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t=market
  • COSPLAY 3D 建模
  • 3D列印服務
  • 1
  • 2
  • 3

CR-7/8/10 3D Printer 研究社 造訪社團 » 用戶發文

原文網址 蘇炳文
2019-01-22 23:19:01

用了一陣子的乾燥劑裏面有些顆粒變成粉紅色,應該是吸收了濕氣的結果,於是用乾果機烤了數小時後,那些粉紅色顆粒變成藍色了,奇怪那些都不會變色的顆粒是怎麼回事,難道只是充數好看的嗎,請問有人知道嗎?

何崟梵
2019-01-22 23:20:32

會變色是因為有加指示劑

陳冠銘
2019-01-22 23:22:58

有色的是指示用的
無色的跟有色功能一樣
只是沒顏色而已

蘇炳文
2019-01-22 23:24:23

哦,原來是這樣,長知識了,謝謝

ShiJie Shen
2019-01-22 23:32:27

這有關鍵字可尋嗎?

邱舜裕
2019-01-22 23:36:55

有色的吸濕能力會比無色的弱,所以大部分才都是無色的。

Johnrock Chou
2019-01-22 23:37:21

指示濟怎樣解讀

ShiJie Shen
2019-01-22 23:39:21

Johnrock Chou 紅濕藍乾

蘇炳文
2019-01-22 23:47:16

本來以為反正只有少數幾顆吸了濕氣還可以繼續撐一下,原來錯的離譜 ?

程啟佑
2019-01-22 23:52:59

那是矽膠乾燥劑,會變色的部分是氯化亞鈷指示用的,遇到水變粉色,乾燥是藍色,透明的部分才是主要吸濕的部分。

鄭博鴻
2019-01-22 23:54:20

我記得曬太陽可以重複使用

Scott Lai
2019-01-23 00:26:48

水玻璃

Scott Lai
2019-01-23 00:27:32

用微波爐比較快

林圍巾
2019-01-23 01:38:48

附帶一問,
一直沒用微波爐或烤箱,
因為怕會釋放一些不該吃到的物質,
有這回事嗎?

Shu-Jen Chou
2019-01-23 01:48:56

變色指示的比較弱又比較貴,摻一點就好

Teng Cheong Ha
2019-01-23 02:04:14

Johnrock Chou
2019-01-23 07:43:04

食物裡面不是也有嗎

Kevin Lan
2019-01-23 09:32:30

所以怎麼樣會被人體吸收呢? 吃進去? 還是接觸? 量是多少? 有很多有毒物質是平常都會用到, 但是因為使用方式的關係, 完全安全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的話, 就不用擔心了.

我認為我們該注意的不是那種很久才遇到一次用到一回的東西, 而是平常都會接觸到, 但是自己沒有自覺的. 隨便舉例, 炒菜的油煙是致癌物質, 二手煙是致癌物質, 空氣中的PM2.5等等. 那才是我們該多花些心思在上面的.

David Liao
2019-01-23 09:54:21

烤的時候要適時翻動讓濕氣散出來才會完全乾燥

Boon Kheng Tang
2019-01-23 09:58:26

請問是不是所有這類的乾燥劑都能加熱去潮呢?

沈宗麟
2019-01-23 10:11:24

Boon Kheng Tang 幾乎的可以加熱還原

Boon Kheng Tang
2019-01-23 10:12:05

Arided TL Shen 謝謝,明白了

Boon Kheng Tang
2019-01-23 10:13:15

買了一顆濕度計,來把之前耗材的乾燥劑還原一下。 ?

劉壹守
2019-01-23 12:43:45

生石灰(白色粉末)不行,有錯請知正

吳錫皇
2019-01-23 14:11:26

有鍍指示劑的

吳錫皇
2019-01-23 14:11:42

這個沒有

Acen Chen
2019-01-23 15:07:05

Kevin Lan 看到上面說致癌物時我也笑了~但我一開始笑沒想到我到底在笑啥~看到你寫的我知道我笑的原因了...

Boon Kheng Tang
2019-01-23 19:32:46

劉壹守 了解,因為氧化鈣吸水成氫氧化鈣是化學反應

張峻瑜
2019-01-23 21:13:34

二氧化矽

Kevin Lan
2019-01-24 08:52:54

我想補充一點, 無形的壓力, 例如看到網路傳的, 或電視新聞上面報的, 就開始很擔心自己會不會受影響這種, 對健康的危害才是最可怕. 遠遠大於網路傳的, 新聞報的那些「好像很可怕」的東西. 有空可以google 「壓力 健康」看看.

統計上面, 左撇子的平均壽命比右撇子短, 專家的解釋是可能因為這個世界上大部份的東西都是設計給右撇子用的, 而長期對左撇子造成無形的壓力導致這個統計結果...

所以自己嚇自己是千千萬萬使不得的.

Sega Liu
2019-01-24 09:52:05

用平底鍋炒就可以恢復乾燥

Kevin Lan
2019-01-24 10:24:38

突然想到家裏的平底鍋剛好換新的, 舊的本來打算要丟... 現在找到用途啦!

Sega Liu
2019-01-24 10:32:51


早知道就不要丟舊平底鍋

Boon Kheng Tang
2019-01-24 11:01:27

我現在就是這樣炒

陳冠銘
2019-01-24 14:05:38

我是用電鍋烘

Johnrock Chou
2019-01-24 15:01:48

看到有國外放濕度計在包裝袋子裡面,發現袋子裡面濕度比室內濕度還要高

沈宗麟
2019-01-24 15:52:09

長期過乾會導致回濕後濕度量測的非線性。

蔡金憲
2019-01-24 16:57:16

剛好有一個平底鍋要丟掉,我要趕快回家救他脫離苦海!

