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3D列印服務
  • COSPLAY 3D 建模
  • 1
  • 2
  • 3

CR-7/8/10 3D Printer 研究社 造訪社團 » 列印問題

原文網址 Gary Ho
2018-02-08 01:51:12

哈哈哈哈~~~~
莫名其妙~因為手殘誤動到參數,結果~POM材料印成功了

哈哈哈哈哈~~100%成功,不會翹的der不要不要了。
目前測試到牆厚4層不會裂,不翹區。

不過就像幾位前輩說的~~不要公開比較好,擋人財路就不好了~

這捆POM我已經嘗試了半年有囉.......

只公佈其中一項參數,但只有這一樣是不會成功的喔!

王智立
2018-02-08 02:44:23

CR 系列的機種嗎?

Charlie Ting
2018-02-08 02:55:39

要慢?

Gary Ho
2018-02-08 07:29:12

CR10

Gary Ho
2018-02-08 07:29:51

快慢只影響美醜,我用40~50在印哦。

王智立
2018-02-08 08:47:34

陳曉澔
2018-02-08 09:00:42

熱床,主要是pom的外觀冷卻非常的快,所以打底一碰到不夠熱的熱床,基本上是黏不住的,一般人大致上都是卡在這邊無法列印,若底部黏的住的話,我是覺的沒有太大問題。

Gary Ho
2018-02-08 09:12:18

是啊,第一層搞定,其它就順了,只是只有夠熱還不夠黏住,我試過180度熱床還是黏不住。
關鍵在切片參數。
至少我試出來的作法是如此囉。

要不是半夜愛睏手殘設錯切片參數,我可能也不會想到要這樣設定⋯

陳曉澔
2018-02-08 09:13:55

嗯,真厲害。我還沒印成功過...XD

Gary Ho
2018-02-08 09:19:00

我試了半年了⋯⋯⋯⋯⋯也沒多厲害啦

陳冠銘
2018-02-08 09:28:55

我之前試你那捲
機器整個封起來印
我是覺得有點熱堆積了
都可以看到線印過去之後才慢慢冷卻 從透明變白色
一樣是翹
問題還是在底
POM自潤性高底很不好黏

陳曉澔
2018-02-08 09:30:00

嗯,我知道,我那pom,溫度很低,但就是底黏不住。

Gary Ho
2018-02-08 09:30:43

陳冠銘 我之前也試過封箱印,一樣無解。

陳冠銘
2018-02-08 09:39:36

其實我是這樣覺得
有時候不是問題無解
而是沒有經濟的解法?

例如說印PC好了
我直接拿塊PC板當底
印完直接把底硬拆掉 那塊板子拆壞就算了
是不是個打底成功率高的方法?
如果是自用這樣做成本很高
但如果是商用印一次收好幾千幾萬這種耗損似乎就可以接受
當然也許問題沒我想像中的簡單啦XD

蘇炳文
2018-02-08 09:45:52

聽說POM味道很重,是真的嗎?

張家綱
2018-02-08 09:52:57

底板可以到這麼高??!

陳冠銘
2018-02-08 10:14:29

看這控制器很顯然是改裝過的
應該是直接吃市電的熱床吧

Gary Ho
2018-02-08 11:29:30

陳冠銘 厲害⋯改過,是吃市電沒錯

Gary Ho
2018-02-08 11:30:17

真的⋯超重味道,昨晚太冷 我窗戶都關著,今天早上起來味道都還散不掉

Gary Ho
2018-02-08 11:34:38

陳冠銘 基本上因該可行哦,我的解法類似這概念,但是更簡化了⋯⋯⋯沒那麼複雜

蘇炳文
2018-02-08 12:13:47

謝謝:)
我也有一捲,可是怕印了會被駡到臭頭一直都還沒嘗試

舒宗淇
2018-02-08 12:57:47

趙志瑋
2018-02-08 13:04:32

Kevin Lan
2018-02-08 14:52:47

這台是重度魔改的熱床XD

Gary Ho
2018-02-08 14:53:33

哈哈哈⋯⋯工程師魂發作

Kevin Lan
2018-02-08 14:54:49

大大你這台是這邊社團目前CR-10的王者

林水樹
2018-02-08 15:07:19

快~~~點三支香~~~準備拜~~~神機與神人

Danny Kuo
2018-02-08 15:10:39

外接熱床~獨立控制!!

