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ATOM 3D Printer Group 造訪社團 » 設定

原文網址 Chang Yen Chen
2017-07-07 18:26:31

關於Neutron步進馬達驅動板電壓調整
原先參考了此篇文章,得知額定電壓應調整為1.71V
http://diy3dprint.blogspot.tw/2013/11/4988.html
但實際操作後發現馬達噪音過高,因此將三軸電壓調為1.25v。在平台校正過程中發現三軸馬達會發燙,是燙到手無法久碰的溫度。目前已將電壓再降為1v,想請問大家這邊的數值是該設定多少?
補出說明,驅動板處有加掛風扇,手摸時溫度略溫,散熱良好。

Charlie Ting
2017-07-07 18:44:37

要看掛什麼電阻決定電壓,然後不失步不過熱就隨便啦......XDDDD

Chang Yen Chen
2017-07-07 19:47:05

R100 應該是0.1

ChihJun Soong
2017-07-07 23:29:28

0.1歐姆的調0.75~0.85就夠了。比較不會那麼燙。除非馬達負荷很重,像擠料器馬達我就會調比XYZ馬達高個0.1V.

Shi Xinhui
2017-07-08 00:28:53

順帶一問,proton 的電壓呢?大家都調多少啊?

Chang Yen Chen
2017-07-08 00:30:52

解決了發燙的問題,現在換成擠料有些阻力障礙。debug夢魘


原文網址 Michael Liu
2017-07-06 21:35:06

問題請教
第一次用ATOM2.0印
(朋友不玩了 佛心價A來的)

方形薄殼 原設定190度
印了兩三公分高後出料不順
於是死馬當活馬醫的手動調到220度就順了
(雖然中間還是偶有斷掉)
可是又印了5公分左右
繼續出料不順...後面就沒印了

想請教有沒大概的解決方向?
如果是堵塞 以前用i3的經驗是直接沒料...
不會這樣斷斷續續
線材也一直放在防潮箱 剛拿出來大約一個禮拜

風扇有換過新的
但只有看過尺寸電壓就隨意裝了
風量影響散熱會是考慮因素之一嗎?

大感謝~

========
已解決
謝謝各位大大幫忙

廖新弘
2017-07-06 21:38:58

喉管內鐵氟龍管檢查一下

賴建舜
2017-07-06 21:39:02

噴頭有可能堵料了! 檢查看看吧!

Michael Liu
2017-07-06 21:42:05

可能毀損之類的嗎?
話說昨天有發生過風扇沒接好加熱冒煙的狀況
不知有沒可能有關阿(汗)

Michael Liu
2017-07-06 21:43:33

其實對於ATOM的習性還不是很了解
堵料會這樣斷斷續續的狀況很容易發生嗎?
因為以前用I3(近端進料) 堵了就直接懸空了

Charlie Ting
2017-07-06 21:43:49

噴頭先捅一捅再說,溫度190就夠了,太高反而風險高(因為你鐵氟龍管可能快掛了)

Michael Liu
2017-07-06 21:45:05

好喔~~(趕快先捅一下再印看看)

廖新弘
2017-07-06 21:45:48

拆噴頭檢查一下吧

Michael Liu
2017-07-06 21:47:28

話說190這個數字....有可能因為溫度計(測溫電阻?)
製造有落差 而顯示不同嗎?(例如調到220了 實際是190而已)

Charlie Ting
2017-07-06 21:49:01

先不用想那麼多,因為擠得出來就可以。溫度相對低,對噴頭內的損耗也相對小。

Michael Liu
2017-07-06 21:49:20

對吼~有可能半壞不壞的狀態XDD
只好拆了~~QQ

Efun Lai
2017-07-06 21:49:20

溫度會不會太高?

Michael Liu
2017-07-06 21:51:56

桶完正在190度印第二次....目前是舖底有點斷斷的
再印一下看看.....

Michael Liu
2017-07-06 21:53:41

因為190印了斷斷續續
想說會不會料太稠之類....加高點試試嚕XDD

Charlie Ting
2017-07-06 21:55:46

溫度夠不夠,噴頭塞不塞,其實加熱後,手動進料推一下就能知道了。如果卡卡的,你190會不太好推,力量要很大。相反的,應該是順順的,但不會太快出料的狀態。
所以噴頭的狀況其實手動進料試一下,大概就可以明白。

賴建舜
2017-07-06 21:57:45

你可試試噴頭加溫後,直接螢幕調整擠出料馬達,看看出來的線,是否一致粗細?

