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Spidermaker 3D filament 造訪社團 » 30D

原文網址 Zhe Hao Lin
2019-05-30 10:05:40

軟料體驗分享 Ender3

軟體simplify 3D

同一個Gcode參數下去印30D,40D
噴嘴:0.5mm
層厚:0.15mm
速度:30D 放到10 mm/s, 40D維持20mm/s沒問題
不回抽,不支撐
溫度:30D 220度, 40D 230度

擠出量:1.05
熱床:65
————————
Ender3 印30D,20mm/s速度,第一層都沒問題,但是第二層之後就會開始卡,線才會被扭曲。可能是因為我用MK8金屬擠出機的部分,他的擠出輪是外凸不像是Atom 用內凹的,造成扭力上太大去扭曲線材。一直到速度放慢到10mm/s 才能穩定的列印。 如果是我就會建議切片還是10mm/s,到機器端再去逐漸增加速度,不然以10mm/s來說,測試的摩艾30D印了大約3小時,40D的回到20 mm/s 約2小時左右。
—————————
《溫度》
線材溫度30D我用220度,主要我是以觀察第一層擠出時線跟線的連結情況下去調整,我發現220度可以讓我的第一層兩條線之間剛好沒有縫隙。40D的部分在220度列印上,就會出現兩條線距離有縫隙,逐漸提升至230度,同時流量稍微加大至105%左右,那線材得黏合度,有不錯的改善。
—————————
細節上,可以看到30D和(100%流量)與40D(105%流量) 105%有明顯地去補齊起點跟終點的微小間距,改善列印品質。

------------------------

都以40D來做對比得話,以ATOM3來說在側邊耳朵或中間懸空鼻子,有一點線冷卻速度不夠快的感覺,但整體細節都不錯。Ender3可能因為噴頭是0.5mm(線寬0.6mm)且層厚是0.15mm 所以在這種懸空表現上是有明顯改善,其他細節上也不輸ATOM印出來的。

整體來說這個線材,對於一個新手的使用上的方便度是有的,畢竟參數上不會太過於複雜,穩定度也不錯,再不回抽的情況下,牽絲的部分沒有很明顯(當然也有可能是摩艾屬於簡單模型,且單一不是兩個,噴頭移動沒有太大),機器方面,兩台非近端擠出的機器都可以完成列印,這樣對於CR系列使用者是蠻方便的。

Kevin Lan
2019-06-02 15:24:23

Zhe Hao Lin
2019-06-18 11:51:31


原文網址 Zhe Hao Lin
2019-05-29 19:44:28

第一波軟料體驗分享 Atom 2.5FX
綠色是30D ,藍色 40D

同一個Gcode參數下去印30D,40D
軟體simplify 3D
噴嘴:0.4mm
層厚:0.2mm
速度:20 mm/s
不回抽
溫度:215
熱床:65
————————
一開始我有先用我的ender3 下去印,不過跑到第二層的時候擠出就會出問題,調整不少參數還是沒克服。所幸先用Atom來印看看,不得不說 對Atom來說沒什麼挑戰的感覺,預想的參數沒有再調整第二、第三次。
結果看起來整體來說印出來的效果是不錯的,以摩艾來說,懸空的耳朵那沒有支撐成型是很好的表現。
—————————
《溫度》
線材溫度我用215度,不是包裝上面建議的200度,我這邊是以先將噴頭加熱至200度,然後手動慢慢的去旋轉擠出機,來看擠出量,以5度慢慢往上加,去感受擠出旋鈕力道,跟噴頭出料情況,我自己個人感受順暢度在200度稍有點阻力感,慢慢提升至215-220之間,擠出順暢度有明顯的改變。
—————————-
我剛入3D列印一年左右,這也是第一次使用軟料來列印,因此不像板上的高手們有豐富的經驗跟改機調整過的機器,但以我到現在的經驗來說,這個軟料我覺得算很簡單的,比起我在調ABS的時候,參數也是以現有PLA參數下去改上述的部分。
《手感方面》我比較喜歡30D的柔軟度,有種療癒的感,40D就會稍嫌有點硬。
《韌度方面》兩者的表現都還不錯,沒有擠壓破裂的情況發生。
《黏著度方面》因為我以頂層為3層左右,加上沒有任何填充所以可以看到頭頂的黏著度沒有很穩固,擠壓的方面會有空隙產生,但放開後又會回復本來形狀。

下回會試著分享Ender3 的參數跟調整方式,如果能成功的話!