朱俊德
2018-02-08 17:21:53

POM都可以了 快點列印幾個水槽 來做小型實驗室電鍍設備吧 賺個夠 XD

Gary Ho
2018-02-08 21:36:13

前輩別開我玩笑了⋯⋯⋯你們才是真正的高手啊

Gary Ho
2018-02-08 21:38:05

呵呵⋯⋯我只是愛玩啦,完全沒有想賺錢

Gary Ho
2018-02-09 00:40:35

剛剛列印摩艾,覺得POM的快速冷卻特性,真的很適合列印大角度及怕熱堆積的部位。

因為冷卻超快,根本不會亂亂翹,也不會熱堆積。

意外的發現~

陳冠銘
2018-02-09 00:41:30

PC也是一樣

Hawke ChienSheng Liu
2018-02-09 23:22:42

叉題一下:這控制器、熱床,哪裡買?

Gary Ho
2018-02-09 23:58:28

露天3dpw

Chia-hsiang Chang
2018-02-10 17:19:48

加棧板?

Gary Ho
2018-02-10 17:23:47

可加可不加,loop越多,越大型,就需要加,小的可以不加

陽陽
2018-02-11 21:23:12

請問第一層,是增加層高 ,或是線寬?

Matt Shieh
2018-02-12 10:32:59

風扇轉速設定100%或20%,或off?

Gary Ho
2018-02-12 10:37:17

off

余志煌
2018-02-12 13:54:25

你適用那套切片軟體?

Gary Ho
2018-02-12 14:20:56

kisslicer


原文網址 李仁維
2018-02-07 17:33:19

Ultimaker CURA 3.2又出了, 我3.1都還沒摸熟啊...

不負責的整理幾個可能會比較受CR使用者關注的更新:
1. 動態變換層高變內建功能了: 在某些大角度時層紋更不明顯但不會過分拖慢速度
2. 加入樹狀支撐: 不用再開肥緩的Meshmixer加了(雖然現在CURA也會變越肥了, 這就是強大的代價啊)理論上會得到更好的表面, 但個人覺得樹枝狀支撐還是比較不適合FDM而是光固化.
3.一些UI的改變, 應該就是更強更好用吧... 總之是很多加法

最後什麼時候會加入可以自行增刪支撐的功能呢~ 好期待啊

話說, 成立一個專門討論切片軟體的社團不知有沒搞頭,
角度怎麼擺 支撐怎麼加 參數怎麼設, 可以印得又快又強又漂亮
有人要++嗎?

陳冠銘
2018-02-07 18:06:38

我是覺得這種怎麼擺怎麼設的問題開專門社團
會變成問的人很多
但回答的很少 ?

Chen Zimook
2018-02-07 23:09:29

樹狀支撐 感覺挺不錯ㄉ

Tako Sun
2018-02-08 14:57:57

3.1 說明還沒寫完就出3.2 ,不過還好只是小改 =_=

張可鵬
2018-02-08 16:17:39

++

張鶴繼
2018-02-08 23:02:05

他動作也太快了,1/29 才 beta , 2/6 正式版就出來了


原文網址 Jian Lin
2018-02-05 00:14:27

已解決

Hi 各位 請教一下,關於下圖,底層列印時有大象腿跡象出現原因是什麼呢?,材質pla 機型cr10mini,溫度195/45,層高0.2,吸嘴0.4,速度50,原本懷疑事熱床60將到45無效,懷疑水平校正,原本厚薄規使用0.05水平校正熱床,改成0.1 耶無效,還有哪些可能性嗎?

