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
統計數據
原文網址 劉沐青 2017-11-26 16:17:10
請問各位用CURA15.04.6的前輩在印雙色的時候有什麼需要注意的設定嗎? 我不知道我哪個參數沒設定好在印雙色時E0不會把料抽回就直接讓E1開始運作發出料卡住的聲音
阿童 2017-11-26 16:59:07
話說官網有設定檔案唷!怎沒使用? Dual extrusion switch amount 長度錯了, 你圖片上的設置只會退1.5cm而已,EX至少需要退到12cm唷!
チェン 幸せな 2017-11-26 17:12:54
雙色回抽量才15太少了,至少要80以上,官方預設建議是120
劉沐青 2017-11-26 21:16:10
改成120了E0還是沒回抽,E1還是卡住 https://youtu.be/Ub0WTOHKflU?t=3m25s
原文網址 謝文祥 2017-11-23 21:37:11
各位前輩,請教鐵氟龍塞不進去噴頭孔,是噴頭阻塞了?如何處理?謝謝!
施百鴻 2017-11-23 21:39:12
要先把噴頭裡面清乾淨然後預熱再塞
謝文祥 2017-11-23 21:45:00
謝謝您的回答,裡面清乾淨有沒什麼好方法?目前用一字起子清,效果不好
Kuo Van 2017-11-23 23:21:58
後發現拔除喉管後加熱一下再進料,冷卻後直接拉起,噴頭就乾乾淨淨了,給您參考
謝文祥 2017-11-23 23:55:42
謝謝!已清乾淨了
チェン 幸せな 2017-11-24 07:16:12
鐵氟龍管取出後可以加熱用紙軸棉花棒清.
謝文祥 2017-11-24 12:20:42
好主意
原文網址 劉沐青 2017-11-19 09:51:02
才過一個晚上就變這樣了,請問各位前輩有推薦的設定嗎?
李安茂 2017-11-19 10:58:13
喔喔 你也下手了
劉沐青 2017-11-19 11:02:05
因為要在新竹用不想在台北佔位置所以最近才買
謝哲銘 2017-11-19 11:02:43
慢
李安茂 2017-11-19 11:06:01
話說你整個移動平臺解題勒 噴頭有卡到或是連桿磁性對調一下?
毛文謙 2017-11-19 11:19:07
我之前也是開印後出門 回來發現也是這種慘狀 我在猜是不是印到一半翹曲或材料沒有密合導致亂噴出來的料拉到桿件進而脫落
毛文謙 2017-11-19 11:23:26
最近天氣變化很大 我在中壢雖然開了熱床也開了除濕機 但還是不敵氣溫跟濕度的影響 ?
蘇子敬 2017-11-19 12:22:59
噴頭撞到列印物
Dennis Chen 2017-11-19 15:18:58
如果是2.5EX,因為韌體預設的加速度比較高,大面積的物品,在空走某些較遠的路徑時,可能會造成馬達失步,試試把 travel speed 降低到100mm/s看看
洪瑞宏 2017-11-19 17:58:45
我之前遇到的狀況是印大物件的時候,印到外圍時電線保護軟管頂到碳纖管導致噴頭掉落,可以試看看保護管拆掉印看看
原文網址 劉沐青 2017-11-18 09:57:26
請問各位前輩,如果在列印時有某幾層有位移但都不是外力動到的話是哪裡需要調整呢?
チェン 幸せな 2017-11-18 10:27:56
皮帶巡一下,可以的話除了原廠固定方式再加尼龍束帶比較OK!
Shih Han Hsu 2017-11-18 12:25:40
你有列印中加速嗎
蘇子敬 2017-11-18 15:20:42
撞到列印物?
蔡志絃 2017-11-18 16:51:08
速度太快撞到絲狀物會跑掉
蓋曄 2017-11-23 16:09:39
應該是底下翹起來,你檢查一下,最近比較冷,印大物件的時候底下翹起來結果上面撞到所以錯位,建議你速度調慢一點,讓他每一層冷卻時間變長,不會有收縮
梁琄 2017-11-23 17:10:04
位移可以看這篇: https://atom3dp.squarespace.com/printing-problems/#head6 皮帶的話,其實要滿鬆的喔,不能是緊的狀態。撥起來的頻率45~55hz就好,三軸要一樣
原文網址 劉沐青 2017-11-10 14:57:54
有哪位前輩知道Z Min Error 是哪裡出問題嗎?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7-11-10 15:00:17
Z probe 光學限位開關的螺絲再旋進去一點點,直到光學限位開關的指示燈剛好熄滅。
張晨緯 2017-11-11 00:07:09
彈簧這老問題都這麼久了,原廠都不打算改善嗎?