Michael Liu
2017-07-06 21:58:22

pause住推了一下試試
...好像真的有點卡卡的阿

Efun Lai
2017-07-06 21:58:56

通一通噴頭,換一捲料看看

Michael Liu
2017-07-06 21:59:12

有可能像大便一樣粗細不均嗎?
(請原諒我用這麼噁心的形容XDDD)

Michael Liu
2017-07-06 21:59:52

桶過了正在印第二次 好像還是斷斷續續的
等等再觀察一下換料看看好了.....

黃正忠
2017-07-06 22:00:24

Michael Liu
有過類似狀況沒有那麼嚴重,降溫後就解決了

賴建舜
2017-07-06 22:01:26

出線不穩就有可能!
也有可能再噴頭跟喉管,中間出現間隙!
有料融在內部!

Michael Liu
2017-07-06 22:02:12

降溫再升溫 第二輪狀況QQ
等等拆看看好了...

Michael Liu
2017-07-06 22:03:02

例如前主人鐵氟龍沒裝好之類嗎?
聽他說之前還蠻容易需要桶的XDDDD

Michael Liu
2017-07-06 22:04:12

降溫過了 也桶過了好像沒效QQ
等等拆頭看看好了.....

Charlie Ting
2017-07-06 22:04:15

你有檢查過進料輪嗎?如果是 ATOM 2.0 的標準鋁製進料輪,用這麼久應該是磨損了,會造成進料很不穩定。

Charlie Ting
2017-07-06 22:04:42

所以如果你手動進料OK,卻是這樣的出料狀況,應該進料輪掛了

Michael Liu
2017-07-06 22:05:33

手動小卡 但不會很不順....
先去看看~~~

賴建舜
2017-07-06 22:10:36

不過你在拆裝噴頭時要小心一點!
聽網友說,加熱墊片別鎖過緊!

Michael Liu
2017-07-06 22:26:15

其實我也看不出來好不好耶xddd

Michael Liu
2017-07-06 22:27:49

好喔~~謝謝建議
我去爬一下再來拆好了

Michael Liu
2017-07-06 23:06:22

喉管拆了~
看起來沒異常(?)

Charlie Ting
2017-07-06 23:14:26

Michael Liu 要拍特寫才知道

Michael Liu
2017-07-06 23:42:03

大概是我的爛手機能照到的極限了xddd

Michael Liu
2017-07-07 00:03:39

目前喉管更新
進料輪摸起來有點平 我直接用以前i3的來替換
列印中等消息了....
目前底層看起來還不錯

Michael Liu
2017-07-07 00:10:01

偷懶懶的黏底直接印了
目前大概一公分高
無斷料現象~

Michael Liu
2017-07-07 00:18:32

中間有一條縫是我不小心拉到線材xddd

Michael Liu
2017-07-07 00:24:02

Michael Liu
2017-07-07 00:25:01

感謝各位大大的建議
以處理完了喔~~
謝謝

李漢庭
2017-07-07 08:47:23

唱盤機與手機的差別((倒

Michael Liu
2017-07-07 08:52:09

前主出沒~!!!!!

不過至少比唉三好看方便多了啊~
至少比起唱盤還是錄音帶等級的 哈哈哈

今天應該會再印幾個測試件看看
目標明年FF(咦~~)

Kila-jd Liao
2017-07-07 21:34:34

進料輪檢查了嗎?

Michael Liu
2017-07-07 21:45:11

我也不確定好不好~
但是就直接換一顆
喉管也清了 似乎就好了 哈哈


原文網址 Chuang Ivan
2017-06-18 20:12:01

想請教版上的各位先進,cura 15.04.6在進行EX的換料時,回抽的速度是使用哪一個設定?是Retraction Speed?另外,若第二個擠出頭是用來列印支撐,那它的列印速度也是比照Extruder 0?謝謝


原文網址 羅瑱陽
2017-06-18 11:50:52

請問各位前輩,我的阿童每天早上看到之後都是崩潰,模型也產生位移,這樣是哪邊設定錯了嗎?
好像是超過某高度就會垮台這樣 ?

戴士偉
2017-06-18 11:53:59

先猜皮帶太緊

黃俊傑
2017-06-18 11:58:19

感覺是z-hop沒設定,然後底部沒黏緊...

