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Spidermaker 3D filament 造訪社團 » FDM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07-12 19:34:26

剛看到這篇想說怎麼會有人在FDM設備社團貼光固化作品,實在是很挑釁,定睛一看才發現是FDM印的,而且還是我們家的材料

# 感謝起點設計把台灣製造帶到日本
# 日本人好瘋狂

Tim Hsu
2019-07-12 21:16:25

林佑臻
2019-07-12 22:05:54

Adam Sungyu
2019-07-12 23:00:07

王智立
2019-07-13 10:44:05

James Lu
2019-07-13 13:12:17

鄭詠文
2019-07-14 18:46:39

黃巽甫
2019-07-15 18:04:41

Kevin Chen
2019-07-15 21:43:32

黃巽甫
2019-07-15 22:35:31

林可尉
2019-07-16 15:58:53

Kevin Chen
2019-07-16 16:04:02

Kevin Lan
2019-07-16 20:54:03

Kevin Lan
2019-07-16 21:00:34

黃巽甫
2019-07-16 23:47:00

Wennen Wan
2019-07-17 15:41:01


原文網址 林佑臻
2019-05-18 13:45:42

感謝kevin的軟料試驗,分享一下心得:
1.fdm軟料,尤其是很軟的料,越軟越難印。擠出機容易出軌。目前我還在找有沒有更適合軟料的擠出機結構。
2.擠出量最好校正一下(加大流量),我認為是軟料天生特性。
3.還有,有些軟料比較黏有些比較不黏,我到現在還不懂之間關聯。我遇過不黏的甚至可以遠端擠出機使用。
4.這次因為kevin給我一小捲,讓我有機會嘗試參數。練習4*4cm無填充四層封頂。我發現重點是風扇散熱,5000轉風扇不夠,大約一萬轉夠了。
5.還沒測試回抽參數,不過spider的還是有點黏,牽絲大概免不了。
6.另外一個我一直搞不定的是軟料的支撐,因為料軟,支撐往往會扭動。
7.硬度30d已經算是很軟的料(測試料的橘黃),灰藍青是40d。建議想玩的人要有心理準備,不像硬料可以丟下去無腦列印。

Kevin Chen
2019-05-18 17:00:50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05-15 00:37:54

[活動分享-義肢創作展]

剛好在臉書上刷到的活動,和大家分享!

桌上型FDM機台逐漸普及後,國內外就有一群熱血而專業的Maker藉3D列印,協助在戰爭或意外中造成傷害的人們打造義肢,國內也有幾個知名團隊,透過業界的材料與設備贊助,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持續推動開源專案並提供有需要的人協助。

我對這塊領域一直有興趣但並不熟悉,頂多就是關注相關社團,但也未曾實際與設計者或使用者面對面,趁這次活動多認識一下!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01-29 23:31:54

FDM機構持續進化中,和大家分享

對機械背景的朋友來說,這不是什麼新概念,就是CNC的換刀,但由E3D實現了。

在這個Demo影片中,它是採四種不同顏色的線材,藉由四個獨立的遠端進料擠出模組搭配換tool head的模組實現四色列印,這個應用就有點可惜沒有發揮到它的更多應用。

若能藉由分析與切片軟體判讀,配置不同機能的tool head,它就可以在需要速度的地方換上大口徑噴嘴,撓曲的部分採用軟性材料,甚至在導電的部分塗上銀膠。

期待未來在硬體技術上持續突破,軟體也要跟上

Chen Zimook
2019-01-29 23:41:04

陳冠銘
2019-01-30 09:41:35

Kevin Chen
2019-01-30 09:48:59

陳冠銘
2019-01-30 09:50:18

Kevin Chen
2019-01-30 09:50:50

陳冠銘
2019-01-30 09:54:23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01-25 19:56:19

談談工業級的技術發展

長期關注3D列印技術的朋友們會發現,目前強調高速與細緻的先進列印技術幾乎都是新型光固化或粉體床,那類FDM的技術呢?有突破嗎?

根據報導顯示,世界化工龍頭BASF投資2220萬美金給一家FDM延伸技術列印公司Essentium。它採用電漿加熱,能在三秒內升溫到600度,列印速度是一般FDM的10倍左右,強調能克服傳統FDM技術在z軸強度不足的問題,但我很好奇能快速加溫是一回事,要能達成高速列印材料固化速度也要能跟上吧

# 好多錢

Tom Liao
2019-01-25 21:25:34

江文宏
2019-01-27 11:28:08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9-01-08 21:15:20

猜猜看

FDM最常見的線材是PLA和ABS,但PLA和ABS的使用比例是多少有人知道嗎?

答案公布!
根據3D Hubs 2018 Q4的統計數據,PLA : ABS的用量約為6 : 4!!!

