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前輩

原文網址 劉貴丙
2018-10-11 17:30:49

各位前輩,小弟這有問題請教就是打印第一層時會不平均出料,如影片,有先校正了,這問題有照官網上排解方式去做也無法改善,還是哪沒用好?感謝

廖新弘
2018-10-11 17:55:51

使用多久了

劉貴丙
2018-10-11 19:48:18

好幾個月了

廖新弘
2018-10-11 20:06:53

喉管內的鐵氟龍管換過嗎

劉貴丙
2018-10-11 20:19:23

換了

劉貴丙
2018-10-11 20:20:29

是剛換0.2噴頭模組

廖新弘
2018-10-11 20:38:10

你切片軟體的口徑有更動嗎

劉貴丙
2018-10-11 20:49:38

有改,請問校正標准是噴頭碰玻璃平台點到平台就上升嗎?我這校正時有碰到兩種現象噴頭碰到平台會後移才上升與碰到後直接上升,會不會是這問題?

劉貴丙
2018-10-12 08:54:52

劉貴丙
2018-10-18 08:09:49

都試過了也檢查了,還是在一開始幾個測點會後移在上升的現像,目前是可以印,所以這問題後面我在慢慢試,感謝各位幫忙喔

劉貴丙
2018-10-18 16:06:45

有將同步輪止付螺絲再催緊,問題已改善了,真是萬分感謝


原文網址 林界亨
2018-09-22 12:10:30

請問前輩,做了auto level 好几次,印出來总是右辺没有貼地面,是什麼原因,应該在那里調整?

廖新弘
2018-09-22 12:30:09

有升級過新的韌體嗎

James Lin
2018-09-22 12:34:08

Auto level 有盯著它做完嗎?
每一點都有接觸到嗎?

施百鴻
2018-09-22 12:34:16

有點像是抓不住底板

胡峻豪
2018-09-22 12:37:18

Offset 再調調看

王隆
2018-09-22 15:53:51

把噴頭上極限開關的螺絲稍微往下轉一點點就正常了
選我正解


原文網址 SonicSy Yu
2018-09-17 23:53:08

剛入手了atom2.5ex,前天才組裝完成,昨天用官方的測試檔印出來的都很正常,今天試著印千年鷹結果變成這樣,想問一下各位前輩為何會發生這種狀況……?

施百鴻
2018-09-18 00:01:06

請附上設定參數 這樣大家比較好給建議

林似諭
2018-09-18 00:03:26

若是測試檔 沒問題,那就不用多說了,參數設定的問題!

SonicSy Yu
2018-09-18 00:10:10

我是用cura的推薦設定,層高0.2 填充20% cura產生的支撐,然後有點進去自訂那邊取消勾選Preload Extruder Retraction的選項,其他參數都沒動過

Adrian Li
2018-09-18 00:12:50

這漂移的樣子,會不會是硬體出事(例如桿子不順)?

黃俊傑
2018-09-18 00:31:11

看起來是沒黏住底板而已吧...

Adrian Li
2018-09-18 00:37:39

開個大一點的brim譲飛船先黏得住底板,底板温度設65C。

王仁雄
2018-09-18 01:21:57

感覺是定位跑了... 這隻印起來很漂亮喔

邢鳳言
2018-09-18 04:51:27

Moko Jenson Huang
2018-09-18 05:02:22

空間跳躍失敗了。。。

SonicSy Yu
2018-09-18 09:25:21

感謝Adrian大的建議,我把它改成平躺跟提高底板溫度就成功印出來了!

SonicSy Yu
2018-09-18 09:25:27


原文網址 張志銘
2018-08-29 09:21:18

各位前輩高手們!
請問一下Cura 要怎樣設定列印完後自動退料80mm,謝謝。

陳維德
2018-08-29 09:41:15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cura-3x-tw/
可參考官方3.3.1 版本最後有START ,END GCODE

張志銘
2018-08-29 09:44:51

我再來試看看,謝謝


原文網址 Alvin Chen
2018-08-21 13:33:34

再跑AUTO LEVEL AND ADJUST OFFSET 之後我開始第一次列印,但噴嘴似乎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移動,會上下跑(影片能比較清楚了解問題)想請問各位前輩是否有過同樣經驗和如何處理。非常謝謝

チェン 幸せな
2018-08-21 13:39:49

跑AUTO LEVEL AND ADJUST OFFSET時要每個點確認有碰到平台,且離開平台後紅燈有瞬間熄滅,沒熄滅可能下一點會被直接忽略跳過.

