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螺絲

原文網址 何玉釧
2017-07-28 09:58:17

1.高估了自己
2.實在沒時間再搞這些東西~~
所以PROTON這些東西想要賣掉不知有人要接嗎???
包含當初PROTON的全套:
1組光軸 (含所有螺絲配件)
1組電子配件(全套)(都還沒動到)
1組團購馬達(4顆)(還沒動到)
1組團購變壓器(還沒動到)
------------------------以上這些NT4000
ATOM的MK3 For 2.5全新噴頭組(有墊片)---NT2000

光軸都裝好了,也都用的很順~~
列印件也都隨付,如果不喜歡再自己印過!!
銅軸襯可能不好拆了~~
運費我付即可!!!

チェン 幸せな
2017-07-28 09:59:18

收噴頭

辛旻勳
2017-07-28 10:11:32

收套件

何玉釧
2017-07-28 10:27:33

噴頭秒殺………沒了

左皓丞
2017-07-28 11:06:51

請問套件賣出了嗎?

何玉釧
2017-07-28 11:54:34

全數賣出!!!

郭桐瑞
2017-07-28 11:54:43

有賣列印鍵嗎?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7-06-19 20:38:41

[瑪莉蓮夢露風扇控制盒]

為了方便使用、讓配線安全簡單些,所以自己畫了個 Arduino UNO 的控制盒。

但這盒子跟一般在 thingiverse 上的不同,必須符合風扇的需求。因此,在電路旁增加了強力磁鐵的位置,以及耳機插座用來接腳踏開關,在上蓋部份加了調整轉速的可變電阻。

整個繪製的動作大概一二個小時,就是先捉 arduino uno 的 STEP 檔,然後以此為基礎在 FUSION 360 裡開始拉圖。另外,原本其他人公開的盒子也都沒有作明確的固定方式。因此,我自己改了作法,就是以印出的腳座來固定電路板,因為那裡幾乎沒有鎖螺絲的空間,就直接把它夾起來就好。

然後在電路板比較空曠的地方留下螺孔柱,採用從側面鎖的方式固定。

上下蓋列印的時間大概4小時,一次搞定,全部準準準。

我相信只要有精良的機器、熟稔的經驗、完善的軟體和大量的資源,要達到心想事成的狀態是非常容易的事,而這將會是創客的基本功課。

彭震文
2017-06-19 21:04:45

這是用那一套3D繪圖軟體畫的?

Calvin Sung
2017-06-19 23:40:29

無刷風扇!太高級了,人不會被吹走嗎? ? (印的真好)

Keisuke Lin
2017-06-20 00:17:20

https://m.ruten.com.tw/goods/show.php?g=21649688331999
電變應該可以直接接這個控制


原文網址 趙常捷
2017-06-19 00:08:35

剛裝好的proton一定要來印一下[test boat],列印到一半的時候擠料輪摩擦到本體使他出料有點不順,不過proton的列印精細度真的讓我蠻驚喜的~~~

擠料機那塊列印件我把它改成用夾的,拿兩顆螺絲感覺所著鎖著就鬆了也可以偷點高度~~~

# 料不知道放哪只好讓6000的proton配上60000的料架


原文網址 林似諭
2017-06-17 17:05:56

除了軸承、螺絲、螺帽,全部都是列印件,連軸用扣環也是用印的,齒輪跟支架是自己設計的…行星輪系

Tsai Porridge
2017-06-17 20:01:43

齒輪教學~

Robin Hsu
2017-06-17 22:31:30

中間搞成發條組 ... 就能轉更久了 (咖啡 ~


原文網址 葉知維
2017-06-14 13:12:54

nutron安裝問題
請問軸承安裝上是如何固定,用那個螺絲固定呢?還是要另外上膠固定,目前軸承裝上去會上下滑動,有想不通固定此元件的原理

翟玉申
2017-06-14 13:30:17

我得很完美卡進去了耶@@ 你要不要重印層高調少一點看看

葉知維
2017-06-14 13:45:36

所以會卡的剛剛好部會掉下來就是了>< 我再試試看~我看圖檔的直徑是22mm然後軸承的直徑是21mm

李俊葳
2017-06-14 13:51:19

直徑應該是21.2才對....22一定卡不住

陳維德
2017-06-14 13:54:58

束線帶可以將就用

葉知維
2017-06-14 13:55:26

葉知維
2017-06-14 13:55:44

那可能要調一下印表機了

葉知維
2017-06-14 14:08:37

有想過用止瀉崩纏上去看看

許阿瑋
2017-06-14 14:47:57

我的卡緊緊

チェン 幸せな
2017-06-14 14:49:18

我用膠槌才裝的進去@@

Estima Lin
2017-06-14 15:00:07

所有孔位都是預留0.2間隙,比如8是8.2、12是12.2…
我的印完成後都會剛好在7.95~8.05、11.95~12.05之間,不圓而且縮孔,有時要輕輕的敲一下才進去~

陳冠銘
2017-06-14 15:08:11

如果用手就可以塞進去
用一陣子你會看到印到一半軸承滑出來

相信我 因為我遇過了 ?

李俊葳
2017-06-14 15:18:29

我是用虎鉗逼近去的...卡緊緊

Ben Sh
2017-06-14 15:36:20

卡的緊緊~還借助軟工具簡單敲擊

Ken Lin
2017-06-15 11:32:55

那個螺絲應該是頂微動開關用的~


原文網址 林似諭
2017-06-06 22:59:53

第一張是組裝正常的噴頭(我自己的機器),第二、三張是噴頭上蓋鈑金件誤差太大,正常來說應該是風扇會抵住白鐵擋片,但二個風扇裝上去,間隙居然有5mm以上,第四張是因為上蓋鈑金件角度誤差問題,裝上風扇後整個與三角平台,呈現干涉狀態,別說校正了,連螺絲都鎖不了,第五、六張是T型螺帽有一半以上都無法裝入鋁擠型..............................唉!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Calvin Sung
2017-06-06 23:08:51

所以,重頭裝到尾沒有大問題,是一種幸福! ? ?

