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Spidermaker 3D filament 造訪社團 » 調整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11-21 08:49:43

上週末參加明燿和 林似諭 老師合辦的台北場切片軟體課程,很久沒有因為知識的精進那麼開心!尤其是支撐優化設定和區域設定變更技巧兩個我最想學的技術!
最近趁空檔用版友 深白色 的創作獨角獸來搭配消光暖白來複習一下,真的是成功用FDM印出漂亮的懸空曲(屁)面(股)了!而且這支獨角獸最bug的尾巴也用區域強化方式調整到可以當握把了 ?
陳曉澔 和小魚老師的切片課程在高雄的課程即將開課,課程資訊可以到明燿社團去關注喔!

檔案來源: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3451830

#療癒的作品印大更療癒

#可以當暖白代言人

陳曉澔
2019-11-21 08:51:46

Kevin Chen
2019-11-21 08:52:39

黃宇軒
2019-11-21 08:54:57

Jason Chiang
2019-11-21 09:07:13

Kevin Chen
2019-11-21 09:09:02

林似諭
2019-11-21 09:10:33

深白色
2019-11-21 09:16:11

陳曉澔
2019-11-21 09:45:51

陳曉澔
2019-11-21 09:46:42

陳曉澔
2019-11-21 09:47:10

深白色
2019-11-21 09:58:58

陳曉澔
2019-11-21 09:59:31

Kevin Chen
2019-11-21 10:06:24

陳曉澔
2019-11-21 10:07:15

深白色
2019-11-21 11:16:50

陳曉澔
2019-11-21 11:29:05

深白色
2019-11-21 11:30:53

林似諭
2019-11-21 11:41:44

Roy Shen
2019-11-21 11:41:59

林似諭
2019-11-21 11:42:24

Roy Shen
2019-11-21 11:47:06

深白色
2019-11-21 11:47:52

陳曉澔
2019-11-21 11:51:35

林似諭
2019-11-21 11:51:44

陳曉澔
2019-11-21 11:54:04

陳曉澔
2019-11-21 11:54:55

深白色
2019-11-21 11:55:47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11-13 14:22:45

後處理工具-瓦斯噴槍

在大家的建議下找了一隻新的瓦斯噴槍,也可以維持點放,也可以持續噴火,側邊也可以調整瓦斯大小,一隻不到100 ? ,花了不少時間找,C/P蠻高的。但和打火機相比火力大了不少,調到最小還是蠻強的,要練一下

搜尋 傻瓜批發 瓦斯噴槍 就可以找到了

PS:下方留言有其他版友的建議工具喔!

深白色
2019-11-13 14:27:29

Kevin Chen
2019-11-13 14:32:47

Mesak Chuang
2019-11-13 14:34:26

Mesak Chuang
2019-11-13 14:34:30

深白色
2019-11-13 14:35:14

深白色
2019-11-13 14:35:43

Kevin Chen
2019-11-13 14:36:08

Kevin Chen
2019-11-13 14:37:48

Mesak Chuang
2019-11-13 14:38:00

深白色
2019-11-13 14:38:29

Kevin Chen
2019-11-13 14:40:07

Kevin Chen
2019-11-13 14:40:59

Mesak Chuang
2019-11-13 14:52:28

Mesak Chuang
2019-11-13 14:54:34

黃巽甫
2019-11-13 14:55:54

黃巽甫
2019-11-13 14:58:05

張辰謙
2019-11-13 15:12:12

張辰謙
2019-11-13 15:12:40

Kevin Chen
2019-11-13 15:14:21

莊志偉
2019-11-13 18:32:25

Kevin Chen
2019-11-13 18:37:09

莊志偉
2019-11-13 19:09:16

Kevin Chen
2019-11-14 09:22:47

Kevin Lan
2019-11-15 08:25:59

Kevin Lan
2019-11-15 08:31:11

深白色
2019-11-15 08:45:48


原文網址 張辰謙
2019-11-07 09:58:17

早安! 前幾天買了透明的petg試印看看 使用0.6mm噴嘴

但發現外層的兩層殼黏不起來

請問該怎麼調整呢?

我用的切片軟體是PrusaSlicer.

