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SPLAY 3D 建模
  •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CR-7/8/10 3D Printer 研究社 造訪社團 » Z軸

原文網址 王家鴻
2015-07-14 10:08:12

Z軸第一層補正的參數終於找到,但是列印會一直有雜料,然後噴嘴週邊保護的太好,看到以後已經一大球了~~~這是附贈的材料問題嗎?

Kevin Lan
2015-07-14 10:14:37

溫度多少? AutoHome之後,噴嘴跟平台四個角落的間隙有確定都調到剛好一張A4紙可以通過(但會感到一點磨擦)了嗎?

我把圖放大來看,看起來是調平沒調好,噴嘴離平台距離太大。正確的距離是噴嘴會把剛剛擠出來的料推平。

Kevin Lan
2015-07-14 10:16:49

原廠附贈的材料其實還不錯用的,你要想他們每天要用它來印多少零件出來,不會找自已麻煩的。

Kevin Lan
2015-07-14 10:18:02

這一台的目標原本是教育市場,所以噴嘴附近包的太密實了,我也覺得不太好。 基本上在印第一層的時候我都是盯著看的。

解國良
2015-07-14 10:21:27

底下的美紋貼紙好像翹翹的,沒貼平嗎?盡可能不要留間隙(膠會直接接觸纖維板),會咬不住,如果要效果好點,建議還是上頭塗口紅膠加水抹勻後,待乾後使用比較好ㄛ,再加開Raft底座就更好了

David Liao
2015-07-14 10:21:36

第一層的高度設定多少?黏不住才會變整球

Kevin Lan
2015-07-14 10:23:05

樓主你的狀況應該是這張圖最上面那個情況,自已可以在印的時候看一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3788149498660&set=p.10203788149498660&type=1

Kevin Lan
2015-07-14 10:27:02

可以看一下樓主貼的照片的skirt, 看就知道噴嘴擠出之後沒有推平了。

蘇恆誠
2015-07-14 10:30:43

換成藍色膠帶,兩者附著力有差別。這是我的親身經歷。

王家鴻
2015-07-14 10:37:50

我應該是調調太近了~~~第一層是噴頭緊貼著貼紙~~所以料出不來,但是貼紙上會畫出痕跡~~~停機重新調整~~~感謝大家

Yow Wu
2015-07-14 11:10:34

有貼膠帶是否校正高度變為噴嘴到膠帶的距離

Kevin Lan
2015-07-14 11:28:53

貼膠帶的話要重調,另外記得平台的四個角落都要儘量調到差不多一樣會比較好,所以整個平台最好都貼膠帶。

我的話是先預熱+清理噴頭殘留的料,冷卻(如果有殘留料才要做以上動作),再來是AutoHome,關機後再調整。

Yow Wu
2015-07-14 14:20:50

各位物件完成後口紅膠怎麼處理

解國良
2015-07-14 14:42:09

繼續用到黏不住,通常印到第三次我就會加水加膠再抹勻一次,等它乾再印

王家鴻
2015-07-15 22:32:49

昨天晚上參考大家的建議~~~~整台拆掉重新校正~~~底板貼滿膠帶後重新校正間隙~~~今天重新列印果然好很多~~~~但是發現一開始料都沒噴出來,必須繞一下下以後才會開始出料~~~~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哩???

David Liao
2015-07-15 23:03:44

機器為了防止牽絲會做回抽,當開始列印的時候線材距離噴嘴還有一段距離所以會有一小段空白不出料的狀況,所以很多列印軟體會做預擠

王家鴻
2015-07-15 23:04:51

問題是加熱到設定溫度時~~它已經流出來了~~~但是開始跑反而沒東西~~~

David Liao
2015-07-15 23:05:37

通常你去壓線才會發現還有好一段距離才會出線,一定要一開始就出線的話你可以自己去擠一下


原文網址 嗑清冰
2015-07-12 16:20:40

z軸消失的0.5mm,看來可能是韌體有問題,有人知道怎麼修正嗎? (影片中的g-gcode只有在第一層0.2mm, 但是lcd上面卻跳出0.7mm,剛好是大家印立方體在z軸差的0.5mm)

Che Hung Wang
2015-07-12 16:23:16

Eugene Zhou
2015-07-12 22:41:17

這是一個切片軟體很聰明的機制,這是為了保障列印件有確實黏在平台上,可以自行設定mm數

彭士瑋
2015-07-13 15:51:06

周延俊 請問你是在說哪邊可以設定呢@@ Z offset?