Teng Cheong Ha
2019-01-25 00:20:46

專程讓您寫兩則頗長的回覆,我想您應該很痛恨那些內容農場甚至台灣新聞上流傳,以假亂真的內容。我非常認同,我也非常痛恨這類嚇人或偽科學的文章。但是,我所附上的是 隸屬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的化學分子資料庫和一家德國製造工業用乾燥儀器的公司所釋出的文件。後者一來說明歐洲化學品管理署ECHA已經將氯化亞鈷列為"Substance of Very High Concern (SVHC)"並且列出具有相對安全替代指示劑的矽膠。
我本意只想提醒原PO,因為他是用乾果機來烘乾矽膠的,所以提醒使用 要小心。國高中化學課的基本原則,入口的跟避免入口的要區隔開來。這就跟您所說的平常使用方式正確的話是安全的沒有相違。至於多少量才會致癌,每個人相對能夠承受的劑量不同,這跟個人的細胞修補能力跟免疫辨識能力有關。但試想如果同一個乾果機烘出來的水果乾,是家裡小孩愛吃的,又或家裡有孕婦愛吃果乾的話會積少成多嗎?能夠保證烘烤矽膠的時候沒有不慎意外殘留的粉末嗎? 一根菸不會造成什麼傷害,每天抽菸或被迫吸進二手菸的話又不一樣了。若平常抽菸加上氯化亞鈷會有加成效應嗎?我不知道,要設計實驗了解才能知道,但何故以身示範呢。即便原PO的乾果機是專程用來乾燥線材跟矽膠的,因為沒有明確說明,也可能會誤導他人做了不良示範。
本來看完大家的回覆覺得我過於擔心的甚至看笑話我也無所謂,不過讓您懊惱得相隔多時再次留言,我也不好意思笑而置之,得謹慎看待了。這也是我痛恨那些內容農場的原因,有人過份相信,東怕西怕。也有另一個極端的認為都是嚇人的,忽略了該有的基本安全意識。相信我,我跟您一樣的痛恨那些嚇人的資訊。學者日夜做的研究,普羅大眾沒什麼機會了解,農場/三流新聞的一則虛假或扭曲真科學的文章/報導所造就的影響更大。
想想等下列印什麼吧,Happy printing! :)

蘇炳文
2019-01-25 01:07:11

Teng Cheong Ha 洗乾淨也不行嗎?
基本上乾果機是專用來烤線材的,老婆大概也沒有美國時間真的去烤果乾

Teng Cheong Ha
2019-01-25 02:24:14

Edward Su 跟處理食物的分開比較好吧,難以確保沒有粉屑不小心誤食。這個嗜好已經有讓大家接觸到不少平常人鮮少大量遇到的物質了。即便所謂安全的PLA也不見得染劑加熱後揮發物沒有潛在危害物質。安全為上。不過我是在網路說的,沒有直接的責任,家人和自己的健康自己承擔吧。

Orcus Tseng
2019-01-26 11:52:43

我也用很多這個東西,我發現他加熱後冷卻過程會持續放出濕氣,我都是冷卻到一定程度後才繼續用

林水樹
2019-01-26 13:14:38

這上面烤會不會更快

沈宗麟
2019-01-26 13:17:50

會很快

林水樹
2019-01-26 13:21:51

等這大冰箱來載走後!!!這邊可以弄個橫桿!!!如果受潮!!!直接掛上去烘!!!一兼兩顧!!摸剌兼洗褲!!!哈哈哈


原文網址 蘇炳文
2019-01-14 19:13:46

Simplify 3D 突然再釋出新版4.1.1,這是個bug fix版本,可是請等等再說,這版本已知修正了bridging的小問題可是在切片時卻很容易當掉,讓你剛才微調的參數跟本沒機會存檔。
現在假始有社友問它好不好用個人可能要稍微持保留態度了,他們版本更新間隔蠻長的,新版沒有真正有感的進步,QA做的不到位,又有免費的競爭對手緊追在後,唉~感覺這家公司氣數將盡。

Gary Chiu
2019-01-14 21:07:30

很久以前用過S3D的佛心版,剛好最近有念頭想要買,還好有看到大大這篇文阿@@

蘇炳文
2019-01-14 22:07:36

其實它還是很好用,只是對新版本有些失望,發發牢騷,還是希望它繼續加油,千萬不要因此不買啊,畢竟現在這軟體的收費比較像贊助而以


原文網址 蘇炳文
2018-12-14 10:46:25

請問在列印高溫線材時是否有比較耐操好用的平台貼可以分享一下,謝謝:)
印PC噴嘴溫度>240度,熱床>90度
用過創想的藍色平台貼,也試過用1mm厚玻纖板表面塗白膠,自認噴嘴和平台貼的距離有調的適當,沒想到重復印了5~6個模型後,玻纖板的表面就形成模型底面的凹印,想要裁薄金屬板來試試,有經驗的社友請不吝指導一下。