林似諭 2017-11-11 09:53:55
我覺得就以目前的設計來講!彈簧還有它的必要性,只是真的要花點時間去調彈簧的張力,調的好的話,還能保持效應器的鈑金彈性張力,如果有用過2.0的朋友就知道了,至於光學限位螺絲的部份,只要多加顆螺帽就不會鬆了!
Dennis Chen 2017-11-11 23:39:20
說實在的,這個彈簧有解決2.0時代的問題,不然以前每次天氣氣溫變化大一點,z-offset 高度就會跑掉,做2-3次auto bed leveling,才開始有一定的精度 現在我都是開機直印,有調熱床噴頭才需要再調整,多拆噴頭幾次,彈簧就鬆了,這根本不是太大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別的...XD
原文網址 紀勝騰 2017-11-09 14:16:40
想請教各位前輩,ATOM2.5EX 加熱到一半螢幕就變這樣了,重新開機也是一樣,請問問題會出在甚麼地方? 感謝各位!
黃俊傑 2017-11-09 14:17:37
先把熱敏線和加熱片先拔掉看看,再開機。
廖新弘 2017-11-09 15:11:35
電線破皮短路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7-11-09 15:41:53
短路 +1
紀勝騰 2017-11-09 21:28:53
更換過熱敏電阻問題已解決謝謝各位
原文網址 劉沐青 2017-11-09 13:45:00
(已解決)這LCD螢幕要怎麼才能塞進外殼裡?
謝謝各位前輩的協助
黃俊傑 2017-11-09 13:51:27
稍微用力一擠
李大淳 2017-11-09 13:54:09
要叼一下就行
劉沐青 2017-11-09 14:25:05
塞進去了!謝謝兩位前輩的協助
Josh Lin 2017-11-09 14:39:43
G 單元 - LCD 螢幕 與 控制板 組裝 請參考: …… 查看更多
Josh Lin 2017-11-09 14:47:12
記得 撕掉 蜂嗚器 上面的 貼紙!不然 聲音 會出不來!
原文網址 洪愷駿 2017-10-31 21:59:49
請問各位前輩,剛組裝好機器沒多久,前幾次列印都正常,今天列印時突然發現噴頭沒有擠料,噴頭溫度慢慢下降,後來重新列印時連預熱溫度都無法上升,有前輩知道是什麼問題嗎?(這台是2.5單噴、沒有加裝熱床)
黃俊傑 2017-10-31 22:01:24
有電錶就量看看 比較快!
Kuo Van 2017-10-31 22:08:00
陶磁加熱器的正負極量一下,沒過電就掛了,症頭和我剛組的一樣,很令人懷疑...
チェン 幸せな 2017-10-31 22:36:16
陶瓷加熱片掛掉的機率很大.
ChihJun Soong 2017-10-31 23:31:10
左邊那66330是什麼? 好像錯亂了,用M502 指令清除一下,再用M500 SAVE 看看有沒有效。
Kuo Van 2017-11-01 18:52:31
寶典裏有說明 ,atom賣350ntd/片 http://atom3dp.squarespace.com/extrusion-problems/
原文網址 Jill Lin 2017-10-31 13:00:49
請問一下前輩,我換成黑色的PLA材料進ATOM 2.5EX印出來的brim都會翹起來,請問該怎麼辦?
王榮達 2017-10-31 13:12:43
初始層厚太高了,最好是噴頭口徑的一半,這還需配合妳機器的玻璃底板的水平校正後的補正
Kuo Van 2017-11-01 20:25:20
不要開風扇,水平校正要跑完,不能沒落點就飛起來,飛起來表示感應裝置被風扇或螺絲卡住,有熱床就不用塗口紅膠了,70度應該超緊
Kat Chang 2017-11-02 11:18:09
順便請教一下 最近列印也是發現關閉風扇 翹邊問題就沒了 目前設定是超過 20mm高度後才開啟風扇 想請問風扇大部分開啟時機是??
