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出料

原文網址 Johnny Cheng
2016-08-26 00:16:05

各位大大,求救一下,最近印物件在第一層幾乎都會翹起來,原因確定不是z offset問題,是類似出料後還沒黏住地板就被拖行,整個變一坨,尤其是小物件更明顯,沒有開風扇,喉管最近也才剛換,想問大大在切片參數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brim已經開很大了,真的很頭痛,完全沒有頭緒

Moko Jenson Huang
2016-08-26 00:19:42

試試看第一層的速度降低一點,如果能拍個短片會比較容易判斷。

Johnny Cheng
2016-08-26 14:05:09

影片中是沒有發生整個翹起來的問題,感覺是有機率性,但底層還是沒有很平,看起來很像是skirt那一條被帶到brim裡面,所有幾乎都會有凸點產生,關skirt其實也試過,會更糟!

Johnny Cheng
2016-08-26 17:01:37

100進料 是在切片參數上設店嗎?


原文網址 Wei Wang
2016-08-02 12:42:52

想請問各位前輩有沒有遇過只要列印時間太長(十小時以上),就會出現堵料的情形?列印之前已經有先清過噴頭和換過鐵氟龍管,剛開始列印都很順利,不過只要印超過十小時的大型物件,就會有出料不順的情形,求解,謝謝各位

陳明谷
2016-08-02 12:44:40

我沒有這問題

黃俊傑
2016-08-02 12:58:09

後吹風扇反的?

戴士偉
2016-08-02 13:00:40

回抽長度過高?

陳曉澔
2016-08-02 13:40:01

噴頭與喉管在加熱塊中有間隙,在一直回抽的狀況下,料容易積在間隙或在回抽時跑入喉管中,這時就容易有堵料的問題,拆裝噴頭組時,請注意鎖緊。

范智昆
2016-08-03 02:48:08

要看您圖檔,細節複雜處理程度,就有可能回抽次數過高,有可能!~


原文網址 Frank Ku
2016-07-25 14:28:39

求救版上的高手們><
上周公司的機器因為不斷的堵料 更換了噴頭內的喉管
堵料的問題雖然是解決了(已可以輕鬆用手推出料)

但列印的狀況卻還是出料不順 頻繁的斷料
官方提供的試印檔 確可以很正常的印出來 品質也印的很好
可否幫忙看一下是否是切層設定上出了什麼問題

Frank Ku
2016-07-25 14:28:51

Frank Ku
2016-07-25 14:28:58

Frank Ku
2016-07-25 14:29:03

Frank Ku
2016-07-25 14:29:08

孫振擎
2016-07-25 14:42:55

,進料齒有磨損嗎?

廖新弘
2016-07-25 16:31:44

你先不要用自己的參數,用原廠提供參數去試

陳韋佑
2016-07-25 16:57:14

拍個影片來看看

Moko Jenson Huang
2016-07-26 11:53:58

下次印的話,回抽都先改成5試試看,順便看一下後風扇夠不夠力。

李穆
2016-07-28 09:09:37

流速調整1.05是為何? 線寬0.3?
參數請依照原廠的設定,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原文網址 賴立謙
2016-07-23 19:32:48

請問一下各位前輩
每次印大面積都會出料不順
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前面幾層印的很美
最後變成這樣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遇過

廖新弘
2016-07-23 20:13:34

第一 觀察溫度變化
第二 喉管內的鐵氟龍管多久沒換了

賴立謙
2016-07-23 20:18:07

溫度不會變很多
喉管我有猜開看
前端有點黑然後軟軟的
但是拿一段pla 穿穿看還蠻順的
就裝回去了~這樣是要換喉管嗎?

廖新弘
2016-07-23 20:21:36

變黑就是要換了,不順問題大部分在那裡

Ver Worlding Max
2016-07-23 20:29:50

或是折折看你的印料是不是快脆化,也有可能印料吸水氣了,換一捲新的剛開封的料印看看試試也可以

賴立謙
2016-07-25 00:11:33

多次嘗試後法線進料的鐵氟龍管牽順一點改善很多,感覺進料馬達那邊也有點卡卡的關係有關,感謝大家協助


原文網址 Frank Ku
2016-07-18 14:53:21

這幾天公司的機器一直鬧脾氣...
常常發生出料口堵塞導致斷料的狀況
拔出鐵氟龍管後常見PLA料堵一小球在前端-如附圖

請教各位前輩 這狀況該如何解決><

黃俊傑
2016-07-18 14:58:50

換喉管了~~~

廖新弘
2016-07-18 15:08:35

喉管內的鐡氟管該換了

Frank Ku
2016-07-18 15:14:17

原來這是喉管導致的阿@@ 謝謝 馬上來試試看

Ankoe Chan
2016-07-18 18:03:34

我也剛剛遇到這情況呢...舊的那條好像變得幼了,新的好難插進去啊><"

James Lin
2016-07-18 18:06:54

這一定是喉管破洞的形狀 ~
可印但會一直堵料

廖新弘
2016-07-18 18:10:49

去找小的頭是尖狀螺絲釘,鎖進去再拉出來,另一種方式用3mm鑽頭手鑽進去去破壞它

Ankoe Chan
2016-07-18 19:16:41

若果換了管也不行是我的噴頭堵了嗎? 請問你們知道那邊可以買得到噴頭用的針喔?

