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Spidermaker 3D filament 造訪社團 » 列印問題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6-09 13:29:49

[Spidermaker的應用小教室]-小教室系列歡迎轉載

3D列印服飾,從Runway走向日常的可能?

[Runway]
從2010年初開始,其實就可以在Runway上看到一些非常誇張的3D列印服飾。由於3D列印有別於傳統服飾技術可以大玩立體造型,當時看到的幾乎都是採用 選擇性雷射燒結(SLS),搭配PA11所列印出來的衣服[1],竭盡所能的展現特別風格,除了Runway或舞台服飾外,路上應該不會有人會這樣穿(Lady GAGA除外)…

[時尚之都]
到了2013年左右,國外陸續研發了FDM列印軟質線材,在國際上專攻軟質線材頗具知名的品牌有美國的Ninjaflex與西班牙的Recreus。而以色列設計師Danit Peleg則在Recreus的贊助下,用FDM列印機結合軟質線材創作出許多立體結構編織成具有特色與動態美感的衣服[2],這樣的作品就會覺得在時尚之都似乎一點也不突兀,也是工作室規模就可以產出的作品,如同高級訂製服的商業模式。
(推薦點連結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s94mIhCyt4

[街頭路上]
但更令我驚喜的是,大約兩年前在台灣的展覽會場上,看到一件看似平凡的白色洋裝[3]。應用團隊將3D列印回歸到一般服飾的平面布料概念,跳脫出3D列印就是要立體創作的思維, 用繪圖軟體勾勒出不同的花紋與編織型態,把FDM列印機當作是客製化布料生產設備將這些設計過的圖騰印出薄薄的幾層後,接著將這些布料以雷切製成需要的大小和形狀,用縫紉與黏合製成那件看似平凡卻又非凡的洋裝。

[歡迎合作]
我認為那件白色洋裝的意義是,讓服裝設計師跨足3D列印定製服的門檻更低,但仍能發揮設計巧思並且在工作室製作,作品被一般大眾的接受度也更高,我看好這樣的組合能支撐設計師讓創作成為事業。如果你是服裝設計師,很喜歡這樣的想法,歡迎聯絡SpiderMaker,我們會支持你的創作,不論是材料或是設備夥伴,我們都可以串聯。

========分隔線=======

SpiderMaker的背後是一間歷史悠久,從聚酯纖維起家的新光合成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也是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先生的起家厝。直到近半世紀後,機能性纖維仍然是公司的強項,許多知名品牌皆採用新光合纖開發的機能性纖維。

參考資料
[1] https://i.materialise.com/…/iris-van-herpens-new-3d-printe…/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s94mIhCyt4
[3]自展場拍攝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6-07 17:00:44

這兩天和小夥伴討論板規的必要性,好像不寫出來大家不敢貼文,其實只要:

1.不是同業跑來大肆宣傳自家材料
2.相關主題
3.不要吵架

把握上述原則就ok

宣傳列印機:Ok 好玩的模型分享:OK 3DP或創客相關活動訊息:OK 列印問題求助:OK 產業新聞:OK 別家出好玩材料想問問:OK 硬體機構討論:OK 列印作品分享:OK(即便不是我們家材料) 你家小貓生了:請貼在總統府臉書;你家小貓生了懷裡抱著列印作品:OK 其他列印技術討論:OK 衍生性技術(翻模/後處理/快速模具):OK

這些資訊我平常有空都會看,如果能自投羅網真是感激不盡

總之具體版龜如下圖所示,出現爭議需要修改調整,我們會再公告

版龜下載: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2238443

# 消光陽橙 # 消光黑 # 身體應該用消光岩灰

John Chen
2018-06-07 18:58:52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6-01 23:06:45

這篇文章是從隔壁版看到,我很喜歡撰文者的思維,因此徵詢他同意後轉過來和大家分享。

我們除了做材料研發外也要能驗證材料列印性質,驗證手法很多要靠自己建置和思考,當然還有許多是大量閱讀資料,或是向資深玩家請教的。

建置一個良好驗證手法最好是既簡單又快速並且能被量化,我們也建立了一些特別的方式來判斷材料的幾項重要指標,都是一些說破就不值錢,但不說還真想不到的方式。

從最基本的原理開始假設並檢視合理性就是起手式,就像這篇文章一樣,所以總覺得惺惺相惜啊XD

Chin Ming Keat
2018-06-01 23:27:56

陳學建
2018-06-02 00:15:41

Chia-hsiang Chang
2018-06-04 13:27:21

陳學建
2018-06-04 21:17:30

Kevin Chen
2018-06-04 21:18:45

何若斯
2018-06-04 21:32:46

Roy Shen
2018-06-19 01:16:42


原文網址 梁琄
2018-05-31 16:04:37

看到有人印這檔案,手癢印一下
0.2mm層高,素顏直上還沒修(還沒燒掉牽絲)

