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平台

原文網址 Evan Lin
2015-05-26 10:52:57

最近練習使用Cura切片,利用其底層可以控制層高的特性解決玻璃平台無法完美修正的缺點,提高0.05mm層高的成功率。第一張圖左邊是0.1mm層高,右邊是0.05mm。0.05mm層厚不細看真的幾乎看不出來有層次。看似一切順利,但後來列印其他物品都會發現在固定層有出料不順無法牢固黏合或是擠料過多的情況,甚至連底層都會被Brim拔掉。當初以為是機構上的問題,卻一直找不出什麼原因,後來相同的物品使用KISSlicer卻完全沒問題,才知道是切片軟體問題。請問會是哪邊的設定出問題呢?

Evan Lin
2015-05-26 10:55:58

補上設定參數#1

Evan Lin
2015-05-26 10:57:47

補上設定參數#2

Evan Lin
2015-05-28 08:40:16

真是屋漏天逢連夜雨,前幾天是板子的5V供電故障,改以USB外接電源繼續工作,不知道是不是我幾乎24小時使用的關係,昨夜裡後吹散熱風扇罷工堵料了.....Orz 有人知道哪裡可以買得到適合的規格嗎?有沒有辦法利用另一個溫度量測散熱鰭片做第二層把關,過熱就讓機器暫停並降溫。

廖新弘
2015-05-28 15:54:06

噴頭的散熱風扇不是12V嗎,還是2·0版的新機板有改過,散熱風扇網拍有很多找一下應該不難吧

Evan Lin
2015-05-28 17:20:47

是12V沒錯,也利用空檔上網也買到了一樣的風扇。不過在整理噴頭的時候,熱敏電阻居然自己斷了.....現在已是室內淹水狀態,停擺。atom使用的熱敏電阻B值常數是3950嗎?

Evan Lin
2015-05-29 17:13:56

昨晚去光華尋找,以為這東西應該不難買,沒想到問了三四家大間的電子材料行都沒有,只好網路下訂。


原文網址 陳茂爖
2015-04-13 17:50:50

請問在噴頭組裝中,後面的風扇可以裝在平台裡面嗎?整個被左右的風扇干涉

Jiunn Yang
2015-04-13 17:54:31

先裝一邊的側吹,再整線,再裝後風扇,再裝另一邊⋯。您參考一下

陳茂爖
2015-04-13 17:56:28

側吹風扇超難裝的,螺絲一直掉 還是後風扇可以裝在平台外面

Yu Shu Huang
2015-04-13 18:11:43

就是那個螺絲一直掉,「所需時間20min」我弄了一下午orz

Jiunn Yang
2015-04-13 18:16:40

因為手邊剛好有黏土(3M那種)和負壓的鑷子(壓下反而會鬆開那種)⋯會方便許多


原文網址 楊崧柏
2015-04-11 13:43:39

請問自動校正G29 Z+0.3後,開始列印擠出第一層及外圈Skirt的層厚,用游標卡尺量要厚度多少?才算標準。我調校正的螺絲調到印出約0.3的厚度,擠出馬達就會噠噠噠的聲音,應該是噴頭跟平台太近了,導致出料回彈。但是在論壇的舊文章中說道,第一層要調到0.15~0.2,不知是哪裡有問題?

Mark Chen
2015-04-11 13:49:48

第一層列印速度太快?

廖新弘
2015-04-11 13:50:15

馬達有聲音不一定是貼太近,溫度也有關係,列印速度也有關係

楊崧柏
2015-04-11 13:57:11

在還沒有轉緊螺絲時(輕壓噴嘴就有噠一聲的情狀下),擠出馬達不會有噠噠噠,但是第一層太高。Kisslicer都是用官方設定值,溫度200,速度滑塊數值是75(算快嗎?)

廖新弘
2015-04-11 13:58:45

75是什麼單位

楊崧柏
2015-04-11 14:02:57

Kisslicer操作畫面右下角部分有個Fast---Precise的調整滑塊,往右邊調到75數值。所以第一層確定是要層厚0.15~0.2嗎?

楊崧柏
2015-04-11 14:05:16

75的數值中Loops:11.25、Solid:18.75、Sparse:30,單位是mm/s

Clarence Lee
2015-04-11 14:09:49

預熱到200先手推料看看順暢度...

楊崧柏
2015-04-11 14:18:59

預熱到200,從擠出馬達右邊手推料,出力推料,擠出的料都蠻平均,只是所謂的順暢度,是指出的力道大小嗎?

廖新弘
2015-04-11 16:47:04

基本上還OK,你可以試看看調高個5度


原文網址 陳世榮
2015-04-05 14:21:28

ATOM 1.0升級1.99版完成 卡關與解決方法回報

感謝ATOM Allie幫忙,將升級套件順利送到大陸來。
不過小狀況就是,液態或是膏狀不能寄快遞,所以潤滑油就被順豐取出。 >_<

組裝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跟大家分享一下。

1. 擠料馬達止付螺絲頭卡住:
以前已經有用戶反應這個問題,但我的只有小小地干涉到,所以用銼刀在干涉的鋁件挫了幾下,就沒有問題了。
2. 測吹風扇不轉:
我也遇到了,風扇在抖動,但是不轉,還好前面已經有人反應,只需要把碳纖維管上下調換,就會轉了,應該是碳纖維管上的磁鐵太強,影響到風扇轉動。
3. 擠出頭卡料:
昨晚睡覺前測試穩定性,列印的比較大的工件,一起床就悲劇了,擠出頭卡料,印一半就掛了,原本以為是PLA料有問題,造成卡料,後來發現可能我回料抽回長度太長,抽回然後送料時前端卡在快速接頭與擠出頭的結合點,造成無法送料卡死,原先Kisslicer destring Prime/Suck 設定10/10mm,現在改成6/6mm,暫時沒有發現問題,持續觀察中。
4. 馬達運轉聲音大,移動也卡卡的:
新的XYZ馬達比原先的大,理論上應該扭力會比之前的好,但是一開始試運轉時就發現馬達運轉聲音很大,還有不明的噪音。後來發現是我的A4988改DRV8825後,Vref參考電壓太大,造成馬達不穩,將Vref降低後,運轉就非常順。
5. 移動平台非常難組裝:
自認為我的手算靈巧的,但是M2的螺絲跟尼龍螺帽,還有移動平台的侷限的空間,讓我組裝過程中吃盡苦頭,大概花了兩個小時才組好。這個我暫時沒有比較好的解決方法,請各位大神分享一下你的方法。我現在只希望移動平台頭好壯壯,不再需要拆開。

經過一天的調整測試後,新的測吹風扇跟擠出頭,讓我的ATOM 1.0從冷宮中重新得到我的喜愛。這點給予ATOM團隊十分的肯定,希望ATOM持續成長,我在大陸這邊也開始毒害一些認識的朋友跟廠商,讓他們加入自造者的行列。

Yu Shu Huang
2015-04-05 19:19:51

移動平台超難裝的...螺絲掉了n次

Clarence Lee
2015-04-05 20:15:00

你需要三頭六臂...誤


原文網址 Yu Shu Huang
2015-04-03 10:30:27

噴頭平台的微動開關還多一個針腳,請問是否要拔掉...?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