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何玉釧 2016-09-15 11:10:55
再詢問一個: 機器剛組好~~ 我就丟一個厚0.84mm的3D風扇葉片來試印!! 0.84的厚度有辦法印嗎?? (約50mmx50mm空間分為四扇葉) 印出來很粗糙,牽絲也嚴重,用VASE好呢,還是用實體填滿好呢?? 還是一定要開支撐~??
Charlie Ting 2016-09-15 11:31:16
Good job! 真要有實用性,最好放平印,然後層厚 0.05~0.1 之間,開支撐(但間隙多大是關鍵)。直印,不可行。
Moko Jenson Huang 2016-09-15 11:36:39
還是等雙噴頭比較容易些
何玉釧 2016-09-15 11:37:44
平放也有試~~~確實有比立起來好一些,像風扇了!!! 可能層厚不夠薄!! 但試著不開支撐,中間圓孔處成型就不良!!!
Moko Jenson Huang 2016-09-15 11:42:15
直立印的話,要一片片單獨印比較好,EW開0.3~0.35,全部跑LOOP,風扇開大一點
原文網址 曾國棟 2016-09-13 19:03:06
請問,我在做ATOM內下載的test file: Effiel_Tower 裡面說明會使用側吹風扇輔助冷卻, 可是我從重到尾都沒看到側吹風扇有在作動吔! 我的fireware是2.0.5的(機器是剛買的) 第三張圖是完成照 另想請問,在印鐵塔及圓柱時,機器做快速平移時,聲音有時會很大 而且會振動,是正常的嗎? 是不是因為振動久了,才導致後面Z35以後的形体整個位移了? 還有我發現進料馬達很容因線捲的阻力過大而導致進料不順,後續會印個ATOM裡面的推薦的"universal filament holder" 再試試看是否進料會變得比較順
廖新弘 2016-09-13 19:05:12
連桿交換一下
黃俊傑 2016-09-13 19:05:37
有點好奇,你哪載的2.0.5版本的韌體? Atom2.0 官網提供的不是2.0.7嗎???
廖新弘 2016-09-13 19:06:19
機器本身沒有升級是2.05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9-13 19:07:07
Control --> Temperature --> fan speed = 255, 這樣側吹還不轉就要檢查硬體及接線。
曾國棟 2016-09-13 19:12:04
內定值為0,是直接改為255嗎?
曾國棟 2016-09-14 15:24:06
側吹巳解決,感謝各位,最後是用電錶的導通蜂鳴確認為3P的接線器,負極沒壓好
原文網址 Johnny Cheng 2016-08-26 00:16:05
各位大大,求救一下,最近印物件在第一層幾乎都會翹起來,原因確定不是z offset問題,是類似出料後還沒黏住地板就被拖行,整個變一坨,尤其是小物件更明顯,沒有開風扇,喉管最近也才剛換,想問大大在切片參數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brim已經開很大了,真的很頭痛,完全沒有頭緒
Moko Jenson Huang 2016-08-26 00:19:42
試試看第一層的速度降低一點,如果能拍個短片會比較容易判斷。
Johnny Cheng 2016-08-26 14:05:09
影片中是沒有發生整個翹起來的問題,感覺是有機率性,但底層還是沒有很平,看起來很像是skirt那一條被帶到brim裡面,所有幾乎都會有凸點產生,關skirt其實也試過,會更糟!
Johnny Cheng 2016-08-26 17:01:37
100進料 是在切片參數上設店嗎?
原文網址 Johnny Cheng 2016-08-23 19:33:52
各位大大,目前在列印上遇到一個問題,小物件東西(需開支撐) 第一層就卡關了,開風扇 抓不住,不開風扇會類似熱堆積整個連在一起,第一層速度放慢也無法,目前解法是底層開GRID,但在成品時候很難拆開,請問大大在參數設定上有其他方法嗎?
