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1
  • 2
  • 3

Spidermaker 3D filament 造訪社團 » 技術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11-14 21:05:42

上周末播出的影片上線啦~! 其實接受採訪的相關廠商好像都有分享了。SpiderMaker(12:15)和元力智庫(09:58)一起在南港的展場受訪。我們也是受訪單位中唯一推出女生受訪的喔XD

其實台灣在積層製造技術中,關鍵技術大多有相關廠商。影片中提到噴墨式(Binder Jetting)的研能科技,是少數擁有熱泡式噴墨技術的廠商。光固化(DLP/SLA)核心技術深耕比較久的有揚明光學。選擇性雷射燒結(SLS)台灣有核心能力的應該是東台精機,只是策略上他們選擇做更高難度的金屬列印。FDM則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

台灣其實很厲害,只是要把市場與品牌做大,技術只是基本,還有很多能力都要具備呢。

# 萬綠叢中一點紅
# 台灣其實很厲害

GeMing Chang
2018-11-14 23:54:26

Jared Lin
2018-11-14 23:57:47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10-16 21:44:46

[TPEE應用-機能性纖維斷面打樣]
本月16∼18號是台北紡織展(titas),每年研發中心都會派大批研究人員參與。我和小夥伴也臨時接到內部委託,收到了幾張照片,希望我們能幫忙製作讓觀展者能直觀的放大版纖維展品。

照片中看起來很像十字架的是我們公司的專利斷面設計,超級細小的纖維其實並非都是圓柱狀的,纖維的斷面差異也能呈現不同的機能性,我們母公司新光合纖在此領域有很多研究。

能幫上忙其實很開心,不過3D列印不是收到張照片就可以印出東西的,看來一般人對這項技術的認知還要再加強

Chen Zimook
2018-10-16 21:45:24

Adam Sungyu
2018-10-17 08:55:07

周楗幃
2018-10-17 12:00:23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10-06 16:18:19

小編閒聊:TPEE,研發與創新

在台北光予國際舉辦消光材料體驗會後,簡單的介紹了研發深度以及未來TPEE計畫。會後有版友問我,為什麼TPEE被定義在研發但不是創新。這個問題很好,和大家分享。

[TPEE]
TPEE是杜邦在1970年代所開發出來的材料,專利早已過期,目前國際幾家大廠皆有生產TPEE原料技術。若進一步探討3D列印TPEE彈性線材,其實如荷蘭DSM、韓國科隆、日本三菱化學、到近期杜邦先進材料,都有推出自家生產的TPEE線材。因此SpiderMaker近期在發放測試的也早就不是市場上的新玩意兒。

[研發]
SpiderMaker公測中的TPEE是專為3D列印開發的原料(還在測試改版階段)。由於3D列印彈性線材相較於TPEE發展歷史是相當新穎的,因此現有牌號都不是為3D列印開發。好印的TPEE其實都是線材廠用心挑選測試能用的規格,或是再進一步採用混鍊(compound)的工法微調它的性能。

SpiderMaker很努力的投入過基礎研究,因此能將各位回饋的列印觀察和材料配方做關聯。我的角色就是翻譯,把各位回饋的狀況翻譯成材料配方,請我們大學長開新的配方給我們,再請生產課抽空做成線材分裝,成為各位手上的測試樣品。

[創新]
3D列印材料開發領域來得又急又猛,國內看到的新東西,其實在國外早幾年都有人做過了。因此有做功課的研發人員很少敢把「創新」掛在嘴邊。創新也不一定等於有市場。以前指導教授曾說:「有價值的題目幾乎都被做過了,如果真的找到從未有人做過的題目一定要小心,你不是天才就是白癡。」因此,我們若推出新的品項,大多會朝「有新意」、「更好」、「巧思」切入。

研發團隊目前也期待手上一個「有新意」的題目能夠測試成功,不過現有改質和生產設備排程緊繃,只能佛系開發,水到渠成了 ?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9-21 01:39:48

3D列印如何走入客製化量產,打破人們對於3D列印生產速度限制的可能,方法有很多種。

我一直希望台灣能出現像是Blackbelt或Autodesk Project Escher那樣,從更底層去改變3D列印機構的創新應用,引導FDM技術找到新的可能。

很高興能看到台灣3DP先驅ATOM持續突破,和被西班牙公司採納整合推出量產方案。這個案例帶給台灣各家優秀的3DP廠商一個想像,裡面的次模組未來可以是任何優秀的桌上型3D列印機。

