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1
  • 2
  • 3

CNC車銑加工技術交流社團 造訪社團 » 程式相關

原文網址 湯姆
2016-04-25 22:24:25

刀桿平衡的迷思
湯姆·2016年4月25日


Tom 大,你的SGER 動平衡轉速都做到G多少?

為什麼要作動平衡呢?
你廠內有刀桿平衡機嗎?
你知道生產刀桿的平衡是怎麼做的嗎?
生產刀桿的廠商
把刀桿本體磨好之後
去平衡機上做平衡鑽孔
移除不平衡質量
但是
刀桿實際上機使用時
卻是要鎖上拉桿栓 加上筒夾 螺帽與刀具後
使用這些部品
組裝起來後的不平衡量
與刀桿本體的平衡
沒有直接關係
使用者往往以為刀桿平衡了
使用時就是平衡的
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
夾刀後的刀尖偏擺產生的不平衡量
比什麼都大
所以
我們的刀桿在設計開發時
做了設計上質量平衡
包括螺帽本身也是質量平衡設計
再加上有四到六個可平衡螺絲孔的設計
如果客戶需要
可以組合拉桿螺栓 刀桿本體 筒夾 螺帽與刀具後再做平衡
這樣才能得到最佳的狀態
單單做刀桿本體的平衡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跟實際使用的平衡狀態沒有幫助

你有刀桿平衡機嗎?
你知道上機前組合好刀具的刀桿是不是平衡的呢?
多大的不平衡量會影響到加工的表面與刀具壽命呢?
如果你真的認為刀桿的平衡很重要
那麼你應該要有刀桿平衡機
不然
你怎麼知道你要上機的刀桿是不是平衡等級達標呢?

再者
不等份的刀具使用情況越來越多
不等份的刀具在設計上是平衡的嗎?

很多你以為很重要的東西
聽過很多廠商一直強調的
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

刀桿的重點
第一個就是組合偏擺 這包含了錐度密合度(阿搭力) 夾持部T.I.R.
第二個就是結構剛性
至於其他的
只是洗腦用的話術而已


原文網址 江柏昌
2016-04-25 20:24:11

請問X軸原點復歸如何處理

鄭小白
2016-04-25 21:05:30

水原點不見了,請重新校正原點


原文網址 湯姆
2016-04-25 08:26:07

我們知道要追求高效率的刀具 因為降低成本顯著 但是是不是要追求刀具的最高效率呢?

湯姆·2016年4月25日

我們知道要追求高效率的刀具
因為降低成本顯著
但是
是不是要追求刀具的最高效率呢?

追求高效率是正確的
但是未必需要追求最高效率
而是要追求最高效能

效率更效能的差別在哪呢?

簡單的說
效率就是時間上的節約
單位時間內的產出數量
效能就是產出的價值總和
單位時間內的產出淨值

這邊可以用一個我們生產線上遇到的例子來說明
過去
在鑽頭上我們都使是用Nachi的HSS黑鑽頭
去年年初開始計畫導入高效能鑽頭
要如何做選擇呢?

使用Nachi的HSS黑鑽頭
切削米數25米~30米
進給速率100 mm/min~150 mm/min

如果使用Nachi的HSSCO粉末含鈷鑽
切削米數50米~60米
進給速率300 mm/min~450 mm/min

使用中心出水的鎢鋼鑽
切削米數100米~120米
進給速率1000 mm/min~1200 mm/min

光是看進給速率的提升
選用中心出水鎢鋼鑽就是最有效率的選擇

在選擇了全面更改中心出水鎢鋼鑽後
我們也面臨了一個問題
進給速率要跑到什麼程度?

