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螺絲

原文網址 吳宜霖
2015-06-09 03:47:53

噢,開始列印前不小心碰到噴頭前螺絲,我的噴頭很用力的掛了我的底板,造成了深深的刮痕!殘念!


原文網址 吳泰鋒
2015-05-24 19:06:32

今天印了庫巴,在結尾的時候居然失步,請問除了檢查傳動,鎖緊螺絲外,還有什麼可能的原因嗎?

昇衛佑駿
2015-05-24 21:00:50

晶片電壓~溫度~

高北熊
2015-05-25 14:19:40

放慢列印速度,降低馬達負荷


原文網址 洪瑞宏
2015-05-09 17:10:28

Atom 一代上皮帶墮輪軸承更換。
原本的上皮帶墮輪是使用兩個軸承跟螺絲墊片來固定皮帶的左右。但是墊片不會轉動,因此皮帶的側邊跟墊片會一直磨擦。我更換有邊的兩個軸承,感覺效果不錯,希望速度可以提升一點。


原文網址 洪瑞宏
2015-05-03 21:30:24

Atom 1.0 升級螺絲調整皮帶機構。看到2.0都有了,自己升級一下。

廖新弘
2015-05-03 22:53:15

之前亮宇大大的方式http://diy3dprint.blogspot.tw/2014/07/blog-post.html

林家禾
2015-05-03 23:30:23

恭喜您
這樣升級了,要辦桌哦!


原文網址 楊崧柏
2015-04-11 13:43:39

請問自動校正G29 Z+0.3後,開始列印擠出第一層及外圈Skirt的層厚,用游標卡尺量要厚度多少?才算標準。我調校正的螺絲調到印出約0.3的厚度,擠出馬達就會噠噠噠的聲音,應該是噴頭跟平台太近了,導致出料回彈。但是在論壇的舊文章中說道,第一層要調到0.15~0.2,不知是哪裡有問題?

Mark Chen
2015-04-11 13:49:48

第一層列印速度太快?

廖新弘
2015-04-11 13:50:15

馬達有聲音不一定是貼太近,溫度也有關係,列印速度也有關係

楊崧柏
2015-04-11 13:57:11

在還沒有轉緊螺絲時(輕壓噴嘴就有噠一聲的情狀下),擠出馬達不會有噠噠噠,但是第一層太高。Kisslicer都是用官方設定值,溫度200,速度滑塊數值是75(算快嗎?)

廖新弘
2015-04-11 13:58:45

75是什麼單位

楊崧柏
2015-04-11 14:02:57

Kisslicer操作畫面右下角部分有個Fast---Precise的調整滑塊,往右邊調到75數值。所以第一層確定是要層厚0.15~0.2嗎?

楊崧柏
2015-04-11 14:05:16

75的數值中Loops:11.25、Solid:18.75、Sparse:30,單位是mm/s

Clarence Lee
2015-04-11 14:09:49

預熱到200先手推料看看順暢度...

楊崧柏
2015-04-11 14:18:59

預熱到200,從擠出馬達右邊手推料,出力推料,擠出的料都蠻平均,只是所謂的順暢度,是指出的力道大小嗎?

廖新弘
2015-04-11 16:47:04

基本上還OK,你可以試看看調高個5度


原文網址 劉宏威
2015-04-08 00:22:40

士偉兄的好點子,鏟刀的家,用8mm螺絲,鎖側邊。

劉宏威
2015-04-08 00:23:50

戴士偉
2015-04-08 00:27:07

明天給它換新家~

Clarence Lee
2015-04-08 20:36:05

Clarence Lee
2015-04-08 20:53:36

上面的鏽斑被 Mark Chen 加持開光過...誤

Mark Chen
2015-04-08 20:53:53

Mark Chen
2015-04-09 01:41:33

我只推薦好東西


原文網址 高北熊
2015-04-07 18:57:17

小東西~(剛剛的尺寸有誤,已修正)
ATOM電源座的固定座
可以直接扣住鋁擠或用M3螺絲鎖固定
這樣電源線接頭就不會給我晃來晃去鬆脫。
不確定2.0可不可以用。

高北熊
2015-04-07 21:21:22

請記得放倒開支撐印

高北熊
2015-04-07 21:21:47

使用例

陳智遠
2015-04-07 22:10:23

多謝分享、挺合用^^

Taki Tseng
2015-04-13 15:39:22

今天才看到
真的感謝分享
原本都是隨便讓他晃啊晃的

Guan Jie LI
2015-04-13 22:02:33

感謝囉~


原文網址 陳世榮
2015-04-05 14:21:28

ATOM 1.0升級1.99版完成 卡關與解決方法回報

感謝ATOM Allie幫忙,將升級套件順利送到大陸來。
不過小狀況就是,液態或是膏狀不能寄快遞,所以潤滑油就被順豐取出。 >_<

組裝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跟大家分享一下。

1. 擠料馬達止付螺絲頭卡住:
以前已經有用戶反應這個問題,但我的只有小小地干涉到,所以用銼刀在干涉的鋁件挫了幾下,就沒有問題了。
2. 測吹風扇不轉:
我也遇到了,風扇在抖動,但是不轉,還好前面已經有人反應,只需要把碳纖維管上下調換,就會轉了,應該是碳纖維管上的磁鐵太強,影響到風扇轉動。
3. 擠出頭卡料:
昨晚睡覺前測試穩定性,列印的比較大的工件,一起床就悲劇了,擠出頭卡料,印一半就掛了,原本以為是PLA料有問題,造成卡料,後來發現可能我回料抽回長度太長,抽回然後送料時前端卡在快速接頭與擠出頭的結合點,造成無法送料卡死,原先Kisslicer destring Prime/Suck 設定10/10mm,現在改成6/6mm,暫時沒有發現問題,持續觀察中。
4. 馬達運轉聲音大,移動也卡卡的:
新的XYZ馬達比原先的大,理論上應該扭力會比之前的好,但是一開始試運轉時就發現馬達運轉聲音很大,還有不明的噪音。後來發現是我的A4988改DRV8825後,Vref參考電壓太大,造成馬達不穩,將Vref降低後,運轉就非常順。
5. 移動平台非常難組裝:
自認為我的手算靈巧的,但是M2的螺絲跟尼龍螺帽,還有移動平台的侷限的空間,讓我組裝過程中吃盡苦頭,大概花了兩個小時才組好。這個我暫時沒有比較好的解決方法,請各位大神分享一下你的方法。我現在只希望移動平台頭好壯壯,不再需要拆開。

經過一天的調整測試後,新的測吹風扇跟擠出頭,讓我的ATOM 1.0從冷宮中重新得到我的喜愛。這點給予ATOM團隊十分的肯定,希望ATOM持續成長,我在大陸這邊也開始毒害一些認識的朋友跟廠商,讓他們加入自造者的行列。

Yu Shu Huang
2015-04-05 19:19:51

移動平台超難裝的...螺絲掉了n次

Clarence Lee
2015-04-05 20:15:00

你需要三頭六臂...誤


原文網址 洪宗甫
2015-04-04 14:56:08

Hi 組裝完成之後才發現有剩不少螺絲螺帽 有一段2x3x20 PTFE tube 和熱縮套沒用到 我有略過什麼步驟嗎

洪宗甫
2015-04-04 14:56:42

林漢禎
2015-04-04 15:01:34

那些都是給備用的


原文網址 傅耀儀
2015-04-03 23:44:02

M3 6mm 的螺絲只有12個(一個備用)?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