spidermaker 消光黑
atom 2.0 有升級雙噴

Gary Yen
2018-05-31 16:12:06

梁琄
2018-05-31 16:15:05

Kevin Chen
2018-05-31 22:35:08

梁琄
2018-05-31 22:37:09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5-29 21:08:55

[消光黑列印參數參考]
先講結論,我會建議大家使用220~230列印,可以看下方實驗結論

之前發出樣品後,看到大家的列印回饋著實嚇一跳,尤其是不斷的以出乎我意料的低溫列印(低於200)而且還印得很漂亮。低溫列印通常會讓overhang/bridge/細微特徵表現較好,不易起泡,支撐相對好拆,也難怪那麼多人喜愛

快速抓列印條件我喜歡用兩個檔案
溫度:Temperature Tower Generic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2092820
回抽:4 Cube Retraction Calibration
(感謝@ Clarence Lee 推薦,一試成主顧)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1159886

由下而上列印溫度分別用230/220/210/200/190。
overhang:全溫度範圍皆表現都不錯
Bridge:還是在200度以下表現最佳,但差異不大
細微特徵:在210以上會有比較好的流動性反而比低溫好
牽絲:220以上能明顯抑制

不用擔心消光黑會因為列印溫度升高而支撐難拆,在高溫下反而能兼具較佳的強度並保留支撐好拆的特點

供各位參考~也希望各位和我們分享喜歡用哪些檔案來快速測試;)

Kevin Chen
2018-06-11 22:25:56

Kevin Chen
2018-06-20 23:24:38

Mesak Chuang
2018-06-20 23:35:53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5-24 19:48:45

生產課長在耳濡目染下近期也開始接觸3D列印。得知研發有一面展示牆後,很捨不得的從座位底下拿出他的得意作品要我們帶牠回去。

雖然不懂招財貓為什麼要用消光黑,但還印得真好...

# 其實牆面很擠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5-22 21:07:53

社團有嘗鮮者預定M3D的Crane Quad嗎?我已經買了五台列印機,再買就要剁手指了...

不過是世界知名的M3D推出的,價格又那麼殺,社團應該有先鋒吧?四進一出會想用在哪?

Chin Ming Keat
2018-05-22 21:17:06

Kevin Chen
2018-05-22 21:19:25

戴璟嵐
2018-05-22 21:21:08

李仁維
2018-05-22 21:22:45

Kevin Chen
2018-05-22 21:24:14

Chin Ming Keat
2018-05-22 21:24:30

Kevin Chen
2018-05-22 21:25:19

Chin Ming Keat
2018-05-22 21:26:05

Chin Ming Keat
2018-05-22 21:26:49

Chin Ming Keat
2018-05-22 21:27:45

Kevin Chen
2018-05-22 21:28:30

Chin Ming Keat
2018-05-22 21:29:35

Kevin Chen
2018-05-22 21:31:54

Chin Ming Keat
2018-05-22 21:34:28

Kevin Chen
2018-05-22 21:39:01

Chin Ming Keat
2018-05-22 21:40:52

李仁維
2018-05-22 21:56:09

Kevin Chen
2018-05-22 22:02:56

施百鴻
2018-05-23 01:11:37

Tk Leung
2018-05-23 22:13:29

Kevin Chen
2018-05-23 23:54:58

Tk Leung
2018-05-23 23:58:23

Kevin Chen
2018-05-24 00:05:50

Tk Leung
2018-05-24 00:09:27


原文網址 陳曉澔
2018-05-20 12:08:35

無意間得到一卷消光黑
拿來試印
一個層高 0.2用 速度 42 ,溫度 220,x1列印
一個層高 0.12 速度 60 ,溫度 220 ,ping edu列印
除了溫度以外,其它都是 pla的原有參數
列印上也很好印,沒有什麼問題
消光特性會使很多列印的細節更明顯
好的當然就作品更細緻
不好的話,就是層紋會比較明顯
所以對機器的要求會稍高一點

