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maker+t=market
  • 1
  • 2
  • 3

明燿 Monster 3DP Filament 造訪社團 » 線材

原文網址 陳曉澔
2016-04-25 01:43:55

亮彩七色與藍點銀,可開始預訂囉,最快週三(4/27)可以寄出,但目前數量並不多,若存貨不足,會於訂貨明細上告知。因原料船期的延誤造成的問題,也請各位見諒。線材重量: 800克,單價:每卷 660元。(購買三卷<含其它色系>多送一卷試產線<約500克>,顏色隨機)

鄭軒
2016-04-25 02:20:54

顏色太漂亮了!

朱興耀
2016-04-25 02:38:39

朱興耀
2016-04-25 02:39:08

買回家都捨不得用~~~下個月我會狂買

羅國賢
2016-04-25 18:18:05

這是pla還是petg??

陳曉澔
2016-04-25 18:32:49

Pla

羅國賢
2016-04-25 18:35:20

亮彩系列比較沒什麼興趣~~~還是覺得你家的深色系列最愛~~~印什麼都漂亮

陳曉澔
2016-04-25 18:37:41

哈哈,每人愛的不一樣。

羅國賢
2016-04-25 18:39:04

真的~~改天要去林大哥那再拿那個好像是黑金的那個~~~我老婆超愛那個~~~最近太忙了~~~


原文網址 陳曉澔
2016-04-24 00:06:37

不要懷疑,我們明燿的線就是那麼漂亮,我們是掛保證的線材廠。

陳曉澔
2016-04-24 00:14:16

色差很大,實際上看更漂亮,三年前的手機,照像功能太差了。

Chen Guan Ting
2016-04-24 00:18:31

請問PETG耐汽油嗎?

陳曉澔
2016-04-24 00:22:56

抱歉,這個部份我也不是很清楚,你是要泡還是要擦??

Chen Guan Ting
2016-04-24 00:23:56

想拿來印化油器之前的空濾管,可是有時候回油,油氣會往後跑

陳曉澔
2016-04-24 00:24:44

那我直接寄一些試樣給你印,你試完跟我講。哈哈哈

Chen Guan Ting
2016-04-24 00:24:58

我有樣品了!!!

Chen Guan Ting
2016-04-24 00:25:18

只是不太了解PETG的特性,ABS淘汰了,會被汽油溶解

陳曉澔
2016-04-24 01:03:21

重新貼一張“照騙“....................本文照片修改版,不過真實顏色這張真的比較像。


原文網址 林一旭
2016-04-23 00:10:34

亮彩係列,手機閃光直出,無修圖特殊打光,好的線材絕對會讓你的作品加分。

Johnson Yeh
2016-04-23 00:29:25

問一下, 這隻特性是不是跟之前PLA一模樣特性?

Timy Fat
2016-04-23 01:16:03

嘩超漂亮的!

王智立
2016-04-23 01:23:32

高手... :P


原文網址 Sampo Huang
2016-04-21 00:20:26

初次三D列印測試~使用明耀線材溫度195度速度95%結果如下


原文網址 王仕政
2016-04-19 10:59:09

經過4個月的瞎搞達文西1.0A後,總算是能列印PLA線材了,終於可以開始享用明燿的PLA線材了

陳曉澔
2016-04-19 11:32:46

你也太厲害了吧,真的完全改造了,還印的很好咧。

王智立
2016-04-19 12:34:29

太強大了....

林一旭
2016-04-20 08:28:57

我看到千陽號的紙模了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4-18 00:48:24

[試料地獄]

這次試的料絕大多數是明燿的,從點金系列、亮粉系列,和一些還在測的配方。

基本上點金系列非常穩定了,亮粉系也很不錯,甚至可以說比點金更好印。畢竟線材中有加點金多少會影響料性。

PETG也很不錯,但溫度會是很重要的關鍵,我一開始用190度印,印得出來但最終失敗,原因是溫度太低,黏性出不來,後來上升到220度就很正常。所以能否正常出料可能不是判斷列印溫度的關鍵。

芝蔴料也不錯印,但跟我第一次印時的感覺不太一樣,那時覺得出料有點卡卡的。兩次的差異在於第一次用190度,速度40。第二次是200度,速度小於30。

至於照片中橘色和綠色那二隻,配方還在修正,所以暫不評論。因為它們是我用過覺得最怪的料了。

另外,也拿了 ATOM 的原廠料來試(橘黃和灰色),就品質來說,它跟明燿的亮粉系相當,算是純色料的優勢。

目前來說,最好的還是加韌PLA那支,白色的料印出絲綢般的質感。0.2mm的層厚,質感卻像0.05mm。很棒!但聽說很貴。看來只能省著用了~~

這些都是108mm高,列印時間從一開始的2h11m,之後都大概1h22m完成。幾乎感覺不出差異。

線材特性的判斷,現在基本上進料後,看料融出的狀況就能捉出8成;而從作品牽絲的狀況就能看出料性。或許,可以在 Marlin 裡寫一段試料程式,讓它按照固定的節奏出料,再從實際出料的狀況,就能比對出不同料性的差異,就能有更客觀的依據。

彭帟絃
2016-04-18 00:56:06

你也要開名模店了嗎?

