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Z軸

原文網址 Sean Lo
2015-10-18 22:06:44

請教大家. 我遇到了二個問題. 第一個是我的噴頭平台組好了. 但是噴頭的二個3.5風扇沒有辦法跟我的z軸線組接. 原因是. atom付的紅黑的延長線兩邊的頭是一樣的. 接噴頭的時候okay, 因為頭剛好一公一母. 可以接. 但接在z軸線組時2個頭都一樣的. 接不起來. 以下二張照片做說明.
第二個問題是我的z軸組軸在底頭的二條紅和二條黑不見了. 我看了線組中間段, 二條紅和黑都還在. 但在底部不見了. 沒辦法和電路版接. 是不是縮進去了. 我可以切開綁線組的膠帶, 拉出來嗎.

Hsuan-Yih Shawn Chu
2015-10-18 22:17:37

麻煩您寄個信到 support@atom3dp.com ,我們幫您處理,謝謝

Sean Lo
2015-10-19 11:25:33

發信到support 了..


原文網址 陳柏安
2015-10-16 20:44:58

各位好
我的atom2.0遇到了擠料馬達沒有反應的問題
試過拿XYZ軸馬達去接擠料的Port
也是沒有反應
擠料馬達接XYZ的Port有反應
應該可以排除是馬達或線的問題
這是板子出狀況了嗎?
懇請解答

廖新弘
2015-10-16 20:58:22

電線先檢查一下,確定電線有夾好嗎


原文網址 Jambo Leo
2015-09-24 10:50:13

請教一下各位前輩,再列印的時候Z軸移動的聲音還大聲的,是正常狀況還是哪裡出問題,我是有把Z軸速度調慢一點了,但還是蠻大聲的,有什麼方法可以嘗試讓聲音小一點嗎,請各位前輩指教

陳明谷
2015-09-24 11:25:24


原文網址 柯紀維
2015-09-19 00:48:25

我拍Z軸好像會造成誤解,我上傳Y軸的影片
可以看到G28的部分是正常完成的(三軸"分別"做動歸零) 限位開關上的LED顯示時機也正常,但G28結束後,3軸會"同時"向上走一段再往下降
求解!!

陳明谷
2015-09-19 01:01:21

可以嘗試手動alto home後
拿掉G28測試看看

柯紀維
2015-09-19 01:05:05

一樣的結果,去掉G28之後列印還是先上升才下降
所以應該不是G28造成他上升,而是這段?!
G1 Z5 F7000 ; lift nozzle

Clarence Lee
2015-09-19 01:29:42

怪.....先單獨下G28 ..
且LCD 的AUTO home基本上就是等同於G28
且列印前應該都要有G28比較好...

G1 Z5 G7000的意義是移動到 Z5高度的地方...

柯紀維
2015-09-19 06:17:49

我在想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我把線軌往下移動,觸發光學限位開關的擋板又做比較長,所以做G29的時候行程變短15mm,造成Marlin亂掉?

柯紀維
2015-09-19 06:38:08

比如說malin可能認為下降行程需要350mm(假設),但是我的限位開關設計沒收了他10mm,加上做過G29所以marlin知道行程不足,他只好在G28定位之後自己往上跑回10mm補足350mm
不知道有沒有思考錯方向

Clarence Lee
2015-09-19 08:32:48

如果跟這有關的是..你試試看
configuration.h
# define MANUAL_Z_HOME_POS 360 // For delta: Distance between nozzle and print surface after homing.
減少看看...
記得一邊M503看改前改後 G29後 array的變化跟實際運作看到現象的差異比較

陳明谷
2015-09-19 08:49:04

如果這樣假設
那可以將遮斷的擋片先做更長測試
應該會上移更多
如果沒有上移更多
則可以猜測是不是在出發列印時
是為了再確定從home出發而上移
因為微動開關的硬體擋住關係
所以才沒有像光遮斷這樣明顯

Clarence Lee
2015-09-19 08:53:16

若真是如此,
我記得有看過有的時候G28會一直往上然後抖抖抖抖...
在想跟這問題有沒有關聯...
我再trace看看有沒有潛在的問題..
也許墊高床台吃掉Z可動行程需要下修
# define MANUAL_Z_HOME_POS 360

印象中我好像在ATOM 1.x的時候做過這事情,
不過忘了特別注意這件事了...