Update
180206->今天將溫度熱床溫度降至30,加了裙擺,速度放慢至30,似乎無改善.
仔細觀察變形層數與底層厚度有些關聯性,比如說低層設定五層,第六層之後變形開始改善,如果只設定2層變形層數只有2層,真是有趣目前還在持續尋找答案再麻煩各位提供一下意見

180209
放鬆z軸 左右螺桿上的rollers 改善很多,目前疑惑的地方是鬆緊度如何拿捏
補上改善照片 左圖為改善後,右圖為原本的


原文網址 Yung-Shing Tsai
2018-02-02 14:30:55

請問為什麼列印薄的區面,表面會有結塊的東西?
跟什麼參數有關係呢?
覺得不解

彭帟絃
2018-02-02 15:05:49

移動路徑,餘料,回抽,溫度

吳水豚
2018-02-02 15:26:11

噴頭沾黏....

Qi Xiao
2018-02-02 16:00:44

試試看把吹物件的風量降低,最近在自己組機器有遇到

楊東昱
2018-02-02 17:34:39

溫度要適當下降,降溫風扇要弄好,流量下降

Qi Xiao
2018-02-02 23:59:11

最後如何解決了還請再分享一下

Den Kevin
2018-02-03 12:50:49

Have u try print one of this?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2614204


原文網址 莊靖佳
2018-02-01 21:40:19

各位前輩好,想請教一些我摸不著頭緒的問題。
機台:CR10S400尺寸
線材:原廠(三維創想)PLA1.75 白色
切層軟體:KISSlicer 1.6.2
(原始參數使用張鶴繼大大在檔案區上傳的參數版本5)

Q1:一開始的問題是印出來會像圖2一樣(噴頭溫度195,底板溫度65,環境溫度18),類似吐料不順,猜測是回抽過長,考慮到可能會牽絲,於是先調高噴頭溫度至200度,狀況有該善但是問題仍然存在,第二次調整回抽6mm改為4mm,問題解除。除了修改回抽還有什麼參數會影響?

Q2:如圖一,這個問題在Q1時一直存在,外圈會剝離、內凹。分別依序改動:
1.繞圈與實心填充重疊0.4→0.6
2.圈數2.5 表層厚度0.8 → 圈數3 表層厚度1.2
仍不見狀況改善跡象。不知還能從什麼地方著手?

還望不吝指教,謝謝。

ChihJun Soong
2018-02-01 23:35:03

沒用過KISSlicer,你可以用不同的切片軟體試看看,像Cura 1.5xx版設定比較簡易.

Chung Tu
2018-02-02 01:17:00

我也正在摸索kisslicer,使用Cura真的比較簡單,慢慢try~一次調整一個參數然後列印,調整參數~列印....依此類推,就會找到你的最佳列印參數!!玩這個沒捷徑,要慢慢嘗試

陳曉澔
2018-02-02 08:39:42

請把速度調慢,並把每個速度一致化,並不是每台機器都可迅速的調整速度,更何況是如此快的速度下。

Gary Ho
2018-02-02 08:40:30

量一下線徑,1.70~1.75,流量設定請嘗試用1.07,線徑1.75~1.8,流量設定1

Gary Ho
2018-02-02 08:43:17

另外分享一下心得,大部分台灣製造的線徑都落在1.70~1.75,而中國的都落在1.72~1.75之間。所以我的設定常態流量都設定1.07。

許阿瑋
2018-02-02 18:20:46

會牽絲應該是要降低溫度吧,確實有可能是回抽問題,如果版本是1.6以上可以開測試功能,流量我觀察夠不夠我會看頂部填補,有隙縫會增加,旁邊影響我覺得不大

莊靖佳
2018-02-03 01:33:02

感謝各位前輩的建議。目前流量調整成1.07後,外圈剝離問題已經解決。但是內凹問題依然存在,仔細看了之後,很像轉角處多擠而凸出來,導致看起來像內凹。(目前還沒試過降速)

莊靖佳
2018-02-03 01:38:38


原文網址 許兆宇
2018-02-01 09:24:22

請問有人在CR-8加熱底板下方鋪設保溫棉的嗎?
理論上有鋪保溫棉,加熱到設定溫度之後的保溫電流只要一半即可
道理等同幫加熱鋁塊包耐熱棉,只不過加熱底板溫度不高,只要一般保溫材就可以了

