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控制

原文網址 Biotop Lo
2016-03-11 10:29:24

Atom太厲害了,完全不用開支撐,我的控制器箱體試印

Charlie Ting
2016-03-11 10:35:15

厲害!薄殼能印得這麼均勻,而且一次到位,不容易。

徐凡
2016-03-11 10:42:02

可以跨這麼遠喔? 真扯,可以分享一下設定值嗎?

Kwok Tony
2016-03-11 10:44:26

什麼東西?

王游鑫
2016-03-11 11:11:43

有點誇張,是真的哦?

Johnson Peng
2016-03-11 11:58:36

没修剪 ???

Biotop Lo
2016-03-11 13:26:31

沒修剪、但有些毛絲稍微刮一下就乾淨了

Biotop Lo
2016-03-11 13:28:05

我覺得atom的側風影響真的很大、不是大物件不需要支撐

Johnson Peng
2016-03-11 13:33:00

請問, 大約90度跨幾公分 ???

Biotop Lo
2016-03-11 13:34:49

跨5.6公分、但我認為可以再寬

Biotop Lo
2016-03-11 13:38:05

最進開始印一些零件、發包生產前測試用、降低失敗風險

蕭傑仁
2016-03-11 20:38:31

參數可以借參考看看嗎?


原文網址 高北熊
2016-03-08 14:48:42

問個蠢問題:
如果要讓切片軟體的列印預測速度跟實際上ATOM列印的速度一樣,
那是不是KISSlicer的XY Accel必須跟ATOM 控制面版的Accel數值相同?
我一個3000一個9000是不是差太多了?

Charlie Ting
2016-03-08 14:58:31

是的, 這樣至少可以減少誤差值

James Lin
2016-03-08 16:14:42

我試過就算調一樣,機器實際完成時間還是超前 1/3 ~
應該還有其它誤差 ~

張維哲
2016-03-08 18:24:48

數值一樣仍然不準+1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3-06 03:50:13

[雷雕]

好久沒玩雷雕了,昨天想說要雕個名牌放車上,結果還發現忘了以前改寫程式改到那一代了,竟然無法產生。

今天花了點時間再爬一下 python, 還好還是有修回來。

不過我真的覺得對我而言,用 python 寫的難度真的太高。

等手邊的主機架好,就要來試新的 php 程式架構,看能不能用 client / server 的概念來寫了。

不過雖然說是改用 php 寫,但是感覺起來似乎未來理想的模式還是有個 PI 的控制板用來控制印表機,而處理雷射檔案和 GCODE 的部份則由主機上處理,完成後再丟給 PI 去傳檔列印。

對使用者來說,只要有瀏覽器和有登錄的雷雕機器,就可以隨時隨地使用,不用去管那麼多系統和技術上的問題。

不過,要有空~~~XDDD

張張家祝
2016-03-06 08:23:55

這完全是符合互聯網的概念嘛,C大厲害

Charlie Ting
2016-03-06 12:06:29

完成版

MoMo Yang
2016-03-06 15:22:20

昨天有看到有人用雷射製作電路板, 我也打算來玩一下雷射了

黃俊傑
2016-03-07 12:04:41

最近pi3出了阿! CP值超高!!! 可以出手阿...


原文網址 楊明
2016-03-03 18:13:44

這個是想比較起始點的狀況而做的,由左而右分別為
1.kisslicer 1.4.5 薄殼三圈由外而內(loops go from inside to perimeter不勾選),
2.kisslicer 1.4.5 薄殼三圈由內而外(loops go from inside to perimeter勾選),
3.kisslicer 1.5Beta 薄殼三圈由內而外(loops go from inside to perimeter勾選),
因為由外而內會造成塌陷,故1.5便不做對照下面敘述簡稱1,2,3

第一張圖是起始點(終點)的對照:
1.會有凹陷的一條線,耳垂處初幾層下垂
2.一樣有一條線,看起來跟1差不多,耳垂處完美
3.一樣有一條線,凹陷寬度比1,2還寬,耳垂處凹陷(註一)

第二張圖是下巴的對照:

1.下巴外側處有些微下垂(輕微的),外觀看起來比較有階梯狀
2.下巴完美呈型
3.下巴完美呈型

第三張圖是封頂的對照:
皆有完整封頂

1.最後封頂幾層有稍微下凹一點
2.比較起來最完美的
3.起始點(終點)處明顯

註一

如影片,1.5Beta在每層結束點都會停留一下,造成已擠出料又被融了,3耳垂凹陷原因也是此

如果1.5Beta結束時會停一下是可以控制(我其實對KISSLICER 也不熟)
請告知我一下嘿!

