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Spidermaker 3D filament 造訪社團 » 技術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11-21 08:49:43

上週末參加明燿和 林似諭 老師合辦的台北場切片軟體課程,很久沒有因為知識的精進那麼開心!尤其是支撐優化設定和區域設定變更技巧兩個我最想學的技術!
最近趁空檔用版友 深白色 的創作獨角獸來搭配消光暖白來複習一下,真的是成功用FDM印出漂亮的懸空曲(屁)面(股)了!而且這支獨角獸最bug的尾巴也用區域強化方式調整到可以當握把了 ?
陳曉澔 和小魚老師的切片課程在高雄的課程即將開課,課程資訊可以到明燿社團去關注喔!

檔案來源: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3451830

#療癒的作品印大更療癒

#可以當暖白代言人

陳曉澔
2019-11-21 08:51:46

Kevin Chen
2019-11-21 08:52:39

黃宇軒
2019-11-21 08:54:57

Jason Chiang
2019-11-21 09:07:13

Kevin Chen
2019-11-21 09:09:02

林似諭
2019-11-21 09:10:33

深白色
2019-11-21 09:16:11

陳曉澔
2019-11-21 09:45:51

陳曉澔
2019-11-21 09:46:42

陳曉澔
2019-11-21 09:47:10

深白色
2019-11-21 09:58:58

陳曉澔
2019-11-21 09:59:31

Kevin Chen
2019-11-21 10:06:24

陳曉澔
2019-11-21 10:07:15

深白色
2019-11-21 11:16:50

陳曉澔
2019-11-21 11:29:05

深白色
2019-11-21 11:30:53

林似諭
2019-11-21 11:41:44

Roy Shen
2019-11-21 11:41:59

林似諭
2019-11-21 11:42:24

Roy Shen
2019-11-21 11:47:06

深白色
2019-11-21 11:47:52

陳曉澔
2019-11-21 11:51:35

林似諭
2019-11-21 11:51:44

陳曉澔
2019-11-21 11:54:04

陳曉澔
2019-11-21 11:54:55

深白色
2019-11-21 11:55:47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11-17 09:14:54

新型態3D列印技術技術,但看影片好像很完善了,有人會做影片開頭的多足氣動機器人嗎?有興趣和技術的朋友可以來找我喔!

莊志偉
2019-11-17 09:51:04

黃宇軒
2019-11-17 12:13:43

Kevin Chen
2019-11-17 13:09:43

張辰謙
2019-11-17 13:18:36

Kevin Lan
2019-11-17 20:46:34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11-07 22:29:21

10個方法做出有創意的專題

信惠的瘋狂教室我追蹤了好一陣子,粉專常常會分享令人會心一笑的圖文和非常有用的資訊,黃老師著重在引導學生思考,出來的作品都讓我十分佩服,很希望自己求學期間也能遇到這樣的老師

3D列印也只是Maker的一種工具,雖然我們是3D列印的材料開發商,也不會什麼都用3DP來做,擷取各種工具和技術的優點發揮想像力是

老師剛剛在粉專分享了他在MakerDaire Taipei的專題演講影片,但我想先藉這幾張投影片讓大家認識他的思維,有興趣的可以追蹤他的粉專喔!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09-03 12:05:00

軟料應用-3D WALK, FDM鞋中底 3D列印慢跑鞋

這是我在2019 3D列印展中,最令我振奮的展品,我自己也有試穿到跑步機上跑個幾分鐘,這篇前言會比較長一些,好讓各位版友知道我在振奮些什麼。

[從材料端看3D列印產業鏈]

高分子材料為主的3D列印技術(FDM、SLS、SLA)在產業應用上,目前已實現的商用化以牙科和珠寶應用走得最前面。牙科與珠寶精工的終端價值很高,但那些成品所需的材料使用量都很小,尤其是珠寶精工,一個鑄造用的3D列印戒指,重量可能連10g都不到,即便材料的價值很高但用量極低,材料商也很難從中獲益。因此「終端應用有價值,不代表全供應鏈都能受益」,提到3D列印就在那邊醫療航太軍事的…先看看自己掌握的技術以及在這個供應鏈中的位置吧。

回到主題,鞋業為何備受3D列印產業期待呢?首先是3D列印鞋的附加價值高,潛在客群數多,材料使用量又比前述應用更多,身為材料商是會比較有興趣的。

[品牌推出3D列印鞋-FDM缺席]

從2012 Nike採用SLS推出了Vapor Laser Talon超輕量化足球鞋後,後續UA, New Balance, Adidas則分別採用SLS以及備受矚目的Carbon Clip技術,推出限量的3D列印鞋。New Balance後來改與Formlabs合作,以SLA推出價格更親民的3D列印鞋,近期連中國的小米(眾籌價599RMB)和匹克(1399RMB)也都推出了3D列印鞋,價格也是相對親民。

But…最重要的就是But,那些品牌沒人用FDM啊!3D列印鞋目前技術含量最高的還是在「鞋中底的微結構設計」,這些經過軟體計算出來的結構很多都是異常複雜,很細又一堆跳島,並不適合FDM列印,FDM又是這些技術中生產速度最慢的,沒被採納也不意外。