謝謝 : )

Kevin Chen
2019-11-07 12:19:09

張辰謙
2019-11-07 12:28:18

張辰謙
2019-11-07 12:29:14

Kevin Chen
2019-11-07 12:37:54

張辰謙
2019-11-07 12:55:57

張辰謙
2019-11-10 10:50:44


原文網址 王智立
2019-06-06 00:15:52

2019-06-05 Spidermaker 30D 軟料體驗分享

機型:CR-8 原廠遠端擠出

軟體:Cura 3.6

噴嘴:0.4mm

層厚:0.2mm

速度:10 mm/s ,回抽無

溫度:220℃

擠出量:100%

熱床:55℃

30D 材質印出後有特別的軟,線材因為本身較軟,所以手握線材時表面有明顯的磨擦力。相對的線材在鐵氟龍管內與管壁的磨擦力會嚴重影響列印速度。

相較於個人常列印的明燿絕版 TPU, TPEE、昱豐 TPEE 來說, 30D 這捲料的表面磨擦力真的很明顯。因為太軟所以外殼建議在 1.2mm 以上,上頂下底厚度建議在 1.0mm 以上。

以前有說過,遠端擠出在列印軟料時,軟料在噴嘴加熱區加熱後經噴嘴流出是類似用抹的方式再做列印堆積成型。 30D 這捲料就更明顯。

噴嘴溫度上 225℃,列印速度全部統一為 10mm/s 時,線料因為等留在噴嘴加熱區過久,在流出噴嘴時會有氣泡爆裂聲。然而,在 215℃ 時反而會有線材加熱不足的料性。

以下為個人建議列印條件設定:

1. 噴嘴溫度: 220℃ ,流量: 100%

2. 熱床建議開啟 55℃ 以上

3. 遠端擠出機列印速度: 10mm/s ~ 12mm/s

4. 關回抽。

5. 開高空跑移動速度 120mm/s

6. 壁厚: 1.2mm 以上可視情況調整,0.8mm 太薄。如有特用途可能考慮

7. 上頂下底厚度 1.2mm 以上可視情況調整

8. 填充:網格填充較硬,立體十字較軟。

9. 眾多軟料對噴嘴與平台調平準度要求比 PLA 高出很多。需注意平台調平校正。

列印測試件為特殊需求人士復健用拾取輔具和常態性湯匙進食用加大握把。黃色為此回測試 30D 軟料。以 30D 的表面特性可能較適合需要抓握磨擦力大的模型。

40D 軟料待續。

王智立
2019-06-06 02:02:02

林佑臻
2019-06-06 02:13:25

王智立
2019-06-06 02:23:03

林水樹
2019-06-06 07:01:14

Otto Lin
2019-06-06 07:05:38

王智立
2019-06-06 07:45:16

Otto Lin
2019-06-06 07:48:26

陳曉澔
2019-06-06 07:54:19

王智立
2019-06-06 08:18:39

陳曉澔
2019-06-06 08:19:53

王智立
2019-06-06 08:26:52

陳曉澔
2019-06-06 08:33:25

王智立
2019-06-06 08:46:09

Chen Zimook
2019-06-06 13:19:19

林水樹
2019-06-06 13:33:15

王智立
2019-06-06 16:41:15

王智立
2019-06-06 16:41:26

Chen Zimook
2019-06-06 19:59:48

王智立
2019-06-06 20:18:05

Efun Lai
2019-06-08 15:26:35

王智立
2019-06-08 15:36:22


原文網址 Zhe Hao Lin
2019-05-30 10:05:40

軟料體驗分享 Ender3

軟體simplify 3D

同一個Gcode參數下去印30D,40D
噴嘴:0.5mm
層厚:0.15mm
速度:30D 放到10 mm/s, 40D維持20mm/s沒問題
不回抽,不支撐
溫度:30D 220度, 40D 230度

擠出量:1.05
熱床:65
————————
Ender3 印30D,20mm/s速度,第一層都沒問題,但是第二層之後就會開始卡,線才會被扭曲。可能是因為我用MK8金屬擠出機的部分,他的擠出輪是外凸不像是Atom 用內凹的,造成扭力上太大去扭曲線材。一直到速度放慢到10mm/s 才能穩定的列印。 如果是我就會建議切片還是10mm/s,到機器端再去逐漸增加速度,不然以10mm/s來說,測試的摩艾30D印了大約3小時,40D的回到20 mm/s 約2小時左右。
—————————
《溫度》
線材溫度30D我用220度,主要我是以觀察第一層擠出時線跟線的連結情況下去調整,我發現220度可以讓我的第一層兩條線之間剛好沒有縫隙。40D的部分在220度列印上,就會出現兩條線距離有縫隙,逐漸提升至230度,同時流量稍微加大至105%左右,那線材得黏合度,有不錯的改善。
—————————
細節上,可以看到30D和(100%流量)與40D(105%流量) 105%有明顯地去補齊起點跟終點的微小間距,改善列印品質。