為此我們做了一些統計
3.8的中心出水鎢鋼鑽鑽孔三倍深12深
以極速120米切削速率
S要10000 rpm
F設為0.1 mm/rev
F=10000*0.1=1000 mm/min
這樣鑽一個孔需要的時間 12*60/1000=0.72秒
這個速度是最快的
但是在2000孔之後會有鑽頭刃口鈍了而導致鑽頭爆裂的問題
所以只能設定1500孔當成安全數量
因為一旦鑽頭爆裂
除了損失高貴的中心出水鎢鋼鑽以外
工件也會跟著NG報廢

我們測試了另一個切削條件
改用100米切削速率
S降低為8000 rpm
F維持一樣0.1 mm/rev
F=8000*0.1=800
帳面上進給速率降低了20%
看起來好像很多
但是實際上是不是差很多?
其實
這樣鑽一個孔的時間是12*60/800=0.90秒
鑽孔的時間差只有0.18秒
並沒有想像中差得這麼多喔
但是這樣降速後
鑽頭可以做5000孔以上才換
生產的安全數量4500則達到原來的三倍以上

這樣的數據就不難抉擇該怎麼做

精密機械加工是一門科學
科學要用數據佐證分析
很簡單的計算一下就能知道怎樣做是最佳方案


原文網址 陳俊融
2016-04-22 14:34:53

請教
Tatung okuma的cnc車床
寫G0拉回原點拉到一半就會卡住是電腦的哪裡有問題呢?

洪苡宸
2016-04-22 15:37:52

你的x軸設度高度是400,你寫的GOX500,超過極現!

Loners JY
2016-04-22 16:26:04

怪怪的,我們家的l200,就就算限制400,也是直接跑到極限500不會在一半卡住,除非你的極限值有問題

Loners JY
2016-04-22 16:29:41

看極限值有沒有設錯

Chao Chuan Lone
2016-04-22 23:49:15

G0開25趴,如果都ok.我想要叫原廠來一下嚕。不是amp就是馬達。ipm保護

劉建志
2016-04-23 08:58:25

不是極限的問題,應該是快速拉G0的問題。我家的有時也會這樣。


原文網址 李國永
2016-04-20 18:00:56

各位大大老闆師父們大家好,小弟有個問題請較各位,
像直徑0.5的鑽頭的轉速跟進給率的數據,鑽頭材質鎢鋼鑽鋁材,大約5mm深…小弟剛學CNC洗床不太懂,甘謝

黃柏榕
2016-04-20 20:36:18

高轉速 近給低 Q要小⋯ 試試看吧~


原文網址 星銘
2016-04-10 21:21:03

各位大哥好,小弟目前加工發生了一個問題。一支316的管料外徑24內徑10通孔130深。孔內要求要鏡面,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嘗試。試過絞刀可是中間會有切紋,導致滾光刀沒辦法整個鏡面。求解。感謝

鄭小白
2016-04-10 21:25:32

內勁研磨可以鏡面嗎,我猜測的

星銘
2016-04-10 21:26:04

找好多研磨廠商都說太深無法研磨

卓尚澤
2016-04-10 21:39:36

流體拋光?
滾光Ra應該可以在0.2~0.1
鏡面Ra需求在?

卓尚澤
2016-04-10 21:40:53

切紋
平行或垂直與軸向?

Hsieh Cheng Yu
2016-04-10 21:52:11

內孔塘磨機,專磨導套內俓,Ra0.02沒問題,配合廠商少

王宏彬
2016-04-10 22:25:53

去流體拋光

Ga A Lin
2016-04-10 22:43:35

我司有辦美國的滾光刀 大大是否願意嘗試 0917609906

Ga A Lin
2016-04-10 23:53:23

我司有辦美國的滾光刀 大大是否願意嘗試 0917609906

楊聰億
2016-04-11 17:58:11

應該有10mm的鏜孔刀
用完在滾光

王宏彬
2016-04-11 18:44:54

130深怎麼膛~可以教學一下嗎?

劉光耀
2016-04-12 01:21:59

電解拋光

Chao Chuan Lone
2016-04-12 11:06:30

拉刀後流體拋

張佑睿
2016-04-12 13:00:58

13公分深?

李品樺
2016-04-12 13:04:14

允達 0933-515102謝見鑫 可以問他喔

Nai-hsuan Chiu
2016-04-13 10:25:30

有槍鑽加工!