楊明
2016-03-03 18:16:12

註一(哈哈!原來放了照片就貼布上影片喔!影片丟另一帖了)


原文網址 施正偉
2016-03-03 08:05:32

3D 列印技術很有用,因為它可以實現機器人內部的精細控制⋯⋯


原文網址 陳彥君
2016-02-27 16:51:40

請教各位前輩
1.噴頭上的極限開關和限位螺絲的控制經常跑掉螺絲鎖到底了還是不行,彈簧都變形了自動校正還是空跑,是不是要換極限開關了可是才組裝好一星期而已,哭哭
2.列印時手動調整列印速度LCD整個會反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詢求解答
3.中途要更換耗材顏色整個噴頭組亂跑掉到旁邊緊急關閉電源,這是怎麼回事是不是要軟體更新。

Robin Hsu
2016-02-27 22:07:05

限位螺絲 ? 是指擠出頭前面那根嗎 ?
那根應該是不能鎖到底的吧 ...
它一直壓著微動開關,校正過程,程式就會以為它已經接觸到玻璃板了啊 ~ …… 查看更多

李穆
2016-02-27 22:50:21

移動平台蓋都變形了,微動端開口笑,看起來要拆噴頭模組把板金凹回來了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2-23 00:47:38

[因禍得福]

最近在重灌主機,發現很多軟體應用的方式在我忙著作活動之後,都變得不太一樣。

雖然說這讓我覺得有點麻煩,有點難搞。不過新技術似乎打通了另一個想法的任督二脈~~~

這東西是雷射模組有關。

去年在玩雷射模組的時候,本來是想透過 web-based 來控制機器,但現有架構下,可能還是原廠提供的 python 程式會比較好處理。其中最大的關鍵在於 python 程式是 standalone 的型態,而不是一般 web 程式是 stateless,這在跟 ATOM 維持連線的事情上有很大差別。

但是 python 終究有學習和適應的問題得處理,所以我只有先改寫 burner 程式,讓它更貼近雷射模組的使用狀態。

不過今天發現,現在 php 在主推轉成 php-fpm 的模式設計。簡單來說,它把過去 php 程式只是 web cgi 的模式轉成 server level 的程式,而 apache 的 request 會透過 proxy 的模式轉向 local 的 php-fpm 發出請求。這表示 user --> apache --> php-fpm --> socket --> ATOM。這樣就能用 php 來寫 ATOM 的控制程式,包括 3dp 、雷射雕刻,甚至其他的控制應用了。因為,php-fpm 的程式等於像 RP 的程式一樣,而 apache 這段則是負責 UI 和訊息的顯示。

這樣會有什麼好處?

首先,是可以透過瀏覽器去操作 ATOM 機器,再來是 php 的資源可以導入這塊的應用,還有可以更簡單去作一些資料交換的動作,例如分享彼此使用的參數。

當然,用 python 要作到這樣的功能也不是不行,甚至 python 有它的優點。但就之前在改寫 burner 時發現,python 的很多資源和開發環境並不是那麼容易建構。

所以,至少這會是一個新的 solution。不過也要我有時間才行.....XD

王智立
2016-02-23 00:53:56

專業....

Io HonGwal
2016-02-23 12:03:20

在octoprint 上寫個 雷射的插件 ?


原文網址 Larry Regeneration
2016-01-29 21:15:00

嘗試用3D列印外膜的方式翻模,雖然小件的作品直接矽膠即可完成,但還是操作一次,好處是控制矽膠厚度,省下一些材料等,以後列印速度進步加3D掃描,大型作品也能如此操作吧。ps:有抽真空。

許阿瑋
2016-01-29 21:18:03

WOW,你印的東西有後續處裡吧? 沒紋路~

Larry Regeneration
2016-01-29 21:19:34

恩沒錯有修補過。

Stanley Lin
2016-01-29 21:20:17

正想要嘗試...就看到實際的成品了,真棒!

XianLiang Lin
2016-01-29 21:57:19

是直接把矽膠切開取出黑色,再把矽膠放回3D模具,灌模?

Larry Regeneration
2016-01-29 21:59:05

是這樣的沒錯。

XianLiang Lin
2016-01-29 22:01:35

因為哪邊的矽膠看不出有切痕,因此好奇問問脫摸的方式是用切的嗎.. :P

Larry Regeneration
2016-01-29 22:05:53

有切,因為作品不大,切到能脫模為主。

Timmy Chen
2016-01-29 22:06:32

學到了一個生產方式,感恩分享!

James Lin
2016-01-29 22:47:25

請問哪可買矽膠 ?
特性如何(耐熱、製作時間?)

不會又有人要我發揮Maker精神了吧 ~ -_- " 我就是沒找到 ~

Timmy Chen
2016-01-29 22:48:16

我也想問+1wwww

Larry Regeneration
2016-01-29 23:01:59

大多的美術社有最基本的。

James Lu
2016-01-29 23:06:00

化工材料行有賣

黃俊傑
2016-01-30 02:45:12

http://shop.dechemical.com.tw/category.php?type=1......
我有買過這個... 370的 偏軟 會比較好拆一點

封莫
2016-01-30 08:05:39

估狗造研所買的到矽膠

Yu Shu Huang
2016-01-30 11:15:45

+1!!

Yu Shu Huang
2016-01-30 11:17:34

而且比起印模型本身 印模具有時比較沒支撐問題!

