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明燿 Monster 3DP Filament 造訪社團 » 機器

原文網址 Bless Ma
2016-10-28 09:22:25

(帝王金測試)

老實說,這次印得很失敗,但問題不是在料上面
是人跟機器的問題

平均列印速度在50,溫度220(聽說高溫比較亮)
料感覺跟我用過某家的絲光系列有點像
只是表面更亮

料本身有些為透明的感覺
內部支撐隱約看得到

所以列印時最好不要開支撐
或是層厚開厚一點會更漂亮

銀色正在列印中
以上

陳曉澔
2016-10-28 09:25:05

溫度在 195左右,速度放慢,比較漂亮。

橘子腦師
2016-10-28 11:04:21

太有梗了

Efun Lai
2016-10-28 15:15:28

舔墓碑,猥褻!


原文網址 陳曉澔
2016-10-28 09:03:27

其實這幾天做帝王金做的快發瘋了
因為可能是新的原料
廠商製料數量不多
就亂做亂做
機器沒有清乾淨
裏面還一堆雜料
我們做線做一做就跑個一顆出來
我們當卷線就報廢不能賣了
而且平均 1- 2 個小時就跑一顆出來
本來有個七、八十卷的量,現在只剩下五十卷的量
其它都等於報廢了....................真的做的超火大的..............
要不是已答應要推出帝王金................我真的會整批退貨
但目前趕貨沒辦法退了,只能忍耐著把他做完.............氣死了

戴璟嵐
2016-10-28 09:06:25

好像螢光棒 折一折會發光XD

崇義
2016-10-28 09:12:36

拿這幾根去跟他換源料。

Moko Jenson Huang
2016-10-28 09:17:47

辛苦了,好想試試。(如果可以發日本多好,運費我也是可以負擔的。)

Eric Lin
2016-10-28 09:21:15

看來好像是抽線的料頭料尾

陳昶亦
2016-10-28 09:22:37

陳大 這樣的料應該退回供應商,最討厭這種狀況!

Acen Chen
2016-10-28 09:38:58

我自己有在玩擠線~這種狀況實在很賭爛~明明下白色料~過一會兒竟然會變色~原來有幾顆深色料因為壓力關係卡在管內~新料推擠一段時間後~把他從管壁內帶出來~這下子好了~整條白色就漸層變黑了~XDDDD~

有朋友測PE料~測完改ABS~ABS擠一半~又跑出PE料........XDDD

陳曉澔
2016-10-28 09:40:28

所以常常看我拆螺桿就是為了清理乾淨啊..............我每次做都很努力的清理乾淨的.............。

Sampo Huang
2016-10-28 09:50:05

科斗耶----^_^

Kuo Hsuan Tseng
2016-10-28 10:09:20

好線材值得等待啊!! 我個人是期待推出但是不急啦 (有黑點的不良品好像可以來競拍了.....逃~~~)

蘇子敬
2016-10-28 11:32:21

研發電腦自動篩選雜質

Eric Lin
2016-10-28 11:37:54

最近想敗一台,鐵血孤兒那部鋼彈

Robin Hsu
2016-10-28 14:18:03

我覺得 如果廠商願意提供退換料的作業 ~
大家是願意等的 ~


原文網址 陳家祥
2016-10-28 00:13:11

感謝明燿提供這麼棒的測試線材
機器 Flux 溫度 205

Efun Lai
2016-10-28 00:14:02

Flux蟾蜍機

陳曉澔
2016-10-28 07:56:31

60克可以印一支................................厲害,算的那麼剛好。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10-28 00:03:23

