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教育,共創自造學習環境】座談後記
今晚聽了5位創客教育達人針對翻轉教育的省思分享,記下了不少良言錦句,得好好消化一下了。
顏椀君
老師的話,句句觸動人心,例如:
「生命裏沒有一件事是圓滿的,重要的是有沒有盡過力。」
「孩子的天賦不該被課綱給框架住。」
「自造者,應該是發自內心的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自己。」
「教育,應該是有溫度的,教孩子學會對生活有感。」
鄭建彥
本來準備來個負面能量的大噴發,但今晚頗為收斂。身為台灣機器人競賽的資深先拜,針對現今"蓬勃發展"處處競賽的現象,他問:「這可以吃嗎?」
他認為競賽若是一群同好,因為喜歡做同一件事而聚在一起,競賽是為了彼此切磋求進步,或是透過競賽來學習在學校學不到的事情,這才更有意義。
擁有資電工程背景的
Ted Lee
,卻非常重視文化底蘊、設計與美學,以及從動手做中學會科學知識,對STEAM教育可說是身體力行的推行者。
Leo Chen
則分享了最近舉辦的一場比賽,原本想讓孩子來自由發揮創意的,但在他們的作品中看到許多"大人"插手的影子,令人警覺的是,所謂親子教育,或許是家長學會"放下"的一門功課吧。
至於108, 大家有期待,更有擔憂,就不多說了。
台灣的教育,大家一起努力!
Ted Lee
2018-07-27 00:33:48
我來不及回應的:
108,別太期待
民間的教改比較有希望
Ted Lee
2018-07-27 00:36:28
另外,STEAM、Maker回應到學科知識是一解方
但
不好做
Chin-Hsing Su
2018-07-27 01:04:41
幼童動機誘發、不該只是做爽的、魔術師、同步成長、不參加比賽、108課綱、20年後才看得到質的變化、協同教學、如何遴選好的業師…
速記一些概念分享,個人覺得受益匪淺,謝謝這次的活動
Ted Lee
2018-07-27 06:30:26
对於業師進校園協同,立意雖好,但恐窒礙難行。教育現場除了要認真面对現實外,請勿教我們的孩子期待他人「做功德」。
出的起香蕉就真得只能請的到猴子!──先想想教育部、學校能拿出多少「誠意」的鐘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