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分享

原文網址 廖新弘
2017-05-12 21:06:18

之前分享的訪ATOM三角鋁料,有同好反映有尺寸錯誤,所以另外修正,順便將123D的檔案也包含進去


原文網址 廖新弘
2017-05-11 13:52:16

知名分享網站分享遙控飛機的圖檔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2307734

黃維諒
2017-05-11 13:59:08

感謝分享!!

Calvin Sung
2017-05-11 14:47:10

謝謝~ 這個好!

Eliot Yu
2017-05-11 16:36:19

感謝樓主分享,願樓主一生平安~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7-05-10 17:10:58

[關於 CNC]

在講 CNC 之前,首先要先把背景交待一下,稍候話題有跳脫的就不會回覆,不然這個議題太大。
第一,我是唸機械的,但那時還在車床銑床的傳統工法年代,CNC沒接觸過。
第二,在那個講究專才的時代裡,我念的東西很廣,但幾乎都是自修的,所以我現在的工作很多元,目前正在思考將能量集中的最佳切入點。
第三,繪圖在286年代時,AutoCAD我很熟,但在它差不多從 2D 開始轉 3D 時期,我就去忙別的了。

關於 CNC ,一言以蔽之,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對於目前角色是經紀人的我來說,會從網路行銷、實體活動再回頭來看 3DP, CNC, Laser 這些 maker 們熱衷的東西,主要
的原因在於看到未來的市場需求以及人們的能力指標改變。那麼,究竟該作到什麼程度或用什麼方式達成,就有很多不同的思考方向了。

而我設定的目標只有八個字:心想事成、隨手可得。

現在開始來談 CNC。

CNC 簡單來講,就是你想作的東西,只要想好、畫好,然後機器就幫你作出來,不用自己動手加工。這樣講好像很簡單,但其實裡面處處是細節,是關卡。

首先,你想作的是什麼東西?很多 maker 可能聽到 CNC 就高潮了(我也是),但你想作的是什麼東西、什麼尺寸、什麼形狀、什麼精度、有多少預算,可能就把你推向不同的發展方向了。
關於這部份,建議是在 CNC 相關社團或者自己專注的社團裡留意相關的應用需求和發展,會比較清楚目前作到什麼程度,有那些選擇,要什麼代價。

關於「想好」,當你要作一個東西前,你得先想好這個東西可以怎麼作,有什麼差別,有那些工具。這過程當中,加法、減法都有可能,公規或特規也有可能。
這部份可能是最大的挑戰,因為對每個人來說,熟悉的工法和手上的資源差異很大,同樣一個問題,可能會有很多不同的解法。
這時候,你必須很清楚自己的需求和選擇,然後行動。

關於「畫好」,在離開機械領域二十幾年後,雖然 AutoCAD 還會,但其實一開始我也真搞不懂現在 3D 軟體的繪圖概念,慢慢從 123D design 到現在的 FUSION 360,我發現那是 scope 的改變。
以前的 AutoCAD 是在一個絕對座標概念下的產物,所有的繪圖必須從座標系統開始,然後一直延伸。現在的繪圖軟體走的是一個相對座標的概念,它可以有很多東西個別存在,然後從每個東西去看彼此的相對關係。
熟悉操作之後,就必須把自己想好的東西和作法畫出來,並且盡量在實際動工之前把設計的成果確認好,而不是邊作邊改,這樣會很沒有效率。

關於「機器就幫你作出來」,這是非常簡化的說法,但大原則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也就是說,你必須完全清楚整個加工的過程需要那些步驟、用什麼材料、用什麼工具、有什麼問題、能怎麼解決或避免。
一切原本在人工操作下可以被執行的製程都確認後,再看你用什麼機器、用什麼軟體去控制它,然後用什麼 SOP 去防呆,確保成品的良率。

個人應用實例 - PROTON+ 鋁質固定隔板

‧想法
以我用 CNC 來切割 PROTON+ 需要的鋁質固定隔板來說,它的目的在於強化 PROTON+ 的幾根光軸的結構剛性、方便固定列印頭的塑料組件。
所以它就是被設定成 3mm 的鋁板,然後挖一堆螺絲孔、光軸孔和排線槽而已。
但是螺絲孔的定位必須準、尺寸必須準,才能固定得好,然後被包進列印頭裡。

