的材料,一旦超過Tg之後隨著溫度升高它對熱的抵抗力就會越弱,所以才會看到ABS和PETG睡成那樣。這支TPEE是我們先前和ATOM聯名推出的規格,也藉此測試讓大家見識一下工程級彈性體的軟實力~

結語:
其實上述測試並非要告訴大家PLA可以撐到140度,因為上述測試幾乎無負重。但如果能找到一個方法讓它在熱結晶溫度下不變型就能提升材料耐熱性。之前和高手版友陳冠銘大交流時他提到,可以把物件埋在沙裡面加熱,這也是一個聰明的做法。

一般而言,一個非晶或可結晶但尚未結晶的材料,耐熱性大約不超過Tg-10度。材料一旦結晶後因為要破壞結晶必須達到Tm,因此耐熱性根據結晶情形可以高達接近Tm-20度左右的水準。在應用端上如果要評價材料性質,可以根據材料供應商提供的技術資料中的HDT(熱變形溫度)做為參考依據。HDT的測試方法概述我之後再說明,Spidermaker也會致力於把材料數據完善,讓使用者可以針對應用去選擇材料。

大家有滿足嗎?那請不吝給個讚吧!

文章歡迎轉載 臉書搜尋spidermaker 3d filament

ChihJun Soong
2018-04-19 02:31:05

Kevin Chen
2018-04-19 05:31:52

Kevin Chen
2018-06-20 18:57:13

Roy Shen
2018-06-20 19:16:14

Kevin Chen
2018-10-11 10:57:39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4-17 21:58:37

遮光罩是個很適合消光黑結合3D列印的客製化應用,問了一下同事的愛機型號(Panasonic G7)和變焦鏡規格立馬就印了一個出來,明天來裝裝看

Panasonic 14-140 Lens Hood H-VS014140
by karuchie, published May 9, 2016
檔案來源: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1549415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