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平台

原文網址 黃啟維
2017-06-05 08:00:47

最近幫LAB引進了ATOM,來寫些心得~
購買的機台是ATOM 2.5附熱床
組裝部分:
T型螺母有些尺寸不合,後來是直接重新購買T型螺母
用於風扇並聯的集線器一直用不成功,最後是自己焊接起來直接插入D9
再把限位開關的線接上主板時,有一條太短了,後來是買3PIN的延長線自己加長
LCD前有個緊急重開鈕,但原廠把它擋住了,每次一有問題要去按旁邊的開關重開,有點不太習慣
用於回彈G29時用的彈簧K值太大了,我想很多人在用auto leveling在邊邊會失敗整個移動平台掉下來的原因有八成是這條彈簧,我後來用auto leveling 時會先把它拿下來,等做完平台校正時再裝回去
韌體部分:
原廠的韌體的#define PREVENT_DANGEROUS_EXTRUDE
無法使用,這真的非常危險,這個參數是用來防止使用者在沒加熱時,直接進料去擠噴頭,預設是170度才能進料,而現在0度時就能進料,使用者沒注意真的會傷噴頭

上面講的很多都是要改進方面的,真怕我被加黑名單QAQ

邢鳳言
2017-06-05 08:36:58

限位開關的線有一條本來一拜,拉撐後我的是夠長

Clarence Lee
2017-06-05 11:43:20

# define PREVENT_DANGEROUS_EXTRUDE
這應該是之前為了支援雷射頭關掉的...


原文網址 Merry Jason
2017-05-11 16:52:21

請問黏貼面是黏在加熱平台嗎

Vincent Liu
2017-05-11 16:58:01

我是這樣貼

黃俊傑
2017-05-11 17:56:49

黏在斷熱板....

Merry Jason
2017-05-11 18:01:33

我有看到^^
但我覺得貼可以改成黏
沒貼紙面也是貼
所有才發問的

Josh Lin
2017-05-11 18:02:48

黃俊傑
2017-05-11 18:02:57

貼在加熱版那邊 維修有點麻煩啊...

Josh Lin
2017-05-11 18:32:01

其實 我會 貼在 加熱板 當時是 為了 方便 定位,而 不致 貼歪偏移,但 也考慮到 日後 維修方便,可輕鬆 撕下,才採 3點 局部 黏貼~~

如能 精確 定位,貼在 隔熱板 上 應該 較佳!但 仍以 局部 黏貼 為宜!因 隔熱泡棉 日久 會劣化,可比較方便 清除、更換!

翁士翔
2017-05-11 21:28:33

非常不好意思OTL...


原文網址 韓寧鐙
2017-05-08 10:03:14

請問噴頭到了某些地方
會自已將高度往上抬
大概會是什麼問題~?

附圖紅色方框處就是噴頭到該處自已往上~從側面看才發現
後造成高處擠料後失敗
回到前方就正常

熱床45度~

有再做皮帶鬆緊度檢查~自動校正~Z軸設定
平台水平有檢查過~

目前噴頭是無彈簧的~

黃俊傑
2017-05-08 10:06:45

同步輪有沒有檢查過?


原文網址 梁揚閔
2017-05-07 03:18:47

噴頭溫度不穩症狀和我相同的同好可以試試,不想看我廢話的人可以拉到最下面看結論。
症狀:噴頭溫度設定在200度列印,但溫度總是在19x~185左右跳動,就是無法穩定在200度,或是剛開始列印時溫度穩定,但側吹風一開,就開始在19x~185左右跳動。
原因說明:這是PID的數值設定不正確所造成,大家可以參考3D印表機建構筆記中「PID值調整步驟原則 & "Thermal Runaway" 的問題」這篇介紹,這是亮宇兄的3D印表機建構部落格,雖然內容是以Prusa i3為主軸,但很多資料ATOM也可以用,這座寶山大家可以進去尋寶。從這篇一開始的解說圖片可以看得出來,我遭遇的問題正好與是Kp值太小的狀況相同,如文中所述,Kp值太小達不到目標溫度,因此推測是PID校正時的狀況與現實不符所造成,如果沒開側吹風扇進行校正,一開始會穩定,但側吹風扇啟動後Kp值的需求會更大,這樣證明了是PID設定不正確的問題。
改善過程:一開始用M106 S255將側吹風扇開到100%來校正,但實際上,列印時溫度還是一樣跳動且達不到200度,這樣的校正狀況還是與實際不符,因為列印時噴頭是緊貼著列印物件,如果噴頭掛在半空中,其實與實際列印狀況不同,所以嘗試將噴頭降到非常靠近玻璃平台,且開啟側吹風扇100%來校正,結果列印過程中,當側吹風扇開啟時,溫度非常合理的開始下降,但是觀察溫度的變化,是慢慢的接近200,最後穩定在200+-1度的狀態。我將噴頭停在半空中開啟側吹風扇校正所得到的Kp值為9.8,噴頭停在非常靠近玻璃平台且開啟側吹風扇,校正所得到的Kp值為12.25,有很大的落差。
結論:使用自動PID校正時,將噴頭移到非常靠近玻璃平台且將側吹風扇開啟100%來校正,可以得到較接近列印現況的PID設定值。