[愛上熱床]
經過二天的使用,我想我離不開熱床了。分享如下:
1. 工件固定
用熱床要把工件直上在玻璃上有幾個重點,第一玻璃要夠乾淨,所謂的乾淨是要完全無油污,所以建議是用酒精加水來擦拭,這樣才不會黏不住;第二是間隙要相對準,所幸因為是直接測玻璃,所以可以調得比較準;第三是溫度要夠,大概50~70度就很好捉了。
設定好之後,列印根本就是一種藝術的創作過程。因為平台非常乾淨,印上的線是透明的,完美的貼在玻璃上。那真是一個爽字!
2. 省事
雖然說以前用藍膠帶也是爽爽印,但膠帶總要換,花錢費事,而且表面沒比較漂亮。用了熱床後,這個可以省下來。只要酒精擦一下就好,這也算是一個好習慣。
3. 方便
雖然熱床的升降溫沒那麼快,但現在玻璃的固定方式是用彈性夾子,所以可以快速拆下玻璃。印好的東西不用拆,直接連玻璃拆下來放一旁等它冷卻,到室溫後,其實工件就差不多剝離了,根本免動手。而換下玻璃後可以立馬換另一片玻璃上機台,又可以開始印了,其實很方便。不需要在機台上等降溫和拆工件。
4. 耗電?
這點還沒實際測過,但我想加個罩子,減少熱對流,就能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尤其是跟冷氣對衝的狀態。但相較於熱床能提升的品質和效益,耗電的問題不大,只要能減少浪費即可。
5. 設計品質
我沒用過土炮版的熱床,但看到官方的熱床後,我覺得這個設計很不錯,非常到位,而且價格實在。因為從玻璃、鋁板、加熱PCB、隔熱泡棉、隔熱鋁板。基本上整個熱源是很有效的控制在熱床上,而不會往下傳。(重點在隔熱鋁板和週邊的鋁擠把熱傳走了)而鋁板跟鋁擠的固定,又可以讓機構的穩定度更高、精度也更好。唯一缺點就是原先設計的弧型裝飾腳墊不能用了,美感略降。
6. 腳重頭輕
或許因為我把進料馬達改在Z柱中間的兩側,線材也沒頂在頭上,所以現在機器上方空空的,只有線而已,整個感覺有些失衡。
不過無所謂,因為我打算再改一下進料馬達的位置,把它放到Z軸中間的後方,然後把盔甲還原,讓機器恢復原本的結實模樣。然後重點是上方,打算作成蜂巢狀的 ATOM 模組收納空間,預計可以放上六個不同的模組,讓 ATOM 變身多功能加工機。也讓整個視覺變得平衡,不會腳重頭輕。
7. 熱場
而熱床的下一個進階版本就是熱場,這部份基本上已經想好設定的方式了,原則上跟原廠的壓克力封箱概念差不多,但有作一些修正。因為以 ATOM 加上熱床之後的美感,其實要考慮把這些列印過程拍下來,所以會把攝影的需求擺進去。讓整個列印生產的過程像藝術創作一樣。這將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
以上~~~跟大家分享。
等等要來挑戰困難的PC和ABS料了。

劉武鑫
2016-10-28 00:28:54

我用2.0印ABS熱床100度
第一層完全抓不住
最後還是貼膠帶XD

Shi Xinhui
2016-10-28 00:45:31

只有一片玻璃 而且還有點刮痕
現在單獨買 有一格一格的那種玻璃嗎 感覺圖片很漂亮

許阿瑋
2016-10-29 12:07:42

完全贊同,用了熱床會回不去,調的好不要太高的模型甚至連膠都不用抹

Shi Xinhui
2016-10-29 18:22:14

底面ㄐㄧ

黃俊傑
2016-10-29 21:09:38

我也是這樣,我不喜歡塗膠,也是為了讓底面是亮晶晶~而且冷卻後自然就會掉下來,蠻方便

Kevin Lan
2016-10-30 21:21:14

我有買平台專用膠水(台灣製的很便宜, 進口貨太貴用不下去), 其實用了之後加上熱床, 熱的時候很黏, 動都不動, 熱床冷卻之後很容易拆, 底面也是亮晶晶.

鄭鈞庭
2016-11-01 14:45:59

能請問嗎?加罩子減少熱對流對於喉管鐵氟龍散熱會不會有影響,例如鐵氟龍壽命變短


原文網址 陳曉澔
2016-10-27 12:30:31

機器通知我要多愛他一下了。。。。

Odinson Thor
2016-10-27 12:31:55

好黑....

Charlie Ting
2016-10-27 12:34:02

好暴力!

鮑明禮
2016-10-27 12:35:19

火太大了,

崇義
2016-10-27 12:36:17

什麼都印,很重保養的

崇義
2016-10-27 12:37:24

我生產印風罩的機器,不停印PETG噴頭換超兇的。

彭帟絃
2016-10-27 12:59:29

好濃的焦糖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10-23 01:10:03

[分享N - 列印無絕對,成功就好]