Sop Huan
2015-07-13 15:55:35

這個?

Eugene Zhou
2015-07-13 15:59:59

我印象中應該是這個,你試試看吧!

Sop Huan
2015-07-13 16:01:17

沒錯XDD

Eugene Zhou
2015-07-13 16:01:34

彭士瑋
2015-07-13 16:50:31


原文網址 Miz Yeh
2015-07-10 23:52:27

第二團的朋友們不知道有沒有和我一樣情形,就是調整水平時為了要讓平台儘可能靠近噴嘴(一張A4紙),幾乎螺絲只能鎖一點點到差點鎖不上,而這次Z軸的限位開關位置又被一顆螺絲鎖在鋁擠上限制住,不知道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原文網址 嗑清冰
2015-07-10 20:28:02

請問,z軸列印的誤差如何修正?! (例如模型為20mm,列印成品為19.5mm)

Kuan-Hsien Li
2015-07-10 20:33:57

我都直接改設計耶
太矮就直接把高度拉高@@

Ally Yao
2015-07-10 21:47:27

這是好問題!!!我來問廠家~

Jackson Li
2015-07-10 22:25:48

有深度的問題,我之前都跳過,浪過!

李嘉祥
2015-07-11 00:32:18

以0.5的誤差來說.有可能是離噴頭太近.前幾層受擠壓造成高度減少.你可以試試開RAFT.印完扣除RAFT.再量看看是否還是短縮

Michael Tang
2015-07-11 02:42:56

应该是底层打印问题导致的,可以试试李嘉祥的方法


原文網址 彭士瑋
2015-07-07 13:19:27

Z軸與螺桿連接的列印件!


原文網址 Kevin Lan
2015-06-24 10:11:43

真象終於大白了...

昨天我連絡廠商的客服,把影片傳給他們看,他們建議我再測一下,有可能是線的問題。

早上試了一下,Y軸跟Z軸怎麼換就是有問題,愈想愈不對,就把從來沒拿來試過的X軸線拿來試,一試就沒問題!

結果是Y跟Z軸那條排線接頭完全接錯了,例如可能Y軸其中兩條線的另一頭是接到2號限位開關...(Z軸也一樣接錯) 當然怎麼試怎麼抖...

回去還要做家庭手工退pin重裝...Orz

同恩
2015-06-24 10:24:34

彭士瑋
2015-06-24 10:32:11

天啊! 你是說接頭的線嗎 那你還要拆掉

李嘉祥
2015-06-24 10:46:42

這是嚴重失誤耶~

Peter Huang
2015-06-24 11:43:07

我的部分是出貨時廠商都忘了放這連接線,看來廠商還要多多加強品管...

同恩
2015-06-24 11:49:22

其實我個人覺得他們給的線不好用,佈線起來不夠簡潔

同恩
2015-06-24 11:50:53

我的做法會去今華直接買端子和頭來布線

Kuo-Hsin Huang
2015-06-24 11:51:49

東西不錯,品管欠佳,我的是少風扇~就自已先去買了= =

Peter Huang
2015-06-24 11:58:00

既然廠商有附上明細表,建議廠商出貨時,有放入出貨盒的產品就打勾,最後簽名,少東西的,就扣薪水,這樣出貨品質才會提升...

Kevin Lan
2015-06-24 12:23:36

基本上我照片上那四個頭是全部要退pin重接了... 我又沒有退Pin器,只能用尖的東西慢慢弄。

等用的沒問題再來考慮自己做線來用。


原文網址 Kevin Lan
2015-06-20 14:37:34

最後一個是, Y軸接頭接回到Y軸電機的測試.
我自己認為動作行為不太對, 也許是這台機器並沒有成功Auto Home(XYZ軸都接觸到限位開關)的關係?

Kuan-Hsien Li
2015-06-20 14:47:29

有沒有auto home應該只是會影響Y坐標0的位置而以
應該還是可以往正方向或負方向移動才對

彭士瑋
2015-06-20 14:47:58

我以前Delta機好像是有這種狀況,要先HOME完,動作才比較正常

彭士瑋
2015-06-20 14:48:46

可以按auto home自己先去觸發?順序是XYZ

Kevin Lan
2015-06-20 14:56:29

理論上執行移動Y軸的功能, 就是值一直加, 會往+Y的方向移動, 不過我這是來來回回移動的感覺耶? 其他大大們執行這個功能時會像這樣子嗎?