ABS的使用比例高得嚇人對吧?說明一下我對這個數據的解讀。3D hubs的資料來源應該是來自於使用該平台委託代印的大數據,但是3D Hubs從2018年10月後政策改變,原先是像Uber一樣讓大家在上面委託與接案的P2P平台,現在則轉變為由該平台統一接受委託後,分派給與平台合作的專業代印單位。

官方表示這樣的轉變後他們的客戶更多為專業用戶,這代表該數據不再是來自於群眾,而是專業使用者的需求,也許因此使得ABS的比例提升。

Efun Lai
2019-01-08 21:16:32

Charlie Ting
2019-01-08 21:24:22

陳曉澔
2019-01-08 21:27:26

Cheng Yao Li
2019-01-08 21:28:29

張開
2019-01-08 21:28:52

Kevin Chen
2019-01-08 21:36:05

李冠緯
2019-01-08 21:37:01

Kevin Chen
2019-01-08 21:37:19

Kevin Chen
2019-01-08 21:38:40

Kevin Chen
2019-01-08 21:40:01

張開
2019-01-08 21:54:54

Kevin Chen
2019-01-08 22:04:44

林逸樺
2019-01-08 22:26:27

Kevin Chen
2019-01-08 23:35:55

Roy Shen
2019-01-08 23:46:02

Chen Zimook
2019-01-09 01:12:52

陳怡杰
2019-01-09 08:47:02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11-23 09:47:25

大型FDM設備商印了一台除了電子零件外,都用3D列印打造(包含輪胎)的電動機車耶~避震的方式很特別,是直接在椅墊底下用軟料設計緩稱結構,而不是硬要用3DP去印阻尼式的避震器,還不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67&v=s4p59wk_0R4

Roy Shen
2018-12-01 17:18:06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11-14 21:05:42

上周末播出的影片上線啦~! 其實接受採訪的相關廠商好像都有分享了。SpiderMaker(12:15)和元力智庫(09:58)一起在南港的展場受訪。我們也是受訪單位中唯一推出女生受訪的喔XD

其實台灣在積層製造技術中,關鍵技術大多有相關廠商。影片中提到噴墨式(Binder Jetting)的研能科技,是少數擁有熱泡式噴墨技術的廠商。光固化(DLP/SLA)核心技術深耕比較久的有揚明光學。選擇性雷射燒結(SLS)台灣有核心能力的應該是東台精機,只是策略上他們選擇做更高難度的金屬列印。FDM則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

台灣其實很厲害,只是要把市場與品牌做大,技術只是基本,還有很多能力都要具備呢。

# 萬綠叢中一點紅
# 台灣其實很厲害

GeMing Chang
2018-11-14 23:54:26

Jared Lin
2018-11-14 23:57:47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9-21 01:39:48

3D列印如何走入客製化量產,打破人們對於3D列印生產速度限制的可能,方法有很多種。

我一直希望台灣能出現像是Blackbelt或Autodesk Project Escher那樣,從更底層去改變3D列印機構的創新應用,引導FDM技術找到新的可能。

很高興能看到台灣3DP先驅ATOM持續突破,和被西班牙公司採納整合推出量產方案。這個案例帶給台灣各家優秀的3DP廠商一個想像,裡面的次模組未來可以是任何優秀的桌上型3D列印機。

李仁維
2018-09-21 03:59:02

Kevin Chen
2018-09-21 10:15:25

李仁維
2018-09-21 10:20:28

陳冠銘
2018-09-21 15:10:24

John Chen
2018-09-21 15:24:46

陳冠銘
2018-09-21 15:27:10

俞威名
2018-09-21 15:28:40

江文宏
2018-09-21 15:31:55

江文宏
2018-09-21 15:36:02

李仁維
2018-09-21 15:36:08

江文宏
2018-09-21 15:41:33

李仁維
2018-09-21 15:43:19

李仁維
2018-09-21 15:54:47

陳怡杰
2018-09-21 16:19:40

Stanley Chen
2018-09-21 17:15:57

Kevin Chen
2018-09-21 17:48:38

Kevin Chen
2018-09-21 17:49:39

Chen WeiMin
2018-10-05 08:30:58


原文網址 Cheng Yao Li
2018-07-03 23:12:18

特別感謝 Spidermaker 3D filament 的幫助,提供我們高硬度的軟料做使用,解決了關節連結間的物件製作
此材料特性跟一般遇到的高強度軟料不太一樣,尤其是在強力扭轉與開孔鑽螺絲等方式下,不會破裂或是損壞(這部分明天會再做更細微的分享,幫助以後拿到這支料的朋友們更快速上手列印)
義肢經過了一個禮拜的測試與修改,終於有了新的進度
造型上差異不大,主要在曲面與尺寸上做了微調,另外因為是FDM製作,加入了一些列印的思考進去,例如列印方向與動物施力的考量,還有就是盡可能的減少支撐材的產生
目前暫時用熱溶膠固定,並開始進行後製加工的處理

Cheng Yao Li
2018-07-04 11:27:12

Kevin Chen
2018-07-04 11:43:25

Cheng Yao Li
2018-07-04 11:52:19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