‧畫法
我的 PROTON+ 是按照 ATOM 原本的 PROTON 用料和結構去走,但根據自己對 3DP 和機構的了解去作修正,再結合先前試作 PROTON 時發現的一些不方便的地方去作改良。
然後是在 123D design 裡面進行繪圖,基本的物件都先個別畫出模組,然後再進行組裝定位、修正相關零件的長度(尤其是螺絲)。

‧加工
受限於我手上這台鋁擠型組成的 CNC 強度有限,而且只有三軸,所以我個人的目標只設定在能加工基本的鋁材,了不起就是切割一下、挖一些孔為主。
在爬了一些文章發現一些小功率的主軸可能沒那麼實用的情況下,我最後選擇了木工用的修邊機來當主軸(反正木頭加工也是我的重點之一),然後用功率調變器來控制轉速,但扭力其實有影響,只能將就。
受限於這台 CNC 是採用 arduino + CNC shield 以 grbl 去作控制,這算是非常陽春的控制系統,基本上只作到了作動,其他很多 CNC 系統裡的常見功能它都不支援,所以用法也很陽春。
其他的常見功能很多,也沒有標準,像是:定位偵測、光學校正、工具更換、主軸控制、冷卻系統、刀具修正、.....。重點是你準備花多少錢買怎樣的東西。

所以,我的作法先是用一片鋼板來當作壓艙石,減少整個機台的配重失衡,減少震動,也提升平面度。(不然密集板其實很軟的,太大的震動很容易影響到刀子的精度和提高風險)

固定方面,因為這個 CNC 架構的 Z 高有限,加工的力量也有限,所以採用網路上很常見的雙面膠固定法。其實還不錯用。
底材主要是以木心板為主,用雙面膠貼在上鋼板上,然後再將材料固定在木心板上。
在這裡,如果要小量生產的話,就可以考慮作個簡易的治具,定位上就會快很多。但這也跟你的原材料有關,如果原料尺寸不準,這個就不準。
另外,因為沒有 WCS 量測功能,所以自動修正定位就別想太多。

固定好了之後,換刀和定位的問題也很重要。
所以我的作法是反向操作,先捉好材料擺放的位置、刀具運動的空間,然後對好加工的定位點,之後再把刀具移到某個方便換刀的位置,當成 HOME。
然後,我用了一個平常應該不會有人這樣玩的取巧方法,就是拿二個螺絲固定在軌道上,頂住XY的滑台。
這樣,只要滑台移到這二個位置後,就是回到 HOME 了。
這時,不管你怎麼換刀,基本上它的中心都是準的。

換完刀後,再看加工定位置和 HOME 的距離是移動多少,把刀移回去,然後調到 Z = 0.5 左右,就可以準備加工了。
當然,在加工前,會以更安全的距離實際試跑過,然後再用正式進刀的速度去跑。
另外,因為只能手動換刀,所以每一道工序都是獨立產生一個 NC 檔,然後以編號的方式一個一個執行。
而因為刀具定位點略高於材料,所以實際進刀量也會考量是否要貫穿而作一些修正。

基本上這樣的操作速度還算蠻快的,只是當然沒有全自動化的機台方便。但對我來說,CNC 現階段的價值就是把原本只能人工手動完成的工作,改成數位化控制而已,並不期待它能一步到位。

至於我看到的這台 CNC 問題,主要在於皮帶傳動的誤差,不容易消背隙,改螺桿會比較好。
另外,能用線軌和鑄鐵座的話,整體剛性也會提高。
制動部份,沒有伺服馬達,沒有光學尺定位,只能自己很小心加工力道和進給。
主軸部份,要加工什麼東西就適合什麼主軸,沒絕對標準,一分錢一分貨。

PS 1. 我覺得改螺桿、消背隙之後,CNC 對 maker 的用處就會很大,以銅或鋁的輕加工來說,很容易可以達到幾條內的水準。至於想要更硬的材料、更準的精度,就要好好算算投資報酬率了。
PS 2. 至於更完整的電控系統,我個人覺得那是操作方便性的問題。即使沒有,只要操作概念清楚,好像只要機器會動就可以了,但要在設計時把這些問題考慮進去。