原文網址 Hong Ming Wu
2016-04-06 21:42:28

有誰可以生產這麼小的CNC銑床,我可以供應各種不同轉速的中高頻主軸 (主軸直徑: 19, 22, 25, 30mm)。


原文網址 Hong Ming Wu
2016-04-06 18:02:51

有誰可以生產這麼小的CNC銑床,我可以供應各種不同轉速的中高頻主軸 (主軸直徑: 19, 22, 25, 30mm)。


原文網址 林誌國
2016-04-06 17:04:12

請問一下(新機台 20000rpm)
為何偏擺那麼多
轉速4000~10000一直變換每次偏擺都不一樣
謝謝指教

林敬國
2016-04-06 17:07:19

湯姆 哥,這邊需要你~~

Ivan Chuo
2016-04-06 17:12:34

刀桿真直度不足吧

林誌國
2016-04-06 17:15:30

直度100mm長公差0.005

張展銘
2016-04-06 17:34:43

換紅寶石的針頭吧!!還有要拿測試棒量比較準!

王宏彬
2016-04-06 17:35:40

你筒夾有問題

汪師弘
2016-04-06 17:43:19

高轉速離心力是否也要考量進去

Wu Chen
2016-04-06 17:44:32

測試棒測量,沒問題再換刀把....釐清是主軸還是刀具問題

湯姆
2016-04-06 17:49:58

一般刀桿測試偏擺都是慢速的 S120~S180左右

湯姆
2016-04-06 17:50:55

高速旋轉時測試偏擺 表上的偏擺還沒顯現時 已經轉好幾圈了

湯姆
2016-04-06 17:52:24

台製機床 很多出廠標準已經改為300mm偏擺0.020mm

湯姆
2016-04-06 17:53:25

先確定主軸偏擺 然後再上刀桿 測沒裝刀時內孔的偏擺 再加上裝刀後的整體偏擺

湯姆
2016-04-06 17:54:23

使用的鎢鋼試棒的圓筒度是否達到測試棒的標準 0.003mm 也需要先確認

湯姆
2016-04-06 17:55:01

轉速越高 表上看到的偏擺會變小 因為 表來不及反應實際偏擺

林誌國
2016-04-06 18:04:36

轉速5000時
筒夾夾刀處是準的
往下50mm
圓棒偏擺也是準的
再往下50mm
圓棒偏擺0.05

林誌國
2016-04-06 18:05:24

轉速6000時
筒夾夾刀處是準的
往下50mm
圓棒偏擺0.03
再往下50mm
圓棒偏擺0.08

林誌國
2016-04-06 18:06:15

轉速7000時
筒夾夾刀處是準的
往下50mm
圓棒偏擺也是準的
再往下50mm
圓棒偏擺還是準的

我實在很納悶

湯姆
2016-04-06 18:06:42

一般刀桿測試偏擺都是慢速的 S120~S180左右
高速旋轉時測試偏擺 表上的偏擺還沒顯現時 已經轉好幾圈了
轉速越高 表上看到的偏擺會變小 因為 表來不及反應實際偏擺

湯姆
2016-04-06 18:07:46

主軸會有"共振" 聽過嗎? 在某些轉速時 共振會產生 振動會變大

林誌國
2016-04-06 18:08:44

我也是認為共振

湯姆
2016-04-06 18:09:26

旋轉中的每一個部件 都會產生振動 在某些轉速時 會互相抵減 在某些轉述時又會互相加乘 這個是物理現象

Wu Chen
2016-04-06 18:09:55

平衡重新處理過會改善....20000主軸落點不會這麼低速

湯姆
2016-04-06 18:10:52

可以調校 但不單單是平衡的問題

林誌國
2016-04-06 18:12:02

謝謝大家的寶貴意見
還在交機中
看來明天還有的搞了

Wu Chen
2016-04-06 18:13:00

現場重新平衡一次,比較容易找到這方面問題....路過..繼續

Wu Chen
2016-04-06 18:14:31

交機如果是拿影片這樣測偏擺....請直接把人請出去....

Han Hsu
2016-04-06 18:23:18

軸承預壓 !!!

林冠宏
2016-04-06 18:24:35

湯姆
2016-04-06 18:24:42

反正...隨便...驗機的又不是我

林冠宏
2016-04-06 18:28:15

這影片轉速多少 千分錶量測嗎?

林誌國
2016-04-06 18:30:31

百分表而已

林誌國
2016-04-06 18:31:35

4000~10000
約每3秒轉換越來越快

林冠宏
2016-04-06 18:32:25

那是否在某個轉速的時候就會忽然跳舞 例如在8000轉的時候 其他轉速又沒問題

林冠宏
2016-04-06 18:33:37

如果在某個頻率 轉速 才出現 大概8成是共振造成的

Charlie Lin
2016-04-06 18:34:10

那是標準棒嗎? 若不是你只能檢驗錐孔跟主軸端面偏擺喔!