李仁維
2018-09-21 03:59:02

Kevin Chen
2018-09-21 10:15:25

李仁維
2018-09-21 10:20:28

陳冠銘
2018-09-21 15:10:24

John Chen
2018-09-21 15:24:46

陳冠銘
2018-09-21 15:27:10

俞威名
2018-09-21 15:28:40

江文宏
2018-09-21 15:31:55

江文宏
2018-09-21 15:36:02

李仁維
2018-09-21 15:36:08

江文宏
2018-09-21 15:41:33

李仁維
2018-09-21 15:43:19

李仁維
2018-09-21 15:54:47

陳怡杰
2018-09-21 16:19:40

Stanley Chen
2018-09-21 17:15:57

Kevin Chen
2018-09-21 17:48:38

Kevin Chen
2018-09-21 17:49:39

Chen WeiMin
2018-10-05 08:30:58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7-21 11:02:53

Infinity新推出的近端供料可以用0.2的噴嘴推動30D的軟料耶...!

老闆大放送,現場抽五組近端模組和一組雷雕

# 累積三年的軟料技術可以問世了
# 七月預購送雷雕八月送近端
# 媽我抽中雷雕了

Kevin Chen
2018-07-21 14:15:23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6-16 09:26:55

[軟料設計應用的思考方向]

這影片有點歷史了,不過當時看到相關報導也是有很大的啟發,每次看到這種文章我就會覺得設計好偉大~千里馬還是需要伯樂的!這一類的設計到底是要往機械還是要往工業設計找啊~

我們在2015年剛踏入3D列印線材開發時,其實就是從軟料開始研究的,因為掌握合成技術,其實時至今日仍有許多特別的規格給一些合作單位使用。

[3分多鐘的短片,推薦大家看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剛好翻到中文版的報導,轉貼自3D printing lab]

http://www.3dprintinglab.com.hk/…/metamaterial-mechanisms-c…

Kevin Chen
2018-06-30 11:59:06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6-09 13:29:49

[Spidermaker的應用小教室]-小教室系列歡迎轉載

3D列印服飾,從Runway走向日常的可能?

[Runway]
從2010年初開始,其實就可以在Runway上看到一些非常誇張的3D列印服飾。由於3D列印有別於傳統服飾技術可以大玩立體造型,當時看到的幾乎都是採用 選擇性雷射燒結(SLS),搭配PA11所列印出來的衣服[1],竭盡所能的展現特別風格,除了Runway或舞台服飾外,路上應該不會有人會這樣穿(Lady GAGA除外)…

[時尚之都]
到了2013年左右,國外陸續研發了FDM列印軟質線材,在國際上專攻軟質線材頗具知名的品牌有美國的Ninjaflex與西班牙的Recreus。而以色列設計師Danit Peleg則在Recreus的贊助下,用FDM列印機結合軟質線材創作出許多立體結構編織成具有特色與動態美感的衣服[2],這樣的作品就會覺得在時尚之都似乎一點也不突兀,也是工作室規模就可以產出的作品,如同高級訂製服的商業模式。
(推薦點連結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s94mIhCyt4

[街頭路上]
但更令我驚喜的是,大約兩年前在台灣的展覽會場上,看到一件看似平凡的白色洋裝[3]。應用團隊將3D列印回歸到一般服飾的平面布料概念,跳脫出3D列印就是要立體創作的思維, 用繪圖軟體勾勒出不同的花紋與編織型態,把FDM列印機當作是客製化布料生產設備將這些設計過的圖騰印出薄薄的幾層後,接著將這些布料以雷切製成需要的大小和形狀,用縫紉與黏合製成那件看似平凡卻又非凡的洋裝。

[歡迎合作]
我認為那件白色洋裝的意義是,讓服裝設計師跨足3D列印定製服的門檻更低,但仍能發揮設計巧思並且在工作室製作,作品被一般大眾的接受度也更高,我看好這樣的組合能支撐設計師讓創作成為事業。如果你是服裝設計師,很喜歡這樣的想法,歡迎聯絡SpiderMaker,我們會支持你的創作,不論是材料或是設備夥伴,我們都可以串聯。