廖新弘
2016-07-18 20:20:57

噴頭不會完全堵,移開料管加溫至240度,用手拿一段PLA穿進去噴頭用手去擠出料,一般可以順利解決,如果真的卡注,移除熱敏電阻跟加熱陶瓷,直接用小型噴燈去烤,讓噴頭?的PLA碳化,就可以了

Robin Hsu
2016-07-18 21:07:16

我上回合是用 廖新弘 提供的方式拔出來的, 不過 我是用2mm 的鑽頭 ~


原文網址 李京泽
2016-07-06 10:21:44

求解决!!喷头,不喷料了。在列完第一层的时候,突然不喷料了。关了机子,重新开启,预加热,也是不出料。(不是料快用完了,顶上还有好多),怎么破?

廖新弘
2016-07-06 11:35:28

擠料機構那邊有異聲嗎

黃俊傑
2016-07-06 11:38:05

堵了吧... 喉管要換的感覺!


原文網址 Kila-jd Liao
2016-06-22 10:50:29

感謝各位這幾天的建議和幫助,昨天跑一趟原廠請工程師幫忙。
結論是,我抽到機王了。

經過檢查後,機構噴嘴都沒有問題,毛病出在主板。
主板上E接槽少了一個pin,造成進料馬達速度異常,噴頭壓力過大所以出料不正常。

另外檢查出另一個問題,go to zero無法歸零。
即使z offset調到0也不能觸碰底板。
不過列印是正常的。
請問有人有過這種問題嗎?

Clarence Lee
2016-06-22 10:58:05

Configuration.h 的manual_z_home_pos 可能要加大。因為目前版本沒有z offset負值的能力

黃俊傑
2016-06-22 11:10:07

話說你底部的那層跟鋁擠有切齊嘛? 拍個照片來看看...

戴士偉
2016-06-22 11:16:25

go to zero, 實際上命令只下 G1 Z0.1 因此本來就不應該碰到底版.


原文網址 洪維鴻
2016-06-21 07:27:57

翅膀不順⋯⋯⋯⋯鷹右邊的腳也斷了⋯⋯

印第一隻鷹時右腳也斷⋯⋯⋯就停止列印⋯印第二次有改Z-lift0.5=>1

印第二之前有在重新列印30cm測試檔看z軸及出料狀況⋯⋯⋯但還是失敗了⋯⋯⋯請問該怎麼調整⋯⋯⋯ORZ

話說斷掉的地方大大通常會怎麼做?

想說去五金行買塑鋼土回來捏腳⋯⋯補翅膀殘缺⋯⋯⋯不曉得適不適宜⋯⋯⋯

洪維鴻
2016-06-21 07:28:51

洪維鴻
2016-06-21 07:29:02

洪維鴻
2016-06-21 07:29:08

洪維鴻
2016-06-21 07:29:13

洪維鴻
2016-06-21 07:29:20

洪維鴻
2016-06-21 07:33:52

許庭維
2016-06-21 07:45:17

可能要調整回抽吧~

洪維鴻
2016-06-21 08:06:16

話說我溫度底盤印製到一半有聽到進料輪會有偶發跳key的聲音so直接將溫度轉到200⋯⋯

Roy Lo
2016-06-21 08:07:00

Z lift 可以減少試試

邱暐
2016-06-21 08:15:23

模型易斷部份可以使用meshmixer自行增加結構,也可在放大尺寸增強結構

洪維鴻
2016-06-21 08:19:53

@Roy Lo 可是第一支鷹右腳是被噴頭 掃斷⋯⋯連兩次聽到"ㄆㄧㄚㄆㄧㄚ"聲 跑過去看第三聲腳直接在我眼前倒下⋯⋯⋯⋯ORZ. ⋯⋯⋯好像Z Lift 不能再降了⋯⋯⋯第二隻在印腳時我睡死了⋯⋯就不知道他怎麼死的⋯⋯⋯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6-21 08:28:20

再放慢一點,10~15mm/s試試

黃俊傑
2016-06-21 11:32:48

你用哪套切片阿? 感覺翅膀那邊都是熱堆積!

