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CNC車銑加工技術交流社團 造訪社團 » 加工廢棄物處理

原文網址 易俊杰
2016-05-03 19:34:58

本週廢鐵漲 0.3!

大台中地區,歡迎詢問。

外載「不多收」車馬費 !!

電話:0979658539
LINE:bilss0508


原文網址 易俊宗
2016-05-03 18:11:11

5月03日
豐興公告廢鐵漲0.3,鋼筋漲0.5
廢鐵價格可私訊提問 或 來電詢問
有囤貨的先進 可能要注意了唷
0983040321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748743832012835&id=100006317048209


原文網址 張光賦
2016-04-30 23:41:30

請問高雄地區有回收白鐵屑跟鋁屑的回收商嗎?
白鐵304及316

張光賦
2016-05-08 22:48:36


原文網址 易俊宗
2016-04-25 18:48:41

4月25日

豐興公告廢鐵漲0.8,鋼筋漲1

廢鐵價格可私訊提問 或 來電訊問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745424902344728&id=100006317048209


原文網址 湯姆
2016-04-20 10:14:31

常用刀桿說明介紹
湯姆·2016年4月20日
https://www.facebook.com/pcedison/p⋯⋯
有沒有前輩可以分享一下刀桿的差異和相關知識,
我想瞭解:
(1) NR
(2) ER
(3) C 型
(4) CTH
(5) HC
以上刀桿的形式差異,有沒有比較容易分辨的特點?還有適用的範圍為何?

Marcus Hsieh 湯姆 哥,因為近期正在調整刀庫,恰好有看到你昨天分享的 SGER 系列的開發歷程心得,但刀桿系列如此廣泛,希望可以請你指點比較明確的分辨法,以利採購適當的刀具,謝謝

夾頭刀桿(MILLING CHUCK)
(參考附件 P33)
夾頭刀桿在1980年到2010年可以說是席捲亞洲市場
在日本刀桿製造廠商的推波助瀾下幾乎便成加工中心機的標準配備
夾頭刀桿有著比筒夾刀桿更強大的夾持力與遠比側固式刀桿優異的精準度
(夾頭刀桿的精準度較高的是4*D 0.010mm 日製品的標準就是如此)
在銑刀夾持的需求上幾乎無人能敵
各生產廠商莫不以大刀重切削來展現這類型刀桿的優勢
山謙公司在2002年也跟日本技術合作引進生產這類的刀桿
也銷售了為數眾多的夾頭刀桿
這類刀桿的設計不外乎是
刀桿本體 內錐度螺帽 滾針襯套 防塵外套以及一些油封零件
再經過裝配後以勾型扳手鎖緊就能直接使用
如果加上直柄的筒夾則能夾持小尺寸刀徑的刀具
這類產品以使用者來說算是便利
單價偏高對使用者來說則是一個負擔
為數眾多的零件與組合起來的精度維持對生產者來說都是很頭大的問題
另外使用者不當的使用產生NG的狀況也常有而需要回廠維修
龐大的刀桿夾持外徑在四軸與五軸的應用上干涉很大
新型態的高速切削使用笨重的夾頭刀桿就不適合
也因此在今年度生產最後一批的夾頭刀桿後山謙公司就不在生產這類產品
我工廠內加工中心機上除了一些夾治具有用夾頭刀桿以外
加工夾刀用的刀桿沒有使用任何一支夾頭刀桿
一個專業的生產廠商不使用自己生產的產品不外乎幾個原因
要不就是使用上不便 要不就是單價成本太高 要不就是還有更好的選擇
所以在我工廠內沒用上夾頭刀桿也就變的很正常
因為
我有更好的選擇