前幾個月工作忙,所以就很少印,也很少跟大家分享經驗,只偶爾上來看看大家最近玩些什麼。

3D列印這東西很有趣,因為只要你有一台好機器,或者已經懂得如何駕馭自己手上的機器時,再來的就像是和機器的心靈對話。

所以,我最近都是在腦子裡列印,不一定有成果。但有一些關於列印的想法是可以跟大家分享的。

1. 牽絲其實也不錯

以這次列印的牛來說,它的部份支撐長度就超過20公分,有的細如筆芯,如何讓它長那麼高又不倒?牽絲就是一個有趣的解法。

那就像颱風時會在很多樹上綁很多繩子一樣,把樹牢牢拉住,避免它往任何一個方向倒。

所以,有時候不需要硬把牽絲的狀況壓制到最小的狀態,讓這些細長支撐能有一些絲去分散應力,能讓你的支撐越長越高,自然就不會有少了支撐,然後東西印不好的問題了。

2. 洋葱式印法

材料以越接近水平的方式列印時,材料本身的扭曲往往造成物件變形、翹曲,更嚴重的會造成噴頭被撞掉。那麼怎樣讓這樣的變形越少越好?答案之一就是洋葱式印法。

這是我自己亂取的名字,主要是為了好記。

它的概念就是在沒有變形疑慮的區域你可以用全速去印,變形機率越大的地方就開始減速,所以基本上就是越外圈越慢,因此 infill > loops > perimeter。它的名字由此而來。

這樣的目的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刻意放慢等它冷卻硬化,所以這時候如果你又打開風扇的話,就能達到幾乎不翹曲的狀態。

3. 絲絲分明

按理說,切片出來的路徑只要設置正確,印出來的東西就是完美。但很多情況是路俓OK,但印出來之後線亂跑,沒待在它應該在的地方。

所以,如何讓材料固定在正確的地方?重點就是散熱。

因此印這隻牛時我是設定 100% 全出力,但是把溫度拉高10度到200度。這個目的就是讓層跟層之間黏得住,但物件和支撐之間又拆得掉。

結果就是,這隻牛任何需要支撐去扶的地方都完全沒有跑線,而所有支撐除了尾巴那部份有包住得用工具拆之外,其他支撐都是徒手就拔掉了。

未來展望

現在 ATOM 2.5 正在預購中,很多人可能還沒想到雙噴可以怎麼用。官方用水溶性的料來印支撐當然是很直接的示範,但我的想法不一定那樣作,畢竟要看水溶性材料的成本。

但比較簡易的作法可以是拿有色差的料來印支撐,然後事後只要把某種顏色去除即可。這樣印完之後在整理時就會很清楚,成本也會相對比較低。

從這次 ATOM 官方的展示影片就可以看到非常多有趣的應用,3DP 的發展已經走向精彩多元的道路了,所以往後的成果將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到位。

近期,我就準備在 HUB 上加裝雷射測距,精度將有望能達到一條的水準。而這個東西將會用作整個機台的重新校正,希望將機器從玩家等級再往上提升。

期待往後的一年間,能有更多精彩有趣的應用出現。爽!

最後,感謝 ATOM 推出這接近理想的機器,雖然我是用 2.0,暫時不會換令人眼紅的 2.5 代;也感謝明燿推出眾多經典好用的線料,唯一缺點就是太常缺貨啊。

Odinson Thor
2016-10-23 01:37:48

常斷貨阿....(敲碗

陳曉澔
2016-10-23 13:57:41

。。。。。。。。

橘子腦師
2016-10-23 14:14:35

好棒的分享啊~

陳曉澔
2016-10-24 07:47:19

也沒有常斷貨啦........通常了不起拖個二、三天就會趕出來啦......


原文網址 陳曉澔
2016-10-19 08:55:14

金色 x1列印,不過光澤感並沒有出來,銀色 i3列印,光澤感反而有出來

帝王金 x1 12小時
ooxx銀 i3 14.5小時 相同切片檔案

我想主要是速度的問題
x1的速度還是比i3快了約 2個小時以上

所以其實也証明原料的亮度與機器的速度、溫度都有相關

各位拿到料還是好好測一下料性,什麼溫度與速度的搭配是最完美的。

陳曉澔
2016-10-19 09:06:32

抬燈下才有的效果。。。。。。正常光不會有哦,,,,,不要打我,,,,,XD

燕子
2016-10-19 09:54:58

好美!帝王金反光效果不錯

Wang Ming
2016-10-19 09:56:32

不要偷打光 , 這樣是嚇不倒我的

燕子
2016-10-19 10:31:10

我超喜歡的餒

燕子
2016-10-19 10:32:01

準備來搶購帝王金!哈哈

郭宏賓
2016-10-19 10:48:34

我可以幫忙測試,發現列印上還不是很好

Shi Xinhui
2016-10-19 13:59:12

測試好難 每種圖檔 溫度 速度 要如何有效率的找出甜蜜點 真的好難

王榮達
2016-10-19 20:02:32

溫度高於正常列印溫度,線材就會呈現光澤感,但是這溫度的拿捏要自行去調控,過高的溫度容易造成線材在噴頭加熱部份劣化,這情況容易造成噴嘴口徑因流量變慢,累積成噴頭阻塞的情況