黃大丙
2017-05-07 07:14:14

pid開風扇+靠近平台校正我之前也實驗過,是有一定程度幫助,但對於加熱效率太差的情況還是不太夠力。覺得最爽快的還是把加熱片反裝~
https://www.facebook.com/....../1876052952632991/......


原文網址 Morgan Chang
2017-05-06 14:52:15

Velocity Painting 簡單分享
昨天發了一篇,只有原作者連結,陸續就有人發問如何操作。
因為回文無法一次把所有圖片貼上,所以重開一篇說明,請見諒

簡介:
*Velocity Painting 是改變3D打印速度,從而將圖案映射到模型上的技術
在半透明的線材上效果最好,網友的經驗是PETG會比PLA 效果更好。
如果是打薄殼物件,實色線材也有一定的效果。
*Mark Wheadon 發展了這個理論,並以Perl寫了一個Gcode 後處理script,
https://www.velocitypainting.xyz/blog/
*Guillaume Vigneron 則開發了前端GUI程式介面,讓Velocity Painting更易於應用
https://www.velocitypainting.xyz/gui/index.html

以下就將網頁上的help,還有我個人使用經驗說明一下
(英文OK的話直接看網頁help 是最詳細的)

1. 切片
1.1 並沒有限制使用什麼軟體,只要能輸出Gcode 都可以,
但推薦Simplify 3D, 它的gcode preview 適合預覽處理後的結果
1.2 確保模型位於打印平台中心點
1.3 以完全一致的速度切片,也就是說內外圈、填充速度都要一致
1.4 S3D 的Cooling 設定:當列印時間小於xx秒則自動降速,記得取消勾
1.5 切片後預覽確定速度一致,輸出gcode

2. 後處理
2.1 開啟VelocityPainting v0.54
2.2 Source file selection :讀入Gcode 還有要映射的圖檔 (圖檔最好是灰階或黑白)
2.3 Image Detail :High/Width設定圖片映射到模型上的高度/寬度,
PS.如果在2.6選擇Cylinder, 則 Width 不能輸入
Zoffset = 從z軸高度起算多少mm後才開始投射
例如我的範例中,螺紋的部份不要圖案,所以我設定z offset = 10mm
2.4 Print Speeds : Target 是你切片時設定的速度 ,這是讓程式作為參考基準
Low 是處理後,套用在無圖案部份的列印速度,High 是處理後有圖案部份的列印速度
原作者建議 Low與High 的差異在 1:3以上圖案會比較清楚
2.5 Printer Coordinate 列印平台中心點座標,以Atom來說,中心點就是圓點 0,0
2.6 Paint Type映射方向 : XYZ, 那個面當作銀幕的概念,Cylinder 圓柱中心向表面投射,Spherical 球心向球面投射
2.7 Profile 將設定存成.cfg檔 / 導入.cfg
2.8 Generate : 產生處理後Gcode (選擇輸出目錄/檔名)
2.9 程式資訊顯示區

3.預覽處理結果
3.1 將步驟2.8的檔案拖到Simplify 3D
3.2 左邊的 Coloring 選擇 Movement Speed 就可以看到圖案在模型上呈現的結果,滿意的話就上機列印看成果囉

Roy Lo
2017-05-06 15:07:12

好仔細的說明(^^)v

Yih Chiou
2017-05-06 16:08:06

好讚~下回來試試


原文網址 黃茶米
2017-05-03 14:39:53

因為平台位置只要有拆裝都會位移
請問各位都怎樣設定列印方位在平台正中央呢?

希望讓平台的網格是真的有尺標用途這樣,一方面也是能最大化列印尺寸。

# ATOM二點五

廖新弘
2017-05-03 14:59:17

玻璃的線是參考尺寸用,一直在乎的話,會挷手挷腳

チェン 幸せな
2017-05-03 15:03:19

官方並沒有說明網格線可以當尺標用途啊,是不是誤會了?