蘇炳文
2018-12-14 10:52:26

其實創想的藍色平台貼只是印PLA也很快表面就變成凹陷了,用手抹過就可以感覺到,200x200mm一片約200元,經常需要換也是不小的成本

Josh Hsiao
2018-12-14 10:59:00

會印高溫料都是在商用,基本上不會省這個,反正都是算在客人頭上,再來這大都是商業機密,知道的也不會說,你只能自己慢慢試。

Scott Lai
2018-12-14 11:04:01

木皮,哈哈;破的地方用木粉混白膠下去補

Scott Lai
2018-12-14 11:06:33

最近想試木粉直接混白膠塗玻璃,應該可以買檀香粉來試看看

沈宗麟
2018-12-14 11:12:49

因為噴嘴太高溫(>240℃),所以只能用金屬上貼pei膜,或者用玻璃當基板。不然用fpr-pei很容易脫膜。

Josh Hsiao
2018-12-14 11:26:46

大部分底板的膠都無法耐太長時間的高溫

Tako Sun
2018-12-14 12:31:19

底板多大,金屬底板問題也是一堆的,有一好沒二好
最大的問題就是重量 XD


原文網址 蘇炳文
2017-12-25 19:58:58


原文網址 蘇炳文
2017-12-14 00:57:19

來分享一下CR系列那個所謂的Z軸消背隙螺母的想法
螺母和螺桿的牙紋本來就存在有間隙所以才不會咬死而可以滑動,可是這間隙在螺母往復來回滑動之後就產生位置誤差,消除誤差的方法之一就是施加預壓,讓螺母的螺紋一直頂住螺桿螺紋的一邊,理論上這樣就沒有間隙了。創想三維好像有標榜他們的Z軸螺母是消背隙的,當初覺得蠻不錯的,可是怎麼印多了經常就需要再調一下平台水平呢?尤其是雙Z軸機種往往有一邊會偏比較多,百思不解把那消背隙螺母拆下來看一下,原來它的預壓力來自兩顆小小的M3彈簧華司,這..力道應該不夠吧? 我嘗試了這個簡單又經濟的方法改良它,就是把M3換成M5的,照片可以看出來差蠻多的,記得把開口的那端朝向螺桿,而且不要鎖死大概7/8分緊就好,讓螺母和黑色鐵片留一些空隙,經過約一個星期印了大小十幾個模型感覺還不錯。

吳泰興
2017-12-14 02:06:09

蘇大~這才是消間隙螺母

Chen Yan Wen
2017-12-14 06:12:38

請教一下是裝在螺絲下面,開口朝向螺桿,一邊裝一個對吧?

Tony Yang
2017-12-14 06:39:41

對,
這是正品 ,
不過也佩服創想可以想出來,
難怪可以省錢

Tony Yang
2017-12-14 06:41:44

圖中那兩顆螺絲真的不能鎖很緊,
否則Z軸會卡死,
不然就是馬達很燙

Sing Lam
2017-12-14 07:23:15

只是為了鏍母不會鬆,蘇大會不會想多了。我的已經給我拆到不見了,早已没有加,況且創想連Z軸光學開關都不是標準規格,牠會對精度要求又有多高呢。

Tony Yang
2017-12-14 07:30:43

那個要鎖有點緊,
又不會太緊,
才會有消背隙的一點點效果

蘇炳文
2017-12-14 08:31:46

是的

蘇炳文
2017-12-14 08:41:44

對啊,可是創想就是配那種兩光的,最簡單就是換張力大一些的華司改善一下了。

Tony Yang
2017-12-14 08:45:20

這不是滾珠,
一定會這樣,
張力大,
馬達電流就大,
當初創想都算好了,
你摸看看你Z軸馬達會不會很熱,
會,
可能要換回來哦

林佑臻
2017-12-14 08:47:40

不管你有沒有用華斯,他還是靠重力消隙的

蘇炳文
2017-12-14 08:50:52

Z軸馬達幾乎感覺不到甚麼溫度,它幾乎不怎麼動的,而且保持扭力也不需要大,所以驅動電流也不需要大,你的會很熱要調一下驅動板。

陳冠銘
2017-12-14 08:51:01

雙Z水平會跑掉是有原因的 所以我一直講雙Z最終解法是兩邊都有限位開關Home會自動拉平
光有兩台馬達還是不夠的

蘇炳文
2017-12-14 09:00:21

陳冠銘 是有許多其它方法,這只是最簡單的嘗試,不需要花很多時間精力,不具備改機能力的社友也可以做到,也可能會有異想不到的效果:)

蘇炳文
2017-12-14 09:02:17

對啊

蘇炳文
2017-12-14 09:11:52

Sing Lam 您可能不了解它放那兩片華司的用意吧。
再說限位偵測沒有所謂的標準,戲法人人會變只要有效就是好的。

吳秩達
2017-12-14 09:13:42

通常Z軸只有單方向向上移動,背隙會有影響嗎?

Tony Yang
2017-12-14 09:23:58


回抽
移位
原點定位
很多地方
都是上下跑
一次跑一細分
一下下就很嚇人了

Sega Liu
2017-12-14 09:29:59

其實大家都以為要消隙
那是個迷思
只要Z軸平行重力方式往下
其實靠重力就可以消除間隙
換句話說
如果是水平方向用螺桿
那就很需要了

Sega Liu
2017-12-14 09:30:58

不會的
重力一直壓著
螺桿的一邊
上上下下其實效果一樣

蘇炳文
2017-12-14 09:33:09

你如果仔細觀察起印時會先回歸Z軸原點,然後在刮清噴嘴殘料時會有幾次上下移動,回抽有些人會設抬頭,這都是沒有消背隙就有誤差產生的時候。

Sega Liu
2017-12-14 09:35:54

雙水平跑掉
因為兩個馬達其中一個跳步
就算是裝了兩個 Home 限位開關
也只能保證一開始是同步
如果沒解決步進馬達跳步問題
一旦列印時間一長
兩個軸還是會不同高度

蘇炳文
2017-12-14 09:37:04

那麼說使用滾珠螺桿的人是怎麼了?

Sega Liu
2017-12-14 09:37:42

我的 i3 用的時間很久
兩個 Z軸從來沒有發生高度不一樣的狀況

Sega Liu
2017-12-14 09:38:53

其實我設計的機器 z軸一直都是用不鏽鋼牙條
還不是完全直線

蘇炳文
2017-12-14 09:44:55

牙條是不要求精度的(其實是沒精度),消不消隙大概無所謂了

Scott Lai
2017-12-14 09:46:59

我覺得那是讓螺桿旋轉時,前後左右晃動時,螺母不會把螺桿咬死,你自己看Z軸最上方的頂點,螺桿在轉時,根本就晃來晃去的

Tony Yang
2017-12-14 09:47:59

劉世嘉 重力是不夠壓的
還要考慮慣性的問題
不然大家就不會在意消滑差了

林佑臻
2017-12-14 09:49:08

Xy方向用滾珠螺桿ok啊
我只是強調大部分diy機器z方向都是用重力來消隙

Scott Lai
2017-12-14 09:49:21

而且,原廠出廠時,馬達跟螺母形成的直線,根本就不垂直於XY平面

Tony Yang
2017-12-14 09:50:30

這個就是創想厲害的地方
台灣人在製造
看到螺桿頂端嚴重搖晃
不管有沒有造成列印誤差
也絕對不敢這樣設計與出貨
這就是台灣品質與大陸品質的差異
當然啦!!
大陸都能遊走在品質與成本最小差異化之間
所以當然就能有利潤

林佑臻
2017-12-14 09:50:51

這也是一個想法

Tony Yang
2017-12-14 09:52:34


但是
阿六仔
就是可以 錯錯得對
雖然是錯的
也能印出相當品質

Sega Liu
2017-12-14 09:54:01

我的機器一直都會抽時抬高z
似乎沒有你們說的問題
重力對我來說一直都非常足夠

林佑臻
2017-12-14 09:54:11

Cr7就算不夠重 8 10夠重吧?