料性上面線材比pla稍微軟了一點
不過遠端進料基本上一樣可以入料
列印上牽絲程度應該也是與pla一樣還好
參數可以控製的了
溫度上對外觀比較不敏感
所以不同機器印出來的光澤感都差不多
列印的作品上因為料性的不同
所以這個料很好做切削
刀子輕輕削就會削掉一塊,做某些工藝會比較方便
打磨的話,比一般pla來講是好磨的
不過打磨後會有白化問題,比較不好處理
但如果要後製當然沒差
拆支架易留下白化的支撐點
但打火機稍微燒一下(但要控製火力)很快就不見了
所以沒有太大影嚮
基本上以製線廠來講,也是一支好料
沒什麼好挑剔了......

拍照近拍會變色,主要是相機感光問題
遠一點照的才是正正消光感哦。

Kevin Chen
2018-05-20 15:26:58

陳曉澔
2018-05-20 15:55:16


原文網址 Kevin Chen
2018-05-15 23:51:31

[3D列印材料研發工程師的觀點]

這幾天業界先進提到幾個3D列印的大社群熱度不再而引發熱烈討論,大家提出的幾個觀點我感受蠻深的,畢竟也關注了台灣社群近三年。

在台灣,3D列印材料開發的工程師算保育類動物(請大家愛護我>///<),所以我把看到的一些發展,在不涉及機密的前提下和大家分享。

[社群越來越冷,但業界越來越熱]
其實前幾年消費級3D列印開始蓬勃發展時,業界大多保持觀望的態度,對3D列印的認識與想像其實都蠻…奇特的。當時財團法人單位遇到的大多是問好玩的廠商,實際掏錢合作的少之又少。近期反而是早期對3D列印有興趣的人,早就失去新鮮感了,現在要能拿出讓人驚嘆的作品越來越困難;但越來越多廠商各自鎖定應用找法人合作,雖然多數廠商還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同時具備應用、材料、設備、列印知識的人太少,很容易錯估轉換難度,但至少開始投入的數量增加了。

[因應世界政策發展,可以關注STEAM教育]
我認為在台灣比較長遠的發展走向STEAM教育應該是條不錯的路,FDM結合機構和友善材料,設備價位持續下探,如果有注意世界政策,其實許多國家都把3D列印納入戰略發展等級,而第一步就是要先培養與擴充人才,若有打算把3D列印當作事業,教育是一個選項,但內容也要隨著使用者程度提升而升級。

[要持續升級,目標可以朝向商品化]
在品牌推出前,我們也請教過幾位強力使用者對台灣3D列印發展的看法,丁大@ Charlie Ting 給我很多啟發和建議。如果我們有研發能量,應該嘗試拿出一些材料,選擇主題與方向讓使用者來挑戰,協助使用者做出有產值的東西。這不僅限於應用類別,造型類別也是,只要作品有商業價值,就會慢慢進入正向循環。

我們手上有一些材料,分別在性能與功能都有一些特色,如果開發順利,應該在這兩個月內會亮相,其中一支應用蠻明確的,屆時我們會介紹材料特性與應用主題,歡迎有想法的版友與我們一起合作,idea夠好,材料由我們提供!

[Spidermaker未來期望]
因為我們進入市場的時間比較晚,許多進階使用者還對我們很陌生,我希望這一年能越來越多人看見spidermaker,帶著驚人的點子來找我們,然後一起帶著大家往外走,把台灣的好東西端上國際。其實我已經慢慢接到特殊應用的材料需求了,受限於排程與設備使用權,我們雖有想法卻無法給出滿意的答案。但研發中心近期得到公司支持火力升級,希望一年後我們心中的配方能以最快的速度實現,火力全開!

何若斯
2018-05-16 09:26:16

麥麥
2018-05-16 11:36:16

Kevin Chen
2018-05-16 12:46:07

麥麥
2018-05-16 13:09:06


原文網址 施百鴻
2018-05-11 22:53:50

試印線材:消光黑
機型:ATOM 2.5EX
層高:0.1mm
溫度:170
速度:10mm/s

洪瑞宏
2018-05-11 23:42:59

施百鴻
2018-05-11 23:45:26

Kevin Chen
2018-05-12 06:54:15

施百鴻
2018-05-12 14:51:57


 

討論主題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