簡文彬
2016-04-06 18:47:45

這樣測還要加上那支桿子的偏擺.粗糙度.跟量表針與桿子磨擦產生的跳動,一般測偏擺沒人再開高轉速的,因為誤差比實際誤差多好幾倍

Charlie Lin
2016-04-06 18:59:42

認同,所以才要用標準棒。且檢驗也有規範!

龐金龍
2016-04-06 19:12:45

第一次看到轉這麼快驗主軸偏擺的
正常驗主軸偏擺轉速50轉
然後轉90度量一次
一個圓量四個向位點0-90-180-270
每一次測量出來的最高點做記號
這樣才能分辯是主軸偏擺還是刀桿本身的偏擺
測量出來的數據主軸減刀桿的誤差
就是主軸的偏擺
主軸轉這麼快
量表的探頭會受不了
另外主軸轉這麼快還有震動問題
這樣量是不對的喔!
以上僅供參考,,,,,, ? ? ?

陳陳
2016-04-06 19:15:53

內行。

謝瑞堂
2016-04-06 19:16:51

林勝堯
2016-04-06 19:17:21

正統!

謝瑞堂
2016-04-06 19:22:19

Han Hsu
2016-04-06 19:24:55

新機組裝應該都用過標準棒校過..... 鼻端偏擺
現在是速差造成的偏擺

Robin Jhang
2016-04-06 19:38:31

1.你主軸內的抓刀爪子有沒有平均
2. 你使用的是球型探頭+圓棒
在高速旋轉之下 接觸面積只有一點
稍微偏擺與震動就會造成探針滑動...
會有放大作用 所以2W轉下不能這樣測
精度還比你直接拿絞刀絞孔造成的精度還差
3.還有就是槓桿型量表的探針應該與量測物
角度小於15度會減少阿貝誤差,
PS:槓桿型量表內部是由彈簧來控制精度
高速震動下彈簧會續力反彈 所以每次量都不同

C.a. Tsai
2016-04-06 19:53:13

人家發哥也是,只是人家的都做在<.005mm內。
台灣的做到快上限了(笑)。

湯姆
2016-04-06 19:57:16

很無言啊

C.a. Tsai
2016-04-06 20:00:57

床台發哥規範也是0.02mm內,只是人家九宮格實測也是0.003~0.005mm在跑。
台灣的快上限了,也是差點破表,新機在工廠就這樣了。

林誌國
2016-04-06 20:01:43

謝謝
收獲很多

C.a. Tsai
2016-04-06 20:02:12

說是走國際規範沒錯,只是阿本做在下限,台灣的做在上限。

林誌國
2016-04-06 20:04:13

真的很謝謝大家的意見、指教
我明天可以跟校機師傅交流了

湯姆
2016-04-06 20:07:00

有的還不照規範走勒

林誌國
2016-04-06 20:09:18

再請問大家一下
若要實機加工測試機台
要如何較好?

Wu Chen
2016-04-06 20:15:42

要退機的方法還是要知道機械極限的實機加工方法??

林誌國
2016-04-06 20:18:24

沒有要退機
只是想實際加工而已

Wu Chen
2016-04-06 20:25:06

合約沒寫要試加工,大概就只能要求這個...機械廠沒有理由拒絕...不然出機的試切不就作假

Wu Chen
2016-04-06 20:25:30

照這個標準檢查

呂致銘
2016-04-06 20:53:58

有測動態偏擺的專用儀器。

鄭小白
2016-04-06 21:02:20

長知識了

鄭小白
2016-04-06 21:03:31

哇有這種東西

Hsieh Cheng Yu
2016-04-06 21:09:20

有熱固式刀桿嗎,直接切削五字頭鋁件精修側面,是否有交差網狀就知道

呂致銘
2016-04-06 21:32:41

鄭小白 有的,請谷歌動態偏擺量測就有相關資訊,一般為非接觸式居多吧,但因價格問題有需求的人才會購買的。

龐金龍
2016-04-06 22:14:36

加油啦!