[Flyprint-FDM在鞋業的美麗定位]

But…再一個But就負負得正了,技術沒有絕對的好壞,還是要看是否有聰明的使用者。於是乎2018年Nike推出了FlyPrint技術,聰明的應用FDM技術列印客製化鞋面,當時發表時也是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在心中大讚Nike有聰明的設計師,沒有想到在2019年的3D列印展上,能看到FDM列印的鞋中底。

[FDM鞋中底商品化-小資本大機會]

FDM的鞋中底也不是太稀奇,但都是用來DEMO的,稀奇的是這次的展品卻有投入市場銷售的打算(據說後續會集資),也就是會商業化。為什麼會是由中小企業率先推出呢? 首先是生產規模。我問了列印時間,一雙鞋底大約要印一天,這樣的生產速度大企業是不能接受的,但這問題好解決,列印機數量買夠多拚過去就搞定了,但對比Adidas一雙中底只需20分鐘,要量產10萬雙,這種生產規模也沒辦法讓大企業滿足。另外就是效益,即便是10萬雙的營業額對Adidas也是皮毛,大企業的營運成本很重,通常投資要有效益的回收,就不太會碰小市場,這也是中小企業的突破口。

就我個人觀點,我很喜歡這雙鞋帶來的機會。它讓更多人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不需要大筆的資金就可以到市場來驗證自己的想法,或許未來會有許多鞋類的獨立品牌,透過這種模式跳出來~

如果需要找材料的夥伴,一定要記得SpiderMaker啊!!

# 整篇很長只是想講最後那句

Sean Hsiao
2019-09-03 12:34:38

Nick Tsai
2019-09-03 13:22:14

黃宇軒
2019-09-03 13:32:48

Kevin Chen
2019-09-03 13:34:19

吳水豚
2019-09-03 13:37:20

Kevin Chen
2019-09-03 13:41:18

吳水豚
2019-09-03 13:46:12

PPDL 塑膠設計實驗室
2019-09-03 13:59:51

Kevin Chen
2019-09-03 14:19:32

黃巽甫
2019-09-03 15:55:12

Kevin Chen
2019-09-03 16:10:14

林逸樺
2019-09-03 17:37:52

黃宇軒
2019-09-03 20:49:27

吳水豚
2019-09-04 00:37:35

Kevin Lan
2019-09-04 08:27:33

Kevin Chen
2019-09-04 09:51:08

吳水豚
2019-09-04 13:35:54

Kevin Chen
2019-09-04 14:20:01

吳水豚
2019-09-04 17:58:22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08-19 21:30:01

匠心設計參賽作品介紹-千峰熔融山水圖

有關注社群的早已知道這件轟動武林的作品,多重技術的交疊與試誤的結晶。黃醫師很好的發揮作品的剩餘價值拿它來報名比賽,就順手拿到優勝,贏了一台列印機回家XD

當天是我第一次看到實體,和從照片看有不一樣的感受。原來作品是印成薄殼而非有填充的板材,即便是PLA要印這種長寬比懸殊的矩形薄殼都不免有些變形,可惜了點。

聽黃醫師講解這幅作品需要採用的種種技術,真的相當驚人。不論是山水輪廓的擷取以及色層的調配都需要不同軟體搭配,最後更改g code用混料機構達成,這不只需要技術,還需要熱誠。

背景佈置也是非常用心,用釣魚線和黑布營造出作品懸空浮在黑色布幔的高級質感,我認為參賽選手可以學起來。並不是主辦方只留了個桌面給你,你就只能把作品很老實的放在桌面,從這點看來我猜黃醫師從以前到現在肯定累積了不少各種參賽經驗。

最後加碼講個小故事,四位評審有三位都給了相當高的分數,其中一位給的分數卻偏低。加總後仍不影響此作品獲得最高分的事實,主席也和這位評審確認是否是誤評(有些再確認發現真的是計算錯誤)。這位評審是純粹從作品給他的感受評分的,也就是說,如果你並非具備3D列印的知識背景了解這幅畫背後累積的技術,或許你看這個作品就是一件油畫感的水墨畫,這也是一般大眾看待作品的角度,我不管你怎麼把東西做出來的,我只在意這個產品我喜不喜歡買不買單,也就是商品化價值。 當然黃醫師的新作鋼鐵人在這商品價值就強化了不少~

Chen Zimook
2019-08-19 21:32:01

Maggie Lin
2019-08-19 23:33:00

黃宇軒
2019-08-19 23:43:25

Kevin Chen
2019-08-19 23:50:51

黃宇軒
2019-08-20 00:07:32

黃宇軒
2019-08-20 00:17:06

Kevin Chen
2019-08-20 00:18:48

黃宇軒
2019-08-20 00:29:10

林佑臻
2019-08-20 00:34:36

Kevin Chen
2019-08-20 00:35:48

黃宇軒
2019-08-20 01:06:29

陳學建
2019-08-20 09:31:40

黃宇軒
2019-08-21 09:27:41


原文網址 張辰謙
2019-07-16 07:53:54

一個軟料的小小練習 我有個想法 或許把 摺紙(Origami) 的技術 與3d列印結合是個不錯的選擇 例如3d列印的infill 就可以用一張紙來呈現 與外殼分開列印 再列印結束後 把平面的infill圖形折成3d的形式 就像立體書一樣 或許可以節省整體的列印時間 減少3d列印大量生產的生產成本 以下這個網站是我偶然逛到的 想與大家分享 http://apps.amandaghassaei.com/OrigamiSimulator/ 可以匯入自己的設計 然後做應力分析 也可以模擬摺紙的展開 最後也可以利用svg, stl, obj的方式下載 很方便