John Lee
2018-02-01 09:28:23

會有起火的疑慮的地方
還是買貴貴的專用保溫材料吧!
例如石綿之類的

許兆宇
2018-02-01 09:29:17

可是溫度才45度耶~

Gary Ho
2018-02-01 09:31:05

我是買耐熱500度的石棉自己貼的,用打火雞燒都不會燃

許兆宇
2018-02-01 09:35:23

耐熱棉我是有,但每次幫加熱塊包耐熱棉都覺得手跟眼睛很不舒服,所以不太想把它用在大面積裸露在外的底板下方@@

林水樹
2018-02-01 09:44:55

我不用石綿~~~但有放保溫層在中間

ChihJun Soong
2018-02-01 09:56:53

防火毯這些東西都會有纖維脫落問題,所以安裝上要戴口罩,還有是固定後就不要在碰動減少纖維脫落漂散問題, 降低吸入肺部.

許兆宇
2018-02-01 09:57:11

另外一問~有加保溫層的前輩們,是不是電流真的有比較低?
重點不是想省電,是想降低一些危險性

林水樹
2018-02-01 09:58:01

林水樹
2018-02-01 10:00:00

包一次就用很久了~~~除非清潔噴頭組~~~我太極八包到現在超過半年了

許兆宇
2018-02-01 22:25:47

感謝大家分享經驗~本版果然臥虎藏龍!
我打算先用耐熱棉單面包耐熱膠帶之後,做兩個架子把它固定在底板下方保溫

蘇家民
2018-02-06 12:05:07

我用包冷氣管路那種泡棉而已 哈哈

蘇家民
2018-02-06 12:08:04

許兆宇
2018-02-06 12:17:22

這樣說來~用珍珠板應該也可以!


原文網址 蔡仁傑
2018-01-31 21:18:53

新手剛入手CR-8s
昨天印了4個ikea lack桌子固定座
發現照片裡的的雙內圓變扁了
量了一下列印件
Z軸原圖為64mm高
印出來的成品低了約1mm
只有63mm
X軸Y軸則和原圖差不多

請問前輩們
這是哪個地方沒調整好?
應該怎麼改進?
謝謝~

材質PLA 列印溫度210℃
熱床 60℃
有加全支撐

Ally Yao
2018-01-31 23:01:20

如果換個列印的擺放角度呢?可以試試

楊東昱
2018-01-31 23:07:41

印過 10mm 或 20mm 立方體了嗎?
少半個、一個層厚 還算正常。
初步認為,你的噴頭-平台間隙調太少了。

蔡仁傑
2018-02-01 19:38:11

還沒印過立方體,我先把平台間隙再調過看看,目前發現平台調高螺絲印一印鬆掉了...


原文網址 李明宏
2018-01-31 17:20:20

<列印成品瑕疵請教>成品及參數如附圖,列印機型是CR10S,我有使用相同參數印成功過,但前天修正模型重新列印後,就發生成型底部還算正常,上面會如照片的瑕疵發生,不知道有沒有前輩有類似狀況及排除經驗?
我為了先排除是否材料受潮,也另外印了黑色料,結果狀況雷同,且我的料捲會放在防潮箱中使用。歡迎各位大大給我一些意見,感謝。

曾坤富
2018-01-31 20:21:17

列印時 有沒有ㄅㄛ ㄅㄛ聲? 有的畫噴頭掛了 換掉應該就能解決!! 溫度調到190度!

David Liao
2018-01-31 20:34:31

鐵氟龍管掛掉了,你抽出來應該是燒焦的


原文網址 瓦特
2018-01-27 18:53:35

Mercy : Heroes never die!
溫度:190~195
layer 0.1
線材:明燿銀點灰(大概)
機器:cr7、cr8
物件來源:網友分享連結
作者分件分得很好,不難印~
先假組一下再考慮要不要上色.....XD

林勝斌
2018-01-27 19:03:49

這個今天我有看到,不用做支撐嗎?

瓦特
2018-01-27 19:05:34

支撐都跑不掉要阿 各分件也各自有支撐。

蘇恆誠
2018-01-27 20:03:14

請問是哪位大德的分享啊?