========分隔線=======

SpiderMaker的背後是一間歷史悠久,從聚酯纖維起家的新光合成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也是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先生的起家厝。直到近半世紀後,機能性纖維仍然是公司的強項,許多知名品牌皆採用新光合纖開發的機能性纖維。

參考資料
[1] https://i.materialise.com/…/iris-van-herpens-new-3d-printe…/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s94mIhCyt4
[3]自展場拍攝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6-07 17:00:44

這兩天和小夥伴討論板規的必要性,好像不寫出來大家不敢貼文,其實只要:

1.不是同業跑來大肆宣傳自家材料
2.相關主題
3.不要吵架

把握上述原則就ok

宣傳列印機:Ok 好玩的模型分享:OK 3DP或創客相關活動訊息:OK 列印問題求助:OK 產業新聞:OK 別家出好玩材料想問問:OK 硬體機構討論:OK 列印作品分享:OK(即便不是我們家材料) 你家小貓生了:請貼在總統府臉書;你家小貓生了懷裡抱著列印作品:OK 其他列印技術討論:OK 衍生性技術(翻模/後處理/快速模具):OK

這些資訊我平常有空都會看,如果能自投羅網真是感激不盡

總之具體版龜如下圖所示,出現爭議需要修改調整,我們會再公告

版龜下載: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2238443

# 消光陽橙 # 消光黑 # 身體應該用消光岩灰

John Chen
2018-06-07 18:58:52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4-22 19:29:38

[Spidermaker的應用小教室]
3D列印衝浪尾舵 (3d printed fins)

所有影音圖像內容版權歸該單位所有。本文章內容及介紹為 Spidermaker 3D filament 所撰寫,歡迎分享、轉貼,請清楚註明來源出處。

台灣因為四面環海,海岸線很長,小小的一座島嶼卻有不錯的衝浪點。之前曾和朋友凌晨搭著火車到宜蘭去體驗衝浪,卻被判定是心術不正才會左倒右倒就是站不起來,結束第一次衝浪體驗。

衝浪是一項專業的運動,因此衝浪板也是充滿著專業。除了不同的板型外,尾舵的數量、安裝的位置,幾何形狀和材料剛性,都會影響推動力,轉向,以及停頓的性能[1][2]。而Westkust[3]就是一群不滿足於商業量產裝備性能的衝浪同好所組織的,也是採用開源精神將設計的source code免費釋放讓人有機會改進,他們也相信3D列印對於客製化的少量生產是非常有經濟效益的。

澳洲新南威爾斯的臥龍岡大學(UOW)導入科學研究方法投入3D列印衝浪尾舵的研究[4],裝上GPS和其他sensor收集數據後,藉由3D列印可以在一天內就做出3~4種設計,幾個小時候印完從底板取下就可以用了。他們將收集到的實驗數據提供給當地的衝浪板製造商,利用技術提升協助產業升級以對抗削價競爭的對手。最終希望能藉由3D列印達成大量客製化,幫助每一位衝浪者,我們可以欣賞一段影片( https://goo.gl/vk7JjZ )[5]

其實不乏有公司已經將其商業化應用,我們可以發現上述案例都是精選一個適合發揮3D列印技術的標的,領域中的行家懂得將其專業結合3D列印的優點,將3D列印轉化為產值。Spidermaker 3d filament希望能結合更多設計者,將台灣的創意轉化為產值推向國際,如果你有很好的點子不妨與我們聊一聊,透過橫向資源結合幫你找出答案!

[1] https://goo.gl/kQAykv
[2] https://goo.gl/ZFVh4J
[3] http://westkustsurf.nl/?page_id=19153
[4] https://goo.gl/1tXEbN
[5] https://goo.gl/vk7JjZ

圖片來源:Westkust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4-19 21:58:51

公司內部綠化盆栽由分析技術組的同仁負責,飛禽走獸就由spidermaker小組贊助了!昨天看到最難印的身體都ok了,今天果然順利收成 ?

這是小璇子老師示範meshmixer功能的作品,看了一下發布時間當時我還超菜。本版剛成立看到小璇子老師進來就像捕獲稀有寶可夢一樣超開心XD,我們很歡迎3D列印領域的推廣者在這裡和我們分享一些新的成果,也希望我們的材料能豐富和提升大家的創作。

更多資訊可以去老師的blog逛一逛
http://mingshiuan.blogspot.com/

Owl Pen Holder / Tools Holder
by shiuan, published Oct 21, 2015
檔案來源: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1083713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