Kevin Chen
2019-05-29 19:59:20


原文網址 陳韋鈞
2019-05-28 19:06:10

[第一波軟料體驗]

Hello,第一波軟料已經寄發出去囉,請專業測試員們留意 王智立 (Samie Wang) 謝孟丞 (Xie Meng Meng) Zhe Hao Lin ~ 內容為30D/40D軟料各一捲~
以下為熱騰騰自家測試影片

材料:SpiderMaker 30D軟料
機器: Infinity X1Speed
層高:0.2mm
溫度/熱床:230/60
速度:30mms

選擇了球類檔案做測試,好印、爬坡表現ok,料夠軟彈性十足,所以以下開放競標燒燒果實,吃下30D燒燒果實的朋友,能得到"可以吃下塑膠"的能力?!
# 替環保盡一份力

陳韋鈞
2019-05-28 19:07:01

Kevin Chen
2019-05-28 19:25:36

王智立
2019-05-28 19:40:06

Zhe Hao Lin
2019-05-28 19:40:31

謝孟丞
2019-05-28 21:54:23


原文網址 Roy Shen
2019-05-24 17:49:07

30D軟料挑戰!

列印速度:

除第一層32mms,其餘都38mms
列印溫度:235度
熱床:60

這是我畫來做散熱墊的,這種料Q彈,用來做跟人體工學相關的很適合呀!

Jared Lin
2019-05-24 17:50:23

Roy Shen
2019-05-24 17:50:46

Jared Lin
2019-05-24 17:51:17

Roto Yang
2019-05-24 18:03:26

崇義
2019-05-24 18:15:14

Roy Shen
2019-05-24 19:42:42

Roy Shen
2019-05-24 20:11:43

Roy Shen
2019-05-24 22:54:02


原文網址 林佑臻
2019-05-18 13:45:42

感謝kevin的軟料試驗,分享一下心得:
1.fdm軟料,尤其是很軟的料,越軟越難印。擠出機容易出軌。目前我還在找有沒有更適合軟料的擠出機結構。
2.擠出量最好校正一下(加大流量),我認為是軟料天生特性。
3.還有,有些軟料比較黏有些比較不黏,我到現在還不懂之間關聯。我遇過不黏的甚至可以遠端擠出機使用。
4.這次因為kevin給我一小捲,讓我有機會嘗試參數。練習4*4cm無填充四層封頂。我發現重點是風扇散熱,5000轉風扇不夠,大約一萬轉夠了。
5.還沒測試回抽參數,不過spider的還是有點黏,牽絲大概免不了。
6.另外一個我一直搞不定的是軟料的支撐,因為料軟,支撐往往會扭動。
7.硬度30d已經算是很軟的料(測試料的橘黃),灰藍青是40d。建議想玩的人要有心理準備,不像硬料可以丟下去無腦列印。

Kevin Chen
2019-05-18 17:00:50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05-15 14:07:02

[誠徵先期軟料試用評價4名]

Hello~各位版友好! 手邊樣品不多,因此只能先選出四位,之後還會有第二波發給更多版友同樂,這次誠徵的熱血好手希望有以下條件之一

1.以實驗精神與科學觀點進行測試評價。
2.玩過多種軟料,能說出各家的優缺和差異。

這次準備的材料有三種硬度45D/40D/30D,基本上要印到30D最好是具備近端進料機種,40D以上遠端降速印還有機會

要測試不同列印性也不是一種測試可以搞定,經過思考的測試是相當花腦力與時間的,因此會回饋一卷消光料,顏色任選。如果剛好在外面走跳遇到我本人,可以請你喝杯手搖飲料~ ? 交換一下心得

這次的報名不是先搶先贏,歡迎先再下面留言,在這個圈子看久了,我知道有很多高手在裡面,祭品雖然不豐富,還希望能浮出水面!

戴璟嵐
2019-05-15 14:09:38

Zhe Hao Lin
2019-05-15 14:32:47

Roy Shen
2019-05-15 14:38:44

謝孟丞
2019-05-15 14:52:37

許阿瑋
2019-05-15 15:35:38

戴璟嵐
2019-05-15 15:59:27

王智立
2019-05-15 17:07:04

陳曉澔
2019-05-15 17:08:50

Efun Lai
2019-05-15 18:00:44

陳曉澔
2019-05-15 18:10:43

陳曉澔
2019-05-15 18:11:39

王智立
2019-05-15 18:57:10

王智立
2019-05-15 18:58:52

吳水豚
2019-05-15 19:57:21

王智立
2019-05-15 20:15:08

大樹
2019-05-15 20:19:04

Tsung-Ta Tang
2019-05-15 20:40:01

Kevin Chen
2019-05-15 21:26:53

Kevin Chen
2019-05-15 21:30:32

Kevin Chen
2019-05-15 21:31:53

Kevin Chen
2019-05-15 21:32:44

Kevin Chen
2019-05-15 21:34:37

Kevin Chen
2019-05-15 21:36:20

謝孟丞
2019-05-15 21:37:55

許阿瑋
2019-05-15 21:38:49

Kevin Chen
2019-05-15 21:41:33

王智立
2019-05-15 21:53:22

王智立
2019-05-15 21:59:22

Zhe Hao Lin
2019-05-15 22:43:42

Zhe Hao Lin
2019-05-15 22:45:00

林水樹
2019-05-17 22:28:03

王智立
2019-05-17 22:39:24

林水樹
2019-05-17 22:47:09

Roy Shen
2019-05-18 10:27:46

林佑臻
2019-05-18 14:04:45

王智立
2019-05-18 18:49:39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01-16 20:19:09

最近為了合作案做了一批2.85mm 30D軟料,請合作單位測試卡料的極限速度,沒想到等了一個下午都等不到數據,看到結果傻眼...