蘇炳文
2017-12-14 09:54:29

各位,我的做法只是想稍微改善現在設備的性能,並不是要達到滾珠螺桿的功效或真的完全沒背隙,其實滾珠螺桿的也分好幾個等級,覺得值得一試的人就試試,不然一笑置之也無妨

Sega Liu
2017-12-14 09:56:19

慣性要能一直延續在同一個方向才會有產生位移的效果
所以除非是水平方向XZ軸
不然重力就是有辦法一直壓著螺紋的上方

Scott Lai
2017-12-14 09:57:03

不過那個消間隙螺母的少用為妙,我才用幾天,白的潤滑油就變黑了

Sega Liu
2017-12-14 09:59:30

所以就說了啊
牙條這麼不精準
都已經非常夠用了
何況滾珠螺桿
又更何況是加了消隙的機制
這叫做 over kill
另外
3d 列印的精度本來就不是以幾條來計算
誤差之大
根本就不需要太精準的螺桿

Scott Lai
2017-12-14 09:59:33

目前我改成這個

Sega Liu
2017-12-14 10:06:14

z 晃動英文叫做 z wobble
卡太死會造成波紋
在 thingiverse 有許多設計是用來消除 z 波紋的
可以找一下
重點在於
z 軸就算晃動也不要讓他會在 xy 產生位移
我機器的設計就是讓 z 軸晃 但是在 Y 方向可以稍微位移的彈性
Z 軸只提供 Z 方向的移動
就不會有波紋產生

Sega Liu
2017-12-14 10:07:38

蘇炳文
2017-12-14 10:07:38

當然,頂住了伴隨而來的是摩擦阻力,就產生磨耗了,除非用滾珠了會好很多。

Sega Liu
2017-12-14 10:09:01

你越是限制z的晃動
整個機構反而跟著一起動
就越容易產生波紋

Sega Liu
2017-12-14 10:12:09

譬如這個設計
就是讓 Z 軸只能上推 x 軸
就算左右晃也不會造成 x 軸跟著晃動
https://www.thingiverse.com/thing:1536537

蘇炳文
2017-12-14 10:17:35

滾珠螺桿

陳冠銘
2017-12-14 10:17:40

不是運作時出問題
通常問題會出現在斷電後馬達失去保持力之後才會發生
所以Home歸零完可以拉回去就ok

Sega Liu
2017-12-14 10:18:24

斷電兩個馬達也同時斷電
感覺應該不會不同高度

陳冠銘
2017-12-14 10:20:58

斷電後是無法預料的狀況
還有些狀況是例如近程換線時去壓到 或者搬動機器去動到
我做雙限位是希望不管什麼狀況 機器被怎麼動
Home完就是直接可以開始印的狀態

蘇炳文
2017-12-14 10:31:39

靠重力消隙的想像空間很大,並不是說誰對誰錯,印公仔和工業配件對精度的要求本來就不一樣

吳泰興
2017-12-14 10:40:03

滾珠~

林水樹
2017-12-14 10:41:31

我也來改一改好了~~~1204 400mm長~~~給他直上

Sega Liu
2017-12-14 10:41:52

我也都不是印公仔哩
我都是印機構銜接的零件
公差一直都很大
所以太精密的螺桿其實派不上用場

Scott Lai
2017-12-14 10:42:40

林水樹 你不是3軸早就滾珠螺桿了嗎?

吳泰興
2017-12-14 10:43:04

林水樹
2017-12-14 10:43:12

那是自組機~~~我的太極八還沒

Sega Liu
2017-12-14 10:43:45

雙限位開關
意味著z兩個馬達
各自要有一個步進馬達控制板

林水樹
2017-12-14 10:46:21

這樣鋁擠也要換~~~那z軸~~~就變成400mm了~~~太極八(cr8)又變化了

吳泰興
2017-12-14 10:47:15

林水樹 太極八變 超級八
呃~~

林水樹
2017-12-14 10:47:36

吳泰興 笑~~~牙齒白啊~~~小心敲掉你的牙

吳泰興
2017-12-14 10:47:48

林水樹
2017-12-14 10:48:43

你給我降級啊~~~本來是超級八~~~變太極八~~~你直接給我降一級

陳冠銘
2017-12-14 10:50:03

是滴
我以前在別的社團有分享過運作影片
兩邊Z一開始我故意壓成不一樣高
Home完會自動拉平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122378798/videos/1952262881454439/

蘇炳文
2017-12-14 10:50:34

啊你都說用牙條就完全直線,又說印出來公差很大,所以精密螺桿派不上用場? 這邏輯偶也不知要怎麼接了XDD
Everything does matter. Bro

林水樹
2017-12-14 10:52:14

我考慮一下~~~用1204還是用1610滾珠螺桿

吳泰興
2017-12-14 10:59:35

哦~那要變 祖太八了

Scott Lai
2017-12-14 10:59:51

林水樹 男人要粗一點好

吳泰興
2017-12-14 11:00:58

1204行程真的太短
你害我又去買1610~
口袋整個榨乾~ ? ? ? ?

蘇炳文
2017-12-14 11:01:12

真極八~~~

林水樹
2017-12-14 11:01:25

吳泰興 tbi的嗎??