Chen Zimook
2018-01-27 21:00:34

太太太太太太太厲害了~~~

王智立
2018-01-28 01:50:38

wow 我看到那器熟悉的料架。哈哈哈哈


原文網址 林宏遠
2018-01-25 15:32:47

各位大大好

小弟剛接觸3D列印 還有許多地方不懂還麻煩大家指教

最近需要買一台

XY方向線寬在50um以下、Z方向為20um以下

能使噴頭操作溫度在80度C左右(或是可以控制噴頭溫度)

若有大大有或是知道相符合規格之機台能在幫忙推薦嗎

謝謝~

PS 如果溫度不能調整至少希望線寬能到達

楊東昱
2018-01-25 17:44:53

你準備多少錢採購?有六位數嗎?

沈宗麟
2018-01-25 20:00:54

這可能建議用photolithography方法做了,現在沒有3dp有能力做到80um resolution的。

Kevin Lan
2018-01-25 20:12:19

這個規格FDM大概只有Z軸有機會(而且還不知道哪台有能力)達到,可能要找光固化機了。
找了一下,Octave Light 3D Printer光固化機有機會(看之前眾籌的頁面,規格是XY是50㎛,Z是5㎛,當然這不是一般人會去買的價格。

FB找"Octave Light 3D Printer TW Distribution"去問吧。

Kevin Lan
2018-01-25 20:15:44

另外我很好奇,這麼明確的規格,是做什麼應用??

林宏遠
2018-01-25 20:30:38

有的~ 因為是學校需求

林宏遠
2018-01-25 20:33:35

十分感謝您的幫助 我已經發訊息給他們~~

林宏遠
2018-01-25 20:33:46

主要是學校單位想要使用

林宏遠
2018-01-25 20:35:43

請問大大有相符的機台或廠商能推薦嗎>_<

林宏遠
2018-01-25 20:38:38

我有詢問幾家廠商 但很多都只推出比較大眾款

我對於較精密的的機台較不熟悉 所以才想上來問各位大大

因為如果用蝕刻 曝光的話可能較為複雜 且有費用的問題

冷士易
2018-01-25 20:41:37

強欸!有需要再找我 包括經費

沈宗麟
2018-01-25 20:46:49

不曝光就用絹版印刷法也行

楊仁智
2018-01-25 22:05:56

是技職體系學校嗎?目的是要做出一定完成度的做品嗎? 個人懷疑沒有惡意。。。是不是又是一個外行的不小心Google後亂入訂出來的「天龍規格」

林宏遠
2018-01-25 22:10:07

我們主要是輔助實驗用途 剛好需要製作這樣大小的材料

您說的是,我的確是外行人 瞭解的也不夠多

只是想說能不能問問前輩們有沒有辦法達到我的需求 以及相關機台的價格這樣

謝謝回覆~

沈宗麟
2018-01-25 22:26:43

如果是要做生化細胞篩選器的話,用光固化或者粉末鍛造法機台比較適合您。

楊仁智
2018-01-25 22:45:23

Sorry,真的感到非常抱歉,因為沒問清楚您的用途,就亂批評。

依上樓的說法,沉積式的機型確實不用列入考量了。目前熱融型的,噴嘴最小的約0.1mm,換算成um ,是100um,當成型口都100um 的情況下,XY就算可以達到50um 也沒什麼義意了!

楊仁智
2018-01-25 22:59:39

補充一下,之所以會有感而發,是因為體驗過,學校好不容易有經費採購設備,但是沒實際評估買的目的是什麼,結果負責人很用心,用盡一切管道找到了廠商,並用口才,人脈以超低價格買了一台超高規的機台,廠商也覺得有回饋社會的責任,也不惜賠本賣,但是結果確是買了一台高級機台在做基本的訓練。完全沒發揮其核心功能,更慘的是過了一二年,機台開始要換零件,保養時,校方跟本沒預算能維護它(那麼貴的機子,零件秏材那能便宜到那去),最後只能成為一個高級廢鐵。

林水樹
2018-01-26 00:58:04


 

全不選 主題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