吳水豚
2016-04-18 01:40:05

ATOM 蠻厲害的 ....

陳曉澔
2016-04-18 02:30:50

真是太神了...........

羅國賢
2016-04-18 06:10:49

太利害了!!我只有成功2支,其他測式線完全慘敗

胡文彧
2016-04-18 09:04:34

有覺得自己像變態嗎?哈哈

陳曉澔
2016-04-18 09:22:39

這都是個人專研的成果,機器雖然佔一部份的強度,但個人的技術才是最大的關鍵。太厲害了...1個小時22分。我十倍的時間也印不出一隻。因為都是斷手斷腳斷頭.......哈.....他沒有頭。


原文網址 Ronnie Cheng
2016-04-15 17:37:05

明耀的線材真是怎麼印,怎麼好看^^

王智立
2016-04-15 17:38:40

哇哇哇,大工程... cc

陳曉澔
2016-04-15 17:46:44

謝謝,您的讚美,也要您印的漂亮才行。

Efun Lai
2016-04-15 18:04:12

手臂?

賴彥宏
2016-04-15 18:18:48

好漂亮的顏色

Mark Yeh
2016-04-15 18:25:04

可惡想要....但是庫存料太多了

鄭軒
2016-04-15 23:20:28

真的 我都捨不得用...


原文網址 陳曉澔
2016-04-15 11:40:36

昨天有人回說為什麼petg印薄時比pla還脆
印杯子會破,今天早上試了一下
原因主要應該是溫度不足

以塑膠來講熔化是熔化
但熔的好壞,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
就好比線材來講,溫度夠高都熔的掉
但好不好印又是另一個問題
因為好不好印就牽扯到如何加工了
以塑膠來講廠商都會有個建議加工溫度
每支原料都不同
但物性資料的熔化溫度確又不是加工溫度
因此在加工的溫度會造成塑膠的特性
完全不同

目前PETG 試下來的結果就是這樣的問題
因為印薄的比較有感覺
印厚因為厚度強夠較強反而沒感覺
因為原料加工的溫度不足
造成其該有的特性沒有出來

PETG 的特性是高韌性、彈性及高光澤感
但印薄後一壓就破,這是因為加工溫度不足
韌性、彈性的特性沒有被表現出來
高光澤感,在薄的作品上最容易看出來
通常印薄的杯子PETG會展現出略帶金屬的光澤質感
這是因為原料的特性就是透明帶光澤

若您們印薄的作品來講
沒有我照片中的光澤感的話
請再校正一下自己的機器
看看溫度、水平或其它問題
理論上PETG 印出來的質感應該很好才是。

陳曉澔
2016-04-15 11:42:01

照片中,破掉的為215度列印,完整的那個是225度列印,一個會破,一個很有彈性不會破。

王智立
2016-04-15 11:46:34

抄收,感謝。

楊青峰
2016-04-15 11:55:26

楊青峰
2016-04-15 12:00:54

溫度的確有影響,我還在試TPE軟料,手上拿的耳掛上層白,下層透明是用同一個溫度230度沒開熱床用TPE軟料印的。沒用手拿的下方耳掛是整層白的用240度開熱床60度透明TPE軟料印的,我猜是溫度過高使得透明TPE軟料變白。

陳曉澔
2016-04-15 12:37:28

可能還是稍高吧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4-14 15:21:59

[自製線材接合器]

臉書怪怪的,好像用手機PO文會跑不出字。

1. 用 ATOM 架雕刻刀(半徑0.5mm球頭刀)在 PCB 上挖出直徑 1.75mm的半圓槽。

2. 把 PCB 切成兩片,當夾心餅干,讓兩個半圓湊成一個直徑 1.75mm 的圓孔。

3. 將兩片 PCB 用強力磁鐵固定,再用打火機加熱圓孔處的 PCB。

4. 將兩條 PLA 線擠入,讓它受熱接合,並等待降溫。

5. 打開 PCB,線就接好了。

目前這是初步測試,所以線是隨便加熱再擠到圓槽裡看形狀準不準而已。

另外,其實不用真的要多圓,只要口徑不大於 1.75mm 太多即可。

陳曉澔
2016-04-14 15:22:37

?????

林一旭
2016-04-14 15:27:58

黏合線材

王智立
2016-04-14 15:43:33

比尖嘴鉗好用,也比老虎鉗好用...... XD

陳曉澔
2016-04-14 16:04:36

神又出了神作.....