------------------------

都以40D來做對比得話,以ATOM3來說在側邊耳朵或中間懸空鼻子,有一點線冷卻速度不夠快的感覺,但整體細節都不錯。Ender3可能因為噴頭是0.5mm(線寬0.6mm)且層厚是0.15mm 所以在這種懸空表現上是有明顯改善,其他細節上也不輸ATOM印出來的。

整體來說這個線材,對於一個新手的使用上的方便度是有的,畢竟參數上不會太過於複雜,穩定度也不錯,再不回抽的情況下,牽絲的部分沒有很明顯(當然也有可能是摩艾屬於簡單模型,且單一不是兩個,噴頭移動沒有太大),機器方面,兩台非近端擠出的機器都可以完成列印,這樣對於CR系列使用者是蠻方便的。

Kevin Lan
2019-06-02 15:24:23

Zhe Hao Lin
2019-06-18 11:51:31


原文網址 Zhe Hao Lin
2019-05-29 19:44:28

第一波軟料體驗分享 Atom 2.5FX
綠色是30D ,藍色 40D

同一個Gcode參數下去印30D,40D
軟體simplify 3D
噴嘴:0.4mm
層厚:0.2mm
速度:20 mm/s
不回抽
溫度:215
熱床:65
————————
一開始我有先用我的ender3 下去印,不過跑到第二層的時候擠出就會出問題,調整不少參數還是沒克服。所幸先用Atom來印看看,不得不說 對Atom來說沒什麼挑戰的感覺,預想的參數沒有再調整第二、第三次。
結果看起來整體來說印出來的效果是不錯的,以摩艾來說,懸空的耳朵那沒有支撐成型是很好的表現。
—————————
《溫度》
線材溫度我用215度,不是包裝上面建議的200度,我這邊是以先將噴頭加熱至200度,然後手動慢慢的去旋轉擠出機,來看擠出量,以5度慢慢往上加,去感受擠出旋鈕力道,跟噴頭出料情況,我自己個人感受順暢度在200度稍有點阻力感,慢慢提升至215-220之間,擠出順暢度有明顯的改變。
—————————-
我剛入3D列印一年左右,這也是第一次使用軟料來列印,因此不像板上的高手們有豐富的經驗跟改機調整過的機器,但以我到現在的經驗來說,這個軟料我覺得算很簡單的,比起我在調ABS的時候,參數也是以現有PLA參數下去改上述的部分。
《手感方面》我比較喜歡30D的柔軟度,有種療癒的感,40D就會稍嫌有點硬。
《韌度方面》兩者的表現都還不錯,沒有擠壓破裂的情況發生。
《黏著度方面》因為我以頂層為3層左右,加上沒有任何填充所以可以看到頭頂的黏著度沒有很穩固,擠壓的方面會有空隙產生,但放開後又會回復本來形狀。

下回會試著分享Ender3 的參數跟調整方式,如果能成功的話!

Kevin Chen
2019-05-29 19:59:20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12-17 22:26:18

剛剛刷臉書剛好看到這家邁亞設計,和大家分享一下3D列印技術的好朋友∼真空成型機

在大港自造展期這家剛好在我們隔壁,因為兩分鐘就能做出個成品,人人都有伴手禮,吸塵器運作聲音又很引人注目,所以吸引非常多人圍觀。

我和老闆聊到,其實數年前KS上就有集資團隊在玩了,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的特色嗎?他說KS那台實際操作問題非常多,尤其板材常常夾不住,不像宣傳的那麼美好,失敗率很高。

這個台灣團隊把挾持裝置做了新的設計,讓它可以對應的厚度與材料更寬廣,流程和手持部位都做過調整,現場好幾位民眾親自嘗試幾乎是零失敗,算是相當成熟的作品。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Adam Sungyu
2018-12-18 15:32:52

Chen Zimook
2018-12-18 16:28:21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11-14 22:11:29

[Spidermaker的列印小教室]-如何精準調整底板與噴嘴的距離

「第一層的好壞,是決定列印成功的關鍵。」現在有不少列印機具備自動調平(EX:ATOM)功能,或是出廠就調得好好的(EX:Infinity)。但也有許多入門機種需要手動調整。

神級版友 Clarence Lee 曾傳授我一套可以精準量化又簡單有效的調教手法,今日不藏私,我把作法化為圖片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教學相長,讓我們有機會將好方法紀錄並流傳,若提出好方法經小編們採納分享,我們會準備小禮物回贈喔!