Alvin Chen
2018-08-21 13:42:07

有。我有確定每個點都有碰到玻璃上,我附上影片 麻煩幫我看這樣是否是正確的校正。謝謝

黃俊傑
2018-08-21 14:06:41

螺絲鎖太上去了... 一開始就開口笑了!

チェン 幸せな
2018-08-21 14:53:31

影片1:13這時間點有異常,過晚觸發,光觸發螺絲因該調整過深,螺絲調整後可以用手指推動噴頭(往上頂),正常是輕推LED就會亮,要稍微用力就不對了.

楊梓玄
2018-08-21 15:18:17

也有可能是你的上蓋鬆掉了
如果你的噴頭有過直衝平台
衝撞掉桿的話
這個機構很容易變形失去原有的彈性
那你可能就需要其他的輔助
來維持上蓋歸位的力量
例如橡皮筋

Alvin Chen
2018-08-21 17:16:50

好。 我來調整看看!!

Alvin Chen
2018-08-22 10:06:09

各位前輩 這是我再次校正的影片

Alvin Chen
2018-08-22 10:08:12

但開始列印後問題還是一模一樣,想請問各位前輩是否知道哪裡出了問題。謝謝

チェン 幸せな
2018-08-22 10:18:37

影片57秒時有問題產生,LED離開平台未立即熄滅,這代表組裝還是有問題存在的.那條彈簧未依照說明書方式組裝,這樣會拉太緊導致上蓋每次抬升時影響感應螺絲(會照成螺絲晃動),進而影響每一校正點碰觸力道不均,有的深有的淺,所以才會使出來的判斷數據不是再同一平面.

Tyler Ray
2018-08-22 10:31:55

Mine does the exact same thing and haven’t been able to get a single good print

Alvin Chen
2018-08-22 10:34:02

你好 因為一開始我按照說明說的裝法發現彈簧太緊所以限位的燈在觸碰到玻璃之後有時不會熄滅,網路上有人說讓彈簧鬆一點或是不裝可以改善這個問題,於是我把彈簧拉鬆但是有點過鬆了我才去勾別處讓他鬆緊度適中。你覺得這是否影響了機器的運作?謝謝

Alvin Chen
2018-08-22 10:38:01

haha, you have the same problem with your 3D printer ? Im trying to get some help from some senior people.

Tyler Ray
2018-08-22 10:40:18

Yes that is for sure. I have done all adjustments and everything and nothing worked. I let my brother borrow it to try and figure it out.

Tyler Ray
2018-08-22 10:40:36

If you find out what it is let me know

チェン 幸せな
2018-08-22 10:43:35

很多平台問題都在於那根調整螺絲,也許你可以參考我的方式.

Alvin Chen
2018-08-22 10:44:39

你是把墊片換掉嗎?

チェン 幸せな
2018-08-22 10:44:52

主要是利用一顆螺母去完全固定,而不是用彈簧讓他浮浮沉沉

Alvin Chen
2018-08-22 10:45:27

好 我也來試試看這方法

Alvin Chen
2018-08-22 10:45:39

但彈簧固定的位子沒變吧

Alvin Chen
2018-08-22 10:49:57

Sure, did you make sure the nozzle precisely touched the glass build plate when the printer ran the auto level.

Tyler Ray
2018-08-22 10:56:19

Yes every point but it changes when I go to print and is red before it even hits the plate or jams the nozzle

チェン 幸せな
2018-08-22 11:16:55

彈簧是補助上蓋力道讓噴頭在列印時能確實靠緊三角平台,ㄧ般大家會建議校正時拿掉,但你可以拿掉或不拿都試試會不會有影響啦!我是照說明書的方式裝彈簧,校正也不拔,因為螺絲已完全固定,彈簧不會因拉扯影響它.