Gary Yen
2019-07-16 08:11:01

張辰謙
2019-07-16 08:46:17

張辰謙
2019-07-16 08:46:44

張辰謙
2019-07-16 08:47:15

Tom Liao
2019-07-16 08:53:54

Tom Liao
2019-07-16 08:56:04

張辰謙
2019-07-16 08:57:35

張辰謙
2019-07-16 08:58:31

黃宇軒
2019-07-16 10:05:56

張辰謙
2019-07-16 11:01:22

Charlie Ting
2019-07-16 11:13:41

黃宇軒
2019-07-16 11:25:04

Kevin Chen
2019-07-16 12:13:21

Odinson Thor
2019-07-16 13:11:33

張辰謙
2019-07-16 13:37:26

張辰謙
2019-07-16 13:38:09

張辰謙
2019-07-16 13:38:13

張辰謙
2019-07-16 13:38:49

Odinson Thor
2019-07-16 13:41:09

張辰謙
2019-07-16 20:49:58

張辰謙
2019-07-18 12:11:15

張辰謙
2019-07-18 12:11:18

張辰謙
2019-07-18 12:11:43

黃巽甫
2019-07-18 14:08:54

黃宇軒
2019-07-19 12:18:22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01-29 23:31:54

FDM機構持續進化中,和大家分享

對機械背景的朋友來說,這不是什麼新概念,就是CNC的換刀,但由E3D實現了。

在這個Demo影片中,它是採四種不同顏色的線材,藉由四個獨立的遠端進料擠出模組搭配換tool head的模組實現四色列印,這個應用就有點可惜沒有發揮到它的更多應用。

若能藉由分析與切片軟體判讀,配置不同機能的tool head,它就可以在需要速度的地方換上大口徑噴嘴,撓曲的部分採用軟性材料,甚至在導電的部分塗上銀膠。

期待未來在硬體技術上持續突破,軟體也要跟上

Chen Zimook
2019-01-29 23:41:04

陳冠銘
2019-01-30 09:41:35

Kevin Chen
2019-01-30 09:48:59

陳冠銘
2019-01-30 09:50:18

Kevin Chen
2019-01-30 09:50:50

陳冠銘
2019-01-30 09:54:23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01-25 19:56:19

談談工業級的技術發展

長期關注3D列印技術的朋友們會發現,目前強調高速與細緻的先進列印技術幾乎都是新型光固化或粉體床,那類FDM的技術呢?有突破嗎?

根據報導顯示,世界化工龍頭BASF投資2220萬美金給一家FDM延伸技術列印公司Essentium。它採用電漿加熱,能在三秒內升溫到600度,列印速度是一般FDM的10倍左右,強調能克服傳統FDM技術在z軸強度不足的問題,但我很好奇能快速加溫是一回事,要能達成高速列印材料固化速度也要能跟上吧

# 好多錢

Tom Liao
2019-01-25 21:25:34

江文宏
2019-01-27 11:28:08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01-18 09:01:44

版友對3D列印都習以為常了,但在產業界要熟悉並應用在工作是要一些緣分的。

最近接到資工同仁委託,他因為負責3D列印線材產線數據收集和設備連線和我們常有往來,耳濡目染下開始嘗試用來做設備套件。

他把圖畫好傳過來,隔天印出來交到他手上,尺寸一次到位。他很開心的把組裝照片和設計的檢測設備概念和我分享,讓我想起自己第一次去畫圖設計,印出想要的東西的感覺。

雖然就是個結構很簡單的基座,但它就是很實際又有幫助,我們樂見這項技術能持續普及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12-17 22:26:18

剛剛刷臉書剛好看到這家邁亞設計,和大家分享一下3D列印技術的好朋友∼真空成型機

在大港自造展期這家剛好在我們隔壁,因為兩分鐘就能做出個成品,人人都有伴手禮,吸塵器運作聲音又很引人注目,所以吸引非常多人圍觀。

我和老闆聊到,其實數年前KS上就有集資團隊在玩了,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的特色嗎?他說KS那台實際操作問題非常多,尤其板材常常夾不住,不像宣傳的那麼美好,失敗率很高。

這個台灣團隊把挾持裝置做了新的設計,讓它可以對應的厚度與材料更寬廣,流程和手持部位都做過調整,現場好幾位民眾親自嘗試幾乎是零失敗,算是相當成熟的作品。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Adam Sungyu
2018-12-18 15:32:52

Chen Zimook
2018-12-18 16:28:21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