洪維鴻
2016-06-21 11:37:10

kisslicer⋯⋯⋯話說我印的東西 時常會出現焦黑⋯⋯但試著降溫到190~195出料可能就會有問題⋯⋯⋯

Clarence Lee
2016-06-21 11:50:57

min layer 15有點久...開個7看看..

Charlie Ting
2016-06-21 12:22:21

這東西是超高難度, 如果真想印, 建議是拆件. 不然就是要改模型. 因為細薄的地方太多, 就算你真印出來, 其實也不漂亮.

Charlie Ting
2016-06-21 12:24:22

如果是要量產, 印母模比較容易.

洪維鴻
2016-06-21 12:53:42

了解~~~回家先把翅膀剁下來 試試看⋯⋯⋯

洪維鴻
2016-06-21 12:56:34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164348/#made 這是網路上其他人印的 英文不優⋯⋯⋯so看不太懂他們的評語⋯⋯⋯但有幾隻好像印的還不賴!供參考~~~

Eric Chen
2016-06-21 20:09:58

這樣疊,成品很容易斷吧


原文網址 Kila-jd Liao
2016-06-17 13:17:31

剛組好,但是出料不順,請問會是什麼原因呢?

李穆
2016-06-17 13:21:20

沒給切片參數

陳凱文
2016-06-17 13:27:27

有一種岩石的感覺

黃俊傑
2016-06-17 13:54:43

剛組好喔... 估計測邊風扇沒啟動!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6-17 14:05:53

XYZ 的感覺

Danny Lin
2016-06-17 14:26:20

純猜測...flow tweak太大
或三邊皮帶鬆緊度差太多

廖新弘
2016-06-17 14:42:48

組完還是先印測試檔比較好,這樣才知道問題在那裡

李穆
2016-06-17 15:08:41

新人都喜歡衝快,零件怕鎖壞都沒鎖緊
先猜列印速度過快,噴頭沒鎖緊皮帶太鬆

黃俊傑
2016-06-17 15:26:48

說到這個 就想到 2040裝顛倒 頓時想死的FU...

李穆
2016-06-17 15:37:16

我全部裝顛倒,現在上下都能裝腳

Clarence Lee
2016-06-17 15:44:15

疑 以前都自己攻牙飄過

廖新弘
2016-06-17 15:48:54

那個是第一代的特權,譲自己功力更好

李穆
2016-06-17 15:59:13

我也有攻牙壓杜邦頭,還修過1.0,也算是有體驗過了,1.0都是神人阿

陳佳卿
2016-06-17 16:39:56

有很多歸零的部步驟要做喔
1.先印30CM塔 測是正方型長寬正確性跟溫度控制
2.請用官網提供的溫度PID校正方式矯正(溫度控制很重要)
3.其實應該擺第一的,請正確橋整三個點的皮帶張力,大致上是用彈的,聽聽看發出的聲音對不對一不一樣(聲音中高音)
4.高度歸零 請選用歸零後將速度調至最慢 讓機器慢慢跑抓到最準確的位置,最後請用ZERO測式基準面高度,約一張A4來回可以滑動(有一點阻力的那種)

5.自己要想辦法讓皮帶的位置不會左右移動喔~~有人會刻意製作皮帶導正的加工件(我自己有做~~精度會提升一些)

最後就是數據調整了...這隻我印的還算漂亮~之前有PO過

陳佳卿
2016-06-17 16:41:59

另外越是頭頂部分單層的停留時間盡可能越快越好~~不然積熱太久就會溶掉湖成一坨

Kila-jd Liao
2016-06-17 18:05:24

抱歉,資料給的不足。
之後去官網抓了測試檔重新列印

這個因為只有單層,但出料不順完全不成型

星星的也是跑線粗細不一

最後一個尺寸沒有問題,可是表面粗糙

Kila-jd Liao
2016-06-17 18:05:37

Kila-jd Liao
2016-06-17 18:05:46

Clarence Lee
2016-06-17 18:09:47

先檢查擠出機的組裝設置吧..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extrusion-problems/

黃俊傑
2016-06-17 18:10:08

話說有校正嗎???

廖新弘
2016-06-17 18:10:27

你要重頭檢查起,目前覺得結構好像問題


原文網址 Pihiko Lin
2016-06-13 15:14:28

請問各位先進,小弟歪打正著發現有些Gcode,時常出料不順,沒想到轉盤調快一些竟然正常多了,這究竟該怎判斷呢?

戴士偉
2016-06-13 15:16:11

喉管散熱不良

Clarence Lee
2016-06-13 15:24:39

撕開它的封印吧... XD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