以上,算是自己的一點心得筆記,跟大家分享。
又要忙一堆案子,該洗掉油污味,迎接香水味了。

吳水豚
2017-05-10 17:13:36

大大~有機會想去您那交流參觀

王韋恩
2017-05-10 17:54:01

我的改裝中

David Chuang
2017-05-10 18:07:57

額~ cnc shield 有 homing , v1.1 還可以改成光學式。沒必要用螺絲頂,會弄壞機台。

高北熊
2017-05-10 18:27:05

香水味感覺真是心曠神怡


原文網址 Bang Ruei
2017-05-10 14:53:55

點擊可展開 Futurism triangle-down triangle-up share 分享 你好像無法播放這段影片。如果是的話,請重新啟動瀏覽器。 關閉 Futurism News - 3D Printing Futurism 張貼 追蹤 取消追蹤 50,986 次觀看 50,986 次觀看 Futurism 說這專頁讚 2017年5月9日

These 3D printers are 4 times more productive than human employees.

翻譯年糕

施又瑋
2017-05-10 14:56:16

施又瑋
2017-05-10 14:58:42

可以做一隻開源機械手臂來玩XD

Bang Ruei
2017-05-10 15:00:07

機械手臂程式不會寫><

Bang Ruei
2017-05-10 15:00:25

有人能教我嗎?^^

陳冠銘
2017-05-10 15:10:51

有個簡單的作法
用步進馬達驅動
主控用Marlin
XYZE就是你的手臂關節
下GCode就能控制關節怎麼走

Bang Ruei
2017-05-10 15:15:43

Bang Ruei
2017-05-10 17:47:44

感謝教學


原文網址 Adrian Li
2017-05-09 22:53:01

可動関節。
Atom2.0 | PLA | 0.1 層高
有沒有人做過類似的分享一下?這是我試過無限次失敗後,比較可以控制的最小尺寸。榫位内圓直徑4.2mm,外圈4.4mm,鬆緊度適中。比這個更小的話誤差就不好控制,現在這個甚至不需要後製打磨,打印好立刻可以拼好。

邢鳳言
2017-05-10 02:13:27

會影響公差的因素很多,所以我都是乾脆印出來看結果再調整,但我都只經過有限次的失敗,無限次太多了。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7-05-09 14:42:35

[CNC 首作]

為了完成自己改良的 PROTON+,裡面有用到一片鋁板來強化結構,而它必須靠 CNC 來處理,所以拖了很久的原因就是 CNC 一直處於難以決擇的狀態。

在看了很多人的討論、實務機器的運作和手上的陽春DIY版CNC後,大致上的心得有了(另外找時間分享),所以就著手完成。

同時,因為相關軟體的陌生,也花了一些時間重新適應 FUSION 360,最後終於完成了這個關鍵零組件。XD

不過距離 PROTON+ 的誕生還有一段路要走。

Moko Jenson Huang
2017-05-09 14:58:24

我超愛FUSION 360的,因為我以前只用過sketchup。

Charlie Ting
2017-05-09 14:59:14

用熟的話,它的功能的確算完整又有條理。

Moko Jenson Huang
2017-05-09 15:02:48

我以前根本不敢想像自己可以畫出這個玩意。而且實際上是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現在覺得畫圖好好玩。

Charlie Ting
2017-05-09 15:08:58

Jenson Huang 以前畫圖很吃3D觀念,現在畫圖只要有成型概念、相對位置就很容易上手了。

黃大丙
2017-05-09 17:38:11

哈,前兩天才被女友唸說我CNC機都沒動過 (啊就還沒弄好嘛)

Charlie Ting
2017-05-09 18:00:27

CNC的細節比較多 XDD

Marx Wu
2017-05-09 18:31:07

請問各位有沒有推薦的桌上型CNC工作機?

Charlie Ting
2017-05-09 18:37:55

這是很大的問題。

Josh Lin
2017-05-09 18:39:50

我最近 也加緊 學習、熟悉 Fusion 360 中!