筒夾刀桿(COLLET CHUCK)
(參考附件 P34)
筒夾刀桿組成有三個分離的部件
一是筒夾刀桿本體 一是螺帽 一是筒夾
三個部件都需要在一個很精準的狀態與正確的組合才能展現精度缺一不可
筒夾刀桿的要求在於三個部件的互換性
以刀桿來說
刀桿本體有一外牙
而這個牙需要依照牙環規來生產規範於GO/NOGO的上下限
山謙使用的環規精度是ISO-4h/ISO-4g
牙部以符合公差的方式生產在更換螺帽時才不會有不能搭配的狀況
刀桿本體有一錐孔而這錐孔的生產需要依照標準錐度塞規來生產
山謙公司產線的密合度的要求需要達90%以上
這樣的狀態在不同的筒夾使用時才不會產生精度上的差異
以螺帽來說
螺帽有一內牙
而這內牙需要依照牙塞規來生產規範於GO/NOGO的上下限
山謙使用的環規精度是ISO-5H
牙部以符合公差的方式生產在更換不同筒夾刀桿時才不會有不能搭配的狀況
螺帽的內部有一與筒夾接觸的面
多數是錐面而少數會是一平面
不管是哪種型態牙部與內錐面/內平面的同心度與真圓度就是螺帽的精度展現
以筒夾來說
筒夾有一錐度面與刀桿相接處
好與壞在於這錐度的密合度
與生產刀桿的外錐度相同
需要使用標準合格的錐度環規來做檢測
另一邊是另一錐度或者平面
需要與這個錐度達到優良的同心狀態
而筒夾的夾持內孔則要以筒夾的外錐度做基準來加工已達到精準的生產
建置一條精準優易的筒夾生產線是非常昂貴的
國際大廠的生產標準是不同精度的筒夾要用不同的生產線來生產
就像是生產TOYOTA的生產線與LEXUS的生產線是不可能會混搭的
常有些生產廠商說他們精度高的筒夾是用選出來的
我們認真的想一想
如果一批筒夾需要用精選的才能挑出精準的筒夾
那這條生產線的穩定性如何???
生產廠商如何滿足客戶數量上的需求???
因為你挑出來的精度比例不同
再說
挑出來少數是好的表示大多數生產都是不夠好的
要如何確保挑出來好的是真的好的?
還是不小心驗出來是好的?
這是個大問題!!!
一個精準的生產線應該是要達到95%以上的合格可靠度才行
筒夾刀桿的使用非常便利
舉凡 鑽 銑 攻牙 絞孔都能使用
是一個很容易入手與便利性很高的產品
不過他的缺點是刀桿機構的設計上多有缺失
對於剛性與重切削上是其弱點
山謙公司有新開發出來一個超級ER的系列supERgrip
這個系列在最暢銷的ER筒夾設計上做出創新改善
大幅的提升了這個系統的優點並強化了原始設計上的缺點
讓使用者在原來的ER筒夾上更換新的supERgrip刀桿後就能直接升級

油壓刀桿(HYDRAULIC CHUCK)
(參考附件 P35)
油壓刀桿的設計是
刀桿本體加上一個內套環利用焊接的方式結合兩個部件
然後灌入油充滿內部的油路用一個帶牙的活塞螺絲以六角扳手鎖緊
來擠壓內部的油達到精準夾刀的目的
油壓刀桿生產的很複雜也需要使用特殊材質才能在重覆使用中達到精準效果
油壓刀桿的優勢在於只需要一支六角扳手就能很精準的拆裝刀具
高階的油壓刀桿都能做到2.5D在0.003mm偏擺而且重複精度優異
油壓刀桿的設計內有一層油而這一層油提供了很好的減振效果
對於一些難切削阻抗力大的材質展現了很優異的效果
使用者對於油壓刀桿在重切削上的抱怨在新型態的高速切削中可以解決
這讓油壓刀桿的適用範圍更廣大
但是高昂的刀桿成本仍然讓使用者有沉重的負擔
常常是數倍於其他系列的刀桿
油壓刀桿在高速切削時因為離心力的關係讓油向外擠壓造成夾持力的縮減
偶有發生高速旋轉夾持力失效而脫刀的狀況
如何檢測油壓刀桿是否有正確的夾持也是個難以處理的狀況
都需要另外購買檢驗設備來檢測油壓刀桿的夾持力
不管怎麼說油壓刀桿對於某些加工上仍有優勢且現在的銷售狀況有顯著提升
也因此山謙公司從去年開始跟歐洲某廠合作生產油壓刀桿
待產線建置完成後就會推出產品