黃康誠
2016-01-30 21:38:10

這想法真好,可以跟翻模用積木說掰掰了!


原文網址 Robin Hsu
2016-01-26 05:24:01

想請教一個問題.

在使用 Cura 連接 USB 的方式, 陸陸續續的印些實驗的小東西,
偶爾會遇到馬達失步的狀態, 然後只要發生這種狀態時, 我通常都是使用 Cura 上面的取消鈕, 然後再到 LCD 控制的畫面先用 Home 歸位後降溫.

再來就會週期性質的聽到步進碼達跳一下 跳一下的聲音, 可是卻沒有在轉動 ~

用手分別去摸四顆馬達, 至少都能摸到有一顆在抽動, 比較常遇到裝在 X & Y 上頭的會這樣, 不過也不是每次都這兩顆在抽 ~

----
就是那種馬達痙攣抽動的

ATOM 1.0 的機種. (沒進行任何改機)

廖新弘
2016-01-26 06:21:59

4988晶片換掉看看,之前我有類似情形,全部換成新的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1-18 20:20:23

[暖身用的列印測試]

最近忙到很少招呼印表機,所以把之前那個有趣的乒乓球發射器拿來印。

同樣是用那捲不太好控制的料,但這次看來好像又更乖了一點。

翹曲部份,可以看出膠帶還是捉蠻牢的。翹比較明顯的是經常列印的區域,那裡的纖維都掉得差不多了。其他地方就還好。

材料部份,今天出太陽的天氣用200度印,有導流的風扇用30%,看起來表面還可以。跨橋大概掉0.5mm的高度,勉勉強強。

倒是發現這捲料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冷熱的體積變化。所以,flow tweak 可能可以降為0.98,loop overlap 減一點,這樣可能會更完美。不過快用完了~~~所以這個參數就給手上還有料的去試了。

張不凡
2016-01-18 20:23:39

我換了一家不錯用的料,我也做了一組,晚上來組裝

黃俊傑
2016-01-18 20:29:18

印好印滿!

James Lin
2016-01-18 21:55:58

我之前印這平躺的全部翹曲,
你太厲害囉~

Charlie Ting
2016-01-18 22:00:39

你也太會翹了吧?

林學舜
2016-01-18 22:21:07

請問您有縮小印嗎? 我用kisslicer會變紅色 問個蠢問題 kisslicer可以移動物件列印位置嗎 我的只能照它自動放的位置不能移動

Timy Fat
2016-01-18 22:28:08

林學舜 同問 ?

Charlie Ting
2016-01-18 23:16:26

沒縮,x+5,y-15, brim不要開太大,剛好可以

Charlie Ting
2016-01-19 00:00:26

料好像也沒很差

Charlie Ting
2016-01-19 00:00:36

James Lin
2016-01-19 00:04:04

這個大底沒翹就真的是真功夫了 ~ ^_^ "

李穆
2016-01-19 03:22:08

右下角拉桿及右上角角度可以調位置,記得裝新版的才不會有bug
https://www.dropbox.com/....../AABau30kpAP2BEY1tffRFeG......

林學舜
2016-01-19 07:23:02

這應該算微調 好像沒辦法跟cura一樣移動@.@

李穆
2016-01-19 07:36:53

裝新版試試看,聽起來是遇到bug

James Lin
2016-01-19 12:20:18

我這樣大底也是不會翹~^_^
我底下橫紋是因為離柱子太遠,
第一次這樣做沒經驗,至少完成心願⋯⋯
牽絲我印完才調好,來不及,呵~

Charlie Ting
2016-01-19 12:22:49

一次搞定?

James Lin
2016-01-19 12:34:35

Yes,我怕組不起來⋯⋯

李穆
2016-01-19 12:46:52

神奇的作品

張不凡
2016-01-19 14:19:49

我是做好後,分件的,然後再去買螺絲螺帽組合,慢點上圖

林志誠
2016-01-19 14:41:51

我也是用螺絲螺帽組合!!

陳為騰
2016-01-19 16:05:10

還以為是『部落衝突』的砲塔

James Lin
2016-01-19 17:05:13

開始開戰吧 ~ ^_^

林學舜
2016-01-19 18:48:15

調起來是物件在中間 列印範圍隨拉桿移動??

Charlie Ting
2016-01-19 19:25:03

我耍白爛了~~~以為可以用烙鐵接合。看來還是直接輸出比較好。

張不凡
2016-01-19 19:25:39

額,我用綠仿

James Lin
2016-01-19 19:32:48

丁大,至少你的砲台底座可以轉~
我的被沾黏死了⋯⋯ -_- "

Bise Chen
2016-01-21 12:23:29

因為原版被人說砲筒像杯子,所以就....
改了後這下子還真像XX合補...XD

Bise Chen
2016-01-21 21:21:08

林雋哲
2016-01-29 16:20:00

想請教一下 看您最上層印的很漂亮 我的都會有噴頭刮過列印件一條線的痕跡 這是甚麼地方要去設定嗎?

Charlie Ting
2016-01-29 17:18:36

z lift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