Leo Lin
2016-04-06 22:16:34

刀桿也會影響偏擺精度呦

Kevin Lai
2016-04-06 23:08:12

這是共震造成,每台的點,不同,但可調整,但多少會差1000rpm以內

唐安國
2016-04-07 00:08:13

很明顯是共振....

曾東尼
2016-04-07 01:14:55

有些同好回答的相當深入且解釋的非常詳細,但是就是某些回答讓人感到兒戲,退機? 要搞的台灣的母機廠難看的嗎? mori seiki如果在"以前"被這樣對待,不知道會是怎樣的情況。

陳曉
2016-04-07 01:47:09

這個怎麼測量的,第一次看到,新奇

William Wang
2016-04-07 09:38:43

長知識了

龐金龍
2016-04-07 10:00:18

機台的檢驗是有一定的標準
不是依客戶要求

Wu Chen
2016-04-07 10:11:26

以前都是直接換一支主軸....不過....這個還沒發生過.....如果是其他問題....直接拉回去日本.....不過....這個也還沒發生過.....只有發生在運送到台灣....拆開封箱運輸有問題就直接封回去...換一台新的過來

Wu Chen
2016-04-07 10:20:00

這種量測法都已經當兒戲了....不尊重公司更不尊重機械廠自己專業......以前被各式各樣客戶以退機為恐嚇....當然要以專業說服客戶....既然被考過很多當然就有許多尖銳考試的題目.....

Wu Chen
2016-04-07 10:33:28

應該沒有幾人見過被客戶用三字經轟出廠外的場景....只能說要尊重自己專業.....

志偉
2016-04-07 12:32:25

轉速超過8000以上,刀把要做平衡,才能上機,你測的方式也錯誤,要測主軸內孔,刀把也分廠牌,你買好機台,去裝普通极刀把,一樣會偏擺,就好像超跑要配好的輪胎ㄧ樣,不是隨便上ㄧ個刀把就測。

Hsieh Cheng Yu
2016-04-07 17:24:41

沒錯,還是先銑看看,除非你的機台是DMG型,一般銑完精度有到0.01MM裡面就可以了,有的Z軸也有熱伸長的疑慮,刀桿的好壞,都有關

賴金德
2016-04-09 00:50:15

這太離普了,是吃了搖頭丸嗎,差了那麼多

賴金德
2016-04-09 00:50:56

嗯嗯,認同


原文網址 湯姆
2016-04-02 13:37:54

前陣子
有個朋友私訊到這個
他在加工時發現一個問題
同一台機台
原先使用090長的刀桿
錐度大徑(基準線)離刀尖(刀凸出長30)為120長
加工結果OK

後來拿了120長的刀桿
錐度大徑(基準線)離刀尖(刀凸出長30)為150長
使用同一條程式加工
卻發生高頻震動的尖銳聲

問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呢?

其實
這個問題的解答很簡單
原因就是"槓桿比"

我們都知道槓桿原理
比較輕的人使用比較長的力臂
也可以舉起比較重的人
只要比叫重的人使用力臂夠短就行
相同的程式
做相同材質的產品
表示材料阻抗力"F"都是相同

銑床加工時
支點就在主軸的鼻端
也就是刀桿錐度大徑的位置
我們通稱為"基準徑"
刀尖長120的刀桿 乘上 材料阻抗力"F" 可以得到一個力距120F
刀尖長150的刀桿 乘上 材料阻抗力"F" 可以得到一個力距150F
因此我們可以得知越長的刀桿會產生越長的力距
如果主軸能夠承受的力距是120F
較長刀桿產生的力距150F就會超過臨界值
這時震動產生的切削尖銳聲音就會出現

當然
刀桿的外觀設計也會影響力距
不過我們這邊只做簡化來討論

要減少超過臨界產生的切削尖銳聲音
就要降低材料阻抗力"F"
可以從減少切削深度或者降低進給速度著手
以上述的例子來說
降低20%就能達成目標

所以
這邊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
銑床刀桿的使用
在可加工的範圍上
越短越好

這邊也可以得知
朋友的程式參數寫得很理想
參數非常接近臨界值
所以在刀桿增加長度之後就會過臨界值產生切削尖銳聲音

程式的參數寫得越接近臨界值就越能更有效率的生產
速度更快 成本更低 錢也就能賺得越多了


 

討論主題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