黃大丙
2017-06-06 23:53:40

風扇那個角度不需要準,用手扳一扳就可以了。螺帽我也一堆不順的,不是大家都這樣喔?

林似諭
2017-06-07 02:02:09

我知道扳一扳就可以,但組了那麼多台,這一台的角度最誇張,不合理,螺帽我也一堆不順的後,但不到20顆,這次有將近2/3不行!

黃忠賢
2017-06-07 04:07:12

真心覺得T型螺母的品管要加強,鎖的時候也是被搞得很無言,不過外殼的卻鎖的超順的

林志鎰
2017-06-08 08:03:44

2.5EX品質真的差很多,如果以2.0比較@@

James Lin
2017-06-08 08:25:19

T型螺帽當時為了不要裝的時候反覆拆下(其實已反覆太多次),
所以會事前用螺絲先過一次~
會看到一些鐵削~


原文網址 蔡孟儒
2017-06-06 21:01:49

請教一下各位前輩,圖上紅圈標示處為兩側風扇與固定座干涉卡住,導致光學機構與螺絲之間無法正常作動,我應該拿銼刀磨掉干涉部分或是能跟官方更換新的零件嗎,還是有其它的建議呢? 。

Alison Wu
2017-06-06 21:21:23

是不是散熱風扇裝太前面了?

藍彥鈞
2017-06-06 21:22:11

阿蔡買了啊~3~

黃俊傑
2017-06-06 21:37:08

測吹先螺絲放鬆點 確實把測吹推到最後面在逼緊!
還是不行再寫信給官方support@atom3dp.com

黃大丙
2017-06-06 22:20:32

我之前也是這樣
把鎖平台後方的那兩隻鎖絲放鬆,上面整個往後推,再重新鎖上應該就沒問題了

林似諭
2017-06-06 22:46:29

寫信給客服吧!我今天也組到一個個案跟你一樣!而且狀況比你還嚴重!如果照之前的樣子,你噴頭散熱葉片那裡還會裝一塊白鐵擋片,正常來說風扇剛好會頂著擋片,我今天裝了那組,兩邊風扇距離擋片至少有5mm以上!我還一度懷疑自己是否裝錯,但比對另外手上三台機器,都是無誤的!

楊梓玄
2017-06-09 01:52:28

我是用尖嘴鉗包著布,把那兩個所風扇的鐵架往內凹一點

林似諭
2017-06-09 09:46:27

這我也知道!只是有聽過手殘把他折斷的災情,所以就沒這樣做了!所幸原廠有更換一個新的來了!

林似諭
2017-06-09 09:50:06

李秉直
2017-06-18 13:27:57

我這前天測試也有同樣的問題,結果我發現是扣在上面的彈簧太緊導至滑軌根本壓不了噴頭,把彈簧拆掉後你用手壓壓看噴頭會發現容易許多,測試檔列印也完全沒問題


原文網址 Wangta Liu
2017-06-05 20:34:13

提醒大家組Neutron時,步進馬達要用12mm螺絲,用16mm會把步進馬達的四個固定螺絲逼出崩牙,就毀了...

陳維德
2017-06-06 00:36:32

這有遇到,可以換m3 30 以上的去鎖,不然逼出後馬達會掉下去 ? ?


原文網址 Chang Yen Chen
2017-06-05 19:20:52

『關於Neutron滑塊搖晃一事』

研究了一下,應該是連軸器造成螺桿與馬達軸心偏心,加上連軸器與馬達軸心咬合面積僅有3-4mm,並無導正功能。稍微更動固定方式與加固定的軸距後有明顯改善。好處是簡單、不需要改雙光軸,覺得原本的設計就很好看。真的要挑惕仍有螺桿螺母間隙反差問題與直線軸承的小公差搖晃問題,但兩者都有更好的零件選擇可以換。

需要M4*4內六角幾米4個,螺絲所付輕觸螺桿與馬達軸心再轉一點點即可。
檔案在此,歡迎取用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2366063

陳維德
2017-06-06 00:25:04

感謝分享這個好呢,proton 也用的到才對

簡晉佑
2017-06-10 21:49:33

感謝分享,原來的連軸器還需要手動調螺桿和馬達軸心的連接部分,而且夾起來晃晃的,有這個改善很多

Wangta Liu
2017-06-21 15:13:34

感謝,馬上印來試看看


原文網址 Jason Lin
2017-06-05 12:55:33

Dear痛友大神, 小弟又來抓藥了...
Atom2.5ex
之前調的很完美 最近又開始出現不規則紋路了
印官方300mm測試檔原本平滑的表面現在摸起來有一條條感覺
料試過新料也是一樣
紋路感覺都是出料量突然變多然後變少, 最後恢復正常
溫度變化都很小 +-1
出料馬達螺絲也檢查過了
喉管換了狀況也沒排除⋯ 感覺次這問題很難找⋯

黃俊傑
2017-06-05 13:06:11

話說 皮帶同步輪 也看惹?

Dennis Chen
2017-06-15 22:44:50

最近一直試,剛剛才抓到問題在哪,結果它跟鐵氟龍管無關。在切片軟體把流量調到 95% 左右試試看,如果有用的話,那就可能是擠料輪出料太多,它平常不太明顯,但誤差會一直累積,就會突然多噴很多料出來。不曉得能不能調firmware的參數來修?

李穆
2017-06-15 22:47:10

建議你檢查一下喉管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