它的 2D Sketch 指令 和 AutoCAD 幾乎 一樣,我 在1985年 用 AutoCAD 2.17版 設計 電子錶 錶殼 開始,一直到用 最 熟悉 的 R14 版,甚至 還用它 來 Layout 電路板,所以 感覺 Fusion 360 似曾相識 ^.^

之後 也短暫 用 ProE 開發過 MP3 產品 / 塑膠 模具,但 已很久 沒再 摸過 CAD 軟體了~~

這陣子 有空 就看看 YouTube 學 Fusion 360,功能 很完整,除 3DP 也可 CAM 產生 CNC 的 G-Code,值得 花時間 學習的 一套 3D 軟體~~

黃育哲
2017-05-09 19:24:21

這樣的程度我都是直接找廠商使用鐳射切割

Charlie Ting
2017-05-09 19:38:58

這樣切一片大概多少錢?90x60mm 左右。
是說能自己處理是另一種考量,畢竟不是只作這個而已。

Marx Wu
2017-05-09 19:41:54

Rickey Yang
2017-05-09 20:06:31

不大 如果剛好有廢料 毛邊自己處理 有機會拿到零元價

Steven Chen
2017-05-09 20:11:12

建議找NCT,如果孔徑與內孔又有合適尺寸的punch,或者說可以設計成標準尺寸的孔徑,電腦沖床幾乎是最適合的製程,雷射切割的邊緣,免不了有些熔融或燒焦狀態,沖孔的毛邊相對整齊些

黃育哲
2017-05-09 20:14:08

直接請廠商備料,一次切到好大概8百到1500,看切割走行距離的長短,鋁的比較貴,碳鋼的最便宜

黃育哲
2017-05-09 20:22:07

假如是鋁料的話
因為溶點低,
所以雷射切割的時候會有更多的液態飛濺狀況
故鋁雷射切割容易有毛邊融渣附著
但黏著的程度手一摳就下來了
總之還是遠比3D列印的支撐好拆許多

而假如是碳鋼的話
只要不是很厚
雷射切割的切口都很平滑不會有融渣

當然要說缺點的話
那就是雷射製成
切口刀面都會有斜率

同樣是開14mm的圓孔
一邊可能是14mm多一條
另一面可能是14mm少3條
板料厚度越大
斜率越大

設別有圓孔計較精度的話
可以請廠商打點做引孔就好
然後事後再去買全新的鑽頭來鑽(使用鑽床)

這樣你就能有效地在時間跟精度成本之間做一個很好的平衡

黃育哲
2017-05-09 20:25:55

假如超超超超超級計較精準度
要求切口完美
無斜率,公差為um等級的話

那可以考慮使用放電線切割
目標厚度可以超過20cm都沒問題
只是加工成本是五倍到三倍以上
(甚至十倍,哈不要事後怪我沒提醒你)

給你個參考

Charlie Ting
2017-05-09 20:42:31

問題是這種沒量的,廠商都亂喊價,自己搞就好,不然也會發給大陸作

黃育哲
2017-05-09 20:43:57

不會的,我的這個價錢是由我自己的經歷給出來的
現在景氣沒那麼好了
很多廠商都能夠接散戶訂單

陳明谷
2017-05-10 10:43:36

看來 我要放棄123了

Moko Jenson Huang
2017-05-10 10:47:24

陳明谷 不要再玩木頭人了XD

陳明谷
2017-05-10 10:48:52

細節沒有處理好
請工廠打樣真的一堆問題…

余志煌
2017-05-10 21:40:34

黃育哲 方便給加工廠商資料嗎 ?

Charlie Ting
2017-05-11 21:38:47

CNC番外篇!

經過這二天實測後,決定往二個方向發展。
一是把原本這台CNC架構放大到 1000mm*600mm 尺寸,以切雕木頭、壓克力等材料為主,當然要切薄鋁片也可以。

二是改裝一台以螺桿驅動,較精密的CNC機台,專門用來加工銅鋁材。

因為兩者的考量和應用不同,要合併的難度和成本偏高。拆開的話,好像目前手上材料已足夠DIY出來了。

ACTION!

楊明
2017-05-11 22:49:58

余志煌 你來...我報你!

余志煌
2017-05-11 22:52:55

?