林水樹
2017-12-14 11:01:38

蘇炳文 夭壽喔~~~

吳泰興
2017-12-14 11:02:39

林水樹 對呀~上銀的我那買的起呀~

林水樹
2017-12-14 11:02:46

蘇炳文
2017-12-14 11:03:20

林水樹 輕鬆點蠻好玩的

林水樹
2017-12-14 11:03:44

Scott Lai
2017-12-14 11:03:54

吳泰興 你一次來2根Z嗎?

林水樹
2017-12-14 11:04:54

一次兩根~~~1610不夠啦~~~~哈哈哈

吳泰興
2017-12-14 11:05:25

Scott Lai 不是~ㄧ次4根還有5根滑軌 ? ? ? ? ? ? ? ? ? ? ? ? ? ? ? ? ? ? ? ? ?

林水樹
2017-12-14 11:06:24

導軌要上銀~~~哈哈哈~~~讚

林水樹
2017-12-14 11:06:44

我自組機就是這樣搞的

吳泰興
2017-12-14 11:07:45

林水樹 不要~我全部都TBI
上銀貴到我破產

Scott Lai
2017-12-14 11:12:10

吳泰興 我之前問過THK SSR15XW 2滑塊+50CM導軌 RMB$590

蘇炳文
2017-12-14 11:12:27

吳泰興 你都是淘寶買的嗎? 我上星期有從淘寶進CPC的滑軌,一直在想在台灣買不知報價如何,另外也怕長一些的對岸寄過來撞歪了

林水樹
2017-12-14 11:17:49

蘇炳文 其實包裝得當~~~不會啦~~~

吳泰興
2017-12-14 11:47:02

我的全部是110cm
這才是重點 ? ? ? ? ? ? ? ? ? ?

吳泰興
2017-12-14 11:48:48

蘇大~對岸我也買了不少~
1米的~包裝的好都沒問題~
不過這次全部在台灣
我家附近認識的軸承店,幫我直接跟TBI下單

Scott Lai
2017-12-14 11:56:38

吳泰興 那你TBI 螺桿多長? 價格?

蘇炳文
2017-12-14 11:59:04

吳泰興 我要的長度大約要90cm,真的怕怕的~,你的進價跟淘寶相差不多是嗎?

吳泰興
2017-12-14 11:59:38

Scott Lai 有效行程都在110我確保能跑1米立方
多10cm來抽退~底板都切110cm了
價格要回去看沒有記

Scott Lai
2017-12-14 12:00:38

吳泰興 HOW MUCH?

吳泰興
2017-12-14 12:02:46

淘寶我倉庫的運費1kg 82元台幣

吳泰興
2017-12-14 12:04:13

Scott Lai 價格要回去看沒有去記
記了想到會心痛~
老婆問了會罵 吃飽換餓

蘇炳文
2017-12-14 12:05:06

吳大 我新手先試做80cm的,過些時日再向您看齊

吳泰興
2017-12-14 12:08:52

100立方 我有點後悔耶~
想直接改成CNC 铣床
因為用印的那麽大
時間耗太久了~
我連CNC 控制器都看好了說 ? ? ? ? ? ? ?

Scott Lai
2017-12-14 12:12:40

蘇炳文 你要改CR-10 Z軸?

吳泰興
2017-12-14 12:18:59

Scott Lai CR10型程有80cm?

蘇炳文
2017-12-14 12:19:29

不,組一台新的

Scott Lai
2017-12-14 12:19:55

沒啊,只要51CM就夠長了啊

吳泰興
2017-12-14 12:22:35

印會很久~ ? ? ? ? ?

蘇炳文
2017-12-14 12:25:03

我裁了56cm的滑軌給CR10 4040的Y軸用,邊改邊學順便準備材料搞大一些的XD

吳泰興
2017-12-14 12:28:19

我3軸滑座ㄧ直還沒進來~
ㄧ些零件沒辦法施工~
30立方、70立方,只有框架組起來而已
目前ㄧ直停滯~

蘇炳文
2017-12-14 12:32:22

吳大 印的真的會很久很久 ? ,只是用銑的在北部住宅區有點困難,不然我也好想有一台

吳泰興
2017-12-14 12:33:41

蘇炳文 3D得等到天荒地老
CNC 是吵死人
? ? ? ? ? ? ? ? ? ? ? ?

Kobaya Neko
2017-12-14 14:36:22

James Tai 可以试试

James Tai
2017-12-14 14:38:44

说真的,我的打印机不知道什么问题..又不是wobble
想试试看换8m 4pitch的leadscrew

陳冠銘
2017-12-14 14:41:13

就算不是消間隙的也會用一段時間就黑啊

陳冠銘
2017-12-14 14:46:41

這個問題我有點疑問
我之前也覺得Z不需要
但我發現似乎不完全是這樣
Z軸上上下下真的會有回差 但不是每次都有
印一個物件中間有那種一整層有暇疵的似乎就是有回差產生的
把Z抬升拿掉就再也沒有發生過了

我只能猜想理論上可以靠重力消除
但實際上Z軸滑動和螺杆品質並沒有好到這麼理想

Sega Liu
2017-12-14 15:04:43

可是我從來沒有遇到過
而我只要回抽一直都有 z 台昇
也許你的 z 軸步進馬達有跳步吧
如果跳步就從調整驅動晶片的電壓下手吧
比起你說的螺桿品質
步進馬達跳步是比較常見的問題

蘇炳文
2017-12-14 15:24:24

也是啦,黃銅螺母也是消耗品,必竟換螺母比換螺桿便宜些

蘇炳文
2017-12-14 15:36:53

劉世嘉 我假設你說的跳步就是所謂的失步吧,這個在Reprap設團的朋友比較有機會碰到,對CR系列的使用者而言除非是故意惡搞,例如直接下Gcode指令測試電機的極限,否則正常切片列印要弄到Z軸失步也是奇葩,朝那個方向推敲沒有助益吧

陳冠銘
2017-12-14 15:45:00

只能說這種事實在很難鎖原因
因為沒有天眼通....可以一眼看出問題發生到底是回差?卡住?還是驅動失步
另外不同機器症狀輕重不同
實在難搞

蘇炳文
2017-12-14 16:00:37

是啊,所以任何可能改善的手段都值得一試,如果無效就再想下一招XD

Tako Sun
2017-12-14 16:25:32

怪怪的,看了好幾天,還是覺得怪怪的.......
那個東東應該是用來對付會扭來扭去的螺桿的吧?