廖新弘
2017-06-18 11:59:50

這個問題可以有好幾個答案,你的參數也要po出來

洪瑞宏
2017-06-18 12:02:50

我以前印大物件180*180*200有類似這種況狀,我的作法是把電線束管拆掉改用魔鬼氈束帶,因為束線管太硬了印到高層的時候會把碳纖桿推擠掉落,模型位移就要檢查皮帶鬆緊度。如果設備允許可建議用攝影方式錄下來找出問題的起因

羅瑱陽
2017-06-18 12:07:06

有可能,因為我在印妙蛙種子跟嫑印章的時候適用raft,這個檔案才印brim

羅瑱陽
2017-06-18 12:07:24

參數的話是指cura設定嗎~"~

羅瑱陽
2017-06-18 12:13:25

電線到是常常讓噴頭崩潰,這招我試試

廖新弘
2017-06-18 12:16:36

是的

羅瑱陽
2017-06-18 12:20:32

這是睡前的設定參數

廖新弘
2017-06-18 12:25:52

><,你有熱床就不需要上膠,只要玻璃保持乾淨就很好印,加上這個圖檔基本上不用Brim,你還有其他的參數沒有PO

Charlie Ting
2017-06-18 14:18:54

檢查一下這個模型的切圖路徑,我記得它的原始圖在這個高度會爆衝

Charlie Ting
2017-06-18 14:19:55

我是指女體那個

Minan Ching
2017-06-18 18:07:08

1.先看看出料正不正常。
2.清噴頭。

羅瑱陽
2017-06-18 18:14:50

出料異常也有,也已經排除

羅瑱陽
2017-06-18 18:16:00

以調整>"<

羅瑱陽
2017-06-18 18:16:26

z也已經調教>"<

羅瑱陽
2017-06-18 18:27:17

結果又印出一個藝術呈現⋯

Charlie Ting
2017-06-18 18:28:11

整個進料系統太不穩定了

陳維德
2017-06-18 20:51:03

很前衛~~~~ ?

黃大丙
2017-06-18 23:31:59

看小圖還以為是海苔咧

羅瑱陽
2017-06-19 01:50:57

是黑色蕾絲

羅瑱陽
2017-06-19 02:27:33

感謝各位前輩的支援,目前找出原因應該是出料不正常,後來我把噴嘴溫度調整至210度終於可以完成模型了,接下來就是牽絲跟不平滑的問題惹

羅瑱陽
2017-06-19 02:27:42

羅瑱陽
2017-06-19 02:28:18

Nake Lin
2017-06-19 03:15:54

Layer height(mm)0.2。實品線層應該不會這麼粗!?請問是什麼材料印的?

戴士偉
2017-06-19 08:39:35

這個怎麼看都不像是"不平滑"與"牽絲" XD

Charlie Ting
2017-06-19 09:08:55

這種情況基本上就是磨合期還沒過,表示你要多陪它,在它列印時在一旁看著,沒時間就錄影下來。

這些問題都潛藏在機器的小細節裡,你一不小心它就發作倒台了,等你都熟了,基本上就是放下去印,然後時間到收成果。

每個人和自己的機器都要磨合,時間長短的問題而已。

羅瑱陽
2017-06-19 11:26:54

謝謝大大精準的建議與鼓勵,你是正解無誤!!

Mesak Chuang
2017-06-19 11:28:47

我之前遇過是光學限位拉到底端的線過於貼緊某些部件,造成失效,然後歸零失敗之後開始列印就滑掉

羅瑱陽
2017-06-19 11:34:31

戴士偉 請問哪邊還需要調整呢?

戴士偉
2017-06-19 12:24:33

建議你先印官方的測試code,先把機器的問題排除再來看切片有沒有問題,混在一塊不好釐清

Dennis Chen
2017-06-19 16:02:49

如果是PLA, 210度也不會印成這樣子吧,感覺溫度沒到位,要不要先確認一下熱敏有沒有問題啊?


原文網址 鄭啓宏
2017-06-16 22:44:04

請問各位的pva 溫度、速度、回抽等相關參數設定約為多少,我買了個pva 要回來使用,但是在擠料機端擠出就有點問題而且好像有點咬不太住的感覺,還是各位有推薦的pva 廠商可推薦,謝謝各位

チェン 幸せな
2017-06-16 22:58:34

咬不住????一般都是咬到擠出擠料輪吧!然後就沒辦法正常列印了,溫度與PLA相近200度上下因該就可以,跟ㄧ般軟料列印一樣回抽建議關閉,列印速度越慢越好,關鍵就是速度越慢越好,一貪快,料就有可能跑出擠出機構外那就GG了.