黃茶米
2017-05-03 15:08:20

因為沒說所以才好奇,所以玻璃上的線目前沒有任何方式可以校正囉?比方說自己手動調整列印座標之類的?

黃茶米
2017-05-03 15:17:44

這問題我個人覺得類似ikea產品設計與包裝同步的概念
ikea把一個產品的組裝盡可能濃縮到沒有空間浪費的境界
也就是空間利用最大化

3D列印也可以有同樣概念
把所有零件濃縮到單次列印份量最大化
把本來要分好幾次印的零件
盡可能設計到可以單趟完成

Dennis Chen
2017-05-03 15:24:48

我覺得那格線是當作照像時的比例尺,不太可能精準定位。一次印滿滿大平台的物件,不一定印得漂亮,會有其他問題...要調整牽絲,不然表面就有得修了。橫向移動距離長,會增加額外的時間,delta機器感覺垂直方向列印速度比較快

黃茶米
2017-05-03 15:41:00

像是平面列印一樣,民用機種通常就是A4尺寸,設計稿只能印小於這尺寸,大於只能用接的或拿去另外輸出,但這最少小於多少是能精準控制的(比方說自己印大量貼紙,我會盡量在A4塞滿最多張)。

3D列印這點可能麻煩些,但我覺得這應該跟新版平台校正有存檔功能一樣是可以系統化不用每次設定。

有沒有可能在韌體上釋出線稿座標資訊然後新增校對功能?

黃茶米
2017-05-03 15:46:20

當然這功能是基於已排除各種列印品質干擾的前提下,因為我還沒印過大範圍所以也不曉得會不會因為這樣所以難以實行。


原文網址 黃小濤
2017-05-02 11:49:17

我也想問一下,我記得很久以前有人貼文教過,如何把G29平台校正的數據讓atom記起來,這樣不用每次開機都要重覆校正一次,請前輩大大多多指導

黃俊傑
2017-05-02 12:02:25

新韌體就是了阿... 官方線上寶典 提供你參考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firstlayer-2/#head5

廖新弘
2017-05-02 12:22:14

新版的韌體不用每次校正,除非你有動到噴頭或者玻璃

James Lin
2017-05-02 12:30:50

以前的FW也不需要每次開機就G29


原文網址 Adrian Li
2017-04-29 16:38:59

【已解決】吸住噴頭平台的鋼球棒棒經常掉,怎麼應對?是要上油嗎?普通WD40可以了嗎?
【方法】更多時候是噴頭平台前端制動感應那口螺絲上得太緊了,令馬達不知停止死命往下推,把平台推到棒棒分家了,再調一下螺絲就好了。

チェン 幸せな
2017-04-29 16:41:01

原廠有附一條白色的油啊! WD40不能用.

Adrian Li
2017-04-29 16:42:10

人不在台灣,外面有其他牌子可以代替嗎?

Marco Lai
2017-04-29 16:49:20

WD40不是潤滑劑,是除鏽用、除膠、除積碳用的 "油性溶劑";所以會侵蝕部分的金屬,與不具耐酸鹼的塑膠類。


原文網址 Yves Hsu
2017-04-21 22:05:12

列印平台長寬

請問有人改過列印平台 Maximum width 和 Maximum depth 嗎?預設是 210,有點塞不進去,差一點點,不知道有機會放大一點嗎?

Dennis Chen
2017-04-21 22:26:27

我試過放寬到230,但實際是印到225以下,側吹風扇會推到玻璃挾持器,只要這裡小心點就行了

廖新弘
2017-04-22 06:46:24

超過範圍不小心連桿會掉


原文網址 吳宜霖
2017-04-19 16:19:08

算是完成了2.0 to 2.5ex(不完全)升級!
以下有些舊的零件可以便宜買給社團2.0使用者喔!如果你剛好要更換的話啦!

Atom 2.0的噴頭*1使用一年多,相當耐用的噴頭.再送你很多喉管!

噴頭平台上蓋帽*1
進料夾*1
步進馬達進料輪*1

廖新弘
2017-04-19 16:35:56

自己再組一台

戴士偉
2017-04-19 16:40:04

自己留著, 還很好用 XD

Shih-Yen Lo
2017-04-19 17:25:38

請問想賣多少?謝謝

梁艾倫
2017-04-19 17:39:54

請問噴頭價格?

何珈霖
2017-04-19 17:48:06

勸你留著 至少有備品換

蕭傑仁
2017-04-19 19:41:27

賣了嗎
如果還沒
我收了

Burak Özney
2017-04-20 18:57:54

Can not be found in Turkey? Can I request any technical drawings? For hotend.

Burak Özney
2017-04-20 18:58:55

Or head for mk8.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