ezShrink熱膨脹燒結刀桿(SHRINK FIT CHUCK)
(參考附件 P36)
熱膨脹燒結刀桿是一種以耐熱鋼生產的刀桿
利用比刀具柄徑更小的孔徑
以及刀桿與刀具的熱膨脹係數與時間的不同
來達成膨脹孔徑夾持刀具
這是一種干涉夾持
也就是自然狀態孔徑比刀具柄徑小
加熱孔徑後讓孔徑變大
讓刀具柄徑得以插入
等溫度降低下來
孔徑與柄徑的干涉值就會產生夾持力
這是一種不需要靠外力的夾持方式
也是最精準的夾持
說到這系列的刀桿就需要從加熱機的歷史來研究
高周波磁感加熱機解說
(參考附件 P37 P38 P39)
利用通電的銅線圈產生磁場
讓鐵分子快速震盪產生熱能
讓位於磁場區的部分產生高溫
膨脹刀桿本體
達到快速拆卸刀具的效果
這類熱漲冷縮的技術
從當年的焊接火炬(上索)直接加熱=>容易過熱毀損刀桿
演進到用熱風持續加熱=>要燒很久 最少五分鐘以上
再演進到用銅套通電後加熱 接觸刀桿加熱=>加熱過的銅套很燙
一直到現在的這類高周波磁感加熱=>數秒到十數秒內交換刀具
熱膨脹燒結刀桿的不同
刀桿夾持刀具不外乎幾種方式
螺絲固定式
MT小錐度自鎖式夾持
夾頭刀桿的滾針軸承變形式
筒夾式=>螺帽是或後拉式
油壓式
這些都需要依靠外力來鎖緊刀具
而燒結式是依靠能量產生的熱膨漲方式來鎖固刀具
只要刀具柄徑在h6公差內不需要擔心刀有沒有鎖緊
也不需要擔心會不會施力過當鎖過頭損及刀桿
更不需要擔心每次鎖起來的精準度如何
越少的外力影響會讓夾持的狀態更精準
燒結式刀桿必須使用耐熱的鋼材
因為他需要加熱才能拆裝刀具
不能耐熱的鋼材無法使用
最早問市的燒結刀桿是用SNCM439/4340生產
這是不錯的合金鋼
只是在重複加熱後的壽命較短
而後市場主流改採SKD61/H13/1.2344來生產
這類材料使用後的經驗值可達數千次的刀具交換
而能保持相同的精度與耐用度
依照山謙公司的使用經驗來說
線上使用十餘年的熱膨脹燒結刀桿一樣維持與新品相同的偏擺精度
至於加熱後的刀桿冷卻方式
自然冷卻需要的時間最長=>15分鐘以上才能手拿
氣冷的時間=>3分鐘以上才能手拿
接觸式冷卻時間=>1分鐘以上才能手拿
水冷式冷卻時間=>30秒以上就能手拿
除了水冷以外
其他冷卻方式需要另外清除表面切削油與雜質碳化形成的碳粉
這些碳粉就是造成日後燒結刀桿容易生銹的主因
也因此較佳的方式是淋浴式水冷
利用研磨切削液來做冷卻
這個動作可以清除一部分積碳
水冷完畢後會用吸水布或擦拭紙來擦乾燒結刀桿
這樣就可以做好燒結刀桿的清潔工作
外觀部分也不容易生鏽
至於內孔部分
在十次的加熱刀具交換後
(小孔徑3 4 5的則建議每次都做清潔以延長壽命)
應該把刀拆除
水冷後用棉花棒沾酒精清除內部積碳
如果積碳附著在內孔
就容易產生刀具卡在刀桿上的狀況而無法拆卸
客戶常常會問的問題就是
燒結刀桿這樣燒會不會很快壞掉?
當然不會 因為使用的是耐熱鋼 沒到600度的回火溫度是不會變形壞掉的
燒結刀桿用水冷會不會脆裂?
當然不會 山謙公司使用十餘年都沒問題 不管是標準型的或者是細長型的
只要照著我們建議的方式使用 除小孔徑外 三年保固 正常使用 用壞包換
因為小孔徑的熱膨脹燒結刀桿
如果沒有做好清潔常常會有卡刀拔不下來的狀況
也因此小孔徑熱膨脹燒結刀桿的壽命往往都很短
對於小柄徑的刀具工差要求也更嚴格 需要達到h5的等級
這是其物理極限 也因此小孔徑的熱膨脹燒結刀桿就無法提供三年保固
投入燒結系統就必須購買加熱機與水冷系統
這個就是要投入的門檻 得先花上一筆錢
這系列的刀桿設計精簡 使用上干涉值最小
產品精準度不用說 比起同等級精度的刀桿只要1/2到1/3的成本
這系列另一個使用上的問題是對於小孔徑的盲點
小孔徑3 4 5在熱膨脹燒結系統中當然能夠生產
但是生產成本遠較6孔徑以上的高
燒結刀桿的刀具交換屬於高溫作業
請務必全程配戴專用的耐熱手套
以確保安全