原文網址 Andy Huang
2016-10-11 12:35:34

明燿TPEE測試列印
使用機器:CR7
列印溫度:一開始215後來220
切片軟體:CURA
層厚:0.2mm
壁厚:2圈
列印速度:軟體設定50機器用70%列印
狀況:
一開始用藍色底板會黏不住翹起來,然後用215度列印層跟層之間會有黏不住的現象。
後來底板塗口紅膠後就可以黏附在平台上,溫度拉高5度層跟層之間黏著性就有好一些,但是稍微施力物體也會有斷裂的現象。
心得:
以軟料來說,這支料比較沒那麼粘,列印速度可以比其他軟料快,但是層與層之間容易裂開,溫度得再高一些結合才能比較好一些。
顏色感覺還蠻好看的,只是會斷裂,有點可惜。


原文網址 陳曉澔
2016-10-06 10:55:18

十六個小時的作品
本次發送的軟料列印的
這次有把支撐弄上去
不過可能因為溫度過高及軟料有彈性
所以回抽抽不動吧
所以要跳位列印
就會把未冷卻的地方拉出來
變成很多要跳位的地方都是坑坑洞洞

但這支料支撐倒是很好拆
一拔就掉
但絲絲很多,也很不好清理
割是割的掉,但要很利的小刀
燒也燒的掉,但會著火並且會留下一顆顆的燒熔痕跡

機器這次有點失步的感覺
中間一層,上面一層
原因............不明................

Clarence Lee
2016-10-06 11:13:36

這款其實回抽抽長一點就不會牽絲了 不過經驗上要抽很長;p 例如11mm

橘子腦師
2016-10-06 11:39:08

重要部位印的最漂亮

Kevin Chen
2016-10-06 16:55:55

如果是用近端進料機種,我測軟料的結果在210~250之間,回抽距離2mm,回抽速率50mm/s幾乎可以不牽絲


原文網址 陳曉澔
2016-10-04 14:07:20

高難度原料。。。。。PC。。。。。高透明度、高韌性、高硬度、高耐溫(130度)、高翹曲率、高技術性、高機器強度才能印..................................。

曾建華
2016-10-04 14:12:27

超級難印。可是強度很迷人

Bless Ma
2016-10-04 14:14:21

看到高機械強度就只能帕使了QQ

王智立
2016-10-04 14:38:50

這又是一個折磨人的料... 哈哈哈

James Lu
2016-10-04 14:39:08

高機器強度是指....?

David Liao
2016-10-04 14:39:49

純PC不是挺脆的嗎

陳曉澔
2016-10-04 14:40:50

PC 無熱床打底中。。。。。。還是印杯子。。。。。最簡單的杯子。。。。

林佑臻
2016-10-04 14:43:49

看到高翹曲我就不可能印了XD

戴璟嵐
2016-10-04 15:14:46

底板加熱封箱有辦法解決高翹曲的問題嗎?

Acen Chen
2016-10-04 15:15:09

公司的stratasys就是用PC料印的~但是他有85度的環溫場控...........

陳曉澔
2016-10-04 15:59:37

250黏不起來。。。。。

陳曉澔
2016-10-04 16:42:03

80度熱床,速度8,溫度250,依然分解。

彭士瑋
2016-10-04 17:28:45

真的很高透,能用的話很棒

陳曉澔
2016-10-04 17:47:58

其實我們家的透亮,透度等級就跟這差不多了...............

羅國賢
2016-10-04 18:21:13

這捲只能看不能玩~~

Wang Ming
2016-10-04 21:01:59

高翹曲 =____=

Johnson Yeh
2016-10-04 23:45:46

請試試看舊版本的CURA , 可以有指令設定Vesa的單層列印, 看看是否會一次印成功

Frank Huang
2016-10-05 07:06:12

一般PC料的射出溫度都在260-300之間,我想噴嘴的溫度是否該在升高些?
我很期待PC料,韌性、強度都比ABS好很多,適合用來印結構模型。
若有試用,請告訴我…

陳曉澔
2016-10-05 14:32:03

熱床85度,噴頭270度,速度 20依舊失敗,接不起來就是接不起來...........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