原文網址 Charlie Ting
2016-04-13 17:07:45

[白帶魚上菜]

一直等不到雙噴,只好手動執行了。
方法很簡單,用 kisslicer 切好圖之後,打開 gcode 原始檔,它會有一個使用線材的長度(蠻準的)。

然後自己估一下要列的層厚,以這隻魚來說,我把它改成10mm厚。然後希望魚皮0.5mm厚,所以就是把線長除以20,先剪一段明燿的銀點灰,然後再接明燿的加韌PLA(線長*19/20),然後再接銀點灰。

然後進料,開印。

這就是成果了~~

PS. 其實白的那一段我量得有點隨便,所以上側的魚皮有比較厚。比較薄的那邊比較符合我原先的期待。不過好玩就好~~~

陳曉澔
2016-04-13 17:08:48

真好看

李穆
2016-04-13 17:09:58

好厲害的魚皮!

王智立
2016-04-13 17:12:20

這個太有層次感了...

劉武鑫
2016-04-13 18:21:38

我想問的事你用什麼接阿

郭家豪
2016-04-13 18:43:03

同樓上的,要怎接呀?

Charlie Ting
2016-04-13 19:04:51

用作廢的鐵氟龍管套著線材,然後用打火機在外面烤,雖然鐵氟龍管看起來快軟掉,但裡面的線材更不耐熱,趁它融掉的狀態從兩側加壓,然後等它冷卻後抽出。

這時它的口徑會比1.75mm大,所以再用打火機直接快烤一下,然後稍微拉一下,讓它變細一點....收工

郭家豪
2016-04-13 19:20:21

這厲害!!!!!
收下。。。

陳曉澔
2016-04-13 20:11:31

好像應該把我想的尖嘴鉗接線器把他實現哦.......誰有CNC把我把喉管對切。

王智立
2016-04-13 20:16:33

三八婦女節畫的...

王智立
2016-04-13 20:18:06

聽你說尖嘴鉗,我會想直接拿一隻老虎鉗,去找加工廠鑽1.8 的圓孔就可以直接用了。

王智立
2016-04-13 20:19:26

陳曉澔
2016-04-13 20:19:29

也對哦,我怎麼那麼笨,不過老虎鉗太厚了,加熱太慢

王智立
2016-04-13 20:20:16

只要先加熱線材兩端,一起塞進去就行了啊...
還可以順便把餘料擠出。

重點是,老虎鉗夠寬

陳曉澔
2016-04-13 20:21:38

這個倒是大家都可以去試一下哦。其實再買挫刀自個挫就好了也。,這個好哦。

王智立
2016-04-13 20:22:44

銼刀會銼不準啦... 找有銑床的機台夾著老虎鉗,鑽個孔而以。
快又準。

陳曉澔
2016-04-13 20:36:38

馬上就來

陳曉澔
2016-04-13 20:36:58

看人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陳曉澔
2016-04-13 20:37:40

剛好

陳曉澔
2016-04-13 20:39:03

可惜與我想的一樣,金屬太厚受熱太慢,在外邊的線材先軟掉了。所以整體受熱的寬度不夠,還是套個喉管比較適合。

王智立
2016-04-13 21:30:54

真有行動力

陳曉澔
2016-04-14 08:45:10

說到換色,我們家林老大有大絕招。不靠機台,不靠軟體,不靠接線.........手動瞬間換線。如圖就是大絕招做的。

Charlie Ting
2016-04-14 09:15:41

多顆噴頭待命?

Charlie Ting
2016-04-14 09:16:21

我在試著作一個接線小工具.....10塊錢搞定

Charlie Ting
2016-04-14 09:17:49

突然覺得或許這個小工具可以來量產一下

王智立
2016-04-14 09:24:01

支持+1... cccc

耶髏爾
2016-04-14 09:26:39

+1~~~~

林志誠
2016-04-14 10:17:31

+1~~~~~~~~~~~~~~~~~~~

真好笑
2016-04-14 13:08:30

+1,我很願意購買哈哈

Charlie Ting
2016-04-14 13:23:0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nIc4OpgVcQ

不過程式寫錯了, 刻出來的不是半圓 XD

James Lin
2016-04-15 01:57:04

丁大~這底座也檔案嗎? 居然改成雕刻機,怎達成的呢?
^_^ " 還需要改甚麼? Code? 定位?

Charlie Ting
2016-04-15 06:35:38

James Lin hub是找原廠要的;雕刻機去年發表過的舊東西了;自己寫了個程式產生減法用的gcode;用雷雕的程式作定位,這部分還沒作套件出來,所以先這樣用。

楊明
2016-04-15 21:58:58

丁大,CNC板子沒做固定?還是你用雙面膠大絕招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