盧威廷
2015-09-19 09:29:26

我記得有一個參數是g28後,會再往下移動多少,現在沒電腦看code

柯紀維
2015-09-19 11:29:29

的確,我們公司有一台不知道誰組的delta,不知道機板是什麼。我有一次想試試有沒有辦法做平臺校正,所以執行了G29,校正後列印的結果就像現在一樣,G28結束後馬上三軸往上升 發出卡卡卡的聲音,我都要嚇傻了。做了無數次的校正,最後好像是加了Z offset後莫名奇妙的又恢復正常
不過當初加z offset是因為我發現那台的系統上G29不管後面Z+多少,效果都是Z+0,而這次atom上我昨天試了加z offset一樣沒有改善
今天晚上試試Lee大的方式後再來回報

柯紀維
2015-09-19 11:33:15

也是,我晚上吧擋板加長來驗證看看

Clarence Lee
2015-09-19 12:03:25

Z必需大寫喔

柯紀維
2015-09-19 14:30:26

有的 我記得我當時是用大寫沒錯
我在想會不會是那塊板子用的韌體還沒有這個功能
那台的選單其實也沒有auto level

Clarence Lee
2015-09-19 15:10:43

Atom 1.x?

柯紀維
2015-09-19 15:48:26

不是,我公司的那台看起來應該是請人開發組裝的,面板列印件還寫簡體字,我這次出問題po影片這台是Atom2.0

柯紀維
2015-09-19 20:30:04

結案囉
首先照著 陳明谷 提示的方式,以藍色膠帶將Y軸的遮擋片延長,結果G29之後在次執行列印時,Y軸上升距離變長了
證實了我們的假設
因此照著 Clarence Lee 的方法,修改configuration.h
將Z軸的原點高度扣掉array的數值之後在次G29,再次列印的時候先上升後下降的問題就解決了
先謝過各位,也供給需要更改滑軌高度的人作為參考


原文網址 蔡政霖
2015-08-17 22:21:17

大家好
這幾天我始終還一直停留在測試atom提供的測試檔
在下有個疑問
我在前面測試的300mm height
以及Eiffel Tower 及pixel star 列印起來效果都非常不錯
(以上皆直接採用官方gcode直接列印)
不過在開始進行 50x50的時候
開始會刮紙膠

這時候我發現原來50x50的gcode跟上述的Z_offect 以及bed_roughness皆不同

所以我開始調整以300mm code為範例, 參照300mm gcode z軸補償數字 直接貼往與50x50相同

不過事情還是一樣發生了,刮紙膠

這時候 我把50x50的 g29 z+0.45(官方設定)改為 g29 z+0.6

開始列印順暢

我的疑問是 我前面的z軸補償 在前面列印是順暢的
為什麼無法在50x50 一樣順暢反而會刮底板 ,而必須提高z之高度才能順利列印

必須調高z軸補償?

(以上前提都未拆玻璃底板)

陳明谷
2015-08-17 22:38:00

只要執行過g29
z=0的位置就會不一樣
這裡面包括了微動開關觸發行程0.2mm …… 查看更多

Clarence Lee
2015-08-17 22:47:23

300height那個範例gcode目前看到2.0 r2~r8都有問題... (因為他還有bed Z offset 第一層多了0.3mm)
建議不要拿來用免得越調越混淆
大概等效G29 Z+0.75 …… 查看更多

蔡政霖
2015-08-17 22:50:37

謝謝兩位回覆,不過我問題還是一樣
雖然執行g29位置會不同
但儘管這樣 我在不斷重複列印300mm檔案 他還是一樣出料順利 …… 查看更多

Clarence Lee
2015-08-17 22:51:17

bed z offset直接改gcode是無用的..那行是..."註解"
重切才有作用...

蔡政霖
2015-08-17 22:53:42

!!!原來如此,抱歉,所以寶典上18頁 修改g29 方法 不適用在offset嗎? 謝謝

Clarence Lee
2015-08-17 23:03:35

18頁兩種方法用一種就好...建議先用第一種...比較不會混淆..

蔡政霖
2015-08-17 23:06:26

好的 謝謝你!