楊明
2017-05-11 22:54:55

有空過來聊聊天

Charlie Ting
2017-05-12 02:32:40

本日進度

黃大丙
2017-05-12 15:32:49

這好~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7-05-08 14:08:35

我也收到了,真是不好意思,最近在忙的東西好多,又要準備車展、國電展,好像很多東西都沒時間動。

希望案子快點處理好,就有空跟大家分享一些東西了。


原文網址 Morgan Chang
2017-05-06 14:52:15

Velocity Painting 簡單分享
昨天發了一篇,只有原作者連結,陸續就有人發問如何操作。
因為回文無法一次把所有圖片貼上,所以重開一篇說明,請見諒

簡介:
*Velocity Painting 是改變3D打印速度,從而將圖案映射到模型上的技術
在半透明的線材上效果最好,網友的經驗是PETG會比PLA 效果更好。
如果是打薄殼物件,實色線材也有一定的效果。
*Mark Wheadon 發展了這個理論,並以Perl寫了一個Gcode 後處理script,
https://www.velocitypainting.xyz/blog/
*Guillaume Vigneron 則開發了前端GUI程式介面,讓Velocity Painting更易於應用
https://www.velocitypainting.xyz/gui/index.html

以下就將網頁上的help,還有我個人使用經驗說明一下
(英文OK的話直接看網頁help 是最詳細的)

1. 切片
1.1 並沒有限制使用什麼軟體,只要能輸出Gcode 都可以,
但推薦Simplify 3D, 它的gcode preview 適合預覽處理後的結果
1.2 確保模型位於打印平台中心點
1.3 以完全一致的速度切片,也就是說內外圈、填充速度都要一致
1.4 S3D 的Cooling 設定:當列印時間小於xx秒則自動降速,記得取消勾
1.5 切片後預覽確定速度一致,輸出gcode

2. 後處理
2.1 開啟VelocityPainting v0.54
2.2 Source file selection :讀入Gcode 還有要映射的圖檔 (圖檔最好是灰階或黑白)
2.3 Image Detail :High/Width設定圖片映射到模型上的高度/寬度,
PS.如果在2.6選擇Cylinder, 則 Width 不能輸入
Zoffset = 從z軸高度起算多少mm後才開始投射
例如我的範例中,螺紋的部份不要圖案,所以我設定z offset = 10mm
2.4 Print Speeds : Target 是你切片時設定的速度 ,這是讓程式作為參考基準
Low 是處理後,套用在無圖案部份的列印速度,High 是處理後有圖案部份的列印速度
原作者建議 Low與High 的差異在 1:3以上圖案會比較清楚
2.5 Printer Coordinate 列印平台中心點座標,以Atom來說,中心點就是圓點 0,0
2.6 Paint Type映射方向 : XYZ, 那個面當作銀幕的概念,Cylinder 圓柱中心向表面投射,Spherical 球心向球面投射
2.7 Profile 將設定存成.cfg檔 / 導入.cfg
2.8 Generate : 產生處理後Gcode (選擇輸出目錄/檔名)
2.9 程式資訊顯示區

3.預覽處理結果
3.1 將步驟2.8的檔案拖到Simplify 3D
3.2 左邊的 Coloring 選擇 Movement Speed 就可以看到圖案在模型上呈現的結果,滿意的話就上機列印看成果囉

Roy Lo
2017-05-06 15:07:12

好仔細的說明(^^)v

Yih Chiou
2017-05-06 16:08:06

好讚~下回來試試


原文網址 邢鳳言
2017-05-05 22:45:55

分享:大型物件雙擠單噴我遇到幾個問題:
1. 沒地方放洗料塊,防風牆費時又費料
2. 列印時間太長,看到50小時我直接放棄
3. 另一件再還是軟料+水溶性料,印出來和防風牆混然成為一體,拆開還破了,支撐用PVA好像不是很必要;2種軟料退料時也是到處亂跑。

游允赫
2017-05-05 22:54:21

又有大眼睛了XD

金泉泉
2017-05-06 00:39:52

我好像也是被這個 水溶性材料雷的
超容易堵料!!

廖新弘
2017-05-07 16:45:30

你要不要反過來印,那樣支撐比較少


原文網址 GeMing Chang
2017-05-05 13:09:26

尼龍染色作品分享~寶寶格魯特!
單色線材也能玩出繽紛的花樣XD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