NR筒夾刀桿就是日本NIKKEN的SK筒夾刀桿
崛起的原因主要是ER筒夾刀桿(DIN6499/ISO15488)在銑的部分表現並不好
但是ER筒夾刀桿原本就不用在銑的方面而是用在鑽的方面 用來取代鑽夾刀桿使用
而NR/SK筒夾刀桿在銑的方面表現優於ER
尤其在BT30機種大量推出時迅速崛起
這類筒夾的機構都類似
但是重切削時 一樣表現不優異
這就是為什麼會有supERgrip SGER誕生的原因

CTH也就是OZ筒夾刀桿 DIN6388
他是設計來夾持標準柄的筒夾刀桿
比如說是3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5 32等整數柄
特點是筒夾夾持範圍只有0.10mm以內
這類刀桿在傳統銑床使用量大
但是如果要用上點數的柄就無法使用
這類刀桿的設計比較粗壯
在銑的部分表現比較好
但是在外觀粗壯
加工容易有干涉
近年來使用量逐漸減少
很多公司已經將這樣產品剔除

HC後拉式刀桿
跟市面上其它後拉式刀桿設計相仿
這類產品在市場上由於燒結系統的崛起
逐步被淘汰了
熱膨脹燒結系統對決後拉系統
就像MLB ALL STAR對上CPBL的狀態

工廠內的刀桿可以簡化成幾種
1. 熱膨脹燒結刀桿系統 80%的整數柄刀具都能使用 建議都使用鎢鋼柄的
2. supERgrip SGER強力型ER筒夾刀桿 使用於非鎢鋼的刀具以及捨棄式刀具上 補上熱膨脹燒結刀桿的不足
3. ER筒夾刀桿 ER筒夾與SGER筒夾刀桿可以共用 用在點數的刀具上 如鑽頭與牙攻等
4. 其餘的刀桿就依照需要購買 這類的使用量並不大


原文網址 易俊宗
2016-04-19 00:13:17

4月18日

豐興公告廢鐵漲500,鋼筋漲700

鐵屑(6.2/kg) 粗鐵 (6.6/kg) 硬鐵 (7.3/kg)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


原文網址 Chihi Hsu
2016-04-13 13:37:50

精湛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面使用【鉅偉油霧回收淨化機】全面進入pm2.5高科技產業時代


原文網址 湯姆
2016-04-09 14:45:42

機械加工成本分析入門

身為黑手界的經營者與管理者們
有沒有真正精算過機械加工成本呢?

是都是大概抓一下
這樣有沒有賺知道嗎?

還是抓高高給客人殺價
然後被客人幹譙價格黑白報?

要精準的報價
除了確保自身的利潤以外
給客戶一個不能拒絕的價格
也是生意能保持長久的關鍵

撇開工廠營運成本的廠租 電費 電話 其他雜支不談
就只對機械成本 人力成本 刀具耗材來分析

以機械成本來說
一台300萬的CNC機床
成本要怎麼抓?
以會計準則來說
折舊的年限是5年
折舊的計算方式是5+1年
其中的+1年是機械殘值
所以每年的機械折舊是 300萬/(5+1)年=50萬/年
以現行的勞基法計算每年上班日約249天
這邊我們以250天計 50萬/250天=2,000元/天
這是100%的機台開機率
正常的工廠營運
我們需要以80%的開機率來計算
因為機械會有故障 會有人員缺席導致人力不足沒開機等等
所以每日機械成本就是
2,000元/80%=2,500元/天
另外
機械故障叫修 換零件 要不要錢?
維修技師的出場費跟換零件成本需不需要抓出來?
300萬的機床 一天抓500元的維修成本提撥 一個月20天1萬元 一年12萬 這樣夠不夠?
多數的狀況下 這樣的維修成本提撥應該是夠的
所以這台300萬的機床每一天的機械成本就是3,000元
我們可以用個很簡單的計算公式
每100萬的機械每天的成本是1,000元
以這樣的成本計算方式
當你購入設備5年後
你的投資可以回收並繼續做下一個投資