Ya Hsuan Wu
2018-08-22 16:30:46

Alvin Chen
你把鐵氟龍管順一下試試看
我看到你上面導流器不正
有可能是那兩條鐵氟龍管牽制了上蓋

楊梓玄
2018-08-22 17:01:49

彈簧這樣佈置
應該會讓它陷於上蓋與側風扇間
可能有卡住無法回彈的問題
如果彈簧不行了
建議用橡皮筋頂著先

像我照片一樣
將橡皮筋繞過上蓋喉管後方
利用調整螺絲來固定橡皮筋

Alvin Chen
2018-08-23 11:47:53

我其實出料都滿正常的 但我會試試看用正後我問題會不會感善 謝謝

Ya Hsuan Wu
2018-08-23 12:12:04

管子也要順一下喔 最好是像圖裡那樣XD


原文網址 Calvin Sung
2018-08-15 01:19:05

--- 2.5EX 靜音計劃(補充說明)---

以下提供給需要靜音的人~ 也請其它先進朋友多多齒笑~
喔! 是多多指教~

1. 設備條件
a. ATOM 2.5EX,馬達為4線式
b. 軟體為新版ATOM-2.0.8B-20180529-Firmware

2. 購買模組
TMC2208, 先買到前輩所提特別接腳排列版本, 這版本連馬達兩組線圈的排列 B2-B1-A1-A2 都一模一個樣。(參考接腳圖)
強烈建議像我一樣的業餘人事,就買這個版本,省事又方便。

3. 更換模組
要記得關電源,換好後可以依照廠建議量測限流設定,但一定要記得把馬達接頭移除再開電量。如果你買的跟我是同一家模組,出廠大約設定在 0.77A 差不多可用,我是業餘的就不動它了,有需要以後再調。(調整要小心)

4. 修改程式(兩種方式)
因為 DRV8825 是32微步控制,TMC2208是16微步控制,所以要把需要的微步控制減半,不然移動速度是兩倍,肯定要失步,會咔咔咔很大聲。
方法A:
直接由 ATOM 選單調整,在 Control -> Motion 直接改
Xsteps/mm : 160 -> 80
Ysteps/mm : 160 -> 80
Zsteps/mm : 160 -> 80
Esteps/mm : 200 -> 100
沒錯,全部減一半,但這裡改不到噴頭回家的速度,回家時聲音會很可怕,而且那個 X 跟 Y 要轉好久~好久~好久~ 還沒到 80, 所以改程式吧。
方法B:
找到 Marlin firmware 裡的 Configuration.h
我把我有改過的列出來給大家參考,不一定完美但很安靜。
- 噴頭回家的速度***重要***
# define HOMING_FEEDRATE {50*60, 50*60, 50*60, 0}
- 步進單位 ***重要***
#define DEFAULT_AXIS_STEPS_PER_UNIT {80, 80, 80, 100}
- 最大的移動速度
#define DEFAULT_MAX_FEEDRATE {125, 125, 125, 125}
- 最大的加速度
#define DEFAULT_MAX_ACCELERATION {1200,1200,1200,2200} *改 E=2200 是因為擠料很大聲,但不要改太小,擠料會跟不上
- 預設加速度
#define DEFAULT_ACCELERATION 600
- 擠料回抽加速度
#define DEFAULT_RETRACT_ACCELERATION 2200 *我只是跟上面搭配一下,一樣別太小
- 下列三個,我還感覺不出差別,基於參數們都減半,我就先改了
#define DEFAULT_XYJERK 10.0
#define DEFAULT_ZJERK 10.0
#define DEFAULT_EJERK 2.5

5. 測試
可以先把試試 HOME 的動作,左手記得放在電源開關,任何風吹草動快速關電。如果都沒冒煙也沒咔咔叫,就做新版本的校正方法,原廠網站有,再印一個 50x50mm 測試,你會很感動~
另外提醒,TMC2208 輸出控制微步是256, 很細的控制擠料馬達感覺比較熱,稍微留意一下。(或是以前都沒關心它?!)