# 小教室系列文歡迎分享
# 教學相長

皮之友
2018-11-14 23:47:13

張辰謙
2018-11-15 11:55:49

Kevin Chen
2018-11-15 15:22:13

唐梓宸
2018-11-21 14:17:40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10-01 23:59:35

[TPEE 70D測試感謝]
從8月底徵求有興趣的版友參與測試後,一個月間透過參與者的回饋收穫良多,整理如下:

鄭詠文 (Zheng Yuan-wen)
有Prusa原廠神機,列印參數詳細,提出了70D熔體黏度偏高,與PEI底板黏性極好的特色,並認為韌性表現是泛用性極高的料。
許阿瑋
採用Kossel+E3D V6遠端進料開源機種,採變溫空心圓柱的模型評估層間強度與牽絲評估,認為70D不若早期發放68D的列印外觀漂亮,料擠出的膨脹度若能再調整更好
李仁維 (RenWei Lee)
採用Phineas遠端進料機種列印多種物件展現材料用途,點出應用領域可能與尼龍類似,並發現220以上層間強度表現較佳,TPEE與列印機原廠特殊底板黏著性極好,熱堆積問題希望能改善
竹本一郎 (Tony Huang)
分別用200與230並且底板加溫列印手機殼,發現翹曲嚴重需要改善
林水樹 (Shui Shu Lin)
水樹兄用自行開發的列印機列印招財貓發現帶有點金蔥外觀,列印一支海馬手折感受材料高硬高韌的特點
江文宏 (Mason Chiang)
插花拿出以前開發歷程中流出的45D,以Prusa列印展示多種應用方式,並比較列印貼片與PEI在高低溫下移除列印物件的狀態

感謝以上使用者提供的測試結果,讓我們看到了不同使用者的角度,對研發人員後續調整配方有很大的幫助~

明天我會提出剩餘硬度的TPEE測試邀請,若有興趣歡迎繼續參與;)

大樹
2018-10-02 08:43:38

Kevin Chen
2018-10-02 11:00:06

大樹
2018-10-02 11:11:32

Kevin Chen
2018-10-23 16:48:14

洪兆又
2018-10-23 22:13:39

Kevin Chen
2018-10-23 22:17:26

James Lu
2018-10-24 19:50:47


原文網址 許阿瑋
2018-09-10 10:20:48

70D料性分享

機器:KOSSEL
噴頭:E3D V6 0.6mm
溫度:235C

首先打開包裝發現前面一段線不好塞進鐵氟龍管,太扭曲,就先剪掉了。有跟之前的軟料做對照組。

一開始測試溫度區間由下往上為215C到250度,單層5cm空心柱,70D不管在哪個溫度都是捏了會破掉,對照組則要相當用力。

回抽測試由下往上為3~10的回抽,模型為三個相鄰圓柱,大約在5左右的回抽即可,但看的出來依舊需要對其他參數做調整。

模型測試為橘子老師的小雞(5cm)高,雙層空心。外觀上對照組相當漂亮均勻,70D則會有些許的泡泡。

軟硬度,影片中可看出70D基本壓不動,跟一般PLA什麼兩樣。

結論
不管多少溫度都捏的裂或許是因為單層的關係,但比某些PLA還要脆。回抽基本跟一般PLA差不多,沒什麼特別,不過再調一下會更好,模型部分或許調一下擠出量泡泡的情況會比較好,或許量一下擠出來料的膨脹量再做調整會比較好,模型軟硬度部分應該是可以當韌性料,但是因為我印單層會裂開,感覺不妙,所以也沒有測試我最想印的耳機部分。

我的耳機RRRRR

Kevin Chen
2018-09-10 11:53:38

許阿瑋
2018-09-10 13:37:15

Kevin Chen
2018-09-21 23:49:38

許阿瑋
2018-09-24 14: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