Clarence Lee
2015-08-17 23:15:04

陳明谷 就我的理解..其實G29 Z+0.x 0.x就是觸發行程了..
沒有什麼料高度的問題...
第一層多高是切片軟體設定第一層層高在決定的事情.. …… 查看更多

蔡政霖
2015-08-17 23:17:31

Clarence Lee 大大 ,其實我還是不理解
儘管我只調整g29
原本印前面g29+0.45都很順利 …… 查看更多

Clarence Lee
2015-08-17 23:27:04

簡單說就是300 height有誤..實際上等效G29 Z+0.75
你可以G29 Z+0.75給 50x50看看..
300height的第一層0.4mm, 50x50的第一層0.2mm 容錯又不太一樣.. …… 查看更多

陳明谷
2015-08-17 23:27:33

Clarence Lee 你的說法沒有錯!
我只是純粹比較龜毛的會再加入一點高度

蔡政霖
2015-08-17 23:44:06

Clarence Lee 我完全可以理解了,非常謝謝你...感謝指教

Peter Wu
2015-08-17 23:45:18

明天會補上最新設定的300heigh來給大家測試 先說聲抱歉了

蔡政霖
2015-08-17 23:48:45

但其實我300heigh印得滿好的 XD,辛苦了

Peter Wu
2015-08-18 12:17:32

我更新好囉~ 有任何問題歡迎直接tag我囉


原文網址 Vincent LM Yeh
2015-08-09 00:24:33

[側吹風扇問題與排除]

我的機器是早鳥第一批,機器大約三四月時收到的,
然後八月初收到替換的側吹風扇,組裝時直接裝上新的風扇,
本來想應該一切OK,但實際運作時發現右側吹風扇(Y軸)
常常停住,用東西去撥一下就會轉,但過一陣子又停住。
詳細測試過電線與接頭都正常,因此開始懷疑收到的風扇仍受
磁力影響。

經過爬文後,找出解決的方法:桿件依照磁極可以分成兩類,
如照片所示,左邊是並排時會以錯開的方式吸住,這類的有兩組,
配置在有側吹風扇的XY軸。右邊是並排時會頭尾對齊吸住,
這一組配置在Z軸。此後側吹風扇就都正常了。

貼上膠帶作為識別,以免日後維修拆裝時又弄錯。

新的替換風扇應當不受磁力影響的,不知為何出錯,不過既然
已找出解決方法就懶得寄回去更換了。

Charlie Ting
2015-08-09 00:45:32

我想有可能當初發現問題後,他們在解決問題時並沒有意識到磁極的排列組合差異有可能對風扇有不同影響,因此修正後的風扇只對其中一些狀況有效。某些情況則無效。

Vincent LM Yeh
2015-08-09 00:48:01

原來如此,所以如果我把風扇寄回更換應該還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囉?

Charlie Ting
2015-08-09 00:50:13

這我不能代原廠回答。
我只是在想整個機構的磁力線會有幾種排列組合,對風扇有多少影響。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有很簡單的答案,只是我自己沒遇到這問題,所以沒辦法測試證明。

Vincent LM Yeh
2015-08-09 00:53:03

我原本以為是改用不受磁力影響的材質,這樣怎麼配置都無所謂,不過現在看來又好像不是這樣。

Charlie Ting
2015-08-09 00:55:34

如果你有碰到干擾的問題,不妨在球頭旁邊找個鐵片貼著(貼在平台外側),或許就OK了。

朱家明
2015-08-09 08:53:50

應該是強力磁鐵干擾了風扇內部的hall sensor

Vincent LM Yeh
2015-09-06 01:44:40

Po-Hsun Peter Wu 最近發現有一邊的風扇不論怎麼安排桿件,在某些位置還是會受到磁力干擾而停止或是變慢而發出噪音及震動,相當困擾,請問可以寄回公司更換嗎?

Peter Wu
2015-09-06 12:54:56

沒問題! 麻煩您把有問題的風扇先寄回我們公司,然後稍微簡述一下情況,我們檢查過是風扇的問題的話會馬上幫您替換喔 (y)

Vincent LM Yeh
2015-09-06 14:23:52

Ok, thanks


原文網址 Wei-Chun Chang
2015-08-07 15:37:19

機器已經組裝一個月了,Z軸2040的鋁擠柱下方的攻牙在一開始就已脫牙(我確定沒裝錯),當時是先用鋁箔包螺絲,勉強鎖住,問一下各位專業的大大!既然M5螺絲根本鎖不住(鎖進去可以直接拉出來).......
是要買M5的螺絲攻牙器???還是要買更大的...那螺絲的尺寸是否要換更大??攻牙器還是要買更大??
可以直接攻Z軸底部另一洞嗎?(會影響平衡嗎?)
一位不想拆主機把Z軸顛倒的人........謝謝!