這是個很老式的計算方式
如果你聽過電子業投資CNC機床是以1年做為回收基準
你會嚇死

再來
我們來分析人力成本
一個日薪1,000元 月薪30,000元的人力 成本要怎麼算?
日薪1,000元 一天8小時 一小時就是125元嗎?
當然不只!!!
除了薪資需附帶的20% 勞保 勞退 健保以外
週六日要給薪
節日放假要給薪
婚喪產假要給薪
特休要給薪
病假還要給半薪
當然年終獎金也不能少
還有午餐免費啦
啥用油津貼什麼的
這一些加一加
大概要增加月薪50%~60%的額外成本
我們保守以增加50%來計算
每月薪資成本30,000*150%=45,000
一個月平均上班20.5天 45,000元/20.5=2,195元/天=>以2,200計
2,200元/8小時=275元/小時
所以
當你以為你的日薪是1,000元
事實上雇主的成本是2,200元
你以為你一小時只有125元
事實上公司的成本是275元

月薪30,000的從業人員
每天薪資成本是2,200元
相當於一台220萬的設備折舊成本了

如果一人只操作一台設備
300萬的機械成本加上3萬的人力成本
每天8小時的成本就要5,200了
8小時480分鐘 5,200/480分=10.83元/分=>每分鐘的成本將近11元

現在來討論刀具耗材
一台300萬的CNC設備一個月用上2萬元上下的刀具費用應該是很容易的
我們在節省一點 一個月只花16,000元 在一個月上班20天的狀況下 一天就是800
3,000(機床)+2,200(人力)+800(刀具)=6,000
簡單的計算每天的機械成本就是6千元
一天8小時 每小時就是750元
一小時60分鐘 每分鐘就是12.5元

如果今天加工一個工件是10分鐘
那麼一個工件的加工成本就是125元

如果要降低工作成本
怎麼做比較理想?

換更便宜的設備?
這也得更便宜的設備有一樣的加工效率
買設備也不是今天買明天就上線
這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砍員工的薪資?
找更便宜的員工?
如果用外勞 一個月2萬 來代替3萬的
我們來算算可以達到什麼效果
3萬的人力 每天成本是2,200
2萬的外勞 每月要另加2千的就業安定基金 每月成本就是22,000
每天成本可以從2,200降為1,600
這樣每天成本就變成3,000+1,600+800=5,400元 一小時675元 一分鐘11.25元

所以當你用較低薪的外勞取代時
你的每分鐘單位成本從12.50降低到11.25
一個十分鐘工時的工件成本從125降低為112.5
你減少了薪資成本30%
但是只有降低了10%的總成本
你以為你省很多
事實上沒有你想像的多

那麼如果使用更有效率的刀具呢?
買個提高20%的效率的刀具會有什麼效果?
這個大概會多花你50%的成本=>挖靠 貴50%喔 搶人啊
我們算算是不是真的搶人

提高20%的效率
就是讓原本10分鐘的工時降低為8分鐘

增加50%的刀具成本後 一天從800=>1,200

加工設備不變 操作人員一樣3萬的 每天成本是多少呢?
3,000+2,200+1,200=6,400 每天成本從6,000成長到6,400 每分鐘成本13.3元

阿里洗北七喔!!!
沒有降低每日成本還提高每日成本
你是會不會管理工廠啊???

我們來算一算
提高效率後剩8分鐘工時的工件
乘上每分鐘13.3的成本
等於106.4元

多花了50%買更好的刀具
提高了20%的效率
成本從125降為106.4
減少了15%的單位成本

所以呢
花錢購買更有效率的刀具為了降低單位成本
這樣是北七呢? 還是賺更多?