Clarence Lee 2016-08-23 19:42:34
印多個有時候可以延長散熱 或是用prime pillar等
謝哲銘 2016-08-23 19:49:36
小物件第一層 Z的高度調貼平台一點 然後開側裙 速度10mm 然後第一層不能開風扇 第二層再開
吳水豚 2016-08-23 20:13:53
多小的小東西~~~~
Johnny Cheng 2016-08-23 20:18:39
大概6-7公分左右,沒有到很小~是說第一層比較難搞就是了
陳明谷 2016-08-23 21:35:48
開brim 有改官方風扇罩嗎 小物體速度不能放慢 風扇可以到3mm後再開
Chuang Ivan 2016-08-23 21:38:21
或許你先確定Z offset有沒有跑掉
原文網址 Bise Chen 2016-08-05 16:09:52
ATOM 2 一開機雷射頭的風扇也會跟著開, 這樣一直累積下去算是耗電, 可以經由韌體修正這個問題嗎?
陳明谷 2016-08-05 16:12:07
沒辦法
林彥孝 2016-08-05 16:15:27
我是自己加裝開關 雷射模組風扇跟喉管散熱風扇
原文網址 鄭東昇 2016-07-25 21:24:59
[出售]
ATOM 2.0 套件 雷射雕刻模組 配件如下: 1.組裝說明手冊*1 2.護目鏡組*1 3.螺絲包*1 4.雷射外殼線組*1 5.雷射線架組*1 6.雷射模組(含電路板、風扇)*1
狀態:全新未開封使用 購入:向原廠整機購買 原因:因有其他機台運作中,沒時間測試,忍痛割愛!!! 價格:原廠露天賣6500$,保證低於此價格,意者可私訊 地點:彰化,歡迎到辦公室來看模組~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6-07-25 22:20:08
看照片好似附贈機殼及料架? XD
鄭鈞庭 2016-07-25 23:56:58
我要到辦公室
鄭東昇 2016-07-26 15:40:29
有需要的版友可私訊~~
Chuang Ivan 2016-07-27 09:02:26
可否麻煩您私訊價格給我?
原文網址 戴光宏 2016-07-18 16:25:06
1 組裝日 某一柱的底座與柱吻合度問題 重裝好幾次那一柱就是有問題 當作沒看到可能自己眼睛業障重 同時用蠻力把柱與橫支壓密 1.5上檔風片硬塞導致變形 且容易脫落 噴頭模組拆開重組 且把變形的上檔風片敲直 並夾入噴頭喉管組件中與散熱片鎖緊 2 組好後 上傳韌體 途中有錯誤訊息顯示 但還是傳好了 不曉得哪出了問題 當作沒看到... 嚴重翹邊問題與抓地問題 壓太下料反而出來 反而使口紅膠入侵噴頭堵住 太高抓不牢支架倒掉 太低有高機率刮斷支架 他媽貴死人的藍色膠帶(X) 黃色膠帶(X) 基筏(X) 保麗龍膠拯救法(X 死都要翹 從中斷開 ) 拆件(料性誤差導致組合困難且完整度受損) 修改3d圖與支架 (少有改善 但仍無法解決所有問題) 最終自搞土炮熱床解決翹邊 但高機率性刮斷支架仍然持續發生 無論如何調整 2.5 中間經歷大大小小的調整 幾乎每印一次就要調整 反正就是莫名的煩 一切都沒問題 但就是有問題的階段 3 噴頭在平台某些地方料出不來 自動校正有跟沒一樣 做兩份Gcode 0.25/0.1 勉強混過關 4 X月X日 噴頭每一印一次z offset高度都不一樣 這次沒問題 下次出問題 需要花半天時間重試高度 但自動校正還算有運作 4.5 X月X日 噴頭莫名又堵了 原因長期拆噴頭模組維修 導致後風扇電線斷了 買一個新的並且重接線 5 X月X日發現自動校正速度10%印不出 50%OK 6 X月X日 自動校正憑空 go to zero憑空
最終為解決以上問題重組機構 還是無法處理一開始接續發生的123問題 反而自動校正持續憑空 go to zero Z柱皮帶滑車抽蓄 接電檢測微動都沒問題 gotozero不再抽蓄 反而出現熱敏出問題 檢查熱敏線無受損 之後莫名的好了(預兆?!) 又回到3輪迴 同時PLA覆蓋到熱敏 熱敏正式出問題了
這就是我這一整年份的問題 人性化....的機體
真的頗累....