李穆
2015-08-07 17:07:48

止瀉膠帶多纏幾圈用塞的

Wei-Chun Chang
2015-08-07 18:31:21

今晚先用止洩膠帶擋先.....

Charlie Ting
2015-08-07 19:15:30

剪二條電線先伸進去,然後把腳座鎖進去就好了

Chunchih Chen
2015-08-13 17:15:49

跟我一樣的問題
止瀉膠帶+1
或是墊片拿掉兩片

Wei-Chun Chang
2015-08-14 21:00:47

感謝大家提供意見,最後先用止洩帶纏一纏,鎖上(不敢鎖太緊!)..現在穩定列印中!

李穆
2015-08-14 21:14:00

其實這樣對於減震還有貢獻呢


原文網址 林志鎰
2015-08-05 15:53:07

【問題已解決】
之前遇到的問題,預熱,校正,硬體皆正常,起始列印高度也特地調很高,但一開始列印後就直接撞玻璃,原以為可能是Z軸或主機板掛掉,結果是........AC/DC電源供應器的問題,更換新品即解決,非常感謝MARK的解答。

附上影片,影片前段為預熱,建議調整時間軸往後觀看

李穆
2015-08-05 15:55:33

好奇為何電源供應器會導致這種症狀?

林志鎰
2015-08-05 16:13:35

我自己也很納悶....應該是配電不順

Charlie Ting
2015-08-05 16:34:30

奇妙的問題,可惜沒測這顆供應器的電流值。因為加熱片的功率不小,當它通電時,其實對機電會有一定的影響。而且這種 adapter 通常是比較低規的,有考慮換 PC POWER。


原文網址 Danny Kuo
2015-08-02 12:10:43

3D列印生活應用 ~鑰匙柄封裝
需自改G-code,找到該層的起始位置,插入指令將Z軸抬高,併暫停。
執行時快到暫停的時候人要在旁邊,一暫停馬上鑰匙放進去,按下旋鈕即繼續列印。

MoMo Yang
2015-08-02 12:48:15

這樣會撞到鑰匙嗎

蕭傑仁
2015-08-02 14:20:14

想問一下 製圖的時候 鑰匙金屬件和塑膠件距離抓多少? 完成後會不會搖晃?

Danny Kuo
2015-08-02 14:41:19

距離會放大0.1~0.2,不放心的話現印一個輪廓合合看!

李穆
2015-08-02 16:44:42

還是拆件印完後用膠黏或是熱熔接來處理比較保險

Jose Tseng
2015-08-02 17:48:22

何不考慮整枝都用印的?0.1層高,強度還可以。

Danny Kuo
2015-08-02 17:52:50

因為不想建整支的模!!

Shi Xinhui
2015-08-03 12:20:43

印到一半放鑰匙的意思是…以後想換要靠暴力破壞囉?

Danny Kuo
2015-08-03 12:56:20

自然損壞才會換鑰匙炳吧!
應該沒有人常常想換鑰匙柄吧!XD


原文網址 Hung Sam
2015-07-27 20:46:18

請問前幾層的出料不平均,列印z offset為0.4[auto level數值如圖所示],是繼續調整Z軸結構微動開關的M2 10mm*2螺絲嗎?還是有其他方法呢??

Mark Chen
2015-07-27 20:54:01

是調整"抵"微動開關的螺絲不是固定微動開關的螺絲

Hung Sam
2015-07-27 21:00:25

ㄜ⋯所以是噴頭的螺絲~就我列印異常的結果要把它轉鬆嗎?

Charlie Ting
2015-07-27 22:07:46

看來你的玻璃也不夠平,建議先不要挑戰太寬大的作品,應該先把平面度和微動開關的調整捉出來。把玻璃水平和 z-offset 弄熟之後,就一馬平川了~~~

Hung Sam
2015-07-28 00:59:40

調整後~出料正常了~感謝大家建議^^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