湯姆哥是不知道你怎麼算的
我是喜歡花錢提高效率的那一個人

王嘉鴻
2016-04-09 16:15:30

我們請人精算過人事成本是1500一天的話老板日成本是3800左右特修以14天算,如有想我司有25天的又不同了,含吃勞建保特修年終病假三節禮金,提撥6%等等,但如今年520後要在增加7天假,及年假日後固定9天,等於又在增加平均10天的話要在重算

江承洋
2016-04-09 20:18:22

水電也是開很大

湯姆
2016-04-09 20:21:17

有裝契約用電 電費應該還好

王嘉鴻
2016-04-09 20:48:15

忘了說年終是以一個月底薪下去計算,如用全薪或超過底薪一個月的話那日成本會超過4000上

湯姆
2016-04-09 20:53:06

所以啊 員工時薪150 要產出450公司才會有賺啊

江承洋
2016-04-09 21:02:41

湯姆大的分析真的是很基本的,沒有算"鑽"頭的,小一點的廠也就算了,大的廠還有一堆行政人員也要養,所以說看到一些廠的報價,第一個念頭就是....甘洗來軟a,但是算到a猴報給客戶,變客戶說"粒甘洗來軟a"

Jonathan Chou
2016-04-09 21:36:39

這個成本未估算程式製作及換線的時間成本, 實際上的成本會高出不少

徐祥
2016-04-10 09:15:03

有聽過一班2千的不知道怎麼做

湯姆
2016-04-10 09:24:13

這只是機械加工成本的入門分析

王嘉鴻
2016-04-10 09:36:32

只要員工顧主將心比心就能創造雙贏員工對員工有好處的就拿勞基法來壓老闆,如病假半薪搞的全勞基法走員工會很難過,半薪給了也依規定扣除全勤接過員工又要哭腰了,勞工永遠只挑對自己有利的說,其實勞基法不只是規定老闆也是規定員工兩方公平,很多規定派人事去經濟部上課跟資循回來才只到全造勞基法走員工會嚇死的,如遲到1分全扣全勤,等等等的死規定用手紋打卡1分一秒不會差,勞工局也規定早上班中午下班下午上班下班加班上下班都要打卡要不然短少出勤記錄是要罰老闆的,電子打卡一天4~6次打卡只要一次超1分就沒全勤也是經濟部跟我們說的

王嘉鴻
2016-04-10 09:42:06

今年相關規定全跟公家機管走年終也是用考積的,員工反而不要只想挑著對自己有利的

湯姆
2016-04-10 09:45:43

到一家公司 就是進入一個團隊 就是同一條船上的人 應該要同舟共濟 不然就自己滑獨木槳就好 也是可以

王嘉鴻
2016-04-10 09:51:29

對自己有利的才要對自己有害的不跟,可以這樣挑著條例跟嗎,一定是要麻全跟要麻全不跟,經濟部還要定訂員工規章等等要送至備查,其實全跟的話對老闆反而是有利的,有一失必有一得,

王嘉鴻
2016-04-12 13:15:47

聽今天的新聞說明年2月勞動部不通過恢復7天假,將自動通過7天假,又增加成本了

王嘉鴻
2016-04-12 14:49:05

原來可以來硬的

賴金德
2016-04-14 00:49:03

黃信豪 信豪哥,您會算嗎?ㄏㄏㄏ,會的話您已出師了喔,讚啦


原文網址 易俊宗
2016-04-07 22:48:15

4月7日
豐興公告鋼筋、廢鋼各漲300
鐵屑(5.4/kg) 粗鐵 (5.9/kg) 硬鐵 (6.5/kg)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738352419718643&id=100006317048209

Adar Lu
2016-04-07 23:29:01

鎢鋼廢料多少?

Ivan Chuo
2016-04-07 23:52:11

每次有限一車多少重量才收

Adar Lu
2016-04-07 23:52:51

謝謝!!膫解!


原文網址 易俊宗
2016-03-28 22:03:51

3月28日
鐵屑(5.1/kg) 粗鐵 (5.5/kg) 硬鐵 (6.2/kg)
自備電子吊磅 也可配合工廠自.外磅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732956970258188&id=100006317048209


 

討論主題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