# 看不到極限怎麼做報告
# 這個數據報出去誰會信

Roy Shen
2019-01-16 20:24:31

林水樹
2019-01-16 20:38:28

Kevin Chen
2019-01-16 20:43:57

大樹
2019-01-16 21:17:43

Roy Shen
2019-01-16 21:18:55

Roy Shen
2019-01-16 21:19:07

大樹
2019-01-16 21:23:41

Roy Shen
2019-01-16 21:27:22

Kevin Chen
2019-01-16 21:28:33

Kevin Chen
2019-01-16 21:29:25

Fatcat Chang
2019-01-16 21:29:27

大樹
2019-01-16 21:30:11

Orcus Tseng
2019-01-16 21:39:18

Kevin Chen
2019-01-16 22:05:53

Kevin Chen
2019-01-16 22:06:46

Fatcat Chang
2019-01-16 22:15:46

陳曉澔
2019-01-16 22:36:04

Rich Ban
2019-01-17 11:20:05

Chin Ming Keat
2019-01-17 13:21:10


原文網址 江文宏
2018-10-09 15:03:24

TPEE 30D 測試
GoPro Hero+ 鏡頭護蓋
1.進料,Prusa i3 MK3直進式,沒遇到問題。
2.溫度,料溫240˚C;床台35˚C。
3.擠出率,1.05倍。
4.速度,外圍15~20mm/s,填充30mm/s。
5.床台材質PEI,建議上口紅膠,方便拔除作品。

江文宏
2018-10-09 17:50:31

Kevin Chen
2018-10-09 20:11:47

江文宏
2018-10-09 20:41:15

江文宏
2018-10-09 20:43:36

Kevin Chen
2018-10-09 22:59:38

江文宏
2018-10-11 09:46:51

Kevin Chen
2018-10-11 10:31:34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10-02 23:12:51

[彈性線材公測邀請]
收單!

沒想到一個晚上就全員到齊,回鍋率100% ? ,本週和小夥伴會再去製作補齊各規格數量,預計10/8該週發放。

目前除了70D之外,TPEE第一版配方尚有66/55/40/30D等規格,以先前測過70D的版友優先邀請。若您願意再次參與,請在下方留言。

70D參與測試名單:
鄭詠文 (Zheng Yuan-wen)
許阿瑋
李仁維 (RenWei Lee)
竹本一郎 (Tony Huang)
林水樹 (Shui Shu Lin)

另外邀請:
江文宏 (Mason Chiang)
大樹
Clarence Lee
洪兆又
James Lu

洪兆又
2018-10-02 23:13:22

竹本一郎
2018-10-02 23:18:29

許阿瑋
2018-10-02 23:21:30

江文宏
2018-10-02 23:24:04

James Lu
2018-10-02 23:28:14

李仁維
2018-10-02 23:32:02

Clarence Lee
2018-10-02 23:34:26

Kevin Chen
2018-10-02 23:35:16

Kevin Chen
2018-10-02 23:35:26

Kevin Chen
2018-10-02 23:36:47

Kevin Chen
2018-10-02 23:37:39

Kevin Chen
2018-10-02 23:38:08

Kevin Chen
2018-10-02 23:38:24

Kevin Chen
2018-10-02 23:38:33

Kevin Chen
2018-10-02 23:39:05

Kevin Chen
2018-10-02 23:39:20

Keith Ng
2018-10-02 23:41:34

鄭詠文
2018-10-02 23:45:27

林水樹
2018-10-03 00:25:34

廖家仙
2018-10-03 00:27:27

大樹
2018-10-03 07:15:15

Kevin Chen
2018-10-03 08:42:28

Kevin Chen
2018-10-03 08:44:11

Kevin Chen
2018-10-03 08:44:38

Kevin Chen
2018-10-03 08:45:03

Keith Ng
2018-10-03 10:25:10

鄭詠文
2018-10-08 14:07:29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8-28 14:59:12

[70D與30D影片比較]

70D雖然是TPEE(熱塑性聚醚酯)彈性體,但由於軟硬鏈段調配往超高硬度方向改,它硬到根本不像彈性體,但卻保有彈性體的韌性,在試片拉伸過程拉到4倍長度仍沒斷裂(Elogation>417%),衝擊強度則和PETG差不多,材料剛性大約是30%的PLA或40%的ABS

補上材料小教室:
https://www.3dspidermaker.com/…/material-difference-pla-a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