Che Hung Wang
2015-06-20 14:56:58

其它軸正常嗎?

Michael Tang
2015-06-20 15:45:57

刚刚是Z轴电机抖动,现在是Y轴了?

Kevin Lan
2015-06-20 18:38:32

因為Z軸不正常的關係我就先拆下來了, 還有一個X軸沒試.


原文網址 Kevin Lan
2015-06-20 14:25:24

把Z軸接頭改接到Y軸電機的測試.

陳志瑋
2015-06-20 14:29:54

所以應該是馬達有問題?!

Michael Tang
2015-06-20 14:29:59

建议直接换Y轴电机像测试、因为你选择用的还是Z轴的电机线

Kevin Lan
2015-06-20 14:38:56

這我也試過, 一樣是抖動的, 能交叉測的都測過了.


原文網址 Kevin Lan
2015-06-20 14:06:50

出師不利啊~
早上把機器組好, 想要測試一下, 發現Z軸動不了 .
把Z軸用的步進馬達拆來下測試, 結果如影片這樣只會一直抖.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

彭士瑋
2015-06-20 14:09:12

螢幕的電也被影響了@@

彭士瑋
2015-06-20 14:14:18

唐京科 前輩有遇過嗎?

陳志瑋
2015-06-20 14:16:45

個人是沒機器 但就電的想法的話 是否可以拆別顆馬達接上後交叉測試 看是不是馬達有異常 或是控制Z軸的機板端有問題...提供參考

Kevin Lan
2015-06-20 14:17:58

沒想到一篇貼文只能上傳一個影片...
再上傳另一段把Z軸接頭改接到Y軸電機的測試.

Michael Tang
2015-06-20 14:21:18

1,检查线端口是否接触正常2,排除法:换其他电机测试下是电机还是主板问题。

Kevin Lan
2015-06-20 14:38:04

已經貼上換其它電機測試的影片了, 請前輩指導.


原文網址 Che Hung Wang
2015-06-18 12:38:35

求救!我的Z軸中無法升降,感覺好像是螺桿不直所以轉不動。

Ching-Feng Lin
2015-06-18 12:45:04

你的那個問題,可能是螺桿的問題,建議你問一下有沒有備料,因為那個問題就是我之前碰到的問題,那個不確定會不會影響到m5的螺帽

彭士瑋
2015-06-18 12:45:10

我有遇過 但我是重新安裝 把它完全轉出 在依照他廠商推廣的影片那樣,轉進去第一個後,壓住彈簧,再轉出來,會經過兩個螺帽,然後偷偷地搬直一下,目前還在測試中,有想法可以討論。

Ching-Feng Lin
2015-06-18 12:45:38

後來原廠給我一根新的就正常

李俊葳
2015-06-18 12:45:49

裡面是兩顆M5螺帽+彈簧 你組裝的時候有沒有第一顆轉完以後壓到底再轉第二顆呢?

Sop Huan
2015-06-18 12:46:45

!!! 我好像沒有彈簧耶?XD 不知道..我晃動的時候是會有聲音的

Che Hung Wang
2015-06-18 12:47:40

我把Z軸步進鬆開後,就可以上下了.感覺是螺桿不直.

彭士瑋
2015-06-18 12:47:50

梁家維
2015-06-18 12:47:57

喔喔喔~謝謝

彭士瑋
2015-06-18 12:49:30

Ching-Feng Lin 有請彎彎達人出來看一下

Sop Huan
2015-06-18 12:49:35

螺桿要很歪才會動不了勒..

彭士瑋
2015-06-18 12:49:59

原來已經出來了XD

Ally Yao
2015-06-18 13:06:09

我上次遇過、直接換一個新的黃色零件裝上去、他就好了@@ (師父說、有可能是黃色零件內部的彈潢鬆掉了、我肉眼實在看不出來@@)

Che Hung Wang
2015-06-18 13:33:53

感謝各位.找到問題了.我的Z軸滑輪太緊了,放鬆了就順了.

彭士瑋
2015-06-18 13:35:54

Che Hung Wang
2015-06-18 14:49:16

終於開始印了,好感動。

李嘉祥
2015-06-18 14:53:42

以照片來看.好像離平台遠了點.第一層料沒壓平..

Che Hung Wang
2015-06-18 14:54:18

我也有這種感覺。

Che Hung Wang
2015-06-18 14:54:43

另外就是這個縫隙是正常的嗎?