張晨緯
2018-08-15 08:04:42

用這個特別版本驅動器,馬達也要先改成四線並聯嗎?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8-08-15 09:03:21

擠料機可以不必換晶片,它並不吵,用原來的DRV8825扭力也比較大。

黃瑞隆
2018-08-17 08:47:37

好專業 感謝分享

戴亙泰
2018-08-17 20:37:09

不知道我可不可以問怎麼去量測哪個點位是0.77A?


原文網址 Kaku Chun Wa
2018-07-17 20:46:51

小弟又有不成熟的問題來請教各位前輩們
目前用cura 15.04
線材:pla
溫度190、192、200
流量100
回抽速80mm/s
回抽長5mm
是切片軟體對於尖端收尾較差?
還是設定值上的問題
總是在尖端最後收尾時都會留一坨
能否請前輩們解惑
感恩

蔣瑋軒
2018-07-17 20:55:55

把Minimal layer time調高一點。尖端面積太小,還沒固化就印下一層就會變成一坨

施百鴻
2018-07-17 21:01:49

要一次多印幾個跟散熱風扇全開 把尖端的熱給分散

陳曉澔
2018-07-18 16:48:46

這單純是頂部的熱堆積,解決方式是一次印兩個就可以了。多一點散熱時間即可。不想多印一個的話,就把紅色框中的數值調成十秒印一層,就會散熱很好了,但這個功能不是每台機器都可以很穩定的回到原位繼續印,我也不喜歡用這個功能。


原文網址 Duke Lin
2018-07-09 19:46:07

請教各位先進:atom 2.5 ex 韌體更新到最新版後,每次列印一開始會先強力抵住熱床,擠一大坨料後才列印主要內容,之前不知道在哪裡好像有前輩發表調整的說明,一直找不到文章,懇請賜教。

Jerry Shan
2018-07-09 19:48:44

你用社團內搜尋“坨”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8-07-09 19:49:51

強力抵住熱床?這個看起來 Auto Calibration / Auto Level / Z Offset 都沒做好。

Duke Lin
2018-07-09 20:09:18

感謝指點,已找到相關文章

Simon Fang
2018-07-09 20:42:22

不要勾

Alan Santos Dias
2018-07-10 10:18:04

Sorry, google translator do not does a good work, but your prints are like this?


原文網址 李冠廷
2018-06-20 18:15:44

請問各位前輩最近因為有模型需要用到手動添加支撐
因而從熟悉kisslicer cura 切換到simplify 3d
因為沒有2.0 單擠出 的設定檔 所以就希望能從 黃大丙 前輩提供的雙擠出下去改 可是在機器上試過好像失敗了 噴頭沒有加熱就往下走了 因此po上gcode 希望前輩可以幫我看看 是哪裡出了問題

黃大丙
2018-06-20 18:25:27

因為雙擠出也只是單噴頭,應該這邊不會有問題才對
但你沒熱床,所以...把那兩行熱床溫度設定失敗的拿掉看看
M140 S[bed0_temperature]
M190 S[bed0_temperature]
這兩個,不知是不是他們在搞怪

李冠廷
2018-06-20 18:32:05

好的 我把它刪掉了 還有就是 附加的洗噴頭的指令我也刪除了

張育仁
2018-06-20 20:25:07

不是刪掉…
是要把他改正確…
M140 S45
M190 S45
這樣會設定平台加熱到45度
平台溫度依你的線材以及印的東西調整

黃大丙
2018-06-20 20:29:03

張育仁 他沒熱床


原文網址 李松錡
2018-06-14 13:44:21

各位前輩大家好,我遇到一個有點奇怪的現象:
我的 Atom 2.0 用來吹擠出的料的風扇,如果設定成 100 % 的話並不會動,這件事我從 Tune 的介面檢查過,如果冷卻風扇的值是 255 的話風扇完全不會動,但很奇怪的是如果我從 Tnue 的介面把這個值降低到 235 以下後風扇才會開始轉動。
雖然可以從 Cura 裡面調整風扇的最大強度到 91 % 左右就可以正常的讓風扇在該轉的時候轉,該關的時候關,但還是很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
還煩請有經驗的前輩能解答我的困惑,謝謝

Tsai Porridge
2018-06-14 14:44:54

建議你風扇拆下後單獨實測。

ATOM 3D Printers
2018-06-14 15:06:37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