原文網址 王正維
2017-06-14 10:39:13

2017第五屆Reality Fantasy開拓模型祭 開拓盃『原型大賽』 徵件開始啦!!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開工了~~!!
此次組別有分為:
1.A.東津萌米*手作組
2.B.東津萌米*3D組
上述相關設定請至官網連結。
此次特別新增
3. C.原創*3D組,主要是希望推廣自己動手做出屬於自己的原創數位公仔,主題不拘自由發揮,而且有分1. 一般組及2. 國中小學生組分別評比,歡迎親子一起來玩~~!!
相關連結:


原文網址 呂威忠
2017-06-11 15:07:11

各位大大可否幫我看看..印一半會突然一小段不順..然後又回復正常...是怎麼情況..或是設定不好...

呂威忠
2017-06-11 15:07:41

呂威忠
2017-06-11 15:07:59

呂威忠
2017-06-11 15:08:19

謝哲銘
2017-06-11 15:28:52

切片完的模型是完好的嗎?

陳維德
2017-06-11 16:12:57

喉管用多久了呢

Pihiko Lin
2017-06-11 17:29:11

通常是線軸捲得不好進料不順造成的,這在長時間列印和印比較高的零件時蠻容易發生,印小零件時比較難感覺到,另一個可能就是噴頭抬高時進料管線卡到也會導致進料不順

Onion Lai
2017-06-12 11:39:53

進料不順可能性很高

呂威忠
2017-06-12 11:47:11

昨天晚上把料卷先放的鬆一點...後續真的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可能真的是料卷不太順的關係..後續我再試試..感謝大家


原文網址 Jumi Chen
2017-06-09 04:39:52

有人使用cura2.5嗎?
想請問一下是否有調整模型內縮的設定@@a
# 磨卡榫磨到快哭出來

郭俊志
2017-06-09 09:39:02

我直接降低一點點flow


原文網址 Nick Hsieh
2017-06-05 23:02:49

請教各位社團的先進們,
我用測試檔案的時候,列印都沒問題
會要印自己的東西時,只要過了一個高度之後,就會有摩擦的聲音,
自行判斷是參數的問題,照片裡有參數設定,想請各位先進指導一下,是不是有那裡可以再優化的
然後列印某個高度之後線條就會變粗,而且強度一扳就斷了
想請各位先進指導,感恩

Vincent Liu
2017-06-06 09:41:02

刮到可能是出料太多,強度不夠可能是溫度太低或是風扇太強造成冷卻太快, 調風扇或是溫度都可以 參考看看http://samdeng.pixnet.net/blog/post/110934421-cura-%E5%AE%8C%E6%95%B4%E8%A8%AD%E5%AE%9A

Vincent Liu
2017-06-06 09:43:25

這是比較進階的最佳溫度測試方法http://diy3dprint.blogspot.tw/2013/12/g-code.html

黃俊傑
2017-06-06 10:46:50

話說沒看到換料柱 就當沒雙料 所以為啥要開雙料使用的設定檔案來切片???


原文網址 賴彥君
2017-05-24 23:14:29

請問各位為什麼列印中溫度一直上不去呢~剛開始加溫還有到200度,列印到側風扇開啟後就在170那邊回不去了,我切片是用kisslicer。
如果我用cura 他溫度卻可以穩穩的在200上下,不知道是哪裡沒設定到嗎~我的列印溫度跟保持溫度都是設定200,最近才開始用kisslicer 所以不太瞭解

楊舒凱
2017-05-25 08:45:18

這邊設定檢查一下~應該就正常了!

賴彥君
2017-05-25 12:16:45

我上面三個都設200度,啊下面那些不是回抽的設定嗎~

Roy Lo
2017-05-25 18:52:43

可能需要重新做溫度校正,側風扇開著做溫度校正^_^

楊舒凱
2017-05-25 21:11:17

如果都設定正常, 還有一個可能~kisslicer有些版本可能會沒有辦法正常儲存設定資料, 你可以檢查一下這個檔案有沒有跟你設定值一樣... 解決方法是: 手動改一改檔案 ?

黃大丙
2017-05-26 01:05:13

賴彥君 你Cura的風扇也是跑100%嗎?
擋風片有沒裝?
都不行的話建議你把加熱片反裝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