黃俊傑 2016-07-18 16:30:44
至少這都還有人可以回覆問題怎麼解決了... 朋友買的三台套裝機,壞掉都沒人可以問... Atom玩一年的經驗,其他台根本套用過去而已!
戴光宏 2016-07-18 16:32:40
只是這次我真的很累 就是那種幾乎放棄 想說還是讓給專業的處理好了....
戴光宏 2016-07-18 16:33:11
畢竟我的擅長領域是畫3d圖...
黃俊傑 2016-07-18 16:34:02
SOKA! 也是... 不懂畫圖! (搔頭 只能玩硬體~~
Clarence Lee 2016-07-18 16:35:33
苦
廖新弘 2016-07-18 16:49:11
那就聯絡原廠,請他們整理,但是有句話還是要提醒,整理完有些東西後續也是要自己處理
James Lin 2016-07-18 16:56:06
我當時花一週組裝,應該比大家還慢,每個細節都慢慢搞 ~ 因為我知道維修會更費心力 我現在也很怕噴頭堵住之類的(遇到兩次),其它的似乎已正常使用,不過已經知道堵住會有的現象
戴光宏 2016-07-18 16:58:45
我花了快三週時間...一開始收到很興奮的開始瘋狂組了!!!!機構組到一半發覺自己組錯了 才開始慢慢的看說明書組.... 中間卡最久的地方是在噴頭模組 那塊上檔風片搞得蠻久的
James Lin 2016-07-18 17:09:41
-_-不看說明書組?
黃俊傑 2016-07-18 17:16:54
那感覺我懂 太興奮了 小字都不看的! 2040的上下顛倒了 又花一天半 拆下重組
Sen Tseng 2016-07-18 17:36:54
我也是蠻挫折的最後放棄...用基筏+蝴蝶補土ˊˋ 如果再搞下去應該沒時間學3D繪圖了
戴光宏 2016-07-18 18:13:32
這一年來的悲劇之一
黃俊傑 2016-07-18 18:15:03
這有點強阿...
廖新弘 2016-07-18 18:16:22
你鎖過頭了,現在很怕你的部分鋁件有變形了
戴光宏 2016-07-18 18:16:48
還有一顆鎖在滑車與皮帶固定器之間的螺絲某天晚上自己掉下來 然後隔天我發覺那顆螺絲的前端螺紋都是平的....