陳冠銘
2017-12-14 16:36:06

如果是消隙螺母 應該會分成兩塊
但是照片裡看起來螺母只有一塊?
感覺上只是用來逼緊螺絲的

蘇炳文
2017-12-14 16:59:06

Tako Sun 陳冠銘 詳細如照片,如果只是固定用途應該華司放在黑色鐵片和螺絲頭之間,它在我改放M5的地方本來就放了M3的,除非我腦殘記錯了,印像中他們告訴客戶這兩個螺絲不要鎖死,因為有消背隙的功能。我知道它和另一款淘寶或3DPW賣的有一個彈簧的差很多。

陳冠銘
2017-12-14 17:01:12

我覺得您應該誤會這個的用途了....
這結構應該沒有消間隙的功能
這看起來像是以假設螺桿是歪的前提下
留一點緩衝空間讓螺桿去抖

蘇炳文
2017-12-14 17:10:46

基本上我也是認為它放M3彈簧在那裡有跟沒有一樣,不過它不正是相同的意圖嗎? 就是讓螺母有個壓力一直頂住螺桿的一端,所以說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陳冠銘
2017-12-14 17:13:25

您想錯了 這個不會讓螺母頂住螺桿一邊
"頂住"這個動作的前提是有一端固定去推另一端才叫頂
您這個只有一顆掛在上面 要從何處發力來頂呢?

這也是為什麼有消間隙的效果的螺母都要分兩塊 因為需要用來互推

Tako Sun
2017-12-14 17:14:25

那個真的是對付歪掉螺桿常用的方式 =_=
基本上,Z已經有一個因為重量的下壓的力量來消餘隙。

Tako Sun
2017-12-14 17:19:04

上面已經有人提到了,那個螺母不能鎖太緊,鎖到規定磅數的話,跑到某些位置時可能會卡死或是干涉非常大。
您機器上的那個螺母那個就是沒鎖緊的狀態,螺母會隨著螺桿彎曲的量而偏移,以防止干涉過大或鎖死。可以的話,想辦法掛個百分錶上去,然後移動Z軸,您就會發現指針會一直在大幅跳動。

蘇炳文
2017-12-14 17:22:43

嗯嗯,或許我錯了把它想的太美好了,我去問一下創想的人看看他們願不願意說看看

Tako Sun
2017-12-14 17:24:31

這是個錯覺,所以我看了好幾天,才在今天回覆 =_=

蘇炳文
2017-12-14 17:27:02

Tako Sun 你也是錯覺啦,今天凌晨才貼的XD

Tako Sun
2017-12-14 17:27:30

蘇炳文 哈哈哈,我眼花了,和另一個搞錯了 XD

Scott Lai
2017-12-14 18:01:53

鎖太緊,對付不了抖來抖去,螺母有可能小卡住Z軸,Z軸精度就受影響;鎖太鬆,螺母會隨著螺桿小符度左右轉,你要是回抽有升降Z,那Z軸也會跑掉

Kevin Lan
2017-12-14 18:06:40

如果試了, 而且對照組能發現出差異, 那就是證明有效, 不然連改爽的都不算.

吳泰興
2017-12-14 18:08:23

還有~
Z軸消間隙螺母要跟我照片的裝法才是對的哦~

有人ㄧ直說我裝錯 裝反了~

彈簧要在上面!!

因為底板有重量往下~
彈簧如果在下面,往上面頂著底板往下的gap 會有反效果

其實這東西用在XY效果較顯著
用在在Z軸 只對抬噴頭有ㄧ點點效果,如果沒在始用抬噴頭功能的,跟普通螺母ㄧ樣,因為底板有重量

蘇炳文
2017-12-14 18:11:37

Kevin Lan 那要請有CR系列的社友有空不妨多試試看比較一下囉,還好不是太大的改造 ?

Scott Lai
2017-12-14 18:14:04

哈,結論就是水平螺桿才須要西消間隙,垂直螺桿靠支撐物的重量,不須消間隙螺母,大都可以消除間隙的影響

蘇炳文
2017-12-14 18:17:52

Scott Lai 那你的Z軸滾珠螺桿嘞 ?

Scott Lai
2017-12-14 18:20:58

蘇炳文 有差啊,因為原來的有點歪,到某高度,垂直面會突出線來,我覺得是Z上升不足,線被壓出來了

蘇炳文
2017-12-14 18:22:20

Scott Lai 請問你換成規格是多少,長度? 是不是就不扭曲了

Scott Lai
2017-12-14 18:22:45

而且回抽升降Z,我覺得T8升上去有準,降回來有誤差,哈;為換之前,我把回抽升Z關了,好像就有改善了

Scott Lai
2017-12-14 18:34:31

蘇炳文 TBI SFU1204,50CM(我後來追加5MM,結果工廠還是做50CM),頭尾10mm磨細為直徑8mm,馬達換成40mm高的,差不多剛剛好
晃是一定會有的,因為你要調到螺桿完全垂直XY平面應該不容易

蘇炳文
2017-12-14 22:42:21

Scott Lai 在Z軸鋁擠兩頭裝軸承固定螺桿應該可以讓它不扭曲吧? 你可能是還沒時間再優化而以,都已經用到12mm粗了,我才只想用TBI的微形滾珠螺桿0801來試試

Scott Lai
2017-12-14 23:03:05

蘇炳文 頂點故意讓它前後晃,理由跟創想一樣,不想螺桿太早卦掉,哈

Kevin Lan
2017-12-15 10:35:57

如果要改成滾珠螺桿,乾脆像林水樹大大那樣直接改成整組做好的致動器會不會更省事?