李嘉祥
2015-06-18 14:56:25

感覺不正常.會不會是某一軸失步?

Ally Yao
2015-06-18 15:10:12

他這層印完時、這隙縫會回頭印嗎?還是就直接印第三層呢?

李嘉祥
2015-06-18 15:10:52

通常是交織著印.一層一層疊上去

Ally Yao
2015-06-18 15:12:54

我的路線走的都很怪、都會回頭印完剛才沒印的細縫、全印到了、才開始印下一層@@

李嘉祥
2015-06-18 15:13:51

疑~真怪..我是有遇過某區塊跳過.後來回頭才補滿..倒是沒遇過補線的.

Ally Yao
2015-06-18 15:14:26

我的很愛補……哈哈哈哈哈

Che Hung Wang
2015-06-18 15:15:52

不會補縫耶....這會是在切片軟體裡面設定的嗎?

FU Genie
2015-06-18 15:16:16

路線是看切層軟體,和機器無關。

Che Hung Wang
2015-06-18 15:20:05

感覺皮帶很容易鬆耶,有什麼好方法嗎?

Ally Yao
2015-06-18 15:22:15

有!!師父有教一招!!這個可能要影片解釋……我想一下怎弄

Ally Yao
2015-06-18 15:29:16

………………廠商會提供“裝皮帶”的影片…………呼呼呼呼、已請他們協助拍一下了^^

Sop Huan
2015-06-18 15:39:54

轉鬆皮帶舵輪端就可以拉緊皮帶拉~

Sop Huan
2015-06-18 15:40:21

另外還有一招是跟i3學的 雙束帶土砲皮帶拉緊法 晚點拍照

Che Hung Wang
2015-06-18 15:48:58

Huang Lin-Chieh ,感謝分享.我試過"轉鬆皮帶舵輪端".但很快又鬆了,是皮帶材質不佳嗎?

李嘉祥
2015-06-18 15:50:28

達文西機台有個結構不錯.是利用彈簧來保持皮帶的緊度.

李嘉祥
2015-06-18 15:59:58

話說第二波有計畫了嗎?這次沒跟到..看大家PO文我手好養....

解國良
2015-06-18 16:08:25

我也有這問題ㄟ,可是我的是要到接近頂端5公分左右才會出現卡卡甚至卡住不動,但是回到底層就正常了,很怪

Sop Huan
2015-06-18 16:09:45

Che Hung Wang 或是你轉得不夠緊 二選一囉XD

Ching-Feng Lin
2015-06-18 16:18:21

我之前是發生在頂端或是中間的時候,看了一下彎了,但是新的螺桿也是彎的但運作是正常,應該是牙的部分有點問題造成的,大家可以看看是否是類似的問題

Sop Huan
2015-06-18 16:20:32

Ching-Feng Lin
2015-06-18 16:57:54

樓上的是好辦法!

李嘉祥
2015-06-18 17:01:02

請問圖中皮帶是勾住什麼?看不清楚.

Sop Huan
2015-06-18 17:02:12

皮帶藉由束帶綁一個環 滑台藉由束帶跟皮帶環綁在一起

李嘉祥
2015-06-18 17:05:01

所以也是束帶.主要利用束線帶容易逼緊的特性嗎?

Sop Huan
2015-06-18 17:06:43

是的 利用束帶調儘簡便的特性土砲成的XD

Che Hung Wang
2015-06-18 17:11:43

好方法.但這樣子是為了一開始能有效拉緊,並無法防止拉緊後又變鬆,這樣說對嗎?

Ching-Feng Lin
2015-06-18 17:13:24

皮帶的部分當然沒辦法,他是透過束線帶提供後續可以調整的方式

Sop Huan
2015-06-18 17:13:42

會鬆要嘛舵輪沒鎖緊 要嘛皮帶品質不好 應該是這樣..

Che Hung Wang
2015-06-18 17:16:46

Ching-Feng Lin ,請問一下這個後續怎麼調整呢?是指先不把束帶拉緊嗎?

Ching-Feng Lin
2015-06-18 17:19:14

不是喔,他的方式是束線長一點,皮帶短一點,束線拉緊是還會有空間可以內縮

Ching-Feng Lin
2015-06-18 17:21:07

但那個只是個方式,還是要看你的皮帶u有沒有因為拉扯過鬆掉,因為如果有可能會造成齒距不對


 

全不選 發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