戴光宏 2016-07-18 18:16:57
@@
Ya Hsuan Wu 2016-07-18 18:17:26
李穆 2016-07-18 18:49:54
越看越覺得需要大整理
Robin Hsu 2016-07-18 21:15:21
哇賽 我可能還沒把它搞斷 我的手會先斷 @@ ~
Robin Hsu 2016-07-18 21:19:11
其實 我前一個禮拜 拆噴頭就大概拆了幾十次, 所以才會把陶瓷墊片的線玩斷掉 ~ ---- 這真的要看你本身是著重在 產出物件, 還是要對機構有基本的瞭解和異常排除的能力 ~ & 我是完全沒玩過其他廠牌的啦, 所以不曉得他們在使用者遇到堵料之類的問題之後, 是官方解決 還是仍然要使用者自行排除 XD
Clarence Lee 2016-07-18 21:31:18
Robin Hsu其實我1.0的時候天天拆 所以只有第一次斷掉加熱片 後面天天拆都不會斷了... XD
廖新弘 2016-07-18 21:34:00
壞東西可能沒有人比我多吧
李穆 2016-07-18 23:33:30
基本上每台機器都有各自容易故障的點,要玩廉價3D列印,故障排除的能力還是必須的
John John 2016-07-19 00:19:24
萬一問題一直搞不定<可否抱去原廠校正解決問題<
John John 2016-07-19 00:19:43
最近要加入陣營了
John John 2016-07-19 00:21:02
對機械是沒甚麼概念<很怕組裝起來會像樓主一樣一直無限狀況輪迴
Clarence Lee 2016-07-19 00:23:44
可去上組裝課
李穆 2016-07-19 00:32:23
組裝課包含原理解說與調校技巧,比爬文有系統
John John 2016-07-19 00:33:47
所以上完組裝課以後能自行排除絕大多問題
John John 2016-07-19 00:34:37
所以大多數的人都沒上組裝課嗎??以為像組樂高一樣簡單
John John 2016-07-19 00:34:42
太小看了
Robin Hsu 2016-07-19 00:57:29
個人是覺得 要看平常對拆裝東西有沒有興趣 ~ 或是 ... 比方 ... 組鋼彈模型這一類的 ~ ---- 有堆模型還比這難搞 @@~
黃俊傑 2016-07-19 10:00:38
沒上加一 那時候還沒有影片支援! 現在官方有組裝影片了...
John John 2016-07-19 11:46:13
有了
John John 2016-07-19 11:46:21
影片作的超讚~~~
李穆 2016-07-19 22:14:39
看影片就應該要會組了,當初我也沒影片看,組超久
廖新弘 2016-07-19 22:25:27
哈,所以後面買的越來越幸福,一代時更慘
李穆 2016-07-19 22:26:50
一代真的辛苦,還好我全部走一輪了,也可以說嘴一下
原文網址 Jin-hau Chen 2016-07-18 13:02:57
我是覺得側吹冷卻不夠 原本側吹口修改風向可是發現冷卻時間太短一下子噴頭就移開了 所以找三顆相同台達10000rpm的風扇外掛在平台外 因為懶的設計連接的結構直接拿鋁片彎比較快 散熱片以下噴頭直接用耐熱膠帶包住沒用擋風片 喉管的散熱鰭片內圈有塗散熱膏提高導熱效率 本來是想用四軸用的馬達用看看不過也是懶的設計葉片就沒用了...
原文網址 Ankoe Chan 2016-07-17 19:02:12
各位好,我是新手上路.....第一次裝組好atom2.0,請問噴咀則面的35mm風扇是printing的時候會著的嗎? 我沒看到它會動..><不知是啥原因...
Clarence Lee 2016-07-17 19:26:25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mechanical-problems/#head5
廖新弘 2016-07-17 19:50:20
聯桿交換一下
Ankoe Chan 2016-07-18 00:30:45
成功了~感恩! 電線沒接好..呵呵
原文網址 Robin Hsu 2016-07-17 13:48:40
因為舊版的風力太弱, 換了個風力大一點的版本 ~
至於對熱堆積能不能有效改善, 還是得看之後的實驗 ....
不過 ... 開啟風扇後的牽絲變嚴重 ... 還不曉得有啥好解法 XD
依舊是想看些廢話請前往 : http://techdrobin.blogspot.tw/2016/07/blender-3d.html
直接取檔請洽 : http://www.thingiverse.com/thing:1675890
---- 是說, 還在用 1.0 版的應該不多了吧 ~
# FanDuct
廖新弘 2016-07-17 13:57:57
其實之前用30*30風扇就很完美了
廖新弘 2016-07-17 13:59:59
1代的噴頭上加上保溫圈效果會很好
杨威 2016-07-20 09:12:57
我还在用1.0的,现在在画图更新,换磁头看看效果
杨威 2016-07-20 09:24:24
换涡轮的风扇会不会好点,吸入热量然后为打印件降温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