Scott Lai
2017-12-15 16:38:27

Kevin Lan
2017-12-15 16:38:51

Scott Lai
2017-12-15 16:39:50

Kevin Lan 一樣要$啊,我TBI羅桿也是淘的啊

Kevin Lan
2017-12-15 16:41:19

Scott Lai 就感覺整組的可以避免一些問題吧?我沒去找,好像致動一隻兩千多塊?

Scott Lai
2017-12-15 16:42:58

台製TBI 50CM螺桿+螺母 480RMB 3天出貨;有450的,工期要15天

蘇炳文
2017-12-15 16:46:05

Scott Lai 你淘寶那家買的方便透露一下嗎? 上面一堆說是某某品牌的,往裏面看又怪怪的,怕踩到地雷

Tako Sun
2017-12-15 16:47:29

TBI為什麼不在台灣買,記得工廠在樹林工業區那一帶?
滾珠螺桿我是用大陸爛爛的,那個也都是歪的,但是調校一下還是能用,用在3DP上夠用了,可以撐至少1年以上不用去管它。

Kevin Lan
2017-12-15 16:49:17

查了一下,我講的那個東西叫 线性滑台模组
一組200mm滾珠螺桿的有看到六百多RMB的,

蘇炳文
2017-12-15 16:50:04

Tako Sun 我臉皮薄怕台灣這邊不想理睬XD

Tako Sun
2017-12-15 16:51:07

那種便宜的滑台,除非您有把握去調校好,不然大廠正規貨一軸都在一萬以上不含馬達。
便宜貨調不好的,最後都是用57去硬推的(42會卡死推不動),損耗會非常大 XD

Kevin Lan
2017-12-15 16:52:16

Tako Sun 可能要問一下 林水樹 (Shui Shu Lin) 大大的經驗了,他有淘寶買的滑台實際使用經驗。

Tako Sun
2017-12-15 16:52:39

Kevin Lan 別人做的就不研究了,內行的看門道
那個我也有用過,所以我知道是什麼狀況

Kevin Lan
2017-12-15 16:53:33

沒試過我也不好說...這都是花錢才能學到的經驗啊。

Scott Lai
2017-12-15 16:54:15

Kevin Lan
2017-12-15 16:54:22

是有想過買滑台來改我的光固化機,那個只有一個Z軸,而且Z軸影響品質非常大...

Tako Sun
2017-12-15 16:54:23

Kevin Lan 他做的東西我有在看,不適合在這說三道四,還是等他本人看到來說明

蘇炳文
2017-12-15 16:55:26

上次買個熱床PI加熱片,問台灣廠商明明網站上show很多規格尺也告訴你要開模要有量,淘寶隨便就買了幾片回來,還很好用,所以對台廠有點死心

蘇炳文
2017-12-15 16:56:26

Tako Sun
2017-12-15 16:57:25

蘇炳文 能夠申請台灣三柱會員的話,可以常去關心一下,有時會有特價品出現,比如C10的滾珠螺桿,很便宜,可以打趴很多C7的滾珠螺桿。

蘇炳文
2017-12-15 16:58:43

Tako Sun 感謝告知

Tako Sun
2017-12-15 17:02:26

滾珠螺桿,這東西也沒有想像中的容易使用。
因為非常硬,硬到不可思議,一般便宜貨一定歪的,但您眼看不出來,一裝上去一跑表就會發現是歪的,這種程度已經足以引響到列印品質了,您要確定您有辦法搞定這個問再買便宜的滾珠螺螺桿來用。

蘇炳文
2017-12-15 17:08:03

我也是有點擔心,加上有點長度,寄送途中不曉得怎麼摔的,所以遲遲不敢下手,看來也是要硬著頭皮再問一下台灣這邊

Tako Sun
2017-12-15 17:09:03

以前買,廠商都是用很好的木箱裝的,現在看到乎都用厚紙箱而已,差好多。

蘇炳文
2017-12-15 17:16:33

真的,上星期到貨的線軌就是裝紙箱,裏面有12寬版的不知道會不會比較經的起旅途折磨XDD

Scott Lai
2017-12-15 17:17:53

蘇炳文 哈,你紙箱有被折歪嗎? 沒有就不用擔心啦

蘇炳文
2017-12-15 17:19:42

Scott Lai 還好,看起來是沒有,彎了就拒收了。

Scott Lai
2017-12-15 17:20:53

蘇炳文 順丰的話,應該不用太擔心啦

蘇炳文
2017-12-15 17:22:05

還好是順豐

林水樹
2017-12-15 17:49:16

對岸啊~~~想想就好~~~推得動~~~但是有的歪的很離譜~~~送回去調還是歪~~~到最後還是自己動手換了螺桿與導軌與校正~~~

蘇炳文
2017-12-15 17:53:47

林水樹
2017-12-15 17:54:00

所以現在買都是買他們的零件~~~然後自己訂螺桿與導軌~自機組裝

蘇炳文
2017-12-15 17:58:17

林水樹 嚇我一跳,我以為你之前是說對岸買來的螺桿和導軌都是歪的

林水樹
2017-12-15 18:01:26

蘇炳文 要挑一下廠商喔~~~有的滾珠螺桿真的不是直的~~~還有兩端加工的正中心點有的會歪掉~~~~

林水樹
2017-12-15 18:03:32

我現在都固定一家訂~~~雖然貴了一點點~~~但是品質就很好~~~

蘇炳文
2017-12-15 18:10:14

林水樹 那家?甲賀抱一下XD

蘇炳文
2017-12-15 23:06:17

吳泰興 好像小型機種XY用螺桿帶動不太多見了,有看過3D Platform 的大型機3軸都是螺桿,不過應該是滾珠的吧,所以也用不上,只有低價的普通機才有機會在Z軸上用到它

吳泰興
2017-12-15 23:14:42

蘇炳文 對~
不過還是有~上回有看過
20*20*20是全螺桿~
就這種螺桿

林廷諭
2019-09-10 14:25:47

吳泰興 ender5S 原廠裝下面

謝宗原
2019-09-14 12:33:47

Cr10s pro 用T8 anti nut 不錯用 目前用了2個月沒有再校正過平台


原文網址 蘇炳文
2017-10-21 11:35:22

請問社友們有用過類似照片上這種volcano火山噴嘴嗎,效果如何?
我的目的是想提高列印速度,噴嘴口徑0.8mm,使用一般的噴嘴擠出量硬是跟不上,列印速度上到50mm/s擠出機就開始跳齒了,這樣改正確嗎?