王榮達 2017-11-02 11:26:39
這要你自己去抓料的融化(有黏性)到冷卻(硬化無黏性)的時間關係 , 風扇過強會導致料剛出噴頭就冷卻硬化了
Kat Chang 2017-11-02 11:27:31
了解
Jason Hu 2017-11-04 12:30:13
我最近很常印黑色PLA 噴頭200度、熱床60度,然後印之前用酒精把玻璃擦乾淨。 我遇到的狀況是印之前玻璃沒擦乾淨的話就會有翹曲的情況,提供給妳參考看看。
Jill Lin 2017-11-04 12:54:48
謝謝分享,好像黑色跟白色的PLA列印參數要調整,我後來把熱床調低到60度,印的速度放慢到20,翹曲狀況有解決了,只是有些小地方印的不是很漂亮
原文網址 翁偉偉 2017-10-05 20:36:34
各位前輩好,
想請教為什麼會有這些小顆粒呢?有人知道原因嗎?
切片使用Cura 2.7,線材是Voltivo。
感謝!
廖新弘 2017-10-05 20:38:46
你的溫度太高了
翁偉偉 2017-10-05 20:39:17
哦!原來如此.. 我是照著Voltivo的建議值調的,哈..
翁偉偉 2017-10-05 20:40:27
但有時都會發生在同一條線上耶
廖新弘 2017-10-05 20:41:34
那是Cura的特產
林允中 2017-10-06 12:24:22
回抽長度和速度設多一些試試看會不會改善
吳秩達 2017-10-06 15:43:32
調成random的肚臍線?
翁偉偉 2017-10-06 15:58:26
這東西很怪,是在同一個高度的起始點/結束點往回折返走造成的。溫度降低3-5度都還是有,outer wall before inner wall無用、retract before next layer也無用。 的確是可以靠z seam的選項對齊(抑或是travel 裡的start layer start X),但似乎無法消除耶?有請高人指點.. 連結1: https://www.simplify3d.com/....../print-quality....../...... 連結2: 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
翁偉偉 2017-10-06 15:58:51
似乎不是回抽的問題..
翁偉偉 2017-10-06 15:59:31
還沒試過random,但可以設定對齊,您知道有方法可以消除嗎?
吳秩達 2017-10-06 16:06:08
我目前也無解,只能讓他藏在比較不顯眼的地方
翁偉偉 2017-10-06 16:08:51
了解..
廖新弘 2017-10-06 16:17:06
Cura切片是外圈開始,起點又同一地方所以外表容易造成拉鏈或者疙瘩
廖新弘 2017-10-06 16:24:14
其實切片軟體不要只用一套,多學幾套,有好無壞
翁偉偉 2017-10-06 16:29:36
了解,您也是推薦Kiss嗎?
廖新弘 2017-10-06 16:31:46
最近比較常用S3D
Eric Chen 2017-10-06 17:53:37
怕你沒東西好磨吧
翁偉偉 2017-10-06 23:17:20
XD
Dennis Chen 2017-10-07 08:59:45
如果你再印同一個gcode凹凸的線都發生在同一位置,可以試試把所有的列印速度調成一致且放慢,因為Cura 2.7 Outter/Inner/Infill 速度都不一樣,回抽時再擠出時,因為有速度變化,出料有時會跑過頭或是跟不上...
Dennis Chen 2017-10-07 09:14:23
可以調的變數還很多,鐵氟龍管是不是要換了,擠出校正 (esteps, flow, 線寬)...
John Lee 2017-10-07 09:17:53
換料的拉鍊 可以增加換層時的間距 跟指定換層地點來減少 換線拉鍊的產生。
翁偉偉 2017-10-07 11:08:05
這似乎是個好方法,但於另一篇,有人是說把outer wall wipe調成零(預設0.2)反而會好一些 https://github.com/Ultimaker/CuraEngine/issues/325
翁偉偉 2017-10-07 11:11:58
另外在同樣的條件下,如果對齊z seam,表面品質會下降..不知道是不是因為Delta架構的關係。但勾選Outer before inner wall 就可以解決! ?
翁偉偉 2017-10-18 17:53:30
在Cura 3.03已經有新的選項!棒~~
吳秩達 2017-10-18 18:06:28
居然出3了! 感恩通知^_^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