Scott Lai
2017-10-21 11:58:29

加熱塊好像裝反了,有缺角那一邊要朝散熱器,加熱棒的線從缺角那邊出來;加熱棒可以繞幾圈鋁箔紙(如果有銅箔,那更好),讓他跟加熱塊密合一點;

Scott Lai
2017-10-21 11:59:19

你噴嘴也有換長一點的火山噴嘴嗎?

吳茂彰
2017-10-21 21:34:19

加熱器功率夠嗎?

Yuen Chun Kwong
2017-10-22 10:29:42

cooler is not enough and telfon tube is not large enough for it to pass, cause jam...

Yuen Chun Kwong
2017-10-22 10:31:01

heat disperalator is too small but has a nice looking

Tako Sun
2017-10-22 14:32:11

雙加熱棒的加熱塊,有發了幾個設計圖給有在接訂製零件的3DP賣家,但,沒下單,他們也不願意花錢去做出來 =_=

蘇炳文
2017-10-25 22:28:44

其實我不太喜歡原來火山噴嘴配的加熱塊,因為加熱棒的引出接腳要彎的很死,後來 Tako Sun 的留言啟發了新想法,因此就用市售一般的加熱塊做出雙加熱棒噴頭了。下面的加熱塊和上面接觸那面要稍為用沙紙仔細磨一下才能讓兩塊鎖緊對齊,實測效果不錯,溫度升得很快,溫控PID參數最好配合微調一下才不會在起印時過衝太多度。


原文網址 蘇炳文
2017-07-29 18:48:12

剛發布的新版Simplify3D V4.0.0在某些情況可能會讓印出成品沒有前一個版本好喔! 主要是官網強調的Variable Print Settings功能,提醒升級到S3D V4.0.0的團友注意一下。
情況是這樣的,我的模型總高度是10mm,把它分做上下兩部分各5mm,藉由微調個別的參數希望達到比較好的成品或縮短列印時間whatever,因此就有Process1和Process2,Process1從最底起印到高度5mm為止,Process2從高度5mm起印到最頂,詳細可參考PO照,可是問題來了,我希望Process1的TOP可以印2層,而且應該是全部蓋滿的,才能穩固的支撐接著要列印的部分,可是V4.0.0卻自作聰明少印了某些區塊(被上一層遮蓋住的部分)換取縮短列印時間,結果成品就出現無法接受的瑕疵了,已經發信跟原廠反應,希望可以盡快改善。
其實這個功能在舊版V3.1.1就可以使用了,在Advance選項自己設定起始和結束列印高度就可以了,V4.0.0在Tools選項加了Variable Settings Wizard也不過就是讓你設定高度然後分成兩個process而已。

王智立
2017-07-29 19:01:34

封頂封兩層,檯面上看得到的軟體都差不多是這個狀況吧。應該不單單只有 S3D 4.0 會有這個問題。

再者要改善這個問題,可以直接把填充趴數設高。讓封頂懸空的部份減少才是。

蘇炳文
2017-07-29 19:26:43

是在比較S3D v4.0.0和舊版本,舊版沒這問題

蘇炳文
2017-07-29 19:34:51

真的有封頂兩層破洞就不會那麼明顯,就算是長距離的bridge只要兩端有支撐也只是稍微下垂,不會破洞

楊東昱
2017-07-29 19:38:28

破洞層的時候的速度多少?

蘇炳文
2017-07-29 19:46:16

28mm/s

Kevin Lan
2017-07-31 12:14:17

這不是4.0切片才這様,原本的3.x版切片就這様了耶。
而且好像只有一個process也會這様。

蘇炳文
2017-07-31 12:27:33

3.x可以在每個process的Layer選項的Top/Bottom Solid Layers層數設定會被忠實呈現出來,到了4.0.0就因為列印速度和省料的優化而被忽略了,因此使用者就必須自己費心地計算層數在Infill選項裡勾選include solid diaphragm every xx layers,才不至於在模型有高低層次時在交界的地方產生破洞。


原文網址 蘇炳文
2017-07-02 11:16:52

想說PLA印的蠻順的,接著要試印ABS,可是~~~~OMG
CR10(400x400)的熱床溫度怎麼上升的那麼慢,要到100度好像是不可能的任務啊,請問前輩們有CR10用ABS印過的經驗可以分享,大概要等多久? 或是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它熱量流失少一些,謝謝。

姜信宏
2017-07-02 11:58:42

70~75度就可以印了
(右邊是ABS)
熱床要到100度 不知道哪一台可以...?

Noah Chen
2017-07-02 20:19:04

你看一下,剛好我今天有po文,參考

Noah Chen
2017-07-02 20:20:23

第一層先用耐熱雙面膠,第二是陶瓷纖維棉,第三是耐熱單面膠(好像叫金手指)

蘇炳文
2017-07-03 10:09:31

在還沒去改熱床控製電路前會先試試您分享的方法喔


原文網址 蘇炳文
2017-06-27 01:36:49

請問各位切片軟體算出的時間和實際上機列印的時間會相差很多嗎?
我的S3D切出來是4:38,可是CR10印出來卻花了6:30,這是不和預熱時間的哦,怎麼相差這麼多:(

楊東昱
2017-06-27 01:52:31

簡單一句:理論值不等於實際執行值。

Johnson Peng
2017-06-27 02:52:36

正常, 我印可能 10:00 hr (CR-10)

蘇英嘉
2017-06-29 02:58:48

目前沒有精準可以算出列印時間的軟體&機器~~~
我大概都加個15~30%的時間上去~~